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场细分背景下,乳制品如何进行新品定位
乳业未来:前程锦绣,风光无限! 中国乳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于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的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已逐渐吸引了世界的眼光。近年来,尽管我国年人均奶占有量上升很快,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乳品消费也极不平衡。目前,城市乳制品销量占到全国乳制品总销量的90%,广大农村乳品市场潜力巨大,有待挖掘。随着农村乳制品消费量的逐步增长,我国乳制品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乳业现状:战国七雄与百家争鸣! 当中国在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倡导下,伊利,蒙牛,光明,三元,飞鹤,黑龙江乳业,新希望等,麾旗南上北下,跑马圈地,实有势不可挡之势!但地方品牌仍是强手如林,割据四方,凭借地缘优势、终端掌控以及灵活的市场政策,还是能够把持着自己的领地。 趋势洞察:市场细分是必然,产品力和终端力是关键! 中国乳业兴起初期,人们主要以奶粉为主,随着市场发展,乳业品牌的集中与成熟,伴随消费者对乳品购买的理性提升,奶粉中分化出按年龄分段的分段奶粉,现在又开始产生了孕妇奶粉;而液态奶从一开始的塑料袋装纯牛奶细分出针对餐饮的餐饮奶、针对白领的果汁(茶、咖啡)混合奶、针对高收入者的枕奶与盒奶及针对农村消费者的塑料袋装乳酸饮料等。随着乳产品种类的日益丰富,竞争加剧,各蓝海市场逐步演变成红海市场,大小乳品企业各有自己的优势:大品牌,靠规模赢得市场;小品牌,以产品赢得消费。面对局部市场,大小企业还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最终赢得市场的是----消费者对产品的钟爱! 乳制品新品定位思考: 所谓市场细分,即当某类型产品的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与程度时,消费者对这类产品已经从新鲜到麻木,并产生新的个性化的追求。同时,各企业由于竞争降价而使利润率越来越低,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取得竞争的优势与先导性,他们就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推出针对性产品,从而推动此类型产品整体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市场细分的时机,一般同时具备这样几种条件: 一是消费群已经扩大到所有能够影响到的人群,消费者对原产品已经习惯而麻木,产品的物质功能或精神功能已经变得并突出; 二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原产品的价格一降再降,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会强迫企业进行市场细分。 但是,作为企业来说,等到以上两个条件成熟或太过明显时推出细分产品就已经有点晚了,时间上的提前量十分重要,即企业应当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并提前推出。 这里所说的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包括: 1、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分析确定其中一个、或多个群体推出对应的产品,最好确定其中数量最大、意识最为前卫、消费能力适合的群体; 2、从物质与精神上分析目标消费群的需求,确定产品突出特点,提炼产品诉求; 3、针对目标消费者进行从产品包装、宣传品、促销品、营销方式等的策划。 市场细分的方法有很多种,说明如下: 1、分别针对男性和女性开发相应的产品。如汇源的他+她-,娃哈哈的他她水; 2、分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开发相应的产品。如分段配方奶粉+强化因子; 3、分别针对不同收入者开发相应的产品。如针对白领和普通大众; 4、针对消费环境开发不同的产品。如家庭、办公室、网吧、餐饮、酒吧、休闲等; 5、针对不同消费的不同消费习惯开发不同的产品。如容量大小、口感轻重等; 6、针对不同消费意识的人群开发不同的产品。如针对前卫人士; 7、针对不同消费时尚的消费者开发不同的产品。如网民、学生、娱乐一族等; 8、针对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开发不同的产品。如针对学生、老师、公司职业、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等。 产品创新的平台化与大众化要求 所谓产品创新的平台与大众化要求,即产品的创新最好是以现有市场上主流产品如大众所熟知的原料、产品类型为平台进行创新,由于平台产品已为大众所熟悉、所接受,那么创新产品相对就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而,创新产品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而脱离现有市场上主流产品的完全创新产品,则由于需要进行艰苦的消费者观念培养与引导,而改变观念比改变物质条件要难得多,相应地,这类创新产品要取得成功的难度会很大。 中国地域广阔习俗与习惯相差很大。与其它行业不同,乳品是入口的东西,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者的口感习惯的影响,这个地方大家习以为常的食品,在另一个地方会很难接受,所以,企业在推出产品时,不能一叶障目,想当然地认为全国人民都与会与当地人一样,区域性的东西有时就是区域性的商品。另外,有时虽然当地人很习惯某个产品,但进行包装以后他们却不并认同,这也是个习惯问题。
2. 飞鹤奶粉是如何定位发展方向的
我认为首先得是以市场为基础吧,得把孩子成长需求放在首位,慢慢的进行配方升级,这几年飞鹤奶粉的发展属实太快,发展方向也在慢慢转向国际市场,不断的提升品牌影响力。
3. 商业史上有哪些品牌转型的经典案例
比如说老干妈进入时尚界卖卫衣;大白兔进入美妆界卖唇膏;泸州老窖卖香水……
4. 在中国奶粉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飞鹤成功运用了哪些重要的管理思想
那么首先我觉得飞鹤奶粉品质做的非常的不错,而且对宝宝的成长有很大的一个促进作用,而且里面含有丰富的一个益生菌,对宝宝的成长非常棒。
5. 贝因美的市场细分策略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的优缺点是什么
摘要 在高端婴儿奶粉市场,以“惠氏”、“美赞臣”为首的外资品牌,凭借专业药厂制造优势,主要采用医务推广为主,专业杂志及电视媒体为辅的营销模式,以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攻城掠地,销量连年攀升;在中高端婴儿奶粉市场,以“多美滋”、“力多精”为首的外资品牌,凭借多年的奶粉行业运作经验,宰获颇丰。特别是多美滋采用强医务推广及强广告拉动的推广模式,以华东为据点,拓展全国,在富绕的上海、浙江、江苏等省份,第一品牌地位不可动摇;在中低端婴儿奶粉市场,以三鹿、伊利、完达山为首的本土奶业品牌,凭借低成本奶源等资源优势,不甘示弱。 鉴于以上分析,贝因美将奶粉定位为婴幼儿专用奶粉,中国宝宝第二餐,产品高价定位,罐装零售价128元,袋装38元,比惠氏、美赞臣略低5%-10%,但已经跻身高端婴儿奶粉品牌阵营。它将目标群体锁定在: 1、年龄:22-35岁有0-3岁的年轻妈妈; 2、家庭月收入:中等及以上(2000元/月以上) 3、母亲学习:高中为主,初中为辅,再次为大专生 4、职业:普通工人和个体工商户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次之,办公室白领及政府公务员非公司奶粉主力购买群。 5、地理位置:中小城市及大城市郊县,重点乡镇为主,城市中心区为辅。 6、心理及行为特征:喜欢看婴幼儿专业杂志,晚上喜欢言情类电视剧,育儿知识来源于专业杂志书籍,长辈及医生;相信专家不崇洋媚外;希望宝宝幸福快乐;自己向往有个性的生活。
6. 雅培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消费者对于一个品牌的信赖是来自多次的尝试,在众多的品牌当中选择一个最好的。婴童行业的品牌一直是非长多,近些年,婴童行业不断的发展,自然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奶粉行业的明星品牌,在雅培奶粉成长的过程中,雅培奶粉的滋味成为了消费者舌尖上奢华的享受。 产品的发展在于领导人对于自己品牌的定位,雅培奶粉在1927年成立,历经几年的发展,雅培奶粉就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很大的市场,这样的享受也让雅培奶粉得到了更多的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消费者也信赖雅培奶粉,尤其是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雅培奶粉更是用实力赢得了行业的尊重。 雅培奶粉对于消费者的承诺从未失言,甚至是在不断的提高自己对承诺的践行度。奔跑在奶粉行业中,走进雅培奶粉的专属世界,消费者更有一种一切的选择尽在这里的感觉。历经百年的历史,雅培奶粉带给消费者的更多的是惊喜和感动,很多先进的产品都让消费者领会到这个品牌的实力。
7. 飞鹤奶粉不是君智的案例吗,为什么张、大旗也在用
2015年3月,张大旗定位咨询项目合伙人李志文,与东极定位董事长王博同一天加入君智咨询,共同进入飞鹤项目组,与君智创始人谢伟山、徐廉政老师共同展开了对飞鹤奶粉的战略研究与辅导。
经过深入调研,张大旗定位咨询发现飞鹤奶粉作为一家拥有53年历史、唯一拥有奶粉全产业链、产品品质卓越的企业,若要突围竞争封锁,必须完成四个步骤:
1.界定心智对手2.攻其强中弱势3.聚焦关键一招4.展开饱和攻击
通过重新定位战略对手,为消费者提供选择飞鹤的独一无二理由,经过全方位的调研与上百次的论证,最终确定了“飞鹤,更适合中 国宝宝体质的奶粉”战略定位,是飞鹤突围外资封锁的最佳路径。
8. 请帮忙举例成功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密集型战略的案例
成本领先战略据我所知,比较成功的是格兰仕微波炉
差异化战略比较成功的应该是喜之郎和贝因美
格兰仕前身是梁庆德在1979年成立的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厂。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普遍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达成共识:从现行业转移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业。经过市场调查,初步选定家电业为新的经营领域(格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进一步地,格兰仕选定小家电为主攻方向(当时,大家电的竞争较为激烈);最后确定微波炉为进入小家电行业的主导产品(当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刚开始发育,生产企业只有4家,其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垄断)。
9. 飞鹤奶粉的定位是什么了解过吗
从广告上也能看出来,专为中国人的宝宝做适合中国人自己的奶粉。所以飞鹤主要定位在国内,是国产奶粉中非常好的奶粉了。
10. 推荐几个近5年的经典营销案例体现市场定位策略的案例
你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 这只是参考
大众市场定位的杰出代表:福特公司
当被问到“是谁发明了汽车?”这个问题时,许多人都会回答:亨利·福特。这个普遍的误解正是对亨利·福特的赞美——是他使千千万万人拥有汽车的梦想成为可能。虽然人们普遍承认汽车是在欧洲发明与诞生的,但在19世纪末,有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实验者们同时在努力实现这一理想。但是,亨利·福特可以拥有所有的荣誉,因为是他使汽车不再遥不可及。他的指导原则是:“我要制造一辆适合大众的汽车,价格低廉,谁都买得起”。正是亨利·福特的这种远见和激情促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诞生。
在美国工业由手工作坊向工厂制造生产的过渡中,享利·福特首创世界上第一条大规模流水作业生产线,为现代发达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物美价廉的T型车,一举打开了新兴的汽车业市场,为美国迅速步入汽车时代做出了贡献。为此,在美联社所做的美国独立200周年20件大事的民意测验中,享利·福特和他的汽车公司名列第10,与宇航员登上月球,原子弹爆炸成功相媲美,为全世界所瞩目。
1.定位大众市场。
100年前,汽车业传统的做法几乎无一例外是面向较为富有的阶层,福特公司1906年推销的新型汽车也是这样一种“奢华型”产品——车体笨重,且多为定制,非一般人的财力所及。这时,福特公司推出八种车型,分别用八个不同的字母标示,设计有别,价格各异。同时,他们提高了售价,最便宜的车售价为1 000美元,最高的为2 000美元。这一变革带来了灾难性的结果,销售数量猛然下降,利润仅10万美元,为前一年度的1/3。滞销震惊了亨利·福特,他不得不再易其辙,转为薄利多销。次年,公司降低了售价,生意又魔术般地回升了。尽管当时全国性经济萧条已经露头,但从1906年下半年到1907年底这一段时间里,福特汽车的顾客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他生意纷纷倒闭,而福特公司却盈利125万美元。及时的政策变动,获得如此成功,主要归功于亨利·福特本人。
亨利·福特开始梦想建造一种既简单又坚固耐用、而且人人都承受得起的汽车。1908年初,亨利·福特制定了一个划时代的决策,公司宣布从此致力于生产标准化,只制造较低廉的单一品种。实际上这项方案在亨利·福特脑子里已酝酿了数月,甚至可以说数年之久。这种生产方针已有盈利的先例。该公司1906年至1907年的生产无疑地证明,产品价格越低,利润越大。因此,转而生产统一规格、价钱低廉、能为大众所接受的车辆从根本上讲是明智之举,从销售、盈利相结合的角度看,这个决定只是将昔日的最佳实践固定下来。
亨利·福特的梦想之车就是T型车。T型车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丝装饰或华而不实之处,百分之百地实用。这正是亨利·福特所希望的样子。它的车体轻,坚固而不求其外表美观,而专在性能上刻意求精,普通人也买得起。T型车去掉了所有的附件,以850美元一辆出售,规格一致,的确像“别针或火柴”一样。
T型车一投产就受到广泛的欢迎。它无须推销,自有主顾,其原因不言而喻。它之所以跃居当时各类汽车之首是因为农民正需要这种车,普通人又都买得起。它的机械原理极为简单,任何耐心的外行人都会很快地掌握。而且,当时的车辆包括T型车在内,都面临征服马车时代遗留下来的路面的难题。一般的汽车都经受不了危险的小路和平原各州土路复杂路面的考验,而T型车的每一个零件都是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制造的。与当时其他类型汽车相比,T型车具有经久耐用、构造精巧和轻盈便利的优点。这种车底盘较高,可以像踩高跷那样通过乱石遍布或类似沼泽的路面,具有能穿越沙地、腐土和泥潭的优良性能。
福特汽车公司这一时期的盈利情况也证明福特关于生产廉价车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T型车仅用一年时间就跃居畅销车之首,成为第一号盈利车。这一年出售了1.l万辆,在销售量和利润方面均超过其他汽车制造商。大众化产品策略为福特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机会,其实可以说是亨利·福特造就了美国汽车市场。
为适应汽车需求量的剧增,天才般的亨利·福特潜心研究生产流程,开发出产品生产线。依靠良好的产品市场和高效的流水线作业,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车公司的最低日薪为5美元——几乎两倍于当时的最低日薪,震惊了全世界。亨利·福特认为,既然已经能够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汽车,如果员工们能够买得起的话,就可以卖出更多的车。他相信一个8小时工作日5美元的报酬是他所做的削减成本的最佳举措。他说:“可以找到创造高工资的生产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顾客的数量。”
2.顺应市场。
随着美国汽车市场的成熟、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专业,福特公司适时调整了产品组合。当时的消费者需要更为豪华、动力更为强劲的汽车。福特汽车公司的下一个产品——于1932年3月31日推出的第一台V-8发动机正好满足了这两种需要。福特汽车公司首次成功地将V-8缸体铸为一体,这比他的竞争对手学会造出可靠的V-8发动机早了许多年。同时福特汽车及其强大的发动机成为注重汽车性能的美国人的最爱。
二战期间,福特公司为适应战时需要,转产飞机发动机等产品,由埃德塞尔·福特发起的庞大的战时计划,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一共制造了8 600架四引擎B-24“解放者”轰炸机、57 000台飞机发动机以及超过250 000台坦克及其他战争用机器。在二战中,福特公司的杰出表现为其赢得了口碑,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战结束后,民用汽车市场迅速膨胀,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福特公司推出新车型。1948年6月8日,福特汽车1949款车型在纽约隆重推出。这辆侧身平滑光洁的福特1949款汽车拥有独立前悬架和可开启的新型后角窗;车身与翼子板的融合是一种创新,为日后的汽车设计设立了标准。福特1949款给了福特汽车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美国汽车制造业中夺回亚军宝座以强大的动力。1949年,福特公司大约销售了807 000辆汽车,盈利由前一年的9 400万美元上升到1.77亿美元。这是自1929年以来创下的最高汽车销售记录。
凭借良好的先发优势,福特公司致力于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从而取得了市场竞争中的利器——价格优势。
亨利·福特二世的战后重组计划使公司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使之进一步推出了扩展计划,最终在美国成立了44个制造厂、18个装配厂、32个零件仓库、2个大型试车场和13个工艺开发和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