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丰田市场调查失败案例

丰田市场调查失败案例

发布时间:2021-09-12 06:19:52

『壹』 市场调查失败案例

记得大约在80年代的中期,北方一个海滨城市的国营啤酒厂打算引进国外技术改造现有版的生产装置,扩大权产量。在做项目评估时,对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记者的报道,估算一个市民平均一天一瓶啤酒,本地市场大约能消费多少量。再与技术引进国的消费比例相比,相差很大。由此估算市场潜力很大,远远超出扩产后的生产规模。得出的结论就是市场可行。现在看来,以人口基数估算市场的方法是可以用的,但市场调查所涉及的因素远不止仅凭直观或常识就能感悟的那几个。更重要,一个具体企业确认的市场,与客观存在的大市场是有很大的差异,不能被肤浅的市场调查误导。可是,现实中的企业在市场调查中出现问题的案例仍然不乏其例。

『贰』 简述导致市场调研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一些企业或个人成功了,总是喜欢拿过去的思路经营新的品种,殊不知任何新品都有差异性,他们的消费对象、产品的核心卖点及表现力是不同的,经验主义很容易使产品走弯路,甚至营销失败。
作为企业的最高层,老总也要下市场,了解最新的动态,与时俱进,才能懂得创新。作为老产品,包装也要常更新,但要沿袭原有的核心记忆点与要素,才能使市场趋于稳定,甚至增长。 第二败:复杂做人,内耗等于坐以待毙 人事纷争、人事斗争会使企业大伤元气,国营企业有、老牌的民营企业也有,很多干部不是做事,而是做人,专搞人事关系,攻击对手或有能力的人,结果要么是能人留不住,要么是能人也会变得无能。 自己不会做的,别人也不容许做,惟恐企业不乱。有的还分派别,两派阳奉阴违,企业资源极大消耗,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坐以待毙”。 第三败:期望太高,走马灯换将未必就成气候 当我们认定一个策略后,付诸实施时要长时间坚持一个策略,不能变来变去,或者频繁更换*盘手,营销策略忽左忽右,竞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任何一个新*盘手,都有自己的*作思路,他们很难去接受原来的思路,否则担心认为没有主见或无能,一旦失败,大不了他们换一个公司,结果吃亏的是本企业。 第四败:创意脱离受众,惟美主义难接受 很多广告人或广告公司,在做创意的时候,为创意而创意,追求惟美,把很多高深的妙想溶入表现的画面,特别是电视广告,短短的几十秒,消费者根本来不及领悟就过去了,一头雾水,不知企业在卖什么,很显然,这是一种广告浪费。还有的平面也追求尽善尽美,力求表现得美仑美奂,也很难在读者扫描报纸的时候抓住眼球,广告的杀伤力不够,无法摄住消费者的心。 第五败:高高在上,广告如何落地促销 广告不能脱离群众,一味往皇亲国戚上靠,以为这样才能彰显产品的至尊,要知道,消费者多数是普通人群,他们希望广告与自身相关,才能打动他们。广告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销售力问题,如果总是自我玩味,可能市场未必就能启动,广告落地,形成销售才是企业做广告的初衷。 一味地高空宣传,不考虑地面跟进也是冒极大的风险的。有的企业在高空媒体上大量做广告,忽视终端营销,其形成的声势却被竞争对手在终端给拦截了,实在是可惜。 第六败:盲目跟风,只知皮毛不知肉 跟风,是我们多数中小企业的嗜好。与其花巨资开发市场、培育市场,不如跟风大企业,照搬他们成功的经验,仿照其成功的手法及策略。跟风学习本身无可厚非,好的策略要提倡推广,但有很多企业,跟风往往不得要领,最后花了冤枉钱。 以电视广告创意为例,以皇帝为表现手法的广告就不少,最后连厂家自己也弄糊涂了,到底哪个是自己的广告,自己的产品到底卖给谁?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自从脑白金以软文营销模式迅速启动市场以来,众多企业群起效仿,有的甚至把软文当成神话,结果花了钱市场起不来,他们并没有把握软文的精髓,写作手法、媒体策略、版面技巧,都是软文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七败:短线思维,一锤子买卖早夭折 有短线思维的老总不少,他们拿到一个产品,并没有长远打算,今年能赚钱就好,明年的事明年说。缺乏长远打算,没有中长期战略规划,是很多产品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招商的产品,多数中小企业存在捞一票的想法,只要能招到一点钱就好,因此注定了多数产品的生命周期如此之短,品牌过早夭折。其中,包括一些短期内非常成功的案例。做品牌营销,短线思维要不得。 第八败:脱离市场,市场不是脑袋拍出来的 很多企业老总都喜欢主观定位产品,我的产品如何如何好,价格如何较为合理、消费人群应该是哪些、市场前景如何大。他们在脑海里已经把产品的雏形勾勒得非常完美,即便找外脑,也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这样做市场肯定不行。 要知道,多数企业老总是根本没有下市场的习惯的。有的完全是出于个人喜好,连包装都要自己亲自定,没有实事求是。这样的产品推向市场多数不被接受,成功从何而来? 第九败:检讨品牌,营销传播未必需要整合 整合营销,是前几年开始流行的营销手法。一些营销人奉为圣经,以为只要营销整合就会成功,不成功的品牌是没有整合起来。 其实,整合营销未必适合医药保健品,单一媒体反而更好*作,不仅省钱,而且市场容易启动。哈药的主体媒体就是电视,脑白金的前期主体媒体是电视,后期以电视与报媒相配合,黄金搭档则是以报媒加电视为主要手段。 而那些靠会议营销推广产品的品牌则没有媒体造势,讲究的是一对一的亲情营销,谈不上整合营销。 第十败:小小成绩,延伸品牌何必过急 单品成功比较容易,一些厂家取得一些小成绩就想延伸品牌,或考虑推出系列产品。结果,资金分散、人力分流,不但延伸的系列产品没有成功,连原来成功的品牌也受到影响。 我们仔细研究医药保健品市场,发现多数企业靠单一品牌突围成功的较多,而且多年来没有延伸,取得了不斐的市场业绩。他们遵循的原则是,将主要目标集中在一个产品上,力争产生最大化利润。

『叁』 丰田第一次进入美国市场受挫的原因是什么

丰田车本来是以省油,轻量化出名的,美国人手上有钱,身材高大,喜欢大型车,所以丰田刚进入美国市场时,确实不受欢迎,但是后来丰田及时改变了策略,针对北美市场开发了很多款车型。最终在美国市场取得了成功。

『肆』 大众豪华车失败和丰田的雷克萨斯成功,谁能说些具体的 市场营销课要说案例

丰田的高端雷克萨斯叫雷克萨斯而不是叫丰田
大众的高端车依然叫大众。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品牌定位不清晰。市场营销从品牌定位来分析吧。

『伍』 市场调研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失败之鉴——市场调研案例分析
来源:.gov.cn

新可口可乐跌入调研陷阱

曾经在朋友处听到这样一个美国式的幽默,假若你在酒吧向侍者要杯可乐,不用猜,十次他会有九次给你端出可口可乐,还有一次呢?对不起,可口可乐卖完了。可口可乐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在美国人眼里,可口可乐就是传统美国精神的象征。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品牌,20世纪80年代中期却出现了一次几乎致命的失误。

百事以口味取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是:一、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以“百事新一代”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激情的广告,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二、进行口味对比。请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分别品尝没有贴任何标志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将这一对比实况进行现场直播。结果是,有八成的消费者回答百事可乐的口感优于可口可乐,此举马上使百事可乐的销量激增。

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口味测试

对手的步步紧逼让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它试图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1982年,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

可口可乐设计了“你认为可口可乐的口味如何?”“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可口可乐的口味变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满意?”等问题,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可口可乐的决策层以此为依据,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没过多久,比老可乐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乐样品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新可口可乐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邀请了近20万人品尝无标签的新/老可口可乐。结果让决策者们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认为新可口可乐味道胜过百事可乐的也超过半数。至此,推出新可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背叛美国精神

可口可乐不惜血本协助瓶装商改造了生产线,而且,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1985年4月,可口可乐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

看起来一切顺利,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噩梦正向他们逼近——很快,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有的顾客甚至扬言将再也不买可口可乐。

每天,可口可乐公司都会收到来自愤怒的消费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个批评电话。尽管可口可乐竭尽全力平息消费者的不满,但他们的愤怒情绪犹如火山爆发般难以控制。

迫于巨大的压力,决策者们不得不做出让步,在保留新可乐生产线的同时,再次启用近100年历史的传统配方,生产让美国人视为骄傲的“老可口可乐”。

仅仅3个月的时间,可口可乐的新可乐计划就以失败告终。尽管公司前期花费了2年时间、数百万美元进行市场调研,但可口可乐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可口可乐的消费者而言,口味并不是最主要的购买动机。

『陆』 案例分析:丰田汽车初入美国市场时遇到的最大的的阻碍是什么

1983年8月,丰田汽车公司召开了一次意义重大的董事会。它是雷克萨斯汽车的起点。这次董事会以一些无关痛痒的讨论话题向外界掩饰着丰田汽车的雄心,当媒体和公众以为这又是丰田例行公事的总结、表态和发表鼓舞人心言论的会议时,会议室的门突然封闭了,因为他们要开始这次董事会真正的也是绝密的话题。这个话题围绕着字母F进行的(F就是F1计划,F还暗指英文单词Flagship旗舰,1暗指第一辆)。会议的气氛不再像以往那样平静沉默,董事会出现了少见的争论。对于丰田来说这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项目。董事会主席丰田英二向公司的高层主管、设计师、工程师和企业战略研究专家们抛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创造出一辆豪华汽车去挑战顶级市场吗?
没有想到的是,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可以”。“可以”这个词充满着疑惑和忧虑。但是丰田必须进行这次赌博,丰田汽车发展到1983年需要再来一次突破,就像二战和五十年代那两次一样。事实上,除了丰田英二之外,没有什么人从一开始就认同向豪华车市场进军的号角。丰田公司创办者的儿子、后来继承丰田英二董事会主席和总裁职务的丰田章一郎就是犹豫不决者。他认为丰田应该将他们做的最好的事情变得更好——为每个人生产可以负担得起的汽车。但是丰田章一郎和其他表面赞许而心中忧虑的人一样,最终还是改变了腔调。“你们将这个问题推给我,为什么丰田在美国已经有30年的成功,我们还要投资十亿美元、投入上万小时的研究和设计来投产一款全新的高档汽车呢?可能,你们知道,我不喜欢乘坐别人牌子的高档汽车。”丰田章一郎在雷克萨斯在美国上市后不久对美国经销商开玩笑地说:“从此我不用被迫去坐凯迪拉克或者林肯或者梅赛德斯—奔驰了。”
丰田英二也很清楚当时丰田的状况,他不想登上诺亚方舟进行一次徒劳的思想旅行。他认为,丰田一旦涉足豪华车市场,他必须以这一领域的顶级对手为敌,丰田要面对梅赛德斯—奔驰S级,要竞争宝马的顶级7系轿车。如果丰田自降身份,那么投资的风险就会成倍增加。要生产顶级的豪华车,丰田必须投入巨资开发新的发动机和底盘,然而豪华车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取向对于丰田来说又太过陌生。就算丰田将发动机罩下的一切都做到完美,丰田还需要考虑乘坐的舒适性、内饰和外部的美感一一这些都不是丰田的强项。 最让丰田为难的是雷克萨斯的名气。丰田没有销售过豪华车。你能想象去劝说消费者购买一辆与廉价的花冠(花冠是美国市场入门级汽车)出自同一公司但是价格却要数万美元的豪华车,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吗?丰田在豪华车市场的主要对手凭借他们的品牌名字就可以卖车了。因为它叫梅赛德斯—奔驰,所以我买它;因为它叫宝马,所以我喜欢它。但是,消费者会愿意拿出接近一辆梅赛德斯—奔驰S级的钱去买丰田汽车,甚至去买一辆丰田生产又不叫丰田的车吗?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丰田生产雷克萨斯?丰田是生产千万辆级汽车的基地,而雷克萨斯与之格格不入。这种做法就如同在麦当劳店里销售惠灵顿牛排。”这是《财富》杂志当时对丰田汽车公司的挖苦,不过他们的评价也确有道理。丰田的研究发现,市场正在不露声色地发生变化。美国的Babyboomer们(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初期出生的这批人被称为Babyboomer,中文的意思就是生育高峰时出生的婴儿。他们与饱经战争风霜的父辈们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价值观)正在长大,他们很快将要进入仕年,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年轻时,他们是丰田忠实的消费者,但是现在他们想要购买更高档的汽车。丰田嗅到了豪华车市场的机遇。当时的豪华车生产品牌正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开心、更加自信。因为他们迎来了更新一代的奢侈品消费者。丰田英二的“野心”是巨大的,他不愿放过每一个成长中的市场,向豪华车市场进军的命令也就随之下达。6年的时间,5亿美元的投入,雷克萨斯诞生了。1989年雷克萨斯上市,他们拥有两个未经市场考核过的型号,旗舰LS和入门级轿车ES,当年销售了16,302辆。两年后,它们成为在美国销量最好的进口豪华品牌,并推出了第三个型号SC古贝。2000年,雷克萨斯篡夺了凯迪拉克北美最畅销豪华车的宝座。从那一年起,雷克萨斯再也没有离开这个位置。
2003年,雷克萨斯的销售量达到25.9万辆,并拥有8个不同型号,其中3种是运动型豪华车。目前大约有130万辆挂着雷克萨斯L标志的车在美国的公路上奔驰着。然而,雷克萨斯只能说在美国获得了初步成功,但在豪华车云集的欧洲,它还较难得到有钱人的认可。由于欧洲豪华车市场在全球市场中更为重要的地位,雷克萨斯在走出北美拓展全球的步伐中,将准备更多地把战略中心放在对于日系豪华车来说几乎是噩梦的欧洲市场。 在欧洲这块豪华车的发源地,奔驰依靠斯图加特的风水宝地已经顽强地生存了100多年,来自巴伐利亚慕尼黑的宝马汽车在匡特家族的鼎力支持下也已经站立在全球豪华车市场之巅;依靠大众集团的全线复兴,新兴的豪华贵族奥迪也向全球发出要进军豪华车老大的誓言,“德国三剑客”开始联袂出击全球豪华车市场。然而,这三大德国汽车豪华品牌在德国本土的销量比例一直保持在30%以下,这与雷克萨斯85%的北美市场份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雷克萨斯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全球性的豪华品牌,因此首先攻下全球豪华车品牌的堡垒——欧洲。
从2002年开始,雷克萨斯就开始试探着几次进入欧洲市场,雷克萨斯计划用50亿美元轮番轰击欧洲市场,这个预算是当初雷克萨斯进入北美的2倍多。但是雷克萨斯欧洲之路异常艰辛,2005年雷克萨斯在欧洲的销量不足2万辆,2006年虽然增幅不错,但仍只能徘徊在3万辆左右的销量同奔驰和宝马超过50万辆的销量相去甚远。雷克萨斯的欧洲之路任重而道远。

『柒』 因为市场调查而失败的企业

没有因为市场调查而失败的企业。只有因市场调查而失败的案例,这样一个案例并没有把企业搞跨。

可口可乐:跌入调研陷阱

1、百事以口味取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是:一、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以“百事新一代”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激情的广告,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

第二是进行口味对比。请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分别品尝没有贴任何标志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将这一对比实况进行现场直播。结果是,有八成的消费者回答百事可乐的口感优于可口可乐,此举马上使百事的销量激增。

2、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口味测试

对手的步步紧逼让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它试图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1982年,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

可口可乐设计了“你认为可口可乐的口味如何?”“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可口可乐的口味变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满意?”等问题,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可口可乐的决策层以此为依据,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没过多久,比老可乐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乐样品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新可口可乐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邀请了近20万人品尝无标签的新老可口可乐。

结果让决策者们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认为新可口可乐味道胜过百事可乐的也超过半数。至此,推出新可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3、背叛美国精神

可口可乐不惜血本协助瓶装商改造了生产线,而且,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1985年4月,可口可乐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

看起来一切顺利,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噩梦正向他们逼近——很快,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

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有的顾客甚至扬言将再也不买可口可乐。

每天,可口可乐公司都会收到来自愤怒的消费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个批评电话。尽管可口可乐竭尽全力平息消费者的不满,但他们的愤怒情绪犹如火山爆发般难以控制。

迫于巨大的压力,决策者们不得不作出让步,在保留新可乐生产线的同时,再次启用近100年历史的传统配方,生产让美国人视为骄傲的“老可口可乐”。

点评:仅仅3个月的时间,可口可乐的新可乐计划就以失败告终。尽管公司前期花费了2年时间,数百万美元进行市场调研,但可口可乐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可口可乐的消费者而言,口味并不是最主要的购买动机。


(7)丰田市场调查失败案例扩展阅读:

意义

市场调研对于营销管理来说其重要性犹如侦查之对于军事指挥。不做系统客观的市场调研与预测,仅凭经验或不够完备的信息,就作出种种营销决策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十分落后的行为。

具体来看,市场调研对营销管理的重要

市场调研

性表现在五个方面。

1、提供作为决策基础的信息;

2、弥补信息不足的缺陷;

3、了解外部信息;

4、了解市场环境变化;

5、了解新的市场环境 ;

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市场调研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把自己对产品或服务的意见、想法及时反馈给企业或供应商。通过市场调研,能够让该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评价、期望和想法。

『捌』 市场调查失败的原因

没有做好调查前资料的充分准备,没有熟悉市场,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连市场自己都不熟悉还去调查那注定是失败的

『玖』 丰田汽车初入美国市场时遇到的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日本的汽车工业起步晚晚落后于欧美,它崛起于上世纪70年代,初次进军美国市场是20世纪60年代,却以惨败告终。于是,于20世纪80年代再次进军美国市场,迎合美国人的消费观念,日本汽车开始得到发展。最终日本汽车他击败了德国大众以及美国当地的众多品牌,占据了美国市场。
以丰田公司为例
(1)丰田汽车公司于 1957 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但以失败告终,当丰田重回美国之时, 是借石油危机夺得美国市场。美国的汽车主要生产各种系列的大型轿车, 这些舒适的大型轿车都是耗油比较严重的,而日本汽车主要以小型省油轿车为主,在石油危机的时候,石油相当缺乏,因此石油的价格会比较昂贵,自然人们就开始负担不起从而会选择一些比较省油的轿车,与此同时丰田一方面投入巨资在美国展开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另一方面以极优惠的价格吸引美国消费者。
(2)所以丰田汽车在美国的销售迅速提升,上百万辆各种型号的丰田汽车被疯狂的美国消费者抢购一空。而其他的日本汽车日产、本田、五十铃也开始仿效。这是一次机遇,让日本汽车成功地进军了美国市场。同时也突出了日本汽车的一个重要特点省油,这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会考虑的因素之一。
(3)除了在技术方面,日本汽车不断创新之外,日本汽车工业在生产和管理方面创造了很多全球领先的理念,比如“全面质量管理”,“及时生产体系”和著名的“精益生产”等,成为全球效仿的楷模。好比如丰田公司在生产组织和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在生产方面采取即时与自动化这两种措施,即时即少量、标准化生产、零库存、避免生产过剩的一种管理。自动化,是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再次发生,通过解决问题推动生产。
(4)最后,就是在制定汽车的销售策略上,丰田公司在对竞争详尽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整套有效的分销策略。首先,提供良好的售中和售后服务,为销售成功筑起牢固的支撑点。其次,选择重点销售市场,集中全部力量对目标市场进攻,在对重点市场基本渗透之后,再进攻下一个目标市场。第三,严格筛选代理商。坚持一流商品必须由一流商号经销。第四,用丰厚的利润扶植和激励经销商。
(5)综上,日本汽车就是以质量高、低成本、省油等产品特点以及它所独有的经营管理理念成功地进军了美国市场。

『拾』 丰田在霸道之后的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

一直很成功哇 我很喜欢的车子

阅读全文

与丰田市场调查失败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市场营销由什么组成 浏览:266
中小企业促进法培训方案 浏览:157
私人菜园推广方案 浏览:472
市场营销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浏览:933
河北省电子商务大厦 浏览:466
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方向 浏览:967
水果罐头网络营销策划书 浏览:179
跟电子商务有关的书籍 浏览:946
服装商业策划方案 浏览:883
中国石油化工公司电子商务网 浏览:783
辽宁专升本市场营销真题 浏览:859
网络营销软件仪 浏览:774
嘉兴电子商务区 浏览:961
年度推广普通话方案 浏览:189
商超营销方案 浏览:249
市场营销地域分析 浏览:151
电子商务6 浏览:694
百度网络营销工程师 浏览:212
诸城电子商务创业园 浏览:541
炸鸡店促销活动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