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mes培训计划

mes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2-12-27 08:04:05

『壹』 课程开发的几种模式

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生了几次重大转向,可概括为“学科本位”模式、“能力本位”模式和“人格本位”(或称素质本位)模式。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力本位课程观强调能力中心,人格本位课程观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创业、积极生存的能力。各种各样的课程观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形成的,有各种特定的功能,也需要特有的实施条件。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实际上也不是单一课程观的使用,而是多种课程观的使用,片面地否认或抬高哪种课程观,都是不妥的。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应该吸取“能力本位”课程观中客观分析法的长处,吸取“学科本位”课程观中强调系统阐述的优势,以及“人格本位”课程观的人格价值取向的合理内核,从而形成多元整合的课程观。

  一、“学科本位”模式

特点:学科本位是一种教育专家导向的课程,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传授职业知识为中心, 通常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科目都以严密的逻辑关系为构架,全面、系统的阐述整个学科的知识,学科的逻辑也就是这些专门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学科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明确学科的基本逻辑结构,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等。学科课程教学按照时间实施,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要求的需要确定,开展集体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的角色是一个权威者——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

优点:严密有序的学科课程便于开展集体教学,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

缺点:其一,侧重学科知识,课程内容脱离实际的需求; 其二,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在课程编排上出现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倾向;其三,过分强调各学科的分段和独立,造成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呼应;其四,由于课程偏重于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在教学中容易出现重记忆、轻理解的倾向,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与能力、健全人格的形成;其五,学科系统化知识和职业实践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割裂和巨大差距,也不利于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能力本位”模式

特点: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而设计的课程形态,它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从教育的目标上看,它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性也更强。从内容上看,它彻底突破了学科课程的框架,以产业界对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企业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

模式一:双元制

为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

“双元制”课程结构中有三部分课程: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所有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内容都按培训的要求,划分为基础培训、分业培训、专长培训三个逐级上升的层次。这一种课程结构称为“核心阶梯式”。

阶梯式课程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负责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制定课程学习计划。通常第一学年为职业基础教育年,集中学习文化课和3门职业基础课,学生要从13种职业类别(群)中选择学习内容;第二学年转入某一职业领域进行专业训练;第三学年则向特定职业(专业)深化,呈阶梯式逐渐上升。其优点在于能够保证学生在广泛基础培训的前提下逐渐分化而最终达到掌握专长技术的目的,非常适合企业对人才多能和多层的需要,同时,由于避免了过早分化,学生不但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与爱好的职业,而且拓宽了他们的就业范围,增强了他们转岗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后,又提出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所谓“学习领域”,是指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三部分组成。学习领域的出发点是一个行为活动领域,且建立在行为活动领域之上。行为活动领域不仅包括企业内的工作领域,还涉及到企业外的社会活动。学习领域模式在设置课程或制定教学计划时,是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利用综合性的方法(项目方法)来组织与具体工作项目紧密相连的不同科目、不同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主要特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其教育理论基础;行动导向是其教学实施原则;职业学校是其开发实施主体。

优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采用综合课程方法形成核心阶梯式课程结构,知识量宽且浅而不陋,实用性强并学以致用;特别强调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的发展与培养,非常有利于培养“宽基础、复合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广泛适应性,便于其迅速就业和转岗。

缺点:过份偏重于满足企业的需求,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当然,“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己经在加强学生跨专业的职业能力如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上作出了很大改进;随着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更多的义务以及学习情境的建构,教学成本提高。

模式二:CBE课程模式

20世纪60年代末由加拿大皇家经济开发中心和美国通用学习公司合作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流行于北美,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特点: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狭义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它起码包括四个方面:知识,指涉及与本职业、本岗位密切相关的知识领域;技能、技巧,这里才是指操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态度,指动机、动力、经验,是一个情感领域、活动领域;反馈,即如何对学员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评估的量化指标领域。这四个方面都能达到,可构成一个“专项能力”,一般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若干个“专项能力”(通常是6-30个)构成一个“综合能力”;一般8-12项“综合能力”构成一个“职业能力”。

开展CBE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开发(DACUM),进行规范的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专项能力分析、教学分析、教学开发、教学实施。

优点:强调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核心,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十分有效。

缺点:能力分析是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把职业能力分解为一些细小的任务和要素,把能力等同于技能或行为,过分强调外在行为,忽视内在能力和情感的变化;以胜任一种工作岗位为要求进课程开发,职业针对性相对狭窄,难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且过分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模式三:MES课程模式

模块式技能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借鉴德国、瑞典等国的“阶段式培训课程模式”以及英美加等国的“模块培训”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开发出来的职业技术培训模式,旨在帮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技术工人培训上效率低下的状况。

MES将某一职业领域作为课程开发的对象,通过分析全球职业标准分类和所有工作领域的模块总目录,使开发出的课程具有较广泛的普适性,从而使培训资料可以在不同经济背景的职业领域之间转移,从而解决了典型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模式培训资料转移困难的问题,达到人类培训资料共享的境地。另方面,MES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连续统一、循环往复的系统,每个环节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定,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抑或是课程实施与评价,与其它环节都紧密相联,不能各自为阵。

优点:运用“模块组合”的设计思想,某一职业按国际通用标准,分解成若干标准化的单项能力教学模块,可根据各国、各地区的条件和要求,选择单项能力教学模块,组成适合本过本地区要求的某一职业的培训计划。因此MES灵活性好、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经济背景的国与国之间转移,还可以在不同职业领域之间转移。以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具有很好的职业岗位针对性。

缺点:覆盖的职业面不够宽,课程内容难免片面性,过多强调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的直接相关,有明显的工具主义、实用主义色彩。这种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学校教育,是适用于短期培训的课程模式。

三、“人格本位”模式

以人为中心,从培养人格素质高度出发的职教课程模式。教育的目的是“人格的形成”,即培养有理想、人格健全的劳动者。“人格本位”的课程观目前在美国的职教中也得到强调。高职教育要想办法弥补单纯重视能力本位的不足,必须突出职业性人格素质的培养。在学习化社会中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处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才是职教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企业在选择员工时最看重的是其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被普遍重视。我院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办公室、中国职业能力认证中心进行合作,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了综合素质课程。开设了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沟通能力等课程。

四、我国的创新

模式1:平台式课程模式

将课程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大类基础课、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特色课程等分层构建“三级平台”或“四级平台”,按授课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课程模式。

平台式模式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适应性,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职业岗位迁移。但总体来说,平台式模式只是对学科本位模式的改良。

模式2:“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90年代初北京市朝阳区职业教育中心蒋乃平等人开发的课程模式。“宽基础” 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期为今后的转岗和继续学习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强调通用技能的训练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宽基础”阶段课程由政治文化类、工具类、公关社会能力类、职业群专业类四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又是由一系列小模块所组成,以便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更新。“活模块”是指所学内容针对某一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由指向职业群中侮一个职业的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一个“大模块”由针对能力的一组“小模块”构成,着眼于强化从业能力,并能够“多取证”(学生考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该课程模式,兼顾了学生当前就业和终身发展两个方面,能基本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院校职业准备和升学准备双重教育功能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两类标准,即基本标准和较高标准;突出了两个重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种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

也有自身诸多的缺陷,如只是将各类课程归类于不同的模块中,而具体的课程内容仍然是学科知识的体系,用学科体系来组织知识、技能和态度,其本质仍然是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职业群的界定凭借学校或个人的经验,缺乏科学性;强调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关注整体课程优化,而对科目课程改革关注不够等,这些都说明KH模式仍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探索性课程模块。

模式3:项目课程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做了大量探索。项目课程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课程的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组织教学过程,突出“任务中心”和“情境中心”。项目课程综合运用相关的操作知识、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整理论和实践,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工作之间的联系,形成在复杂工作情境中进行判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特点:(l)保持学习中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完整的和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2)以学生为中心,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3)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课程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5)重视典型工作情境中的案例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在课程改革中被看好。当然,它在实施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校和专业在现有条件下有时很难找到和开发完全满足要求的“项目”,现有的师资水平还无法适应项目课程教学的要求,项目课程教学给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秩序带来了挑战,需要有充足的场地、设备、 现代 化教学手段和资金投入等等。

如何选择课程模式?

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从高技能、高素质技能型、技能型等一直到现在的规范说法是技术技能型。这个变化反映了我们的认识在一步步加深。高职学生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性实施任务的工作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积极的职业态度等素质特点,高职人才规格的这些基本特点。

高职课程是一定专业的课程,高职专业设置的目标是职业岗位,但是社会职业岗位数量巨大,不可能有一种课程模式能够完全适用所有的专业类别。面对众多的职业,可以根据专业大类的不同,适当调整各类课程模块的课时比例和进程顺序。

(1)机械制造、电气电子等专业。这类专业重在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实际动手能力,要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经验性技能的获得,并强调实验与实习过程。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岗位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岗位变动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因此,在这类专业中宜借鉴“双元制”课程模式,有利于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能适应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

(2)管理、经贸、营销、服务等专业。此类职业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与各方面接触频繁的特点,所以这类课程应体现灵活、变通的特点,强调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所以,此类专业宜借鉴CBE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

(3)文秘、涉外、设计等专业。此类职业主要从事独立思维性较强的工作,对技术理论知识的要求相对于其他专业要高一些,所以一方面要加强传统的知识、技能训练;一方面要有现代的技术设备、技术手段、具有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思想。在课程模式的选择上,应重视现代理论与传统知识的互补,关键是结合本专业、本地区当前优势进行合理搭配。所以,此类专业宜采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贰』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MES实施顾问

辛辛苦苦熬了几个月的通宵,终于确立了MES需求,规范了工作流程,系统配置也完成了,正准备按部就班MES系统上线时,企业用户突然改变了需求,不想这么做了,提出了新的需求。

对于MES实施顾问来说,正如晴天惊雷,这也是所有MES顾问最感到恐怖的事情。因为有时候,用户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对于系统的调整来说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1、需求变更:迁就or拒绝?

从MES项目立项开始,需求就是MES实施顾问的心头之痛。随着对MES的深入认识、项目环境的变动,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都可能使客户对MES的需求不断改变。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些需求变更,项目实施进度必将一再调整,上线日期也会随之一再拖延,项目成员的士气也将越来越低落,严重的还会直接导致MES项目失败。

需求变更,本应是客户的权力,但也是实施顾问的为难之处。如果确需变更,当然要满足客户需要。问题是不能让变更权力滥用,把一些无关痛痒的变更宠惯养成堂而皇之的变更。例如,我曾经在某MES项目中属于“谦虚型”,对于客户提出的变更,无论大小都给予解决,客户对此非常满意。然而,项目进度却拖得很长,项目一再延期。相比之下,在另一个项目上我显得稍有些“盛气凌人”,对于客户提出的需求变更,大多都不予理睬,客户对此不是很满意。不过,该项目的进度控制得较好,基本能按期完成项目。

按后一种“盛气凌人”的做法,对客户的要求一概不理,自顾自地按照最初的需求和计划实施,很可能会由于没有用户的参与,使得MES系统与用户的需求相差甚远,导致验收通不过,收不回尾款而使公司利益受损。对于客户来说,达不到需求的满足也浪费了投资。事实上,客户不满意,则项目就不算成功,实施顾问辛勤劳动最后就只能落得个“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份。

但按前一种“谦虚型”做法,完全顺着客户的意见走,客户满意度就一定会高吗?其实也不一定。由于需求变更会带来工作量的大量增加,甚至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无效劳动。而且,频繁变动的需求也会导致实施质量下降,留下许多隐患。因此,一味的迁就用户将会使进度一拖再拖,实施方案一改再改,变更越来越多,士气越来越疲,公司越来越不满意,用户越来越急。到最后,实施顾问会发现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需求变更为什么总是做不完?

在MES实施过程中,实施顾问所要面对的将是一系列和多方面的考验。经常发生而又最令人头疼的恐怕就是需求变更了。客户变更需求是MES项目与生俱来的特性,也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需求变更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客户临时改变想法、项目预算增加或减少、客户对功能的需求改变等。它会导致MES实施过程中成本增加、进度拖延等风险,而且越往后的变更产生的风险将越大。

以笔者参与的多个MES实施项目的实际经历来看:需求变更泛滥是非常可怕的事,尤其是到了项目实施后期,客户不断对移交的MES系统提出修改意见,甚至有时刚刚重新完成的更改,客户又要求改回去或改成另一种模式。需求变更越来越多,实施顾问只能疲于应付。“无底洞”是大部分实施顾问进行MES项目的共同感觉。

实施顾问作为项目的承担者,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有限资源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让客户和公司都满意是最终目标。但是让客户满意就是不断满足客户无穷无尽的需求吗? 我们分析一下出现需求变更的根源:

① 合同签订马虎,没有真正明白客户需求

签订合同时缺乏对客户需求认真对待,导致需求描述不清,为后期的实施工作带来困惑。MES销售顾问为使客户能够快速的签订合同,往往草率决定和片面同意客户提出的需求。当客户提出新的需求时,往往是销售顾问一看“应该”只是一个小小的修改,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直接答应能变更。

该问题的关键是合同签署的太烂,没有把需求明确再签合同,而且也没有把需求变更的流程写入合同。如果在合同时把客户需求弄清楚,后期就根本不需要频繁的变更需求。签订合同时明确定义项目需求的范围,可以为以后各项实施工作的开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② 研时没有深入理解客户需求

在MES上线前的需求调研分析阶段,项目组成员和客户的深入交流是减少频繁需求变更的关键阶段之一。但是由于双方的误解通常使需求交流难以进行。更严重的是,实施顾问只根据用户提出的描述性、总结性的短短几句话去制定实施方案,没有真正挖掘和按客户的需求去制定实施计划。当客户头脑一热或领导一拍脑袋提出新的需求时,实施顾问往往也就不能区分客户真正需求和镀金需求。如果项目组对客户需求的细节了解不充分,双方对需求的理解就会产生差异,就会导致移交MES系统时才使问题暴露出来,客户只能频繁的提出需求变更。

③ 没有明确的需求变更管理流程

没有明确的需求变更管理流程,就会使需求变更变得泛滥。并不是所有的变更都要修改,也不是所有变更都要立刻修改,需求变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决定什么类型的变更需要修改和什么时候修改。

比如MES界面风格问题,就可以先不修改,或者规划一下修改的时间待到以后进行优化。另外,对于核心模块的修改没有严格把关流程,有些小需求看起来工作量不大,但是实际上实施顾问和开发顾问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去完成这些销售顾问或者客户没有考虑到的细节问题。

④ 没有让客户知道需求变更的代价

对变更的影响没有评估是需求变更泛滥的根本原因。变更都是有代价的,应该要评估变更的代价和对项目的影响,要让客户了解需求变更的后果。如果客户不知道需求变更付出的代价,对实施顾问的辛苦就会难以体会。在评估代价过程中,可以请客户一起做判断:“我可以修改,但您能接受后果吗?”。

3、如何有效控制需求变更?

需求变更对项目成败有重要影响,既不能一概拒绝客户的变更要求,也不能一味地迁就客户,所以实施需求变更之前必须做好控制。例如授权、审核、评估和确认,在实施过程还要进行跟踪和验证。有句通俗的话说得非常好:“需求变更控制的目的不是控制变更的发生,而是对变更进行管理,确保变更有序进行。”

用户需求的变更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和控制用户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埋怨。对待客户频繁的需求变更,应采取有效办法应对,避免事态蔓延,不让客户养成随意变更的毛病。

① 合同约束

需求变更给MES实施带来的影响是有目共睹,所以在与用户签订合同时,可以增加一些相关条款,如限定用户提出需求变更的时间,规定何种情况的变更可以接受、拒绝或部分接受,还可以规定发生需求变更时必须执行变更管理流程。

虽然MES项目合同很难在签订之初就能够精确定义每项需求,单靠合同是帮不上忙的,但也不能忽视合同的约束力。有一个笑话,就是许多销售顾问都开玩笑说他们都是清政府。为什么是清政府?清政府的特点之一就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太多。

② 建立需求变更审批流程

要明确需求变更审批环节、审批人员、审批事项、审批流程等。目的有两个:一是将客户下达变更的流程尽可能地规范化,减少张嘴就来的非必要、非紧急、非合理、非高层领导意图的“无效变更”。二是留下书面依据,为今后可能的成本变更和索赔准备好“变更账”。凡未履行审批程序的“变更”,一律是无效变更不予受理。

有效的需求变更流程应该包括确认变更、评估变更的价值、分析变更对项目的影响,以及提交给双方高层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执行变更。变更请求必须有书面材料,当用户发现由于业务变化而引起的需求变更,需要提出书面申请。这样对所有的变更,双方的项目负责人都能做到心里有数。而且用户在递交书面变更申请时比较慎重,一般都在内部经过讨论后进行,这样减少了因用户内部看法不同导致的反复变更。

③ 对于零星变更,集中研究、批量处理

每周或每两周甚至每月召开一次需求变更专题会议,集中研究处理这些零碎变更事项,主动控制好工作节奏,尽量避免由于处理零碎变更而影响项目运行的总体进度。例如向客户正式提交一份各阶段需求变更的完成计划,注明变更引起的时间、成本、工期的代价和增加的工作量。要求客户配合需求变更计划,确定变更时限,控制变更规模,过时变更不候,离谱的变更不做,保大局弃小变。

④ 评估各种需求变更的影响

客户的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可能一天一个样,为了达到控制频繁的需求变更。需要将需求变更后产生的成本进行评估与量化,形成分析报告提交双方领导。否则,一味的妥协只会让项目进一步恶化,实施顾问需要掌控客户及公司的进度成本,把客户的每一次需求变更进行成本分析。确认哪些需要收费变更,哪些可以免费配合客户。这样既可以维护客户关系,又不致造成公司无谓的损失。

⑤ 确认客户是否接受变更的代价

要让客户认识到变更都是有代价的,要和客户一起判断需求变更是否依然进行。例如,变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明确客户能否接受由此引起的如进度延迟、费用增加、效率下降等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客户认为该变更是必须的(不是其上级领导拍脑袋提出的)就会接受这些后果,通过与客户的协商,项目组可能会得到回报或者即使没有回报也不会招致公司和客户双方的埋怨。

如果客户认为该变更虽然有必要但是可以暂缓,双方签署备忘录后留待以后解决。如果客户认为该变更可有可无,多数情况下会取消变更。这样即可防止频繁变更,也让客户认识到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变更,更不是所有的需求变更都需要立刻修改。客户一般对MES不甚了解,他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但可能解决起来会很复杂。以笔者的经验来看,一般来说用户的镀金需求可以延期解决甚至不考虑。用户的新增需求如果不是影响到核心业务的实现,也可以安排在现有功能的完善之后。

⑥ 每月变更记录上报双方领导

最后,实施顾问要将有关变更措施和记录随时抄报双方最高层留档备案,可采取简报、文件、抄报、抄送、会议等多种形式。掌握主动权,逐步让不合理的随意频繁变更,成为客户不好意思开口的尴尬事件,尽快形成正常的项目执行氛围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也为可能受到变更所带来的责任问题留下伏笔。

最后,要特别提醒,要在MES项目开始就对项目组和客户进行宣传和培训,让所有成员都理解变更控制的重要意义。

『叁』 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信息化 个人 工作 总结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1

这一年来,我们在领导的正确指引关怀下,团结协作,踏实工作,按照我们医院的方针政策,能够以正确的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保证了工作质量,从而自身得到了提高也积累了 经验 。信息化技术能促进医院各项改革 措施 的落实,推动医院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新一年整体发展规划,描绘了医院未来一年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并把数字化医院建设作为了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配合医院建设发展战略,明确未来一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积极地,有计划的稳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经过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今年9月份,我院上了Lis数据传输系统,LIS系统方案的实施,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检验的效率、效益。包括降低运行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费用漏洞。方便了门诊住院医生及时便捷地查看患者的检验单,全院的医技检验项目的运行有了更为规范的流程,大大提高了一线的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医院效益。

为加强病案管理,我们还增加了病案管理系统,便于查询管理出院病人的病历档案。

我们也积极地为医院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努力,取消了手工录入收费单据,考虑到农和患者的用药费用,我们设置了各病区科室的住院挂号科室,免去了住院病人的挂号费用。应用软件采用--的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His和Lis系统,面向收费管理的各个模块基本上齐,几年来,系统的建设和稳定运行,为医院医疗业务及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重要保障。对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新的一年,我们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热情为基层服务,认真学习 文化 知识,努力提升技术业务水平,为我院信息化建设,人性化建设,出自己一份力,尽自己一份心。

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2

一、服务为先,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1、继续保证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设备维修工作,保证各项维修工作随叫随到,及时保证 教育 教学工作的需要。得到了各位教师的一致认可。

2、认真做好影像资料的收集工作,为教学提供可靠的保证。同时结合学校广播系统的整体改造,完成了新的广播系统的调试工作,有效保证了中考听力的正常使用。

3、认真做好课堂实录的拍摄工作,为教学研究提供真实的素材。

4、做好网站的维护与建设工作,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展示窗口。无论是学科资源建设还是各项宣传工作,信息处的相关人员总是在努力着。

5、积极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主要针对多媒体、课件软件的使用和office常规应用等。

6、校园网站及时做好学校的各项宣传工作,使学校的校园网健康发展,成为向社会和家长、学生良好的宣传窗口。

二、学科研究工作逐步规范

1、加强信息化教学研究,规范了信息技术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开始,教务处和信息处联合组织了一次优秀课展示活动,从主题的的确立、到磨课的过程,最终的研讨活动都在逐渐的规范过程中。

2、整合课题资源,有效利用学校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开展活动,提高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利用率,我校的教育教学的相关课题工作顺利开展。

三、结合课题研究,加强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1、本学期结合学科组评优工作,大力推进了学科资源建设工作。从成效看:从学期初启动,到五月份全面展开,最终到学期末时,各项资源的上交工作接近100%,这也为我们下一步推进学科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促进教师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期末的多媒体课件评比过程中,发现了一大批平时注重使用课件优化教学的教师,学校充分收集到各类课件以备共享。

四、问题

1、学科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培训还需要加强,同时对学科资源的整理和归类要及时跟上。

2、课件的制作和评比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形成规范,才会有长期的生命力。

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3

本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信息化规范管理

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专人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加强管理,学校先后制订了远程教育管理员职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登记制度、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考核细则等,张贴上墙。另外,学校在确保经费落实的同时还对远程教育项目进行倾斜。以确保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整合研究,为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做好日常工作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是资源使用的硬件保障。

1、规范安装:严格按照上级管理部门和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的安装要求进行规范安装,合理布置远程教育管理接收室的各种设备设施。

2、正确操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不随意拆装各种硬件,不随意安装和删除各种应用软件。

3、精心维护:在正确操作的同时,管理人员精心维护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的硬软件,自己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硬软件维修维护知识和 方法 ,对接收系统的硬软件进行时时检查和维护,同时及时检查和维护各种外部设备,查看电源线路、天线、避雷装置等,保证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的正常运行。

由于措施得力,检查到位,我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自安装运行以来从未出现过重大故障,使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资源的接收顺利进行,从未间断。

三、及时下载与整理资源,确保远教资源的运用

远程教育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确保资源的及时运用,我们按照远程教育传输的时间安排,坚持每天7:40准时开机,等所有信息接收完整后才关机,保证资源的完整性。为方便教师的使用,对接收的所有资源按照年级、学科、内容等进行二次分类整理,刻录光盘,使接收的优秀资源变为符合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的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资源库。每周一及时向教师发布资源整理目录,以打印材料、在线观看、光盘播放等形式,供学校、教师、学生使用,为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四、加强培训,强化师生运用信息化资源,服务教育教学

优质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已走入我校,其丰富的教育内涵,凿开了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天地,也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成为现实。

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学初,我们用两个下午的时间,就如何使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专门进行了细致的培训。经过培训,教师初步掌握了使用技术,并通过几学期的实践,多数教师已经能够较熟练地把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运用,促进了自己的教学。

2、配合学校搞好教师继续教育。远程教育项目系统接收了许多新课改的知识,因此,学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和各种校本培训,让教师们学习了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全新的教育 教学方法 和教学模式,使教师们感受了新课程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由于学校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方便使用,教师能根据教学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整合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效率,极大的调动了教师使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了新课程实施各项工作。对资源的使用,教师提前浏览,向管理员教师申请准备,参与面广,使用有记录。

4、为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技能,学校先后组织进行了资源运用观摩课活动、教学课件征集比赛、教学 反思 交流等各项教学研究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有效应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积极性,推动了教研工作新局面。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由于时间的限制,卫星教育电视节目不能及时在线收看。学生运用资源的量小。

2、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把资源与自己的学科教学整合,真正发挥远教资源的作用。

通过几个学期的运用,远程教育项目资源的优势在我校得到了师生的认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使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使远程教育项目资源的应用达到最优化,使“信息大,速度快,投入多“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真正突破时空、地域的限制,切实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校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4

我们信息化科全体同志,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按照全局整体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局中心工作,从实际出发,统一思想,立足本职,主动服务,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重点抓好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为贯彻落实市新农村建设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和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按照国家和省厅、市里关于加快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根据省厅建设四级农村信息服务机构的要求和部署,认真谋划,用心行动,从农村实际出发,制定下发了《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实施方案 》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协调市农委、通信公司等相关部门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带给 网络技术 、设备和资金支持,市网通公司先后投入近800万元用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我们还多次深入各县、乡、村,进行走访调查,了解状况,各县也都按照方案要求依托当地村委会、学校等部门建立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机构、乡(镇)设信息服务站、村(屯)设信息服务室。在网上开设各类栏目让农民及时获取和发布政策、党建、教育、科技、市场价格行情、农产品供求等各类信息,成立了组织机构,合理布局,构成规划。发挥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农民带给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开展了农村信息员培训,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突出抓好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为切实抓好农业信息化推进工作,我们从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怕工作困难,不辞辛苦,多次深入农村,从农村实际出发,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选准试点,在桦南县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考察,今年确定了富锦市为农村信息化试点市,用心向省争取支持。依托各县乡、镇、村委会和学校,建立网络平台和节点,做到每个乡(镇)和五个村为单位设立试点,发挥农村企业龙头、农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目前为止,各县网络普及率已经到达60%以上,争取明年全市85%的行政村实现信息联网,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够尽快获取和发布相关农业信息。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力度,广泛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和党建活动,丰富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三、完成农业专家热线开通和筹备中小企业现场会工作。年初以来为更好地、更直接地为“三农”服务,在田局长高度重视下,几经协调市联通公司和农委部门,依托市联通公司技术支持,开通农业专家服务热线,联通公司还为25位农业专家配备了专用手机,为农民带给24小时方便快捷的互动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够及时了解到 种植 、养植、农村能源、市场交易、气象知识、农业政策等方面信息。农业专家热线的成功开通,在我省是首次,标志着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为服务“三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为了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推广应用,根据省有关要求,我们多次主动协调市中小企业局等部门,研究建立中小企业平台,组织筹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各项工作。

四、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组织召开神州通讯业务协调会,帮忙该公司办理相关手续,领导带队亲自到公司考察论证交通卫星定位和“家校通”系统应用状况。为该公司成立电子竞技协会带给支持和服务。二是帮忙同江外贸港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改造和提升外贸货物流程,提高货物流转速度,加大外贸港口的通关潜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吸引黑龙江科技大学到我市共同谋划合作投资组建“信息产业大厦”,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协调运作。

五、重点抓好信息化和软件项目工作。为了使更多更好高质量的项目得到省厅的支持,我们从企业实际出发,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的思想,勇于“跑省进厅”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争取国家和省厅的支持。局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基层和畅通公司、沃尔德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指导企业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认真做好项目的筛选和审核工作,上省厅汇报进展状况。经过努力,今年有畅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第二粮库、佳星玻璃等8个信息化项目和孟家岗林场《人工森林资源监管地理信息系统》、桦南县信息中心《基于3s粮食作物生产管理决策系统》、广源物流有限公司《对俄物流信息平台系统》等7个软件项目上报省厅。项目库项目总数到达30多个。组织三丰公司、金卓越等企业参加哈洽会,带项目参展。认真配合省厅做好对上报项目的跟踪问效和检查验收工作。组织做好明年信息化项目和软件项目筛选认证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得到省厅的支持。

六、认真抓好全市企业资质审核申报工作。为了把好企业市场准入关,规范市场秩序,使我市电子产品市场能够沿正确轨道建康发展。用心深入企业调查,做好企业资质的审核、论证等工作,按照省厅要求,先后深入企业30余户,帮忙电脑公司做好资质的筛选、审核、论证工作。今年根据省厅资质认证办的要求对已经获得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了检查,对具备申报四级资质条件的金卓越、三丰电子、中山电脑公司组织了项目经理培训和资格申报。

七、努力抓好企业信息化。按照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作要求,本着从企业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应用为重点,领导亲自带队,先后走访市畅通公司、沃尔德电缆等20余家企业,走访调查,了解状况,从企业实际出发,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帮忙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在确定10户示范企业基础上,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做了超多工作。

八、按时完成材料组织上报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先后制定下发了具有指导好处的《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农业专家热线会议等材料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督办室和信息室。在新闻媒体上发表有参考价值的信息2篇,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带给了理论依据。累计完成各类材料文字量达3万余字。按时完成了领导临时交办的事务性工作,同时,协助办公室和 其它 科室较好地完成了精礼貌建设、行风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等各项工作任务。

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5

上半年,企业信息化工作以公司信息化工作会议和厂长 工作 报告 为指引,围绕“对接技改、适应新厂”需要,在正常有序开展现有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保障下,突出“全力对接技改、全面适应新厂”这条工作主线,把工作精力逐步转移调整到参与配合技改实施、开展全员培训、筹备管理对接方面来。紧扣“人才对接”和“管理对接”两个关键,强化工作作风、协作机制和氛围营造三方面保障,扎实做好加、乘、减、除新四则运算。

现汇报半年来的信息化工作和下步打算。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是在人才对接上,做好信息化人才队伍优化与培养。信息(含自动化控制)组在全厂全员大培训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信息化工作层次和人员对接需要,细化分解培训方案。明确培训对象、阶段步骤、载体手段、具体措施、时间计划和效果验证办法,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截止到当前,信息组已按信息模块(含自动化控制)人员策划实施培训计划两期,其中,第一期完成阶段性培训计划包括新进员工基础知识强化培训、参与MES系统开发设计、赣烟制丝跟班学习和赣烟卷包高架跟班学习共4项;第二期已在实施MES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及实践潜力培训和参与制丝集控系统开发设计2项。

二是在项目建设配合上,做好工作协作,确保工作高效推进。一方面,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及时做好人员的选派支持;另一方面,以打造数字化工厂特色为切入点,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创新改善的原则,抓好信息化与基础管理各项工作融合。截止到当前,信息(含自动化控制)组围绕MES、动力能管、制丝集控和卷包数采系统先后配合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中电红石科技股分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拓扑、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需求调研和意见整合9次。

三是在管理对接上,做好课题创新与管理提升工作。为促进内部规范创新和管理持续提升,确定“以提升信息 系统安全 运行管理潜力的治理防控保障体系构建”为今年的创新课题,以此为抓手,透过治理隐患的排查,从“人机料法环”各因素分析隐患的根源,找出关键控制节点,并一一制定出对应的控制措施,闭环控制,构成固化文件。其中,还创新性的以“安全等级保护”作为研究对象,依此为切入点,贯穿治理防控保障控制全过程,提高“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隐患发现的及时性,和采取控制的反应速度,为治理防控保障工作夯实基础。截止到当前,针对机房、网络架构和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完成隐患排查9次,完成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评价和保护工作3个,完成公安部门备案信息系统1个,完成《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制度转换标准1项,梳理制度和预案6项。

四是确保网络与各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工作。今年在网络与各信息系统安全维护人员缺乏的条件下,全年借实施IT外包维修服务安全类等几个信息化小项目,按计划、文件或合同规定开展了日常、月度、节假日检查和季度巡检,全年开展网络办公设备日常巡检与运维记录18次。开展信息系统账号安全、行业信息系统基本状况、重要信息系统和重点网站安全执法、工业控制系统等专项检查4次。根据系统自查结果及时排除了隐患故障,保障了企业网络和信息化系统运行安全。日常强化了网络与信息系统巡查防护,确保了在现有的硬件基础条件下网络数据传输快捷安全,为我厂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带给了安全稳定运行保障。

五是抓好项目管理,促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系统运行保障。透过年度申报,批准实施或配合公司要完成的资本性支出项目有2个,其中企业自身的1个已经启动并交由物管部门实施采购;申报批准实施的维修与维护服务小项目有8个,目前已经实施完成1个。另外,配合公司信息中心完成《烟草行业数据中心配套服务器及相关软件采购》项目1个。做好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升级1次,在公司的整体办公自动化的框架下,进一步调整理和优化了企业OA用户办公节点流程。

二、下步打算

一是继续抓好与新厂MES、动力能管、制丝集控和卷包数采系统实施方的交流与合作,以期能够吸收国内先进的实时经验,努力促进工厂管理在架构上体现先进的技术平台。在功能上实现好用,实用,并具有井烟的特色。借我厂新厂技改数字化工厂各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用之机,以信息化支撑我厂生产经营管理,加快管理业务电子化工作进程,不断提高我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二是继续推进了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和操作规范。在企业内设机构部门工作职责中规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维护和管理具体职责权限。包括: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申报、计划制订及实施;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组织实施信息化。按照企业标准化、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梳理了信息化管理标准制度和工作标准,建立了岗位工作标准。继续抓好从事信息化及其它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了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适时解决帮带的问题。前期经人力资源科编制了系统性对接技改培训实施方案和即将策划的20--年新进高校 毕业 生现场实操培训实施方案,提出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并着重解决对新员工的帮带问题。同时,配合做好20--年实施全员体系文件的培训,以期改善企业专业管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人才结构,提升企业三支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四是常态化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运维保障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为此,我们仍坚持以管理带技术、技术促管理,不断加强了信息化基础管理和保障潜力建设。重点强化运维外包管理,明确运维外包人员工作标准和规范,明确日常记录、周汇总、月总结的工作机制,加强资源有效调配,降低各类运维风险,切实提升运维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信息化个人工作总结相关 文章 :

★ 信息化个人年终总结最新2020

★ 2020年信息化工作总结五篇

★ 2020信息中心个人工作总结模板

★ 2020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 信息化工作个人总结报告

★ 信息中心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信息化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篇

★ 信息化工作总结优秀大全

★ 信息中心年终工作个人总结

『肆』 mes制造执行系统的MES如何解决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

MES处于上接计划(ERP),下接自动化设备的执行层面,MES能够帮助企业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工艺流程,改善产品质量,实现精益生产,降低能源损耗,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增进客户关系等。
万友制造执行系统(MF-MES)系统提供一个快速反应、有弹性、精细化的制造业规范的管理模式,采用电子信息化技术,来解决制造企业的困扰。帮助企业减低成本、按期交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
(1) 管理企业或导入ERP中的计划,并将工厂级的生产计划逐级分解为生产现场作业的工序计划。
(2) 管理生产现场的资源,包括对设备、人力和物料等进行规范的管理。对产品、物料等采用扫描枪自动识别,提高效率,杜绝人为错误。
(3) 根据产品数据和资源情况,分析生产能力,及时发现瓶颈问题,对有关进行和后续进行的生产、工序计划进行灵活的调整。
(4) 加强了生产现场的监控,通过自动识别、即时记录和数据采集,减少了人工操作,对物料的准备、短缺或错误,能够及时知道并采取行动,加快了与生产制造的匹配节奏。
(5) 改进了生产流程,减少了手工作业单、统计等环节,以及人工造成的差错,解决生产业务数据录入滞后的问题,车间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6) 生产过程的即时记录,清晰物料的流向和状态,半成品/产品能够根据记录进行有效的追溯,如追溯产品使用的工艺工序、原料提供商、批次、操作员、生产时间等。任意视角和环节的前追后溯,故障定位及责任界定明确,管理到位。
(7) 半成品/产品,以及生产过程能够进行有效追溯,通过记录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产品、设备、材料供应、人力资源等的数据,为决策、提高生产效益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8) MF-MES覆盖了生产现场的大部分管理活动,使信息流、财务流和控制流得到了协同,改进了生产管理手段。
(9) 打通了企业的三级信息流,替补了上层计划与下层控制之间信息流的断层,帮助企业实施完整的闭环生产,协助企业建立一体化的信息体系。
(10) 为数据分析提供有力数据支持。企业能够获取大量、准确数据,为其进行相关业务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通过建立各种分析模型,可以简便、准确的分析某产品的某工序的工时,判定合理的生产成本;根据汇总不同员工的加工工时分析某员工的加工技能,为员工的考核、培训计划提供有力参考;根据某产品的销售曲线分析产品的市场接受、季节偏向等等

『伍』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MES实施顾问

辛辛苦苦熬了几个月的通宵,终于确立了MES需求,规范了工作流程,系统配置也完成了,正准备按部就班MES系统上线时,企业用户突然改变了需求,不想这么做了,提出了新的需求。

对于MES实施顾问来说,正如晴天惊雷,这也是所有MES顾问最感到恐怖的事情。因为有时候,用户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对于系统的调整来说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1、需求变更:迁就or拒绝?

从MES项目立项开始,需求就是MES实施顾问的心头之痛。随着对MES的深入认识、项目环境的变动,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都可能使客户对MES的需求不断改变。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些需求变更,项目实施进度必将一再调整,上线日期也会随之一再拖延,项目成员的士气也将越来越低落,严重的还会直接导致MES项目失败。

需求变更,本应是客户的权力,但也是实施顾问的为难之处。如果确需变更,当然要满足客户需要。问题是不能让变更权力滥用,把一些无关痛痒的变更宠惯养成堂而皇之的变更。例如,我曾经在某MES项目中属于“谦虚型”,对于客户提出的变更,无论大小都给予解决,客户对此非常满意。然而,项目进度却拖得很长,项目一再延期。相比之下,在另一个项目上我显得稍有些“盛气凌人”,对于客户提出的需求变更,大多都不予理睬,客户对此不是很满意。不过,该项目的进度控制得较好,基本能按期完成项目。

按后一种“盛气凌人”的做法,对客户的要求一概不理,自顾自地按照最初的需求和计划实施,很可能会由于没有用户的参与,使得MES系统与用户的需求相差甚远,导致验收通不过,收不回尾款而使公司利益受损。对于客户来说,达不到需求的满足也浪费了投资。事实上,客户不满意,则项目就不算成功,实施顾问辛勤劳动最后就只能落得个“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份。

但按前一种“谦虚型”做法,完全顺着客户的意见走,客户满意度就一定会高吗?其实也不一定。由于需求变更会带来工作量的大量增加,甚至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无效劳动。而且,频繁变动的需求也会导致实施质量下降,留下许多隐患。因此,一味的迁就用户将会使进度一拖再拖,实施方案一改再改,变更越来越多,士气越来越疲,公司越来越不满意,用户越来越急。到最后,实施顾问会发现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需求变更为什么总是做不完?

在MES实施过程中,实施顾问所要面对的将是一系列和多方面的考验。经常发生而又最令人头疼的恐怕就是需求变更了。客户变更需求是MES项目与生俱来的特性,也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需求变更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客户临时改变想法、项目预算增加或减少、客户对功能的需求改变等。它会导致MES实施过程中成本增加、进度拖延等风险,而且越往后的变更产生的风险将越大。

以笔者参与的多个MES实施项目的实际经历来看:需求变更泛滥是非常可怕的事,尤其是到了项目实施后期,客户不断对移交的MES系统提出修改意见,甚至有时刚刚重新完成的更改,客户又要求改回去或改成另一种模式。需求变更越来越多,实施顾问只能疲于应付。“无底洞”是大部分实施顾问进行MES项目的共同感觉。

实施顾问作为项目的承担者,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有限资源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让客户和公司都满意是最终目标。但是让客户满意就是不断满足客户无穷无尽的需求吗? 我们分析一下出现需求变更的根源:

① 合同签订马虎,没有真正明白客户需求

签订合同时缺乏对客户需求认真对待,导致需求描述不清,为后期的实施工作带来困惑。MES销售顾问为使客户能够快速的签订合同,往往草率决定和片面同意客户提出的需求。当客户提出新的需求时,往往是销售顾问一看“应该”只是一个小小的修改,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直接答应能变更。

该问题的关键是合同签署的太烂,没有把需求明确再签合同,而且也没有把需求变更的流程写入合同。如果在合同时把客户需求弄清楚,后期就根本不需要频繁的变更需求。签订合同时明确定义项目需求的范围,可以为以后各项实施工作的开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② 研时没有深入理解客户需求

在MES上线前的需求调研分析阶段,项目组成员和客户的深入交流是减少频繁需求变更的关键阶段之一。但是由于双方的误解通常使需求交流难以进行。更严重的是,实施顾问只根据用户提出的描述性、总结性的短短几句话去制定实施方案,没有真正挖掘和按客户的需求去制定实施计划。当客户头脑一热或领导一拍脑袋提出新的需求时,实施顾问往往也就不能区分客户真正需求和镀金需求。如果项目组对客户需求的细节了解不充分,双方对需求的理解就会产生差异,就会导致移交MES系统时才使问题暴露出来,客户只能频繁的提出需求变更。

③ 没有明确的需求变更管理流程

没有明确的需求变更管理流程,就会使需求变更变得泛滥。并不是所有的变更都要修改,也不是所有变更都要立刻修改,需求变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决定什么类型的变更需要修改和什么时候修改。

比如MES界面风格问题,就可以先不修改,或者规划一下修改的时间待到以后进行优化。另外,对于核心模块的修改没有严格把关流程,有些小需求看起来工作量不大,但是实际上实施顾问和开发顾问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去完成这些销售顾问或者客户没有考虑到的细节问题。

④ 没有让客户知道需求变更的代价

对变更的影响没有评估是需求变更泛滥的根本原因。变更都是有代价的,应该要评估变更的代价和对项目的影响,要让客户了解需求变更的后果。如果客户不知道需求变更付出的代价,对实施顾问的辛苦就会难以体会。在评估代价过程中,可以请客户一起做判断:“我可以修改,但您能接受后果吗?”。

3、如何有效控制需求变更?

需求变更对项目成败有重要影响,既不能一概拒绝客户的变更要求,也不能一味地迁就客户,所以实施需求变更之前必须做好控制。例如授权、审核、评估和确认,在实施过程还要进行跟踪和验证。有句通俗的话说得非常好:“需求变更控制的目的不是控制变更的发生,而是对变更进行管理,确保变更有序进行。”

用户需求的变更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和控制用户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埋怨。对待客户频繁的需求变更,应采取有效办法应对,避免事态蔓延,不让客户养成随意变更的毛病。

① 合同约束

需求变更给MES实施带来的影响是有目共睹,所以在与用户签订合同时,可以增加一些相关条款,如限定用户提出需求变更的时间,规定何种情况的变更可以接受、拒绝或部分接受,还可以规定发生需求变更时必须执行变更管理流程。

虽然MES项目合同很难在签订之初就能够精确定义每项需求,单靠合同是帮不上忙的,但也不能忽视合同的约束力。有一个笑话,就是许多销售顾问都开玩笑说他们都是清政府。为什么是清政府?清政府的特点之一就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太多。

② 建立需求变更审批流程

要明确需求变更审批环节、审批人员、审批事项、审批流程等。目的有两个:一是将客户下达变更的流程尽可能地规范化,减少张嘴就来的非必要、非紧急、非合理、非高层领导意图的“无效变更”。二是留下书面依据,为今后可能的成本变更和索赔准备好“变更账”。凡未履行审批程序的“变更”,一律是无效变更不予受理。

有效的需求变更流程应该包括确认变更、评估变更的价值、分析变更对项目的影响,以及提交给双方高层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执行变更。变更请求必须有书面材料,当用户发现由于业务变化而引起的需求变更,需要提出书面申请。这样对所有的变更,双方的项目负责人都能做到心里有数。而且用户在递交书面变更申请时比较慎重,一般都在内部经过讨论后进行,这样减少了因用户内部看法不同导致的反复变更。

③ 对于零星变更,集中研究、批量处理

每周或每两周甚至每月召开一次需求变更专题会议,集中研究处理这些零碎变更事项,主动控制好工作节奏,尽量避免由于处理零碎变更而影响项目运行的总体进度。例如向客户正式提交一份各阶段需求变更的完成计划,注明变更引起的时间、成本、工期的代价和增加的工作量。要求客户配合需求变更计划,确定变更时限,控制变更规模,过时变更不候,离谱的变更不做,保大局弃小变。

④ 评估各种需求变更的影响

客户的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可能一天一个样,为了达到控制频繁的需求变更。需要将需求变更后产生的成本进行评估与量化,形成分析报告提交双方领导。否则,一味的妥协只会让项目进一步恶化,实施顾问需要掌控客户及公司的进度成本,把客户的每一次需求变更进行成本分析。确认哪些需要收费变更,哪些可以免费配合客户。这样既可以维护客户关系,又不致造成公司无谓的损失。

⑤ 确认客户是否接受变更的代价

要让客户认识到变更都是有代价的,要和客户一起判断需求变更是否依然进行。例如,变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明确客户能否接受由此引起的如进度延迟、费用增加、效率下降等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客户认为该变更是必须的(不是其上级领导拍脑袋提出的)就会接受这些后果,通过与客户的协商,项目组可能会得到回报或者即使没有回报也不会招致公司和客户双方的埋怨。

如果客户认为该变更虽然有必要但是可以暂缓,双方签署备忘录后留待以后解决。如果客户认为该变更可有可无,多数情况下会取消变更。这样即可防止频繁变更,也让客户认识到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变更,更不是所有的需求变更都需要立刻修改。客户一般对MES不甚了解,他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但可能解决起来会很复杂。以笔者的经验来看,一般来说用户的镀金需求可以延期解决甚至不考虑。用户的新增需求如果不是影响到核心业务的实现,也可以安排在现有功能的完善之后。

⑥ 每月变更记录上报双方领导

最后,实施顾问要将有关变更措施和记录随时抄报双方最高层留档备案,可采取简报、文件、抄报、抄送、会议等多种形式。掌握主动权,逐步让不合理的随意频繁变更,成为客户不好意思开口的尴尬事件,尽快形成正常的项目执行氛围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也为可能受到变更所带来的责任问题留下伏笔。

最后,要特别提醒,要在MES项目开始就对项目组和客户进行宣传和培训,让所有成员都理解变更控制的重要意义。

『陆』 制造企业mes系统如何实施

1、MES系统

MES系统从企业运营层开始策划,承接ERP的计划层及物料基础信息,在MES系统中下载计划并形成指示批次生产的日计划,过程中监控车辆信息,收集品质问题,指示生产装配,跟各类生产设备进行集成,指示上位机进行操作,同时利用基础物料信息,管理半成品物料出入库信息,指示零部件计划的生成,指导物流区进行备货,最后车辆下线后进行反冲扣料。

2、制造型MES系统的设计

实施制造型MES系统需要从人、机、料、法、环的角度出发开始设计,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功能设计,切忌用统一的解决方案。对于人和机本身就是联动关系,对于越来越贵的人力成本,想省掉部分人工,必须采用自动化的设备、移动式设备和智能化设备,做稳定的接口进行对接控制成为关键,而料指的是基础信息,在初期进行建设的时候,收集完备的工厂及人员、班次信息,产品的配置相关信息,尤其选装的对应关系,需要在基础信息表中建立出来,法指的管理的方法,对应的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接口人及操作者需要进行培训,配备好作业指导书和业务明白卡,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用设备,规范与制度相辅才能发挥效力,而环则指网络环境进行搭建,信息点选定及优化等。

工厂建模:收集最初的工厂布局,工艺路线,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合适信息点位,不用太求全,主要的部位进行追溯,车体跟踪也是能够指示车的位置即可。信息化推动人员需要联合工程建设人员,必要时可以和设计院进行直接沟通,这样可以充分避免后期的信息点位增加和变动,在国内精益生产不断推行的大背景下,需要提前找业务相关方会签更多的信息,消除后期的投资追加。

计划管控:制造类工厂通常有三种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通常MES里面会分解日计划,形成批次计划,计划作为各个工厂的投入与物料拉动的基础,指示各种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批次计划发生变化,需要将计划及时同步给各类设备的接口中。

过程跟踪:车体粘贴条形码或者打刻标牌,可以人工扫描条码进行,也可以用固定式扫描枪,也可以采用RFID的形式,甚至采用影像自动识别系统,但是需要充分调试设备稳定性,固定式扫描枪可能会出现漏扫,而RFID需要调试标签频率和接受器的功率范围,在使用RFID标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RFID的质量,很多漏扫都是因为使用了质量不太好的RFID标签造成的,而RFID的天线位置及接受器的天线位置也需要多次进行调整,最后才能正常的稳定运行与使用。

质量监控:品质一直是制造的关键,所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及后期品质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就是品质记录过多会影响效率,关键件可以用批次追溯,就不要非用扫描关键件的方式进行,亦可采用答题卡式勾选,然后用读卡器进行扫描收集,对于品质问题较多的行业尤其适用。

设备集成:集成设备并非越多越好,需要谨慎选择,尤其人工的扫描顺序,可能会对自动化设备造成操作失误,所以上位机的数据选择对比尤其重要,而且计划层面的东西一旦发生变化,上位机需要及时更新本地计划存储,为了不让设备网络故障对自动化设备造成很大影响,一定会在上位机上存储备份计划,一旦网络断掉,可以适用本地缓存不致停线,但是缓存一旦切换,需要能够在网络恢复时有自动更新最新计划的机制。各种AVI自动扫描设备,都可能有漏扫现象,一旦出现问题,需要我们可以人工进行补扫,这样才能让线体的车序保证正常。接口服务器非常关键,所以推荐在可能的时候,有双机热备的功能,进而保障整个MES设备体系的24小时正常运转。

物料管理:物料信息来源可以来自物流系统,从而保障系统的数据源一致性,进而保障MES系统中数据传递是从ERP中而来,这样在物料指示、关键件防错以及装配过程起到系统性支撑作用。

客户端设备:一般建议用机柜式设备放到线体,但是如果想减少跑线等,可以选择工控机和无线网络,如何想减少成本,则可以选择用虚拟机设备,在系统稳定运行后,需要对客户端定期进行巡检,尤其网口和无线网卡等影响系统网络的地方,最好有线用好点的成品线,而虚拟机设备应用六类线,千兆到桌面将极大提升虚拟机的访问速度及稳定性。

备品备件:线体不远的地方,可以选择办公室或者库房进行备件,备件数量不宜过多,但是必须的关键节点需要做好备机和备件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网络设备:MES设备推荐用有线网络,相对可能稳定,尤其对于有电焊设备的环境,但是不太产生电磁干扰的地方,可以适用无线网络,但是速度和稳定性上考虑,要用较好的无线设备。

服务器设备:对于生产类系统要求较高,需要至少双机热备的模式,这样一旦主机发生宕机,可以切换启动备用机,对于有很好的IT人员做运维,且资金投入尚可的公司,可以选择双机负载均衡模式,但是这样对于双机的配置及系统要求较高。

3、总结

一个制造型工厂的计划执行效果,有赖于MES的最终实现,要想很好提升工厂的产品最终交付效果,需要MES系统发挥关键性生产支撑的作用,与各类生产设备做好集成将大大提升MES系统的最终效果。

『柒』 MES怎么做

1.了解公司规划,据此制定出制造部门的MES实施规划。
2.根据制造部门的需求,做好软件的规划、协调及运行。
3.收集相应的制造、资财等系统数据。并根据不同职位,设定相应用户、权限等。
4.了解工场的铁箱、托盘数量,并根据其数量制定出相应标签采购量和工艺定额。
5.条形码(标签)是MES信息的载体,所有的物料信息都是通过条码信息传递给系统的,所以条码粘贴工作十分重要。根据物流器具的数量组织制造部门进行条码的粘贴、注册。
6.MES实施前需要做大量的培训工作。由于几个工场同时上线,人员较多,班次不同,所以同样的培训要进行多次。MES上线初期由于现场人员对MES认识不够,可能会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这需要通过多次培训沟通,让他们知道MES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上线工作
1.根据生产计划部门提出的生产计划和现场的生产实际情况,找出最好的上线时机。
2.实时了解现场的生产情况,并根据发生的不同紧急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3.通知计划部门,提前在系统中下达生产任务,提前到达现场并通知班长做好任务派工。
4.切换任务或更换机种时指导现场操作,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处理。

维护工作
1.硬件的维修保养。
2.上线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要及时妥善的处理。
3.做好MES和立库之间的问题处理。
4.协助制造部门制定相关的MES流程。
5.协助制造部门盘点库存。

MES制造执行系统
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是美国AMR公司(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Inc.)在90年代初提出的,旨在加强MRP计划的执行功能,把MRP计划同车间作业现场控制,通过执行系统联系起来的一套信息化系统。MES的出现,填补了车间层管理的空白,它以作业调度为核心,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实时信息,并对实时事件及时处理,同时又与计划层和控制层保持双向通信能力,从上下两层接收相关信息并反馈处理结果和生产指令,从而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

1.灵活应对多变的生产订单
按定单排产、柔性制造的精益生产方式是目前汽车产品生产追求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生产组织模式,尽管目前从人员、成本、生产效率、市场等各个因素考虑,这只是一个目标,但作为信息系统一定是朝着这个方面去设计和布局的。正如汽车制造业企业所碰到以上的生产相关问题一样,在有了行业普适性的ERP以后,虽然进销存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有类似上述的问题需要突破和改进,只不过往往在实际运营的时候把这些问题进行敷衍和淹没了而已。

目前汽车行业对MES系统已经形成了几乎统一的认识,那就是建立在车间生产控制和上层ERP之间的管理系统,不管是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三层布置中的中间层,还是四层理论布置中的第二层,都在说明着一个相同的道理,MES是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信息沟通的桥梁,计划与生产之间承上启下的“信息枢纽”。MES通过在物流管理、生产管理中的实时信息采集,不仅可以协助计划人员安排作业、投产、备料,提示计划人员可行的方案,缩小计划人员的选择范围,提高计划的效率并减轻计划人员的负担,而且还能够将生产安排结果迅速地传递到作业现场,现场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对工作中心的工作安排做出调整。

2.管理复杂的产品和工艺
在MES系统内进行产品定义,汽车产品工程师不仅可以方便地定义新产品,还可以建立客户产品与企业产品之间的关联,减少合并投料的工作量。集中规范的工艺流程定义环境,保证所有工艺、技术、工程、制造、QC在一个统一规范的环境中工作,以便于信息的及时共享,减少重复定义错误,完整的版本管理,保障工艺流程历史信息回溯。通过建立产品与工艺的关联关系,只要确定产品就能够自动确定工艺流程,派工单也可以自动生成并打印。大大减少了汽车产品工程师的工作量,提高作业效率。

3.实时监控生产现场
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产品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典型的订单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生产不同于一般产品,特点如下:
(1)面向订单生产。由于订单规格、数量、交货期变化大,每种产品都有其特殊性,从产品订货决策到制造全过程,每一种产品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企业必须按订单组织生产。
(2)生产进度难以控制。由于产品种类繁多,影响生产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多,经常出现紧急订单、设备故障、零件返工返修等情况,使得计划多变,甚至出现计划跟不上变化,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因此经常无法及时掌握生产进度变化,难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
(3)生产管理困难。汽车产品制造过程复杂,质量要求高,并且生产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凭经验调度无法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协调,过程控制困难,管理难度大。

在MES系统中,汽车制造业企业在组织生产时只需要确定产品,系统就能够自动确定相关的物料信息和生产路线。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操作信息也由系统实时地记录下来,大大减少随工单数量,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系统提供车间管理人员将物料或半成品安排到指定设备进行作业,并在作业中提供作业指导,提示工作人员作业步骤。系统的数据收集功能能够实时收集现场的质量、物料信息,并自动记录作业人员与作业时间等作业信息。生产作业中的异常情况也在系统中实时记录,以保证日后的统计分析。

4.改善品质管理的效果
很多汽车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ISO9000中规定的"产品鉴别与追溯",往往采用流程卡的方式,即每一件产品上面挂一张小卡片,卡片上记录经历每道工序的生产结果。当产品流动到某一个工序时,工人需要用笔在卡片上记录。这些流程卡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起来很简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存在着很多缺点:(1)数量太多,不容易管理。(2)流程卡具有不小的成本。(3)流程卡不容易统计出及时的生产数据。(4)流程卡手工填写往往不规范及识别。

MES系统结合最新的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序列号管理、条码设备(条码打印机、条码阅读器、数据采集器等)有效收集产品在生产和物流作业环节的相关信息数据,跟踪产品生产以及在生命周期中流转运动的全过程,使企业能够实现对采、销、生产中物资的追踪监控、产品质量追溯、销售窜货追踪、仓库自动化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目标。生产作业中出现与目标不一致的异常品,MES系统可以通过WIP管理,立刻暂停现场所有潜在批次的作业,减少损失。根据异常处理约束,系统将禁止超出约束范围的操作。现场的异常处理信息可以被迅速地传递到其他相关部门,以便于做出调整与准备。现场数据还可提供给SPC系统,帮助品质工程师及时地对现有的产品、流程进行调整,避免并预防品质事故的发生。

5.提供完整准确的制造数据
汽车制造业企业为了满足动态变化的客户需求并按时交货,公司业务层必须与生产过程同步。这就意味着要有效组织和协调管理诸如物料、设备以及人员等所有制造资源。此外,提供关于生产事件、设备绩效及停机时间、KPI计算的实时数据对于进行正确决策是十分关键的。相关报表可手动生成,而创建一个能真实反映生产状况的报表,就必须实现不间断的采集、存储和提交生产数据。

MES通过现场的数据收集,建立起物料、设备、人员、工具、半成品、成品之间的关联关系,保证信息的继承性与可追溯性。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既可以向生产管理人员提供车间作业和设备的实际状况,也可以向业务部门提供客户订单的生产情况,还能够根据实际生产的情况计算出直接物料耗用成本。基于现场数据的报表和查询功能,能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支持。减少了大量的统计工作,并增加了统计的全面性与可靠性,实现制造数据的可追溯性。

6.全球领先技术本地化应用
盖勒普MES(制造执行系统)是在全球20多年技术沉淀和国内近14年本地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先进的车间数字化生产管理解决方案,它侧重于离散型生产模式的制造企业,除了在汽车工业有着丰富的成功案例外,在国防军工、兵器装备、航空航天、模具制造、医疗器械、机械制造、船舶工业、电器制造、电子设备等行业也已经占据遥遥领先的地位。目前,盖勒普MES在全球范围内80%以上的用户均为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成为在MES领域的绝对领导者。

随着管理方法的逐步革新,面向生产制造的精益化是汽车行业今后的大趋势所在。要实现汽车的精益化生产,摆在车间层面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各种信息流加以综合利用,将这些信息通过信息系统的加工进行进一步的提炼,使其延伸到工厂的自动设备、质量管理、交货期管理、供应链采购、成本控制、物流管理等等各个外部环节。简单的说,就是将产品在车间的生产形态无限制的放大和共享,为各个外部环节所用,通过这样的途径实现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而能够实现上述所有精益化生产的载体,非MES制造执行系统莫属。

『捌』 MES的实施应该注意什么

MES制造执行系统成功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智能制造,其中物联网建设及数据的采集、分析、推送对企业的智能决策至关重要,MES的上马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对企业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技术进行充分而翔实的调研基础上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大而空和直接嫁接或剽窃其他企业成果,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MES实施必须量身定做、量体裁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要建立一个灵活度高、可扩展性强、集成性良好和适合公司未来发展的网络拓扑总体架构。任何方案的制定都存在由粗到细的渐进过程,MES实施前期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整体规划的同时要聚焦试点项目的开展,随着项目的深耕细作和对MES的深入理解,可以对未实施项目进行纠偏和不断完善,因此MES项目一定要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2.MES建设不能“乱言堂”
MES的定位、功能、给企业可带来的作用以及可实现性,项目参与者必须要做到心知肚明,要在哪些环节推进?要采集哪些信息?实现哪些功能?要输出哪些报表?要具备哪些资源?方案中必须清晰明了。并且MES建设之初就应紧密围绕数据采集和信息传递这一主线进行策划论证,任何偏离MES功能需求的提议都是不可取的,换言之,MES的参与者或推进者必须要真正了解MES。
3.不应过分依赖MES开发商
企业的管理难点、痛点和实际需求唯有自身清楚,不同行业或处于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都有可能大相径庭,况且不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无实施目标、无指导思想、无匹配框架的MES方案是空虚的、乏力的,也不会有可借鉴的实质性内容。企业在要求MES开发商出具技术方案时,应有所导向和聚焦,使其在限定的框架范围内“精工细作”,不能天马行空任其发挥。MES开发商可能接触的案例或业绩较多,但在企业具体运作和实际需求上不甚了解,难免会在企业诊断层面出现“张冠李戴”现象,从而影响MES的落地执行,因此在MES开发商引导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是否与自身企业相适应。
4.业务部门融合很重要
网络架构、服务器及网络建设、软件开发与集成是IT部门的专项,IT部门需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与基础保障。但真正地将MES落地,并使其功能发挥最佳,各业务需求部门(研发、工艺、质量、设备、车间)必须主导并且要深度融合,包括成立MES联合推进项目部,同时应由熟悉车间工艺流程、作业内容、质控要求、计划安排的部门担纲。
5.计划模块要慎重
MES的主要定位是执行而不是计划,实施过程中不能“喧宾夺主”,并且计划要依赖于多种资源的制约和牵绊,前期要注重基础保障资源的开发,譬如物料追溯管理、制造过程透明化、ERP计划功能的开发与完善等。
6.全厂级单一模块开发存在弊端
全厂范围内的MES需求调研和系统开发需协调的资源多且极为分散,并且要兼顾其他模块的拓展,不仅实施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而且因项目推行初期方案成熟度不高,影响整体模块最终实现的概率较大,同时推行单一模块会造成设备硬件的综合利用水平低,投入产出比差。
7.MES推进“由上至下”非常关键
作为企业“涉猎”最广的智能化项目,要统筹很多部门,要说服众多人员,要改变诸多观念,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凝心聚力,项目才可能获得圆满成功,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技术层面的争论,公司高层的顶层设计和清晰导向非常关键,要引导全员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并对“尚方宝剑”进行充分授权和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总之,MES项目的实施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路线清晰、目标明确、政令统一,由简入繁、由易入难,先试点后扩展,初期切不可去尝试难啃的“骨头”,尤其是离散型明显的制造企业。

『玖』 中国石化在云环境部署培训系统,MES培训情况怎么样

你好:据介绍,该系统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网络学习功能,能够为各类员工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平台,包括在线选课、在线学习、实时课堂、离线学习、交流互动等,基本满足学员自学、参加远程学习的需要。二是远程培训管理功能,包括培训计划管理、课件计划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证书管理等。三是资源管理共享功能,用于管理课件、教材、师资等培训资源,通过系统共享,实现内外部培训资源的整合。四是考试测评功能,能够实现题库管理、在线考试、学员自测等。此外,系统还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了整合,可形成完整的培训档案。试运行情况表明,系统功能强大。
远程培训系统是集团公司信息化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延伸到培训业务领域的具体体现。该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在总部和各直属单位建立了 146个远程培训站点,上传课件近500个,实现各直属单位和全体员工全覆盖。该系统可满足总部、直属单位、基层单位分层级、分业务线条开展培训的需要。系统的上线运行对扩大培训规模、拓展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降低培训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培训,就是使学员通过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乃至行为的定向改进的行为或过程,以使其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的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仿真培训系统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软件创造的具有高逼真度性能优良的全物理、全范围、全流程的仿真模拟平台,是借助仿真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来建立培训系统,并实现培训目的,越来越成为培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仿真培训系统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次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应用,然后逐步在电力、生物医疗、机械等领域应用。电力行业早在1976年就有了电网调度员培训系统(DTS,Dispatcher Training Sys—tern)的概念,目前DTS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培训电网调度员的最佳工具之一心。在生物医药H1和机械领域,培训系统也已有研究并得到较大的应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仿真系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入石化领域,我国的石化仿真技术研究始于1986年,而石化仿真培训系统则从1992年开始才真正得到广泛应用。石化行业仿真培训系统首先出现在过程控制层(PCS层),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种用于培训石化装置操作人员技能的仿真培训系统,在工业领域得到较广泛应用,从本质上看,是属于PCS层的动态仿真软件。当时比较典型的有美国ABB Simcon公司的Simeon动态模拟器、美国Audy Dynamic公司的合成氨和尿素培训器与低温甲醇洗和锅炉培训器等。在企业资源规划层(ERP层)的仿真培训系统,是属于ERP的应用软件,仿真平台模拟企业的运营环境,为ERP系统提供必要的运行平台,近年来已有这样的研究。在制造执行系统(MES层)层面,仿真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的一小类应用即MES应用软件提供测试平台,如浙江大学的裴瑞凌和吴华兵开发的基于MATLAB的仿真系统IntelSimo应用于数据校正系统及公用工程管理系统的测试,可以算是有了MES仿真培训的雏形。而在使用仿真技术最多的最核心的生产调度领域,现有的仿真系统主要是为生产调度优化提供仿真分析数据。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在MES层,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培训系统。
石油炼制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经济地位,是提供能源,尤其是交通运输燃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的最重要的工业。MES作为ERP系统的执行机构,对从生产命令下发到生产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并实时地将生产过程信息反馈给ERP系统,从而将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信息有效地集成起来,在企业综合自动化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石化MES软件系统具有规模大、操作复杂、管理难度高等特点,在石化企业的广泛应用对MES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研究和开发石化MES培训系统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旨在岗位操作管理人员迅速掌握驾驭软件系统的操作管理能力,快速提高业务操作和管理水平。本文提出石化MES培训系统的设计和架构,围绕石化MES装置校正、调度平衡、统计平衡、分层物料平衡相关岗位,设计了可配置的不同难度的培训教案,提出了培训测评指标和测评标准,并开发实现了培训测评系统。
2 石化MES培训系统及其特点
石化企业的生产业务过程主要是将原油加工成成品油的过程,整个过程涉及油品的多次流转及物性的改变。从原油采购进厂,到输入一次加工装置、二次加工装置、精制装置等进行油品的装置加工,然后输出到罐区进行油品调和,直至成品油合格后出厂。针对我国石化行业生产规模相对偏小、现场基础条件相对落后、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石化MES系统采用装置校正、调度平衡和统计平衡的分层物料平衡策略,利用误差侦破及超差报警技术弥补计量仪表的不足。石化MES系统业务模块多、结构复杂、各岗位技术要求各不相同,MES培训需要理论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分岗位分难度进行培训。石化MES培训实现分层培训的形式,即基础培训、操作培训和测试研究,如图l所示。通过培训,不仅要使受培训学员掌握MES基本理论、MES基本操作方法,而且要使学员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以及现场组织管理方法,并提供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分析和科研开发的环境。

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拾』 什么是MES

槭郊寄芘嘌怠被颉熬鸵导寄苣?樽楹稀钡�,是国际劳工组织(l LO)开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MES是集各国培训经验之大成,以求普遍适应不同国家的各种职业需要的一种较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MES的总出发点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员学到一门技能。它的培训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基于对每个工种、任务和技能的深刻分析,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开发成不同培训模块,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教学形式。从而保证用什么学什么,避免了传统培训方式的弊病。培训教材图文并茂,简明规范,通俗易懂,极适宜组织教学和学员自学。 MES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职业技能培训系统或方法。全部MES的开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在最优状态下运行,必须使它的每个子系统及相关系统做到统一、协调和平衡,并保持有效的控制和反馈。

阅读全文

与mes培训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教师教育技术信息化培训方案 浏览:864
健康知识进校园策划方案 浏览:979
建材51活动促销主题 浏览:23
深圳蚁行电子商务 浏览:169
党日活动年度策划方案 浏览:418
小易到家电子商务 浏览:350
网络营销的办法 浏览:944
青川县智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160
市场营销的功能主义谁提出的 浏览:588
b类市场营销 浏览:269
电子商务会倒闭吗 浏览:319
五一商场促销活动北京 浏览:294
外卖市场营销分析 浏览:995
基因检测营销方案制模板作 浏览:747
品牌线上运营推广方案ppt 浏览:108
幼儿园推广普通话活动班会方案 浏览:384
杭州全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市 浏览:328
酒店秋季季度营销方案 浏览:20
软件交付培训方案 浏览:946
饭店市场营销的规定性在于 浏览: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