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市场工作总结怎么写请朋友给我范文。
一、营销体系信息网络的营建工作
有效地开发、维护和运转信息网络,对公司的超常规发展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而这项工作的实施者——市场部是中心枢纽,起着联结公司决策层领导、商务部领导、现实的和潜在的业主、每一个驻外办事处人员以及信息网络成员的特殊作用。为此:
1、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就如何完成公司的年度目标进行认真的讨论,充分挖掘每一个人对杭萧钢构工作的饱满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对部门内人员工作内容作了更加明确的分工。
2、努力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团队协作精神,明确公司整体协调一致的工作要求。杭萧钢构事业必须靠全体人员共同努力,高度服从指挥,整体协调一致,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增长和健康的发展。所以,把教育本部门人员加强与办事处的沟通和协调,与其它部门人员的协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同时敦促办事处不但要做好业主的销售前的服务工作,还要增强为企业内部其它部门提供工作允许范围信息或工作便利的服务意识。
3、根据年初确定的目标,组织市场部相关人员督导和协助各办事处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工作。对各办事处的具体工作实施信息网络的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方案,规定具体的量化标准。
4、组织实施营销系统内市场开发助理和销售工程师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在短期的十天左右个人综合素质得至显著的提高,为他们今后服务于杭萧钢构,奉献于杭萧钢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上半年发展信息网络成员212人。上报有价值信息共274条。
上半年策划正式培训2次,共65人次。其中马孝平、周红萍、陈勉志等人经培训后已前往各地办事处担任领导工作。
二、杭萧钢构品牌推广工作
品牌是企业的整体实力的综合反应,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响亮的品牌。杭萧钢构的品牌效应在今年上半年的业务接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主要得益于公司高层决策领导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和多年来持之以恒的高投入的品牌推广工作。由于品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业主接受杭萧钢构产品的概率大提高,市场开发助理宣传自身企业和钢结构业绩的投入也会逐步减少。作为公司品牌推广的职能和主导部门,市场部充分利用各种行业协会、展览会及各种媒体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细致的、有效的品牌推广工作。并经过,为安徽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在南京、合肥两个省会城市周密地组织和精心地策划了有中国建筑钢结构委员会主要领导和省建设厅领导参加的大型推广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事先策划好的股份公司在福建省会福州举办的品牌推广会因“非典”影响而推迟至下半年。
三、业主与合作单位客户接待工作
客户接待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既是众多现实和潜在的客户了解杭萧钢构的重要窗口,又是公司展示自己外在形象和综合实力的平台。对公司业务的接洽起至关重要的润滑剂作用,有时甚至直接决定着业务的成败。在布置客户接待工作中,首先是对该项工作从思想上十分重视,能以热情和真诚为原则来对待每一个客户。其次,以毫无怨言地奉献自己的休息时间和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的辛勤努力为必要前提,并善始善终,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再次,能发扬单总提出的一元钱精神,力所能及地降低接待成本,杜绝接待中的一切浪费,并把节省成本当作自己工作的一个方向和目标。但这不是说无限度地减少接待费用,以牺牲接待效果为代价。在尽量节省开支和保证接待效果上,把握好一个度。一方面与相关的各大餐饮、宾馆、娱乐等企业签订了协议,获得了最大程度的优惠。另一方面我们对每一环节和步骤都加以推敲和权衡,厉行节约。使这项工作既能领导和商务部、办事处人员充分的肯定,又能得到客户良好的评价。
上半年接待客户99批次,共401人。
四、日常行政工作和内部管理工作
1、杭州的营销和技术系统的日常行政工作已形成市场部的工作职能之一。部门人员为此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经过努力后,不但使日常管理开支大大减少,而且使这项繁杂烦碎的工作做得更加井井有条和严谨周密,得到了绝大多数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2、费用的管理:
市场部承担着营销系统乃至杭州总部各部门费用的审核、报销工作。我们能够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各项制度来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同时制定了营销系统办公用品的购买、申领制度。做好杭州总部的财务管理工作。
3、办事处人员的辞退和招聘:
年初为了完善办事处的管理,本部门会同商务部和投标办制定了办事处管理细则,每月进行考核。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进行淘汰,截止6月底,共清退人员12名。同时广纳人才,配合人力资源部和营销系统其他部门开展招聘工作。上半年共招聘26名各类人才充实到营销系统各部门、办事处任职。
4、建立健全营销系统和本部门管理制度:
为了使营销系统管理水平适应公司快速发展需要,上半年市场部建立和完善了多项工作制度、标准、作业指导书等。其中有《来客参观生产基地制度》(配有《来访客户参观生产基地线路图》)、《前台值班制度》、《信息网络管理细则及考核办法》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正规化都来起到了显著作用。特别是ISO9000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的编制,包括《市场部工作职责》、《市场部人员工作职责》、《客户接待工作规定》。使营销系统和市场部的管理工作逐步趋向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② 市场营销学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急用!谢谢
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外所有用于专固定和保护光属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果您想要一个清新、放松的空间,不妨把膏 老 庄 石膏灯放在卧房、客厅、走道等处,也可兼作低亮度的常亮照明使用。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
③ 市场营销分析报告 范文是咋样的,有那些要求
先要做一个调研计划,设计问卷,研究样本发放数量,调研,统计与分析,写报告。内完成了。容
关键是围绕产品设计的问卷内容,总容量是5分钟,15道题左右。
关于企业销售的问题,如渠道,细分、促销等内容要做企业访谈完成。
报告的范文在网络中下载即可。
④ 谁能给一篇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的范文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自行车生产企业2007年1-6月份电动自行车总产量484.98万辆,与去年同期累计331.19万辆相比,增长46.44%;1-6月份销售电动自行车482.32万辆,与去年同期累计332.86万辆相比,增长44.9%。
一季度生产电动自行车218.66万辆,去年同期为147.31万辆,同比增长48.44%;销售电动自行车219.48万辆,比去年同期147.38万辆,同比增长48.92%;二季度生产电动自行车266.32万辆,去年同期为183.88万辆;增长44.83%;销售电动自行车262.84万辆,与去年同期148.98万辆相比,增长76.43%。
针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绝大多数超标的情况,2007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就车速、车重、车宽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以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此举将改变电动自行车企业的生产情况。此外,《自行车安全要求》改进了闸皮材料构成、制动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对骑行的速度和制动距离也都进行了修改。
从去年开始频繁发生的油荒对电动车这一新型能源代步工具行业无疑是频传的福音,这种情况在今后的岁月里会更加频繁的发生,毕竟石油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在地球上的储量以现有使用水平在150年内即将枯竭,换句话说就是每年世界将会有1/150的油井会枯竭,比如说中国石油的储量占世界的1/50,那么以世界石油如此用度三年时间中国所有油井都将枯竭,市场规律是物以稀为贵,以现有的用度每过一年石油的供应和价格都会给现有的用油群体一份沉重的压力,但对电动车行业却是一片商机。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国家海关总署、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全国及海外1100多种国内外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各省市相关统计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电动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电动自行车市场及加入WTO后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是电动自行车企业、电动自行车经营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和单位、计划投资于电动自行车的企业和个人等准确了解目前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动态,把握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市场策略的必备的精品!
《2007-2008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07-2008年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电动自行车的定义
一、电动自行车工作原理及分类
二、电动自行车基本性能介绍
第二节 电动自行车的特征
一、电动自行车类型
二、电动自行车的主要优点
第三节 2007-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二、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四节 政策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外关于轻型电动车的立法和标准制定
二、我国电动自行车相关法律和标准
三、电动车新标准的回归
四、国家颁布实施《自行车安全要求》新标准
第五节 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一、全球电动自行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分析
二、我国电动自行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我国轻型电动车技术发展分析
第二章 全球电动自行车行业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国际市场发展概况
一、国外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状况
二、国际电动自行车发展动向
三、全球电动车市场再度繁荣
第二节 世界电动车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能分析
二、市场需求状况
三、主要产品分析
第三节 主要国家电动车发展概况
一、日本
二、美国
三、欧洲国家
第三章 2007-2008年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分析预测
第一节 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动车产业化期待系统集成商
二、电动自行车消费者购买行为和需要分析
三、2007年中国电动车进入重新洗牌时代
第二节 2006-2007年电动自行车市场现状与特点
一、2006年中国电动车市场视点分析
二、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及电池需求量
三、2007年上半年中国电动车市场产销状况
四、2007年电动车市场淡季分析
五、2007年电动车市场遭遇寒流
六、2007年中国十大电动自行车及车用电池排名
七、2008年中国电动车展望
第三节 2007-2008年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一、中国电动车产业“高调”发展
二、电动自行车价格战的分析
三、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共存
第四节 2007年电动车行业发展预警白皮书
一、2007年电动车行业发展趋势
二、行业发展预警
⑤ 急求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我学的是市场营销 要求:字数至少3000 谢谢了
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总人口中有9亿农民,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和构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大难点。目前我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非常突出,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现有的农村医疗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因此亟需改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保护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
现有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与经济快速发展已不相适应,看病这一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竟然成了悬在农民头上的一把利剑。下面的一系列数据可以说明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体系的形势。
(一)我国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方面的财政支出
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大约70%用于城市,30%用于农村;然而我国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一半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据统计,2002年我国卫生事业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左右,公共卫生事业费用约占总卫生事业费用的15%。我国农村卫生费用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政府在卫生事业上投入587.2亿元,其中只有92.5亿元投向农村,仅占政府投入的16%。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占有的卫生资源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70%的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这样造成了城市医疗设施、医疗技术人员的大量闲置和浪费,而农村很多乡镇卫生院基础医疗设施很差,缺少高水平的医务人员,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要求,从而形成了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二)农民收入与医疗费用支出的比较
农村无钱看病买药、无钱住院治疗的病人正在逐渐增多。据调查,农民生病无钱就诊的比例由1995年的4%上升到2003年的7%,需要住院因无钱而未住院的比例由1995年的13.4%上升到2003年的24.5%。农民患常见病后,有32%找村医治疗;22%自己买药吃;仅有20%到乡卫生院就诊。
(三)我国农民的健康状况
另一组数据表明,近年来农民健康水平改善不大甚至有所下降。1995年与2003年相比,我国农民患病率从69.0‰提高到128.2‰,慢性病患病率从86.0‰提高到130.7‰,因病休工天数从5.4天提高到6.8天,因病卧床天数从2.4天提高到3.2天,这几项反映农民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都有了明显增加。
(四)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数与日俱增
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人群占贫困户的30%-40%,有的甚至高达60%以上。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苏州地区,仍有20%以上的农民看不起病,它正顽强地抵消着政府扶贫、减贫的努力。
二、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问题及其分析
上述的具体数据,让我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到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该体系中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中的政策与法规问题
在政策与法规方面的缺失,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存在的最根本问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政策名存实亡,并且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根基不牢固。
1. 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政策失灵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各级政府分级管理,以县(市)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虽然全国农村已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但在大多数地区,政府资金大部分投到县级卫生机构,导致为农民提供基本预防和医疗保障的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几乎名存实亡。随着经济发展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不相适应,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2. 缺乏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政策法律规范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长期以来是通过行政命令等手段强制推行,没有法律规范,主观随意性大,容易形成“一紧二松三垮台”局面,缺乏法律保障也是导致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难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要保证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顺利发展,同样必须有法律作为后盾,不能仅停留在卫生管理部门的条文和规定上。今后的医疗服务保险市场将由医疗服务需求方、提供者及作为中介组织的保险公司组成,其顺利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力量。
(二)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资金问题
医保资金筹措难问题是实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一只拦路虎,这个问题不解决,医疗保障体系就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用。究其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1. 中央政府对改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资金投入不足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政府应该承担重要责任;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的现实条件下,也只有依靠政府加大投入才可能有效实施这一事业。
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重建主要是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来自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卫生医疗事业本是公共产品,政府对其必要的投入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近些年由于指导思想的原因,国家对合作医疗没有明确的筹资政策,各级财政对合作医疗也没有明确的支出项目,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仅仅是象征性的。1991—2000年,中央政府拨给合作医疗经费是每年500万元,各级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也是每年500万元经费,全国每年各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总投入,让8亿(该期间的农业人口数量)农民分摊,平均每人每年约1分钱。这不仅达不到应有的互助共济、分担风险的目标,而且增加了合作医疗的管理成本,最终削弱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我国一直以来在医疗保障方面的支出明显不足,中央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持严重缺乏。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大大制约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 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措困难,医疗制度覆盖率依然很低
据调查,我国医疗保障覆盖率仍然处在很低水平。在我国城镇居民中,医疗制度覆盖率为55.2%,而在人口众多而相对贫困的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制度覆盖率仅为20.9%,其余79.1%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这部分群体一旦生病,所有的医疗费用均需自己承担。截至去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8000万人,8000万相对于9亿农民而言,还不到1/10。农村合作医疗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户、县乡政府、村集体和乡镇企业。政府从财政中为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所有费用是不实际的,各级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又没有明确的支出项目。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困难、乡村两级负债累累,乡镇企业不发达,加上税费改革滞后,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乡村两级全靠国家转移支付来维持工作运转,更无资金用于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因而无力负担医疗费用的农户反而成了合作医疗资金的主要来源。不少基层县、乡政府的财政紧张,导致对合作医疗的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投入启动资金缺乏,农民参保率低,基金规模小,医疗制度覆盖率偏低。从1990年初以来,不少地方重建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往往因为筹措资金困难,设计存在缺陷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持续时间很短。
(三)农民自身消费水平与现行制度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2622元,相比1997年增长4%,仅是城镇居民同期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由1997年的2.47:1,扩大到现在的3.24:1。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民面临的却是统一的医疗市场价格。
与此同时,我国医疗市场价格增长过快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其中,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巨大,现今医疗市场的价格是依照城市居民的标准制定,农民面临的是统一的医疗市场价格,支付和城市居民一样价格的医疗费用,然而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险。2003年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622元,同年农民住院平均费用为2236元。医疗价格极大背离农民实际收入的现象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造成农民“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局面。
目前市场管理较为混乱,各个医院、诊所购进药品、设备的途径、质量、种类不同,成本有高有低,个体诊所的药品价格一般比乡镇卫生院低。农民在乡镇卫生院看病时所得到的折扣可能没有在个体诊所节省的药费多。由于医院规模小,所需药品的种类、数量有限,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并未真正发挥作用,根本没有或极少有医药公司投标。
(四)医疗资源“重城轻农”
我国存在事实上的医疗资源“重城轻农”,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大约70%用于城市,30%用于农村;然而我国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一半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中西部地区农民因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80%。我国目前的农村医疗体系设施落后、功能薄弱,体制不健全。大量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政府对基层农村卫生经费的人均投入还不及城市的1/4,医疗资源配置呈现严重的城市偏好。另外医疗人才的配置也极不平衡。从整体看,我国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目已经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并不缺乏医疗人才。但是很多医科毕业生因为乡镇卫生院条件差、收入低,没有良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不愿到那里工作。医疗资源“重城轻农”导致农村医疗服务网络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三、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措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在对“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需要程度”问题的回答中,有48%的被调查农户认为一般需要,42%的被调查农户认为特别需要,两项合计达90%。因此,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是符合老百姓需要的。2003年,全国首批启动的试点县(市、区)有304个,2004年增加到333个,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共有64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2.25亿农民,其中有1.63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保率为72.6%;全国共补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1.19亿人次,补偿资金支出50.38亿元。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建立在原有医疗制度基础上进行的,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必要措施来实现二者之间的过渡。
(一)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管理是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基础性工作。我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且要求我们打破传统部门约束、实施机构改革,实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统一化、专业化。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会受到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经营模式、家庭结构、收入水平、文化习俗及医疗条件、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各地区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制度先行,逐步推进,政府支持”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医疗保障的模式。
在不发达和贫困的农村地区,人均收入和对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仍然很低,因此维护“低水平、广覆盖”的合作医疗是保障初级医疗需求的合理机制,应继续推广和完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抓好卫生扶贫和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解决贫困地区卫生设施条件差和缺医少药的问题。
对于中等发达的农村地区,应推行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大病医疗保障的优点在于:风险概率小、保费较低;被保险事件是花费较高的大病,易于核保和理赔;大病保险含有自负额,可减少道德风险。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可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出资共同筹集的办法,民办公助,互助共济,以保证稳定的基金来源和资金到位,确保大病医疗保险的正常运转。
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如东部沿海农村,可朝向高保额、高保障的方向发展。由于当地生产力水平高,农民生活富裕,可以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综合统筹,平稳过渡乃至结合。在满足不了富裕农民较高的医疗保障要求时,农民也可自愿寻求商业保险的保障,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2. 打破部门约束,实现制度管理的统一化、专业化
合作医疗的管理体制有由省级、地级人民政府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的说法,这是不太妥当的。合作医疗的这种管理方式必将导致运行成本的增加和行政机构的膨胀。同时往往会出现政策抵触的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农民负担沉重,在恢复合作医疗的同时,在农业部等五部委的《减轻农民负担条例》中却将合作医疗视为农民负担,不予征收,结果导致一些刚刚恢复的试点在此放弃了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合作医疗的管理包括基金的管理都应纳入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的范围之内。社会保障的各级管理部门,各地方社会保障厅、局在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社会保障的管理应该统一的纳入社会保障部的管理之下,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吸纳和培养专门人才,努力实现管理的统一化和专业化,精简机构,促进机构改革,并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二)转变观念,明确政府在改革中的职责
中国国情决定着卫生资源投入重点是广大农村。它是政府公共管理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医药卫生领域的特殊性,决定着政府必须保持应有的干预,市场机制绝对不能引入医疗卫生领域。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势头,保障大多数民众享受基本医疗保障。作为世界上市场经济最为成熟的美国,其制度完备,但在医疗卫生领域采取完全市场化运作方式,1993年医疗费用支出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4.6%,当年有3700万人口即占总人口18.5%的民众却没有健康保障。与此相反,德国在医疗卫生领域采取必要的政府干预,90年代初以11%左右的国民生产总值为99.5%的民众提供了医疗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与实施不可能与城市同步,城乡之间的医疗保障范围和水平的差距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各地应从实际出发,以保障农民健康权益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中心,采取国家、地方财政投入与农民个人投入、农村经济组织、企业、慈善机构投入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及时调整卫生投入政策,向农村倾斜,将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政策纳入国家的总体社会保障规划。
各级政府应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积极建设公平和谐的小康社会的原则,明确职责,真抓实干。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到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三)资金的筹措及管理
资金的筹集采用以政府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形式,保证所需医疗保障基金到位,并加强保险基金的科学管理。
1.增加政府资源投入,创建科学有效的农村医保资金的筹措机制
一般地说,政府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财力支持。在农村,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效益很低的农业生产,农业剩余很少。各级政府必须提高认识,承担起供给公共卫生产品的责任,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较大地投入财政资源,切实有效地改善财政资金在城乡卫生医疗的差异化支出结构,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促进农民的脱贫致富和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基金筹措机制。如果基金筹措得不到保障,筹集太少,国家、集体补助部分和个人缴纳又不能及时到位,合作医疗则会举步维艰。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三部委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通知中,要求农民个人每年的缴费标准不应低于10元,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不低于人均10元。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有条件的地方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国家部分的补助标准,直到对个人部分的减免。建立广泛的经济合作基础,经济实力较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大力支持当地合作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鼓励乡镇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资助,增强农村合作医疗的实力。
2.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采用高层次、多层次的统筹模式
解决基金筹集问题,除了国家的投入外,根据实际尽可能的提高统筹层次,实行高层次、多层次的统筹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可考虑的办法。以前的合作医疗基金的统筹是在乡县级,这种方式从保险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不但减弱了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增加了基金运行的成本。再者,由于前面说到的乡县财政的问题,使得基金的完整筹集和专款专用难以保证。另外,这种小范围的统筹也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助互济的特点弱化。所以,应当尽可能的提高统筹层次,如省级。这样在大范围内统筹可以形成较为巨大的基金储备,同时可以均衡小区域内的不均衡,实现互助互济;增强合作医疗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合作医疗的发展过程中,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可以尝试地区性统筹、全国性统筹;从国际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来看,最终实现医疗基金的全社会统筹是必然的。
3. 规范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网络,加强保障基金的科学管理
单关注于资金的筹集还远远不够,还须加强对保障资金的科学管理。县、乡、村三级设立专门机构,县级成立合作医疗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对医疗保障业务管理和合作医疗基金进行监督。乡镇成立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乡镇医保的工作,各村也要设立联络员专门负责。构筑“村村都设联络员,乡镇都有专管员”的县、乡、村三级全面覆盖、有效管理的农村合作医疗网络。
保障基金到位后必须建立并履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如大病医疗保险办公室;设立专储账户,专账管理,专款专用;逐级审查,向投保人公开收支情况,严密监管乡镇财政,接受农民监督。长期实行公开、公正、透明的管理,真正为民着想、造福于民。
(四)确保法律支持的效力
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对于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非常重要。要保证我国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农村医疗保障系统的健康和谐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卫生管理部门的条文和规定上,必须有法律作为坚强后盾,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后的医疗服务保险市场将由医疗服务的供方、需方和保险公司共同组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确保其顺利、有效地运转。
(五)建立健全新型药品采购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效用,真正使农民群众受益,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用品采购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实行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崭新格局。完善药品购销制度,药品监管部门、物价部门要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根除药价虚高的不良风气;保证药品质量,规范医疗服务及药品价格,真正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实惠。
⑥ 市场部的营销分析报告怎么写
完善丰来富市场部市场研究已有工作内自容及架构。目前市场部市场研究工作除对项目进行针对性市调工作报告外,主要包括在售项目定期销售分析报告、主要城市月度市场研究报告、典型企业专题研究报告等方面。今后可适时拓展研究层面及研究范围。增加全国房地产定期研究报告、特定产品定期研究报告、推广媒体定期研究报告等形式。将研究地理范围从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城市拓展至全国,将研究层面从项目、宏观市场拓展至产品、营销推广等层面。
⑦ 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怎么写
是一种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公司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SWOT分析的步骤:
1、罗列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
2、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ST、WO、WT策略。
3、对SO、ST、WO、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企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
SWOT矩阵:
优势 劣势
机会 so战略(增长性战略) wo战略(扭转型战略)
威胁 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 wt战略(防御型战略)
竞争优势(S)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公司所特有的能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东西。例如,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一顾客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可以是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技能优势:独特的生产技术,低成本生产方法,领先的革新能力,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丰富的营销经验,上乘的客户服务,卓越的大规模采购技能
●有形资产优势: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现代化车间和设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存,吸引人的不动产地点,充足的资金,完备的资料信息
●无形资产优势:优秀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商业信用,积极进取的公司文化
●人力资源优势:关键领域拥有专长的职员,积极上进的职员,很强的组织学习能力,丰富的经验
●组织体系优势:高质量的控制体系,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忠诚的客户群,强大的融资能力
●竞争能力优势:产品开发周期短,强大的经销商网络,与供应商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敏反应,市场份额的领导地位
竞争劣势(W)是指某种公司缺少或做的不好的东西,或指某种会使公司处于劣势的条件。
可能导致内部弱势的因素有:
●缺乏具有竞争意义的技能技术
●缺乏有竞争力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组织资产
●关键领域里的竞争能力正在丧失
公司面临的潜在机会(O):
市场机会是影响公司战略的重大因素。公司管理者应当确认每一个机会,评价每一个机会的成长和利润前景,选取那些可与公司财务和组织资源匹配、使公司获得的竞争优势的潜力最大的最佳机会。
潜在的发展机会可能是:
●客户群的扩大趋势或产品细分市场
●技能技术向新产品新业务转移,为更大客户群服务
●前向或后向整合
●市场进入壁垒降低
●获得购并竞争对手的能力
●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可快速扩张
●出现向其他地理区域扩张,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危及公司的外部威胁(T):
在公司的外部环境中,总是存在某些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构成威胁的因素。公司管理者应当及时确认危及公司未来利益的威胁,做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来抵消或减轻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公司的外部威胁可能是:
●出现将进入市场的强大的新竞争对手
●替代品抢占公司销售额
●主要产品市场增长率下降
●汇率和外贸政策的不利变动
●人口特征,社会消费方式的不利变动
●客户或供应商的谈判能力提高
●市场需求减少
●容易受到经济萧条和业务周期的冲击
⑧ 市场营销学 实践报告 范文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市场调查报告写作(含范文)
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类市场及餐饮类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
知识要点
●市场调查报告的用途。
●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
●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要领。
能力要求
●学会用比较完美的写作形式准确表达市场调查研究的成果。
⑨ 市场营销实习报告范文
0分还要人帮忙。摆摊就随便写写撒,先翻翻课本目录,看看那些章节和你们这次摆摊能挂钩,然后对照着理论结合实际的谢谢就ok了,这种心得老师要求不会很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