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急救知识的意义
急救知识是我国以后一个普遍发展的一个方向。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而懂得急救的人非常的少,现在的城市交通发达。而有的时候一旦自己身边的人活着遇到有生命危险的人那么在打120的同时,如果身边的人懂得急救,那么就有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因为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事情,等急救车到来已经晚了。所以学会急救,不管是对我们自身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
2. 青少年急救知识有哪些
遇到突发情况一定不要慌张,可以根据一些急救措施救助他人或者自救,下面分别介绍当遇到被狗咬伤、服错药物、冻僵、淹溺、中暑意外情况的急救措施。
一、被狗咬伤
在原地立即彻底冲洗伤口,是决定急救成败的关键。狗咬的伤口往往外四小里面深,所以冲洗时要设法扩大伤口,用力挤压伤四周围软组织,尽可能把沾染上的狗唾液冲洗干净,然后迅速送指定医疗点进一步冲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
二、服错药物
1、迅速排出胃中毒药是急救的关键。一般可用手指或木棍刺激咽喉进行催吐;如先喂大量清水再催吐,能使毒物连水呕出,效果会更好。
2、为减少毒物的吸收,可饮用 500毫升牛奶;豆浆或蛋清水(一杯水加放一只鸡蛋的蛋白)和藕粉稀糊,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3、若误服大量的安眠药,可迅速催吐,但误服具腐蚀性的药物如来苏尔、石炭酸,就不宜作催吐,应尽快喂服牛奶、豆浆、蛋清水等,使毒性得以缓解。
三、冻僵
1、立即把患者送到温暖的避风处,搬动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肌肉,引起骨折。
2、然后脱去其湿冷的衣裤,另用被褥包裹机体取暖保温,用热水袋温暖前心部;体内还可用鼻饲温饮料来加温。
3、严重冻僵者可给予温水浴,水温渐增至 40~ 42”C,时间持续 10~20分钟。若心跳、呼吸停止,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待病人稳定后送医院继续诊治。
四、淹溺
1、把患者救上岸后,迅速清除口、鼻中的异物,若呼吸、心跳尚有,但呼吸道明显阻塞,可将患者腹部放在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让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使口咽部、气管内水倒出。
2、若呼吸停止,则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要大,吹气后按压胸廓,进行辅助呼吸;若心跳停止,须进行心肺复苏。稳定后,即送医院继续诊治。
五、中暑
1、迅速离开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的环境。
2、安静休息,用冰水或冷水湿敷身体,喝一些含盐清凉饮料,刮痧。
3、严重时,马上送医院急救。
3. 心肺复苏将被纳入教育内容,这是为什么
原因:
1、普及心肺复苏能挽救人的性命。
心肺复苏是最基本的急救方式,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而言仅在发病的4~6分钟之后就将导致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最为严重后果就是脑死亡),所以周围目击者及时正确的识别和施救是他们唯一获救的希望。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能在危急情况挽救人的性命。
2、践行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学校里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纳入学校课程将提高学校课程知识体系的完善性,是一项提升动手能力的课程内容。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健康的知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要珍爱生命。经过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的教育,学生会在真实情境下体会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脆弱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加倍爱惜自己的生命。当他们遇到人生的压力以及挫折困难时,这样可以帮助度过低谷期,不轻易放弃生命。
4、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心肺复苏技术能够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还会教会一些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当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在没有医生的情况下,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救助他人,增强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
(3)急救知识培训对于青少年扩展阅读:
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按压时除掌根贴在胸骨以外,手指是不应压在胸壁上的,因为这样容易引起肋骨或者是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骨折。
二、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中下段,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如果向下错位,会使剑突折断而导致肝破裂,向两侧错位,容易导致肋骨或者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和血胸。
三、要注意按压时肘部不应该弯曲,因为弯曲的时候会使按压力量减弱,使按压的深度达不到四到五厘米。
四、按压放松时不应该抬手离开胸骨的定位点,如果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会造成下次按压部位的错误,容易引起骨折。
五、注意放松时,要使胸廓充分的放松,如果胸部仍然在承受压力,会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
六、要注意按压速度要均匀,不能加快或者减慢,这样会影响按压的效果。
七、按压时两个手掌不是重叠放置的,而是交叉放置的。
网络-心肺复苏
中国新闻网-纳入中小学考试,普及急救就该“从娃娃抓起”
4. 急救相关知识怎么系统学习
1.青少年学习急救常识的重要性
一、如何拨打急救电话
中国医疗急救电话——120
需要救护车到达地点,明显的等候地点。
病人的数量和基本病情
以前有无疾病或受伤历史
留下联系电话
二、创伤性出血的处理
指压动脉血管止血法
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1.指压动脉血管止血法
前臂出血——肱动脉
手掌出血——尺、桡动脉
手指出血——手指根部两侧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
先在伤口上盖上干净的纱布块(或干净的纸、手帕、毛巾等代替),然后用绷带(或布条、红领巾、线等代替)用力扎紧打结即可。
3.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A.上止血带部位:伤口的近心端;止血带下面放衬垫
B.止血带上得松紧以能达到止血效果为宜,每隔30分钟送1分钟
C.上过止血带必须交接班
D.上止血带必须做标记
三、创伤性骨折的处理
固定受伤部位(超关节)
有出血的先进行止血
骨折固定的作用
可减轻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和损伤。
肢体制动可用夹板,躯干制动可借助于担架和束带。
搬动伤员时勿使伤处移位、扭曲、震动。
1.固定材料
夹板、颈托等
就地取材,如木棍等
患者自身健康的肢体
2.如何搬运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需注意不能加重原损伤部位的伤情或增加伤员痛苦
四、心跳呼吸骤停处理
l请人呼叫120
l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1.判断意识
大声呼叫病人
拍打病人肩部
2.开放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意识丧失,应将患者下颌抬起,以防舌根后坠而堵塞气道。
3.判断有无呼吸
一看:胸部有无起伏
二听:有无呼吸声音
三感觉:有无呼吸气息
如无呼吸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4.人工呼吸
平静吸气
包口、密闭吹气,手指捏住鼻翼
吹气的时间为1秒钟左右
胸廓起伏为有效
5.判断有无心跳
病人无心跳的表现
触摸不到颈动脉脉搏
病人无意识、无呼吸、无肢体活动等
6.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为两*连线中点——胸骨
频率为100次/分,深度4-5厘米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提高生存质量的关注,青少年学习并掌握一些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与急救护理知识成为现代社会的新时尚。小编做这样一个教材,不仅是一个探索、解疑和锻炼的过程,更是一个使我们越走越坚定,越走心中越充满力量与爱的过程。返回搜狐,查看更
2.青少年学习急救知识的意义
现场急救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于医护人员还是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和学习它意义重大。
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
急救的目的是保存生命──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防止伤势恶化──处理伤口、固定骨部。促进复原──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保持最舒适的坐/卧姿势、善言安慰。
现场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事故发生后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现场及时、正确的救护,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能限度地挽救伤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在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对伤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然后,在医疗救护下或运用现代救援服务系统,将伤员迅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救治。
应急救援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发生事故的处理和人员的及时救护,在现场救护中人们常常将抢救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伤员寄托于医院和专业的医护人员,缺乏对在现场救护伤员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这种传统的观念,往往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的黄金时刻”。实际在救援中最有效的救援人员往往是第一目击者。
现场急救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挽救生命。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
2.稳定病情。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对症、医疗支持及相应的特殊治疗与处置,以使病情稳定,为下一步的抢救打下基础。
3.减轻痛苦。通过一般及特殊的救护安定伤员情绪,减轻伤员的痛苦。
4.减少伤残。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或灾害事故时,不仅可能出现群体性中毒,往往还可能发生各类外伤,诱发潜在的疾病或使原来的某些疾病恶化,现场急救时正确地对病伤员进行冲洗、包扎、复位、固定、搬运及其他相应处理可以大大降低伤残率。
4.青少年学习急救知识的意义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有助于提高学生紧急避险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学校开展急救教育,学生掌握急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急救是最重要的一课。在应对随时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使学生能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其次,对于社会来说,有助于形成互助互救的良好氛围。将急救知识纳入义务教育必修课程,一旦遇到灾害险情,学生不仅能够懂得自救,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能够帮助家人,甚至如果有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及时伸出援手。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后,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实现国家健康行动目标。国务院提出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急救知识等将纳入学校考试内容,把掌握急救知识情况作为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学生学习急救知识是积极参与国家健康行动,此举不仅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更能够实现国家健康中国行动。
为了让教育部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落到实处,让更多学生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急救技能,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5. 自救互救应急知识
自救互救应急知识
自救互救应急知识,生活光怪陆离,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如果遇到了天灾、人祸要知道基本常识,如果你不知道自救互救应急知识的话,让我为你解答疑问,接着往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怎样呼叫急救车?
当您发现家人突发重病或受重伤时,请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并且一定要把以下情况说清楚:您或其他现场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伤病者的大致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伤病发生的原因和明显症状;要求急救车到达的具体地点和该地点附近的明显标志;待急救电话的接听者告诉您可以挂电话时,您再挂断电话,然后马上派人去等候急救车,同时要保持您或其他现场联系人的电话畅通。
二、徒手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1、胸外心脏按压方法:确定两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部位;双手十指相扣,一手掌紧贴患者胸壁,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此手背上,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有力按压在胸骨上;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位于手上方,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胸壁的下陷幅度为5-6厘米;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廓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连续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1:1。
2、人工呼吸方法:胸外心脏按压30次后,观察患者口中有无异物,如有,将异物取出;用仰头举颏法将气道打开,确保气道开放通畅;口对口吹气,用手捏住患者鼻孔,防止漏气,用口将患者口完全罩住,缓慢吹气2次,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组心肺复苏后,重新评价患者情况。
三、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成人)
1、背部叩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楚、有严重气道梗阻症状患者。鼓励患者大声咳嗽;救护员站到患者一边,稍靠近患者身边;用一手支撑患者胸部,排出异物时让患者前倾,使异物能从口中出来,而不是顺气道下滑;用另一手的掌根部在两肩胛骨之间进行5次大力叩击;背部叩击法最多进行5次,如果通过叩击减轻梗阻,不一定每回都要做满5次。
2、腹部冲击法
自救腹部冲击法。适用于不完全气道梗阻患者,意识清醒,而且具有一定救护知识、技能的人。患者本人可一手握空心拳,用拳头拇指侧抵住腹部剑突下、脐上腹中线部位;另一手紧握此拳头,用力快速将拳头向上、向内冲击5次,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还可选择将上腹部抵压在坚硬的平面上,如椅背、桌缘、走廊栏杆,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到把气道内异物清除为止。
互救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清醒伴严重气道梗阻症状、5次背部叩击法不能解除气道梗阻的患者。患者立位或坐位救护员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患者腰部,令其弯腰,头部前倾。救护员一手握空心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患者剑突和脐之间。另一手抓紧此拳头,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重复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
胸部冲击法。适用于不宜采用腹部冲击法的患者,如孕妇和肥胖者等。救护员站在患者的背后,两臂从患者腋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空心拳,拇指置于患者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及剑突。另一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
胸部按压法。适用于无意识或在腹部冲击时发生意识丧失的气道梗阻患者。操作方法同成人心肺复苏。患者仰卧位,救护员位于患者一侧。按压部位与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相同。
四、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婴儿)
1、背部叩击法
救护员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用另一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保持头向下,利用重力帮助移除异物。救护员采取坐或跪的姿势,使婴儿安全地躺在腿上。用一手的大拇指固定支撑婴儿的头,另外1个或2个手指放在下颌的另一边。保持下颌的角度,不要挤压下颌软组织。用另一手的掌部在肩胛骨之间给予5次快速的拍打。检查每次拍打背部是否解除了气道梗阻,如解除,不一定要做足5次。
2、胸部冲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楚伴严重气道梗阻症状,5次背部叩击法不能解除气道梗阻的婴儿。两手及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位,头部向下。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给予胸部冲击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重复5次。如果仍不能解除梗阻,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和5次胸部冲击。
3、胸部按压法。
适用于无意识、意识不清或是在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实施中发生意识丧失的气道梗阻婴儿。按压方法同婴儿心肺复苏。
五、外伤止血
当人体失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外伤止血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头部、四肢及身体各处的伤口都可使用。具体方法是,让患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把消过毒的纱布盖在伤口上,然后用手直接按在上面,压5—10分钟,之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住伤口,以帮助伤口止血。如果伤处有肿胀、麻木的感觉,说明包扎不当。当身体出血时,如果血色鲜红,则说明是动脉出血,在进行处理的同时,可以用手按住出血口的上方,能有效止血,但此方法每次按压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会影响整个肢体的血液供应。
自救互救技能
游玩时,不慎扭伤脚踝,肿起一个大包,以为揉揉会好,谁知越揉越肿;
吃饭时,鱼骨不慎卡喉,以为吃口饭就能把鱼骨“带”进胃里,不料刺越深;
游泳时,小腿突然抽筋,以为按摩一下就能好,谁料根本无济于事;
做饭时,手上被烫出好大一个水疱,以为刺破水疱能好得快些,哪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小虫飞进了耳朵里,用手指去抠,不料小虫却越钻越深
沙进了眼睛里,用手去揉,谁知揉到眼睛又肿又痛,眼泪直流,沙子却还在里面;
1、 如何防止烫伤?
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如何防止烫伤呢?
1、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3、油是易燃的,在高温下会燃烧,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万一锅中的油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
4、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2、 那么烫伤了怎么办呢?
生活中发生烫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l)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
2)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围涂擦酒精,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3)烫伤比较严重的,应当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4)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擦外用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给医院的治疗增加困难。正确的方法是脱去患者的衣物后,用洁净的毛巾或床单进行包裹,立即送至医院。
3、 如何安全用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4、 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吹风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人了家庭。使用家用电器,除了应该注意安全用电问题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5、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6、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7、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8、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5、 发生触电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触电急救:
1、用绝缘物橡胶棒或木棒使触电者脱离电缘或关电源总闸:
2呼救旁人帮忙-->致电120;
3、把患者头打侧,看有无异物阻碍气道,包括痰液,有就用棉棒弄出;
4、 保持周围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或用担架送病人去医院抢,
6、 在居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在家中居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防磕碰。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居室空间比较狭小,又放置了许多家具等生活用品,所以不应在居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居室地板比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住楼房,特别是住在楼房高层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居室的房门、窗户,家具的柜门、抽屉等在开关时容易掩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5、防火灾。居室内的易燃品很多,例如木制家具、被褥窗帘、书籍等等,因此要注意防火。不要在居室内随便玩火,更不能在居室内燃放爆竹。
6、防意外防害。改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床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7、 受了外伤怎么办?
受了外伤,比较严重的,需要送医院诊治。比较轻微的,可以按照下述方法来处理:
1、出现伤口并且出血的,需要清洗伤口并擦涂消毒、消炎的外用药,如消炎粉、红药水、创可贴等。此外还要注意:保持伤口局部的温暖干燥;可多吃鸡蛋、瘦肉、豆类、乳类等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适当服用维生素C或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合理换药,保持清洁。这样做,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2、肌肉、关节、韧带等扭伤的,不能立即按摩或热敷,以免加重皮下出血,加剧肿胀。应当立即停止活动,使受伤部位充分休息,并且冷敷或用冷水浸泡。待24小时至48小时以后,皮下出血停止再改用热敷,以促进消散瘀血,消除肿胀。
8、骨折了怎么办?
骨折,指人体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断裂,大多数骨折是因受到强力的冲击造成的。发生骨折后,骨折部位有疼痛感,并伴有肿胀、瘀血和变形,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无法负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血、休克、感染、内脏损伤等。发生骨折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呢?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2、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1、识别诱惑。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贪图小便宜,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2、勇敢对无理要求说“不!”
3、远离不良少年,拒绝拉帮结伙
4、鼓励见义勇为,但要量力而行,及时报警
5、不要去夜总会等人员复杂场所
6、遵守规则,不要以身试法
7、牢记应急电话
8、分享安全案例,总结经验,预演应急处置
9、锻炼身体,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公安部门针对青少年伤害问题,发布8条遇险应对措施: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校园霸凌
对于被霸凌的孩子来说,可能会存在以下几种担心:担心被报复、担心自己没用、担心让更多人知道。当孩子告诉父母自己遭遇了校园霸陵,父母应该这样做:
1、不冲动,关心孩子的而不是责备孩子,避免二次伤害
2、感谢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3、明确表示支持孩子
4、联系老师,商讨处理办法
5、找出原因,防患于未然
6. 心肺复苏的目的以及重要性是什么
心肺复苏的目的以及重要性是什么?为了充分发挥我们国家的红十字日工作事业,保护我们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引导青少年更多的参与红十字的事会儿事业,中国红十字总会和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加强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所以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时还印发了加强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通知。
关于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如下:心肺复舒可以通过掌握急救常识及时挽救生命,心肺复苏的简称是CPR
7. 心肺复苏将被纳入教育内容了
是的,教育部近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670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专,将心肺复苏和急属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
在学校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对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紧急救护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
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
(7)急救知识培训对于青少年扩展阅读:
普及心肺复苏教育的意义:
在临床上,心跳呼吸骤停是很严重的一种状况。心肺复苏术就是针对心搏骤停病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抢救技术,通过心肺复苏术使病人立即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为避免病人发生不可逆脑损伤,一旦病人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越早实施心肺复苏,病人抢救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中国新闻网-教育部明确: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