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肯德基为什么要先选择香港作为进占大陆市场的前奏和跳板
嗯。肯德基选择香港作为金砖大陆的市场的前奏和跳板是因为他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
2. 香港肯德基的主打菜品为什么比大陆多
她们经济好啊
3. 肯德基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哈兰德·森德斯发明了一个烹饪鸡肉的秘方:在鸡肉上涂一层含有11种药草和香料的混合物,然后高压煎炸。森德斯还给这种深受大家喜爱的“南方炸鸡”取名为肯德基炸鸡。
1952年,哈兰·山德士上校创建原味炸鸡特许经营业务,肯德基的雏形开始。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在北京前门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连锁餐厅。2000年8月1日,第一家“不从零开始”的肯德基中国地区特许经营加盟店在常州溧阳市正式授权转交。
肯德基以“特许经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全世界拓展业务,1993年开始尝试在中国开展特许经营,经过一段时间沉默之后,自2000年起,肯德基在中国特许经营只采取“不从零开始”一种形式,“特许经营”是肯德基第一品牌策略成功的代表性策略,具有“中国特色”。
与其它地区的经营一样,特许经营对肯德基公司在中国的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所谓特许经营是指由特许经营者向转让者付一定的转让费而获得的专利、商标、产品配方或其他任何有价值方法的使用权,转让者不控制战略和生产决策,也不参与特许经营者的利润分配。
肯德基所采用的经营手段正是这种特许经营的加盟的方式,肯德基提供品牌、管理 和培训以及集中统一的原料、服务体系,最后双方按照约定来分享商业利益。
在那些能轻易避免特许商偏离肯德基公司经营规程的行为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选择。正是由于制定了正确地进入中国的市场战略,肯德基公司从1986年从美国引入到中国以来,就呼啦啦地在中国遍地开花了。
4. 为什么肯德基进军香港失败
因为香港的饮食文化非常先进,这一点你去书店看看香港饮食方面的著作有几多就知道了
再就是香港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大家将就健康饮食,肯德基油炸垃圾食品,市民不接收。
5. 肯德基在香港市场70年代惨败80年代胜出的原因
由於当时的售价实在太过昂贵,所以口味不被香港人所接受,结果家乡鸡被逼退出香港市场。这是70年代初的事情了!同时,当时的肯德基产品根本没有像现时那么丰富,特别是没有售卖炒饭及东方风味的肯德基食品。後来,肯德基可能经过以往失败的教训,从中吸取失败教训,从而改变市场经营方针,故此能够成功地重回香港市场。
6. 因为网络问题,我在肯德基下了两次订单,第二次怎么取消
申请退款
7. 肯德基进入中国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情况
你可要感谢我啊,我正好研究呢,嘿嘿
作为为数不多的几家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率先进入中国市场的洋快餐行业——KFC这个美国著名的快餐品牌在中国创造了颇多的奇迹:虽然在美国本土与欧洲等众多地区,KFC长期无法与它的老对手麦当劳相抗衡,但是在远东的中国市场上,KFC却占有比麦当劳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中国,KFC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快餐,而是受到了众多儿童与青年人的喜爱,其连锁经营的场所更是成为了家庭成员扶老携幼聚会的好去处,这一点相信也是KFC所始料未及的;正如KFC的电视广告里所揭示的那样,KFC在品牌形象的细节上,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其一直秉著“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理念,给众多的中国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望KFC的成就之后,我们就来细细分析自1986年以来KFC在中国市场久占优势的因由,以及其给予中国快餐行业的众多启示。
KFC为何要来中国
KFC之所以来中国开拓市场,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有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利于KFC来中国发展:
1. 1986年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计划经济正逐步向市场经济调节转移。在中国政府方面,沿海地区相继设立了各个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大力提倡吸引外资,并给予了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以众多优惠政策。
2. 对外开放给予中国人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重大改善,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也引发了许许多多的新思潮,人们的观念处于转变之中。人们也迫切希望与国际市场相交流,寻求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3. 中国是世界人口众多的国家,当时人口已达10亿,市场潜力巨大。而且,东南亚有别于西欧、北美的“牛肉”饮食文化,是一个以“鸡文化”为主导的地区。中国的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家庭都有著吃鸡的传统,鸡肉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作为KFC公司来说,也有一些他们潜在的优势,使其适合在中国寻求发展空间:
1. KFC是一个以经营家乡鸡为主的美国快餐行业,但是各欧美国家却是以“牛肉”饮食文化为主,因此在欧美地区很难在找到突破口;相反,中国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则是鸡肉文化占主导,这一方面正好与KFC的主营项目向契合。
2. KFC在当时已经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相继开设了分店,对于在东南亚方面的经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中国香港的经营经验,使其为在中国开设分店提供了各方面现有的有利条件。
3. 在KFC与中国政府合作之前,当时KFC的东南亚地区副总经理Tony Wang已经有了与天津市政府合作的经验,彼此发展了良好的关系。这使Tony Wang对于中国市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何以作出审慎的决策。
正是这些KFC与中国市场的契合之处,使得KFC可以亦是必然进入中国。
KFC在中国所遇到的最大问题
KFC进入中国除了巨大的潜在利益,同时还存在著极大的挑战:
首先,当时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还存有极大的计划经济的残余势力,经济体制的转换任务任重道远。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虽然中国潜力巨大,但是亦存在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尽管中国是一个巨大的、高利润的市场,但是,它在初期需要管理资源,而且不能保证相当大的硬通货的利润回流。当时中国较世界其他地区居民的经济收入不高,且市场严格实行外汇管制制度,使用外汇券,居民手中持外汇的量不大。
其次,KFC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没有已有的经验作为参照,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先期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并且KFC在东南亚地区的高层管理人员资源紧缺,没有足够人员调配,人力资源的后备资源不足。
再者,KFC作为“西式快餐”的代表,与中国人传统的饮食理念颇有不同之处,要使消费者接受,需要一段时间的过程。作为一个文化底蕴与市场运作方式完全不同的国家,KFC贯用的特许经营方式不相吻合。
最后,KFC作为食品行业的一员,对原材料有很高的要求:KFC烹鸡的要求有别于其他做鸡肉的方法,它需要11种特殊的草本植物和刚好出生7周的仔鸡,作为刚刚进驻中国市场,要满足这样的基本要求是极有困难的,另外,由于品种的差异,KFC做土豆泥、薯条的马铃薯在中国本土亦是很难找到,也要从美国进口,这样成本就会相应提高,因此对于KFC来说,原材料问题是必须解决且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KFC在中国应采取何种经营方式
在初期应该采取合资经营的方式,之后发展成熟了还是应采取通用的特许经营的方式。
虽然在许多政治风险较大和文化分隔较严重的地区,特许经营成为许多市场的首选经营方式,但是当时KFC必须在解决“外汇平衡”和“原材料”问题,通过控股“合资”的方式可以实现相对于特许经营来得更彻底的质量与管理的控制。且中国本土的公司、部门有著良好信誉度与销售网络,可以为KFC进驻中国市场减少阻力,提供更多的方便。
中国的第一家KFC的选址问题
KFC在中国有以下几个备选城市:天津、北京、上海、广州。
天津
优势:Tony Wang之前与天津市政府已经有了合作基础,发展了良好的关系(对于讲究人际关系的中国来说,这点非常重要),在政策方面可以取得政府支持,政府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劣势:
1、 天津虽然是直辖市,但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力都没有北京、上海大,不能为肯德基最后向全国市场的渗透提供必要的条件。而且天津市的人口较少,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2、 天津的国际知名度不高,西方人很少去天津旅游。
3、 天津缺乏谷物喂养鸡,购买诸如鸡肉调料、包装物和生长素等重要原料,都必须有一些硬通货,而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软通货币人民币,成本高,利润回流率低。
北京
优势:
1. 北京一直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对于整个中国有著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一点很切合KFC向全国渗透的战略。
2. 北京居民相对比较富裕,思想也较开明,因而更有利于获取人民币收入。
3. 北京有众多的历史古迹、文化遗址,国际影响力大,是西方旅游者的汇集点。这意味著外汇券也会有充足供应。
4. 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分店会提高社会关注度,并通过中央政府的默许在北京以外的其他地方进行未来的扩展。
5. 在北京附近有许多家禽供应点,可以满足KFC的原材料需求。
劣势:从经营和政治观点来看,北京比其他备选城市有更大的风险。高度的粗放经营使政府为政治目的而干涉经营的可能性达到最高。
上海
优势:
1.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人口众多,市场份额大,对于全国的经济影响力极大。
2. 上海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与西方人的交往由来已久,西方的商业和文化影响非常大,亦可以吸引外国观光旅游者。
3. 上海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物产丰富,能够轻易得到大量高品质肉鸡的充足供应。
4. 上海的旅游餐饮行业发达,可以为KFC提供很好的合作伙伴。
5. 上海居民思想较其他地区居民思想更为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劣势:
1. 上海的城市噪音与污染较其他地区严重。
2. 上海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对于当时注重政治的整体环境来说,政治影响力亦是很重要的。
3. 是否能为肯德基的经营带来充足的外汇券。
广州
优势:
1. 是重点设立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这些城市是优先吸引外资的中心,对外资有优厚的政策。
2. 广州在引进外资项目、降低税率、鼓励技术开发方面有著更大的自主权。
3. 毗邻香港,可以缓解KFC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
4. 亦有充足的肉鸡等原材料供应。
劣势:
1.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不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对于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不大。
2.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府,省与直辖市相比,其自由度还是有更多的限制。
3. 广州居民的饮食习惯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居民饮食习惯还是颇有不同的,不能确保其对于全国辐射面的影响度。
对于第一次来中国经营的KFC,必须做好成本核算,确保利润的同时要为长远发展打好扎实基础,因此在确保原材料供给的同时,还要有强大的旅游业作支持,并且还要有很强的政治文化吸引力,这一点对于注重企业文化的KFC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长期发展需求,还是因该首选北京作为KFC中国经营的开始。
是否需要合作伙伴,选谁?
合作伙伴是必须的,应该选择可以为KFC解决外汇与原材料问题的合作伙伴。因此首选北京市的旅游局与畜产公司。这些公司、部门正可以帮助KFC在中国更好地立足。
KFC与麦当劳之间如何竞争
1. 作为有“做鸡肉”的KFC,既然在中国有大批爱吃鸡的潜在顾客,则应该打好“鸡肉”这块牌子,与麦当劳的“牛肉”系列相抗衡。这是首要的因素。
2. 在中国,KFC与麦当劳都应该打破传统的洋快餐思维的限制,走好中国化、本土化的道路。要适时地推出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菜单,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这一点,KFC明显要比麦当劳做得好。
3. 同属快餐,其实KFC与麦当劳的差别并不是很大,顾客的随意选择性较大。所以除了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之外,KFC在选址方面与麦当劳也是针锋相对。在中国境内,只要是有麦当劳的地方其附近也必定会有KFC的身影。
4. KFC加盟百胜公司旗下,与旗下的其他公司共同协作,联合促销,增加市场竞争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KFC曾经加盟百事公司,其与麦当劳的竞争转而上升为“百事”与“可口可乐”之间的竞争,进而体现为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竞争。而百事公司素有与共产党国家做生意的习惯,这为KFC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5. KFC的市场定位准确,会不定期地分发一些优惠券和玩具等赠品,其在中国有很多儿童与青年顾客,这些促销手段比较能够吸引年轻顾客的眼球,并以此推而广之影响更多层次的消费者。
6. 对于不良因素的及时应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禽流感”时期,KFC适时推出了猪肉类汉堡;对于前不久“苏丹红”事件的应对,KFC也是极迅速的。而麦当劳则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回应大众的质疑。
其经验对于中国快餐行业的启示
1. 首先是KFC的标准化服务。KFC全球推广的“CHAMPS”冠军计划,这是KFC取得成功业绩的主要精髓之一。其主要内容是:C――Cleanliness,即保持美观整洁的餐厅;H――Hospitality,是要提供真诚友善的接待;A――Accuracy,确保准确无误的供应;M――Maintenance,维持优良的设备;P――Proct Quality,坚持高质稳定的产品;S――Speed,注意快速迅捷的服务。对于众多中国快餐的脏乱差问题,能做到KFC的这个冠军计划,是非常艰巨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国内的快餐业应该注重公司管理层人员的培训,严整管理。要加强员工的竞争意识,使其更好为消费者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与利润。
3. 要有品牌意识,知道塑造品牌,对于一个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
4. 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众口难调”,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时,必须调整服务,调整口味,首先满足长期顾客的需要,确保回头率。
5. 要划分商业区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能有更多顾客的区域,切勿盲目选址。
6. 对于突如其来的事件要及时应对,注重社会舆论与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打好公共关系这张硬牌。
Tony Wang对职业生涯的启示
a) Tony Wang的致胜是有众多主观、客观因素的,最为的重要的,我们可以引以为鉴的有如下几点:
b) 最最重要的是要学好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提升你的个人竞争力,寻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c) 要会审时度势,评估各方面的风险因素,选择最佳方案。
d) 要能发现个人身上他人无法匹及的优点,并且善于利用这些优势。
e) 在机遇到来的时候,不要裹足不前,要勇于迎接挑战,把握机遇。
从KFC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的共性是KFC能在中国经营的法宝之一,它抓住了与中国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契合,并充分运用了政治影响的因素,各方面都显示了文化因素在跨国经营中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营管理的正确,战略决策的正确对一个企业都有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8. 肯德基在香港发展史
1973年,赫赫有名的肯德基公司踌躇满志,大摇大摆地踏上了香港这个弹丸小岛。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肯德基公司主席夸下海口:要在香港开设50至60家分店。
这并非是信口雌黄。这种由贺兰迪斯上校在1939年以含有11种草本植物和香料的秘方首次制成的肯德基家乡鸡,由于工艺独特,香酥爽口,备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到70年代,肯德基在世界各地区有快餐店数千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快餐店连锁网。于是,它又把目光瞄准了香港这颗"东方之珠"。
1973年6月,第一家家乡鸡在美孚新村开业,其它分后亦很快接连开业。到1974年,数目已达到11家。
在肯德基家乡鸡店中,除了炸鸡之外,还供应其它杂类食品,包括菜丝沙拉、马铃薯条、面包,以及各种饮料。鸡分5件装、10件装、15件装和20件装出售。此外还有套餐,例如售价6.5元的套餐,包括2件鸡、马铃薯条和面包。
肯德基家乡鸡首次在香港推出时,配合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电视广告迅速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电视和报刊、印刷品的主题,都采用了家乡鸡世界性的宣传口号:"好味到舔手指"。
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加上独特的烹调方法和配方,使得顾客们都乐于一尝,而且在家乡鸡进入香港以前,香港人很少品尝过所谓的美式快餐。虽然大家乐和美心快餐店均早于家乡鸡开业,但当时规模较小,未形成连锁店,不是肯德基的竞争对手。看来肯德基在香港前景光明。
二、惨遭"滑铁卢"
肯德基在香港并没有风光多久。
1974年9月,肯德基公司突然宣布多家餐店停业,只剩4家坚持营业。到1975年2月,首批进入香港的肯德基全军覆没,全部关门停业。虽然家乡鸡公司的董事宣称,这是由于租金上困难而歇业的,但其失败已成定局。失败原因也明显,它不仅是租金问题,而且主要是没吸引住顾客。
当时的香港评论家曾大肆讨论此事,最后认为导致肯德基全盘停业原因,是鸡的味道和宣传服务上出了问题。
为了适应香港人的口味,家乡快餐店采用了本地产的土鸡品种,但却仍采用以前的喂养方式,即用鱼肉饲养。这样,便破坏了中国鸡特有的口味,甚是令香港人失望。
在广告上,家乡鸡采用了"好味到舔手指"的广告词,这在观念上也很难被香港居民所接受。而且,当时的香港人认为家乡鸡价格太昂贵,因而抑制了需求量。
在服务上,家乡鸡采用了美国式服务,在欧美的快餐店一般是外店,驾车到快餐店,买了食物回家吃。因此,店内通常不设座位。而香港的情况则不同,人们在买的地方进餐,通常是一群人或三三两两买了食品后坐在店内边吃边聊。家乡鸡不设座位的做法,等于是赶走了一批有机会成为顾客的人。因此,家乡鸡虽然广告规模较大,吸引了许多人前往尝试,但是回头客就不多了。
家乡鸡首次进入香港的失败,败在未对香港的环境文化作深入的了解。正如英国市场营销专家史狄尔先生的评价:"当年家乡鸡进入香港市场,是采用与美国一样的方式。然而,当地的情况,要求它必须修改全球性的战略来适应当地的需求,产品的用途和对产品的接受,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影响,食物和饮品类产品的选择亦取决于这一点。当年的鸡类产品不能满足香港人的需求,宣传的概念亦不适当。"
肯德基是大摇大摆地走进香港,又灰溜溜地离去。
三、卷上重来
一转眼8年过去了。
1985年,肯德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已投资成功。这时,他们准备再度进军香港。
这次,家乡鸡重新进入香港,是由太古集团一家附属机构取得香港特许经营权,条件是不可分包合约,10年合约期满时可重新续约。特许经营协议内容包括购买特许的设备、食具和向家乡鸡特许供应商购买烹调用香料。
首家新一代的家乡鸡店耗资300万元,于1985年9月在佐教道开业,第二家于1986年在铜锣湾开业。
在1985年的时候,当时的香港快餐业已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可以分成三大类--汉堡包,占据了整个快餐店市场的2成份额。长期以来,最大的市场是本地食品类,市场占有率接近7成。肯德基家乡鸡是新一类--"鸡专家"。
因此,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肯德基要想重新占据市场已比较困难。开业以前,公司的营销部门就进行了市场调查和预测,结果表现为前景乐观。
这一次肯德基开拓市场更为谨慎,在营销策略上按香港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变更。
首先,家乡鸡店进行了市场细分,明确了目标市场。新的家乡鸡店和旧的不同,现在它是一家高级"食堂"快餐厅,介于铺着白布的高级餐厅与自助快餐店之间。顾客对象介于16至39岁之间,主要是年轻的一群,包括写字楼职员和年轻的行政人员。
其次,在食品项目上,家乡鸡店进行一些革新。品种上,以鸡为主,有鸡件、鸡组合装、杂项甜品和饮品。杂项食品包括薯条、沙拉和玉米。所有鸡都是以贺兰迪斯上校的配方烹调,大多数原料和鸡都从美国进口。食品是新鲜烹制的。炸鸡若在45分钟仍未售出便不会再售,以保证所有鸡件都是新鲜的。
在价格上,公司将家乡鸡以较高的议价出售,而其它杂项商品如薯条、沙拉和玉米等以较低的竞争价格出售。这是因为,如果家乡鸡价格太低,香港人会把它看成是一种低档快餐食品。而其它杂项食品以低价格出售,则是因为家乡鸡分店周围有许多出售同类食品的快餐店与之竞争,降低杂项食品价格,能在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在广告上,家乡鸡把1973年的广告口号"好味到舔手指"改为"甘香鲜美好口味"。在地铁车站和报纸、杂志上都能看到新的广告词。很明显,新的广告词已带有浓厚的港味,因而很容易为香港人接受。
家乡鸡店第二次在香港登陆时,公司认为主攻方向是调整市场策略,以适应香港人的社会心理和需求。因而广告并不作为主攻方向。如:佐敦道分店一时颇为低调,只在店外拉了横幅和竖了一块广告牌。宣传方面也是采取低调的手法,只集中在店内和店外周围推广,广告宣传亦于开业数月后停止了。
四、香港终于接受了它
家乡鸡店重新开业后数月,公司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者选择了知道有肯德基家乡鸡店的人为调查对象,询问他们对家乡鸡的印象,以及肯德基与其它快餐店相比,有何不及的地方。64%尝试过家乡鸡的被访问者认为菜式的选择有限,21%的人认为食品价钱太贵,其它则觉得店铺位置不方便,大多数92%的补充访问者都知道香港以前有过家乡鸡店。但同时也有71%的人表示将会在日后再次光顾家乡鸡店。
公司的营销人员对此次调查作出的结论是:1973年公司在香港的失败仍然严重影响着消费者对家乡鸡的看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家乡鸡影响的扩大,消费者的这种印象会逐渐淡化。
家乡鸡连锁店针对调查结果,对营销策略又进行了一些改变,如增开新店时,尽量开设在人流较大的地方,以方便顾客,同时扩大营业面积,改变消费者拥护的状况,以及增加菜的种类等。
家乡鸡的营销策略的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香港成了肯德基的一个市场,分店数目占肯德基在世界各地总店数的1/10强,肯德基也成为与麦当劳、汉堡包和必胜客薄饼并立的香港四大快餐食品之一。
肯德基终于被香港人接受了。
评点:
任何一个跨国集团在进行异域扩张时,都不能漠视当地的文化背景,应该有所借鉴,有所结合。肯德基的第一次进军之所以会失利,就是因为置香港本土文化的特点于不顾。
企业的领导者在进行营销方面的决策时,应牢记一条,那就是只能以顾客为导向,失去了顾客的支持与认同,任何决定都只能以失败而告终。这正是营销与推销的区别所在:前者应强调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后者只是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卖出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肯德基的案例,或许会给国内的商家一点启示。
9. 肯德基第一次入驻香港为什么会失败其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肯德基是香港最早引入的美式快餐店之一,1973年夏季於荔枝角美孚新村及湾仔轩尼诗道282号威汉大厦(现址为英皇集团中心)以「家乡鸡」名义经营首两家肯德基分店。1974年,肯德基已经在香港扩营11家分店,而且更花费制作电视广告,以「鲜嫩软滑,够味好味」为口号宣传。但因错估市场情况,尽管广告宣传性强也未能成功推广至普罗大众,及後麦当劳於1975年1月在香港开始广设分店,肯德基随之於同年结束所有在香港的肯德基分店。1985年,肯德基通过特许授权的方式,由Birdland代理经营至今。重新引入香港後,最初十多年的开店策略较为保守,直到1990年代末开始才加快增设分店的速度。截至2012年8月,香港肯德基共有63家分店。
“错估市场情况,尽管广告宣传性强也未能成功推广至普罗大众”
10. 曾为取得肯德基家乡鸡首次在香港推出的成功,肯德基公司在新闻媒体上大做广告,采用该公司的世界性宣传口
我也看过这个图片的
吓人,一个鸡长那么多腿和翅膀。
而且全身没毛。
网上好多图片的。我现在不敢吃了,想到就要吐,,,
红彤彤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