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超市销售下滑分析报告怎么写
推荐到财务经理人网搜索关于财务分析报告的文章,里面有很多。
『贰』 便利店的发展现状、原因及对策
1、便利店相较于其他零售业态发展更快
便利店这一零售业态相对于中国其他传统业态发展时间较短,但扩张速度较快。2013-2019年,中国零售销售额增速整体呈下行趋势,从2013年的9%下降到2019年的-2%,但是在整个零售行业逐渐不景气的背景下,便利店的销售额仍能保持10%以上的高水平增速。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叁』 超市的发展现状是什么还有经营理念呢
超市的发展历程
超市作为一种经营业态诞生于20世纪的美国。1990年广东东莞虎门镇诞生了我国第一家超市——美佳超级市场,随后国内的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96年后一批世界级大型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等)相继进入中国,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出现区域性的单体或连锁超市,如上海华联、武汉中百超市等。从此,超市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年增长速度达到70%,预计2005年超市的销售额将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5%。伴随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国内零售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超市之间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我们将超市分为专业型超市和非专业型超市两大类。所谓专业型超市主要是指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要经营品种,服务于特定的消费人群,例如家电超市、药品超市、家私超市、手机超市、办公用品超市、肉制品超市等;非专业型超市是指经营的商品名目繁多、品种涵盖范围广,服务的对象为广大的消费者,主要是满足于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要,例如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麦德隆等。专业超市多在汲取非专业超市成功经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要了解药品超市这样的专业超市的运作机制,应该首先知晓非专业超市的“门道”。
超市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种先进的经营模式,超市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目前非专业型超市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营产品经营能力。每一个超市都有自己的定位,确定了自己的定位,也就决定了自己的主营商品,顾客满意度的建立靠经营者对这些商品的经营方式及行为的体现。例如学校旁的超市可以将充满青春活力的商品作为主营品种,并配以引领时尚潮流的推广活动;社区型的超市可以将家居商品、实用商品作为主营品种,在经营中处处体现便利,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社区生活便利,比如代收发信件、代缴水电费和话费等。
成本控制能力。采用低价策略是超市经营的一种重要手段,“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经营方针,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使得在经营商品大同小异的情况下,超市拥有了赢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成本控制是指超市经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包括超市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和销售过程中的费用控制等。
畅销商品开发能力。超市经营面积有限,寸土寸金决定着零售企业只能选择盈利水平高、周转快的畅销商品进行经营。因此,畅销商品的开发是每一个零售企业要面临的问题,而企业开发畅销商品的能力强,意味着以有限的资金和卖场面积实现更多的销售和盈利能力强。有关专家提出,选择某种商品作为企业畅销商品培养对象的方法有很多,诸如从分析商品畅销各因素出发选择畅销商品、从过去的销售记录中选择畅销商品、从竞争对手的营销推广中选择畅销商品、从发达地区和流行起源地选择畅销商品等;推广畅销商品的方式主要包括陈列推广、广告推广和价格推广等,而采用自有品牌方式开发畅销商品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
整体营销策划能力。超市竞争取决于超市所覆盖的商圈的大小以及在商圈内的市场占有率。而强有力的营销能力是取得超市经营成功的关键,这些营销能力包括价格促销、陈列促销、广告促销、服务促销、体验营销等。但这些营销手法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必须加以有机的整合。许多超市经常开展各种促销活动,遗憾的是没有将这些活动有效地整合起来,因而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如充分利用店内POP广告、堆头陈列等方法营造商品价格低廉的卖场气氛、同时加以体验式样营销打消顾客的疑虑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对特价品进行特别陈列,将最吸引人的特价品放置在商场入口特设的陈列架上,其余的则分别陈列在店内各处,力求使消费者走完商场一周,才能全部看完商场推出的特价品,延长了消费者的逗留时间,促使消费者在寻找特价商品时顺便购买其他的非特价品。
大型超市的发展现状
用数字说明我国大型超市的发展与现状
安盛管理 鲍强毅
1998年6月,国内贸易局出台了《关于零售业态的分类意见》,首次对我国零售业态进行了规范。它们是:百货店、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型综合性超市和仓储式商场等八类。
1999年上半年,国内贸易局连锁商业办公室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全国部分城市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进行一次调查,收到35个城市、146个店铺的调查结果。
一、大型超市的结构情况
(一)、地区分布
店铺最多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天津、青岛、石家庄、大原、大连。其中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天津5个城市占了48%,其他30个城市总和为52%。
全国近一半的大型超市集中在这5个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多,中西部城市少,发展极不平衡。
(二)、地理位置:
大部分的店铺开在市区,市区的店铺占76%。只有部分仓储式商场开在郊区。这与国外大不一样,国外的大型超市尤其是仓储式商场基本建在郊外,主要原因是我国交通工具和消费习惯与国外不同所致。
(三)、经济类型
党的“十五大”后我国企业经济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型超市企业也是如此,近几年新成立的企业中,除国有独资外其它经济成分的比例有所增加,大型超市的经济成份的比例。也在大幅增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知名零售集团都陆续登陆我国,在中国版图都可以看到的全球知名零售企业沃尔玛(美国)、家乐福(法国)、麦德龙(德国)、万客隆(荷兰)、欧尚(法国)、伊腾洋华堂和佳世客(日本)的店铺。近几年,国外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首选业态就是大型超市。
(四)、开业时间
90年代初,广州的一家零售企业最先在广州市开了一家叫广客隆的店,标志着大型超市在我国开始。直到1995年前在全国只有十几家店铺。1995年后,随着外贸的介入,大型超市开始发展起来,现在大部分店铺都是1997年以后开业的,1998年开店速度加快。
(五)物业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及投资成本。
有60%的店铺所有权归经营者自己,其中新建和改造各占一半。在新建和改造的资金使用上各店铺不等,高达上亿元,低至几百万元。另有40%以租货的形式出现的。租货的租金各地区、各企业、相差也很大,高、低相差着几十倍。幅度在90—700元/平方米之间居多。北京、青岛两城市租金相对偏高。
(六)、组织形式
70%是连锁经营,30%是单店运营。
(七)、经营规模
一个企业最多的店铺有十几家。一般3—6个店铺居多。
(八)营业面积
店铺营业面积在3000—6000平方米占47%,6000—10000平方米占24%,10000以上占26%。
二、经营情况
(一)、商品结构
绝大部分的店铺以食品、日用品、家电、服装为主。百分之百店铺都经营食品,食品的经营比例在40—70%之间。但经营生鲜食品的比例不高,占食品比例3——15%之间。
(二)、经营品种
经营品种在1万种以上的店铺占74%,其中1—2万之间的店铺占41%,2万种以上占33%。
(三)、销售额
全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的店铺占30%,1亿—5亿之间占40%,5亿元以上占10%。其中5亿以上企业中,合资企业占了66%。
(四)、每日客流量
每日平均客流量在4千人以下为40%,4千—1万人之间为40%,1—2万人次为12%,2万以上为8%。
(五)、客单价
最高店铺的平均客单价为260元,最低为13元,其中70元以上为17%,40—70元之间53%,40元以下为30%。
(六)、用工人数
用工人数在200人以下的占20%;200—500人之间居多,占52%;500—1000人之间占21%,1000人以上占4%。其中合资企业的用工人数集中在200—1000人之间,超过1000人的企业依次是:国有独资,有限责任,股份制。
(七)、平均人效(销售额/人·年)
最高266万元,最低11.9万元。146个店铺的平均人效57.9万元,各企业用工人数相差甚远,人效相差也很大。
(八)、平均地效(销售额/平方米·年)
据有关资料记载,家乐福1998年在中国(大陆)每平方米平均销售额平均是5232美元(合人民币:43427元)我国是家乐福在全球整个销售中等水平,家乐福较高的是在本土法国,阿根廷、西班牙等。我国大型超市的平均地效为24296元,最高的店铺为88900元(合资企业)最低的为5538元。两者之者相差较大,这种差别除地区间消费水平、店铺规模差别外,很大一部分是经营管理的差别。1998年5000万元以上连锁企业中,平均地效最高的企业为10877元。最低的企业是4745元。
三、对大型超市发展的一些看法
通过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大型超市的一个总体情况,大型超市为什么在我国发展如此之快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零售的发展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上游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的十年来,物品的极大丰富、商品的供应需要双方发生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这样为“一站式”购物打下了基础;二是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心理的变化、目标顾客的细化为大型超市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把购物时间集中在双休日,那么大型超市就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性”的便利;三是大型超市经营成本的降低也是快速发展的原因。设施简洁、装修简单(与百货店比)降低了企业的物业成本;大批量的采购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经营规模大,人员相对减少,自选自助服务降低了人工成本。总之,这些成本的降低,最终使商品价格降低,消售额增加,因而带来利润的提高;四是国外先进企业的介入、先进管理技术的导入带动了大型超市的发展。中国零售业的开放是从1992年开始,当时主要是以百货零售业的合资企业出现。1995年以后,国外企业尤其是欧美企业进来后,他们把好的管理经验、新的观念和技术带到中国也带动了中国大型超市的发展。深圳是我国最早开放零售业城市之一,当时沃而玛进来时,当地不少企业感到有压力,但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深圳万佳无论在消费者的知名度还是消费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都与沃尔玛不相上下。
随着中国加入“WTO”,近两年会有更大的发展。但是纵观我国大型超市目前的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型超市物业投资太高。我国大型超市的物业60%是自选和改造,自建的费用高的惊人,有相当一部分店铺物业投资在1亿元左右,如果按年销售2亿元,利润1%计算(200百万/年),50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经常听到一些企业讲,几千万用于建房、几百万用于购买设备、最后店建起来,设备购进来,商品摆进去,店是开业了,但由于后续资金支持不足导致供应商断货。相反国外企业在中国开店很少自建店铺,大部分都是租贷或与物业主合作方式进行(有些中方的合作方就是房地产开发商),这样既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又缓解了资金的使用。企业可通过兼并、改造、合作、租贷方式减少物业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并使资金能够合理、均衡地分配使用;二是经营效果相差太大。从经营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除商品种类、数量、商品结构(大类)没有太大的差别外。每个店铺的销售额、客流量、平均客单价、平均人均、平均地效相差太大,有的高达几十倍。如果排除不同地区购物力水平的差别,既使是同一地区也是如此。如某一地区,平均地效最低为1.75万元/平方米·年,最高的为64.4万元/平方米·年,相差37倍。平均人效也是如此,某一地区最高的人效为266万元,最低的为21.8万元,相差12倍。经营效果的提高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加强全面科学管理。如果我们在用工上有一个合理的安排,降低人工直接成本和所带来管理成本,经营效果将会有很大改观。还应加强对零售业核心技术的管理(采购管理技术、店铺营运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防损管理技术、品类管理技术等)。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使企业的经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连锁经营网点布局
连锁经营网点布局
连锁经营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企业忽视了市场容量和市场属性对其的影响,造成连锁店建设的盲目性与重复性。目前许多连锁企业处于亏损的临界点,有的企业甚至已面临破产问题,这里固然有规模不够大无法获得规模效益的原因,但连锁网点布局上的缺陷和不规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如某市共有连锁企业30家,辖980个分销点,其布局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在同一商圈内网点布设存在重复性,经营商品类似、经营规模相近;(2)距离过近,如在200米长的街道两边,雷同的便利店、超市就有7家,加剧了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3)与这种重复设点相反,有不少纳入规划的社区内尚没有连锁网点。对其中7家连锁经营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表明,连锁企业和向连锁经营发展的企业已开始重视店址选择问题,但这一重视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选址是连锁经营的关键,网点布局影响了日后的发展,因此对网点选择较慎重,一般在进行商圈调查和市场分析后才作决定;另一种也认为选址很重要,但把每一家分店的选址孤立考虑,认为哪里有开设条件(如有场地、在交通要道边),就到哪里设点。
连锁经营分销网点分布的商圈分析
1.商圈界定。所谓商圈,是指商店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是商店的辐射范围。商圈由核心商圈(顾客占55~70%)、次级商圈(顾客占15~20%)和边缘商圈构成。商圈分析,是指对网点商圈的构成情况、特点、范围以及引起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划定,为网点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商圈分析的意义在于:(1)可获知特定商圈内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连锁店可依此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2)若已在一定区域内设有分店,连锁总部可判断新店是否会与老店发生冲突;(3)可测算一定区域内分店设置的数目;(4)能准确识别市场地理位置上的特点;(5)掌握市场竞争、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商品配送、劳动力供给等情况。
2.商圈划定。企业可通过售后服务登记、顾客意向征询、用户信息网络等形式搜集有关顾客的资料,对现有网点的覆盖区域大小、形态和特征作出较为准确的确定,进而划定商圈。
网点布局研究的目的是科学确定新网点位置,因此首先要对准备开设的网点所在商圈加以划定。划定商圈的传统方法是“雷利零售引力法则(Reilly's Law of Retail Gravitation)”。该法则通过确定一个位于两区域间的无差异点,根据此点来确定商圈大小。该法则表明特定区域人口越多、消费规模越大、商业基础越发达,对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大,商圈也就越大,而处于无差别点上的消费者不论到哪里购物利益均等。
“雷利零售引力法则”虽简单易行,但没有考虑交通时间和网点的集散顾客能力,且该法则并不是确定某一网点的商圈,而是确定某一区域的商圈。大卫·哈弗(David Huff)对此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哈弗模型来确定网点商圈。哈弗模型考虑到网点的营业面积、顾客的购物时间、顾客对距离的敏感程度等,经统计计算可得出消费者从不同距离到目标店购物的概率,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设立不同的概率标准,选择一定概率下的距离划定商圈范围。但哈弗模型也有其缺点,概率值的确定较复杂,而且没有考虑消费者对不同商店的偏好。
3.商圈分析内容。从单一网点来看,可将其商圈构造归结为“点、线、面、流”四个方面,“点”即网点,“线”即网点可以辐射到的最远距离,“面”即辐射的范围,“流”即商圈的市场动态。商圈分析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人口规划及特征分析:人口总量和密度、年龄分布、平均教育水平、居住条件、总的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职业分布、人口变化趋势、消费习惯等。
人口数量是衡量商圈内需求大小的重要参数。网点的顾客可分为:居住人口、工作人口、路过人口,这三部分人口的消费特点各有不同。了解商圈内不同顾客的年龄分布特点、教育水平、收入支配情况、职业分布,可使连锁企业掌握消费者的惠顾倾向,安排设立适应这些惠顾倾向的连锁分店,以得到最好的布局效益。另外根据商圈内居民的消费倾向和生活习惯可以预测特定商业行为对现有市场引力的大小。
(2)经济状况分析:主导产业、产业多角化程度、消除季节性经济波动的自由度等。
企业需要掌握商圈内是否存在主导产业、是什么产业以及会给商圈带来什么影响。若商圈内居民多从事与主导产业相关的工作,那么该主导产业的前景就会直接影响商圈内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而影响商圈的市场容量;如果商圈内产业多角化,则消费市场一般不会因某产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大的波动;如果商圈内居民从事的工作行业分散,则居民购买力总体水平的波动就不明显,对连锁店营业额影响相对也就较小。
(3)竞争状况分析:现有竞争者的数目与规模、不同竞争者的优势与弱势、竞争的短期和长期变动趋势、市场饱和程度等。除要注意竞争者外,还要掌握商圈内商店群的构成,衡量商业相对集中区里的各个网点的相容性。其评价工具是商店间顾客交换率。
(4)网点地址的可获性分析:地域类型与数目、交通网络状况、区位规划限制等。开设连锁分店时,一般首先需要分析商圈内有哪些商务区。通常商务区可分已规划商务区和未规划商务区,已规划的商务区一般有区域规划限制,而未经规划的商务区通常有三种,见表1。
商圈内交通的顺畅程度,公交车的路线安排、站位设置,道路过往限制等,均会影响客流量大小,此外税收、执照、营业限制、劳动力保障等,也是影响网点生存的重要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内容,连锁企业可决定是否在商圈内设置分销网点。
青岛零售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外资目前有沃尔玛,家乐福,佳世客,麦德龙,百盛,大福源等等,当地的零售巨头是利群,维客,还有潍坊中百,威海糖酒一些省内知名企业也在青岛的即墨和胶南布好棋子.上面说的是综合性卖场,专业卖场有国美,三联,苏宁,五星,大中,还有家居类的百安居,东方家园,可谓狼烟四起,而且近期一些外资大鳄已经或正在进入,到时竞争会更残酷!
我要说的是超市这种零售业态.这是一个大吃小的年代,很多规模实力不够的中小型超市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与大商场比,自己有什么竞争优势?价格?品种?面积?好像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那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我上大学时,没好好学,老师讲的东西没记住多少,但市场营销学老师讲的一句话印象挺深刻: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活法.
不能与大超市比价格,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拼不起!大超市可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青食饼干,花生油,奶类,生肉类,大米鸡蛋卫生纸等等这些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食品赚几分几毛钱,甚至赔钱卖,为什么?第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拉人气,树低价形象,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比如鸡蛋低于市价,你去买鸡蛋,总不会排上几分十几分的队买上限量每人三斤五斤的鸡蛋回家吧?多少捎点别的吧?还有二,返利,这个原因很多人也知道,合同规定着,我一年卖一千件货,每件返现金多少,卖一万件返多少,超市即使平进平出,只要能做出量来,返利也相当可观,当然有的是搭赠,比如五十送一,好的,我这五十件低价销售,那一件可就是纯利.还有三,这个也不是秘密,那就是大卖场的利润来源与小超市不同,店大欺客这个词现在不准确了,但店大就可以欺供应商.
想到我这里卖货?可以,一万块钱进场费,几个品种,四个?好,每个品种三百,以后增加品种一个还是三百啊!
过年了,交点儿节庆费吧,一千,店庆了,再交点儿吧,一千.
卖场搞了个大型活动,投入很大,你看我们投入这么大,拉动了你们厂家的销售,结款扣三个点啊!
要上促销员啊,一个月二百块钱的管理费.
买个堆头陈列,行,一月两千,嫌多?你旁边那个位置三千呢!!人家一下子交了半年,这是照顾你啊
大家看到了吧!
但小型超市行吗?不行,就是靠这些品种赚钱的,也没有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实力,所以可口在大卖场你卖两块二,我就卖两块五,怎么了,到了饭店人家还要三块五块呢,到了高档酒吧夜总会这些场合还十块呢,爱喝不喝.
有关青岛超市:
http://club.qingnews.com/showAnnounce.php?topic_id=2895163&board_id=130
『肆』 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
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
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去超市买东西,都开始网购,除了便捷还是其他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只要超市的营销策略好,还是会有很多人去的,下面是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
下降原因:
1、电商分流。
日益发达的电商销售正一步步成为年轻人主力购买的渠道之一,由其是支付宝中的余额宝诞生,更加快了中青年人群体开户,并从相关网站上购买其想要的商品,网购的送货速度日益快捷、因税收及成本小而价格低廉、可以足不出户浏览对比不同商家的价格、网购的商品质量逐步可以得到保障等等,成为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购物选择。
2、停车位减少。
自周边大片空地及停车场都在建设开工,道路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开工,但超市周边的停车位可使用数下降了近10%,这使得有些有车一族往更远的地方选择购物,如去年新开的大润发等。.
3、价格因素。
在5月份下旬做了一期10元均一价的快讯商品,取得了较好的销售及带动作用,也证明了其实顾客还是很在乎价格的(老板常说这里都是有钱人,不在乎价格),在5月底至6月初,超市系统做了2800多个单品的调价,其中降价的商品200多个占总调整数量的7%,涨价的商品2600多个达到价格调整的93%,而超市本身的价格是否合理,是否用同行KA卖场的进货价作为依据与供应商谈判降低供货价来提升毛利的方式,我个人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更感到2600多个商品在半个月间一次性涨价的采购明显用意。
4、自营小区内便利店商品日益同质化。
在小区内的自营的便利店增加,便利店也经营着吸引客流的食品、生鲜商品、包括进口商品都能满足一般家庭的日常需求,至19日财务发布的销售对比,便利店销售同比销售达145%的增长,即是日益扩展的便利店优益成绩的表现。 可客人还是这么些人,没有外来的客增加。
提升方案:
1、超市的网购能开通多种在线支付,并能满额全国包邮的话,还是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的。
2、停车位是短期死穴,只是期等主要道路能尽快开通并在搞建设时考虑适当增设停车位,将带来更多的成交机会。
3、超市的价格门店权限极小,可调动的资源仅有市调且难以全面铺开,针对供应商期待能与采购协作逐一进行市调,将供货价进行下调,增加超市毛利。实施方案:每周持续安排促销员进行市调工作 针对民生品牌逐步市调
4、原本超市的低毛利就是与便利店错位经营的一种战略方针,现如今除了商品,价格差距也正在进一步缩小。建议民生类商品超市还是多走亲民路线。超市跟进重点:持续关注生鲜蔬菜的品种及价格,坚持有特价商品带动销售,扩宽顾客的购阶层带动客单数
5、建议超市设会员折扣制,现在超市发行的购物卡折扣基本全被银行赚走了(银行代制卡式),销售的越多,顾客却实得到了优惠,但无形中增加了超市销售卡及财务成本的投入。而设会员折扣制,更能直观的体现在小票上,与顾客间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提升顾客的忠诚度,且目前的系统是支持的。用现折的方式也不存在制卡的风险问题。将来真的走向社会还是会面临同样问题的。
6、门店内的商品正在做建议锁码申请,锁码后,将可以引进更多的商品汰换滞销商品。实施方案:按销售将各类别的商品逐步提交锁码申请 完善新品及品类建议引进工作,增加可销售点
7、降低缺货率,提升销售。实施方案:由本人负责快讯、堆头、N架商品的检查及销售跟进 汇总各档期的销售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挖掘亮点商品销售 ,出每周的缺货商品让各自负责的领班进行跟进反馈,最终提升销售减少缺货情况
9、做为大卖场,希望有免费巴士提供,进一步提升门店竞争力。
1、如何应对“来客数少”的现象
原因:
(1)问题主要出在生鲜可能没有特价促销活动;
(2)整体管理差,商场经营没有创新;
(3)未查明主要是哪几天,哪些时段来客数少;
(4)未查明一天三个时段的不同需求是什么;
(5)主流客源为什么要来你这店;
(6)时段性促销策划未知晓客源。
措施:
一查蔬果;二查熟食;三查特价促销;四查陈列气氛;五查季节商品;六查品类结构;七查创新点;八查促销信息发布。
方案:
(1)今天/明天生鲜特价商品;
(2)目标计划性购买品如油米酱盐醋,周一到周五提前预告周六、日的特价,其目的不是吸引你今天购买,而是让你在今天看到后吸引你在周末再来,或告知你的亲人/朋友再来;
(3)出入口的大幅KT板促销品公告,不是简单地把DM贴在上面,因为其太小难引起顾客注意,故每一个单品都应是扩大布置及美化;
(4)消费满X元免费赠送;
(5)策划展示性/表演性活动;
(6)顾客参与性活动的组织;
(7)设计生活提案,下一阶段/下周怎么过!如“十一旅游套餐”、“GO,野营休闲去”以提升来客数为核心的促销。
2、如何应对“成交率低,客单量少”的现象
原因:
(1)主要是来客数少,所以客单数少(见第一现象);
(2)其次主流忠诚客群产生动摇,商场吸引力减弱;
(3)商品单品结构精选不准,顾客买不到自己合适的商品,不能引起顾客的购买欲;
(4)竞争对手的竞争手段比我方强。
措施:
一要做顾客调查,了解顾客想什么,需要什么;二要挑选轰动惊暴商品;三要调整20商品单品;四要供应商增加试吃和展示。
『伍』 营销现状怎么分析
一、直观地讲,就是营销目前所处的状态,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上是讲企业在整个行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所面临的威胁或挑战,所能选择的机会或利基等;微观上讲,就是指企业营销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要素的发展现状与组合方式等。
二、具体而言,分析一个企业的营销现状,一般包括如下方面:
1、销售额数据:本期销售额数据多少,是否正常,和单上年度同期数据做分析。
2、回款数据金额:本期回款金额多少,是否符合要求;
3、销售的产品构成中,产品种类的销售数据如何;
4、按照销售区域来看,哪些区域有异常变化;
5、按照销售客户来说,哪些客户有较大增长,哪些客户有较大的减少;
6、按照销售人员来分析,哪些销售人员销售业绩增长显著,哪些下滑严重;
7、和竞争对手同期相比较,我们做的怎么样;
8、分析销前燃桐售费用的变化和金额,以及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
三、对比——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分析一个产品的营销现状,首先是明确现状,可以审核产品销量、成本、利润、市场慧坦占有率、销售增长率等因素,并调查与其他产品之间的关系(是领先者还是跟随者等),从而发现段宽产品的准确定位;随后,将产品的定位与其预期目标相比较,发现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如果不符合的话,就进行微观环境分析与宏观环境分析,查看是否在内部环节出现了问题(如渠道出现了问题、定价偏低等)或是外在环境出现了变化(如金融危机、替代品进入市场等);在发现问题,对消费者的需求再进行分析,重新定位产品,并制定各种营销策略。
四、营销现状:
营销现状主要是提供关于市场,产品,竞争,分销和宏观环境的背景数据。以准确把握目标市场以及公司在其中的地位。其中具体包括,市场描述产品回顾,竞争回顾。分销回顾宏观环境诊断。
『陆』 大润发通辽店营销策略现状
稳步前进。
1.合理的商品结构。大润发连锁超市通过大量的随机问卷调查,重点顾客访谈等,积极去了解消顾客的需求,制定了合理的商品结构。
2.实施品类管理。大润发连锁超市对所有的商品都实施了品类管理,不同的商品归为不同的类别,作为大润发超市经营管理的基本活动单位。大润发连锁超市有数以万计的商品数目,包括生鲜食品、生活杂货、五金百货、电器及服饰五大类,其中每个大类中都有丰富的品种提供消费者选择,以便消费者一次购足。
3.拥有自有品牌"大拇指”。目前大润发自营商品是以诉求市场最低价的"大拇指”商品,品项有2000多种,一般比知名品牌要便宜40%左右,即使和卖场同等级其他品牌最低价产品相较,也要便宜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