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对于共享单车的现状和市场怎么看
目前的现状真的是惨不忍睹,绝大多数的公司都已经倒闭了,市场的话当然还是有的,但是能够赚到钱的还是比较少。
『贰』 你如何看待共享单车分析其发展前景
共享单车发展前景应该很好:
1、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环保,所以单车使用群体未内来会有爆发式增容长;
2、共享单子能解决市民最后几步路的问题,公交车有时候不能到的地方,单车可以满足需求;
3、城市现在越来越拥挤,堵车很严重,所以在市内不是太远的地方,上下班高峰时刻,共享单车可以满足人们出行需求。
『叁』 如何为共享单车产品做数据分析
题目太大,可以做博士论文了。。。
『肆』 运用市场经济知识说明共享单车市场有什么积极影响
共享单车市场其实现在已经不那么热门了。
共享单车市场可以促进共享行业的发展。
『伍』 ofo与摩拜,在营销和运营策略上,都有哪些心得
1.营销策略:摩拜公关媒体,ofo猛打广告?
罗辑思维罗振宇曾说过类似的话:这是一个网红的时代,企业CEO要打破头奋力成为网红,这能省很多广告费。与ofo创始人戴威相比,媒体人出身的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似乎更深谙“网红之道”,80后美女CEO,从0到100亿,失败了就当做公益,这些“励志”的标签和“感人”的故事,每每见诸于媒体端和社交圈,这给很多人留下摩拜很会搞公关的印象。
所以,当3月7日一篇《为什么ofo投广告,而摩拜却做公关?》的文章横空出生,迅速传遍了公关营销圈,再次引发广告效果几何与公关是否有用的大讨论,不少人津津乐道ofo和摩拜从营销之道上讲到底谁更胜一筹?
当3月21日苹果CEO库克拜访ofo的照片刷爆朋友圈,3月23日摩拜紧接着召开发布会宣布启动颇有噱头的“红包单车”活动,摩拜与ofo的公关大战似乎随时随地都如影相随。以007粉丝们的聪明程度,肯定知道这世界上不可能有公司完全不打广告,也几乎没有公司不做公关。区别只是在于每家公司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每个想用传统广告的形式打动消费者的互联网新兴行业,总是免不了要对消费者和市场进行一番教育。ofo是共享单车领域第一家大规模投放线下广告的公司,自2016年11月起就启动了大规模的广告营销战役,宣传共享经济和骑车出行的环保生活理念。公交站、地铁站台、写字楼电梯间……似乎哪里有骑车人的需要,哪里就有小黄车的广告,确实砸了不少钱。
至于摩拜单车,大家千万别因为创始人胡玮炜和CEO王晓峰频繁上节目、接受各种采访,便误以为摩拜只做公关。实际上,摩拜有在跟进ofo的广告策略,一直都有推广告,包括微博和客户端的信息流广告。不仅如此,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ofo在投放广告后强劲的上升势头,摩拜的大规模广告也在线下全面出街。
至于两家公司还用了哪些营销手段来拉拢消费者,007同时搜索了ofo和摩拜两家公司的微博和微信,可以看到双方都发起了周末免费骑、充值返现等优惠活动,可见无论是重广告还是重公关,增加用户利益,优化用户体验都是一大杀器。然而,007仔细翻看了两家公司的官方微信账号,发现“周末免费骑”和“充值返现”这两大活动都是ofo率先推出之后,摩拜随后大规模跟进。而摩拜简单的跟随策略甚至可以追溯到去年11月份紧随ofo在5月份推出的“给用户买保险”政策上。可见摩拜的跟随策略并不止于广告投放,在营销活动上同样似乎拜了ofo为师?
连文案都要照搬,难道说“模仿”会上瘾吗?
广告和公关,绝不是非黑即白、不可共存的,ofo和摩拜两家公司的战场也从马路和用户们的手机,扩大到了广告和公关上。只是相比之下。摩拜更喜欢让高层出来讲故事创造公关影响力,而ofo的广告规模打得更大、时间打得更早。
分析了那么多,读者们肯定会问了:到底哪种策略更好?
刚召开完发布会的摩拜并没有宣布什么特别利好的消息,而ofo则在库克到访公司的同一天对外宣布日订单已突破1000万,成为继淘宝、滴滴、美团之后,中国第四家日订单过千万的互联网平台。从目前的战果来看,摩拜过度依仗公关做法暂时略输一筹,大打广告的ofo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在这一场战役上,为何公关输给了广告?几位资深业内人士这样回答:
资深媒体人营销人郭先生表示:摩拜的公关营销是以CEO形象及故事为核心,从标题到内容,公关的对象更多的是媒体、投资人;实则对普通骑行者而言,他们不太关心什么情怀和故事,罗永浩的情怀高不高?故事讲的好不好?为什么他的锤子手机卖的并不理想?而且,讲故事讲情怀,一开始大家会觉得新鲜,但时间久了非常容易审美疲劳,同时媒体曝光越多,越容易出错。
88后新媒体小兵骏先生表示:我们这样的年轻消费者非常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我们要的是自己的骑行感觉是否爽?摩拜虽然技术含量很高但比较重不好骑,《为什么ofo投广告,而摩拜却做公关?》一文也曾推测,摩拜之所以主做公关,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产品体验不佳,所以转而打CEO情怀故事来提升品牌情感,但从长期来看,摩拜的公关对终端用户而言,似乎并不那么奏效。
原GE通用电气中国公关总监李国威表示:企业迅速扩张时期如果有资本支持,大量投广告是合算的,有人说摩拜公关占先,ofo广告猛烈。其实胡玮炜并非像马云那样妙语连珠,听她演讲反而有点着急,真心难为她了...
2.产品用户:摩拜首要考虑自行车本身,ofo以骑行体验为核心。
ofo和摩拜营销策略不同,背后是双方公司理念的迥异,这充分体现在产品和用户层面。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接受采访中说:摩拜首先考虑的是车辆的经久耐用,其次才是骑行的体验。也就是说,为了4年的长使用周期(节省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牺牲掉了部分用户的骑行体验。从智能锁,到GPS定位,摩拜单车噱头十足,
但沉重的车身、不好骑,智能锁不时失灵,也让用户体验变得不那么美好。摩拜对用户的不够重视,还体现在3月19日早上开始很多用户反馈出现充值bug,但截止当天晚上24点,摩拜官方都没有给出具体回应和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时候摩拜的公关怎么突然隐身,令人狐疑!充值出现这么大的bug,押金和支付会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甚至有评论认为“这是摩拜牺牲用户体验搞的bug营销”。
从两方官方社交媒体开始运营的时间点及创始人提出“共享单车模式”的记载,ofo其实是中国无桩共享单车领域的原创者,其创始人代戴威一直强调,共享单车是为了解决用户出行的问题,也正因为用户而来,小黄车首先考虑的是用户体验,车辆好骑、舒适度才是最重要的。这从小黄车轻便、座椅高度可调节,三角把手的设计可见一斑。不过此前ofo单车的耐用性一直饱受诟病,最近投放的小黄车越来越多,但是损坏的数量也是同步上升,这一情况也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也许是意识到了产品本身的不足之处,其3月9日最新发布的ofo与700Bike共同研发的新车Curve,强调工匠精神极致体验,甚至承诺不受天气影响,永不爆胎。
截止目前,到底谁是共享单车市场的NO.1?
ofo宣称以52%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是行业的引领者和老大,而摩拜则宣称自己的APP用户注册量和月活是第一,双方的数据公关战不绝于耳。
然而,到底谁家好,用户有话说!为此007于3月18日发起了关于“ofo与摩拜,你对哪家公司的品牌印象更好?”的行业调查投票,截止3月23日投票结果显示:摩拜与ofo的支持率基本持平,ofo略有高出。
可以看出,从产品到用户,ofo和摩拜展开了近乎“肉搏”,但从总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体验来看, 似乎ofo略胜一筹。
3.商业盈利:摩拜暂时还没有考虑盈利,ofo宣布已有盈利20%
据第三方数据预测,未来中国50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市场容量高达5000万辆,这还不包括广阔的农村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市场规模超过几百亿,这也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资本涌入,截止2017年3月,ofo与摩拜两家披露的总融资额达到70亿,其中ofo完成D轮融资4.5亿美金,而摩拜宣布E轮融资1亿美金以上。
对于各界最为关注的商业盈利,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曾说过“如果我们的盈利模式都清晰了,还需要投资者干什么”,震惊整个互联网创投圈;而其最近在接受知名财经作家叶檀的采访时,再一次明确表示:盈利不是目前重点聚焦的方向,目前谈论盈利还太早,现在主要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扩张,同时对于20亿押金去向遮遮掩掩避而不谈。
而对于商业盈利,ofo创始人兼CEO戴威曾表示:
目前ofo已经找到了清晰地盈利模式,已经有了20%的净利润,表现最好的城市是已经达到了40%的净利润,今年很有可能实现全面盈利。虽然ofo没有给出具体的计划,但CEO面对媒体的发言已经给出了明确目标。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老先生曾说:经营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后一点。
值得提及的是:自信找到了清晰盈利模式的ofo已经快人一步在上海地区推出“免押金”政策,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便可无需交纳押金使用小黄车。这意味着ofo已经开始从“押金模式”转向推行“信用模式”。此举不禁让人想象摩拜将作何应对。当然,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一句“失败了就当做公益”,无疑会让无数人开始怀疑摩拜在公益道路上是否捎上了押金这一部分?那么,免押金是否会有些困难?
『陆』 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才真正开始吗
刚过元宵节的人们发现,共享单车涨价了。据报道,ofo小黄车的1元月卡购买通道被关闭;巧合的是摩拜的月卡折扣也停止了。这让不少习惯了免费骑行的用户一时间不易适应,纷纷吐槽。有人甚至担心共享单车会步网约车的后尘,形成寡头垄断后趁机抬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
至于担心形成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我觉得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共享单车应该不会像网约车那样出现市场垄断。因为共享单车进入市场的资金和技术门槛都不高,即使是摩拜和ofo合并成为巨头,只要它们拥有较高的回报率,自然会有其他企业受利益驱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先行者就很难在技术和服务上形成独有的竞争壁垒,后来者只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好一样能赢得用户的认可。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从而避免出现人们担心的市场垄断。
早在共享单车刚刚兴起时就有人问我是否看好,我的回答是需求旺盛有市场前景,但疯狂烧钱的模式不可取,更无法持续。共享单车有共享之名而无其实,是典型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与网约车平台自身没有运营资产不同,共享单车企业除了市场营销和运营人力成本外,还有着较高的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管理成本。
之前由于超量投放、粗放经营等原因,导致共享单车的使用率非常低下。以每辆单车日均使用次数为例,尽管公开数据显示达到了四五次,但业内人士私下透露出来的真实数据不过才一两次。国内公共自行车运营较好的杭州可达到3.6次/天,运营最好的太原市甚至能达10次。粗放经营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单车故障率高,有时用户连着扫好几辆都是坏车,既造成了用户体验下降,使得资金成本和维护管理成本变得不可控制。与公共自行车的先进单位比较,共享单车行业显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因此,我认为摩拜和ofo停止价格战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它们将真正回到运营上来,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和有序竞争。毕竟不论什么行业,都只有实现赢利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不打价格战了,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才真正开始。今后,精细化运营将是共享单车企业策略的重点,也将是决定谁能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
『柒』 ofo共享单车的营销方式有哪些
用户们都知道ofo单车app并没有给大家提供具体的位置,这个主要是ofo的单车并没有配备gps系统。 专1:往主干属道方向找,主干道是大家停车的主要地方。 2:往车桩方向找,在很多地方都有政府的自行车车桩。这也是ofo停车概率很大的地方。 3:往小区、工业区、软件园、校园方向找。ofo单车是以校园起家的,对于各种园区ofo投入的单车数量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