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大全 > 道德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是直接的吗

道德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是直接的吗

发布时间:2024-05-05 14:11:19

⑴ 营销道德的含义

营销道德是调整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客观经济规律及法制以外制约企业行为的另一要素。
遵循营销道德的营销行为,使营销人员个人、企业和顾客利益保持一致,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违背营销道德的营销行为,使企业的利益与顾客的利益相悖,虽使企业一时受益,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损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使营销行为沿着营销道德的轨道进行,对企业和社会双方都是大有裨益的。
当今世界,营销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营销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一项职能,营销从业人员越来越多,营销手段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营销活动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然而,在人们享受有益营销活动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营销活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非议。特别是每年的“3·15”晚会,揭露了许多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造成了全社会的信任危机。因此,现代营销必须讲求道德,实施诚信营销,使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营销道德问题状况
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道德问题
市场营销活动始于市场营销调研,通过市场营销调研了解现实和潜在顾客的需求,发现市场营销机会,然后选择目标市场,针对目标市场需求特点,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因此在营销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营销道德问题。
(一)营销调研中的道德问题
对于调研人员来讲,要为客户保守业务秘密;要保证调研工作质量,如问卷设计要认真,访问次数不要偷工减料,调研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收集的资料要真实可靠;要尊重受访者的尊严和隐私权,并对其身份进行保密,未经许可,不能随意公布受访者提供的资料。对委托调研一方来说,要依约支付调研费,要公正全面地发表调研成果,不能断章取义等。如果违背以上原则,就属于道德问题,必然会引起人们的谴责。
(二)产品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首先,不能存心欺骗消费者,将假冒伪劣商品充当优质商品出售给消费者;其次,不能操纵消费者的需要,过分刺激消费者的欲望,并刺激社会成本的增加;第三,产品的包装及标签必须提供真实的商品信息;第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给员工带来身心的伤害,给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及居民的正常生活;第五,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危害,以及产品废弃物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违反以上任何一项都属于道德问题。
(三)价格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首先是存在欺诈性定价。如故意抬高标价,然后声称酬宾大减价或对无货的商品故意定低价,以造成廉价的错觉,行高价之实;或低价引进门,然后漫天要价。其次是制定掠夺性价格。即把产品的销售价格定得远远高于生产成本,如服装、药品和保健品、化妆品等常常是销售价格高于生产成本好几倍。第三是实行垄断性价格。有些同类产品的生产商或销售商为了阻止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实行价格共谋,要求此类产品必须按协议价格销售。以上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四)分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生产商与经销商不履行双方签订的合同,或生产商不按时供货、不如数供货给经销商,或经销商不按期付款给生产商,或生产商与经销商相互推诿产品售后服务的责任等,都属于分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另外,还存在着零售商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合约的规定,销售其他企业的产品,或生产者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损害中间商的利益等不道德问题。
(五)促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各个企业为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过分地注重所谓的“注意力经济”,片面强调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此在促销策略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尤为严重。首先,产品包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包装上的产品宣传言过其实或言不符实,或过度包装,加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其次,在广告宣传方面播放欺骗性广告推销产品,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或为了搞垮竞争对手以提高自己产品或企业的身份,而播放攻击竞争者的广告;或为了诱惑消费者购买自己产品而制作夸大其词或隐瞒缺陷的广告;或是采用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广告作广告宣传,从而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真实含义的误解。最可恨的是广告宣传的欺诈性承诺,一些企业不负责任地向消费者开“空头支票”,结果很难兑现或压根就不想兑现承诺,以此来达到促销目的。第三,在人员促销中诱惑消费者购买不需要的产品或不想买的产品,或推销伪劣产品和滞销产品,或在交易中贿赂送礼等。第四,在销售促进中不道德问题更突出。有的商家有意安排“托儿”,制造产品“紧俏”的假象,诱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上当或搞有奖销售,如“买一赠一”而非同一商品;或炒作概念,利用人们对新科技产品的依赖和追求心理,故意将开发的新产品冠上科技新概念的头衔,以蒙骗消费者,促进产品销售。如无法证实其功效的节能型、抗菌型、绿色环保型的冰箱、空调,以及延寿型的营养品、化妆品和药品,纳米水、纳米衣等等。
(六)市场竞争中的道德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为了谋求竞争优势,采取各种不道德的竞争手段,既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损害了同行利益,又增大了成本。首先,以不道德的方式获得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如近年来出现了多起商标抢注案例,有的抢注并非为了生产、销售产品,而是为了投机、获利。有的企业以合作、洽谈、考察为幌子,乘机获取对手的商业秘密;有的在对手企业安插“侦察员”;有的贿赂、收买对方工作人员;有的使用“商业间谍”;有的利用高新技术窃取对手商业秘密等。其次,是开展恶性竞争。有的是开展价格大战或有奖销售战;有的是相互攻击、诽谤,制造谣言,诋毁竞争对手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第三,利用“权力营销”,不仅污染社会风气,为各种腐败现象提供了温床,而且给正当经营造成了冲击。

⑵ 市场营销道德问题浅析论文(2)

市场营销道德问题浅析论文篇二

《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后果分析》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营销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如价格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产品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促销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等,并分析了营销道德失范的后果,如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消费者与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的对策。

[关键词] 市场营销 营销道德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商品经济及企业营销活动不断发展,企业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日益丰富的产品,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有些企业为了片面追逐利润最大化,置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表现了严重的违法及违德的经营行为。因此,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遵循法律及营销道德。

一、营销道德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商界爆发了一系列经济丑闻,包括巨额受贿、价格垄断、欺诈交易等,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大不满。美国政府开始对此展开调查。70年代初,商业伦理问题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到80年代,美国商界曾一度开展过一场有关商业伦理道德问题的大讨论。自1962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对国会的文件中提出消费者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和表示意见权,国会随之对某些行业进行调查并提出消费者保护法案以来,消费者至上主义在世界各国兴起,各种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纷纷出笼,并且日渐完善,政府及民间的相关组织也应运而生。这一运动的直接目标就是增加买方对卖方的权利和力量,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商品知识和更多的保护,反对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任何欺诈行为。这一运动的兴起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支持,由此形成一种对各类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严厉监督、评判和惩处的强大压力。这不仅使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及时得到揭露,而且消费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和程序向有关企业索赔。

二、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

1.价格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

企业在价格制定中反映出来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为:

首先,企业对消费者采取价格欺诈。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欺骗购买者并使其经济利益受损害的行为。例如:企业采取以次充好、短斤少两、降低质量、混充规格等手段,制定欺骗性的价格;企业采取不明码标价行为、价格歧视行为和价格折扣行为蒙骗消费者,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比如某大卖场在衣帽部开展促销活动,打出的价格标识牌上显示的是“15元起”,这“起”字却是非常的不起眼,消费者选好了衣物兴高采烈的去付款时,却被告知70元~90元不等。超市在这里采取不明码标价的行为,明显欺骗了消费者,伤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产生了不道德行为。

其次,企业对消费者采用暴利价格。暴利价格是指一些经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采取不正当的价格手段,使其价格水平超过物价部门认定的商品市场价格水平合理幅度的暴利行为。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经营某一商品的价格水平,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一档次、同种商品的一般价格的合理幅度;经营某一商品的差价率,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一档次、同种商品的一般差价率的合理幅度;经营某一商品获取的利润,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一档次、同类商品的一般利润率的合理幅度。

2.产品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

首先,从生产产品的目的看,企业生产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获取经济利益同时履行企业的社会职责。但生活中有些企业生产次货、劣货和一些有潜在危险性的产品,如危险的玩具,含过量防腐剂、色素的食品,劣等的化妆品等,侵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造成了不道德问题。其次,从企业营销产品的方法上看,企业应引导消费者,使他们购买到合适的商品。然而有些企业却无视这一点,误导消费者购买不合适或过期的商品,给消费者造成物质或精神上的损失,产生不道德问题。再次,从企业营销产品的后果看,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应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是实际中,不少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使用价值与消费者的预期收益却并不相符,质量达不到购买时预期目的。这种现象明显反映在许多食品与滋补品中。由于许多情况下无法分析形形色色食品的真实营养成分,很难检验服用滋补品后的真实效果,这些产品是否给消费者带来应得利益便很值得怀疑,有可能就产生了不道德行为。

3.促销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

首先,企业促销目的偏离促销基本原则。企业设计传播的广告应是向广大消费者传递真实的商品信息,引导消费者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指导消费者正确消费。但现实中一些企业有意设计传播虚假广告,引诱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或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企业广告名不副实更是司空见惯,比如下例中可望不可及的差价补偿:

厦门某大商场打出广告:如果在其他商场发现比本店便宜的同类商品,以差价的2倍赔偿!一时间社会反响强烈。有一位信以为真的吴姓消费者,碰巧在另一家商场看到同一品牌型号彩电比这家商场的报价低25元,便要求其兑现差价补偿承诺。但商场工作人员却要求吴先生提供在另一家商场的购物小票,理由是“商场承诺的差价补偿是指当天的价格,只有购物小票才能证明另一家商场当天出售的彩电价格为多少”。其实,在时下差价补偿正成为众多商家乐此不疲的促销游戏手段的背景下,吴先生的遭遇并非个别现象。

其次,促销信息缺乏真实性。促销活动的社会责任是将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传递给用户,如果违背此原则,这种信息沟通就经常会产生道德问题。比如企业使用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词句,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真实含义的误解,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等。

三、营销道德失范的后果分析

1.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无论是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还是用虚假广告进行骗买骗卖,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营销手段,从短期看,企业由于欺骗消费者,引诱消费者上钩而获取了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其违法活动一旦被揭露、曝光,必然危及企业本身的声誉和信誉,遭受社会舆论的谴责,受到消费者的唾弃,最终失去顾客,失去市场。

2.消费者与社会利益受到损害

企业营销的对象是广大消费者,而不良营销行为表现出来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漫天要价,乱宰顾客,利用虚假广告进行欺诈,骗买骗卖等,对广大消费者而言,不仅造成了他们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者会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

3.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

公正性是市场竞争的一条基本的原则,在正常的市场背景下,每一个企业都是平等的,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并通过正当的手段赢得竞争和优势,由此获得的利益也才是正当的、合法的。然而,有些企业为了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则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他们的商业秘密;用贿赂的方式推销商品;在广告或宣传中诋毁、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产品声誉;用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等,所有这些行为的出现,无不有损市场竞争的公正性原则,使市场竞争秩序受到破坏,严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使之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其正当利益遭受损害。

四、改善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现状的对策

1.健全法规体系

法律犹如一只利剑,高悬在天,使守法者乐,违法者惧。法律既制止企业和个人的非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又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经营和正当竞争。如果社会是一个制度公正、激励有章的法制社会,作恶很难逃过法律的制裁,就会大大抑制不正当行为和作恶行为的发生。爱尔维修指出“当人们处于行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下,要劝人从善是徒劳的。”所以,必须在法律制度上使违法者的收益远远低于法律制裁带来的损失,遏止企业做出不道德决策的动机。

2.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宣传

营销道德首先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只有被包括企业和公众在内的全社会广泛接受,才能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为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进行营销道德规范的宣传和教育,使企业和公众深刻认识到营销道德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伦理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延伸,是企业行为约束机制之一。政府及社会团体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使公众意识到抵制非道德营销行为是自己的基本权力,鼓励每一位消费者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大胆检举、抵制违背道德的企业行为,同时正面宣传营销道德水平高的企业,形成全社会的道德舆论环境

3.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如果理性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企业实施不道德营销行为的空间就会被大大压缩,不道德行为的可用手段就会大大减少。如一些人出于从众购买心理,追求流行,不道德企业就乘机大量生产质量低劣但时髦流行的产品,消费者实际上得不到实惠。而消费者树立了理性消费观,不道德营销行为就无机可乘。

参考文献:

[1]陈国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营销道德性决策探讨.学习与实践,2008.7

[2]张 浩:中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博弈论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10

[3]王 阳: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及治理对策.商业时代,2008.8

⑶ 我国企业道德营销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营销道德的含义,营销道德的判断标准,接着对我国营销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就产品问题、价格问题、促销问题、分销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最后就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的建立与发展的思路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市场营销;营销道德;营销策略

一、营销道德概述

1.营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承认、接受和遵守的评价各种社会行为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真诚与虚伪、公正与偏私、正义与非正义的准则的总和。一般说来,道德具有非正规形式的规范力量,它适用于广泛的个人和组织行为,能够让人们对有关的行为和行为主体产生某种看法和态度。当这种看法和态度为多数人所共有时,社会中就形成一种力量,通过某种方式对有关行为加以支持或反对、鼓励或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要在社会中与他人和谐相处,顺利实现个人目标,就一定要了解和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市场营销道德是用来判定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2.营销道德的判断标准
西方国家伦理界对营销道德的判断标准存在着两大理论:(1)功利论,主要以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的道德合理性,该行为就是道德的,否则就是有问题的或不道德的。(2)道义论,主要从处理事物的动机来审查是否道德,并从直觉和经验中归纳出人们应当共同遵守的责任和义务,以这些义务的履行与否来判断行为正确与否。
笔者认为,判断某一营销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有的营销行为,诸如贩卖假烟、假酒、假种子,漫天要价,虚假广告等普遍为社会所痛恨,其不道德性一目了然。然而某些营销行为,由于个人价值观及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对道德与不道德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例如对何为欺骗性广告,人们的看法就各不相同。
我认为评价营销道德问题,应该将功利论与道义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从行为后果和处理的事物的动机两方面来审查该行为是否道德,只有该行为符合两方面的标准,才能真正算是有道德的营销行为。

二、我国现阶段企业营销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及其分析

市场营销道德问题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始终,以下从企业营销基本组合出发逐一加以分析。
1.产品问题
产品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缺乏应有的质量、产品实际上提供的利益较少。
(2)企业有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披露与产品有关的危险。例如对儿童玩具中所含有的有害化学元素可能由于儿童的吮吸而致病,对于家用电器可能由于使用不当而发生爆炸等危险未加以披露。
(3)产品包装不能提供真实的商品信息或包装过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等。
此外,某些行业故意使其产品很快地过时,鼓励消费在尚可使用时就丢弃权不用;制造厂家故意保留已发展成功且极具吸引力的产品特性,采用细水长流的方式推出,以促使消费者一再地更新产品,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些也属营销不道德行为。
2.价格问题
在购买产品中出现掠夺性价格,歧视价格,垄断价格及未披露全部价格信息等都是价格行为中违背道德的典型表现。具体表现为利用消费者对价格无知漫天要价,攫取超额利润;以不实的“厂价”、“批发价”和“成本价”大做广告,抬高标价再声称特价优惠等。一般来说,差异价格不一定都是违法的,但从道德角度来看,差异价格易于引起怀疑,而且,如果价格差异性是用来削弱或伤害竞争对手时,就会产生道德问题。
价格中的道德问题还包括营销系统通过巧妙的安排,使价格比合理的水平高出许多,很多消费者指责现代商品价格中所包含的广告及促销费用过高。某些垄断性行业对产品实行超额加成也构成营销中的道德问题。
3.促销问题
在信息沟通中经常会出现道德问题,诸如虚假和误导性广告,操纵或欺骗性促销,欺骗性战术或过度宣传等。在此,着重阐述广告及人员推销中的道德问题。
(1)广告中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为:①欺骗性广告,过度地夸大产品的功能效用,诱使消费者购买,这种广告在药品和保健品上表现得成为明显;②误导性广告,在广告宣传中含糊其辞,故意利用易引起误解的广告语,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③广告污染,有意义的节目常受到商业广告的干扰,印刷刊物几乎整本都是广告,美丽的风景区也常为广告所破坏。这些广告过多地向人们灌输“物质主义”、“性”、“权势”以及“地位”等观念,对社会造成严重的文化污染;④对竞争者的攻击性广告,通过含沙射影诋毁同业来抬高自己企业和产品的地位。
(2)人员推销中的不道德行为主要来源于对顾客高压式推销。人们常说像网络全书、保险、不动产及珠宝这类产品都有是靠推销员高压式推销出去的,而不是由顾客主动购买的。这类推销人员都被训练得具有整套的推销谈话技巧,以引诱人们购买。
4.分销问题
分销中的道德问题主要源于企业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生产者可能胁迫其所控制的分销商从事某种特殊的违背道德的事情,以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在业务关系中分销商处于主动的地位,分销商也可能这样做而产生道德问题。
纵观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上,企业都可能出现道德问题。尽管对上述问题经济学界和伦理界并没有形成共识,然而,对于营销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问题,我们必须引起注意。因为这些道德问题,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利益、企业自身的利益,还是对社会整体的利益均造成严重的损害。对消费者而言,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对企业自身而言,不道德行为一旦被揭穿,势必使企业声名扫地,一蹶不振;对整个经济而言,市场营销不道德行为的泛滥必定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整个经济的不健康发展。要使我国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对市场营销不道德行为的防范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的建立与发展

1.研究并构建企业营销道德的必要性
道德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五帝”时代,我国原始部落就开始重视“德治”,并用淳朴的道德规范在部落中传播推广。2500多年前,老子著述《道德经》,并对“道”和“德”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指出,所谓“德”就是“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内得于己”是指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并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及价值观;“外施于人”是用已形成的价值观、伦理观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心得等影响、引导、规范他人的行为。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反映人、企业与自然的利害关系。营销作为微观组织的市场活动也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与老子同一时期的孔子创建了儒家学说,并将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在几千年的经济活动与商业活动中,我国以儒家伦理为核心,创建了比较先进的道德规范体系。
由于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的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受到限制,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路线的贯彻实施,我国开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理论受到学者的重视,市场营销实践也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及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市场经济还未进入发达阶段,“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甚至“唯利是图”的市场行为是存在的,“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现象也不少。所有这些都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力量加以规范。对此,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重视营销道德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对企业营销道德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因此,从我国的市场营销实践来看,研究并构筑合国情的企业营销道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构建我国企业营销道德思路与对策
(1)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调整企业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增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且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害,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不发达阶段,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对促进市场交易,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经济活力,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的建立与发展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立“义利统一”的价值体系。市场营销行为的本质应是利人利己的行为,并通过利人实现利己。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儒商,至今亚洲不少国家与地区,如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比较奉行儒家文化。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先生在其著作《论语与算盘》中说:“我的算盘打得精,是因为有《论语》;《论语》又因为籍着算盘,替我攒了不少财富。《论语》跟算盘看起来是八竿子的打不到一块的两件事,实际上可以《论语》为体、算盘为用、相辅相成。”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在现代企业营销中仍具有积极的意义:“仁”可以作为企业经营与营销的核心,以“爱心”和“仁慈”去经营,赢得消费者的心;“义”是企业经营及营销的行为准则,“义”的准则要求企业不搞对不起消费者的商业活动,不为消费者设置陷阱,不发不义之财;“礼”是推进企业营销,构建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网络和新秩序的重要手段,古文中的“礼”与“理”同义,企业的“礼”,不是简单的文明礼貌,而是要贯彻“维护消费者利益,诚心为消费者服务,一切为了消费者”的道理;“智”是企业市场营销的谋略,在当代,企业的竞争也是智慧的竞争,智慧不能离开仁慈之心,也不能脱离道义,这是商业的大智慧;“信”是市场营销的结果,企业要重视通过市场活动,树立信誉,提高声誉,实现美誉。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义”与“利”不一定完全相悖,只要遵循“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价值准则,就能实现义与利的统一。由于政治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曾多次遭到批判和抛弃,“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似乎成为古老的童话。因此,继承、宣传,并大力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优秀文化,建议“义利统一”的市场营销价值体系,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需要国人的共同努力。我认为,21世纪是造就“新儒商”,促使“新儒商”走向成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时代。
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树立市场位与生态位并重价值观,追求“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理论,该理论对企业建立营销道德也具有支撑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推广,生态观已成为全球企业或集团生存与发展的支撑性观念。企业的市场营销不仅是市场行为,还是社会行为;不仅要建立市场链,还要维护生态链。发达国家的不少大企业在经营与营销中就非常重视市场与生态的关系,并把二者并重起来。如美国AT&T公司就比较早地提出了市场位(Market Niche)和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并重的观念。其中,市场位代表了产品的商业竞争力,生态位代表了产品的环保、生态和美学方面的竞争力。他们认为,只有把这两种竞争力集中于同一产品,并对企业自身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优化,才能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的市场营销。我国现阶段的不少企业仍存在“重市场轻生态”的观念,这种观念导致危害环境等不健康道德与行为的存在。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宣传并建立“市场与生态并重”的价值体系,与道德观念是非常必要的。就企业而言,拒绝经销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产品,引导绿色消费就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体现。
③道德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促进“德治与法治”的统一。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制建设的推动与保证;而市场营销法制建设又以一定的道德体系为基础。二者是辩证的,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德治与法治”的统一。从法制的角度看,我国必须加强消费者权益法、价格法、广告法、经济合同法、质量法、市场交易与管理法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的市场行为,才能保证健康、向上的企业营销道德价值体系的确立、发育与成长。
(2)营销不道德不仅影响单个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影响其竞争能力,而且对一个行业来说也是个要非常重视的问题,它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可持续发展。若是一个行业中的营销不道德的企业很多,消费又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或无法鉴别产品的优劣、企业的好坏,而且企业要向目标顾客传递产品信息情况并让其接受、相信的成本很高,消费者就只能将市场上的产品都归根于劣质之列。这样消费者对整个行业信心丧失,导致差企业驱逐好企业、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的现象发生就不足为奇了。在那种情形下,整个行业就陷入了困境,好坏企业都丧失了竞争能力,没法持续发展了。像去年中秋时节发生的南京“冠生园陈年老馅月饼”事件,在报纸上曝光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是南京的冠生园几近倒闭,全国的以“冠生园”为字号的企业都大受牵连,“冠生园”这个中华老字号声誉大降,而且全国的消费者都或多或少的受这一事件影响,很多人表示不敢买月饼吃月饼了,引发对全国的月饼行业的信心问题。今年的月饼能否复兴还是个难题。同样的情形还有我国的保温杯、五金商品市场等,冒牌劣质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不认为市场上有真货出售,凡是市面上有售的通通归为假货。道德企业面对这种情形就只能退出了。此时若有新的强有力的特别是外国企业进入,则会很容易占领高利润市场,树立自己的信誉度,逐步把原有的企业逐出竞争之外,因为它们已经不具有与其竞争的能力。这对原来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将是个毁灭性打击。
可见提高营销道德水平是当前营销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有如下意见:
①树立全民的社会营销观念
按营销学的定义:社会营销观点是指营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营销活动是否有害于目标消费者的利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利益。企业营销道德的实质就是解决企业利益同消费者利益及社会利益的关系。企业遵循良好的道德标准就应该不仅以追逐利益或满足消费者直接需求为目标,而要切实关心与维护所有消费者及社会的长期利益。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企业树立起社会营销观念,自觉地约束自己。
②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更多的消费者保护机构及监督、检察、执法机构,为约束企业遵循法律、道德规范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保证,制定法律、法规一方面维持企业间的公平竞争,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另一方面也对消费者、合法经营者的利益损害实施法律救济,如打假赔偿等。
③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增加消费者的商品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企业和政府应通过报刊、杂志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商品知识,使其成为明智的购买者,并宣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动员消费者积极地和违法、不道德行为的营销行为作斗争。
④通过消费者协会建立更多的保护政策,如针对直销人员的高压推销现象,建立一种“冷静三天”的政策,规定三天之内可以退款,并且沿门推销员要表明来意,消费者如果觉得推销员给他们过大的压力,可以向有关部门告发。
提倡营销道德,在营销活动中做到兼顾企业、顾客、整个社会三者的利益,有利于赢得目标顾客的信任与认可,建立良好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形象、口碑等。有研究表明,留住一个老顾客的成本仅为吸引一个新顾客的五分之一。而且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吸引消费者还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关系营销的顺利开发对于巩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十分有利。同时良好的口碑宣传还是企业低成本高效果的竞争手段,远胜于企业自身所做的宣传。这些都是企业长期的无形资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兼顾三者利益不一定就会减少企业当期的利益,企业若是处理得当,二者兼得是可以做到的。比如现在提倡的“绿色营销”,要求企业生产和销售对环境无污染、没有负面影响的绿色产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顾客愿意多支付价钱来购买绿色产品,而不会因为省钱或图方便买不利于环保的产品。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在消费者心中还有利于提高美誉度,吸引更多的顾客。一个各个企业都遵守营销道德的市场,必然是规范而又有序的,交易成本大降低,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每个企业都可以各显其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整个行业也能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诚信是讲求营销道德的根本所在
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业经营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仁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人无信不立”、“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反映了人们对诚信的推崇。现代成功的企业都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诚实,如世界著名船王包玉刚成功的要诀就是“与信誉成交,借信誉发展”。诚信营销就是要求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诚实经营,保证营销活动的公开,公平与公正,以维护和增进全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以求得企业的长期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竞争的规范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迫切要求企业实施诚信营销。

参考文献:
1.吴健安著.市场营销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甘碧群著.企业营销道德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3.郭国庆,刘凤军,王晓东著.市场营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王淑芹,论企业市场营销伦理〔J〕.社会学辑刊,1998(5)
5.牛全得,刘勇,许秋强. 营销道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营销道德问题的调研与建议〔J〕. 经济经纬,1997(5)

⑷ 市场营销道德

市场营销道德是和市场营销伦理并提的。对企业而言,要在生产经营专的同时兼顾消费者利益和属社会利益。组织应该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然后再以一种能够维持或改善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向顾客提供更高的价值。
1、要求在营销中考虑社会和道德问题。如:希望工程,环保产品,助残,帮助再就业,回报社会等。
2、不能将自己的利益凌驾在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之上,甚至不惜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生态环境。

3、营销的道德还要求关注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和需求的满足程度。像只顾短期利益,或造成误时误工误事或心情不好等,虽没有直接坑害或欺骗消费者,也属不道德的营销。

⑸ 一:"三鹿奶粉事件"告诉我们,企业营销的职业道德有何重要性

对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起,这类研究逐步受到各国营销学界的重视。市场营销道德属于商业伦理的范畴,其产生是伴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求企业及社会考虑道德与伦理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掠夺问题,市场垄断与欺诈交易问题,不公平的竞争问题,企业短期行为与“唯利是图”问题,诚信缺失与道德沦丧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塑企业的价值观与道德体系。 同时,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属于道德的范畴。它是社会道德在商业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体现。商业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作为企业的社会行为,需要一定的评价准则或标准。这些评价准则的总和就是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反映人、企业与自然的利害关系。市场营销道德实质是调整企业与中间商、竞争者、消费者等相关人群利益关系,以及企业与自然、社会利害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市场营销道德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市场角度看,企业市场营销道德主要是调整企业与其利益直接相关者关系与行为;二是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市场营销道德还必须重视调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利害关系与行为规范。市场营销道德的根本准则是: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及社会的长远利益,能否给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市场经济对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必然经历从“紊乱”到有序的过程。在紊乱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传统的伦理思想与文化受到挑战,而新的伦理与文化还未形成。商业企业的伦理道德混乱,甚至出现缺位,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企业加强营销道德建设是竞争需要,也是竞争的结果。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追求利益并最大可能地获得利益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但是,如果不能高瞻远瞩,宁肯牺牲暂时的利益就无法去换取健康的未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味的只知有利,不知有义;只求收获,不去播种,必然失去利益。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是以某种道德为依托的行为。看重经济利益,忽视道德力量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中国商业企业要在全球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道德与文化建设。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全球化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全球化离不开我国,我国必须融入全球化。我国的商业道德与文化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全球化的支撑。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商业的分工与交换还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二是自愿交换的原则。商业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以这两个基本原则为核心的。我国商业企业要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求生存促发展,必须以“自利与利他”的互利主义为道德基础,建立诚实守信、权利平等、自由竞争、公平交易、遵纪守法的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作为道德经济有其内在性,即市场经济的确立与运行,市场主体的价值观与行为是解决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中道德与法制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两大准则。道德是更为根本的,它是商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的核心力量;法制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从外部规范商业企业的行为。 商业企业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是指“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人或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商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与商业企业利益紧密相关者,主要包括商业企业的股东、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等。第二层是与商业企业有一定的利益或利害关系,如广大的消费者、媒体、竞争者、社会团体、社会公众和工商、税务、法院、消费者维权机构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伦理基础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制于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我国商业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消费者要树立维权意识,包括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表达意见权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另一方面商业企业树立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维护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商业企业的责任主要包括:经销到达安全标准的商品,拒绝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不使用欺诈手段,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购买和消费;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倾听消费者的抱怨和投诉,并积极做出改进;经销达到环保标准的商品,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等。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的供应商包括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的代理商、供货渠道中的上游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商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合作与共赢的原则,包括: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相互尊重、长期合作和共存共荣;二是处理好企业间的相对独立与相互依赖的关系,保障供应渠道的畅通,防止供应链断裂。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所有者、管理者、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因企业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所有制形式主要有:个体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等。在企业与所有者关系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伦理道德并不损害所有者的合理利益,所有者的利益与企业利益基本一致,所有者并不是企业获利过程中起支配作用唯一主体,企业必须从所有者单方面的利益跳出来,构建体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二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对企业伦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所有者可以用自己人生哲学、伦理道德影响企业的经营与战略等。管理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正确处理企业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权利与责任,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伦理秩序和利益机制,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中最基本的因素,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企业兴衰直接影响员工的利益,员工也决定企业的兴衰。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商业竞争规则以自律为基础,以道德和法律约束为基本手段。在竞争中讲伦理道德有利于商业企业获取长远利益,保证持续健康发展。公认的商业道德包括:自愿、平等、公平、互利和诚信等原则。我国的商业企业要加强竞争伦理建设,一是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重视公平交易,不打击、排斥竞争者;二是要坚持平等原则,促进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从对立到合作,避免两败俱伤;三是坚持互利互惠,实现企业之间的双赢。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社会进步的关系,必须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的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1.约瑟夫

⑹ 企业为什么要遵守营销道德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营销道德是调整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客观经济规律及法制以外制约企业行为的另一要素。
遵循营销道德的营销行为,使营销人员个人、企业和顾客利益保持一致,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违背营销道德的营销行为,使企业的利益与顾客的利益相悖,虽使企业一时受益,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损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使营销行为沿着营销道德的轨道进行,对企业和社会双方都是大有裨益的。

现代营销必须讲求道德
(一)现代营销中不道德行为带来的问题
市场营销活动存在的不道德问题,给社会、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是对环境的污染。如产品本身及产品包装物的污染和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对社会文化价值的误导。如不健康的厂名、店名、品牌名称造成文字污染;不少广告强力灌输的“物质主义至上”、“性”、“地位”、“高消费”等观念造成对人们价值观的误导,使人们相互攀比,超前消费。有的营销活动还造成恶劣的社会及政治影响。三是增大社会成本。如香烟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侵犯了不吸烟人的权利,致使因吸烟导致的疾病及死亡率增加,进而增加社会医疗费用支出。再如汽车的增加不仅使各种基础设施如公路、停车场、交通管理、警察等更加紧张,而且还造成交通堵塞、空气污染、车祸伤亡等社会成本大大增加。
2.对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
尽管消费者被营销者称为“上帝”,然而,消费者在许多方面并没有品尝到做“上帝”的滋味,反而成为营销系统的牺牲品。一是产品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有的产品本身是有害的,如烟、酒等;有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和财产安全,如家电漏电、啤酒瓶爆炸等;还有的是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使消费者不仅经济上、心理上、人身财产上受损,而且对同行、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如假名牌商品。二是欺诈性的营销损害消费者利益。漫天要价、欺诈性包装、促销过度等都使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另外产品使用说明书不详所造成的消费者误用、误服事件也时有发生。
3.对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成熟,老百姓上了一回当,怎么可能二次受骗?同类产品,老百姓连续上了几回当,对整个行为肯定也会嗤之以鼻。如冠生园月饼事件不仅使该厂的月饼无法销售,而且使国内整个月饼市场陷入危机,结果害人又害己,最终以破产而告终。因此,营销道德的终结之日,将是市场的终结之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采取不道德的营销手段欺骗了顾客一时,却欺骗不了顾客一世。这种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不正当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必定有损企业形象。在现代企业营销活动中必须讲求营销道德。决定竞争成败的不仅是企业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信誉度、美誉度。声誉是企业的生命,一旦声誉受损,企业将很难翻身,最终会走向死亡。因此,有远见的企业和营销人员都能够诚恳地对待顾客,获得顾客的信息,并重视与顾客之间建立长期的关系往来,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这样才能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并长久的企业形象,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不遵循道德准则,可能得逞于一时,却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公众形象。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讲求营销道德,以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二)现代营销中企业必须讲求基本营销道德
现代企业应该遵循的基本营销道德是:守信、负责、公平。
1.守信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现代营销中,守信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守信就是要求营销人员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要讲究信用。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信誉已成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守信,才能为企业和营销人员带来良好的信誉。谁赢得信誉,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谁损害了自己的信誉,谁就将被市场所淘汰。守信就必须要信守承诺,不仅要信守书面承诺,还要信守口头承诺。口头承诺虽然无法律的约束力,但却是营销人员帮助顾客建立购买信心的重要工具。聪明的营销人员都不会冒着丧失信誉的风险违反向顾客许下的口头承诺。此外,承诺还有明确的承诺和隐含的承诺之分。明确的承诺是合同、协议等明确规定的应履行的义务。隐含的承诺则没有明确规定,它是隐含着的承诺,如“合格产品”本身就隐含了承诺对该商品所应具有的质量负责的含义。一旦营销人员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履行承诺,则有义务做出解释,请求顾客的谅解,必要时应主动赔偿损失,接受惩罚。
2.负责
负责即要求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对自己的一切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承担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道义上的责任。任何逃避责任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并且是非常愚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销人员一般独立地做出营销的决策,因此他要对自己独立自主的营销活动及其可能带来的一切短期和长期的后果承担责任。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不仅要对企业和社会负责,而且要对顾客负责。因此,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应向顾客讲实话,如实地为顾客介绍营销产品的优点和不足,向顾客提供能真实有效地满足其需要的商品,千方百计地为顾客排忧解难,赢得顾客的信赖,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社会效益。坚持负责原则,要求营销人员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承担责任的勇气,必要时甚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
3.公平
公平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的道德要求,它是以每个社会成员在法律上和人格上人人平等为依据的。在市场经济中,这一道德原则也同样适用。在营销过程中,坚持公平的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营销人员对待营销对象,即顾客必须公平。营销对象不论男女老幼、贫富尊卑,都有充分的权利享有他们应得到的服务。各种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弄虚作假的行为都是违反公平原则的,因而也是不道德的。二是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应坚持公平的原则。营销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竞争是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的动力,因而市场经济是鼓励营销人员之间展开大胆竞争的,但竞争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许多营销人员为了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不择手段,诋毁甚至无中生有地诽谤竞争对手的产品甚至人格,千方百计地欲置对方于死地,这种营销行为是十分不道德的。营销人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展公平合理、光明正大的竞争,这才符合市场经济鼓励竞争的初衷。
守信、负责、公平是现代营销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应随时考虑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公众的利益。从长远来看,遵守营销道德,坚持守信、负责和公平的道德原则,对营销人员个人、企业、顾客乃至社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讲求营销道德,实施诚信营销
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业经营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仁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人无信不立”、“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反映了人们对诚信的推崇。现代成功的企业都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诚实,如世界著名船王包玉刚成功的要诀就是“与信誉成交,借信誉发展”。诚信营销就是要求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诚实经营,保证营销活动的公开、公平与公正,以维护和增进全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以求得企业的长期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竞争的规范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迫切要求企业实施诚信营销。
(一)树立诚信理念
实施诚信营销,首先要求企业树立诚信理念。有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其实,“诚信”很简单,关键在于一个企业的良知、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这种诚信的态度,使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决不搞以次充优;不搞价格欺诈;不盲目跟风炒作;不搞广告狂轰滥炸;不将风险转移给经销商;不盲目承诺,一旦承诺,就百分之百兑现;不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不做任何有损商誉和商德的事。诚信不仅是企业生存之本,更是企业营销之道。再好的营销策略失去了诚信,就不是成功的营销策略。诚信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策略。
(二)创新营销方式
企业要立足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创新营销方式。如某制衣厂的“透明营销”,自制的产品标签上公开标明面料及辅料的成本、用量、单位以及成衣的加工费、制造成本、工厂利税和零售价等,使消费者买得明白、买得放心。再比如某些企业的“揭短营销”,把产品的不足坦然地告诉顾客,显示出企业和商家一心为顾客着想的诚信精神和商业道德,以此来赢得顾客的信任。在国际上最典型的露短营销就是产品召回(各国汽车行业都实行产品召回,可口可乐公司也曾经实行过产品召回)。以诚从商、以诚待客,历来为市场竞争之本。因为产品的不足总有一天会暴露的,再大的优点也弥补不了不足,再大的诺言也包不住不足,如果不能以好的态度认识和承认不足,甚至想方设法掩饰不足,到头来失去的是顾客的信任,得到的却是市场的惩罚和淘汰。“责任感营销”也属于一种诚信营销,它严格遵循生态准则,坚持适度营销原则,缩减在促销、广告上的费用,降低产品消费的社会总成本,实现企业、社会、消费者的共赢。

⑺ 跪地求助 : 为了战胜竞争对手,在市场营销中可以不要道德

题目有很大的问题。不过可以说。营销并非推销或者传销,是企业发现、创内造和交付价值以满容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并获取利润的商业行为。其核心是产品的开发、定价、吸引并保留客户以及订单的执行。在整个过程中,不涉及太多的道德范畴。可以从营销理论和实际出发,强调营销本身的科学决策过程,淡化或者声明在纯粹的现代营销中,道德所发挥作用的有限性。

⑻ 道德对企业经营有多重要

企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企业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道德通过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行为等来调节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企业道德作为企业成员群体的组织道德具有内聚自约功能、均衡调节功能、导向激励功能,对于企业成员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道具有重要的影响。
制定企业道德规范应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坚持把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企业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职工利益服从企业利益。企业应当兼顾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应以社会效益为主。尤其在清理三废、降低噪声、保护环境方面,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地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企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见成效。从企业内部来讲,
首先,要大力加强企业道德教育。通过报告、培训、广播、厂报、座谈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企业道德的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基本内容的宣传教育,引导教育干部职工充分认识企业道德产生的必然性,充分认识企业道德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地投身到企业道德建设中。
其次,要认真抓好企业道德评价。对于企业内部的道德评价,要善于运用表彰大会、广播、厂报等形式,表扬和宣传那些具有优秀道德品质员工的模范行为和事迹,批评和惩罚那些违背企业道德和准则的不良行为。企业外部评价,企业应积极主动收集外界的表扬和批评意见,及时监督和调整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
最后,要把企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相结合。要注意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体作用。企业道德建设是企业职工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道德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企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①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层次
企业道德蕴涵着企业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道德实体。企业的行为必须是负责任的,即企业的行为要顾及到消费者和其它社会成员的权利。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希望企业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对员工、竞争对手、所在社区负责等。这些都要求企业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自身层次,这样才能适应环境变化,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世界500强企业中,除了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旺盛的创新意识、崭新的人才观念外,无一例外,都拥有企业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而且都对企业道德建设和实施非常重视。如索尼公司提出:“以提高索尼集团的企业价值为经营的根本,把自觉性和自律性的道德标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向我们展示了道德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道德建设不仅是企业环境变化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②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经济实体,必须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任务,即要追求经济和利润的最大化。为了实现企业目标,需要对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进行约束。企业制度以其强制性、严格性对人的心理产生震慑作用,影响员工的行为。但如果仅以制度进行约束,势必造成生产经营和资源配置的扭曲、僵化,使企业走上畸形的发展道路。而企业道德具有柔性,能在企业制度触及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调节不同成员在企业活动中的非正式关系,影响员工的行为。所以,道德建设能弥补制度控制的不足,提高控制的有效性。事实上,道德建设也是一种事前控制的手段。由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层级之间、工作团队之间的关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企业已不可能对每个工作单元每一时刻进行全面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个人道德素质,可以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
③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竞争力,我们经常提到的是企业核心技术、内部管理、营销能力、企业文化等,这些都是企业外在竞争力。支撑这些外在竞争力的是企业的道德。企业规模越发展,道德对外在竞争力的影响越大。一个没有道德的企业,它的外在竞争力也不会持久。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竞争最终是对消费者的竞争。消费者不仅对产品质量、适用性很注重,而且会更愿意购买那些诚实经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加强道德建设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在充满信任、责任感和抱负的环境中能够取得最富创造性的成果,而这样的环境只有在诚实、信赖、公平、尊重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开发企业的潜能,增强企业对社会的供给能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竞争就是道德的竞争。

阅读全文

与道德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是直接的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校促销方案 浏览:292
运动会医策划方案 浏览:708
旅游市场营销的特点 浏览:860
吉首大学市场营销学导论练习 浏览:123
防冻液促销方案 浏览:672
药品营销开发方案 浏览:409
聚美优品网络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浏览:98
电子商务安全综合实验 浏览:76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348
我国房地产网络营销的发展和创新 浏览:72
网络营销职业领域 浏览:223
培训学员座谈会方案 浏览:556
picc培训方案 浏览:161
七夕策划方案珠宝 浏览:838
创四星级酒店的培训方案 浏览:353
装修公司内部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3
儿童剧策划方案 浏览:378
秀山电子商务地址 浏览:203
文明户大型表彰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44
云浮微信营销 浏览: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