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外对服装纺织品贸易的研究现状
你可以去“论文网”看看,那里肯定有你需要的信息。
② 欧美等国家的纺织品的测试标准有哪些
美国纺织品的品质测试标准主要有: AATCC标准(美国纺织染色家与化学家协会) ASTM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 CPSC(美国联邦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FTC强制性标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欧盟纺织品的测试标准: CEN(欧盟标准化委员会)主要是贯彻国际标准,协调各成员国标准并制定必要的CEN(欧洲标准),CEN标准大多数与ISO标准相同。 日本纺织测试标准: 日本有多种纺织纤维和服装的标志。 (1)Q标志(quality)日本的优质产品标志。 (2)SIF标志(财团法人缝制品检查协会)是对优秀制品认可和推荐的标志。 联系方式:北京鸿达天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武基97号 邮编:100023
③ 纺织业的国际市场
中国和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纺织外贸交易趋势比较好,比较稳定。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而且常年合作的国外贸易伙伴出现财务危机导致诚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猖獗,贸易摩擦将加剧。导致贸易国之间的贸易环境出现不确定性.纺织品面临临时性关税和配给额度的覆辙.我国的出口还将受到生产成本升高、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出口企业销售困难,盈利水平降低,甚至亏损,开工率下降,停产或倒闭,工人失业。同时,出口企业面临着货款回收风险。由于进口国经济衰退,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产品出口到货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或根本无法收回货款。衣食住行乃生活根本,市场虽然会委缩但决不会消失,低成本低报价的产品依然会有赢得定单的先机,纺织企业必然出现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和洗牌.虽然面临困境,但中国纺织行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际国内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首先,创造的利润占全行业利润98%的1/3的纺织服装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这部分企业1-8月份销售收入增长24%,利润增长33%,平均利润率8.3%,其中3198家企业,销售增长达到27%,利润增长52%,平均利润率15.1%,这部分企业是行业的主力军,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希望。其次,国内外市场巨大的潜力没有变化。国内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人均纤维消费量从1978年的2.8公斤到2006年的14.6公斤,但相对于发达国家30-40公斤的人均纤维消费还是具有很大的差距。中国13亿人口具有不同的消费层次,农村、中小城市具有不同的消费人群,消费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个性化、功能化的消费大幅度提高,市场需要更好的纺织品来满足其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此外,城镇化程度加快,从农村到城市,住房大大增加,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大幅度提高。国内市场自身的潜力决定了纺织工业的巨大前景。同样,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品需求没有变化,中国在国际出口贸易市场份额占到了30%,中国纺织品的质量、价格已经得到了国际市场大众消费者的认可,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品的需求趋势没有太大变化。再次,改革开放30年以来,纺织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比较优势明显。纺织科技的进步,大大推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2000年以后平均每年进口40亿美元的国外先进设备,以及国内每年采购的370亿元的国内先进设备,使得中国现在的加工制造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而且,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也更加明显,从原料到最终产品到各种辅料,产业链的优势以及140多个产业集群的优势,更显示了专业化的特点,快速反应、协作条件好、比较成本较低的优势,并且在行业内形成了一批比较优秀的企业家、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素质较好的工人队伍,由此形成的中国纺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也是以后若干年内中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中央对轻纺工业信贷政策的支持对行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目前,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0%,大量的中小企业依靠银行贷款维持运作,银行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支持,是企业资金链上的及时雨。出口政策方面提高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取消涉及轻纺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等,这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可以增加出口,抑制出口贸易的下滑势头。内需市场的拉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强带动了衣着消费的增加,大量住房的增加,铁路、公路的建设,对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的消费都是很大的拉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增值税的调整转型将直接增加企业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企业的增值税负担,鼓励企业增添新的设备,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专项近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1000亿元的专项资金,其中一部分会注入到纺织行业。其中,纺织行业获得支持的项目包括1.高新、功能性纤维的产业链开发应用。2.环保节能降耗等相关项目。3.天然纤维的高附加值产品及先进工艺技术开发。4.十项成套纺机设备。5.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加快我们实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目的,这是纺织行业困境中的机遇,给行业带来了走出困境的希望。中国是纺织出口大国,底子好,出口体制日趋健全。国家颁发相关政策扶持,拉动内需,增加出口退税。经过这一次的重新洗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外贸纺织市场会更加规范,纺织出口依然会复苏。
④ 关于向美国出口纺织品的问题。。。多谢回答!!!
Registered identification Number. 由美国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商务部?)颁发给在美国本土从事(纺织,羊毛和皮毛)制造,进口,批发和销售的公司. 每家只有一个RN号. 用了RN 就可以省略公司名和地址等资料
海外制造商如需直接进口,批发和销售(公司名或品牌显示在标牌上),也可以向FTC伸请RN 编号.
如果海外品牌有美国代理商也可以用代理商的RN.
加拿大的 CA 编号也是相同作用
⑤ 美国对中国纺织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是多少
美国对中国一般纺织品的进口关税要把面料和样式的不同,关税也有所不同,比如西服 4.5%,单裤 2.1%,牛仔裤 3.05%。
美国实行的纺织品服装贸易保护政策,主要不是为了达到经济上的目的,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这其中,既包含美国国内选举政治拉选票的因素,也受到美国一些势力冷战思维、打压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影响。
同时,这也是美国在国际上树立、巩固领导者和裁判员地位、推行为所欲为的经贸“单边主义”的表现,而对中国实施最为严苛的设限,则更蕴含了采取各种手段、从各方面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
(5)美国纺织品市场调查扩展阅读:
根据新的《关税条例》规定,我国进口关税的法定税率包括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和普通税率。
(1)最惠国税率
最惠国税率适用原产于与我国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或原产于与我国签定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以及原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口货物。
(2)协定税率
协定税率适用原产于与我国订有含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有关缔约方的进口货物。协定税率。
(3)特惠税率
特惠税率适用原产于与我国签定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2013年之前,我国对原产于孟加拉国的18个税目的进口商品实行曼谷协定特税率。
⑥ 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现状~!!! 及历史~~
美国对华反倾销九月无战事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一季度的9个月内,美国对中国产品一直没有发起新的反倾销调查,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美国国内外的普遍关注。2004年,美国共发起6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依次为冷冻或罐装暖水虾、薄棉纸、皱纹纸、金属镁、环形焊碳质管道管件和三氯异氰尿酸。
一、美国对华反倾销未立案原因分析
美国对华反倾销在9个月内一直没有立案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2004年,美国经济发展良好,证明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较难
近年来,美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2004年第一、二、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5%、3.3%和3.9%。据美国商务部2005年1月28日公布的数字,由于巨额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的影响,2004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仅为3.1%,低于先前市场预期的3.5%,为自2003年一季度以来最低。但2004全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达4.4%,创1999年以来最高纪录,2002年和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9%和3.0%。与此同时,尽管自2001年经济衰退以来缓慢复苏的美国劳动力市场形势仍然严峻,但2004年,美国的就业人数增加了220万,实现3年来的首次增长。
从反倾销损害证明的角度考虑,由于证明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建立国内产业受到实质阻碍一般要考虑影响产业状况的所有相关经济因素和指标的评估,包括销售、利润、产量、市场份额、生产力、投资收益或设备利用率实际和潜在的下降;倾销进口产品的价格影响;对现金流动、库存、就业、工资、增长、筹措资金或投资能力的实际和潜在的消极影响等。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生产总值连年递增,企业的利润率有较大的提高,2004年的就业率还出现了首次增长,因此,在美国经济发展态势趋好的情况下,证明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较难。
(二)美国倾销计算方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世贸组织多次裁定,美国的倾销计算方法违反世贸组织的《反倾销措施协议》,其中,“归零法”比较典型。
“归零法”是指在反倾销调查中,美国商务部将被调查产品分类成相同或广泛相似的产品组。在计算倾销幅度时,美国商务部首先对每一组的产品进行适当的调整,为每组产品计算加权平均正常价值和加权平均出口价格,然后比较每种产品的加权平均正常价值和加权平均出口价格之间的差额。通过计算,有些产品组的加权平均出口价格低于加权平均正常价值,有些加权平均出口价格高于加权平均正常价值。在累计合并上述差额的过程中,美国商务部将加权平均出口价格高于加权平均正常价值的差额化为零,只对存在倾销的差额进行累计合并。将上述差额累计合并的结果除以出口总量就得出了被调查出口商关于被调查产品的加权平均倾销幅度。
在印度诉欧盟进口床单案中,世贸组织作出了关于“归零法”的突破性裁决。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裁决认为,调查机关没有完全考虑某些出口交易的价格,即那些出现负倾销幅度的出口交易。通过“归零法”计算出来的倾销幅度被调查机关人为地扩大,同时,也违反了《反倾销措施协议》第2.4条和2.4.2条要求的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公平比较”的规定。
在美国与加拿大软木争端中,世贸组织专家小组作出“归零法”违反《反倾销措施协议》第2.4.2条的裁定。
此外,世贸组织还作出了许多对美国反倾销措施不利的裁定,如关于关联交易的测试。美国商务部采用“非关联交易”测试来判断关联客户销售是否按照正常贸易程序进行。以非关联交易价格的99.5%为标准,如果关联交易的价格低于非关联交易价格的标准,就认定关联客户销售不是按照正常贸易程序进行,否则就认定关联客户销售是按照正常贸易程序进行。在日本诉美国的热轧钢案件中,世贸组织裁定美国的该测试方法违反世贸组织《反倾销措施协议》。这些裁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三)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倾销计算
由于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所以在计算倾销幅度时采用生产要素的替代国做法,直接导致了倾销幅度的不确定性。在迄今为止美国对中国产品立案涉及金额最大的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中,美国商务部发布的反倾销终裁结果显示:在所有应诉企业中,7家强制抽样企业分别获得0.83%,2.32%,2.66%,4.96%,7.87%,15.78%,198.08%的单独税率;所有填写A问卷的企业有115家获得6.65%的分别税率;未应诉企业一律获得198.08%的惩罚性税率。
如何应对美国商务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是应诉成败的关键。在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中,中国家具生产商从俄罗斯购买木材并以市场价格进行支付,而俄罗斯自2002年起就被美国视为市场经济国家,因此,美国采用了俄罗斯的木材价格来计算中国家具的正常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此举使中国获得了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的最终胜利。
(四)美国对华投资增加
入世后,中国按国际惯例履行世贸组织义务,因此,国外企业对华投资的不确定因素逐渐消失。国外企业大举投资中国的制造业、农业、电信和高新技术等领域。作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美国也不例外。
据中国商务部官方统计,2004年,中美贸易总额达169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1249亿美元,同比增长35%;中国自美国进口447亿美元,同比增长32%。同时,美国在华投资项目已经达到4万多个,实际投资近470亿美元。尽管2005年1~2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的企业数同比下降22.60%,合同外资金额下降0.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18.94%。但作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从长期来看,来华投资的美国企业将逐渐增多。
从目前出口的情况看,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的产品占出口总量很大比重。据统计,在中国外贸200强中,74%的企业出口值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还有很大一部分产品出口是通过贴牌生产的方式进行的。目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企业(如美国),把自己的产品外包至中国生产,然后将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出口至美国进行销售。中国贴牌产品制造商只按照美国企业的要求生产品牌产品,产品的销售由美国企业负责。这样,购买方(如美国企业)的销售渠道和品牌优势与供给方(如中国制造商)的制造优势共同构成了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给双方都带来了实际的利益。因此,贴牌生产合作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根据中国家电OEM合作会统计的数据,2002年,家电行业的国际合作总量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30%,国内多数企业都是通过为国外企业做贴牌生产的加工方式进行出口,包括格兰仕、小天鹅等知名企业。只有少部分以普通贸易方式和自有品牌出口。而一些跨国公司也加大在华的市场工作,希望借助中国工厂的低成本直接在中国市场扩展品牌,也为中国贴牌生产的国际化提供了条件。未来更多的国际大型企业将到中国寻求贴牌生产合作。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外资在华投资越来越多,而由国外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投资的企业(包括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产品也会持续增多,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在此情况下,如果美国对华反倾销,在很大程度上会损害美国本国企业的利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五)《伯尔德修正案》与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征收
1.《伯尔德修正案》
2001年9月,11个世贸组织成员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认为美国的《伯尔德修正案》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协定。2002年9月,世贸组织作出肯定性裁决。由于美国未根据世贸组织裁决废除《伯尔德修正案》,2004年11月,世贸组织授予欧盟、加拿大、日本、巴西、智利、印度、韩国和墨西哥8个国家(地区)制裁美国出口产品的权力,制裁金额达1.5亿美元以上。
《伯尔德修正案》是《2001年农业、农村发展,食品、药物管理和相关机构拨款法案》的一部分,全称为《2000年持续倾销和补贴补偿法案》。
根据《伯尔德修正案》,美国海关征收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分配给提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申诉的美国生产者。这意味着,提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申诉的美国公司不仅受益于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增强自己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直接从美国政府得到已经收缴的税款,补偿自己由于诉讼预先支付的成本。
2.美国对华产品反倾销税的征收情况
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2005年1月公布的数据,2004财政年度,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未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达2.6亿美元,其中,2.24亿美元是中国进口产品欠缴的反倾销税。而2003年财政年度,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未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达1.30亿美元的,其中,1.03亿元是中国产品欠缴的反倾销税。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美国未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1倍,仅中国未缴的反倾销税就增加了1倍多。因此,在对中国产品申请贸易救济诉讼中获胜的美国产业并没有得到反倾销诉讼所应获得的全部利益。
美方认为,大量的反倾销税未能完全征收的原因主要包括:
(1)进口商在产品进入美国边境时没有缴足保证金;
(2)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允许进口商缴纳“连续多次入境保证金”,而未要求进口商缴纳单次入境保证金(即进口商仅缴纳一次保证金,便可以多次把自己的商品带入美国境内);
(3)进口商缴纳的多次入境保证金太低,不能满足最后承担的倾销责任的要求;
(4)进口商没有完全支付欠缴的反倾销税。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开始征收进口商欠缴的超过现金保证金部分的反倾销税时,由于进口商的破产或消失,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则不能收取现金保证金与终裁反倾销税的差额(预先缴纳的现金保证金低于最后裁决的反倾销税);
(5)新出口商正在利用保证金特权逃避支付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根据美国贸易法,美国在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时,给予新出口商一定的特权,即在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对新出口商的货物作出最终评估前,新出口商只需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作为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担保。而事实上,许多出口商正在利用保证金特权来逃避支付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一旦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确定了需缴纳的进口关税,许多出口商就通过注销公司来逃避应缴纳的进口关税。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产业虽然在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诉讼中获胜,但却并没有得到反倾销诉讼所应获得的全部利益,提起反倾销诉讼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六)钢铁产品无品种进行反倾销立案
在美国贸易救济调查中,钢铁产品成为主要受调查产品之一。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美国对进口钢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最早可追溯到1921年。1921年,美国对原产于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地区)的钢铁及钢铁制品提起了5起反倾销调查。1921~1979年的59年内,美国共对进口钢铁产品提起了100多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立案数约为1.7起/年,在其年均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总数中所占比重不足10%;1980~2001年,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提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立案数为538件,约为25件/年,在其年均反倾销和反补贴总立案中所占比重约为42%;而1995~2001年的短短7年内,对进口钢铁产品提起的贸易救济措施立案数(含3起保障措施立案)就高达201起,约为29件/年,在其年均贸易保护措施总立案中所占比重高达66%。2002年,包括对10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在内,美国对钢铁产品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达179起,在所有贸易救济措施中所占比重为58%。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对钢铁产品进行的贸易救济调查数量在所有调查中是最高的,遭受调查的钢铁产品品种逐渐增多,而未受过调查的钢铁产品的品种则越来越少,这导致目前美国对钢铁产品发起新的反倾销调查变得较困难。(未完待续)
二、目前发展的趋势
(一)美国公司一旦利润下降就会有新一轮反倾销发起
在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经济环境不景气时,公司利润会随之下降,失业率将升高;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工业制成品出口不断上升,若大量的中国产品涌入美国市场,必将给美国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在此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必将抬头。美国政府为了缓解国内市场压力,必将运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外国产品的大量涌入必将挑战美国本土产业的发展,为了避免遭受更多的损害,美国企业也会以反倾销作为武器来打击国外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者。由于目前对中国不适用反补贴,贸易救济措施用武之地也比较有限,转而求助于反倾销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二)纺织品和特定产品保障措施运用得不成功,转而求助于反倾销
1.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
⑦ 纺织品市场调查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subject/v3-s5011117.html?cosite=jjsq&location=jingjiajg
这个应该有用吧?
⑧ 现在出口美国和欧盟的纯棉T恤需要配额吗
输欧配额已经取消了
有些特定的商品编码才需要配额,具体的你可以问下船运公司的人
⑨ 中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主要是哪一类的
目前,美国的年人均纤维消费量超过20公斤,其80%以上的纺织品是服装,都从外国进口,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而中国是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国家之一。自2005年配额取消以来,中美纺织贸易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配额取消、数量激增、数量限制、平稳增长,中美纺织贸易协议为我们创造了稳定的贸易环境。
所以中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必属服装。
由于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加工的专业性,任何一个出口企业都只能在某一个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了解和分析美国市场的消费和进口特点,使自己的企业扬长避短,更加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提高企业的自我竞争力。
出口美国市场的常规型商品进行分析解读:
1、多样化的梭织服装是我出口美国的重点商品
美国市场消费的梭织服装包括衬衣、休闲服、西服、牛仔服、女式衣服、童装及裤类等。
我出口美国市场梭织服装的主要特点:
1)织物原料特点:纯棉织物仍是主体。如高支高密夫绸、牛津纺、色织布、灯芯绒等均是以纯棉纱为原料,根据用途不同分粗厚与精细织物二类,但目前正在偏向细支轻薄型;几年来,我出口企业依据美国进口商的要求,采用多种纤维为原料的混纺织物比例在上升:粘/涤(腈纶)混纺织物在上升,而T/C混纺织物在下降。在其他混纺织物中采用40/40/30混纺比的涤/粘/麻三合一仿麻织物使用也较多;色织面料一般多于色布面料,色织布采用纱线先染色后织造工艺,同时采用无梭织机多色引纬或电子提花技术;目前,我国已经出现采用多种整理技术来提高面料的技术含量与加工深度的出口企业,因为靠常规产品出口因不能适应美国人生活质量提高要求,只有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加工深度上做文章才能比较容易获得订单。
2)服装特点:
A)衬衣分正规衬衣与休闲衬衣两类。正规衬衣一般与西装配套,用料讲究,缝制要求也较高,多数用高支夫绸、牛津布与色织布为主;休闲衬衣用料以中粗支细平布或彩格绒布较多,并采用砂洗与拉毛等加工。为追求穿着舒适,多数衬衣采用软领,休闲衬衣双口贴袋是其特色。
B)休闲服一般包括西便服及茄克衫。西便服使用混纺面料较多,如羊毛与麻纤维、粘胶纤维及合纤混纺、涤/粘混纺织物等,有的面料中含有3%~5%的弹性纤维,以改善织物的弹性与尺寸稳定性;茄克衫多数用纯棉、T/C斜纹织物,以中支纱为主,织物表面纹路清晰、颗粒饱满,有的表面还经涂层防雨整理。
C)美国市场的男西服,在传统与经典中已经融入时尚元素,版型适合美国人的高大体型,穿着舒适、大气、粗犷而又不失典雅、细腻,选料考究,细节精致,辅料使用更加安全环保。男式西装仍流行单排传统款式,女式西装一般与裙裤配套。西装面料以混纺面料为主,全羊毛西服因使用保养要求较高,使用人群相对较少,而休闲西便服因含毛量较低(20%~45%),,用涤/毛面料制作西装是发展趋势,其价格也不低于纯毛织物。
D)T恤衫、牛仔裤是美国人最爱穿的服饰。美国市场受欢迎的有牛仔服除了仍保留原有牛仔服装风格特点外,轻薄型及彩色牛仔服装正在发展,尤其是作女式与儿童牛仔服均采用轻薄型牛仔布作面料。款式有上衣、裙裤、背心及上衣连裙牛仔服等多种,色泽有黑色、彩条、印花、轧花等,尤其是夏季穿轻薄牛仔短裤十分流行。
E)女时装款式多样,多数选用稀薄织物如轻薄透明、透孔的罗纱,乔其纱、烂花钩边及网眼织物,具有似露非露、隐隐约约的透视效果。面料除用纯棉特细号纱外,还大量使用蚕丝与化纤丝,或采用Tencel织物,具有手感柔软,顺滑与良好的悬垂性、吸湿性与染色性能。
⑩ 美国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多方面 非只有服装)
最近给他们做了批家纺产品 全涤的 。据说是给贫下的黑人用的。
哦 原来老外也有很多穷屌丝 甚于我们的哪。不过人家皮厚不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