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暖通市场调查

暖通市场调查

发布时间:2021-11-13 14:04:28

『壹』 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最擅长哪类型、或者哪个行业的市场调查

针对IT、家电、汽车、能源、金融、矿产及制品、工业原材料、暖通制冷、金属制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泵阀、电力、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电子器材、医药医疗器材、化工、安防、包装印刷房地产、建材、家居、日化、玩具、礼品、食品饮料及饲料,以及其它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等众多行业.

『贰』 暖通专业以后就业怎么样

据暖通招聘网调查研究显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是未来需求旺盛的专业之一。本网调查结果表明,市场需求排在前二十位的热门职业,空调制冷人员排在第12位。
制冷空调在许多国家都是就业热门岗位。例如,澳大利亚制冷空调技师面临全国性的人才短缺, 在就业前景中属于最优级别。这几年一直列为紧缺移民职业范围,年龄较大或者刚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加分的制冷空调技师都可移民到澳大利亚。
就业去向主要是在各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或动力部门工作。可在设计院、建筑环境设备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城镇物业管理公司、燃气公司、政府的城镇规划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智能化管理、设备开发与代理。也可在相关的科研、教学等单位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配比例如下:
外资企业:38%
国有企业:27%
私营企业:15%
事业单位:11%
政府机关:8%
自由职业:1%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空调需求量大。因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就业市场广阔。 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h4R"N(W O
目前,本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为:
设计: 建筑设计单位、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公司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企业的设备设计等。
造价预算: 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工程预决算和安装工程招投标。TopEnergy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论坛 R%X ?1m Q'A"o
施工组织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包括建筑消防工程公司)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监理: 质量检查部门(质量监督局、检测站)的设备安装质检工作,安装工程监理公司监理工作;运行管理: 对:1 高级商厦、宾馆饭店、办公大楼、机场大厅、邮政大楼、医院治疗室等民用建筑;2 医药厂、卷烟厂、纺织厂、飞机汽车船舶制造厂、冷冻厂等工业建筑;3 物业管理公司的建筑设备进行运行管理;
销售与管理: 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公司的产品(中央空调和小型中央空调设备)销售及管理。 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ye \ a)D
本专业未来可取得的职业资格包括: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注册暖通空调工程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
看到有很多朋友对本行业的收入水平很关心,本人就从一名新人的角度来解构一下我们行业的收入水平,本人工作已有几年,从最早的研究所,到后来的压缩机生产厂,中央空调制造厂的销售,技术支持,及国外的工程公司都有一定的接触。仅供参考吧。会有不精确之处。
总的来说本行业收入水平不高。

第一块是设计院,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新人,能进一些有名气的设计院是非常幸运的,虽然收入水平不高,刚开始就是一千块左右,但很轻松,而且基础好。经过几年的锻炼,开始独立接手大型项目时,会有很多外快收入,总之很轻松。收入开始微低,几年之后中等,越老越香。像鄙人认识的一位电子工业部下属的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设计师,拥有私车、别墅。

第二块是工程公司,国内的除非你是包工头,否则作为一名新人,收入又低又辛苦。但锻炼最多。国外的工程公司因为设计也是总包,不同类型收入不同:1) 台湾香港的一般新人收入水平不会超过 2000块,1500居多(上海地区)。下一级城市收入水平可能还要降一等。资格老的也就是3000左右。

欧美、日韩的公司。鄙人呆过日本的TKS(大气社),会很辛苦,经常加班,但会与你算加班费,一般一月收入6000元左右。比较出名的日韩资像高砂、日立、大气社、清水、三星、现代、Daliem等空调总包公司。虽然辛苦,但收入很高。而且非常锻炼一个人。但一般本土化很低,中国雇员很少。

上海华东院--

第1~2年:基本工资1800,每月发奖金2000,每个项目有提成,大概是整个设计费的1%,参加的人分成,师傅多点,1年发了奖金15000左右(已经填补预发的奖金)
第2年收入60000多。
第3年:工资加奖金7万,灰色收入20000,年收入9万
第5年:工资加奖金10万,灰色收入30000,年收入13万

上海民用院--
大概是华东院的85%,我的同学工作5年了,现在年收入大概11万(2003年)

上海轻工院--
刚进去1200,工业项目多,也是工作5年的,现在年收入大概8万(2003年)

上海地下设计院--
工作5年的,现在年收入大概10万(2003年)

上海核工院设计院--
工作5年的,现在年收入大概7万(2003年)

上海市政院--
工作5年的,现在年收入大概10万(2003年)

上海市政院--
工作5年的,现在年收入大概10万(2003年)

上海市民防地基勘察院
工作5年的,现在年收入大概13万(2003年)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作5年的,现在年收入大概10万(2003年)

亚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工作5年的,现在年收入大概8万(2003年)

开利--销售
刚进去基本工资2500,那个哥们工作5年了,是最富的一个,都和同学做生意,去年听说有20万

大金--技术
最郁闷,工资2600,发13个月工资,奖金发相当于4个月的工资

乙级设计院--
大概5万左右

巴马丹拿--顾问公司
算加班费,去年拿了7万左右

柏成--设计
算加班费,去年拿了7万左右

老师-(大学)
去年拿了3.5万左右
欧美工程设计公司也是一样,本土化非常低,但也是我们这一行业最舒服的选择。作为一名新人进入这些公司基本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在很有名的设计院先干上十年八年,再精通外语!欧美工程公司收入水平一般在月薪一万。一般在上海地区和北京、苏州分处。鄙人认识一位女设计师,在一家美国很有名气的设计公司专职暖通,月薪八万块左右!

第三块就是制造厂。在工厂里一般收入为两千块左右,即使跨国公司想开立,约克,也差不多。高级设计工程师的话可能会高一些,YORK曾经开出6000块招人

机房空调是制造行业中收入水平最高的,一般售后服务水平在6000左右。销售5000左右。没有佣金。但有奖金。但大部分都是香港的代理公司做。好一点的像力博特、Denco、APC等。

家用中央空调这一块除了几家是国外贸易公司中国区总代理(向美最时洋行代理的Goodman厂家的吉姆、上海西来克斯的瑞姆等等5000左右)收入还可以,其他都不高。国内公司销售人员新人一般一千左右,业务费用控制也很严,不容易做。几家国外像TRANE、YORK、大金等一般二千元。拥有一定的佣金、担任务紧,压力大。很容易被炒。一般年收入为3万到4万左右。(新人)。老员工多一倍左右。

最后就是中央空调的大机销售了。比较高的像YORK,TRANE,MCQURY,CARRIER,RC,DUNHANM-BUSH,三菱电机/重工,大金等,新人一般2000,但听说YORK上个月中区某办事处招SALES开出了底薪1000的新低价,都有一定的佣金。不高。一般新人年收入3万左右。业务费用很宽松。老员工好得多。像YORK、开立可以有8~9万每年。办事处经理一般都在万元左右。总部任何人员收入都很高,有官衔的都会在万元左右。本土化很高。一般老外基本清除,TRANE、YORK算是好一点,也就是不出两位数的老外,而且以香港人、台湾人居多。一般外语可以看的懂资料,暖通本科学历,一工作经验,均有机会。 暖通的就业还是不错的,就是咱们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欠缺,也与国家的教育体制有关,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较少,导致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同步。

『叁』 暖通领域乱象丛生,我们应该怎样共同维护

暖通行业在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正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迷茫和徘徊:一方面是诱人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是诸多的行业乱象。暖通行业将如何在乱象中找准方向、治愈业内的疑难杂症呢?



消费市场的不成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既不理性,也不科学,他们往往只看品牌不看工艺,只看价格不看质量,从而造就了“游击队”的生存空间。专家对此提醒消费者:安装明装散热器系统应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施工单位,多比较、多学习,仔细参考、谨慎选择,不要因图一时的便宜,而给以后的生活造成隐患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市场需要成长、行业需要进步、消费者需要成熟!只有多管齐下,并且持之以恒地落实和完善各项措施,暖通行业秩序才能得到规范发展。

『肆』 国内外在制冷与空调领域(包括暖通)有实力的研究机构有哪些

制冷行业唯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格力

格力R290制冷工质空调研发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中国制冷产业冲破国外技术封锁

2009年4月25日 搜狐财经

中国制冷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却潜伏着重重危机----原R22(氟利昂)制冷剂面临退市,而新一代制冷剂的话语权悉数被发达国家掌握。
近日,由“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商务部“采用自然环保工质R290(丙烷)研发高效节能空调器”项目,通过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表示,R290空调器的成功研发,为我国制冷产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冲破了发达国家对新一代制冷剂的技术垄断,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成功解决了R290空调器制冷剂灌注量、产品安全性、节能、专用压缩机、生产工艺等关键问题。样机能效比达到3.6,比原R22(氟利昂)的机型节能15%,达到国家1级能效水平,相当于欧盟A级以上水平;制冷剂灌注量小于300克,符合欧盟安全标准。
目前,国内空调企业较多使用的是制冷剂R22,对臭氧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并容易产生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约定,发达国家将于2020年全面禁止使用R22制冷剂,发展中国家定于2030年全面停止使用R22制冷剂。世界各国均在加快替代R22的步伐,当前最热门的替代品是R410A和R407C制冷剂。
这两种制冷剂虽然不会破坏臭氧层,但仍会产生温室效应,属于需减排的温室气体。此外,这些替代物还存在其它缺点,如R410a的排气压力比R22高50%~60%,需提高压缩机运动部件的耐磨性和系统管路的强度;R407c的热工性能稍差,在实际系统运行中还存在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等。最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垄断了R410A和R407C的专利权和最终定价权,这就迫使我国制冷行业的发展始终受到种种限制。
专家组指出,R290是目前国际上认可的完全环境友好型制冷剂,既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又对气候变化不会产生影响;该项目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R290制冷工质在空调行业的推广提供了依据,为其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项目成果对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保护臭氧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冲破国外技术壁垒,促进制冷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保守估算,按现有国内市场空调保有量计算,仅制冷剂一年就可节约费用10亿元以上。
格力电器作为我国制冷行业唯一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是我国节能环保制冷设备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化基地,多年来一直致力推动国内制冷行业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承担了多项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等工程项目,在制冷设备新型换热器研究、变频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制冷巨头的技术垄断。

『伍』 暖通研究生毕业进设计院

进大院,业务很多,能力强自然收入高,和房价没有必然关系,居住建筑用到暖通的地方很少,去以公共建筑设计为主的院或所

『陆』 江浙市场对于全国暖通市场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从中央空调这个品类的非一线品牌的市场布局来看,出生于北方的品牌很难走向南方市场,立足于南方的品牌对于北方市场的开发也是阻力重重,这个现象也逐渐造就了行业的一大批所谓的区域性品牌。

#Q3

其实,5月份对三个省会城市的走访目的就是为i传媒/行知汇 2021渠道商“成长”公益行的郑州站做课题调查,寻求不同市场的渠道商关注点。所以在经过调查之后,我们发现北方市场和华东、华南,哪怕是西南、华中都很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郑州站的课题上首次做出了大面积的调整,纳入了多个工程类课题,这也几乎颠覆了以往站点偏重于零售类课题的惯例。而这个调整的背后难道仅仅是北方的工程市场优于零售市场?

暖通观察丨江浙市场对于全国暖通市场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柒』 国内地源热泵发展概况

1.地源热泵发展史

我国热泵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开展了我国的热泵的最早研究。1956年吕灿仁教授的《热泵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前途》一文是我国热泵研究现存的最早文献。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在暖通空调中应用发展热泵,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1960年同济大学吴沈钇教授发表了“简介热泵供暖并建议济南市试用热泵供暖”;1963年原华东建筑设计院与上海冷气机厂开始研制热泵式空调器;1965年上海冰箱厂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制热量为3720W的CKT-3A热泵型窗式空调器;1965年天津大学与天津冷气机厂研制成国内第一台地下水热泵空调机组;1966年又与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共同合作,进行干线客车的空气/空气热泵试验;1965年,由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徐邦裕教授、吴元炜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根据热泵理论首次提出应用辅助冷凝器作为恒温湿空调机组的二次加热器的新流程,这是世界首创的新流程;1966年与哈尔滨空调机厂共同开始研制利用制冷系统的冷凝废热作为空调二次加热的新型立柜式恒温湿热泵式空调机。

1978~1988年我国热泵应用与发展进入全面复苏阶段。这期间,为了充分了解国外热泵发展的现状与进展,大量出版有关著作,国内刊物积极刊登有关热泵的译文,对国外热泵产品进行测试与分析,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同时,一些国外知名热泵生产厂家开始来中国投资建厂。例如美国开利公司是最早来中国投资的外国公司之一,于1987年率先在上海成立合资企业。

1989~1999年期间我国热泵又迎来了新的发展里程。在我国应用的热泵形式开始多样化,有空气/空气热气、空气/水热泵、水/空气热泵和水/水热泵等。在这期间国内已有国有、民营、独资、台资等不少于300家家用空调器厂家,逐步形成我国热泵空调器的完整工业体系。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到1999年,全国约有100个项目,2万台地下水热泵机组在运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生产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90年代中期开发出井地下水热泵冷热水机组,90年代末又开始出现污地下水热泵系统。土壤耦合热泵的研究已成为国内暖通空调界的热门研究话题。国内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地下埋管换热器,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进入21世纪后,由于我国快速城市化,人均GDP的增长,拉动了中国空调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热泵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热泵的发展十分迅速,热泵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2000年至2003年间,热泵的应用、研究空前活跃,硕果累累。

2000~2003年4年间,专利总数287项,年平均为71.75项,是1989~1999年专利平均数的4.9倍。2000~2003年间发明专利共119项,年平均29.75项,是1989~1999年发明专利平均数的4.25倍。

2000~2003年中热泵文献数量剧增,如2003年文献数是1999年文献的5倍。全国高校有105名研究生以热泵技术为题目,平均每年有26.25名,是90年代平均数的7倍多。

全国各省市几乎均有应用热泵技术的工程实例。热泵技术研究更加活跃,创新性成果累累。在短短的几年中有3项创新性成果问世:同井回灌热泵系统、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供寒冷地区应用的单、双级耦合热泵系统。

2.地源热泵应用基础与实践的研究

我国地源热泵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地源热泵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部分研究项目列入表3-1中。

表3-1部分高校地源热泵研究课题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和传热研究;夏季瞬态工况数值模拟的研究;热泵装置与部件的仿真模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制冷工质替代研究;其他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等与地热源联合应用的研究;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能和运行特性的研究;地下地下水热泵回灌技术与实践;土壤热物性及土壤热导率的试验研究。

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地下水运移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土壤蓄冷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工业大学丁良士教授、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方肇洪教授等人先后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和瑞典、德国、加拿大等地学习考察地源热泵技术,回国之后纷纷投入国内地源热泵技术研究的实践中。丁良士教授主持北京市“低温地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研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通过在校内的小试、中试、工程三个阶段,研究深层地热利用技术,开创了国内的先河。方肇洪教授完成的山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地热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在专家鉴定中被评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原重庆建筑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等院校纷纷建立了土壤耦合热泵实验系统,展开了全面全面的研究,土壤耦合热泵研究迅速成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地源热泵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富有创新性。哈尔滨工业大学姚杨教授等,在对国内外关于土壤源热泵及冰畜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整合集成土壤源热泵和冰蓄冷的技术要素和成果,提出一种适合于以空调负荷为主,采暖负荷为辅的全新空调系统形式,即土壤畜冷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先后建立了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地下水运移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单一均匀介质含水层中定流量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地下水渗流的分析解;对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地下含水层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工程的现场实践研究。

在各高校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成果也不断地被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例如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在新疆米泉市小型办公楼和重庆大学B区暖通实验楼采用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北京工业大学新建的综合科技楼、逸夫图书馆、改建的经管学院楼、室内地热游泳池和新建的能容纳8000名学生的教学楼等建筑,供热(制冷)面积5000m2以上的“低温地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研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的学院学术报告厅工程(包括学术报告厅500m2,学生自习室及计算机房等空调面积约2700m2)选用2台水-水热泵冷热水机组。室外地热换热器采用垂直U形埋管形式由25组并联的垂直U形埋管组成的地源热泵系统。

为了推广研究成果,各高校纷纷走上产、学、研结合的道路。1999年天津大学地热中心、天津甘泉集团公司成立研究设计院。2000年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了首个专门从事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旋工指导的方州地源热泵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北京天地能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的北京清源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也参与到地源热泵的工程实践当中。而许多企业也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以高校的技术力量为依托,共同建立科研机构、开发产品、承接工程。比如清华大学和山东富乐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和广州从化中宇冷气科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和北京嘉和晟业地下水热泵空调有限公司、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和山东利丰公司,湖北风神净化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

3.北京区地源热泵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政策

1)地下水热泵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力度,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各地也相继出台支持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项目。如2006年5月31日,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水务局、国土局等九个委办局联合发文对采用地下地下水热泵系统实现供暖和制冷项目按35元/m2的标准进行补贴。

由于地下水热泵项目必须凿井抽取和回灌地下水,因此地下水热泵项目开工前须按照水利部颁发的《建设项自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要求,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对地下水热泵项目取水、退水的可行性、用水的合理性、保护措施及对其他取水用户的影响进行分析。

为保护珍贵的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热泵盲目上马对现有集中供水水源地的不良影响和产生不良的地质环境后果(如地下水交叉污染、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各地方水务主管部门还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管理措施,如北京市水务局2007年5月16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市地下水热泵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对地下水热泵项目抽、灌距离,限制发展范围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1)地下水热泵系统抽灌含水层为第四系水,井深不得超过100m;

(2)抽灌井与建筑物距离不少于30m;抽灌井之间水平距离不少于50m,抽水井之间距离不少于100m;

(3)为防止不同含水层水体交换造成水污染,保证回灌效果,抽灌必须在同一含水层内进行;

(4)严禁在自来水水厂地下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地面沉降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承压含水层内批准建设地下水热泵系统;

(5)地下水热泵抽灌井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确保抽灌井质量。承担凿井施工的单位须应具有相应资质;

(6)新建地下水热泵系统抽灌水井应分别安装抽水和回灌计量装置。已建地下水热泵系统也必须限期安装计量设施;

(7)地下水热泵抽灌水量实行月统季报制度。地下水热泵系统使用单位每月末应书面报告当月的抽水量、回灌水量。

2)地源热泵

由于地源热泵无需开采地下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远远低于地下水地源热泵,其潜在的地质风险、安全风险等也远远低于地下水地源热泵,但是地源热泵初投资略高于地下水热泵项目。因此,在2006年5月31日,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水务局、国土局等九个委办局联合发文对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实现供暖和制冷项目按50元/m2的标准进行补贴,高于地下水地源热泵补贴(35元/m2)。

根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申报地源热泵项目的通知,项目建设单位需提交经专家审查通过的《地源热泵系统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序言:情况简介及任务的来源与要求说明;简要评述勘查区以往水文地质的工作程度及浅层地温利用的现状;叙述区域的地层分布情况、气候条件及水文特征;简述勘查工作的进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论证;勘查工作情况;项目所在地的浅层地温能的评价:地层换热能力的测试情况;论述浅层地温能利用量计算的依据,计算评价浅层地温能;根据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利用方式,简述其保证程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对浅层地温能资源进行综合的评估。结论及建议。

沈阳市发布的《关于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显指出: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具有清洁、高效、节能的特点。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建设,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求在沈阳市三环内的455km2核心区范围内,对符合应用地下水热泵技术的409km2范围内的建筑物,原则上都要采用地下水热泵技术规划建设。

4.地源热泵相关的学术交流

近年来,有关地源热泵的学术流,也是逐步升温。从地热应用、热泵技术发展和清洁能源利用等多角度对地源热泵发展和应用的会议日益增多。

1978~2005年,中国制冷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主办过12届“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1988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办了“热泵在我国应用与发展问题专家研讨会”。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中国制冷学会主办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上专门增设“热泵”专题交流。1994年9月6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

2000年6月19~23日,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司在北京召开了“中美地源热泵技术交流会”,会议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国外的应用状况和在中国的推广,会议的主题就是“提供运用地热泵技术为住宅小区或公用楼宇采暖制冷,大幅降温低运行费用的节能解决方案”。

2002年5月20日上午,国际能源机构(LEA)第七届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该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在非组织成员国举行这样的会议,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促进热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中国的交流和应用。居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富尔达公司成为惟一赞助单位。

2003年3月17日,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地源热泵研究所与山东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联合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举行“国际地源热泵新技术报告会”。

为了落实“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为奥运场馆建设提供可行的清洁能源建设方案,由北京工业大学和《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组织的体育场馆工程清洁能源建设方案研讨会于2004年7月6~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就以地源热泵技术为主的体育场馆可能应用的清洁能源建设方案进行了研讨,为2008年奥运会体育场馆最终确定能源方案提供依据。北京奥组委、北京发改委、北京科委等有关单位,国内外学术界、设计界的权威以及28个奥运场馆业主代表、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5年9月,国际地热协会第39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主席伦德先生和参会理事被邀请出席全国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5年9月23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举办的中国清洁能源行动推广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40多个城市的市长、环保局长和其他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旨在推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设立的为期四年的名为“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的能力建设”的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2007年1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成立,中心设在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该中心专门从事全国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工作。2007年1月29~30日,由国土资源部主办,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办的在全国地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来自全国400多位代表考察了示范工程,并就国内外浅层地温能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情况、热泵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浅层地温能利用实例、政策及技术规程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议号召地质科技人员深入进行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来源、运移规律等基础研究,为国家大规模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会议出版了《全国地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2007年12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组织的全国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召开,众多在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详细介绍了浅层地温能资源从勘查评价到开发利用的理论、核心技术和实践经验,会议鼓励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为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贡献。

在增加会议交流的同时,与地源热泵相关的出版物也不断面世。198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徐邦裕教授等编写的《热泵》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郁永章教授主编的《热泵原理与应用》,1997年出版了蒋能照教授主编的《空气用热泵技术及应用》。1994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郑祖义的《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创新》。1998年出版了郑祖义博士的《热泵技术在空调中的应用》。

2001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徐伟等人翻译的《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一书出版,为国内地源热泵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了参考。《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原是由美国能源部、美国国防部、加拿大自然资源等七家单位支持,美国ASHRAE学会出版的地源热泵技术专业书,全书分为原理篇、设计篇、安装篇和节能篇。内容包括:介绍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与常规系统比较;如何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和实验;地热换热器、地下水换热器及地表水换热器系统的设计;输配系统和室内空调系统的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验;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措施和节能设计计算,并提供了土壤和岩石的特性数据、防冻剂的特性数据以及塑料管和配件的特性数据。

200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最良教授等人写作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设计》出版,这是一部较全面阐述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应用理论基础与实践的专著。书中首次归纳出可再生能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称谓,这个概念的提出,将为水环热泵系统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更加合理、更加经济。因此,这种可再生能源水环热泵系统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解决暖通空调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将有更长远的战略意义。

这些教材、著作、译著的出版,推动了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的普及与推广。

与此同时,国内的科技期刊上有关地源热泵技术的论文也大幅增加。《暖通空调》、《制冷与空调》等杂志都开设专题进行研讨。《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为此出版了地源热泵专刊,同时开展了“国内地(水)源热泵应用情况调查”,2004年第4期据调查形成的《国内地源热泵应用情况调查报告》首次全面地展现了国内地源热泵应用的情况。《建设科技》杂志对际高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地源热泵技术给予多次报道。

『捌』 暖通专业在热力公司一般能做什么工作

一、“暖通”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专业技术。首先让我先说明一下“暖通”这个专业名词,之后,再来谈“暖通专业”在热力公司的就职工作,以及该专业在这个公司地位比重。

1、采暖:——又称供暖,按需要给建筑物供给负荷,给室内人员提供舒适的温度环境。

2、通风:——向房间送入新鲜空气(俗称“新风”),或由房间排出污浊空气的过程。

3、空气调节:——对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速度进行调节。

二、热力公司(又叫供热公司)职能与机构设置

1、普通热力公司:从名称上看,一般的地市热力公司职能就是“供热、供暖”,“供热”不直接供暖,而是向用户提供“蒸汽”或“高温水”,由用户自行换热或使用蒸汽生产。“供暖”不难理解,直接向用户采暖系统提供供暖介质,现在一般都是“低温热水”。

2、三联供热力公司:就是三联供热制冷公司,为用户提供空调制冷、供热采暖、生活热水的供热公司,是冷、热、电三供联产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的节能环保产业。

4、暖通对口专业在热力公司所从事的工作

a、除了我在上图所标出的“技术部”一下六种工作外,一般热力公司还有“热网运行管理”,供暖设施改造工程施工,预结算部门等;冬春季供暖结束后,各个供热站,首先以本站班组为单位对该站的供暖设施继续维护保养,根据本季供暖运气情况,调查出需要在停止供暖后的该站改造项目,这些工作都是由暖通专业的技术人员去编制改造方案,然后交工程部施工,施工期间专业人员必须先从进行技术指导。

b、在完成夏季维修改造任务的同时,如果你是暖通专业工程师,也会安排你去参加新接收的小区或单位的供暖设备验收,入网供暖设备设施的竣工验收。但必须按设计文件和国家暖通施工验收规范进行,以及省市地方政府有关供暖供热相关规定,因为供暖供热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国家及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

b、除了上述我说的本公司技术业务外,有的热力公司,在没有承接外委施工任务的情况下,也会放假,由职工自行安排从事相关业务,比如:某供热站,在对本站设备保养完后,放假自己承揽小的安装改造业务。但公司不同情况不同,如果在公司机关,一般不会放假,大都去开发供暖市场,以单位为主承接工程!

由于在工作期间,草草回答,不知是否满意!如有疑问,请追问!

『玖』 暖通研究生就业趋向

那看来你就是学热能的了。跟我已经毕业的师兄是一个研究方向。

我的那个师兄去了美的空调,他说他们这个方向主要是民用的多,包括楼宇供暖和家庭热计量方面,就有很大的市场。

不过相比起来,空调研发市场还是最大的。

阅读全文

与暖通市场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民学文化培训方案 浏览:960
宁波田和电子商务 浏览:205
烟草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7
维修车间培训考核实施方案 浏览:197
宜昌市网球比赛策划方案 浏览:487
沐风之女三部曲完整版 浏览:138
电影网址 你懂的 浏览:834
大佬的365天一样好看的电视剧 浏览:306
市场营销总监岗位说明书 浏览:771
汉字成语大赛策划方案 浏览:380
集点赠送促销活动有哪些 浏览:775
我要看的电影 浏览:588
锦年华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633
一对在楼上一对在泳池韩国电影 浏览:806
钟志微信营销 浏览:902
11月汽车促销活动主题 浏览:963
晚上免费看电影的网站 浏览:591
免费恐怖国产电影 浏览:767
市场营销学高数难吗 浏览:302
企业小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