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外品牌如何在国内做市场营销
常见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品牌定位,在各大网站,社交媒体上面投放广告,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吸引行业内的客户。
❷ 国外市场营销的现状是什么
最直面消费者的分销渠道
网络销售渠道
中国厂家占领海外市场
❸ 外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有哪些
菲力浦·科特勒(美国)
伊·杰·麦卡锡(美国)
❹ 求问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营销战略中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有哪些
日本,自七十年代以来持续依托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在全球构建起了庞大的跨国公司生产与销售网络,其独到的成功方式令其它国家(包括美国)望尘莫及而不得不追随其后。 以贸易立国着称于世的日本,自七十年代以来持续依托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在全球构建起了庞大的跨国公司生产与销售网络,其独到的成功方式令其它国家(包括美国)望尘莫及而不得不追随其后。
一、分移型市场选择方式
日本跨国公司拓展国际营销市场一般须经历下列三个阶段:
首先是市场调查阶段。
市场调查主要包括产品需求和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及投资回收率、国家风险和业务风险的预测等等,以此捕捉新市场的机遇。
其次是市场进入阶段。同美国企业相比,在进入市场的营销策略中,日本企业重视的是销售量(短期收益),它们一般通过低价扩大销售量来弥补收益的低下。在进入国外市场过程中,日本企业采用了灵活的方式,主要有:瞄准不太激烈的市场;努力使每个市场各具特色,针对市场特色制定商品计划;低价销售;提供高质量商品和完善的服务;开发强有力的销售渠道;积极进行广告与促销活动等。这里的顺序是:制定、开发适合市场的商品--制定低价--高质商品与优质服务--促销行为。
最后是市场扩大阶段。在市场进入阶段,日本企业采取低价销售是为了吸引顾客以及初期的促销活动的需要;一旦产品被消费者接受后就会提高售价,以增加利润。从这一角度分析,日本企业的长期目标仍是确保利润,所不同的是,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在进入市场阶段采取低价战略,而在扩大市场阶段采取名牌开拓战略。在扩大阶段的不同时期,日本培育出了不同的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例如,50年代中期的明星产业为纤维业和钢铁业:50年代后期为机电、造船和石油精制业;60年代则是汽车、家用电器和石化工业等。具体到名牌产品,丰田汽车公司的皇冠牌小轿车就是突出一例。当50年代中期丰田首先向美国出口皇冠牌轿车遭到惨败后,丰田的技术人员以奋发图强的精神,从1961年开始研制皇冠牌新型车种,并最终使该车成为丰田的主力名牌轿车之一。从1969年起,皇冠牌轿车的年产量在世界15家大型汽车公司中一直名列前茅,至今仍是国际市场的畅销车之一。
二、移植型公司转包方式
勿庸讳言,价格竞争力是日本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日本企业形成了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并使其长期支撑下去呢?一般经济学家认为是日本的低工资制。而实际上,低工资因素在日本已经消失,而大量资料表明,转包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式的转包体制不只是订货方与供货方根据合同建立的单纯分工关系,而是以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者,竞争关系上强者对弱者之间的支配和从属关系为基础的不对等的分工结构。转包企业再把加工和生产工序转包给下属企业,形成金字塔形的转包结构。在价格形成上,核心企业和转包企业之间经常就生产量和交货时间、价格等问题进行磋商,当转包企业的制造成本上升时,核心企业就要求它更新设备,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必要时核心企业还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援助。核心企业每年都向转包企业提出降低成本的要求,不能适应成本降低要求的企业就要停止订货,中断转包关系。具体制定价格的部门是核心企业担任采购的人员及计划部门,前者负责对转包企业进行援助指导、信息收集与联络工作,后者担任具体的订货与价格交涉。他们对供货方的设备与生产状况非常熟悉,并能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最后制定出单价。建立交易关系后,核心企业的采购人员与转包企业进行频繁的接触,以获取信息,形成核心企业与转包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亲密关系。转包企业与再转包企业的关系也是如此形成的。这是日本出口产品价格低廉的原因所在。
❺ 国外企业营销分析
“变脸”麦当劳让品牌更年轻 案例主体: 麦当劳公司 市场地位: 世界快餐食品老大,但是近年来在全球各地市场受到了其他快餐品牌的挑战。在中国市场,麦当劳一直屈居老乡肯德基之下。 市场意义: 麦当劳在全球同步推出的“我就喜欢”品牌更新活动,被很多人称为麦当劳的“变脸”行动。麦当劳一改几十年不变的“迎合妈妈和小孩”的快乐形象,变成年轻化、时尚化的嘻哈形象。 市场效果: 麦当劳公司公布的2003年11月份销售收入增长了14.9%,亚太地区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6.2%。公司的股价逆市上涨,创下了16个月以来的新高。JP摩根集团2003年12月称,麦当劳在全球经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并将麦当劳的股票评级从“一般市场表现”调升至“超出市场表现”。 案例背景: 2002年的麦当劳可谓麻烦不断,10月,麦当劳股价跌至7年以来的最低点,比1998年缩水了70%,2002年第四季度公司第一次出现了亏损。2002年11月8日,麦当劳总部宣布,公司将从3个国家完全撤出,并关闭其他10个国家的175家连锁店。在中国大陆,麦当劳各方面的表现一直比老乡肯德基逊色不少。近两年,麦当劳在本土被汉堡王等快餐店抢去了不少市场份额,在亚洲、中东等地销售额下降明显。 营销专家米尔顿·科特勒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出,快餐食品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民族和文化意识,以及品牌老化是麦当劳在全球和中国遇到大麻烦的三大主要原因。 2002年初,麦当劳新的全球首席营销官拉里·莱特(Larry Light)上任。拉里·莱特是“品牌价值管理”(BVM)体系的创立者之一,他上任后,策划了麦当劳历史上第一次品牌更新计划,取代了以前以“微笑”为主体的营销活动。 麦当劳2003年营销事件回放 2003年8月,麦当劳中国发展公司宣布,来自天津的孙蒙蒙女士成为了麦当劳在内地的首个特许加盟商,近期内将选中5个特许加盟商。 2003年9月2日,麦当劳公司在德国慕尼黑宣布正式启动“我就喜欢”品牌更新计划。这是麦当劳公司第一次同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联合起来用同一组广告、同一种信息来进行品牌宣传。 2003年9月22日,麦当劳“我就喜欢”活动在中国正式启动,《我就喜欢》歌曲中文版创作及演唱者王力宏参加了发布会。 2003年9月25日开始,麦当劳的两个新的充满活力的电视广告开始在全国播放,另外三个电视广告也于2003年底到2004年间播放。 2003年11月24日,麦当劳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旗下“动感地带”(M-Zone)宣布结成合作联盟,由动感地带客户投票自主选择的当季度“动感套餐”也同时揭晓,并在全国麦当劳店内同步推出。 麦当劳中国表示麦当劳将在近期内在中国餐厅内提供WiFi服务,届时中国消费者将可以在麦当劳餐厅享受无线上网的乐趣。 麦当劳营销策略解析 在新任首席营销官拉里·莱特的主持下,受销售额下滑困扰的麦当劳在总部召开了一次全球性广告峰会,在其广告代理商中掀起了创意竞争热潮。麦当劳的主要广告代理商集思广益,为这家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公司打造新品牌、制定新营销策略产生了一个新的全球营销主题 ——“我就喜欢”。麦当劳首席执行官康塔洛普说:“我们曾经是广告和营销的亮丽典范,我们将再次成为这方面的高手。” 变脸,让品牌年轻时尚化 麦当劳面临的最大困扰就是“品牌老化”的问题。米尔顿·科特勒先生说,麦当劳以前并没有首席营销官的职位,50年不变的“麦当劳叔叔”就是麦当劳的“首席快乐官”(Chief Happiness Officer)。以前,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对于儿童、青少年、父母等细分市场都非常有亲和力,是不错的“品牌代言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当劳的定位以及品牌的概念随着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已经很陈旧了。根据麦当劳做过的一次顾客调查,很多年轻消费者认为“麦当劳叔叔”的形象非常老土、可笑。年轻的嘻哈一族觉得麦当劳是小孩子去的地方,他们更喜欢“酷”、刺激和冒险的举动。麦当劳如果不品牌更新的话,只有一年年的老下去。 “我就喜欢”把目标顾客定在了麦当劳流失得最快、公司最需要抓住的年轻一族,所有的品牌主题都围绕着“酷”、“自己做主”、“我行我素”等年轻人推崇的理念。以在中国地区为例,首先,广告语就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好评,一个中学生在被问及对麦当劳广告的看法时说:“‘我就喜欢’里面的‘就’字很酷,我特别欣赏。”中文麦当劳歌曲的创作者及演唱者王力宏在年轻人中很有号召力,是有主见、有活力、有上进心的年轻人的代表。王力宏创作的带有嘻哈和R&B曲风的《我就喜欢》主题曲,推出之后登上了很多歌曲排行榜,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为麦当劳赢得了不少关注。 与此同时,麦当劳连锁店的广告海报和员工服装的基本色都换成了时尚前卫的黑色。配合品牌广告宣传,麦当劳推出了一系列超“酷”的促销活动,比如只要对服务员大声说“我就喜欢”或“Im Lovin It”,就能获赠圆筒冰激凌。一些大学生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新鲜、很有意思,很受敢做敢为的年轻人欢迎。 拉里·莱特说:“我们希望受众看到这次营销活动时说,‘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麦当劳’。” 加快本地化步伐 麦当劳在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独资开设连锁店,没有采取肯德基等快餐连锁的特许经营的扩张方式。采取这种策略最关键的原因的担心公司对加盟店的控制力不强,不利于维护麦当劳的整体形象和服务的标准化。麦当劳和肯德基两大洋快餐巨头在中国的南辕北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公司一个遵循的是“全球化”策略,而另一个实行的是“本地化”策略。 但是,面对肯德基每几个月就推出一道符合当地人口味、颇受当地消费者欢迎的食品,连锁店越开越多,麦当劳再也坐不住了。2003年8月,麦当劳批准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特许加盟商天津的许女士,并表示近期将批准5个特许加盟商。 根据麦当劳2002年底做的市场调查,中国消费者在用餐地点的选择上,最看重的食物口味,其次才是卫生环境和地点便利等条件,消费者对多元的口味选择,尤其对于常规米饭食品有极高的需求。 2003年,麦当劳已经在台湾、新加坡等地推出了“和风饭食系列”、“韩式泡菜堡”等东方口味食品,中国大陆也推出了“板烧鸡腿汉堡”。麦当劳公司的营销人员称:“麦当劳未来还会不断有新的产品推出,以顺应消费者求新求变的需求。” 水平协作营销强化新品牌 为了配合麦当劳的品牌更新活动,2003年11月24日,两个“M”——麦当劳与“动感地带”(M-Zone)结成了合作联盟,并共同推出了一系列的“我的地盘,我就喜欢”的“通信+快餐”的协同营销活动。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在活动发布仪式上,用“最酷、最眩、最动感”来形容这次营销活动。 虽然这两个2003年非常出位的品牌经营的业务范围根本不相干,但是共同的目标受众和它们希望传达的品牌个性,让它们成为了“同道兄弟”。麦当劳中国餐厅推出了只有动感地带成员才能以15元价格享用的原价21.5元的“动感套餐”。 每月的"动感套餐"由会员通过短信、彩信和网上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既有新意又有实惠,让消费者感受到自己的特权。 动感地带一直宣传一种很鲜明的品牌态度——“我的地盘听我的”,在年轻人中的认同感非常高,麦当劳极为看重这一点。而对动感地带的客户来讲,购买麦当劳的产品在价格上可以得到优惠,这是一种特权感,可以得到双赢。以前他们来麦当劳只是吃汉堡、薯条,麦当劳儿童游乐场的设备让他们认为自己不属于这里。现在,由于动感地带的介入,使得他们更加有满足感和归属感。
希望采纳
❻ 亚洲企业与欧美企业的营销理念有什么不同
亚洲的企业除了日本外很少有会用市场营销的,中国的成功企业只有个别用的好的,没看见一些跨国企业在欧洲市场还用13这个数字么?
如果你非要答案那就是外国人又系统的理论,中国人没学到,没好好用过就说没有用,然后靠企业每个人献计献策,构成一篇营销企划,设计的东西更是废话连篇,没有针对性,团队人员的经历浪费的太多。
❼ 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联系与区别
1、内涵不同: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之间产品和服务的交换,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国际营销是一种超越国界的营销活动,是国内营销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
2、它们属于不同的学科:国际营销属于企业国际管理的一个分支,而国际贸易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3、这两个研究领域是不同的:国际营销是微观经济学,国际营销活动的主体是企业;而国际贸易是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活动的主体是单个企业或国家。
联系:
国际营销是企业根据外国顾客的需要向外国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并最终获得利润的一种经济活动。国际营销的本质是指企业通过向外国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而获得合法利润的经济活动。
(7)外国企业市场营销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注意事项:
1、贸易从业人员必须了解相关贸易国对海运单证的不同海关要求,以便在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贸易方式和外汇结算方式。例如,中东国家、北美和中南美洲国家对运输单据有特征要求。
2、采用灵活多变的运输方式,有时可以提高运输速度和时间,在尽可能快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如海陆联运、海空联运、海铁联运等。
3、每个贸易商对信用证船舶证书的要求往往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熟练掌握和应用船舶证书要求,可以避免对方在交易过程中设置的欺诈或恶意陷阱,避免事后索赔的发生。
4、选择不同的承运商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运输效果,熟练的了解一些可靠的承运商对于准确的完成贸易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5、了解和掌握整个运输市场运价的总体变化,对于更好地控制运输成本,降低贸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❽ 以国际企业为例说明三种进入国际市场战略的模式
进入国际市场模式归纳起来,具体包括三大类:
1、出口,即国内生产,国外销售。
这是一种传统,简单,风险最低的进入方式。
出口模式包括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种方式。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本国的中间商(既专业性的外贸公司)来从事产品的出口。直接出口是指企业拥有自己的外贸部门,或者使用目标国家的中间商来从事产品的出口。
2、合同进入,又称非股权进入。
它有多种具体的形式,而且富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契约模式主要包括:许可证模式、特许经营模式、合同制造模式、管理合同模式和工程承包模式、双向贸易等六种。
3、对外直接投资,又称股权进入。
即企业直接在目标市场国投资,就地生产,就近销售。
投资模式属于进入国际市场的高级阶段。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所指的主要就是投资模式。投资模式包括合资进入和独资进入两种形式。
合资进入:合资指的是与目标国家的企业联合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分享股权及管理权,共担风险。
独资进入:独资指企业直接到目标国家投资建厂或并购目标国家的企业。独资经营的方式可以是单纯的装配,也可以是复杂的制造活动。
(8)外国企业市场营销扩展阅读
影响国际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如下:
1、目标国家的市场因素。如果目标国家的市场规模较大,或者市场潜力较大,则企业可以考虑以投资模式进入,尽可能地扩大销售额;反之则可以考虑以出口模式和契约模式进入,以保证企业资源的有效使用。
2、目标国家的环境因素。如果目标国家的政局稳定、法制健全、投资政策较为宽松、人均国民收入比较高、汇率稳定,则可以考虑采取投资模式进入,反之则以出口模式或契约模式进入为宜。
3、国内因素。主要包括本国市场的竞争结构、生产要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如果本国市场是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型,企业可以考虑以契约或投资模式进入国外市场。如果本国市场的竞争程度比较高,则企业可以采取出口模式。
4、企业产品因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主要以具有丰富资源的国家为生产基地,如果目标国家具备条件,那么采取投资模式,就地设厂,以节省出口的中间费用。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高、技术复杂,考虑到目标国市场的需求量,以及当地技术基础的配套能力,则以出口模式为宜。
5、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核心竞争力而言,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诀窍,另一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管理诀窍。当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技术诀窍上时,应尽量避免许可协定和合资企业的经营方式,以降低技术失控的可能性。
6、企业资源与投入因素。企业在管理、资金、技术、工艺、和销售方面的资源越充裕,企业在进入方式上的选择余地就越大。如果企业的资金较为充足,技术较先进,且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则可以采取直接投资模式进入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