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啤酒行业如何改革才能顺应高端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504.7万千升,同比增长61%。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315.9万千升。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中国各行各业都开始恢复正常,中国啤酒行业也开始复苏。
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啤酒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有所改变,渠道改革成为行业高端化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来看,啤酒厂商的渠道升级主要呈现出两大趋势:经销商赋能及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高端化趋势下,经销商地位越发重要
高端产品集中于现饮渠道,升级趋势更加明确。按照销售终端的不同,啤酒渠道主要分为现饮和非现饮两类,2019 年我国啤酒现饮/非现饮渠道销量占比 51.4%/48.6%,2020 年现饮渠道受疫情影响占比有所下降,预计现饮/非现饮占比为 48.6%/51.4%。
现饮渠道多销售中高端产品,具备较高的门槛和溢价水平,而非现饮渠道主要销售中低端产品。因此,啤酒行业高端化的结构升级将主要集中于现饮渠道。
赋能经销商,做大高端市场。由于餐饮、夜场等销售终端议价能力较强,且较长的结账周期对经销商的资金周转能力提出了挑战,经销商资源禀赋及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高端渠道之下,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由松散的利益关系转变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厂商需要更多地赋能经销商,给予经销商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并制定严格的考核计划,引导经销商配合企业的高端产品战略,携手共拓高端市场。
线上协同线下,电商助力发展
电商推动产品高端化,品牌形象有望提升。随着啤酒渠道从传统的餐饮、零售向更多元化的场景发展,电商也逐渐成为渠道改革的一大热点。
尽管由于啤酒产品对新鲜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且啤酒在中国的主要饮用场景为在外聚餐,啤酒行业的线上渠道发展较为缓慢,但电商渠道依然可以作为对其他渠道的补充。
此外,电商也是各大啤酒厂商的产品展示平台,线上渠道主要推广中高端产品,有利于公司推动产品高端化,提升品牌形象。
百威、青岛、华润领衔线上发展。根据2019 年阿里线上渠道销量数据来看,百威、青岛、华润在线上渠道的发展领先其他同业公司,市占率分别达到 32.9%(其中哈啤 13.81%,百威 13.67%,科罗娜 5.42%)、14.76%、8.53%。
百威英博: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后,百威在2014 年切入中国电商市场,与天猫达成深度合作,开设线上啤酒旗舰店。
2015 年,百威成立电商事业部,专门开拓线上市场。百威线上旗舰店主攻高端产品,并通过天猫全球酒水节、天猫超级品牌日等新零售手段,不断重塑品牌形象、优化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
青岛啤酒:青岛啤酒构建并不断拓展“互联网+”渠道体系,通过搭建电商渠道专业组织,不断放大“官方旗舰店+官方商城+网上零售商+分销专营店”的立体化电子商务渠道领先优势,并积极与第三方平台展开合作,多渠道满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和消费体验。
华润啤酒:2018 年 7 月,华润雪花啤酒与京东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电商新营销。
本次全方位深度合作主要包括四方面:
1)持续打造用户的极致体验。
2)全方位提升华润雪花品牌形象。
3)助力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4)做好市场开拓与布局。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近430万家电商相关企业,广东省以近84万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浙江省和福建省数量次之,均拥有超过50万家相关企业。
截至2020年10月19日,我国去年已新增超过120万家电商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
其中,前三季度新增超过111万家电商相关企业,较2019年同比增长65.98%。第三季度新增近50万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16.77%。
全国市场群雄割据,龙头企业各显神通
行业格局呈寡头垄断,五大厂商各踞数城。2010-2019年,我国啤酒行业CR5由60.4%提升到 73.5%,但相比美国在 1990 年就达到的 90%的 CR5 水平,中国啤酒市场集中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具体来看,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啤酒厂商所占据的优势地区各有不同,华润、青岛、百威三家基本实现了全国化布局,其中:华润对应贵州、四川、安徽等地区,青岛对应陕西、山东等地区,百威对应江西、湖北、福建等地区;
燕京、嘉士伯的区域化属性更加明显,其中:燕京对应广西、北京等地区,嘉士伯对应新疆、宁夏、重庆等地区。
华润+喜力:渠道赋能品牌,剑指高端市场
华润携手喜力,成就天作之合。早在1983 年,喜力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喜力口感偏浓厚,难以得到惯饮清淡型啤酒的中国消费者的认同,且喜力自建销售渠道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其在中国发展较为缓慢,被百威后来居上。
2018 年华润啤酒与喜力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二者将在渠道端和品牌端进行强势互补,携手共拓中国啤酒高端市场。
搭乘华润渠道快车,喜力有望实现全国化发展。华润已基本形成全国化布局,贵州、四川、安徽、辽宁都是其基地市场,市占率超过60%,在江苏、吉林、黑龙江等地的市占率也超过 40%。
未来喜力将借助华润的市场优势,搭建高端销售体系,实现全国化铺市和销售;而华润则可以借助喜力既有的品牌影响力和中高端渠道运营经验,大举开拓国内高端啤酒市场。
加强终端掌控,二次改革显决心。华润的第一次渠道改造发生在2002 年,雪花啤酒在啤酒业传统的“厂商——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终端”经销模式之外,开始了以服务终端为核心的深度分销模式,即华润直接进行终端渠道维护,以增强对渠道的把控力。
2018 年 6 月,华润雪花宣布启动全国渠道二次改造,其核心理念 CDDS模型包括渠道的建设和管理模型,由渠道模式、分销管理模式、经销商经营模式和业务员工作模式构成。CDDS 模式能够进一步加强公司对终端的掌控力,在终端建立强壁垒。
青岛:渠道模式灵活,适配不同市场
加强终端掌控,巩固市场地位。作为国内啤酒行业巨头之一,青岛啤酒不断深化市场销售网络,加强对终端客户的维护和掌控能力,巩固和提高在基地市场的优势地位和新兴市场的占有率。
目前青岛啤酒在陕西、山东、上海、山西、海南等地的市占率达到了50%以上,在河北、甘肃、广东等地也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根据渠道调研数据,公司在餐饮/夜场/流通/KA 渠道占比分别为 50%/10%/30%/10%。
青岛啤酒采取独特的“大客户+微观运营”渠道模式。大客户模式是指通过选择、培养经销商,提升其营销能力,使其成长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大客户,从而支撑公司业务成长。
微观运营模式是指借助区域平台,通过对基层业务团队进行严格的定格、目标、行为、追溯和绩效管理,不断强化青岛啤酒业务团队的执行力和对终端场所的掌控能力,最终实现价值链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
渠道运作因地制宜,厂家经销商分工协作。青岛啤酒会根据区域市占率、经销商能力等在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运作模式。
在市占率10%以下的市场选用“密集型模式”,在市占率 10%-50%的市场选用“混合型模式”,在市占率 50%以上的市场则选用“独家型模式”。
因地制宜的渠道运作模式能够更好地适配不同市场的需求,最大化公司渠道效益。
百威:高端运营自成一档,渠道管理独具匠心
公司足迹遍布全球,尽显霸主本色。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厂商,旗下拥有超过500 个啤酒品牌,销售覆盖全球 150 多个国家。
2019 年,百威英博全球销量达561 亿升,销售收入达 523 亿美元,其中北美/中美洲/南美/欧洲中东及非洲/亚太地区销量占比分别为 19.3%/23.9%/25%/15.3%/16.6%。
百年酒企进军中国,战略布局彰显实力。1995 年,百威通过收购湖北地区酒厂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此后多年不断收购中国本土啤酒厂,为日后的战略布局打下基础。
2011 年,百威英博在中国启动核心城市战略,在六大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成都)依托大商制度买断夜场、餐饮等销售终端,迅速抢占高端市场。
根据 Global Data 的数据,2018 年百威在中国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场中占比高达46.6%,而当前百威亚太中国区餐饮+夜场渠道占比合计达 55%,足见其在高端化运营方面的实力。
专注发展高端市场,渠道运营经验丰富。百威自进入中国起便着力于高端市场的开发拓展,多年来在高端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从渠道建设角度来看,百威有一套完整的渠道建设模型,通常先通过全面覆盖KA 渠道快速打入空白市场,随后逐步布局夜场、餐饮等高端渠道,打造高端化基础,最后实现产品和渠道的全方面覆盖,形成基地市场优势。
从渠道管理角度来看,百威创立了高端公司模式(HEC),专门服务品类框架中的高端及精酿啤酒品牌,为其配备专业的高端及超高端核心经销商和渠道资源。
嘉士伯+重庆:组织重塑提效率,渠道改革助发展
重大重组引资源整合,渠道升级有望加速。嘉士伯最早于1978 年进入中国市场,1981-2005 年间通过密集收购逐步占据宁夏、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市场,成为西部地区绝对龙头。根据公司年报,2019 年嘉士伯在中国西部地区市占率达到 63%。
重庆啤酒的优势市场则在重庆、四川和湖南,2019 年公司在三地的营收占比分别为72%/20%/7%。
此次资产重组完成后,嘉士伯和重庆啤酒将整合现有渠道资源,进一步推动渠道建设与升级。
“大客户制”赋能经销商,数字化升级助力发展。嘉士伯在西部基地市场积极推动品牌升级,实现高端化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则实行大城市战略,通过大客户制给予经销商足够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发挥渠道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拓展市场。
截至2019H1,公司大城市战略已覆盖 36 个城市,在中国区业务中占比达 20%。
此外,数字化转型是公司“扬帆 22”战略的一大核心,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对渠道的数字化升级,通过后台对销售、经销商等的行为分析,制定地区策略及 KPI,进一步赋能经销商发展。
天风证券表示,啤酒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关注行业环比改善机会。啤酒四季度催化较少,但明年的布局机会已经逐步显现,建议绝对收益资金开始重点关注。
预计啤酒行业将加大中高端啤酒的推广力度,不断升级品类,加速全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
川财证券表示,目前,国内消费场景逐渐恢复,啤酒动销环比持续改善,拉动对啤酒厂商的需求。
行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市场集中度提高叠加消费升级,啤酒行业高端化稳步推进,头部酒企有望持续受益,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东北证券,中外行业研究整理推送
㈡ 华润雪花啤酒直辖专员与经理的区别是什么,还有专员是什么意思 怎么区 分的
上下级的关系,直辖专员只负责一个区域的销售管理工作,而经理是负责一个销售大区的营销管理工作。一个区域有若干个业务员,比如说一个业务员负责一个县级市场,而他们的上级领导就是直辖专员,他可以负责几个县的销售管理。而直辖专员的上级就是经理,经理是负责整个销售大区的营销工作。一般是地级单位或者更大范围。
㈢ 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用哪种销售模式
近几年,中国啤酒前三名的格局一直都是: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而华润雪花发展如此迅速,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排名格局,对我国各个啤酒企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华润雪花的迅速发展,已经把青岛啤酒从全国第一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市场化的华润雪花身上蕴含着其独有的各种因素:开放的企业文化、硬朗的市场风格等,而且华润雪花还通过“副品牌(即‘区域性品牌’)+主导品牌(即‘全国性品牌’)”的双品牌战略,达到战略性产品和结构性产品的双推进。比如说,在以合肥为中心的华中市场,华润啤酒一方面依靠原来并购酒厂的老品牌(包括“零点啤酒”、“钱江啤酒”等)战略性产品,加大市场攻势,继续扩大该品牌在本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采取适时进入的营销法则,逐步渗透雪花啤酒,从结构上突出全国性统一中高档品牌“雪花”和以“雪花”为品牌的高端“纯生啤酒”。这对其他啤酒品牌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004年3月,华润雪花以3500万美元的巨资持有浙江钱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0%的股份。
“中国虽然是啤酒大国,但还称不上是啤酒的强国,我觉得原因在于各个企业的品牌比较分散,没有一个集团在全国的占有率达20%。因此,销量、利润居全国首位并不是我们公司最终的目的,完善全国布局、调整发展战略,使公司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从而带动中国啤酒企业整体发展,提高中国啤酒企业的世界知名度和占有率,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已经跻身世界前十的行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有更多世界级的啤酒品牌企业的。”华润雪花浙江公司的李总说。
㈣ 雪花啤酒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国内啤酒市场的顶流
说到啤酒现在我们都不陌生吧,但是你们知道吗在啤酒刚刚引进中国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很受欢迎的,到了后来21世纪左右的时候啤酒在中国迎来的巨大的市场,很多国有啤酒厂也嗅到了的契机这其中就有我们现在熟知的雪花啤酒,
从发展速度上看,雪花啤酒当之无愧为世界啤酒领域的中国代表。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自1994年成立,通过收购兼并、扩张积蓄产能,在成立12年时达到全国销量第一。
2013年,华润雪花突破“双千万千升”(公司销量和雪花品牌销量),创下中国啤酒销量新纪录,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品牌销量过千万千升的啤酒企业,这一切只用了20年。
20年,一个企业从无到有,雪花啤酒从20万吨到千万吨,并成功登顶世界单品销量第一的位置。这种成长速度,的确值得惊叹。一个1994年才成立的公司,是怎样走上行业顶峰的?
1、中国特色战略布局
雪花啤酒选择了一条有中国品牌特点的独立发展道路,因地制宜的战略创新带领雪花“勇闯天涯”。
华润雪花对当时中国的 社会 结构和发展趋势做出了清醒的判断:中国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啤酒消费者,中国人的个人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这是啤酒消费爆发式增长的前提。华润雪花根据国情进行了中国特色的战略布局,造就了中国第一的啤酒销量。
面对迅速成长的市场契机,雪花啤酒选择了“先市场、后利润”的发展战略,利用华润强劲的资本支撑,不断“跑马圈地”,进行大量并购,并发力中低端酒市场,寻求最大的市场占有。华润雪花从2006年成为全国销量第一,持续保持至今,并在2011年突破1000万吨销量,进入全球前五啤酒巨头的行列。
基于国际市场发展方式的分析,雪花啤酒一手布局现在,一手着眼未来。在做好高容量低增长那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啤酒市场的同时,也在高增长但低容量地区,如西藏、云南、贵州、甘肃、青海等地有预见性的布局,从而将中国第一啤酒的目标变成了现实。
在营销道路的发展上,雪花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独特道路。它并没有采取成熟欧美国家的发展模式:在功能上做好准确区分,直接面向全国市场进行品牌拓展。而是选择了一条更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先做到高市场覆盖率,使消费者能够随处买到,经常看到,然后再做品牌传播方面的提升。
雪花啤酒选择先啃的是渠道这块硬骨头,在渠道的路铺顺之后,站稳了行业的脚跟,再去提高知名度。在渠道开拓和渠道深耕两方面同时发力的情况下,雪花啤酒不但获得了最大的渠道规模,“渠道深耕”也使其对自己的渠道具备了其他竞争对手不具备的掌控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行业“护城河”。
在地基打牢、打稳之后,以中低端啤酒实现渠道试水和市场渗透。占据规模优势的华润雪花,在产品定位上稍微提高一点点,就意味着上亿的利润增长。2005年,在完成旗下品牌整合之后,华润雪花开始启动品牌建设,不断增加品牌文化内涵,向中高端发力。
2011年,华润雪花销量超过1000万吨,2013年,雪花品牌销量也超过1000万吨大关,华润雪花1172万吨的年销量,占到当年行业总量5061.5万吨的23%,此后几年份额优势还有所扩大。而不为公众所知的是,在1997年燕京成为销量第一时,雪花啤酒年销量不过20多万吨。
2、要把26只猫变成一只老虎
1964年,有一款新型啤酒,在国嘴(国家级啤酒评委)、领域专家的评价展示会上一举夺魁,成为中国啤酒品牌中的佼佼者。华润雪花啤酒香味四溢,口感似雪般清凉,而被命名为“雪花啤酒”。
受啤酒保鲜技术与运输条件的限制,我国啤酒行业一度形成了“地方割据,诸侯纷争”的局势,1988年全国啤酒企业有813家。彼时的雪花啤酒也不过是这偏于一隅的一个芝麻小厂而已。1993年底,华润与原沈阳啤酒厂合作,成立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拉开了华润进军啤酒业务的序幕。
1994年是中国啤酒结构性变化的标志年,华润雪花成立、青岛啤酒收购扬州啤酒厂,中国啤酒行业开始了跑马圈地,并购提升产能的过程。为做透“点”市场,华润雪花收购了26个强势品牌,即区域第一大啤酒企业,之后增加到40多家,最终到百家。在雄厚资本的支撑下,通过“蘑菇战略”与“沿江、沿海中心城市战略”完成收购过程,雪花的产能得到了飞速成长。
对比外资啤酒公司都有一个统一的全国性品牌,当时的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先生提出“要把26只猫变成一只老虎”,也就是要统一一个全国性品牌来面对竞争。因为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市场上有很多狼(竞争对手)在伺机而动,想吃掉这26只猫。
于是华润雪花开始了聚猫成虎的过程。收购每一家企业之后,除了注入资本,更换设备,提高产品品质以外,华润雪花也致力于提高企业管理的能力。华润对区域进行划分,在各区域公司中实行统一管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2002年开始,华润雪花啤酒所有销售区域均以雪花品牌进入市场,避免了困扰其他企业的品牌混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使企业得到迅猛发展。
雪花啤酒在国内的并购看上去比外资同行们要顺利,频频报出的并购新闻甚至给大众一种感觉:因为华润雄厚资本的支撑,华润雪花能够获得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并购。事实并非如此。2012年底,华润雪花啤酒内部测算发现,并购进来的工厂的销量仅占总销量的35%,其余65%则来自华润雪花市场扩张和新建工厂。
并购对雪花而言只是部分解决了产能和管道资源,雪花啤酒的市场份额,更多的是自己打下来的。
3、做到极致的渠道管理
在众多啤酒品牌中,华润雪花的啤酒销售渠道堪称做到了极致。在日趋激烈的中国啤酒业竞争中,各个企业都想占据中国庞大市场的领导地位。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等因素已不再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营销渠道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因素。
传统分销模式采取“厂商—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终端”的模式,厂家很难管理到终端,市场管控能力差。随着华润雪花全国啤酒工厂数量的增加,渠道控制力弱导致的窜货、管理等问题就凸现出来。2002年,华润雪花对营销渠道进行改造与提升,这些消费者“看不见”的努力缔造了企业的护城河。
华润雪花设计了“厂商—运营商—分销商—终端”模式,将批发商转变为运营商,大部分销售工作由厂家负责,雪花啤酒的销售管理人员直接进入零售店、餐厅等终端推销、服务、陈列和维护价格体系。使啤酒到达消费者的过程可控,同时所有分销环节是可控式的分销管理,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效果和效率改进的可能。
华润雪花还将产品与渠道有效对接。脸谱、纯生、零点、晶尊等品牌主要走高档酒店、宾馆、酒吧、夜场、大型超市,同时买断部分酒店;中档的“勇闯天涯”、精制酒等主要进即饮场所、餐饮终端酒店、酒吧和非即饮场所的便民店、超市等;低档的雪花特制、雪花环标等进入便民店、小超市、食杂店、副食店和某些小型餐饮、排档、小吃店。
以终端买断的方式将终端垄断,同时,华润雪花业务推销员在低线终端的关系营销,同样令人惊叹。与低线市场的终端销售建立起来的长期合作关系,无疑是在竞品头上扣下的一个紧箍咒,其他品牌要想再有所突破几乎不太可能。区域精细划分、店面加盟经营、广告大力投入、终端啤酒特许专供乃至店面堆头陈列支持,都为华润雪花啤酒终端垄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占领消费者心智
华润雪花对中国人的啤酒消费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国内啤酒消费有95%以上是配餐饮用,而这个比例在俄罗斯只有35%,在日韩为15%,在欧美则是以亚裔为主的5%。由于是配餐饮用,所以中国人的单次啤酒饮用量大、饮酒速率快。
所以华润雪花一方面是洞察适合中国人的酒度口感,一方面是根据国内消费者饮用习惯减少酒体中高级醇的比例,带来更舒适轻松的饮用体验。研究还发现,德国47%的人会选择无醇啤酒,或者低酒精度的啤酒。华润在产品研发上也投注了大量精力,推出了果味啤酒、桶装鲜啤、雪花黑啤、不含酒精的无醇啤酒等众多品类。
华润雪花能够迅速在中低档啤酒市场成就霸业,稳定而统一的产品质量控制,对体量如此巨大的企业来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原材料的采购、水处理工艺、酿造工艺、产品出厂前质量控制方面华润雪花实现了统一,从而保证了体量如此巨大的企业,在生产链条上众多变换因素下,产品的一致性。
对于中国消费者深入洞察之后,雪花啤酒又是如何与消费者沟通呢?拼酒、豪饮,不重品质的时代已经过去,品质至上、价值回归和文化引领成为啤酒的主题。全球化的背景、中国销量第一的身份,使雪花的品牌营销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
2002年开始,华润雪花啤酒所有销售区域均以雪花品牌进入市场,经过艰难的替换、磨合、培育、服务等渠道发展过程,从刚开始的品种不清、VI不清,逐渐发展和规范,形成含有中国印、窗花、扇面、笔触、脸谱5个中国元素的统一雪花精制酒品牌形象。
从2005年开始,华润雪花啤酒推出“雪花啤酒 勇闯天涯”活动,喜马拉雅山、长征之路、可可西里……每一个挑战者都充满了不畏艰险、勇闯天涯的精神品质,铸造了雪花啤酒专属的品牌形象,传递进取、挑战、创新的精神内涵。“雪花啤酒 勇闯天涯”也已成为认知度较高的宣传语之一。
2008年,雪花出资1000万赞助清华大学建筑 历史 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以图书、图片和视频资料对古建筑文化普及,传播古建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时的中端产品“雪花纯生 匠心营造”的定位相呼应,将这种文化、工匠精神传递出去。同年推出了具有中国元素特征的品牌标识和特色包装,雪花要以它的与众不同来称霸武林。
2008年,奥运赞助被青岛啤酒拿去了,但雪花“侧翼奥运”依然打出了漂亮的营销战。在品牌价值主张上明确提出“啤酒爱好者,雪花支持你”,并在广告片中让啤酒爱好者喊出“这比赛,有我们才行”,以体现普通奥运参与者在奥运期间的价值,更贴近啤酒消费大众的心,获得了巨大成功。
2010年开始,华润雪花啤酒从竞争局势意识到,要在蛋糕的最高层占有一定地位才能处于不败之地,于是加速了高端酒的布局。制定了高端酒发展策略,打造雪花脸谱等高端品牌。至2016年逐步推出金标晶尊、脸谱(花脸、花旦、黑啤、白啤)等高端啤酒,并一一缔造高端的品牌故事。
2015年4月,华润创业以280亿港币出售零售、饮品、食品和物业等全部非啤酒资产业务,成为专注于单一啤酒主业的上市公司,中文股票简称由“华润创业”更改为“华润啤酒”。2015年下半年,全球最大啤酒厂商百威英博啤酒与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SAB米勒达成收购协议,缔造了市值2500亿美元的超级啤酒企业。
SAB米勒持有雪花啤酒49%的股权,而百威英博拥有在华18%的市场份额。两家合并完成,势必面临中国政府的“反垄断”审查,由此,SAB米勒不得不卸下雪花啤酒这一块中国啤酒优质资产。2016年3月,华润啤酒以16亿美元回购SAB米勒持有的49%雪花啤酒股权,雪花啤酒成为华润啤酒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润雪花将与更强大的竞争对手百威英博形成对垒之势。
自2017年年底,啤酒业迎来一波涨价潮。此举被业内解读为行业进入了拐点期,从过去的要规模到了要质量的时代。虽然在产量上已经坐稳老大地位的雪花啤酒,面对国外啤酒渠道下沉,依然是个巨大的考验。华润雪花产品多以中端市场为主,而竞争对手百威英博多以高端市场为主,低端品牌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导致利润率低,也掣肘品牌的未来竞争力。
2018年3月18日,华润雪花专为年轻人定制的勇闯天涯superX上市。通过直击年轻人的包装、口感,赋予其“生而无畏”的品牌精神,和《明日之子》等明星代言,打造年轻化产品。这也是华润雪花啤酒推出品牌重塑以来的首支核心产品。“不仅仅肩负着华润雪花自身品牌升级的使命,还承载了行业转型升级的重任。”
5、结语
从成立之初,到今天的辉煌战绩。华润雪花伴随着中国啤酒行业的结构调整,伴随着加入WTO后的 社会 变革发展壮大起来。20余年间,缔造了行业传奇,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啤酒的速度,也让中国领略了雪花的速度。
美国两家大的啤酒公司供应97%的市场份额,未来中国啤酒市场的整合结果如何,我们不得知。不过雪花显然已经走过了生死攸关的阶段,在未来国内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中国啤酒市场负增长、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在不断收紧的情况下,不断的进行品牌升级和文化内涵的提升,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大问题。
在早些年间啤酒其实都是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占据着中国的啤酒市场,但是在04年之后燕京和青岛啤酒就逐渐被拉下了神坛,取而代之的则是雪花啤酒,雪花一直靠着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口感,一度成为了国内啤酒界领跑的局面。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趋向一些高端的啤酒,那么雪花靠着中低端的市场还能维持多久,我们谁也不知道。
㈤ 雪花啤酒的发展历史
1993年12月16日
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举行合资签字仪式。
1996年3月28日
大连华润啤酒有限公司举行成立仪式。
1996年8月15日
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举行股份转让签字仪式,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占有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的股份升至90%。1996年,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收购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67.5%的股权;同年,怡宝纯净水销量突破5万吨。
1997年10月18日
绵阳华润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2月24日
吉林华润啤酒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庆典
1998年6月11日
大连华润啤酒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竣工,产量由8万吨提高到18万吨。
1999年6月4日
吉林华润啤酒有限公司28万吨啤酒扩建工程竣工庆典隆重举行。该项目的竣工标志着吉林华润啤酒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跃居吉林省第一。
1999年6月23日
天津华润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1999年8月
天津华润啤酒有限公司投资1.3 亿元进行20万吨扩建工程。
1999年11月
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通过再次收购,全资控股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28日
鞍山华润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8月18日
绵阳华润啤酒有限公司完成年产量达20万吨的技改和扩建工程,成为四川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
2000年10月18日
天津华润啤酒有限公司举行20万吨扩建工程竣工庆典仪式。
2000年11月23日
安徽华润啤酒有限公司举行成立揭牌仪式。
2001年3月23日
辽阳华润美月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4月
乐山华润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6月18日
黑龙江华润新三星啤酒有限公司(现改称为哈尔滨华润啤酒有限公司)举行揭匾仪式。
2001年10月28日
四川华润蓝剑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1年10月
长春华润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5月18日
武汉华润啤酒有限公司举行成立揭牌仪式。
2002年11月14日
盘锦华润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11月
安徽华润啤酒有限公司率先在安徽啤酒业内创造了产销量突破20万吨的新纪录。
2002年,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全力将雪花啤酒塑造成为全国品牌,雪花啤酒一直以清新、淡爽的口感,积极、进取、挑战的品牌个性深受到全国消费者广大啤酒爱好者的普遍喜爱,成为当代年轻人最喜爱的啤酒品牌。
2004年12月9日
华润雪花啤酒同浙江西泠啤酒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华润西泠(杭州)啤酒有限公司,此项目总投资预计需2.2亿元人民币,合营公司成立后,将新建年产10万吨的生产基地;最终生产能力规模将扩至20万吨。为公司下一步在杭州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产基础。
2004年10月
华润雪花啤酒全资收购原西藏自治区昌都雪源啤酒厂,成立华润雪花啤酒(西藏)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建立了基地。
2004年9月15日
以收购代价7,100万美元,以及在完成收购之时将承担的一笔债务,华润雪花啤酒成功向澳洲狮王啤酒集团 (Lion Nathan Limited或“狮王”) 收购其在中国啤酒业务的所有权益,包括其位于苏州、常州和无锡的3家啤酒厂,合共516,000千升生产能力。华润雪花啤酒此次收购不仅使其进入了江苏市场,对其在建立华东、华南市场优势地位也提供了有力平台;从布局上讲,构建浙江、安徽、江苏、湖北等区域优势市场的连结更有长远意义。
2004年8月26日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投资6.8亿人民币在广东省东莞市新建一个啤酒厂。该啤酒新厂的产能将达到30万千升。该厂预期于2004年11月份开始动工,将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建造,不仅能够生产高端啤酒,还能生产纯生啤酒。它将主要用于生产华润雪花的全国性品牌--雪花啤酒。该厂建成后,华润雪花啤酒将遍及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和华南。
2004年8月10日
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8日 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举行10万吨纯生啤酒生产线扩建工程奠基仪式。
2004年5月18日 华润啤酒已于今天在香港宣布,华润啤酒将和安徽龙津集团组建合资企业,将龙津集团在舒城和六安的两间啤酒厂收入帐下。
2004年3月9日 华润啤酒有限公司和浙江钱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在杭州举行股份转让合资经营签字仪式,双方宣布将共同经营“浙江钱啤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华润啤酒作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领先企业,在区域布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2003年1月24日
北京华润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9月23日
“浙江钱啤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华润雪花啤酒(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9月
华润雪花啤酒(天门)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4月11日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已与阜阳市政府达成协议,并以现金1.25亿元人民币收购已完成重组的阜阳市雪地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此次收购为华润雪花啤酒在已拥有相当优势的合肥及六安市场以外开辟了安徽西北部的市场,有助于继续推进雪花啤酒在安徽市场上的销售,亦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华润雪花啤酒在华中一带建立的市场地位。
2005年2月27日
华润雪花啤酒(宜昌)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12月21日
华润雪花啤酒(兴安) 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12月15日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分别以约1.39亿元人民币(含存货)及3700万元的代价收购山西月山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及内蒙古蒙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啤酒业务有关的资产。
2006年12月5日
“雪花”品牌在’2006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品牌价值111.85亿元。
2006年12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雪花啤酒(500ml以下)产品免检,并颁发了产品质量免检证书。
2006年7月24日
华润雪花啤酒公司今日宣布分别以人民币3.38亿元及8100万元的代价收购浙江银燕啤酒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及安徽淮北相王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 2006年4月6日
华润雪花啤酒(黑龙江)有限公司成立,举行新厂奠基仪式。
2006年2月9日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以约7200万元的价格收购福建泉州清源啤酒有限公司(“清源啤酒”)85%的股权,从而顺利实现华润雪花在福建的生产布局。
2005年12月9日
秦皇岛市燕山实业公司与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约,合资建立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
2007年6月15日
华润雪花啤酒(贵州)有限公司在贵阳挂牌成立。
2007年4月12日
蒙古巴特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入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华润雪花啤酒(呼伦贝尔)有限公司。
2007年3月27日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华润雪花全国产销量率先突破500万千升,雪花单品销量率先突破300万千升,双双取得全国销量第一。
2007年1月29日
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举行揭匾仪式。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以3700万元资金收购乌兰浩特蒙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啤酒业务有关的资产,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成立。蒙原酒业目前的生产能力为5万千升,收购完成后,华润雪花将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将其生产能力提升至6万千升。
2007年1月26日
由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哈市投资兴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的现代化啤酒工厂——华润雪花啤酒(黑龙江)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26日正式投产。新建成的华润雪花啤酒(黑龙江)有限公司总投资三亿五千万人民币,产能总体设计规模每年46万千升,一期工程实现每年23万千升。
2007年1月19日
安徽圣力酿酒有限公司正式加盟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华润雪花啤酒(滁州)有限公司。
2007年1月4日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在北京宣布,以人民币25亿元的现金,收购蓝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华润雪花将持有四川华润蓝剑14家啤酒厂100%的股权(收购前持有62%),同时持有四川蓝剑集团(贵州)瀑布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人民币1亿元现金 及“蓝剑”商标。
2002年以来,雪花啤酒多次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2007年9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雪花”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5年,雪花啤酒以158万千升的单品销量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2006年雪花啤酒成为中国成长最快、最具价值的啤酒品牌,其品牌价值达到111.85亿元。继2006年雪花单品销量全国第一之后,2007年再创历史新高,以510万千升的销量,再次蝉联中国啤酒行业单品销量第一的桂冠。
2007年,雪花啤酒的品牌价值达到136.58亿元。
2008年,雪花啤酒继续高歌猛进,单品销量610万千升,再继续稳坐中国啤酒行业单品销量第一的同时,其品牌价值更是达到153.09亿元。今天,华润雪花啤酒已从沈阳单一生产厂发展成为在全国拥有超过60家生产企业的啤酒集团,雪花啤酒由沈阳的自主品牌发展至全国,成为品牌价值153.09亿元的中国名牌。雪花啤酒此次顺利入选政协指定用酒,与其强大的自身实力,以及国内最畅销啤酒品牌的身份密不可分。
西湖啤酒竞购大战落幕。
昨晚,华润雪花以2.68亿元的价格力压青岛啤酒,受让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45%股权及“西湖”等16件注册商标。西湖啤酒已有50多年历史,原控股股东是朝日啤酒,在当地销售一直不错。几个月前,市场曾盛传青岛啤酒已接近完成了对西湖啤酒股权的收购,青岛啤酒入主西湖曾一度被认为是铁板钉钉的事。上周末,朝日委托青岛啤酒管理其持有的西湖啤酒55%的股权。但在昨日的公开竞购现场,被后来一步的华润雪花最终拿下。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群表示,目前雪花在浙江已经拥有5家啤酒厂,竞得西湖啤酒后,雪花在浙江产能将达到200万吨,成为当地最大的啤酒企业。
2010年4月,华润雪花全资收购河南驻马店悦泉啤酒,标志着雪花啤酒正式在河南建厂。
2010年11月26日上午,华润雪花啤酒(驻马店)有限公司年产20万千升啤酒项目在河南驻马店市奠基。
2011年1月11日,华润雪花在郑州正式宣布,华润雪花已全资收购奥克啤酒。此次收购是时隔一个月后,华润雪花对河南市场打出的又一记重拳。
2011年2月23日,华润雪花通过资产整合江苏三泰啤酒有限公司,获得“三泰”商标使用权以及其营销渠道。收购三泰啤酒后,雪花在当地的份额将提升到34%。
2011年3月28日9点,在河南省商丘啤酒厂三楼会议室口头宣布华润雪花啤酒集团收购蓝牌集团交易成功。
2011年3月11日,华润创业以10.6亿人民币收购了金威啤酒21.37%股份。
2011年2月27日,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奠基暨华润雪花啤酒广西项目在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正式启动。
2011年8月2日,华润雪花在北京正式宣布,以 2.7亿元收购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55%股权。此次收购是继2010年11月29日,华润雪花以2.68亿元成功竞购西湖啤酒45%股权及“西湖”等16件注册商标之后,进一步增持西湖啤酒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