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超市营销现状分析

超市营销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3 09:58:21

Ⅰ 家家悦超市的营销策略及营销管理现状

家家悦的营销策略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占山为王。
机构体制——不科学
家家专悦幸属运之处在于,中国老百姓们的对于购物环境“不挑剔”和行为习惯上的惰性。一站式购物还没有深入人心。不过眼光稍稍放远一点,家家悦钱途堪忧啊

Ⅱ 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

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

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去超市买东西,都开始网购,除了便捷还是其他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只要超市的营销策略好,还是会有很多人去的,下面是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

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1

下降原因:

1、电商分流。

日益发达的电商销售正一步步成为年轻人主力购买的渠道之一,由其是支付宝中的余额宝诞生,更加快了中青年人群体开户,并从相关网站上购买其想要的商品,网购的送货速度日益快捷、因税收及成本小而价格低廉、可以足不出户浏览对比不同商家的价格、网购的商品质量逐步可以得到保障等等,成为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购物选择。

2、停车位减少。

自周边大片空地及停车场都在建设开工,道路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开工,但超市周边的停车位可使用数下降了近10%,这使得有些有车一族往更远的地方选择购物,如去年新开的大润发等。.

3、价格因素。

在5月份下旬做了一期10元均一价的快讯商品,取得了较好的销售及带动作用,也证明了其实顾客还是很在乎价格的(老板常说这里都是有钱人,不在乎价格),在5月底至6月初,超市系统做了2800多个单品的调价,其中降价的商品200多个占总调整数量的7%,涨价的商品2600多个达到价格调整的93%,而超市本身的价格是否合理,是否用同行KA卖场的进货价作为依据与供应商谈判降低供货价来提升毛利的方式,我个人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更感到2600多个商品在半个月间一次性涨价的采购明显用意。

4、自营小区内便利店商品日益同质化。

在小区内的自营的便利店增加,便利店也经营着吸引客流的食品、生鲜商品、包括进口商品都能满足一般家庭的日常需求,至19日财务发布的销售对比,便利店销售同比销售达145%的增长,即是日益扩展的便利店优益成绩的表现。 可客人还是这么些人,没有外来的客增加。

提升方案:

1、超市的网购能开通多种在线支付,并能满额全国包邮的话,还是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的。

2、停车位是短期死穴,只是期等主要道路能尽快开通并在搞建设时考虑适当增设停车位,将带来更多的成交机会。

3、超市的价格门店权限极小,可调动的资源仅有市调且难以全面铺开,针对供应商期待能与采购协作逐一进行市调,将供货价进行下调,增加超市毛利。实施方案:每周持续安排促销员进行市调工作 针对民生品牌逐步市调

4、原本超市的低毛利就是与便利店错位经营的一种战略方针,现如今除了商品,价格差距也正在进一步缩小。建议民生类商品超市还是多走亲民路线。超市跟进重点:持续关注生鲜蔬菜的品种及价格,坚持有特价商品带动销售,扩宽顾客的购阶层带动客单数

5、建议超市设会员折扣制,现在超市发行的购物卡折扣基本全被银行赚走了(银行代制卡式),销售的越多,顾客却实得到了优惠,但无形中增加了超市销售卡及财务成本的投入。而设会员折扣制,更能直观的体现在小票上,与顾客间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提升顾客的忠诚度,且目前的系统是支持的。用现折的方式也不存在制卡的风险问题。将来真的走向社会还是会面临同样问题的。

6、门店内的商品正在做建议锁码申请,锁码后,将可以引进更多的商品汰换滞销商品。实施方案:按销售将各类别的商品逐步提交锁码申请 完善新品及品类建议引进工作,增加可销售点

7、降低缺货率,提升销售。实施方案:由本人负责快讯、堆头、N架商品的检查及销售跟进 汇总各档期的销售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挖掘亮点商品销售 ,出每周的缺货商品让各自负责的领班进行跟进反馈,最终提升销售减少缺货情况

9、做为大卖场,希望有免费巴士提供,进一步提升门店竞争力。

超市销售下降原因分析和提升方案2

1、如何应对“来客数少”的现象

原因:

(1)问题主要出在生鲜可能没有特价促销活动

(2)整体管理差,商场经营没有创新;

(3)未查明主要是哪几天,哪些时段来客数少;

(4)未查明一天三个时段的不同需求是什么;

(5)主流客源为什么要来你这店;

(6)时段性促销策划未知晓客源。

措施:

一查蔬果;二查熟食;三查特价促销;四查陈列气氛;五查季节商品;六查品类结构;七查创新点;八查促销信息发布。

方案:

(1)今天/明天生鲜特价商品;

(2)目标计划性购买品如油米酱盐醋,周一到周五提前预告周六、日的特价,其目的不是吸引你今天购买,而是让你在今天看到后吸引你在周末再来,或告知你的亲人/朋友再来;

(3)出入口的大幅KT板促销品公告,不是简单地把DM贴在上面,因为其太小难引起顾客注意,故每一个单品都应是扩大布置及美化;

(4)消费满X元免费赠送;

(5)策划展示性/表演性活动;

(6)顾客参与性活动的组织;

(7)设计生活提案,下一阶段/下周怎么过!如“十一旅游套餐”、“GO,野营休闲去”以提升来客数为核心的促销。

2、如何应对“成交率低,客单量少”的现象

原因:

(1)主要是来客数少,所以客单数少(见第一现象);

(2)其次主流忠诚客群产生动摇,商场吸引力减弱;

(3)商品单品结构精选不准,顾客买不到自己合适的商品,不能引起顾客的购买欲;

(4)竞争对手的竞争手段比我方强。

措施:

一要做顾客调查,了解顾客想什么,需要什么;二要挑选轰动惊暴商品;三要调整20商品单品;四要供应商增加试吃和展示。

Ⅲ 超市销售下滑分析报告怎么写

1、提出销售下滑的问题。要包括销售下滑产品的品种、数量指标。以及销售下滑总的数量和指标。

2、分析销售下滑的原因:超市的环境变化、超市的服务质量变化、产品品种的数量和质量变化、超市的行销手段变化、超市的销售环境变化等等,要有具体的分析和准确的数字。

3、提出提高超市营销的具体可行的办法和建议。

(3)超市营销现状分析扩展阅读:

提升业绩的相关的策略技巧:

1、进行大力度促销活动。例如广场前销售促销活动,吸引顾客,增加人气。

2、实行每日特价活动。每天推出一款超低价产品(蔬菜,大米,鸡蛋等日常必需消费品)来吸引顾客。

3、还可以通过发传单,在电视台进行宣传等方式,扩大产品知名度。

4、事先进行客流量调查,分析购物客流结构,再针对主要客户群,提出相应的促销方案。例如,针对青年人的感,增加时尚产品的促销力度。

Ⅳ 如何改善超市的销售情况

超市是以销售快速消费品为主。
改善超市的销售的方法:
1、陈列
对超市内的商品来说,最重要的促销方式并不是降价或抽奖什么的,而是陈列。如果有人经常到超市逛,那么给这些商品一个易见易选易取(3s)的陈列位置与陈列方式,就能显著提高销量。
2、宣传
如果这部分商品库存很大,可以在门外张贴大型的pop,或者印一些小传单,拿到人多的地方去发,同时可以辅之余一些小型活动,满50送礼、满百送礼等等,根据礼品的利润与店里能提供的赠品来设置买赠方案。
建议在超市入口处或其它位置较好的地方,甚至可以在收银线以外特地设置一个柜台,专门销售这类商品。

Ⅳ 超市经营状况调查报告

1超市分布 规模情况:
2超市经营管理情况:
3超市销量:
4当地居名的需要:
5调查时间,旺季和淡季。

Ⅵ 超市的发展现状是什么还有经营理念呢

超市的发展历程

超市作为一种经营业态诞生于20世纪的美国。1990年广东东莞虎门镇诞生了我国第一家超市——美佳超级市场,随后国内的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96年后一批世界级大型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等)相继进入中国,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出现区域性的单体或连锁超市,如上海华联、武汉中百超市等。从此,超市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年增长速度达到70%,预计2005年超市的销售额将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5%。伴随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国内零售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超市之间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我们将超市分为专业型超市和非专业型超市两大类。所谓专业型超市主要是指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要经营品种,服务于特定的消费人群,例如家电超市、药品超市、家私超市、手机超市、办公用品超市、肉制品超市等;非专业型超市是指经营的商品名目繁多、品种涵盖范围广,服务的对象为广大的消费者,主要是满足于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要,例如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麦德隆等。专业超市多在汲取非专业超市成功经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要了解药品超市这样的专业超市的运作机制,应该首先知晓非专业超市的“门道”。

超市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种先进的经营模式,超市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目前非专业型超市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营产品经营能力。每一个超市都有自己的定位,确定了自己的定位,也就决定了自己的主营商品,顾客满意度的建立靠经营者对这些商品的经营方式及行为的体现。例如学校旁的超市可以将充满青春活力的商品作为主营品种,并配以引领时尚潮流的推广活动;社区型的超市可以将家居商品、实用商品作为主营品种,在经营中处处体现便利,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社区生活便利,比如代收发信件、代缴水电费和话费等。
成本控制能力。采用低价策略是超市经营的一种重要手段,“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经营方针,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使得在经营商品大同小异的情况下,超市拥有了赢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成本控制是指超市经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包括超市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和销售过程中的费用控制等。
畅销商品开发能力。超市经营面积有限,寸土寸金决定着零售企业只能选择盈利水平高、周转快的畅销商品进行经营。因此,畅销商品的开发是每一个零售企业要面临的问题,而企业开发畅销商品的能力强,意味着以有限的资金和卖场面积实现更多的销售和盈利能力强。有关专家提出,选择某种商品作为企业畅销商品培养对象的方法有很多,诸如从分析商品畅销各因素出发选择畅销商品、从过去的销售记录中选择畅销商品、从竞争对手的营销推广中选择畅销商品、从发达地区和流行起源地选择畅销商品等;推广畅销商品的方式主要包括陈列推广、广告推广和价格推广等,而采用自有品牌方式开发畅销商品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
整体营销策划能力。超市竞争取决于超市所覆盖的商圈的大小以及在商圈内的市场占有率。而强有力的营销能力是取得超市经营成功的关键,这些营销能力包括价格促销、陈列促销、广告促销、服务促销、体验营销等。但这些营销手法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必须加以有机的整合。许多超市经常开展各种促销活动,遗憾的是没有将这些活动有效地整合起来,因而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如充分利用店内POP广告、堆头陈列等方法营造商品价格低廉的卖场气氛、同时加以体验式样营销打消顾客的疑虑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对特价品进行特别陈列,将最吸引人的特价品放置在商场入口特设的陈列架上,其余的则分别陈列在店内各处,力求使消费者走完商场一周,才能全部看完商场推出的特价品,延长了消费者的逗留时间,促使消费者在寻找特价商品时顺便购买其他的非特价品。
大型超市的发展现状

用数字说明我国大型超市的发展与现状
安盛管理 鲍强毅
1998年6月,国内贸易局出台了《关于零售业态的分类意见》,首次对我国零售业态进行了规范。它们是:百货店、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型综合性超市和仓储式商场等八类。
1999年上半年,国内贸易局连锁商业办公室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全国部分城市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进行一次调查,收到35个城市、146个店铺的调查结果。
一、大型超市的结构情况
(一)、地区分布
店铺最多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天津、青岛、石家庄、大原、大连。其中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天津5个城市占了48%,其他30个城市总和为52%。
全国近一半的大型超市集中在这5个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多,中西部城市少,发展极不平衡。
(二)、地理位置:
大部分的店铺开在市区,市区的店铺占76%。只有部分仓储式商场开在郊区。这与国外大不一样,国外的大型超市尤其是仓储式商场基本建在郊外,主要原因是我国交通工具和消费习惯与国外不同所致。
(三)、经济类型
党的“十五大”后我国企业经济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型超市企业也是如此,近几年新成立的企业中,除国有独资外其它经济成分的比例有所增加,大型超市的经济成份的比例。也在大幅增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知名零售集团都陆续登陆我国,在中国版图都可以看到的全球知名零售企业沃尔玛(美国)、家乐福(法国)、麦德龙(德国)、万客隆(荷兰)、欧尚(法国)、伊腾洋华堂和佳世客(日本)的店铺。近几年,国外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首选业态就是大型超市。
(四)、开业时间
90年代初,广州的一家零售企业最先在广州市开了一家叫广客隆的店,标志着大型超市在我国开始。直到1995年前在全国只有十几家店铺。1995年后,随着外贸的介入,大型超市开始发展起来,现在大部分店铺都是1997年以后开业的,1998年开店速度加快。
(五)物业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及投资成本。
有60%的店铺所有权归经营者自己,其中新建和改造各占一半。在新建和改造的资金使用上各店铺不等,高达上亿元,低至几百万元。另有40%以租货的形式出现的。租货的租金各地区、各企业、相差也很大,高、低相差着几十倍。幅度在90—700元/平方米之间居多。北京、青岛两城市租金相对偏高。
(六)、组织形式
70%是连锁经营,30%是单店运营。
(七)、经营规模
一个企业最多的店铺有十几家。一般3—6个店铺居多。
(八)营业面积
店铺营业面积在3000—6000平方米占47%,6000—10000平方米占24%,10000以上占26%。

二、经营情况
(一)、商品结构
绝大部分的店铺以食品、日用品、家电、服装为主。百分之百店铺都经营食品,食品的经营比例在40—70%之间。但经营生鲜食品的比例不高,占食品比例3——15%之间。
(二)、经营品种
经营品种在1万种以上的店铺占74%,其中1—2万之间的店铺占41%,2万种以上占33%。
(三)、销售额
全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的店铺占30%,1亿—5亿之间占40%,5亿元以上占10%。其中5亿以上企业中,合资企业占了66%。
(四)、每日客流量
每日平均客流量在4千人以下为40%,4千—1万人之间为40%,1—2万人次为12%,2万以上为8%。
(五)、客单价
最高店铺的平均客单价为260元,最低为13元,其中70元以上为17%,40—70元之间53%,40元以下为30%。
(六)、用工人数
用工人数在200人以下的占20%;200—500人之间居多,占52%;500—1000人之间占21%,1000人以上占4%。其中合资企业的用工人数集中在200—1000人之间,超过1000人的企业依次是:国有独资,有限责任,股份制。
(七)、平均人效(销售额/人·年)
最高266万元,最低11.9万元。146个店铺的平均人效57.9万元,各企业用工人数相差甚远,人效相差也很大。
(八)、平均地效(销售额/平方米·年)
据有关资料记载,家乐福1998年在中国(大陆)每平方米平均销售额平均是5232美元(合人民币:43427元)我国是家乐福在全球整个销售中等水平,家乐福较高的是在本土法国,阿根廷、西班牙等。我国大型超市的平均地效为24296元,最高的店铺为88900元(合资企业)最低的为5538元。两者之者相差较大,这种差别除地区间消费水平、店铺规模差别外,很大一部分是经营管理的差别。1998年5000万元以上连锁企业中,平均地效最高的企业为10877元。最低的企业是4745元。
三、对大型超市发展的一些看法
通过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大型超市的一个总体情况,大型超市为什么在我国发展如此之快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零售的发展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上游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的十年来,物品的极大丰富、商品的供应需要双方发生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这样为“一站式”购物打下了基础;二是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心理的变化、目标顾客的细化为大型超市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把购物时间集中在双休日,那么大型超市就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性”的便利;三是大型超市经营成本的降低也是快速发展的原因。设施简洁、装修简单(与百货店比)降低了企业的物业成本;大批量的采购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经营规模大,人员相对减少,自选自助服务降低了人工成本。总之,这些成本的降低,最终使商品价格降低,消售额增加,因而带来利润的提高;四是国外先进企业的介入、先进管理技术的导入带动了大型超市的发展。中国零售业的开放是从1992年开始,当时主要是以百货零售业的合资企业出现。1995年以后,国外企业尤其是欧美企业进来后,他们把好的管理经验、新的观念和技术带到中国也带动了中国大型超市的发展。深圳是我国最早开放零售业城市之一,当时沃而玛进来时,当地不少企业感到有压力,但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深圳万佳无论在消费者的知名度还是消费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都与沃尔玛不相上下。
随着中国加入“WTO”,近两年会有更大的发展。但是纵观我国大型超市目前的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型超市物业投资太高。我国大型超市的物业60%是自选和改造,自建的费用高的惊人,有相当一部分店铺物业投资在1亿元左右,如果按年销售2亿元,利润1%计算(200百万/年),50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经常听到一些企业讲,几千万用于建房、几百万用于购买设备、最后店建起来,设备购进来,商品摆进去,店是开业了,但由于后续资金支持不足导致供应商断货。相反国外企业在中国开店很少自建店铺,大部分都是租贷或与物业主合作方式进行(有些中方的合作方就是房地产开发商),这样既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又缓解了资金的使用。企业可通过兼并、改造、合作、租贷方式减少物业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并使资金能够合理、均衡地分配使用;二是经营效果相差太大。从经营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除商品种类、数量、商品结构(大类)没有太大的差别外。每个店铺的销售额、客流量、平均客单价、平均人均、平均地效相差太大,有的高达几十倍。如果排除不同地区购物力水平的差别,既使是同一地区也是如此。如某一地区,平均地效最低为1.75万元/平方米·年,最高的为64.4万元/平方米·年,相差37倍。平均人效也是如此,某一地区最高的人效为266万元,最低的为21.8万元,相差12倍。经营效果的提高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加强全面科学管理。如果我们在用工上有一个合理的安排,降低人工直接成本和所带来管理成本,经营效果将会有很大改观。还应加强对零售业核心技术的管理(采购管理技术、店铺营运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防损管理技术、品类管理技术等)。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使企业的经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连锁经营网点布局

连锁经营网点布局
连锁经营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企业忽视了市场容量和市场属性对其的影响,造成连锁店建设的盲目性与重复性。目前许多连锁企业处于亏损的临界点,有的企业甚至已面临破产问题,这里固然有规模不够大无法获得规模效益的原因,但连锁网点布局上的缺陷和不规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如某市共有连锁企业30家,辖980个分销点,其布局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在同一商圈内网点布设存在重复性,经营商品类似、经营规模相近;(2)距离过近,如在200米长的街道两边,雷同的便利店、超市就有7家,加剧了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3)与这种重复设点相反,有不少纳入规划的社区内尚没有连锁网点。对其中7家连锁经营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表明,连锁企业和向连锁经营发展的企业已开始重视店址选择问题,但这一重视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选址是连锁经营的关键,网点布局影响了日后的发展,因此对网点选择较慎重,一般在进行商圈调查和市场分析后才作决定;另一种也认为选址很重要,但把每一家分店的选址孤立考虑,认为哪里有开设条件(如有场地、在交通要道边),就到哪里设点。
连锁经营分销网点分布的商圈分析
1.商圈界定。所谓商圈,是指商店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是商店的辐射范围。商圈由核心商圈(顾客占55~70%)、次级商圈(顾客占15~20%)和边缘商圈构成。商圈分析,是指对网点商圈的构成情况、特点、范围以及引起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划定,为网点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商圈分析的意义在于:(1)可获知特定商圈内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连锁店可依此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2)若已在一定区域内设有分店,连锁总部可判断新店是否会与老店发生冲突;(3)可测算一定区域内分店设置的数目;(4)能准确识别市场地理位置上的特点;(5)掌握市场竞争、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商品配送、劳动力供给等情况。
2.商圈划定。企业可通过售后服务登记、顾客意向征询、用户信息网络等形式搜集有关顾客的资料,对现有网点的覆盖区域大小、形态和特征作出较为准确的确定,进而划定商圈。
网点布局研究的目的是科学确定新网点位置,因此首先要对准备开设的网点所在商圈加以划定。划定商圈的传统方法是“雷利零售引力法则(Reilly's Law of Retail Gravitation)”。该法则通过确定一个位于两区域间的无差异点,根据此点来确定商圈大小。该法则表明特定区域人口越多、消费规模越大、商业基础越发达,对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大,商圈也就越大,而处于无差别点上的消费者不论到哪里购物利益均等。
“雷利零售引力法则”虽简单易行,但没有考虑交通时间和网点的集散顾客能力,且该法则并不是确定某一网点的商圈,而是确定某一区域的商圈。大卫·哈弗(David Huff)对此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哈弗模型来确定网点商圈。哈弗模型考虑到网点的营业面积、顾客的购物时间、顾客对距离的敏感程度等,经统计计算可得出消费者从不同距离到目标店购物的概率,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设立不同的概率标准,选择一定概率下的距离划定商圈范围。但哈弗模型也有其缺点,概率值的确定较复杂,而且没有考虑消费者对不同商店的偏好。
3.商圈分析内容。从单一网点来看,可将其商圈构造归结为“点、线、面、流”四个方面,“点”即网点,“线”即网点可以辐射到的最远距离,“面”即辐射的范围,“流”即商圈的市场动态。商圈分析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人口规划及特征分析:人口总量和密度、年龄分布、平均教育水平、居住条件、总的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职业分布、人口变化趋势、消费习惯等。
人口数量是衡量商圈内需求大小的重要参数。网点的顾客可分为:居住人口、工作人口、路过人口,这三部分人口的消费特点各有不同。了解商圈内不同顾客的年龄分布特点、教育水平、收入支配情况、职业分布,可使连锁企业掌握消费者的惠顾倾向,安排设立适应这些惠顾倾向的连锁分店,以得到最好的布局效益。另外根据商圈内居民的消费倾向和生活习惯可以预测特定商业行为对现有市场引力的大小。
(2)经济状况分析:主导产业、产业多角化程度、消除季节性经济波动的自由度等。
企业需要掌握商圈内是否存在主导产业、是什么产业以及会给商圈带来什么影响。若商圈内居民多从事与主导产业相关的工作,那么该主导产业的前景就会直接影响商圈内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而影响商圈的市场容量;如果商圈内产业多角化,则消费市场一般不会因某产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大的波动;如果商圈内居民从事的工作行业分散,则居民购买力总体水平的波动就不明显,对连锁店营业额影响相对也就较小。
(3)竞争状况分析:现有竞争者的数目与规模、不同竞争者的优势与弱势、竞争的短期和长期变动趋势、市场饱和程度等。除要注意竞争者外,还要掌握商圈内商店群的构成,衡量商业相对集中区里的各个网点的相容性。其评价工具是商店间顾客交换率。
(4)网点地址的可获性分析:地域类型与数目、交通网络状况、区位规划限制等。开设连锁分店时,一般首先需要分析商圈内有哪些商务区。通常商务区可分已规划商务区和未规划商务区,已规划的商务区一般有区域规划限制,而未经规划的商务区通常有三种,见表1。

商圈内交通的顺畅程度,公交车的路线安排、站位设置,道路过往限制等,均会影响客流量大小,此外税收、执照、营业限制、劳动力保障等,也是影响网点生存的重要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内容,连锁企业可决定是否在商圈内设置分销网点。

青岛零售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外资目前有沃尔玛,家乐福,佳世客,麦德龙,百盛,大福源等等,当地的零售巨头是利群,维客,还有潍坊中百,威海糖酒一些省内知名企业也在青岛的即墨和胶南布好棋子.上面说的是综合性卖场,专业卖场有国美,三联,苏宁,五星,大中,还有家居类的百安居,东方家园,可谓狼烟四起,而且近期一些外资大鳄已经或正在进入,到时竞争会更残酷!
我要说的是超市这种零售业态.这是一个大吃小的年代,很多规模实力不够的中小型超市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与大商场比,自己有什么竞争优势?价格?品种?面积?好像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那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我上大学时,没好好学,老师讲的东西没记住多少,但市场营销学老师讲的一句话印象挺深刻: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活法.
不能与大超市比价格,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拼不起!大超市可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青食饼干,花生油,奶类,生肉类,大米鸡蛋卫生纸等等这些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食品赚几分几毛钱,甚至赔钱卖,为什么?第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拉人气,树低价形象,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比如鸡蛋低于市价,你去买鸡蛋,总不会排上几分十几分的队买上限量每人三斤五斤的鸡蛋回家吧?多少捎点别的吧?还有二,返利,这个原因很多人也知道,合同规定着,我一年卖一千件货,每件返现金多少,卖一万件返多少,超市即使平进平出,只要能做出量来,返利也相当可观,当然有的是搭赠,比如五十送一,好的,我这五十件低价销售,那一件可就是纯利.还有三,这个也不是秘密,那就是大卖场的利润来源与小超市不同,店大欺客这个词现在不准确了,但店大就可以欺供应商.
想到我这里卖货?可以,一万块钱进场费,几个品种,四个?好,每个品种三百,以后增加品种一个还是三百啊!
过年了,交点儿节庆费吧,一千,店庆了,再交点儿吧,一千.
卖场搞了个大型活动,投入很大,你看我们投入这么大,拉动了你们厂家的销售,结款扣三个点啊!
要上促销员啊,一个月二百块钱的管理费.
买个堆头陈列,行,一月两千,嫌多?你旁边那个位置三千呢!!人家一下子交了半年,这是照顾你啊
大家看到了吧!
但小型超市行吗?不行,就是靠这些品种赚钱的,也没有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实力,所以可口在大卖场你卖两块二,我就卖两块五,怎么了,到了饭店人家还要三块五块呢,到了高档酒吧夜总会这些场合还十块呢,爱喝不喝.
有关青岛超市:
http://club.qingnews.com/showAnnounce.php?topic_id=2895163&board_id=130

Ⅶ 超市营销创新分析

超市营销创新分析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就要不断改革创新营销思路,要在较好掌握传统营销策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可行的营销策略。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超市营销创新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

现在,超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超市是民众休闲购物的重要场所,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在享受超市购物带来的购物体验。超市是零售业的主要集合地,我们国内目前已有多家国际大型超市入驻,这些外来超市往往凭借自身优秀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手段和舒适的购物体验而赢得民众的广泛认可;面对外来超市的冲击我国的本土超市又该如何迎接挑战、站稳市场呢?通过对消费者行为以及以往营销方式的分析,提出营销策略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

超市;消费者行为;营销

1.超市的消费者行为特点及其分析

去超市购物的人有学生、家庭主妇、老人等,他们由于生活背景、文化程度、消费能力等的不同,所具有的购物心态和购物目的也不相同,但总体分析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

1.1价值取向越来越清晰

人们去超市购物一般都是去购买一些生活用品以及副食品,而这类商品主要是用来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商品的价格、商品的实用价值以及商品的质量,价格和质量成为人们决定是否购买的关键性因素。

1.2注重购物的便捷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购物的便捷性,为了节约时间人们往往会选择能够一次性付款的超市,而不去逛商业街;人们往往也喜欢超市自由的选购氛围,这样他们就能按照自己的标准去选择商品,也能节省挑选时间。

1.3消费判断能力较强

一般说来,家庭主妇和老人,由于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在选购商品时往往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商品的属性和实用价值,往往能够以较合适的价格买到称心的商品。上班族或学生则因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往往也能准确判断商品是否拥有较高的性价比,是否值得购买。

1.4感性消费成为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已基本能够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开始注重购物体验,开始关注购物过程中精神需求能否得到满足。

1.5对店铺的忠诚度下降

超市购物的出现使得消费者的购物经验快速增加,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商品的甄别,而不再将自己的购物喜好禁锢在某些商店。

2.常见的营销策略对超市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

超市在经营过程中也不断摸索出一些营销策略方法,那么那些较为常见的营销策略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究竟影响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也为下一步提出营销创新做好铺垫。

2.1促销策略对超市消费行为的影响

促销是最常见的一种营销方式,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具体到超市,主要还是以打广告、销售促进和人员推销三种为主。

2.1.1打广告。消费者的购买程序通常是这样的,先知道有这么一种商品,然后开始关注,之后就萌发出想要购买的欲望,最后就是实施购买行动,而要想让消费者行动起来,打广告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种半确定型的消费者,他们的购买目标和意向还不是很明确,因此他们很有可能在终端广告的提示下展开购买行动;还有一些消费者,他们在逛超市时并没有明确的购物目标,那么,商场里的任意一条终端广告都有可能勾起他们的购物欲望,并诱使他们购买。

2.1.2销售促进。销售促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打折、抽奖、免费赠送样品、发放奖券等,通过这些方式直接现场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销售促进的目的是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次数,通过销售促进还可以帮助树立产品品牌印象,增加消费者再度购买的可能性。

2.1.3人员推销。人员推销是一种较为直接、有效的促销方式,消费者在与推销人员的交谈中能够提高对产品的认识,增强消费者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有效促成购买行为的发生。

2.2价格策略对超市消费行为的影响

价格是消费行为发生与否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也是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最为关心的。所谓价格策略就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根据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来灵活调控价格的一种营销策略。虽然超市里商品的价格是总店和生产商协商之后的结果,但是对于商品的心理定价往往是确定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2.2.1非整数定价策略。这种定价方法在超市里较为常见,就是商品定价的时候,以零头数结尾,使用户在心理上有一种很便宜的感觉;这种定价方法往往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信赖感,认为该商品是经过严格考量后才被精准定价的,消费者购买时也会感觉很踏实。

2.2.2招徕定价策略。这种定价策略往往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追求价格优惠或是心理好奇而制定的,其形式有低价与高价招徕两种。例如,为了吸引消费者,将某些商品价格定得很低以满足消费者追求低价的心理;或是有的把价格定得很高,致使有些消费者出于好奇前来超市。

3.超市营销策略创新分析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就要不断改革创新营销思路,要在较好掌握传统营销策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可行的营销策略。

3.1营销过程中要以讲诚信为基本导向

现在媒体对于商品质量问题事件时有曝光,奶粉、黑作坊制作的饮料和食品、食品中有害添加剂严重超标等,都让消费者对购物环境和所购商品的质量时常持怀疑的态度,这些问题商品不但流入了很多小超市,一些大超市中也时常出现问题商品,这让消费者对超市商品的信赖程度大打折扣。就超市而言,其诚信问题主要体现在:

①所售商品质量不合格或是缺斤少两;

②存在价格欺诈和促销欺诈行为,最常见的就是标签价与实际结账价格不一致、截取赠品当卖品。这些行为不但是商家不讲诚信,也是对消费者实际利益的侵害。而这些不诚信行为之所以屡见不鲜是因为长期以来,消费者一直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而在这种状况无法一下子被扭转的情况下,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只能靠商家的自律来实现了。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很多知名店铺之所以拥有良好的业界口碑、较大的市场份额以及忠实的'消费者,往往是因为其将诚信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能够在实际运营中做到诚信经营。

3.2品牌化策略

品牌化道路是超市稳固市场、赢得忠实消费者的必然选择。

3.2.1目标市场差别化策略。

由于消费者的消费水准不同,对商品的质量、价格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超市需要对消费市场进行合理划分,将目标市场按照人群或人群需求做系统划分,在防止竞争过激的同时,还能获得较高的经营利润,对企业而言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例如那些退休老人,他们没有生活负担,退休金还比较可观,购买力相对较强,针对这一目标人群,超市可以开展专门的促销活动,还可以通过改变超市内部购物环境的方法,例如地面防滑处理、设置老年购物通道等,来吸引老年人来超市购物。

3.2.2市场定位差异化。

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可以使超市的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得到提升,超市给消费者的品牌印象也是很独特、很好的。例如,在食品超市中,食品占绝大多数,而这些食品超市又有所区别,有的以零食为主,有的以海产品为主;在日用品超市中,有的主营厨房用具,有的主营生活用品等;在商品档次选择设定上,可以选择中低档商品作为超市的主营商品,一些较大的超市还是以中高端商品销售为主,而那些社区里的小超市则多以低端商品售卖为主。

3.2.3营销创新要结合目标市场以及市场定位的实际情况。

对于超市而言,加强商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手段、销售地点方面的协同是十分有必要的。商品的选取上,除了要考虑商品的种类以及档次质量以外,商品的产品线的宽度与深度也需要被包含在考虑范围之内。在一些大超市中可以实施完善商品品牌和产品线的做法,这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一站式购物需求。那些规模较小的超市则可以选择售卖一些消费者生活中常用到的普通商品,商品的选择要围绕“便利”展开。那么,怎样做才能找到那些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要知道超市不可能一步到位找到所有适合的商品,只有通过不断调试、不断调整,才能最终陈设与消费者生活最为密切的商品,找到消费者购买频率高的商品并不断增加其上架数量和种类,找到消费者购买较少的商品,逐渐减少其上架数量,进而商品的购买率呈不断上升态势。

另外,超市还可以通过经营自有品牌的方式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黏性。国外一些超市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而且自有商品在本超市中所占比例还比较可观,作为超市商品结构的改善方向之一,自有品牌策略是很重要的。

适当的价格策略也是很重要的。降低成本从而压低价格,这是超市运营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低价也是消费者始终追求的。可是现在很多超市所采取的价格策略却是,部分主要商品价格较低,其他很多商品价格高于周边商场,还有一些是虽然价低但是商品质量也很次,长此以往,超市的经营势必受到影响。

为提升销售量同时提升超市整体形象,超市可以选择开展合理的广告宣传活动,例如直接借助媒体打广告、参加公益事业等。关于超市的渠道策略,不仅要局限于线下选址,还可以开发一些线上途径,同时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这样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增强消费黏性,为超市发展提供帮助。

3.3创建营销文化

现在的消费者消费越来越理性,超市需要在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下功夫,打造特色购物平台,营造高雅购物氛围,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提升品牌影响力。在掌握消费者消费心理基础上,立足本土文化,将传统的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文化理念运用到超市的文化构造上来,让这些成为超市的独特卖点。例如春节时候超市可以通过征集对联等形式为参与者发放奖品,调动消费者的参与热情,让大家在文化氛围中体会传统佳节带给我们购物乐趣。

另外,超市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民族,开设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分店,让店员穿上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民族服装,拉近与当地同胞的距离。超市文化品牌的打造,是超市整体实力的体现,是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文化品牌不仅能提升超市的综合竞争能力,还能提高顾客忠诚度,长久地赢得顾客的青睐。

;
阅读全文

与超市营销现状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自荐信 浏览:820
招赢电子商务官网 浏览:137
推广普通话社团在行动实施方案 浏览:32
市场营销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浏览:255
少儿选拔类活动策划方案ppt 浏览:279
速卖通店铺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174
关于梳子的市场营销策划 浏览:414
施工单位培训方案 浏览:217
怎么写品牌策划方案 浏览:748
网络营销合作协议 浏览:107
市场营销以后客户酒局 浏览:505
君乐宝公司官方微信营销分析 浏览:570
电大广告方案策划包括 浏览:952
小学重阳节全科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0
父亲节酒店营销方案 浏览:326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浏览:301
推广成都美食活动方案小学 浏览:64
车位营销策略方案 浏览:339
物流行业淡季营销方案 浏览:29
购物中心开业策划方案 浏览: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