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大全 > 华邑品牌数字营销官网

华邑品牌数字营销官网

发布时间:2023-04-06 05:12:38

『壹』 看,这一代“广告狂人”

1990年代,互联网诞生之初,是各大国际4A在中国呼风唤雨的时代,他们引领中国的广告市场,拥有不可撼动的行业地位。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新土壤正孕育着一些数字营销公司。起初他们毫不起眼,慢慢崛起,2005年以后,随着人人网、QZone等社交媒体爆发出惊人的传播和营销力量,数字营销阵营的广告公司,越来越成为各大金主的合作首选,甚至成为领头的代理商,国际4A在传统广告领域无人可战的局面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打破。

微博、微信的相继出现,为数字营销插上了前所未有的丰满羽翼,特别是它快速裂变出来的Social专项代理公司又以催枯之势野蛮生长。

以国际4A为代表的传统广告,与新生数字营销集团的冲突达到一个峰值,业界传出电通收购安吉斯是一个标志,而2013年前者斥资32亿英镑收购后者,既是两大阵营的一次握手言和,也预示着广告行业势不可挡的融合的新潮流的到来。

以杨烨炘、李三水、江畔等为代表的国际4A高管或骨干成员,2013年左右,纷纷出走,自我革命,自立门派,天与空、W、意类等聚合两大广告阵营优势的广告新势力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数以百计的独立创意公司纷纷宣告成立。

国际4A遭受质疑,新势力的锐气投射到作品的成效颇丰,也偶起争议。如此行业大势,此前很少有媒体拉着各方出场,严肃讨论这个正在发生的百家争鸣的广告时代。

《第一财经周刊》这篇深度广告行业观察文章,有理有据,集合采访,例举各方观点,综合地记录了这个剧烈震动的广告新时代。

这个正在到来的新广告黄金时代,你应该看看,这个时代的广告狂人们正在怎么干和怎么看。

原文标题《新·黄金时代》,已获授权,全文如下:

当一个行业面临巨大的趋势变革时,人才流动一定会随之加快——这一点在当前的广告行业正在发生。这些广告人感受到了变化,经历了焦虑,同时也看到好创意有了更突显的价值,产业链有了更需要融合的趋势。这些变化带来了大量新机会,很可能预示着纷乱之后一个新的广告黄金时代。

                                                                                              —《第一财经周刊》执行总编辑 赵嘉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个金句常被用来形容各种喜忧参半的情景,这刚好是眼下广告行业的写照。

JWT上海策略策划总监徐振锋就有些着急。他发现过去这一年中,越来越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营销案例出自于本土的小公司。

比如今年5月,由W公司策划的New Balance的广告片《每一步都算数》上线5天内就在腾讯视频播放了超过500万次,而这个影响力级别的广告以往基本都是由4A公司投入几十人、花费几个月时间完成的。反观W,它于2014年10月才成立、只有几十人规模。

像W这样以创意为主导的本土小型独立广告公司近年来频繁涌现,包括2012年12月成立的Karma,2013年11月成立的天与空,2014年成立的oookini、意类等。在它们的客户名单上,已经开始出现诸如可口可乐、西门子、耐克、淘宝天猫、腾讯这些传统的和新的广告金主。

“老实说,在有些地方,我们(4A公司)已经跟它们产生竞争了,这不是未来的事情,而是正在发生的。” 徐振锋在电话里向《第一财经周刊》承认。

同时,无一例外的,这些徐振锋口中所谓的小公司,其创始人都有过在4A工作的经历,他们中有的人甚至已经待了十多年。如今选择离开,当然有部分是出于个人选择,但更多还是因为整个广告行业已经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2013年10月,杨烨炘离开了供职长达15年的4A,和其他几个合伙人一起创办了天与空。他当时是上海盛世长城创意群总监,更早之前,他还担任过上海李奥贝纳创意群总监,北京奥美、广州奥美、广州李奥贝纳的创意总监。

“我有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杨烨炘对《第一财经周刊》说。2012年夏天,他的团队为立邦漆做了一个以“刷新生活”为主题的地铁艺术展, “我很明显感觉到4A还是以传统广告为主,跟数字营销公司、公关公司都脱节了,” 因为推广和传播的工作是分别由另外的数字营销公司和公关公司做, “也就是说,创意的空间很狭窄。而且这些公司并没有参与到我们早期的创作工作中,每家公司又有自己的老板、创意和营销总监,会对创意做不同程度的歪曲,流程也会拖得很长。”

杨烨炘的危机感源于当时整个广告环境已经发生的变化。在前一年,也就是2011年,戛纳国际广告节更名为戛纳国际创意节,并且 从2012年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广告奖项迅速增加,技术公司开始大量进入这个行业。也就是说,创意在过去只是广告公司的一个部门,而现在的情况是,广告公司变成了创意的一个部分。

“如果你还称之为广告行业,称自己是广告公司,是不行的。”苏若菲说。她在2013年5月离开从业10年的广告行业去了甲方,为天猫市场部下属的品牌部工作,在此之前她担任上海BBDO的客户总监。 “创意既包含传统广告,也包括技术类的互动、社会化营销、娱乐营销,甚至线下活动—所有传统4A以前不会做的东西,现在都成为了客户的需求。”

2012年令她印象深刻。一些小型的专门做数字广告的公司出现,4A公司也开始纷纷成立数字部门。跳槽到带着“digital光环”的公司成了广告人一个热门的选择。在这些所谓的新兴公司待过哪怕半年,再跳的时候就带着黄金标签。“当时就处在这么一个激进浮躁的digital狂热期。”苏若菲说。

她还记得当时团队做了一个案例,后来拿了很多奖,但拿奖的原因是在微博上请了一个非常有话题性的人,用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做了一个好玩的试验。“完全是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让我们这个作品变得非常成功,而这个案例本身做的电视广告、平面,媒体合作,在整个项目里反倒好像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但一两年后再谈到数字营销,她发现大家的思路还是在很传统地去做MiniSite(活动网站)这一类的事,并没有推动真正核心的东西。更早的时候她还在麒灵广告待过,这家2001年创办于上海的广告公司后来被一家来自波士顿的信息技术公司收购,2014年又再次整体卖给阳狮集团,“这在当时的国内还是很少见的,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各种奇怪的公司都在买广告(创意)公司。那时来了批老外,他们给我们讲国外很好玩的技术和产品,我觉得特别好玩,那不是在做广告,不是4A那套老三样。”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客户减了合同年份,公司甚至丢了客户”这种事逐渐多了起来,她想起更早之前看到一篇讲麦迪逊大道上广告公司生意锐减的文章,“你会觉得美国发生的其实跟国内是关联的,改变的浪潮已经席卷到中国,生意很难做,钱会减少,客户越来越挑剔。”

同为做客户服务出身的金存依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2012年10月底,35岁的她从北京奥美广告离开,成立不二广告。“奥美全球总部的任务要求简单明了:每年从客户那里拿到的预算要增加。但获得一个稳定的客户越来越难了,所以你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比稿,而且客户自然是希望它的成本降到最低,”金存依说,“我走的那一年,公司很多人都走了。”

供职于知名创意机构AKQA耐克项目组的王元元、丁茗茗和郑商融选择离职创立oookini工作室的时间是2014年,这个小团队解释自己的创业其实是“抱着毕业的心情”。 “4A模式首先是极度细致的分工,然后是极度完善的流程和快速的人员流动,因为它已经形成了工业化生产的模式,重体系而不重人,已经不适合个人型的人才发挥。” 王元元认为相比传统4A公司,AKQA这类成立于1990年代左右的独立机构已经相当灵活小巧,但传播渠道的变化、新技术和中国近年来的消费升级浪潮还是让几个年轻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机会正在到来, “过去几十年,中国广告业服务的对象最关心的其实是生产和销售渠道,只有在消费升级、强调品牌独特性的过程中,创意的价值才会特别凸显。” 王元元说。

所以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传统广告行业身陷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这一事实已经无可争议,但作为硬币的另一面,这也预示着广告从业者们可能正在迎来一个纷乱却充满机会的新时代。

在创办天与空时,杨烨炘认真思考过公司的定位,他并不想单纯开一家数字营销或社会化媒体营销公司,而是希望把4A公司的传统广告、数字营销以及公关、线下活动结合起来,他称之为“跨媒体公司”或“创意机构”。例如不久前为顾家家居策划的“8·16不加班”营销活动,天与空先是在报纸上打起了整版广告,之后又在上海环球港广场做了名为“孤独沙发”的行为艺术,最后再在移动端上线H5。这种围绕某一事件展开的线上线下综合营销成为行业里做案例的常见模式,甚至被称作“天与空套路”。

在杨烨炘看来,这种模式适合于任何一种介质,而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预算选择任何一个媒体形式来引爆。“我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他说,比如原本是公关公司的华邑已经做数字营销和平面广告了,W也从最开始的一家数字营销公司,涉足电视、平面广告和公关的传播,甚至做社交媒体营销起家的环时互动也在招募传统广告或者公关行业的人才。 “如果你只是固守自己原有的业态,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掉,你帮客户创造的价值越来越低,就越来越失去盈利的能力。”

独立广告公司如此活跃,4A并非没有作出应对。2013年7月,全球两大广告公司宏盟集团和阳狮集团宣布价值350亿美元的合并计划,以此来抗衡更小型的广告公司,尽管这项合并在9个月后就被取消。这几年,你也看到大的广告集团正在对社交、数字或互动营销公司实施一系列的收购—这是它们遇到麻烦时一贯的逻辑。“可这样还是无法做到真正的打通,”杨烨炘解释,“因为它们还是分成不同的业态独立运作—广告公司、数字营销公司、公关公司等。因为集团追求利润最大化,要分开去创造力量。”

要改变的可能更主要是内部架构。 “我们认为创意是这个行业最核心的东西,所以我们总是想把创意最大化。你看大卫·奥格威、李奥·贝纳、DDB的创始人,都是创意人出身。” 杨烨炘在天与空设置了5个创意事业群,分别由创意合伙人带领,团队10个人里面有7个是创意人员,3个是品牌服务人员,没有客户部。相反,他觉得4A变成了以客户部为主导的公司,但客户部大多没有策划和创意能力,更多成了传话的角色。

不过,4A的人力分配也自有其道理—对于它们来说,产出体系的稳定要比创意来得更加重要。 “跟4A合作可能是一个更长久的关系。客户的期待也是策略上的把控更稳定,创意更安全。选择W、天与空这样的小公司,客户可能更期待的是能带给他一些惊喜的东西。” 徐振锋说。

传统广告巨头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它们试图去改变所谓的“流程长、不够灵活”的印象。 “我们全球的经营策略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在公司的哲学上,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帮广告主和消费者解决某一个冲突或问题,是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而不是只专注创意的狭窄的广告公司。其次是对技术持更开放的心态,很多时候你单靠经验已经不能够做到最好的东西了,如果你不懂某一项新技术,可能就不知道这个故事还可以这样讲。”

不过竞争已经不仅仅发生在广告公司之间。

大公司,也就是传统说法里的甲方的in-house agency也在给原有的广告模式带来麻烦。最近的例子是百事成立了一间创意工作室Creators League。你可能已经知道的更早的例子是,2013年耐克挖来Burberry数字营销总监Musa Tariq组建内部品牌建设团队,他上任之初便收回原来由AKQA、W+K、Mindshare、R/GA等代理的社会化媒体业务,改由自己的团队运作。

一份来自数字营销协会SoDA的报告显示,2015年有27%的公司声称在数字营销领域不再与第三方公司合作,这个数字是2014年的两倍。更早前美国全国广告协会(ANA)在2013年就发现,选择自建in-house团队的公司数目在5年间从42%上升到58%。

品牌也开始从广告公司大量招揽人才—苹果今年正式上任的营销传播副总裁Tor Myhren,曾是WPP集团旗下广告公司Grey Group的首席创意官,而优衣库在2014年也接连挖了两位W+K的创意总监,在公司内部负责一些案例的营销和传播。 “品牌想要创造出最适合它们的内容,自建的团队可能会对品牌更加敏感,更有控制权,沟通更快。” 群邑中国CEO徐俊说。

“很多时候我们和广告公司聊,其实是我们在输出信息给它们,然后还得想办法通过各种磨合让双方节奏同步。”苏若菲说。她所在的天猫品牌部,十几个人的团队成员里一半以上来自4A。她理解广告公司只是一个形式,是把人聚集到一个机构里面,“如果是同样的人帮我工作,只是换了个形式,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又有什么所谓呢?”

那么广告行业的组织形态真的可以被打破吗?4A的模式能否被搬到线上?金存依发现,开一间自己的广告公司并没有让自己的焦虑感少很多。如果换个思路,做一个专注于解决中小型品牌需求的广告创意解决方案的众包平台呢?

她于是又搭建了一个名为Pitchina的平台,这是一个试图提供“创意直达”的项目,例如客户想做一张海报或拍一支视频,可以在创意平台上购买相应的产品包。随后项目负责人对接客户,帮助梳理品牌,然后分配给平台上第三方的创意特工,最后交给不同的供应商(比如拍片、修图、设计等),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质量和价格的把控。

另一方面,你会看到媒介公司也在成立创意团队。群邑就加快了在创意内容方面的布局,旗下各家代理公司都拥有了自己的内容营销团队,比如传立媒体的内容创新团队,竞立媒体旗下的内容营销团队MediaCom Beyond Advertising以及迈势的Play团队等。徐俊认为,数字领域里创意、媒介、公关、数字公司的界限会更模糊。

而且在 数字营销领域,广告公司还碰上了一个新对手,咨询公司。

“四大”之一的德勤,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数字化咨询机构之一,这归功于德勤内部的数字化团队Deloitte Digital,这个已经成立5年的部门今年2月还收购了旧金山的创意公司Heat。

“德勤收购广告公司,并不是为了做广告,我们看中的是Heat给我们的创意元素,而不是它现有的业务。”Deloitte Digital德勤数字化中国服务领导人华思远对《第一财经周刊》如此回应。他认为 数字化是一个大潮,而数字化的内涵在最近一两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渐渐从CMO的概念变成了CEO的概念。 德勤希望帮助企业完成全面的数字化转型,甚至包括后端的供应链、产品设计流程、IT及财务系统等。

但对整个行业来说,最绕不过去的对手还是技术公司。“传统广告公司的挑战会发生在购买层面,只要涉及到实时购买广告位,就会涉及到算法、空间等很多因素的改变,这些都需要技术的支撑。未来传统广告公司可能需要更专注于创意层面并在技术层面上与外部公司深度合作,或者是购买技术以适应环境发展。”数字营销公司Criteo的CEO Eric Eichmann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他所在的Criteo专注于重定向广告领域,通过cookies记录用户在电商网站搜索某件商品的行为,并在用户之后访问的网页上重新展示之前被搜索商品的广告,将其拉回到电商网站。

这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你会发现很多广告公司也纷纷在做产品了:宏盟集团推出Annalect数据云服务和Accuen程序化平台,而电通安吉斯集团最近也刚成立了数据实验室Dentsu Aegis Data Lab。

WPP集团全球CEO苏铭天认为眼下数字(化)已经改变了广告创意的方法(Digital has defined creativity in a totally different way),而信息由媒介驱动(medium drives the message),并且在不同的媒介上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如今我们业务的3/4都投资在媒体、数据、数字技术上。”他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所以品牌如今最担心的还是如何处理营销环境的复杂性:注意力的碎片化是如何令以往一些大众传播惯用的方式失效,传播接触点能怎样再指数级增长,如何将自己不同渠道的数据与外部数据整合等。程序化购买、大数据管理平台(DMP)、跨屏解决方案等成了这些广告技术公司讨论的热词。“以受众为中心的媒介策划时代,媒介代理公司之间的差别在于其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徐俊说。

普华永道在最新发布的《2016-2020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中预测互联网广告将在2017年首次超过传统电视广告,而根据群邑2016年春季版报告《今年,明年:中国媒体行业预测》,这个时间点在中国来得更快: 2015年中国的互联网广告份额首次超过了电视广告,2016年预计将达到49.7%。其中移动互联网广告以近2倍于整体互联网广告的势头快速增长,在线视频市场总体规模同比增长61.2%。

几乎没有人怀疑Facebook、Google这样的技术巨头已经成了广告行业的大玩家。它们都拥有庞大的用户和丰富的数据,可以做到精准营销,同时还提供营销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营销模式的创新。从收入上看,Facebook超过95%的收入都来自广告,而Google广告营收占了Alphabet总营收的89%。根据研究机构eMarketer的数据,这两家公司已经占据移动广告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

但对于精准营销究竟效果几何的疑虑却在愈演愈烈,也几乎成了今年9月底举办的第12届纽约广告周上的主要讨论议题。“在国内,至少前一阵子,我听到的都是精准性,都在说要把大部分钱拿去做精准性投放,”BBDO大中华区首席创意官梁伟丰说,“但最近宝洁已经打算降低它在Facebook上精准广告的花费,它不会是唯一一个。”

正如他所言,品牌终于意识到光有大数据是不够的。“这一年广告主对数字投放确实更理性了。”徐俊说。在Facebook制定的精准营销规则里,每多勾选一个描绘人群画像的标签,单价就会上涨,所以品牌主和媒介购买公司必须思考精准营销到底适用于哪些品牌。还有一种情况是,就算足够精准,但消费者根本不点开看呢?“所以对于到底怎样的曝光才能算有效的impression,以及在广告可见度(viewability)、防作弊方面,品牌都更加重视了。”

除此之外,广告业的新玩家还有很多,比如网红、段子手和KOL。它们很多来自于这个生产链条以外,甚至在两三年前你可能都还没听过这些角色。

“现在如果你问我,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会认为是papi酱、罗永浩这些人。”李三水说,他是W的创始人,同样在麦肯光明等国际4A广告公司、W+K这些创意热店待过。“我们的战场已经从主流媒体移动到自媒体了,在这个战场上,你不得不面对他们。”

这不难理解,广告业多年来的使命就是传递信息并影响消费者,但是否有效影响了消费者这个问题具有主观性,也难以监测,于是有效传达就成为了相对硬性的指标,而在社交网络中,粉丝数、活跃度正好提供了这种评判标准。

梁伟丰在过去18个月到24个月的感受是: 广告界越来越像金融界了。 他发现最近看到的跟行业相关的文章或碰到的同行,都在说融资、平台合作和各种关于趋势的讨论:粉丝经济、网红经济、直播、娱乐营销、消费升级。 “这个行业好像创造了很多新的术语,却没创造新的广告。” 梁伟丰记得自己15年前刚入行时,同行碰面会讲哪个品牌出了新的案例或者新趋势,甚至哪个导演又拍了新片,用了什么新手法,可 “现在什么才叫广告,你已经说不上来了。广告其实越来越不像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都变了。” 梁伟丰形容自己像一只天鹅,水面上看是优雅的,一沉到水里就不行。 “我现在不会说我要找客户人员、策略人员,或者创意人员,我要找的是广告人。”

李奥贝纳中国CEO莫熙慈最近也在思考一件事:在互联网上,一个东西最多停留一两个星期就过去了,但品牌是长远的,这两方面要怎么平衡?怎么利用新媒体达到传播目的,同时又维持品牌持续性的竞争力?“这是客户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挑战。”他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这样表示。

但是杨烨炘们却足够兴奋。广告行业一直在衰减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对媒体传播渠道的依赖性。”李三水说。 “现在一些广告人出来好像能够做一点事情,本质原因在于媒体去中心化了,你会发现广告公司作为集团型或者说高层决策型的优势会被取代掉,变成更低成本、更个人化的内容制造商占主导。” 他认为以前的广告代表广而告之,其实是一种媒体语言,但是现在的广告广为受众,在这样的传播域场里,人人都是内容制造商,又都是消费者。

对单一传播渠道的依赖减少同时也让创意的价值更被凸显。“靠点子靠创意去致胜的公司其实是最近这两年才变得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给了创意人一个机会,好的创意不用太多的投放预算也能冒出来。”闫曌说,他是数据技术公司AdMaster的创始人。AdMaster通过实时监测各种数字渠道的广告曝光量,分析在线广告在数字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等不同平台上的效果,为广告主提供投放意见。

“4A里应该充满了迷茫的中层和好奇的职场新人,但越来越多好的广告人在摩拳擦掌。”江畔说,她是意类广告公司的创始人。虽然团队只有十几个人,但最近他们为淘宝做的《一千零一夜》项目,以及请胡歌为QQ阅读拍摄的地铁广告你可能都不陌生。江畔在上海BBDO待了9年,从助理美术做起,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创意总监。“意类现在这么小,刚起步,但已经能收到宝洁邀请去分享案例。我觉得现在当然是一个好时代。”

江畔的感受可能代表了这波出走的广告从业者中大多数人的声音: 现在至少是中国本土广告机会最多的时候,可以媲美《广告狂人》里当年的美国。

这的确会令人想起现代广告业最辉煌的时代—想想大卫·奥格威、李奥·贝纳、威廉·伯恩巴克吧,虽然他们的遗产后来越来越细分,变成了流水线作业,分化出了媒介公司、公关公司等,但他们在早期都曾是身兼数职的通才。 如今来到数字时代,媒介渠道的碎片化、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失衡和技术更迭让广告行业内部再一次有了从细分到整合的趋势需求,人才流动加速,各种新角色加入,在夹杂着茫然、疑虑和试错的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和希望。

“我觉得这个时代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一直在进化,其实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真的了解这个时代。”徐振锋如此总结道。

近期文章

《她唱出了52种爱的文案,却敌不过婚前妈妈的1句反对》

《如何抓住2017年H5广告的新趋势?这7大H5典型也许能告诉你》

《专访数英网联合创始人Hytal:做一个爱思考的创造者》

『贰』 有哪些专门记录经典营销案例的纪录片值得推荐

akb48心程纪实,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akb48里的成员为组合为自己,奋斗,追逐梦想的,纪实。这部纪录片是akb48,运营方拍摄的。以纪录片的形式推广akb48的理念。

『叁』 关于销售正能量故事大道理

建议有空的小伙伴可以多看些关于营销的 故事 感悟其中的大道理哦。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销售 正能量故事 大道理,供大家参阅!

关于销售正能量故事大道理:蒙牛的悲哀与尴尬

蒙牛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在一次又一次品牌信誉风波中如同不倒翁。一次又一次食品安全丑闻让蒙牛深受创伤,却并没有让它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曾经的“蒙牛速度”稍微慢了一些而已。

然而,很多公知却跟蒙牛卯上了,认为这样一个屡错不改的品牌简直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在微博上号召抵制蒙牛。虽说公知的执着让蒙牛头疼,但并不妨碍一些消费者购买蒙牛的产品。

其实公众对于蒙牛的耐心实在是够好了,那么多次食品安全问题之后,换做别的食品企业早就伤筋断骨了,蒙牛却仿佛没任何事发生一样。

不过,虽然生意还是那份生意,但是品牌形象却今非昔比。在质量风波的冲击下,蒙牛的品牌一落千丈。这种落差甚至逼得蒙牛在产品线并不是非常庞大的情况下,开始淡化“蒙牛”品牌标志,而是突出子品牌的品牌标志。面对蒙牛产品,如果不仔细观察,你很难发现一些奶制品原来是蒙牛生产的。

品牌做到这个份上,实在是一件非常、非常悲哀的事情。于是,9月20日晚间,蒙牛品牌新形象得以发布。从中粮空降过来的蒙牛总裁孙伊萍宣布,从9月21日起,蒙牛将进行13年来首次大规模的形象切换,使用新的品牌 广告 和产品包装,中国100余万个销售网点将逐步上架新包装产品。“蒙牛正在改变。”孙伊萍说。

由此可见,蒙牛希望在市场上扳回一局的意图非常明显。但是,这种行为只是治标不治本,在屡次伤害消费者感情之后,要想重新赢得市场信任,可不是切换一下品牌形象就能做到的。

品牌管理,以往学界都往往容易将其复杂化、概念化,有种故弄玄虚之感。事实上,无论是品牌定义还是品牌管理,都可以拟人化地理解。如今业界都在强调品牌沟通,因为做品牌就如同做人。品牌本是一个虚化的东西,其最终要存在于消费者的认知中,而品牌的管理者要努力做到的,是将没有特色、没有性格的产品变得有特色、有性格,形成自己品牌独特的气质,基于公序良俗形成自己品牌独特的价值。

品牌传播离不开宣传,就像许多品牌要做形象广告告诉受众自己是什么一样。但是消费者会像辨识人一样,自动对其分类,从内心深处认为你是什么。而“我是什么”的品牌宣言与“你是什么”的品牌认知,两者之间有着一道鸿沟,需要品牌管理者填平。

而在品牌“惊险一跃”的过程中,品牌管理者要面对的难题,不仅仅是如何沟通,如何表达和传播品牌形象的问题。因为,所有的品牌都要经过时间的洗礼,成功的品牌都是“时间的玫瑰”。与时间的积淀和良好的口碑相对应的,必然是消费者对待成功品牌的宽容态度。

蒙牛从一个产品标志发展成为一个品牌标志,在资本的裹挟下,一路狂飙,如同坐上过山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然而,或许是时间与速度不对称,因为时间太短、速度太快,蒙牛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让自己过快获取的品牌美誉度、忠诚度成为牺牲品。相应地,消费者对于屡屡犯错的蒙牛,也就越来越不宽容。

许多中国本土品牌感叹,为什么消费者一点都不宽容,容不下一点错。做本土品牌,企业往往战战兢兢,甚至媒体的一次曝光都能让一个本土品牌一蹶不振。反观国外品牌,消费者似乎都选择性失忆。对于国外品牌犯下的过错,中国消费者似乎很大度。强生、宝洁、麦当劳,都出现过这样那样的产品质量问题,甚至是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但是中国消费者接受了它们的道歉,继续支持国外品牌。

两相比较,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达芬奇老板在新闻发布会上痛哭失声,却没人买账。而跨国企业只是发布新闻通稿,与媒体、消费者沟通,很快就能得到谅解。

品牌是有资产,其中包括信用资产。每家企业都有一个品牌银行。从做品牌之日起,所有的品牌投入都将转化为品牌银行资产。这种转化不是一比一的,而是由品牌管理者的定位技术、沟通技巧、管理 方法 等决定不同的转化比率。其中两个主要的变量就是资源投入和转化率。

而资源投入和转化率最终的结果,就是品牌信用资产。品牌信用资产是企业一贯做事的风格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给予消费者的一种稳定的预期。在这一点上,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拥有多少资源,品牌信用资产只能慢慢积累。通过长期稳健的经营,通过长期塑造口碑,通过长期向消费者传达自己倡导及信奉的价值观,没有品牌污点,才能汇聚成品牌信用资产。

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拥有雄厚的品牌信用资产,没有信用资产支撑,品牌就经不起市场冲击。跨国企业为什么更容易得到消费者宽容,因为它们有更多的品牌信用资产,支撑市场预期。可口可乐前总裁伍德拉夫曾经说过:“即使(可口可乐)公司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凭着可口可乐的品牌资产,可口可乐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建帝国。”

而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信用资产往往菲薄,一旦出现危机事件,中国本土品牌就不堪一击,数百亿元的品牌价值瞬间丧失,其根源就是品牌信用资产缺失。

中国本土企业特别追求发展速度,喜欢“快鱼吃慢鱼”,似乎市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而不是共生共荣。如今,虽说中国本土企业越来越舍得投入资金塑造品牌,但是往往弄不清楚品牌价值与品牌信用资产之间的关系,最终酿成大错。没有信用资产的积累,所谓的品牌大厦就有可能是海市蜃楼。

回到蒙牛品牌形象切换话题。蒙牛这样做有用吗?除此之外,蒙牛还有什么办法?比如,本来一个人的信誉尚可,可是他多次撒谎,做了错事还死不认错,没有任何改正的迹象,这样的人还能信任吗?

现在蒙牛就有诸多品牌污点,虽然背靠中粮这棵大树,资源丰富,拥有很多优势,但却过分透支了自己的品牌信用资产。这样一个品牌,摆在面前的或许有两条路可走。其一,借品牌形象切换之际,向市场传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切割负面形象。为此,蒙牛必须采取实际行动,从内而外,对 企业 文化 基因、管理模式、 商业模式 大刀阔斧地进行改变,弥补曾经透支的品牌信用资产,使之由负品牌信用资产转变为正品牌信用资产,假以时日,重新赢得市场信任。“蒙牛发布的新形象、新理念不是单纯外在的视觉转变,而是蒙牛对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的回归和重温。”孙伊萍如此说。只是,希望蒙牛真能有所改变,而不是又一次制造营销噱头。只是,希望如孙伊萍所说,蒙牛回归和重温企业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杜绝丑闻再次发生。

但是,如果蒙牛继续在资本的推动下,仍然以营销驱动企业发展,继续信奉“先有市场后有工厂”,漠视食品安全,不从内心深处反省,恐怕蒙牛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放弃蒙牛品牌,大可不必在公知不屈不挠的声讨中丢人现眼了。如果总是自欺欺人,不仅公知不答应,更多的消费者也不会答应。

关于销售正能量故事大道理:营销如何恒久远

大幅裁员搅得人心惶惶,去加盟化逼得加盟商赴沪告状,电子商务转型却不停地亏损,今年25岁“芳龄”的达芙妮,可谓在2012年夏天很受伤。达芙妮,究竟要如何转变自己的营销战略,演绎恒久神话呢?

去加盟化惹纷争

比起达芙妮新款上市引起的“轰动”,其营销战略调整,让它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真正“火”了一把。先是8月底,达芙妮在特许加盟合约到期的情况下不再续约,引起加盟商不满,不得已纷纷到上海“告御状”,为自己“被去加盟”讨要一个合理的解释。随后,达芙妮推出99元夏季女鞋促销活动,逼得加盟商砸钱陪练。曾经信誓旦旦的终身事业,却因营销战略转变而欲与昔日的“亲密伴侣”分道扬镳,达芙妮有卸磨杀驴之嫌。然而“去加盟化”带来的风波并未就此平息,9月12日,湖北加盟商将达芙妮在孝感的4家直营店封堵了6天,直营店和加盟商的冲突开始白热化。

“达芙妮早期的营销重点是开拓市场,特许加盟是近些年来比较主流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企业来说比较安全,即使损失,也不会损失太多的真金白银,同时也方便企业开拓市场。”中国特许经营学奠基人李维华表示,加盟模式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扩大资金来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

目前,特许经营作为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经营模式,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潮流中正以强劲的势头发展。而中国中小企业甚至部分大企业为了尽快拓展市场,选择了特许加盟模式,开出诱人的条件吸引加盟商加盟。比如,知名品牌红蜻蜓向加盟商提出条件是免收和不变相收取任何加盟费用,提供100%货柜返还及助销道具支持,调换滞销货品,提供年度提货总量高额返利等。而芭迪女鞋以免收加盟费、免费铺货12万元等吸引加盟商开拓市场。

“但特许加盟是一把宝剑,舞好了杀敌制胜,舞不好则伤了自己。”李维华表示,加盟也有弊端,销售主导权不在企业手中,企业难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难以对营销战略适时做出调整,“而直营的好处就是总部对直营店的控制力很强”。

达芙妮去加盟化并非心血来潮之举,其2012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达芙妮要采取专注发展直营店铺的策略,以促进品牌长远发展和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据悉,达芙妮在中国内地拥有4958家直营店和1010家加盟店。今年上半年,达芙妮加快加盟转直营的步伐—增加411家直营店铺,减少45家加盟店,核心品牌直营店铺比例提高至约83%。

“从企业层面看,要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早期连锁加盟可能有益于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随着时代变化、消费升级,营销理念也在变化。加上加盟店本身存在缺陷,对其控制力不强,不方便管理,有些品牌的加盟店甚至做了一些有损于企业的行为。”数字营销专家陈德武表示,去加盟化是鞋服行业的一个大趋势,“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调整,总的来说,都是营销 渠道 的变革”。

事实上,去加盟化在鞋服行业成为一个潮流。例如李宁早期对加盟商筛选不严格,管理不到位,对品牌和信誉没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虽然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实现了快速扩张,但也导致很多矛盾出现,直接影响了企业发展。从去年开始,李宁收缩代理商规模,着力发展直营店。据悉,从2008年起,餐饮连锁企业小肥羊开始调整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比例,以每年高于加盟店两倍的速度发展直营店。

“对于连锁加盟和直营模式,两者本身没有谁好谁坏,只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李维华认为,达芙妮应该从自己的营销战略出发,“看未来的发展,看企业可运作的资金,看经济大环境,更要看企业的团队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才是明智的”。

电商垂直化的风险

2006年达芙妮“触电”,而外包成为其“触电”的首选。“外包,对于一个刚开始做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来说,可以迅速进入市场。因为缺乏电子商务 经验 ,外包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开拓线上市场,但是企业吸取知识比较慢,因为是交由别人做,经营上无法完全掌控,都要由别人操作。”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分析师莫岱青说。

外包模式帮助达芙妮顺利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随后的全网营销模式则将其推向辉煌的顶点。通过与唯品会、好乐买、乐淘、京东、易迅网、天猫等网站合作,广告费几乎是零投入的达芙妮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全网营销,可以利用网站的知名度和用户群,让企业在短期内取得很好的销售额。”莫岱青说,“但毕竟是建立在别人的平台上,对于扩展自己的品牌,让消费者有很高的认知度,还是比较困难的。”

正当达芙妮全网营销如火如荼之时,它却让耀点100接管自己的电子商务业务,自己致力于官网建设,走垂直化道路。但从今年4月至今,其官网建设未见明显成效,而其电子商务业务却辉煌不再。“传统企业刚开始做电子商务,算是对线下业务的补充。慢慢地发展起来了,想把电子商务做得更好,和线下有所区别,就想做垂直化,但是企业一定要考虑成本和投入问题。”莫岱青指出,尽管垂直化有利于品牌发展,但却存在一定的风险,用户流量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很大的难度就是把线下积累的用户转移到线上。为此,企业势必要做一些宣传,投入很大。因此,企业走垂直化道路还是挺冒险的。”很多传统企业“触电”,但像达芙妮触得如此触目惊心的,怕也难寻第二家。

艾瑞近期公布的“2012上半年B2C中国电子商务网站月均下单人数”榜单显示,在前十名网站中服装服饰类网站占有四席,且月度下单人数走势相对平稳。服装服饰类仍然是网购需求量很大的品类。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超过75%的品牌服装企业“触电”。

而据中国鞋网发布的数据,中国本土鞋服品牌普遍面临八大困境:1.成本上涨;2.赋税繁杂;3.库存高企,恶性循环:4.资金回笼难,转型代加工;5.租金猛涨;6.开店谨慎;7.招商难,加盟客户减少;9.电商抢食。

传统企业面临种.种的困境,而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到底该如何避免尴尬找到自己的营销之路?选择什么样的电商模式才是王道?或许先行者百丽可以带来一些启示。百丽曾在2009年推出其官方网站淘秀网,并于2011年合并至优购网上鞋城。百丽在试水电子商务两年之后,构建了一个统一的网上零售渠道,把11个代理品牌和自有的15个品牌相结合,形成了集群效应。“传统企业做电商要好好规划自己的电商战略,战略不清晰,就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光看到别人成功,对自己不进行深刻剖析,很难有长远的发展。”莫岱青认为,如果选择垂直模式,就要做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准备,“毕竟垂直电商对企业有帮助,有助于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知名度。但做不好,就有可能是下一个红孩子”。

营销渠道下沉

达芙妮近3年的财报显示,从2009年起,达芙妮将市场拓展重心转向三、四级城市,进行渠道下沉。“一线城市经营成本太高,竞争太激烈,消费能力也远不如看到的那样强。”数字营销专家陈德武认为,三、四级城市更有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竞争相对不激烈。

达芙妮最大的竞争对手百丽对此早有图谋。百丽主品牌新开设的店铺主要集中在东部三、四级城市和中西部有消费能力的城市,避开在一线城市厮杀。众多鞋服行业企业都看准了大城市开店成本高、进入的品牌多、难以凭借压倒性的优势占领市场这样的现状,而在小城市,房价和人工都便宜,不如选取好的位置,把店铺做大做强。

而今,包括众多家居品牌,也着手进入国家调控力度影响较小的二、三线城市。以科勒为例,通过提前布局二、三线城市,并向县级城市发展,扩大了市场份额,减轻了在一线城市的压力。而菲欧特净水器从去年开始扩大其在中国的营销网络,新开了约80家专卖店,其中很多店覆盖了三、四线城市,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需求。

“布局三、四线城市,在品牌推广的同时,也要注重和消费者沟通,适时调整营销战略。”陈德武认为渠道下沉,一定要注意营销手法与消费需求相结合,才能适应市场变化,扎下根来。

关于销售正能量故事大道理:地点是营销的关键

9月25日,天翼图书第28届管理论坛在深圳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管理学特聘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应邀做主旨演讲“商业营销中的地点影响力”,并参加其新书《P营销:商业推广中的地点影响力》签售会。

约翰·奎尔奇认为,企业要获得成功,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既是本土的又是全球的。那么地点在 市场营销 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如何把握地点营销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如何运用东方智慧做好国际贸易,打造中国优势品牌,获取Place影响力,升级企业的营销IQ呢?《新营销》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约翰·奎尔奇。

对话:

《新营销》:什么样的品牌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品牌?

约翰·奎尔奇:这要看品牌是否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产品销售的网络或者地域是否遍布全球。比如,中国移动是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但是中国移动称不上全球品牌。因为中国移动只在中国本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品牌的名称必须是公司的名称,因为打造一个全球品牌是非常昂贵的,如果一家公司旗下有很多品牌,它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做大每一个品牌,所以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个品牌。虽然打造不同的市场,可能要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做调整,但企业的国际化路线必须在价值和定位上塑造一致的形象。三是要成为一流的全球品牌绝对不是国家品牌,除了美国移动和苏黎士品牌,大多数品牌名称不含有国家地点或者城市名称,因为它不想让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某个地点、某个国家联系得太紧密,而像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海油等带有“中国”字眼的品牌,如果它们不改革成不了真正的全球品牌。

其实在30年前,英国也经过了这样的时期,比如当时BP的名称是英国石油,还有当时的英国天然气,现在叫BG。所以,英国人做品牌营销非常有 想象力 和创造力。

《新营销》:硬币总有两面,一流的全球品牌一定是一流的本土品牌吗?

约翰·奎尔奇:全球品牌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但是它是需要脚踏实地地在每一个市场做好每天的销售工作,与国内和当地的品牌竞争。麦当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麦当劳是一流的本土品牌,也是一流的国际品牌。麦当劳在每个国家的连锁店都采取和当地合作的策略,雇用当地员工,在当地采购原材料,用当地的名人代言。

《新营销》:那么企业应该本土化自己品牌的哪些部分,以什么方式进行本土化?

约翰·奎尔奇: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的是国内市场整个客户的组成,因为中国市场非常庞大且具有潜力,很多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采取本土化战略。例如,华邑酒店及度假村,这是洲际酒店集团新建立的中国品牌。洲际酒店是一个非常大的国际品牌,但它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并没有对品牌进行调整,而是完全从零开始,新建了华邑酒店及度假村品牌。法国爱马仕进入中国市场后也推出SHANG XIA中国品牌。这些国际品牌看重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能够支撑新的品牌,为新的品牌开展一种全新的推广方式。

当然,企业新设计一个品牌,肯定要支付额外的成本,但这种额外成本并不是进入本土市场最大的成本,最大的成本其实是时间成本。什么是时间成本呢?就是国际品牌在进入一个市场的时候需要花时间做宣传和调整,在这段时间竞争对手就有可能赶超。当你做出本土化决策的时候,无论制定决策还是执行决策都要当机立断。

当然,如果有效率地进行本土化的决策,其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肯德基就是很好的例子,肯德基在中国有4000多家餐厅,有些地方根据当地口味对菜单进行调整。而康师傅在中国推出75种口味的方便面,但是只有6种是中国每个城市都买得到的,其他69种口味是根据某个市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而特别推出的。

我介绍一个比较有用的工具,可以用它分析国际市场,也可以用它分析非常多元的中国市场。集群网格工具,一个维度是品牌市场份额,一个维度是产品品类发展指数,品类发展指数是描述特定市场状况的指标,用来衡量一类商品在区域市场的发展程度。以中国市场为例,中国有32个省、市、自治区,你的产品在每个地区所属的位置,可以用点的方式在地图上标出来。我们发现,如果对很多品牌的产品做网格分析的话,这些点不是集中在某一个象限里。因为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所以无论从市场份额、大类、指数在每个地区的差异都非常之大。

怎么衡量品类的发展指数?以啤酒为例子,你可以算一下每人每年消费的啤酒有几升,这个数字就可以作为我们衡量啤酒在某个市场品类发展的情况。

《新营销》:为什么品牌的地理概念对品牌的发展很重要?

约翰·奎尔奇:就算是全球旅游的人都不会说自己是全球公民,而会说自己来自哪个城市、哪个国家,甚至在欧洲会说自己是哪个 足球 俱乐部的球迷,这些地点是个人身份的属性。

在营销方面,品牌有原属国的概念。世界上哪个地区的香水最有名?大家都会说巴黎。所以在香奈儿(CHANEL)香水5号的瓶子上写着小字—巴黎。还有一个例子是香格里拉酒店。香格里拉酒店为什么用香格里拉的名字呢?因为英国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在其作品里把香格里拉描述成非常浪漫的地方,香格里拉和浪漫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让大家非常向往。

消费者对于延伸为产品的偏好地点及其形象具有强烈的精神联想,心理地点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品牌标明归属地的身份标签,还可以持续地在市场营销中利用这一标签来使自己与众不同,从而创造出优于其他品牌的感觉。因此,在心理地点上,“地点”(Place)既承载了品牌的含义,也是品牌营销开始之处。

《新营销》:为什么你认为分销对品牌发展非常关键?

约翰·奎尔奇:大家都知道营销4P理论,即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这4个P是有顺序的,从产品开始,到最后才是渠道,从来没有听人说要把渠道放在第一位。但是在中国最后一个P,也就是渠道才是最重要的P。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有了品牌而没有分销的话,就像没有乐器的乐谱一样。

在中国市场做营销,最大的问题不是做品牌,而是有了品牌之后怎么做分销。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导致分销系统非常零散化。在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特别是消费品,如果说中国移动、国航算得上全国性品牌,目前在消费品领域,在零售业还没有一个全国性品牌。所以,电商的出现给中国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因为在三、四线城市人们财富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零售店、实体店的增长速度,有些人有钱了,想买东西商店里没得卖,没有那么多店供他们购物,他们可以到网上购物。

在中国做市场营销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企业要管理好混合的分销系统,第一部分就是国际巨头—家乐福、沃尔玛,第二部分是中国传统的零售店,第三部分就是新兴的电子商务渠道。所以如果在未来的5年,企业在中国要做品牌营销,不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把每一个分销商都牢牢抓住,要有的放矢地选择一些对自己比较忠诚的渠道,或者说增强渠道的黏性。

怎么做呢?仅仅依靠降价是不可持续的,要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包括系统整合,这才是正确的途径。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地点和分销是未来成功的关键,“商业皆本土”也就是这个意思。

特别要指出的是,全球化的力量尚未达到让“地点”(Place)变得无关紧要的程度。对于全球化营销而言,企业必须利用全球化的规模和范围经济的效率,根据不同社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消费者偏好差异,量身定制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关于销售正能量故事大道理相关 文章 :

★ 八个激励员工的晨会小故事精选 销售晨会坚持激励小故事大道理

★ 销售励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

★ 晨会激励人心的正能量小故事 销售团队晨会激励小故事

★ 关于销售的心灵鸡汤正能量小故事

★ 职场励志正能量小故事大道理

★ 正能量销售分享小故事

★ 正能量销售早会小故事分享

★ 经典激励正能量故事大道理

★ 晨会分享的正能量小故事大道理

★ 适合销售员的晨会励志小故事

阅读全文

与华邑品牌数字营销官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十周年同学聚会策划方案 浏览:760
vivo手机的营销方案 浏览:26
学校寒假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896
朗沃网络营销中心 浏览:703
深圳市嘉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14
b2c企b2c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基本模式 浏览:242
培训机构三月份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95
推广电e宝活动方案 浏览:822
关于微信营销现状及对策的思考 浏览:983
社区环保策划方案 浏览:44
市场营销学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浏览:500
服装促销活动话语 浏览:238
网络营销的企业类型 浏览:991
网络营销外文文献及翻译 浏览:650
国税教育培训方案模板 浏览:218
大型超市圣诞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79
网店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浏览:693
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软件 浏览:5
医院建设咨询与策划方案 浏览:247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