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宁的广告定位是什么
定位的目的就是要将差异化做出来。差异化就是竞争优势,这种差异化最终要通过目标受众的理解表现出来。定位的本质是针对受众的心理位置,实现差异化的传播。位并不改变定位对象本身,而是在人们心中占领—个有利的地位。目标消费群和竞争者是定位的依据,与此对应,其目的在于造成联想和形成差异,如图所示:
定位是指公司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和形象,从而在目标顾客心中确定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地位,定位要求公司能确定向目标顾客推销的差别数目及具体 。李宁公司的CEO张志勇就是把他产品进行定位。利用他个性广告对所定位的消费人群、竞争对手、以及产品等进行市场营销。但它最突出是他广告:
李宁牌商标的含义整体设计由汉语拼音"LI"和"NING"的第一个大写字母"L"和"N"的变形构成主色调为红色造型生动、细腻、美观,富于动感和现代意味,充分体现了体育品牌所蕴涵的活力和进取精神
李宁牌商标的象征意义飞扬的红旗-- 青春燃烧的火炬-- 热情律动的旋律-- 活力。
“李宁”的体育专业化的发展战略的目标群体是15岁到25岁之间,针对这一年轻消费者的专业运动定位对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零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变方向。研发、营销、通路的变化,将是对”李宁”新的品牌战略得到实践的关键要素。”李宁”开始了围绕战略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战术性活动。
李宁就是运用它个性的广告重塑他的品牌。他利用电视广告的独特个性来吸引顾客:一个个普通的男孩女孩,出现在很平常的马路、天桥、空地、天台、胡同,没有专业的运动场地,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他们正在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一切看似平常……他们都身着李宁服装,眼神里流露出对运动无尽的专注与陶醉——他们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小院里晾着衣服,他们站在两边打网球;胡同中的铁门上划上一个白圈,就成了投蓝板;屋子里,一个孩子以一个标准的投蓝动作干脆利索地关了灯钮……最后,画外音响起:“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就是他的个性:“Anything is possible!”给李宁品牌的定位精准得多。在年轻、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可以从无到有,“一切皆有可能!”。它以生动可感的画面,向观众强烈地暗示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生活用品,更是拥有一种生活质量,一种人生境界。
在新的广告创意中,李宁完全摒弃了“明星战略”——所有人都是明星——这在极度崇尚个性的年代,不失为上上之选。在我看来,李宁成功地传播了这样的品牌理念:没有专属的舞台,并不代表你不能跳舞。在你的脚下,整个世界都是舞台。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消费诉求,更是强调一种人生理念和生活价值,
『贰』 李宁在转型前后的市场定位分别是怎样的
转型前市场定位:
2002年,李宁公司确立品牌定位: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根据对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需求的分析,认识到在青年人中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从而决心将品牌设计风格从单一的大众化塑造成“时尚年轻、具有个性”的城市品牌。
转型后市场定位:
2010年6月底,以“90后李宁”为主题,广告语打出“90后李宁”。
“李宁交叉动作”的全新Logo亮相,同时新品牌口号“mad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取代了消费者早已熟知的“一切皆有可能”,目标直指“90后”,意欲抢先一步,占领未来的消费大军。
一、创业初始,李宁的广告语是:中国新一代的希望。
开始“农村包围城市”调整产品定位之后,李宁公司推出了更为“务实”的广告语“步步为赢”。
二、从1997年开始,李宁公司根据对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需求的分析,认识到在青年人中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从而决心将品牌设计风格从单一的大众化塑造成“时尚年轻、具有个性”的城市品牌。
这一时期的李宁公司认为开发决定市场,在这一时期的广告中,李宁公司相继使用“把精彩留给自己”、“我运动我存在”和“季风新运动”作为其广告语。
三、2000年,李宁公司在悉尼奥运会前推出的广告语以世界冠军、体操运动员李小鹏为主角,并配以广告语“出色源自本色”。
2001年,李宁公司推出李宁高尔夫系列产品,希望由此塑造高端市场的品牌形象。同年,李宁公司协同广告公司赴巴黎拍摄广告片,画面是身穿李宁体操服的法国少女体操运动员,广告语为“运动之美世界共享”。
四、2010年6月30日,李宁有限公司高调宣布品牌重塑战略,发布全新的标识和口号,并对品牌DNA、目标人群、产品定位等做了相应调整,打造“90后李宁”。李宁公司新口号为“Make The Change”,品牌新标识则抽象了李宁原创的“李宁交叉”动作。
『叁』 李宁行业动态分析目前情况如何
李宁行业?运动服行业?还是李宁公司?(如果有用请采纳,你的采纳是我最大的动力,系谢谢!)
一、运动服行业: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运动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李宁公司:李宁公司自2004年上市,业绩一路攀升,2009年内地销售额首超阿迪达斯,李宁的业绩一度占据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前列。但近几年其他运动品牌的强势发展,内外市场持续低迷,李宁公司业绩持续下滑,正遭受生存危机。另外,李宁公司发展战略的失误,品牌精神的缺失等也是李宁出现问题的原因。目前李宁公司要认清问题根源,找出发展之路。
2004年,赶在雅典奥运会开幕之前,李宁这一运动品牌赴港上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李宁将奥运营销推向巅峰。次年,在内地市场的销售额首超阿迪达斯。李宁的业绩一度占据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前列。但2011年年报显示,李宁公司全年营业收入89.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4%,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下降达65.19%。多年来连续攀升的业绩开始下滑。2012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8.8亿元,同比下滑9.54%,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大跌84.92%。到2013年净亏损已达3.92亿元。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出现这种情况的李宁并非个例,国内本土运动品牌市场萎缩,业绩大幅下滑,前景令人堪忧。本文就李宁公司现状进行分析,并就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李宁公司的主要问题
李宁牌的核心价值在消费者心中并不十分清晰,且现有消费群体对李宁牌的品牌认知与李宁公司努力塑造的品牌定位并不十分吻合,消费者认知的某些品牌属性正是李宁公司为实现其品牌国际化战略而希望弱化的。
(一)市场方面的问题
1.品牌定位不清。根据盖洛普咨询有限公司所做调研,友好、具有民族荣誉感是李宁最为突出的品牌个性。而非李宁公司所努力塑造的年轻的、时尚的、国际化的。李宁的目标定位是“高端的”、“专业的”、“国际化的”。而李宁表现出来的定位是“中高端的”、“初级的”、“民族品牌”。同时,消费者表现出来的定位是“友好的”、“荣誉的”、“民族品牌”。并且,“民族的”这一属性由于李宁渴望的“国际化”而正被李宁可以的弱化。
2.风格与品牌形象不一致。由于品牌定位不清,李宁公司在产品设计、赞助活动、形象及产品广告、开店风格、乃至形象代言人的选择上都存在传达信息不统一、不连续的问题,使消费者对李宁牌的印象凌乱,品牌形象不一致。
3.李宁高端定位的不彻底导致的两面受敌。“如果我没钱,就去买便宜些的安踏;如果我有钱,为什么不去买国际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李宁在2008年后开始走高端战略,但是李宁的高端化进行得非常不彻底,因此导致的是前面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巨头,后面是不懈追赶的安踏、特步等中国本土企业的挑战者。李宁公司当初建立并倚重的中高端市场定位空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
4.太过着急的转变。急于从价格市场向价值市场寻求转变。李宁还做出了一个风险性极大的决定:通过提高价格来拉近与国际运动品牌的距离。虽然提价之后李宁牌产品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价差不断缩小,但由于李宁品牌的主要客户群体仍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而且由于产品的款式、体验以及营销手段没有同步跟进,连续的提价行为使得李宁原有的性价比优势全无,那些本来就对价格相当敏感的消费者不得不转向安踏、匹克等性价比较高的国内运动品牌。
(二)管理方面的问题
李宁公司在2008年辉煌以后,业绩不升反降直至亏损,2010年行政总裁张勇大胆开始了李宁品牌重塑运动,期望改变下滑业绩,然而事与愿违,这场运动使得李宁公司的财务报表越发不堪。仔细分析发现,李宁公司的问题不只存在于市场改革的失误,更存在于其内部管理的混乱。
1.成本过高。成本控制一直是制约李宁公司利润的一大方面。成本过高这个问题在公司内部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从公司下滑到公司改革再到李宁回归,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还是依然存在。把李宁和安踏相比,在员工费用上,安踏包括大量工厂员工在内的整体员工11
500人,其在2011年的费用比仅有4
180人的李宁还要低;在市场推广方面,李宁的投入在国内同行业中稳居第一,其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7.6%,安踏为13.7%,然而问题是,李宁却亏损了3亿多元。
2.渠道失控。李宁公司一直使用的是“轻公司”的渠道模式,即把生产外包和销售交给渠道完成。这种渠道模式虽然现在已成为主流业务模式,但对李宁来说还为时过早。因为这种模式的前提是企业要对上下游有较强的把控能力,把控好产品的顺利生产,把控好下游对政策的实施。李宁公司在这两个方面还很欠缺,所以才出现了因生产问题无法按时交货,及经销商不愿意增加库存,致使整个供应链缺乏协调统一。
3.管理粗糙。李宁公司很多立志的中高层员工普遍认为公司在管理上是存在很多问题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差,员工持有本位主义,使得工作效率低下。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存在协调不畅问题,在决策时达不成一致,影响公司整体发展。另外李宁在管理的某些方面设置太过精细化,部门分化太细,数量过多,直接增加了管理成本。
在品牌推广上,李宁篮球的新媒体推广由奥美公关负责,而李宁综合类产品的新媒体推广则是交给一家名为时趣互动的营销公司,其他推广都交给福莱国际公关公司。当三家公司有业务交集时,需要李宁公司的人来协调,这时很多工作都需要停下来。而且,李宁公司的协调人员也不停地在更换。
二、李宁公司的改革
2008―2009年李宁的快速增长在暗地里加快了他的衰落,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李宁高层开展的品牌重塑运动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负担。被视为李宁公司“救世主”的李宁在49岁时重返公司,期望改变现状,重振李宁往日辉煌,延续李宁梦。
『肆』 李宁运动品牌的品牌定位请详细点帮忙解答!
李宁的定位困局还体现在渠道模式上。目前,国内运动品牌有两种渠道:内一种是以胜道、百丽为代容表的专业多品牌渠道,此类渠道同时运营多个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李宁、中国动向在国内均采用这种模式;另一种则为特许经销渠道模式,这种模式为安踏、特步等晋江品牌所采用。李宁采用的专业多品牌渠道模式,通常在资源和管控力上具有规模优势,在整个行业向好时,各品牌在专业渠道商所享有的资源相当,均可获得快速扩张。但当行业进入调整期,专业渠道商会很自然地把资源向单店盈利性更好的国际品牌倾斜。
港股中仅有李宁和中国动向借助专业渠道商,我们对比以上两品牌和百丽旗下运动终端在一线城市的单店利润情况。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主的百丽终端的单店盈利显著高于李宁和中国动向。
『伍』 针对上述原因李宁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如何选择
针对上述原因李宁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1、在优势和劣势的对比中,李宁在中国目前所处的优势强于弱势,尤其是品牌知名度、忠诚度和形象定位的优势,是李宁公司长期不断在各方面努力所得到的结果。
2、公司所处的劣势则可以通过从产品、渠道、客户等方面入手逐一加以改进。又在发展趋势中威胁和机遇的比较中,认为李宁公司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大于威胁,北京奥运、潜在的市场需求等都将使中国运动装备市场的这块蛋糕更大,而李宁公司所面对的挑战则主要在于如何在分享市场自然增长的同时,提高竞争力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陆』 李宁运动鞋的竞争优势
“一切皆有可能”是李宁的广告语,是一种李宁产品所传播的文化精神和产品信念,并不可以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经营理念。
其实李宁的广告语已经好多代了,从刚开始的“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再到“我运动我存在”,到现在的“一切皆有可能”再到“让改变发生”。这只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一种自我的调整和改变,是对市场,对消费者的一种宣传变化,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迎合消费者。比如李宁最开始的广告语“中国新一代的希望”非常符合当时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环境,但已经没有办法迎合现在年轻一群的消费者心理和适应更具竞争压力的市场环境了。
李宁公司的转变,不是每个消费者都喜欢的,但这是出于企业决策者自身的判断,是决策者们眼中的市场,他们的改变遵循着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指的是以追求企业绩效为目的,而采取的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是融合企业利益,顾客,竞争者,企业优势,自身发展,企业信念,和企业长久的经营目标的一种经营理念。
李宁的经营理念可以简单归纳为:1.始终保持李宁在中国体育运动品牌的领先地位,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全球布局与竞争。从名人效应到特许经营和专卖体系,到产品设计开发,领先于同行的营销网络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不断完善李宁的发展。2.积累和完善品牌的社会价值,使李宁的广告语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李宁品牌运动时尚的发展方向,通过广告语传达出李宁品牌对运动的理解,和李宁对体育精神的发布推广,带动李宁公司的转变,由单纯宣传体育用品生产的公司转向一个传递积极的人生信念,优秀的生活品质和更高的市场境界。3.更加专业化的的定位,从技术,文化的各个方面细分产品(包括足球,篮球,网球,女子运动,文化休闲等等的细化分类和更专注的产品设计),融合东方元素,李宁特色,但又乐于改变,追求完美的李宁品牌专业化的营销理念。4.始终保持李宁品牌文化的传播,坚定国际化步伐,通过赞助国际赛事,优秀运动员,优秀的体育节目,把李宁品牌传播到每一位体育爱好者。5.建设品牌定位,打造“年轻的,时尚的,亲和的,民族的,体育的,魅力的,荣誉的”品牌内涵,通过品牌营销实现准确市场定位,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6.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战略决策,生产创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等的整合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的强大能力,使李宁真正成为全球知名的体育用品品牌。7.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市场潮流。一方面加大研发队伍建设,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以创新发展有特色的产品,迎合国际潮流的同时,要摆脱国外品牌影响,多在中国元素下功夫,持续开发有东方特色的产品,继续丰富李宁产品特有的品牌内涵。8.建立科学代言体制,更加关注消费者,既可以通过一些年轻体育运动员的奋斗历程来诠释品牌内涵,也可以通过知名运动员扩大产品的传播影响力。9.营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为李宁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铺平道路。
『柒』 李宁的swot分析
网络一下
『捌』 收集材料,简要阐述李宁品牌的搜索引擎营销是如何进行的
李宁公司品牌营销策略
1.与消费者共鸣
“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给人们传递一种人生信念、生活品质和思想境界。同时让更多消费者去真正感受和体会这句话的内涵,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群体,当今社会同质化严重,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你的竞争对手所替代,要给你的目标受众人群一个理由让他们知道你的存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理解你的品牌所带来的理念,最后选择你的产品,并且心甘情愿地为它们买单。比如,“李宁"赞助举办的大学生3对3篮球赛,其赛制和“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定位十分贴切,提出“不服就单挑’的口号。
2.精心构建体育赛事
单纯的体育赞助和体育明星代言广告的营销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品牌认知和渴望。“李宁”作为一个国内体育产品领导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在体育营销方面,走出了自己的步调。李宁公司搭建出一个完善的体育营销体系:针对西班牙国家篮球队、奥运会、大超、NBA等既有传统经营模式和新开发体育营销资源,李宁公司将其与品牌定位及专业化发展策略有机地融为一体
3.立足本土的国际化
李宁品牌将一些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元素融入产品中,得到大家喜爱,李宁品牌在营销策略上也大胆采用中国元素进行宣传。与国际品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相比,李宁最大的资本在于其独特的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在借助中国元素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之后,李宁进一步挖掘中国元素深层次内涵,将中国文化内涵与品牌价值观相结合,更加注重挖掘文化内涵的传达,用品牌价值观积极倡导和引导消费者行为,建立起消费者品牌认同,并借助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力不断加强,在国际市场上张扬中国品牌的个性。同时,李宁要更加注重不同市场消费者的关注与回馈,要理解当地的文化,在品牌策略中融合其智慧,提高品牌在各地市场上的适应性,形成系统的、有规划的、简洁、识别度高的品牌形象。
(二)李宁公司品牌细分目标市场定位
1.李宁品牌的细分市场及目标市场
李宁产品定位于“体育品牌”,不仅仅是因为体育在当代生活中与日俱增的诱人魅力,更因为“李宁牌”源自体育,同体育本身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为了固化这一定位,在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宣传过程中,李宁公司以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为媒介,通过装备及资金赞助,一遍又一遍的强化自身定位,让受众在“李宁牌”和“体育”之间形成潜意识的契合。凡是有可能干扰其品牌定位的推广策略和手段,无论怎样诱人,都不会被采纳。准确的品牌定位不仅没有影响“李宁牌”休闲系列的销售,而且增加了产品竞争力。以夹克为例,当消费者在数十种品牌中做选择时,“李宁牌”运动、健康、青春、活力等体育概念对他产生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李宁的消费群体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24-35岁之间的中等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这部分人对于李宁的忠诚度比较高,认为这是民族的企业,是一种民族的象征,而不会轻易的去改变。他们认为李宁的产品给人一种很强的亲和力,是一种体育荣誉的象征。第二,15-24岁之间的还不完全具有经济实力的喜爱运动的学生群体。这部分人具有比较的创新性和"喜新厌旧"的偏向,他们追求的是时尚,年轻。而李宁这方面是没有优势的,因而他们改变消费习惯的可能性很大。在15~45岁等距分布的基础上,以24~35岁为主,二级城市,中等收入,大众化而非专业运动消费。而李宁公司目标消费群的特征是:14~28岁,学生为主,大中城市,喜爱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流行趋势。
『玖』 耐克和李宁的市场特征是什么
以运动鞋为例,李宁卖得最好的是300元到450元的产品,目标是覆盖200元到500元区间的市场,而耐克一般会将运动鞋定价于400元到700元间。
李宁的定位是体育用品的中高端市场,是国内品牌体育用品的领头人,立足于中端市场并逐渐向高档市场转移,并推出低档市场。
耐克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喜爱运动与时尚的年轻人、中等及较高收入阶层的渴望运动的年纪较大的人群,其特点是喜欢运动,对于产品外观及性能要求较高。
『拾』 对于李宁的未来,你有什么样的设想
谁都没有想到,上了年纪的“李宁”会以先驱者的姿态站在时代的潮流中,甚至打破了年轻人对一众国产体育品牌的刻板印象。
李宁的身上打着世界冠军的标签,也有着世界冠军的命运:辉煌—低谷—波折—崛起。这样的命运竟然也延续到了他的商业生涯,李宁公司近年波折不断。
我们见到李宁时,尚能感受到他运动员生涯沉淀的力量感。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视频采访时,他不愿意在脸上做任何修饰。李宁不算潮,相比其他新锐的创业家,李宁的年龄也偏大,但他却抓住了国潮的契机,把李宁重新带到了新的高度。
李宁似乎还是那个李宁,但市场却在重新审视这个老品牌。
2019年10月,李宁股价达到27.65港元,创历史新高,并超越安踏成为MSCI亚太指数中表现最佳的股份。从资本市场看,李宁已然度过了最难的3年亏损期,其近十年的股价走势都是一个开口向上的“对称抛物曲线”。
2012年以前,李宁稳坐国内体育用品的头把交椅,然而伴随对市场规模的盲目扩大、产品定位的失利以及整个行业的库存危机,李宁进入到“至暗时刻”。
拐点出现在2014年底。李宁回归后,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是厘清市场定位,继续坚持原创并加大对设计、研发的投入;而后李宁继续清理库存,并通过数字化加强对供应链的管控,同时大力发展电商渠道和直营门店。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李宁公司重新恢复盈利,之后3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近500%。
“上帝难以捉摸”,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用在李宁身上再合适不过,谁都没有想到,上了年纪的“李宁”会以先驱者的姿态站在时代的潮流当中,甚至打破了年轻人对一众国产体育品牌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