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苹果手机的市场定位
07年苹果发布手机,iphone,他的手机设计风格也是非常独特,从外观到内部系统都非常注重人性化……由于一些原因,iphone久久没有进入大陆市场,不过联通这次给
Ⅱ 苹果单一iphone击败诺基亚多样化手机 为什么
导致诺基亚衰退的根源正是苹果。尽管苹果的iPhone手机只占全球不到15%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但iPhone所掀起的手机创新浪潮却让诺基亚受到重创。
通常分析苹果的成功原因,会认为苹果在战略上先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和手机应用程序的作用;而对诺基亚的失败,则自然将其归结于战略上的短视。
可事实恰好相反。诺基亚几乎是最早重视互联网应用的手机厂商,甚至时间早于苹果。
2006年底,笔者曾经到诺基亚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总部参观采访。诺基亚当时已清晰提出,诺基亚将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公司,且已有了网络应用程序的概念。
此时肩负起诺基亚移动互联网战略的部门是多媒体事业部(也就是智能手机部门)。其掌门人Anssi Vanjok的一句话笔者至今记忆犹新:“目前手机的全球普及率已经超过个人电脑,手机已成为很多人体验互联网的第一终端,未来移动计算的主流设备将是手机,而非传统计算机。”——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富有前瞻性的概念。
尽管战略上不落人后,但诺基亚却在手机屏幕的尺寸、手机控制方式等看似不起眼的战术问题上出现失误,这些失误直接导致诺基亚至今仍未走向正轨。
对于诺基亚当时移动随身电脑的定位,笔者曾向Anssi Vanjok提问,手机变身计算终端始终面临一个屏幕尺寸问题,彼时的手机屏幕尺寸最大在2英寸左右,很多计算机应用无法在这一级别的屏幕上展开使用。
Anssi Vanjoki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在移动环境下并不成为问题,而在办公室或住所这样的固定环境,可以通过外接显示器来弥补。
而对这一问题,苹果显然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的——iPhone直接将智能手机屏幕尺寸从2英寸扩大到了3.5英寸。
不要小看这1.5寸的变化。正是这一点面积的变化带来了质变。在移动办公上,3.5寸的屏幕就让原来在手机上很难展现的office文档能够很好呈现;在娱乐上,较大的屏幕尺寸也让手机直接变身为移动影视播放终端。
iPhone并非孤立地解决了屏幕尺寸问题——使用电容式触摸屏是其能够放大屏幕尺寸的先决条件。
传统手机由键盘操作,占用了手机相当大的空间。而电阻式触摸屏无法像电容式触摸屏那样只用手指即可操作,在移动环境下非常不便。
遗憾的是,这两个战术问题,诺基亚从2008年发布第一款触摸屏手机5800,足足用了2年才认识到关键所在,其间,诺基亚接连发布的N97和N800都是使用电阻式触摸屏幕。
事到如今,诺基亚已经失去了独自发展一款成熟手机操作系统的时间窗口,只能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共同发展Meego操作系统,而商品化的产品恐怕要2010年年底才能面世。与之相反的是,作为手机操作系统后来者的Google,却牢牢抓住了新一代手机操作系统的核心要点,对大屏幕和手控触摸屏的支持非常到位。Google现在已经取代诺基亚,成为苹果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竞争对手。
诺基亚与苹果的教训并非个案,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重视战略问题。但是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战术问题,则因看起来小儿科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Ⅲ “果粉”是什么意思
果粉是美国苹果公司电子产品的爱好者,从iPhone开始接触苹果,通过情感认同在延伸消费到苹果的电脑、iPod、iPad,以其对Apple产品品牌的执着追求而著称。与之相对的是“果黑”。
在数码消费领域,如今人们爱用“果粉”来形容对苹果产品热衷的数码用户,这群“果粉”大部分是从iPhone开始接触苹果,通过情感认同在延伸消费到苹果的个人电脑Mac、音乐播放器iPod、平板电脑iPad,同时再把这种对苹果的认可去感染周围的人群,“果粉”们历来以其执着而著称,最新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苹果迷们都已经入不敷出。在调查中,有五分之一的iPhone用户称他们的主银行账户几乎常常处于透支状态这样一种“粉丝导向”的消费。
从苹果公司从2008年至今的BuzzScore可以看出,苹果对于18-34岁人群的吸引力正随着时间逐渐降低,特别是在2010年末;而35岁及以上支持苹果的受访者却逐渐增多,特别是在去年。在18-34岁人群中,苹果的BuzzScore为24,而在35岁及以上人群中的得分为32。
回望苹果在去年11月的某些行为,似乎也和图表中的一些实例相吻合:苹果的广告定位更加针对年轻父母和专业人员。从前那些色彩鲜艳的背景、随着独立音乐起舞的年轻人都不复存在了;新一代的苹果广告展示了自己的产品在商业会议,或周末同孩子在一起的时刻能够发挥怎样杰出的作用。
Ⅳ 手机品牌排行榜靠前十名有
手机品牌前十名的苹果、华为、三星、OPPO、vivo、小米、魅族、一加、诺基亚、索尼。
1、苹果
苹果为是美国智能手机品牌,搭载苹果公司研发的iOS操作系统。2017年9月13日,第十一代iPhone 8,iPhone 8 Plus,iPhone X发布。
2018年9月13日,第十二代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发布。2019年9月11日,第十三代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发布。
4、OPPO
OPPO由陈明永创立于2004年。OPPO业务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400000个销售网点。OPPO在全球共有六大研究所和四大研发中心,拥有超过40000名员工。
2019年12月,OPPO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2020年1月4日,获得2020《财经》长青奖“可持续发展创新奖”。
5、vivo
vivo为一个专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手机品牌,2014年vivo品牌的国际化之路全面开启,除中国大陆市场外,vivo进驻的海外市场包含印度、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2016-2017年,vivo正式成为NBA中国官方合作伙伴。
2016年底,vivo高层在媒体沟通会上透露,将在国内外成立研发中心,国内部分有深圳、东莞、南京、杭州和北京,而在国外将在美国硅谷与圣地亚哥设研发中心。2019年12月25日,获得2019年度人民匠心品牌奖。
Ⅳ 苹果的产品定位是什么档次的消费人群
产品定位是收入较高的高端人士。
苹果就是个街机,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平民百姓,甚至乞丐(某新闻报道说有的乞丐在用苹果6和6plus)。其实就是普通的白领和数码爱好者,正真有钱的都是用上万的商务手机了。
大众消费,但是在中国确是炫耀的资本,高端大气上档次,属于中档商务机。
产品定位使产品在未来潜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的位置。其重点是在对未来潜在顾客民智所下的功夫,为此要从产品特征、包装、服务等多方面作研究,并顾及到竞争对手的情况。品牌定位是针对产品品牌的,其核心是要打造品牌价值。品牌定位的载体是产品,其承诺最终通过产品兑现,因此必然已经包含产品定位于其中。
在谈产品定位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品牌定位。所谓品牌定位就是指企业的产品及其品牌,基于顾客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寻找其独特的个性和良好的形象,从而凝固于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品牌定位是针对产品品牌的,其核心是要打造品牌价值。品牌定位的载体是产品,其承诺最终通过产品兑现,因此必然已经包含产品定位于其中。
对产品定位的计划和实施以市场定位为基础,受市场定位指导,但比市场定位更深入人心。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为产品创造一定的特色,赋予一定的形象,以适应顾客一定的需要和偏好。
在当前市场中,有很多的人对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不加区别,认为两者是同一个概念,其实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具体说来,目标市场定位(简称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对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者市场的选择;而产品定位,是指企业对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从理论上讲,应该先进行市场定位,然后才进行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对目标市场的选择与企业产品结合的过程,也即是将市场定位企业化、产品化的工作。
产品定位的理念可归纳为以下三项:
1、 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如何?
2、 产品在营销中的利润如何?
3、 产品在竞争策略中的优势如何?
Ⅵ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国产手机
国产手机不断的迎合国人使用手机的习惯,那么自然会赢得国人的信赖。国产手机的崛起意味着中国在科研方面的进步。
1、设计更符合国人习惯:国产手机具有本土优势,更能发掘国人使用手机的常用习惯,从而进一步去优化手机的系统设计和使用体验。比如努比亚的FiT边缘触控技术、人机交互设计,比如主打安全的360手机系统,能远程锁死手机,小米MIUI云服务、应用双开等设计都是从国人需求出发进行优化。
总结:国产手机如此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细分市场,一方面增加了国人购机的选择,一方面又能满足小众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这样滴水不漏的市场布局,消费者想买啥国产都有的卖,所以国人想不支持国产都很难了。
Ⅶ iphone6是如何市场定位
你好,iPhone6属于高端手机啊,本身市场定位就是这个
谢谢请采纳
Ⅷ 华为手机的市场定位是什么
定位有高中低 便宜的七八百贵得要三四千 所以要说型号才好帮你定位价格
Ⅸ 苹果手机市场定位分析
到2005年,苹果的iPod销量暴涨,当年售出2000万台,数量惊人,是2004年销量的4倍。该产品对于苹果公司的营收越发重要,占当年收入的45%。而这个时候乔布斯曾问摩托罗拉时任总裁:“如果只能随身带三件东西,你会带什么?”后者回答:“钥匙、钱包和手机,没有iPod。” 而这也是乔布斯担忧的地方。乔布斯得出结论:“能抢我们饭碗的设备是手机。” iPod的MP3功能很容易被整合进手机中,一旦用手机听MP3开始变得普遍,那么苹果马上就又一次陷人困境,所以苹果必须尽早进入手机领域。乔布斯向董事会说明,手机都开始配备摄像头,数码相机市场正急剧萎缩。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iPod身上,如果手机制造商开始在手机中内置音乐播放器。“每个人都随身带着手机,就没必要买iPod了。”
于是2005年,乔布斯开始关注手机,命令公司技术人员开发一款手机。由于苹果没有开发手机的经验,于是和摩托罗拉一起开发了一款POKR手机。由于两家公司开发理念不同,生出来就是一个畸形怪胎,但乔布斯心里早有打算,他早就知道POKR会是个失败之作。他把这次经历当作进入手机行业的铺垫。苹果虽然没有从POKR手机中得到任何利润,但事实上他们得到了一切自己想要从摩托罗拉得到的东西,包括如何与移动运营商打交道,如何开发一台手机以及如何吸引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产品。苹果得到了这些宝贵的经验。从POKR失败开始,苹果公司就着手开发iPhone手机。
iPhone的产品定位:用乔布斯话说,可以把触摸的宽屏iPod,革命性的新型移动电话,具有突破历史意义的网络通信设备融合在一起。说白了就是一个便捷的移动电脑一样的智能手机,即网络智能手机,换句话说是人们移动时的好帮手。因为iPhone里面有个App Store,而App Store的程序总量也已经超过50万款,这么多应用可以帮助消费者做许多事情。比如你启动了提醒功能软件,下个月15号需要你还银行贷款了,到了时间iPhone会提前提醒你;有一句英文不懂,马上输入iPhone软件在线翻译,问题解决;需要交电费了,用iPhone手机上网缴费;到了陌生异地,用iPhone所带的地图导航,哪里有银行、哪里有酒店、哪里有商场、哪里有派出所……iPhone里面的应用都可以帮助你。
就像乔布斯所说:iPhone除了向我们提供基本的通话功能服务,让我们能够联系到世界各地的人之外,还提供了很多更强大的功能。我们有着集各种功能于一身的iPod,你可以真正地将上网设备装进自己口袋,此外你还可以随时随地发电子邮件,使用最好的谷歌地图。
很明显,iPhone定位为移动上网设备,是一个移动的互联网。它的核心功能就是一个通讯和数码终端,可以说苹果将普通手机、相机、可触摸宽屏iPod音乐播放器和掌上电脑的功能融合在iPhone,尤其是把苹果公司的电脑操作系统的植入,使它已经具备了运行音乐软件以外程序的能力和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搜索和地图功能等上网能力。重新定义了移动电话的功能。使互联网进入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让人们在移动时候,解决各种问题。这种多功能的组合为用户提供了超越手机或者iPod这样单一的功能。
iPhone的目标客户定位: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白领和商务人士。iPhone 的价格定位基本在四千到八千,属于高端手机。
在中国iPhone用户特征:高学历、高收入、高阶层。调研显示:iPhone用户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70%以上,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60%,大部分为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办公室职员。
其实,iPhone的目标定位也遵循了《创新的扩散》中的传播过程的这几类人群:创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的追随者、晚期的追随者,以及滞后者。只不过由于iPod的热销和流行,促进苹果的品牌效应更强。而苹果的品牌效应和史蒂夫·乔布斯的名人效应使苹果手机的目标客户定位除了“创新者”、“早期接受者”外,一开始就把“早期的追随者”也列为目标客户。iPhone上市再次成就了一款明星级便携数码产品,上市74天就达到100万。2007年7月上市,2008年竟然成为销量冠军。现在iPhone的第四代iPhone4每个季度的销售量就达到2000万部。这在iPod产品上没有的,这也是iPod为苹果聚成的能量吧!
Ⅹ iphone的市场定位
高端,青年层,比较爱时尚的人群,并且还有喜爱掌上游戏的人们
商务层的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