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际市场营销中非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国际市场营销中非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如下。
1、行贿和索贿。
2、歧视行为:涉及种族、性别、宗教和残疾等歧视。
3、产品的道德问题。
4、价格道德问题:价格歧视、价格欺骗、价格倾销。
⑵ 简述市场营销中可能存在的非伦理行为主要有哪些
我国的营销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三个主要的伦理法则:公平法则、诚信法则和发展法则。不符合公平法则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营销领域的歧视问题、盗版问题和垄断问题等;而不符合诚信法则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假冒伪劣问题、价格欺诈问题、不正当交易等;不符合发展法则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对公益事业的缺失和没有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
⑶ 在促销中企业面临的营销道德问题有哪些
(一)商业企业营销价值观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在商业企业中理念与价值观决定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营销行为。在我国部分商业企业中,其价值观既反映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沾染了西方拜金主义思
潮,还表现出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价值观紊乱”现象等。具体地说包括:(1)利己主义价值观。商业企业的营销行为是“利己”与“利他”的结合。我国不少商业企业有“极端利己主义”倾向,并表现为“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见义忘义”等。(2)拜金主义价值观。商业企业在经营中不是顾客至上,而是金钱至上,权钱交易,贪图个人享乐等。这些腐朽的价值观导致企业商业道德的沦丧,加剧了商业中的尔虞我诈、假冒伪劣、恶性竞争、侵害消费者利益等问题。
尽管,我国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商业企业价值观处于“紊乱”阶段。不少商业企业价值观存在不健康因素。
(二)商业企业营销竞争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竞”的繁体“竞”是“二兄并立”,争(争)是“两只手同时扯一件东西”,竞争则是对立双方为了获取他们共同需要的对象而展开的争夺、较量。在我国商业企业竞争中的存在以下不道德的问题:(1)产品竞争中的不道德问题,如: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仿冒知名商品;仿冒他人企业名称等。(2)价格竞争中的不道德问题,如压价排挤竞争对手;限制价格;哄抬物价;低价倾销等。(3)销售渠道竞争中的不道德问题,如:吃回扣;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等。(4)人才竞争中的伦理问题,如:员工“跳槽”;企业炒员工鱿鱼;人才流失等。(5)信息竞争中的伦理问题,如:侵犯商业机密;散布虚假信息;侵犯知识产权;软件盗版问题等。
(三)商业企业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商业企业营销策略中存在的不道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质量问题,如: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经销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商品;经销对顾客有害的商品;经销对环境及社会有害的商品等。(2)商品定价中的问题,如: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低价倾销与价格战;谋取商业暴利等。(3)商业广告中的问题,如:诈骗性广告,包括无中生有,过于夸大事实,设置圈套,误导消费者;失真广告,包括名不符实,广告设计失真;广告发布频率过于频繁等。(4)人员推销中的问题,如:强制推销;捆绑式推销;欺骗性推销,如传销;推销人员不诚实,花言巧语;盲目上门推销等。(5)销售促进中的问题,如:不合理的打折、赠券,低价倾销伪劣商品等。(6)公共关系中的问题,如:夸大宣传;处理消费者、社会关系失当;通过各种途径蒙骗消费者等。(7)渠道中的问题,如渠道冲突,经销商与渠道成员互相拖欠债务等;(8)服务中问题,如:服务承诺与服务合同不一致;服务品质不一;服务态度的不良;服务人员素质低下等。
(四)商业企业营销中的浪费与环境保护问题
市场营销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浪费问题。主要包括:缩短商品的生命周期,鼓励或诱导使用新产品所导致的浪费;通过增加广告、促销费用提高商品知名度从而提升商品价格增加了消费负担;各种捆绑式促销,诱导消费者购买过量或闲置不用的商品;商品流通中的浪费等。另外,商品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报废品的污染、包装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所导致的污染等。尽管以生态为导向的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消费已经引起消费者及全社会的关注。但市场营销所引发的环境保护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⑷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营销领域可能存在的伦理与社会责任问题有哪些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营销领域可能存在的法律、伦理与社会责任问题
企业从事市场营销活动,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有强烈的法制意识。法律对于企业有双重作用,即保护企业权益和制约企业行为。
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企业作为社会组成单元的一种义务,是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但在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具体做法上却争议重重。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一些企业和企业家采取了回避或者“敷衍”的方式,这使我国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陷入了一些困境。本文从企业的营销活动入手,通过对营销伦理的分析,结合社会责任的理论做出探讨。
营销伦理问题在转型的中国市场十分严峻。从总体上讲,我国的营销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三个主要的伦理法则:公平法则、诚信法则和发展法则。不符合公平法则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营销领域的歧视问题、盗版问题和垄断问题等;而不符合诚信法则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假冒伪劣问题、价格欺诈问题、不正当交易等;不符合发展法则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对公益事业的缺失和没有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
企业社会责任
199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专家们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理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客户、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黎友焕博士也提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对股东承担责任,对消费者、员工、社区、环境、特殊群体等利益相关者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一般可以具体表述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责任:指企业的盈利,这也是其他社会责任实现的基础。
法律责任:指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法律的条款,依法经营。
伦理责任:指企业的各项工作必须符合公平、公正的社会基本伦理道德,不能做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情。
慈善责任:指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成员,必须为社会的繁荣、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销伦理所体现的恰恰是企业社会责任在法律层次、伦理层次和慈善层次承担责任的内容。当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追求既注重盈利又注重社会使命的双赢,以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为基础,形成企业、顾客、社会和其他伙伴各方利益共享,实现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和谐发展时,实际上就是在履行企业的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营销伦理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是市场营销发展方向,更是走向企业与社会和谐的必然。
三、承担社会责任对完善营销伦理的作用
(一)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和尊敬,提升企业市场营销效益
传统的企业营销都比较注重经济效益,容易忽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公益,而注重社会责任的营销伦理观强调社会和生态效益,热心公益活动。企业不仅通过注重社会责任的营销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满足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公益活动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又将良好的企业营销伦理观念带给了社会,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另外,企业通过营销活动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被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传播,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的认知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杜邦、宝洁等企业就是通过塑造各自品牌的社会责任识别来提升竞争力获取长期发展的典型案例。
(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形成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构建出合理的企业文化
在注重社会责任的营销活动中中,企业可以通过营销伦理观念,树立出以诚信、责任、健康和创新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如果将这些理念融入到企业中,必然有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忠诚度,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同时,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具有良好价值理念和吸引力的企业能够吸引具有同样价值理念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员工队伍,为企业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员工队伍。
(三)实现企业、消费者、社会共赢,对企业带来长久发展的潜力
维护企业利益,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是市场营销的终极目标之一。在不注重社会责任的营销伦理中,企业能够得到的仅仅是企业利益,而可能损害消费者和社会利益,这样的企业逐渐就会被消费者遗弃。企业在注重社会责任的营销伦理中,将企业利益同消费者利益及社会利益三者有机结合,使企业短期利益同长远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总之,在营销伦理中强化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营销的成效,使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和谐统一,进一步降低消费者、企业、社会的发展成本。
我们今天刚考完,我网上搜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