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苏卫视幸福中国和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市场定位
湖南卫视一直是中国娱乐电视台的巨头。经过长期的发展,涌现了像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安专徽卫视、向湖南属卫视市场经营学习,开创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一些平民选秀,使广大平民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一个展现自我个性的平台;制作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广受人命喜爱的节目,其用意都是以“快乐”为中心。
而江苏卫视是向湖南卫视这种模式发展,只不过是以“情感世界,幸福中国”为口号,使幸福深入人心
② 超级女声的超女幕后
《超级女声》:快乐中国全民参与
湖南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王平将创办《超级女声》的动机归结为“大众传媒满足观众的互动需要。”她告诉记者,在创立《超级女声》之前,湖南卫视曾经和不少唱片公司合作,举行各种歌唱比赛,然而他们发现不管赛事多专业,最终都要交给观众这个终端,“与其这样,不如从终端做起,直接让观众参与到赛事中来。”在《超级女声》之前,湖南卫视曾参照《美国偶像》创办了《超级男声》,最初只允许男选手参加,节目也只在湖南播出,第一次报名只有一百多人,但节目开始播出后,每日以二百人的速度递增,两周内便有3000人报名。节目中心由此大受启发,经过不到半年的筹划,便先后在长沙、武汉、南京和成都四地启动了《超级女声》的活动。
《超级女声》栏目名称前被冠以“快乐中国”
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强调,创办这个节目就是让观众从中得到快乐。“超级女声”节目定位就是一个大众歌会,目标是让平民大众选出心目中支持的歌手,是一个大众娱乐活动。李浩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讲求的首先是一种快乐感觉,希望以这种毫无门槛、大众均可参与的音乐赛事,来张扬一种“全民快乐”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是,这种“无门槛”选秀活动倡导的是“想唱就唱”和“以唱为本”,选拔的是女性歌手的声音魅力,只要有美丽原声、通俗的、民乐的、美声的、不拘一格的唱法,都可免费参加此次比赛。
《超级女声》是国内第一个“全民参与”的演歌类综艺栏目,而总导演彭志坚坦承,《超级女声》在诞生之初确实参考了海外同类节目的制作经验,并尽可能地加以本地化处理。事实上,《超级女声》始发湖南体现的依然是电视湘军敏锐的洞察力和迅捷的行动力。王平表示,“类似的节目在欧美国家的电视荧屏上已经是大势所趋,被复制到中国只是时间的问题,如果等大家都做了,市场趋于饱和,观众的兴趣点自然就大幅下降,所以我们必须抢在前头。”
虽然湖南卫视方面一再强调,“《超级女声》的目的不是造星,而是体验快乐。不管是否能够进入最终的决赛,不管是否遭到过评委的冷嘲热讽,只要身在其中就是快乐的。”但《超级女声》的版权所有者天娱传媒毫不讳言,通过《超级女声》寻找散落在民间的演艺新秀,也是制作这档栏目的动机之一。“天娱有自己的艺员经纪部,即使没有这个栏目,我们也一样要签约新人。而《超级女声》提供了一个再好不过的搜星平台。”虽然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来自民间,但是不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好手,而另一方面,期待通过这个活动跻身演艺圈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先是从上万人的海选中脱颖而出,然后经过数轮的淘汰,可以说她们都经受了市场的检验,也积累了足够的曝光率,不管是专业评委,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对她们有了相当程度的认可。因为对我们来说,从前十名选手中找到一两个具有潜质的新人,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代表北京参加南京赛区比赛的安又琪属于《超级女声》中的“超级女生”,她在数轮淘汰赛中始终排名第一,不仅受到电视观众的支持,更被现场评委看好,天中文化总经理金焱评价她“台上台下两个人,极富舞台魅力。”南京赛区刚一结束,天娱传媒马上与她签约,演艺圈的大门已经向她敞开。
③ 征集近两年营销创新实践案例
我也试着来一下,赚点分。
自己本身没那么多经验可谈。只能四处找资料看看版。
最近看了一权些市场研究和营销网站的内容,觉得那方面的案例和分析符合你的要求。例子有很多。
一个是市场研究协会的网站,好文和资料不少。
www.cmra.org.cn
另一个是中国营销传播网
www.emkt.com.cn
超女确是一个好的案例,但总觉得有点那个...
④ 关于超女的网络营销策略,有人能论述下吗
简单的说就是找枪手制造新闻,然后到各个论坛去发布,达到炒作的目的。
2006年“超级女声”已经安静的落幕,消费者没有再现2005年的狂热与狂潮,也没有了铺天盖地的收视率的统计与宣扬,更没有了相关利益方净收增长的披露与预测。据主办方讲,明年的“超男”将代替“超女”。“超女”这一个出手就引起全民疯狂的节目、一项创造了多项营销奇迹的策划、一个在营销界带来轰动的经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营销过度
从营销来看,超级女声无疑是巨大的成功;从商业上来看,超级女声更是一种奇迹;但从品牌角度来看,超级女声是重大的失败。除了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强大的整合营销手段创造了惊人的品牌知名度外,除了被当做工具为蒙牛、湖南卫视等做了嫁衣外,超级女声并未在市场留下什么,美誉度缺乏,忠诚度无从谈起。超级女声与其说是运作的成功,更像是炒作的成功。
超女2005年的成功就在于营销整合的成功,策划人士竭尽之所能,将超女节目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高度整合在一起,并整合一切的传播媒介和工具,让超女节目迅速扬名。
月盈必亏,物极必反。适度的营销才是最好的营销,过度的终端战笑到最后的肯定是商家而不是企业;超女的过度营销让其在2005年火爆中国,但也预示其从此开始走向衰落。
消费资源被通吃。超级女声是一个年轻人的节目,但在节目定位和受众定位上却出现了通吃的结果,从小孩到老人,将消费资源用到了极致。不同的偶像们最大化的笼络着自己的“粉丝”,渗透到消费群体的最深邃的每一个角落。
当消费者经历一次又一次大喜与大悲,为了偶像与非偶像挑动起一波又一波情感碰撞与争论后,新意慢慢消退,热情慢慢降温。忠诚度维持的缺乏致使其消费群体不断流失,而消费资源通吃酿成的苦果又使其发展中新消费群的培育空间非常有限。
传播方式太过头。为了维持节目的热度、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超级女声除了运用各种媒介开展强势轰炸性传播外,还策划了大量的供消费群议论、供媒体去炒作的事件,通过一波又一波事件的炒作形成口碑传播效应。这才有了我们看见的评委的争议、拉票的抗争,还有屡试屡爽的十几岁女孩们的绯闻、笑料、情感纠纷、堕胎传奇。口头的传播变为饭后乏味的谈资,
低俗的手段造就了消费者一时感官刺激后的反感。明星的情感绯闻固然是吸引眼球的最佳卖点,但对于一些不成熟的非明星少女,想借助这种眼球的吸引方式来扩大知名度,在博得阵阵笑声的过程必然是品牌价值的透支、没落和丧失。
消费态度进盲区。一个好的品牌必然是符合消费潮流,适应和引导主体价值走向。超女的“想唱就唱”迎合了个性潮流,释放了谦虚、保守、内敛、忍让、不好斗争等文化束缚下的新一代年轻人的激情;超女所创导的海选和PK更是充分展现出年轻人的自我自主意识,甚至被认为是“民主”的大演练。
但是,超级女声的火爆对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冲击和社会正统价值的评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使我们看到了一边是众多的“粉丝”在呐喊,一边是家长们的担心、专家们的忧虑和社会的警惕。
过早衰落
单一的商业目标让超女品牌少了些社会责任,以让人发疯的诱导策略使我们看见了这些还未成熟的青年男女为了超女可以放弃一切,不要学业;为了超女可以减肥身体,流落街头。而这一切又被当做炒作的由头,殊不知炒得越凶越能引起人们的深度反思,越能推动消费者从感性中醒悟,向理性回归。
这也许就是今天我们要深度反思的一个核心问题:超级女声作为一个品牌,其核心价值是什么?这个核心价值是否在消费价值感知、价值传递、品牌形象与个性的建立、品牌与消费形态的关联、营销手段的采用等各方面起到了规范与统帅的作用?
其实,超女的策略其实在中国保健品市场已上演多年,减肥、排油、美容、补肾,一个个板块通过策划者们的大手笔炒作,以恐吓、虚假的消费者现身说法、对不可预期的未来的诱惑等情感攻略的手段在市场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结果各领风骚一两年,不是因过度营销带来整个行业的危机,就是因产品力不足销声匿迹。
超女的过度营销与超女的营销目标是分不开的,从一开始,可以说超女就不是当做一个品牌来运作的,只是被相关利益主体当做一个手段来达到提升自己品牌的目的。超女节目的过早衰落可能预示着打造娱乐市场的“超女品牌”成为泡影。超女许多营销手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超女塑造品牌的短视和方法更值得我们反思,一个强势品牌的崛起必须要有坚强的根基和持续不断的努力。
⑤ 超级女声的营销思路
将被动传播计划转向主动传播
企业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媒体投放,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从传播的角度来讲,有几点是十分值得学习的:
其一、将被动的传播计划转向主动传播。我们很多企业在长期科学、合理安排媒体投放计划的同时,其实犯了一个大忌,就是我们的计划原本就是一种“术”,而如何抓住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促进消费,这才是我们的“道”,我们的目的。蒙牛酸酸乳能够有如此大的勇气,将一项主题活动不仅仅是作为传播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主题活动作为整个传播的主线,其他项目作为有机的补充,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其二、增加参与性扩大影响面。让更为广泛的人群参与成为它传播与促销的主旨。他针对上亿包产品进行活动宣传;他在没有设立赛区的地方出资资助有潜质的选手去五大赛区参赛;他设立各种抽奖环节,组织幸运消费者参加“超级女声”夏令营;各地展开各种路演活动,将对活动的关注转换为对产品的关注等。
其三、突破传统的合作思路。蒙牛酸酸乳选择张含韵作为产品代言人,但蒙牛并未就此支付一分钱的代言人费用。而是和张含韵的经纪公司进行协商,蒙牛投入巨额广告提升张含韵在未来广告市场上的价值,而此次代言纯属免费。张含韵本身的选择和产品特性又十分契合,加之代言又未支付成本,此等运作值得企业借鉴。
从这个角度而言,蒙牛酸酸乳从传统传播方式中进行新的思考与创意,在这一点上做到了“谋新”。
选择成功品牌合作的加权效应
有人开始对蒙牛与湖南卫视的合作并不看好,一方面是因为蒙牛为此投入千万巨资,唯一的一项活动投入如此多的费用,万一效果不好怎么办?另一方面认为参与“超级女声”这类节目的人群是消费能力比较差的,即使影响很大但实际销售效果不一定好。
而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有些多余。一方面,湖南卫视作为中国娱乐节目的先行者,也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品牌,始终在节目创新和推广方面进行着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另一方面,2005年湖南卫视也加大了和全国其他各类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使得“超级女声”这个节目本身的收视率也节节攀升。
蒙牛酸酸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与时间内和两个成功的品牌———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三个同样渴望获取更大辉煌的品牌在各自领域各司其职、相互作用,结果也使得此次活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面对与“超级女声”越来越多同类型活动与节目的产生,蒙牛也必须要考虑如何在借势的基础上,实现品牌的进一步提升与销量的进一步扩大。
⑥ 分析湖南、安徽、东方卫视三台的定位特色,如何形成的品牌
1、湖南卫视——“快乐中国”
2、安徽卫视——“打造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大卖场”
3、东方卫视——“现代、国际、青春、海派”
具体分析如下:
1、湖南卫视
:“快乐中国,湖南卫视”发挥两个互动:观众的激情互动、广告主的充分互动 。媒介活动的设计应与广告主充分酝酿,力求节目的特色与广告主品牌利益完美结合。广告主应擅长于在媒介资源中发现“金矿”,合理优化双方资源,达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解决关键矛盾: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和低质量与电视观众的多元化和高品味需求的不相适应这是中国电视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湖南卫视的2005就抓住了这个关键问题,不断的节目创新成为湖南卫视2005永恒的主题。高潮不断,环环相连,前后呼应。这不仅表现在创新的VI系统、互动的节目形式、充分的节目预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颇费苦心的内容设计。湖南卫视的2005始终围绕“超级女声”这一市场推广主线,结合买断的热播剧“大长今”、“闪亮新主播”,无时不刻的在节目内容里见缝插针、巧妙结合、前后互动,合力打造“快乐中国,湖南卫视”这一娱乐品牌。特别是激情小年夜“金六福春节联欢晚会”围绕回家、快乐大做文章,超级女声的激情表演、新主播的闪亮登场,就连小品的内容都与超女等赛事有关,更有酒泉航天城参与的主题高度。从营销的角度,应该为湖南卫视2005的市场推广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更要注意的是,最近湖南卫视刚刚推出的一个打造影视明星的一个新栏目“快乐730爱情魔方”,又将众多追求明星梦的少男少女激发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创新仍在继续。
湖南卫视的2005媒介活动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为所有的参赛获胜者成就了明星梦,铺设了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有效捷径,也就是为充满了梦想的年轻人寻找到了出路。就业的压力是目前年轻人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需求,湖南卫视找到了这个观众强烈的需求,也进一步诠释了“快乐中国,湖南卫视”青春、靓丽、时尚的品牌内涵。
2、安徽卫视
1998年,在所有省级卫视都是千台一面的“新闻综合”频道的时候,安徽卫视明确了“主打电视剧”的频道运营方向,并在全国电视传媒中率先成立节目推广组,把市场营销的理念运用于电视剧的宣传推广中,并运用强大的数据库进行电视剧的科学编排研究,为安徽卫视在电视剧竞争中占得先机。2000年左右,电视剧的社会化大生产属性,使其为频道的收视贡献越来越大,电视剧、新闻、综艺已经是当时最受欢迎三种节目类型。在安徽卫视当时的频道版面中,电视剧已经占据了65%左右的时间段。2002年左右,安徽卫视的八大剧场已经成型,电视剧周播出量已经是全国第一,并推出了“打造中国最好的电视大卖场”的宣传口号。2003年,安徽卫视开始认识到了控制资源的重要性,投入巨资,着手进行电视剧的垄断或局部垄断性购买。2004年底,经由长期的节目积累,安徽卫视版面进一步调整,频道中“含金量”最高的核心剧场《第一剧场》实现三集连播,带动频道全天总体收视份额提升30%以上。再加上大量与频道定位相符的大型活动的开展和全新涉剧类栏目《剧风行动》的推出,安徽卫视“电视剧频道”之路开始越走越宽。
从国外电视机构的实践经验来看。影视娱乐一直是国际大台的立台之本,虽然电视节目形态推陈出新、花样百出,但潮起潮落之后,影视娱乐仍是主流节目。在亚洲,影视类节目特别是电视剧,赢得比娱乐和体育节目更多的观众,它们在受欢迎的节目中有75%。
优秀的定位是稀缺的,一旦找到一个拥有蓝海空间的战略定位,就应该持续加强、深化、发展、创新,同时保持战略核心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累积作用和共振效应,为媒体带来爆发性的价值增长。安徽卫视恰恰极大程度的利用了大众化和社会化的优秀节目资源经营自己的频道,从而获取了持续高速的业绩增长。
3、东方卫视
品牌定位在考虑外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评估自己的核心优势,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定位,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东方卫视背靠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为东方卫视各种的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东方卫视成立之初,就实现了与集团内部其它媒体的合作。东方卫视开播后,集团便对这些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利用,一批带有时尚性的节目纷纷快速亮相东方卫视:东方卫视播出的《第一财经》和《中国经济报道》来自第一财经频道;体育频道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赛事直播,还为东方卫视量身定制了《体育新闻精选》;在与新闻娱乐频道的《娱乐在线》重新整合后,东方卫视推出了《娱乐新天地》。这为东方卫视的“时尚化”定位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电视媒体的定位是从节目风格中表现出来的,而主掌这种风格的就是节目主持人及其制作人。一个再有个性的节目,如果没有与之相配的主持人和制作人,其独特风格也无法很好张扬。东方卫视从创台之初就致力于培养与频道定位相符合的主持人,叶惠贤、曹可凡等著名主持人延续了其魅力四射的“上海风”;劳春燕、袁鸣、叶蓉等在经过重新包装后,带着其清新亮丽的时代形象走入观众视野。此外,东方卫视还广纳贤才,引进了知名主持人方宏进、骆新;挖掘出了如曹启泰等独具个性的主持人;还以合作节目的形式使杨澜、刘仪伟等有很高知名度的主持人出现在东方卫视的屏幕上。这些与时尚风格相吻合的主持人,为东方卫视定位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看东方》、《东方夜新闻》、《深度105》、《东方夜谭》、《相约星期六》、《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和《舞林大会》等各种节目形式就是通过主持人、制作人恰到好处的诠释,张扬了东方卫视的时尚风格。
⑦ 关于超女的
黑幕一 霸王合同
真相 长年签约没收合同
合同问题必然要涉及持有超级女声品牌的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天娱是由湖南广电集团全资控股,2004年5月24日在上海注册成立的公司。它负责超级女声的全程运营,代理超女相关产品的开发。对超女选手来说,第一次知道天娱这个名字,就是在签合同的时候。
超级女声规定,晋级的选手都必须和天娱签约,从分赛区20强开始,选手就必须和天娱乐签订协议或合同。而每个赛区前10要和天娱签的合同长达8年。合同中规定,如果超女违约私下与别的公司签约,要支付500万的违约金,就算超女今年用超级女声名义私自参与其他演艺活动,也要支付50万元的违约金,而如果要解约,就必须答应解约后永不踏入娱乐圈。但在报名时,几乎没有选手被告知这一事项。
更离谱的是据一位已经签约的选手透露,在一次彩排之后,就有工作人员拿出合同要她们签订,不签就不能继续比赛,参加比赛的选手大多是想往前走的,所以只好签了。而这份合同只有一份,选手签完后就被收走了。虽然天娱的合同签完就走,但还是有记者拿到了合同的影印件,这份名为“经纪人代理合约”的文本共6页,分11个条款。从违约责任看来,如果事实上是天娱违约的话,超女同样也可以索要赔偿500万元。但一位不具姓名的“超女”告诉记者,“那个合同里并没有承诺给我们投资多少,也没有提到什么时候发唱片,拍多少电视剧以及其他,你很难说他们违约。”
对目前很多没有到长沙参加决赛的超女来说,她们现在面临的问题相当尴尬,天娱至今没有想要包装她们的意图,而这些超女,有的在参加比赛之前就常常拍广告或接演,暑假正是她们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和天娱的这一纸合同反而约束了她们的发展。
实录 实力派意外遭淘汰
杭州赛区的韩真真在进入20强当天和10强当天,都被天娱要求签一份协议,只不过,20强的协议到今年底自动失效。“我那时估计若进前10至少要跟天娱签5年,我参加比赛就是谋发展,如果和天娱签下合同,我还怎么发展?”最终韩真真并没有签这个协议,结果,她在20进10的比赛中PK输给纪敏佳。
当时,实力超群的韩真真,以一首《叶子》获得强大的支持率,却因一两个“走音”被淘汰。事实上超女现场偶尔出现走音数不胜数,评委黑楠的解释是:“‘实力’派不允许走音,偶像派可以。 ”
幕后得利
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天娱没有包装、制作、发行方面的雄厚实力,如果将每一个签约选手包装的话,50位选手的包装费用将超过2000万元,天娱很难一下拿出那么多资金来,实际上,目前低迷的国内流行乐坛也无法在一年中消化50个新歌手。那天娱今年为什么仍会这么赤裸裸地要求这么多超女和他签霸王合约?
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去年超女决赛前三名中,天娱走了眼,没有签第三名张含韵,将之转卖给天中公司,结果天中公司今年把张含韵做得红红火火。同时,也有一些音乐公司派出他们的签约歌手参加超级女声,利用这个节目炒出人气,然后一走了之。这让天娱坚定了一个信念,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让一人漏网。超女经过比赛,已经形成了明星效应,天娱通过这个活动,就是要将超女所有可能的商业价值榨出来,这样,拥有超女的合同,不好包装的,可以以收“转会费”的形式卖给其他公司;能见到成效的,马上出唱片、接演出;对于特点不鲜明,实力又不强的选手,就干脆不管,反正合同是天娱定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受到损失。
幕后二 熟人评委
真相 大众评委没自主权
超级女声决赛进行到现在,三个评委中,竟然有两个是湖南卫视的员工,一个是连常宽都说不熟悉的黑楠,“我在音乐圈22年了,从不认识黑楠,从没听过他制作的歌曲或者包装的歌手。”而且,决赛前声称要轮换评委的决定也临时变卦。至于决定PK胜负的大众评委,实际上也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可以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
实录 工作人员上台投票
一位曾在杭州赛区20进10被招募并连续两场担任大众评委的男士在网上撰文说,在10进7的现场,当丁叮与周杨PK以9:0领先时,现场有人指挥大众评委开始将票投给周杨。而在决赛时叶一茜和林爽的PK赛上,当两人的票数相近,甚至有工作人员顶替大众评委上台投票。
在杭州赛区三甲的比赛中,电视观众们发现郑靖文和林爽PK结果公布前居然插播了长达10多分钟的广告,而纪敏佳的短信支持率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从最后一位升至第一位。这也引发了许多人的联想和质疑,决赛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幕后得利
选择什么样的歌手进入下一轮关系着电视收视率能否保持,所以,淘汰那些人气不高的,不听话的就是电视台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什么样的选手进入下一轮对收视最有利,他们就会选什么样的选手。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通过评委和大众评委是很好解决的,就算是短信票数,在关注度不高的分赛区都被质疑包含水分。
幕后三 疲劳赛程
真相 拉长赛程增加赛时
超级女声给湖南卫视带来的不仅仅是品牌的提高,更是丰厚的财富。目前,湖南卫视每周五超级女声的广告价格已经超过央视黄金档的广告价格。为了赚钱,湖南卫视考虑的不再是观众希望结果早早出来的心理。超级女声比赛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实际上,有些环节完全就是为了拉长时间而设定的,从比赛之初淘汰一个选手到下一个选手的淘汰,时间长达2个小时,而这段时间,无非又是歌手再演唱一次,评委重新评价一次而已。
案例 5场决赛拖疲超女
到了决赛,人数只有15人了,比赛却拖得相当长,先是让5个分赛区的第2名和第3名共10人来了两场10进7和7进5的比赛,然后这5人又和5个赛区的冠军再来一次10进8、8进6、6进5、5进3和冠军比赛5场比赛,比分赛区的比赛次数整整增加了一倍。主办方考虑的不是超女身体和精神能否吃得消,而是增加一场数以百万的广告收入和短信收入。
幕后得利
时间越长,广告时间才会越多,短信投票的观众才会越疯狂。增加节目长度和次数,就是增加一捆一捆的钞票。
幕后四 低龄选手
真相 大量学生逃课参加
“超级女声”选手的低龄化是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焦点。去年,年仅15岁的张含韵一夜成名,成为无数同龄少女的偶像。每个赛区在报名时都有大量学生逃课参加。有关专家认为,“超级女声”直接侵入“未成年人”与“教育”这两个向来被社会视为“必须固守”的领域。这个节目锁定15岁至17岁的女孩为参赛主体,是制造“美国偶像”的福克斯公司不可想象的,因为美国的法律有严格的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参与商业性演出活动,即便我国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权利也必须受到监管和保护。
实录 小朋友获得直通证
今年超级女声仍有不少小朋友前来参加,在成都赛区的海选中,一位只有几岁的小朋友甚至还获得直接通行证这样的鼓励,鼓动更多小朋友参加。目前在超级女声决赛舞台上的,绝大部分都是学生,她们的社会经验少,对外界的判断很容易出现误差,如果这样,对她们的心理伤害将是巨大的。
幕后得利
因为10多岁的青少年缺乏的是理性,只有针对这个年龄层,才有狂热的FANS,他们才会不择手段地发短信投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0 17:08:59编辑过]
--------------------------------------------------------------------------------
-- 作者:行者无疆
-- 发布时间:2005-8-10 17:08:27
--
“超级女声”点中你我哪个穴?
“我喜欢‘超级女声’,我支持何洁!”说这话的是一位已届不惑、有着博士学位、喜欢古典音乐的大学男教授。
这不禁让记者有点瞠目结舌——原以为“超级女声”这样的节目所吸引的观众顶多只是一群喜欢流行音乐的少男少女们。
“超级女声”的红火反衬着传统传播学的寒碜,同样显示了在互联网时代大众对媒体的巨大反哺力量。2005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上周五(8月5日)已经决出六强,选手李宇春在新浪网上的支持率已经超过172万票,位居第一。Google上搜索出的“超级女声”有82.4万条,加上许多人误写的“超级女生”,24.6万条,“超级女声”已经吹起了今夏比台风“麦莎”更猛烈的流行风。
文化的多元性与张扬的个性
“看到这群年轻人在舞台上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处处彰显个性,散发魅力,我非常感动。”那位教授解释道。
“许多中年观众喜欢这个节目可能是希望从中找到他们年轻时的已经错过的‘放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如此解释“超级女声”令中年人痴狂的原因。
20年前,当那位教授还是如今“超级女声”们的年龄时,谦逊、收敛成为中国整个社会所推崇的品格。“那时候个人的性格和想法习惯性地受到压抑,整个社会是非常沉闷的。”孙玮说。
20年后,芙蓉姐姐出现了,博客作家出现了。中国社会对不同的文化现象,不同价值观的包容度不断上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自主和独立的宣言。
“社会对个性、个人奋斗和个人成功的赞同和追求为“超级女声”的成功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孙玮说。
另外,这些年中国的文化产品也不断多样化,电视节目从单一的新闻发展到如今的肥皂剧、情景喜剧、综艺节目、体育直播、脱口秀、相亲栏目、才艺比赛以及“超级女声”这样的真人秀等。“中国内地媒体在市场化过程中走着一条依托功能扩张来提高差异化程度的道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元化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表示。
相反,这样的节目在香港和澳门等地不会引起很强反响“这类节目需要一定的地域和市场,不管人与人差别多大,一部分观众总可以在某个选手身上看到自己可以认同的地方。”孙玮说。
全球为娱乐而疯狂
“超级女声”其实只是全球电视全程直播的平民选秀节目热潮的一部分。其电视形式与如今风靡全球的Idols电视模板非常相似。
2002年2月9日,当WillYoung和GarethGates在英国独立电视台PopIdol总决赛上狭路相逢时,有1400万的观众在电视机前为他们呐喊助威,占当时收视观众的57%,而其中16到34岁青年观众的收视份额更是达到了72%。
那天晚上在两个小时内有900万个电话参与偶像投票,刷新了英国电话投票历史纪录。
其他国家也正遭遇着Idol“飓风”的侵袭。目前已经有3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Idols模版特许,拥有全球1.1亿电视观众和超过15亿张观众选票。美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捷克、土耳其、克罗地亚、斯洛伐克、法国……Idols同样所向披靡,当地收视纪录频频被刷新。
“超级女声”瓦解了权威,展示了最草根的凡俗真实。“不限年龄,不限地域,不限职业,不限长相”的零门槛让平民百姓有了上电视的机会,表演欲望得到满足,同时还有可能签约唱片公司,名利双收。
在英国的那场比赛Will Young成为冠军并获得了价值100万英镑的唱片合同;而同年,亚军Gareth Gates也因一首Unchained Melody登上了英国排行榜冠军,并获得了英国音乐奖最佳电视表演奖,还受到英国女王的接见。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中国。“超级女声”冠军安又琪签约天娱传媒有限公司,两个月后就推出同名专辑《安又琪》,创下2004年国内最快签约及发行唱片纪录。
对观众而言,这样的节目类型新颖,互动性强。“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能够让她留下继续参赛,这让观众有‘当家作主’的感觉,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电视观众总是‘被迫接受’编辑内容。”孙玮说。
另外,观众像看球赛一样,在娱乐性节目中看到了不确定性。短信投票的变化,让每位观众期待结局。“我无法预测比赛结果,这里悬念很多。这也吸引着我看每一场比赛——到底谁这轮会被淘汰?”观众陈婧告诉记者。
裁判的争议性也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英国Pop Idol的评委之一Simon Cowell就是因为言语刻薄不留情面而闻名。
在新浪网上“超级女声”专题里,有关争议裁判柯以敏的评论达到170万条。一位电视制作人告诉记者,“这样的节目制作时通常有意造成裁判的争议性,一些唱红脸,一些唱白脸,而且可以因为民意而调节,始终把握一个比较好的度。”柯以敏自海选以来一直以评论尖刻而饱受观众的非难,但自总决赛以后又改变态度,以激情鼓励为主。8月3日,柯以敏又辞去“超级女声”评委职务,一度又成为新闻焦点。
同时,投票结果的争议性也让这个节目的人气不断上升,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让每一个观众都赞同,这就引发许多猜测,而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又为他们提供了讨论的场所。日前有关“超级女声”黑幕传闻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人声称知道比赛结果是内定,这使得许多观众带着考证的态度去观看节目。
回归电视的大众性
“‘超级女声’为什么会这么火?”记者问起这一问题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正荣说:“这说明中国电视回归了大众媒介的本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节目研究中心主任鲍晓群也表示:“电视文化就是大众文化。‘超级女声’现象是个很正常的现象,只是媒体对它的态度有些偏离了方向。”
“电视的任务首先是娱乐,然后是教育和信息。很多观众看电视就是为了消遣。电视文化就是一种流行文化,‘超级女声’的流行说明中国电视正在回归到娱乐性和大众性的本质上来。”胡正荣说。
“超级女声”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众的娱乐场所。“我就是通过看海选才喜欢上‘超级女声’了,里面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太好玩了!”观众胡晓峰说。
Idols在国际上都取得了成功;而如今的严肃文化在过去都曾作为流行文化风靡一时。“站在国际的环境看电视,站在历史的长河看文化,‘超级女声’的红火也就不足为奇了。”胡正荣说。
除去“超级女声”,其他一些电视台也推出了类型相似的音乐选秀节目,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关注度比起“超级女声”稍逊一筹。
“原因非常简单,它们做得不够大众呗!”胡正荣笑道。
“过几年后回顾‘超级女声’,它对中国电视的影响堪与‘焦点访谈’相媲美。在历史上,有哪个电视台敢用4个小时直播一档综艺节目,除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鲍晓群问道。
“比起‘全控制’的春节晚会,湖南卫视正在制作一档创造历史的电视节目。”孙玮表示。
湖南卫视靠“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起家,收视率一度排行全国第一,黄金时间广告定价甚至超过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产生了令传媒界瞩目的“湖南电视现象”。
1999年电广传媒上市,湖南卫视引进社会资本,拓展产业链条,发展了影视会展、有线网络、房地产等相关产业。“但由于投资战线过长,许多连带产业经营不力,2002年湖南卫视的广告收入只相当于鼎盛期的一半。”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2003年,湖南卫视调整投资战略,重新定位于以娱乐产业为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改版,推出“快乐中国”的呼号。“仅2003年,湖南卫视的广告收入就上升一倍。”该知情人士表示。
“超级女声”在享受着万人追捧的同时也遭受了许多非议:庸俗、黑幕、不利学校教育……7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两期节目都谈到了电视节目庸俗化,矛头直指“超级女声”。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有关部门已派专家进驻“超级女声”,并且希望能够停缓播出该节目。“‘超级女声’所体现的通俗文化以及个人权利欲望的表达可能会平移到社会其他方面。”一位社会学教授告诉记者。
“超级女声”比起网络上的其他信息更可怕吗?封杀之声是否小题大做?更多人不就是看了就看了,然后一笑置之?业内人士指出,“超级女声”背后隐含的不仅是大众对说教的厌恶,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利润,取消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0 17:09:31编辑过]
--------------------------------------------------------------------------------
-- 作者:行者无疆
-- 发布时间:2005-8-10 17:42:38
--
个人对“超级女声”的评价亦褒亦贬,但总的评价倾向于负面。
站在曾经的媒体工作者角度看,“超女”首先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媒体策划,代表了当下电视大众化、娱乐化的潮流,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本身足以回应那些吃不着葡萄反说葡萄酸的批评。
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看,“超女”在整体运作模式上无法摆脱湖南卫视的一些痼疾,作秀的方式全盘照搬西方和港台,但在作秀背后太多的暗箱操作又反过来破坏了应有的娱乐规则,娱乐就变成了愚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如同把省里所有正处级以上干部拖出去枪毙,基本没一个冤枉的;而把正科级干部排好队,隔一个枪毙一个,肯定有冤枉的却也有漏网的,所谓的“超女”前20名、前10名,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概念。另外,“超女”在客观上具有对未成年的错误舆论引导,这也是毋庸质疑的,里面的道理不言自明。
另:中央电视台不惜动用两期王牌节目“焦点访谈”来射影含沙批判“超女”,我认为是不智和令人不屑的,当然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贯处事方式,他们总是妄图用自己的观点强奸电视观众,典型例证远到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宣传导向,近到中国男篮比赛中斗殴中央五套切换画面。用最专业的设备做最不专业的新闻和电视,悲哀!
⑧ 跪求”超女对社会影响的调查报告”
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简称超女,下同)的火爆无疑是2005年我国最突出的一个传媒现象,也是最近十多年来最能引起广泛关注的、产生了许多超出娱乐本身解读含义的一档节目。作为湖南卫视与上海天娱传媒公司联合打造的一档电视娱乐节目,超级女声是一个不分唱法、不论外型、不问地域,只要喜爱唱歌的年轻女性均可报名参加的一个“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活动”,互动性、参与性极强的“海选”是其最大的特点。
超级女声在2004年创办,在2005年就达到了一个高潮。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公布的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收视数据表明,在北京、上海、长沙等12个城市“收视仪”调查中,超女平均收视率为8.54%,平均收视份额达到26.22%,决赛期间平均都有11%的收视率,不仅居于同时段收视首位,其平均收视率还超过中央电视台。尤其是三强对决的尖峰时刻,个别时段的市场份额最高达49%。如果按照央视索福瑞在全国范围内平均一个点的市场份额一般有580万观众来计算的话,那么当晚收看“超女决战”的观众则一度超过2.8亿人,直逼3亿大关。也就是说,每5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看“超女”,它已经成了深入家家户户的大众娱乐节目。[1]
⑨ 有谁知道超女营销的运做模式怎样迅速引起的社会广泛专注和影响的
湖南卫视四大成功之处
1、直接增加广告收益5000万,间接增加1个亿以上。
8月26日的总决赛广告报价为5秒插播价4.8万元,15秒11.2万元,节目从晚上8时30分到11时,中间至少可以插播6次广告,每次4分钟,这样算下来,一晚的广告收益保守估计就有一千万元。
另外,前6场PK赛,超级女声广告收入就有近4000万,如此算来,湖南卫视从今年超女比赛中得到的收益有5000万元左右,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超级女声的拉动,湖南卫视吸引了更多的广告商投广告,另外,湖南卫视的整体广告报价都在提升,这才是更加可观的部分,初略的估计会超过1个亿。
2、短信直接收益3000万左右。
“超女”迷要给支持的选手投票,首先要花1元钱定制短信(联通和小灵通用户为0.5元),收到回复后才能投票,每投一票需要0.1元。
短信利润的真正大头,是之后向观众发送有关超级女声及卫视节目信息。一旦用户发送投票短信,就被运营商默认参与接收关于“超女”各类资讯与花絮的增值服务,基本服务费为6元,定制之后会在一个月内发送15条“超女”花絮,一条1元。
湖南卫视大约能从每场的短信收入中分得100万元左右,照此推算,决赛期间的每场比赛短信收入至少在200万元以上,7场比赛能获得1400万元以上。如果加上预赛期间的短信收入,湖南卫视今年应该能获得约3000万元左右的短信收入。
3、制造八卦大约节省传播成本2个亿。
炒作就象用铁锅炒蚕豆一样——正炒几次、反炒几次才会炒熟,湖南卫视深谙此道。
为了让更多的媒体关注“超女”,早在5月份,湖南卫视每两天就会炮制出一篇乃至数篇的耸人听闻的“超女重大新闻”,将八卦、诽闻、黑幕坚持到底,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些具有舆论价值的消息不断地被各个媒体转载。
开始的一两个月只是少数媒体小小关注,但随着比赛进入到了全国总决选环节,各方媒体更是每天都不放过任何一丁点与超女相关的边角余料,各路消息纷纷出炉,只要跟超女有关,就绝不惜版面,还恨不得出号外。
笔者初步估计,半年来,27个一级城市的前5大报纸媒体,平均有20个以上的整版报道,其他小媒体要比这个数量更要多,如果是按照广告收费的话,没有两个亿根本拿不下来。
湖南卫视没有掏一分钱的广告费,让近千家媒体连续报道的时候乐此不疲。这不是一般的商业炒作,绝对的大手笔。
4、收视率提高8倍
湖南卫视自《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火》等节目火过一把后,成为卫视品牌中的大佬,但是在湖南卫视坐上大佬后很不塌实,一方面自己的新闻话语和央视的新闻舆论无法抗衡,另一方面自己的王牌综艺节目面临淘汰,而其他卫视的综艺节目却相当火暴。
在2003和2004年两个年度里,湖南卫视的广告收益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包括台长在内的人多人都清楚,无论是台里自办节目的质量还是引进的电视剧都很难掀起当年的热潮。在这个“可上可下”的节骨眼上,2005年“超女”狠狠地“顶”了湖南卫视一把。
“超女”把湖南卫视黄金段的收视率从全国不到4%提高到最后一场决赛期间的31.38%,提高了8倍的收视率。即使是“超女”结束后,大部分观众还是惯性地收看该台等待超女的花边消息,或者正准备收看湖南卫视引进的韩国巨片《大长今》。
“超女”决赛过程中,湖南卫视拿出2分钟做《大长今》的宣传,就是为了维持后劲。笔者初步估计,该电视剧收视率又会创造一个新高,收视率不会低于10%。
“超女”现象给企业和营销人的启示
单纯投广告,15秒就要好几万元。而超女在电视上有近100个小时的直播,几百个小时的重播。搭上这样的快车,蒙牛酸酸乳的确没有亏本,但是笔者认为:蒙牛参与本次超女的过程中欠缺一些火候,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而主办方湖南卫视,则是赚足了银子和眼球,是当之无愧最大的赢家。
超女现象无疑给中国销售企业和中国媒体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笔者认为,超女现象给营销人带来两大启示。
启示一:平民化营销
同去年的首届“超级女声”相比,今年的报名人数暴涨了10万人,达到了15万人。不需要专业人士的推荐、不需要显赫的成绩,湖南卫视将参赛的门槛降到了最低。在“人人都有机会当明星”的可能性的诱惑下,无数中国人开始以报名或收看的方式加入到这场“集体追梦”中来。
平民化的选手、平民化的评选机制,参加比赛的选手就是每个人身边的普通女孩,这种举措,让大家对“超级女声”有一种先天的亲切感觉。很多超女迷表示,这种模式让自己真正感到了参与的乐趣,电视里的明星就是自己选出来,这种感觉很爽。
香港知名心理学家分析:从先勾起你压抑的情绪开始,然后释放,让你马上投入、高涨、认同、不再孤独,充满了希望和个性。
原先只有大牌明星能够抢夺眼球的现象一去不返,个性化的、平民化的才是属于大众的,平民化营销时代已经来临。
启示二:互动娱乐营销
盛大的上市说到底仅仅是因为一款“传奇”游戏;腾讯的成功说到底只是一个在线的聊天工具;超级女生说到底仅仅是几个非专业女生的唱歌表演;但是她们都牢牢把握住年轻人的“互动娱乐的精髓”,所以他们成功了。
不可否认,人的一生都是在追逐娱乐,游戏的娱乐、体育的娱乐、参与的娱乐、爱情的娱乐、升官发财的娱乐、消费的娱乐等等,娱乐是人们在满足温饱问题后最大的精神家园。
美国娱乐业顾问、经济学家沃尔在《娱乐经济》一书中指出,消费者不管买什么,都在其中寻求娱乐的成分,能享受到乐趣的消费,构成了“娱乐经济”。
一种服务,如果能在消费者享受前、中、后产生娱乐,那么这种服务是成功的。
一种产品,如果能在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前后产生娱乐,那么这种产品是成功的。
一个媒体,如果能让消费者在收看(阅读)中产生娱乐,那么这媒体是成功的。
无数的营销人信奉大师和教条主义,使用着CIS、4CS、360度品牌管家等品牌工具,但是没有一个理论告诉您如何让您的目标消费群看的更爽、玩的更爽、买的更爽。笔者建议您暂时放弃大师们规定的条条框框,务必要记得取悦你的目标消费群,并和他们产生互动。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全民娱乐的年代!
⑩ 有没有人想到过超女的生命周期
因人而异吧。相信真正有实力的人前途无量。相信内心纯洁的人前途无量。
看好笔畅和靓颖,是真正的实力唱将,有灵魂的声音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持久的光芒。
而李宇春和何洁,我不看好,在好的舞台也不能带到CD里面去,毕竟专集卖的还是声音。相同的舞步跳的多了也会让人觉得厌烦,频繁的秀场也会让人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