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面对当前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从业者的角度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对全国旅游市场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普遍预期,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期,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或接近于衰退”。
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好的体制环境;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率较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
(一) 金融危机对全球旅游消费的影响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增长率将低于3%;全球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低于5.6%。危机对全球旅游消费的影响有:
一是影响程度深。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导致全球旅游消费信心显著下落,有可能继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后,成为全球旅游市场的第三轮强力经济冲击波。
二是冲击机理特殊。众所周知,在各类突发事件和外部危机中,非典、地震、9.11等天灾人祸都属于外因,影响或抑制旅游消费的范围较窄、程度较浅、为时较短,负面冲击往往来得急、去得快,呈现出“大落大起”的V型轨迹衰退。而本次金融危机波及供需两方面,属内因,起质变作用,必然导致旅游需求萎缩、拉动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引擎熄火,其负面影响呈现出“缓降慢升、低谷徘徊”的变体U型轨迹。
三是全球化使危机雪上加霜。作为双刃剑的全球化日益加深,既加强了各国旅游业的联系,又加重了世界旅游的脆弱性,加剧了市场动荡,加大了应对难度。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全球旅游业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难度空前,不可控、不可预料因素更是显著增多。
(二) 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为尽快摸清危机影响,今年11月中旬,我带队以“巩固和扩大三大市场,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为主题,赴上海、浙江、北京调研,共计听取13家主管部门、28家企业、11家科研机构代表意见,对各地经验、面临困难与工作诉求做了初步了解。掌握到两个突出情况:第一,金融危机加速旅游市场调整,市场政策调整时机已熟、势在必行,特别应赋予国内旅游更加突出的战略定位。第二,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入境市场首当其冲,部分主攻入境业务的旅行社举步维艰,业务流、客源流、资金流断裂风险加大,不得已收缩战线,预计明年的业务量可能大幅减少。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第一,市场政策调整势在必行。市场政策宜与时俱进、应势而变,亟需做出宏观调整。第二,旅游业将进入下行周期。危机加速蔓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步入下行通道,居民出游信心不高,市场减速甚至下滑可能性增多,宜密切跟踪、研究对策、长期备战。第三,危机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市场影响不同。调研发现,上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国际依赖性和敏感性强,外界危机传导快、通道多、影响深,业界反映“寒冬已经来临”。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市场有国内客源支撑、国内消费托底,影响相对较小。旅行社、航空业、高星级酒店困难大;入境游、长线游、高端游冲击大。第四,各地信心饱满、措施充足。困境当前,信心比黄金宝贵、比货币重要。三地业界信心饱满、措施充分,表示将全力应对、转危为机。旅游业是依托性、敏感性行业,危机冲击是常态,重要的是坚定信心、带好队伍、练好内功、抱团过冬,大手拉小手共渡难关。
通过多次研究性工作会议,并结合本次调研和对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的专题调研,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居民旅游需求产生影响。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诸多不确定、不稳定风险,将快速传导到居民消费行为,并率先波及到旅游需求。外资撤离、出口减少、中小企业倒闭、失业增多、房价高企等宏观面缺乏活力,势必下调经济预期、抑制出游信心。从国内旅游需求看,长线游、高端游可能最先遭殃,公务差旅、奖励旅游、高尔夫、会议活动等面临需求下滑风险。但由于国内旅游的大众化、规模化、常规化,全年市场总体运行仍有望保持较大增长。预计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和12%。从出境旅游需求看,高端公务类、休闲类产品需求可能下降,跨洲远程出游也不排除下降可能;但考虑到出国旅游仍处在快速成长期,消费较为活跃,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能相对有限。预计2008年出境旅游人数增长12%。
二是对外部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入境旅游的外部需求明显减弱,拉动增长的需求端缺乏动力。主要表现为,客源输入进入下行状态,市场行情整体低靡;入境旅游者、入境过夜者、外汇收入全面回落,显示入境市场面临严峻考验。主要客源国下滑面扩大,韩日两大市场出现多月连续大幅下滑;远程客源全线大幅跌落,触底反弹信号微弱。预计2008年入境人数、入境过夜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下降2%、3%、5%。
三是对市场供给及企业经营造成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财富缩水、资金趋紧、经济衰退,我国旅游业引进外资的外部环境有恶化倾向。外部需求减少,旅游企业经营国际业务困难加大。全国部分旅行社入境业务不振,市场预期悲观,更多转向本国居民需求,经营薄利多销的国内游和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出境游。
(三) 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思路
尽管我国遭受金融危机影响,但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共生、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旅游业长期发展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主要依据有:第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二,中央确定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三,金融危机加剧市场调整,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产业素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国内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为应对危机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基础。第五,各种危机的考验,为旅游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确保旅游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近日,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表示,中国应对危机的现有条件都相对优越,中国未来仍将是世界旅游格局中最具活力的关键性国家。我认为,全国旅游市场推广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上水平、增活力、重民生”的工作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危机中捕捉商机、在逆境中开拓市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奋力度过难关。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扎实工作、敢于开拓,越要树立产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未雨绸缪的困局意识,越要在解决应时之需、推出应急之策的同时,谋划长远,统筹全局。
二是把握动向、灵活应对。针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要树立长期性、战略性、全面性、宏观性工作思路,以提振市场信心为主攻方向,不断跟踪其影响,关注各方面动态,及时、科学、准确研判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市场开发战略,酌情调整和充实工作规划。在开发国际市场时,要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创新宣传推广手段;瞄准远程市场展开整体形象宣传,确保危机过后中国成为远程客源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
三要胸怀大局、把握机遇。要宏观思维、纵向关联,挖掘一切可用之机。一是充分演绎好政策题材,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新政策,放大政策效应。以民生领域、基础设施为重点的4万亿投资,将拉动支线机场、高速公路等上下游产业,改善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国家加快住房、养老、医改、教育等民生保障机制建设,有助于解除忧患、刺激出游;农村土地改革,将赋予乡村旅游新的发展契机。二是把握市场新机。善于敏锐感应和利用好危机中的各种机遇,创造新的优势。例如,危机中全球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航空成本下调,旅行社企业采购成本相应下降,凸现经营成本优势。
四要增长本领、打牢基础。一是壮大产业实力,完善供给体系,提高应对危机硬本领。二是探索完善旅游经济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市场景气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危机等级指数、旅行提示指数。三是探索完善危机预警和指数体系,逐步建立危机处理基金、政策响应机制、国际合作机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指南,建立应对危机信息库。
二、发展三大旅游市场的政策调整
目前,我国发展三大旅游市场的政策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随着形势发展,其政策立场、政策主张、政策内涵、政策目标都应与时俱进,做出相应调整。为此,国家旅游局准备将政策重新表述为“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推进出境旅游”。新的政策,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更加突出“满足内部外部两种需求、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战略统筹。
(一) 规律表明,国内旅游应回归其优先地位
“先国内旅游、后入境旅游、再出境旅游”,既是各国通行路径,也符合旅游全球化的基本规律。各国旅游业普遍“先国内、后国际”,遵循“先行发展国内旅游、再依次发展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发展路径,有着脉络清晰的逻辑轨迹。率先发展国内旅游,优先满足国民需求,体现“国民优先”的产业关切和“民族利益优先”的最初动机;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培育全民旅游意识。借助既有旅游设施和环境,入境旅游步其后尘,进入发展轨道。随着全民旅游风尚提高和经济水平改善,出境旅游需求逐步释放出来。
(二) 入境旅游的创汇依赖逐步减弱
一是创汇功能大幅弱化。30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近20%,远低于国家外汇储备35%的年均增长水平。在国家外汇储备总量中,旅游外汇所占比重大幅跌落。改革开放初期,比重超过30%,1986年甚至高达74%;但自九十年代起逐渐下降,九十年代后期仅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2007年,已降至历史最低的2.7%。30%到不足3%的巨大反差,表明入境旅游创汇功能的战略意义已不复存在。
二是在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下降。改革开放中期之前,入境旅游始终是保持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的重量级平衡器。随着国际贸易范围扩大、种类增多,其创汇比重已累计下降20个百分点。2002年前,旅游外汇收入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比重始终在50%之上;自2003年起,比重逐年大幅下滑,维持在约35%的水平;2007年,下滑至历史最低的30%。
(三) 国情、国策凸现国内旅游的重要性
一是我国进入民生时代,旅游业应成为民生产业。民生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是执政理念的根基。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旅游意愿、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旅游权益,是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应更加重视在旅游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民声、民需、民愿,应游客之需、解游客之急、排游客之难,切实满足和保障国民的旅游需求。为此,应全面发展国内旅游,把国内旅游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是我国进入内需时代,旅游业应成为动力产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扩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为此,要在积极发展入境旅游、确保入境旅游外部需求不出现大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国内旅游这一内部需求,识别、满足、提升、扩大内部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扩规模、提速度、上档次、调结构、促效益。
(四) 三大旅游市场的宏观定位
总体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培育民生产业,着力扩大内需,满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关注民声、满足民需、体现民意、促进民生。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着重强化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积极发展入境旅游,重“提升”、以“提升”促“发展”,着重强化全球化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改善贸易条件功能。有序推进出境旅游,品质优先、兼顾规模,着重强化外交功能、文化功能。
三、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总体思路与具体要求
以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为核心、多渠道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是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中心工作。多年来,我国的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的宣传推广工作,与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与新时期国家社会、经济和外交等宏观发展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尚有一定差距,仍需继续完善。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和发展重任,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与时俱进的姿态、以专业的视野、认真的作风,进一步改进和拓宽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思路,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效果。
今后一段时期,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核心,以营销渠道建设为途径,全面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一) 以市场调研为基础
市场调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有目的地、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分析和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各种情报资料,掌握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活动。市场研究与分析,是科学决策、科学营销的前提,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旅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占得先机。
第一,要加强对客源市场的调研,把握需求变化的新动向、新趋势。市场需求错综复杂,直接以游客为主要对象、以全面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需求,更是瞬息万变。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了需求特点,才能科学地制定市场开发战略、有针对性地瞄准目标市场、形成产品建设和市场开拓策略,这是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加强客源市场的调研,要密切跟踪旅游需求,捕捉有用信息,发觉潜在风险,提出应对策略。既要把握客源市场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的概貌,又要了解客源市场的消费特征、社会特征、地理特征、文化特征;既要放眼外部需求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又要立足内部需求,科学判断国内旅游的运行特征、市场走向、发展环境;既要关注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静态特征,又要善于解剖现状、由表及里、由近至远,发现其潜在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长远战略思路。
第二,要加强对旅游供给的研究,成竹在胸地展开旅游市场推广工作。供给与需求构成市场,供需之间能否在规模、结构和水平上实现均衡,直接关乎旅游市场开拓的成败。为此,要在对需求有充分把握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供给这个环节,有效地扩大供给、提升供给。要特别突出对成片连线的区域性产品的系统深入研究,如加强对华东、新三峡、大香格里拉、丝绸之路、青藏铁路、东北冰雪旅游区等的市场分析。要特别重视发挥事件营销的市场带动作用,做好世博旅游研究。要围绕旅游形象的建设,准确把握供给与需求的结合点,做好本地旅游形象定位和品牌培育、宏观环境的战略研判与市场扫描、未来需求的预测与分析、目标客源的识别与开拓等相关研究。要针对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着力研究与当地旅游资源、竞争优势、区域布局相一致的供给体系,提升和完善周边游、短线游、农家乐,扩大有效供给。
第三,要完善市场调研机制,提高市场调研深度。一是要广泛借力、形成合力,有机整合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研发部门、旅游院校及研究机构等多方面力量,内外联动、产学研一体,全面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获得最新信息,掌握旅游市场的变化及趋势,形成系统、规范、有效的市场调研机制。二是要按照市场研究的基本范式和通行模式,展开专业性旅游市场深度分析,尤其要加强对网络营销和高端市场等新型营销渠道和新兴细分市场的研究。三是要以开放的视野、宏观的思维,对一些事关产业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当前情况下,尤其要重视以扩大内部需求为主题的国内旅游研究,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出一些战略性、方向性的市场开拓思路与措施。
(二) 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核心
全球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以旅游整体形象为核心,引领供给体系建设、吸引旅游需求,已成为一条具有普遍适应意义的重要经验。开展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是旅游市场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旅游整体形象推广作为行业发展的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主导和牵头,由企业负责招徕接待等后续市场开发工作。政府主推整体形象的主要模式是,围绕形象包装与策划,组织推行系列推广工作,塑造主吸引物、强化旅游综合形象、构建综合竞争力,以吸引潜在群体注意力,诱发其对目的地的想象和向往,通过形象获知与认同,萌生购买冲动,做出消费决策。
各国旅游组织普遍将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作为首要职能。其主要做法有,一是坚持政府主体。多数国家都专设有以整体形象推广为己任的国家旅游组织,编制足、职能清晰、经费可观且有稳定来源。譬如,法国法兰西之家、西班牙国家旅游局职员达四五百之众;海外办事机构充足,如马来西亚有44个、瑞士有34个、法国有33个、德国和西班牙各31个。其资金多由政府统一调拨,纳入中央财政总预算。例如,美国4亿多人民币的旅游推广费,由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划拨;今年众议院还通过“旅游促进法”。二是以广告为主要载体。在各国旅游整体形象推广经费中,广告占到47%,旅游高度发达的西欧高达64.2%。2004年,在CNN亚洲区播放广告的发达地区旅游局,多达39家。三是将旅游形象升级为国家形象,实施国家行为。譬如,2001年,韩国举办“韩国旅游年”,前总统金大中揭幕致辞。2007年,马来西亚举办国家旅游年,并作为国家独立50周年庆典的重要活动,拨出专款4100万美元,由总理开幕致辞。
在海外形象推广长期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许多独特模式。但目前的做法,多集中在年度主题口号、大型事件营销、中国旅游推介会、零散广告宣传、邀请旅行商和媒体考察采风、制作宣传品等层面,缺少系统性强、战略指向清晰、品牌效应显著的中国旅游整体形象,国际形象模糊、连贯性不够、品牌意识较弱,缺乏市场引诱力、想象力、亲和力。各地也基本沿袭了上述做法,重活动组织、轻品牌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整体形象宣传推广相对滞后。
鉴此,今后宜突出以下重点:第一,应将推广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作为各级旅游部门的基本职能、中心任务;坚持以整体旅游形象推广为核心,发出统一声音,统领市场推广工作。第二,应针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专业推广视角,分别策划推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高度浓缩地方风采的整体旅游形象,配套制定形象推广及品牌建设工作规划,强化市场影响力、亲和力、渗透力,培育品牌忠诚度,提升竞争优势。针对国际市场,国家旅游局正抓紧设计、包装、推广中国旅游形象,为消除中国的误解与误读,初步考虑将“超乎想象的中国”(China: Beyond Your Imagination)作为形象口号;针对国内市场,我们也考虑采取类似措施。第三,加大主流媒体广告力度,加大网络营销,立足公众、面向终端消费者,培育市场关注,激发出游欲望。第四,着力做好重大事件营销,借助当地经贸、文体等大型活动,推出注重连贯性、长期性、品牌化、专业化的旅游形象推广活动,造就市场声势、吸引社会关注。国家旅游局将充分利用和演绎好世博主题,打造国家亮点、强化市场形象、吸引世界关注;各地要做好本土事件营销,吸引眼球,打造注意力经济。第五,配套提升旅游供给、规范市场监管、完善导游等关键环节,确保在海内外游客的实际体验中,各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经得起品牌验证。
(三) 以营销渠道建设为途径
营销管理学理论表明,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良好而畅通的营销渠道,有助于目的地营销组织更好地进行各种营销活动。全行业每年都组织和参加国内外例行展会、举办大型促销活动,邀请各大旅行商和媒体前来考察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所有这些渠道都面临进一步建设的任务。要在已有营销渠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立体交叉和行之有效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
建设新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要始终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挖掘和利用渠道优势,既要拓宽已有渠道的宽度,又要开辟新的渠道类别,最终达成立体交叉和行之有效的目标。首先,提升已有渠道。例行展会、大型促销、旅行商及媒体考察采风等既有渠道,要进一步改进模式、强化专业、提升质量,把渠道优势用足用实。特别要加强业界联系,有效识别出与销售本地产品密切相关的利益攸关方,重点培育、扶持、协助,扩大共同利益,形成多赢机制。其次,培育网络渠道。网络渠道具有用户大众化、选择多样化、成本低廉化、操作简便化、时间全天化、空间虚拟化等诸多优势,各行各业趋之若鹜。要更加关注网络营销的作用,加快推进以提供公共信息和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多语种旅游资讯网建设,探索旅游宣传“无纸化”、“电子化”创新,借助网络平台,改进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其三,创造性地利用好其他渠道。运用好整合营销传播理念,调动或借助一切有用力量或时机,既要借力发力,又要借势造市。例如,要更加主动地向国家年、交流年、高层出访、首脑会晤、国际会议等重大国际活动靠拢,巧妙介入、积极有为。要广泛利用使领馆、海外华人社团等海外资源,拉长、拉宽营销渠道。各地也应主动寻找机会,建立相应渠道。
上述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总体思路的目标,是要全面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一是要提高针对性。宣传推广工作对象庞大,市场又跌宕多变,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在目标客源层的设定上、宣传品的制作上、专业展会的组织上、市场开拓的战略战术上,突出针对性,而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特别是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丰富,层次多、种类多,更应分门别类,采取相应策略。二是要提高专业性。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宣传推广的效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专业素养和专业视野,将专业性纳入宣传推广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把专业理念和专业模式作为指导和衡量宣传推广的基本准则。三是要提高有效性。要在坚持针对性、专业性的前提下,将提高宣传推广的有效性作为最终工作目标。要逐步引入推广活动评估机制,不断改进和修正工作机制。
在具体宣传推广工作中,应坚持好“市场细分化、渠道体系化、活动区域化”的基本要求,并将之贯穿于各项工作实践始终。
一是坚持市场细分化。旅游市场具有广阔性和复杂多变性,任何旅游企业都不可能为所有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旅游服务。要细分旅游市场,将具有不同需求的游客群划分成若干个子市场,再围绕确定的目标市场展开宣传促销。通过市场细分,及时发现机会、占领目标市场,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和策略,争取长远发展。要认真进行市场研究分析,针对客源市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多元化的特色营销策略,一区一策、一省一策、一市一策、一品一策,细分产品、细分客源,深度开发客源市场,全面提升旅游形象。
二是坚持渠道体系化。丰富的营销渠道体系能够提高旅游产品销售的效率,使宣传推广工作涉及面更广泛、效果更明显。目前,欧美一些国家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较为成熟和健全。我国的旅游营销渠道还比较单一,尚未形成体系。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完善我国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多借鉴、多实践、多完善,逐步形成立体交叉和行之有效的渠道体系。
三是坚持活动区域化。要以“一品一策”、“一地一策”为基础,重点加大“成片包装、成区促销”推广,以整体形象为核心,以旅游线、旅游区为重点,兵分多路、全面出击。例如,面向国际市场,近程市场应以日韩、东南亚、港澳台为单元,远程市场以英语区、法语区、德语区、俄联邦为单元,形成立体化攻势,采取差异性策略,展开针对性推广。面向国内市场,应强化区域概念、打破行政界线、组建线路纽带、提升区域形象、共享外部客源、增进区内流动。在这方面,江浙沪已走在前列;已举办了14届的北方十省市旅交会也形成了显著的品牌效应,打造了鲜明的区域整体形象。2009年,国家旅游局将以线路和区域为主题组织海外参展和推广,加强对各地区域联合推广、区域性节庆品牌的指导和支持。
B. 电子商务对传统旅游业市场方面的影响
传统旅游业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1)观念较为落后
虽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我国网民数量开始得以增加,但是,传统旅游行业依然没有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网上预订、网上销售以及网上结算对于很多旅游企业而言都较为陌生,一些传统旅游企业对于网上宣传和网上促销效果缺乏一定的体验和认识。
(2)营销手段相对落后
传统旅游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并以传统旅游营销为主要发展模式,也就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媒介广告宣传的手段来对企业根据技术人员自身的意愿或者设想研制出现产品进行推广,但是,总体效果并不明显,有着较高的成本。
(3)支付方式和联系方式较为落后
传统旅游企业的商品交易很多依然是利用现金方式进行交易,游客随身携带很多现金,导致其便捷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其次,传统旅游接待方式依然是电报、电话、传真进行联系,这些传统单一的联系方式不但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而且费用也相对较高。
旅游电子商务对传统旅游业的影响:
(1)更加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旅游电子商务可以迅速整合各种资源,以电子信息传递的方式将旅游注意事项、路线指南、旅游产品、酒店预订、支付方式、等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将原来分散的利润点集中起来,促使其系统化、专业化。将银行(支付宝)、旅行社、旅游产品生产者、旅游者四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方便快捷的局面。目前很多游客提出的旅游消费都朝着个性化、理性化方向发展。
(2)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
旅游电子商务将分散的旅游景点、服务设施和旅游者在空间上有效的结合起来,将供给者能提供的与需求者所需要的整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散客以及小团体提供更加方便的个性化服务。根据国家旅游局相关数据统计来分析,国内旅游人数占总数的97%,将近有92%为散客,因此,散客市场相对较大,其对在线旅游服务也提出了较高的需求,他们的旅游目的除了观光之外,还追求一种自由、舒适、高回归的要求。
(3)对网络的利用
利用网络所具有的双向交流作用,就能够让游客在享受实惠、方便的同时,为其提供人性化以及个性化的旅游定制服务,从根本上满足大众游客逐渐变化的口味。
C. 浅谈国内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境况
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进行的营销活动。目前国内很多景区在互联网上的投入已经远不是几万和几十万的概念,九寨沟、黄山、张家界等数字化景区在互联网方面的投入都是以百万计。尽管不是所有的景区都能在互联网方面有这样大手笔的投入,但大家都明白,旅游者通过网络了解景区的情况将会成为一种习惯。面对这样的习惯形成,景区的信息化自然也就成为大势所趋。
王者之道,权谋之术。“道”代表处世行事的思路和方向,“术”则偏指针对个别人和事的技巧或手段”,两者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高度一致。然而在旅游网络营销中,道、术分离现象严重——中小景区重术,大品牌景区则过于偏道,差错在所难免。
三差之一:对于网络广告优势认识偏差
尽管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但我们仍然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正确认识互联网广告优势,这是进行网络营销必须的一步。
网络媒体相对传统媒体的几个优势: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针对性强、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实时、灵活、成本低以及强烈的感官性。而旅游业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营销,其优势大致也有3点,一点是可衡量控制;一点是非常适合精准营销;三是广而告之以外,旅游网络更具有“教育”的作用。
三差之二:对于网站基础建设认识偏差
很多人以为随便做个网站然后花钱做网络推广就是做网络营销了,然而实际上当然没那么简单。最基础的偏差就有两点:一是网站优化,提高网站打开速度。根据著名的网站8秒定律,用户访问网站,等待网站打开的时间超过8秒,将有50%以上的用户放弃等待,企业因此而流失的客户将超过30%;二是网站信息维护,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
想一想,一个网站推广的关键词五花八门,一看就是没有旅游意向的,好不容易有个旅游需求的人到了站点了,点击了半天还没打开站点,好不容易打开站点了又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自己有意向的旅游线路,于是就干脆直接关掉再换下家站点。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旅游广告宣传费花的不少,取得的效果却寥寥无几的原因。
三差之三:对于网站安全性能认识偏差
电子商务历来就缺少安全机制,旅游电子商务同样不可避免。然而,国内多数旅游网站仍缺少安全认证意识,导致网站投诉时有发生。但旅游业同仁多数不知道的是,如要吸引海外游客,做好海外旅游网络营销,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网站进行安全认证,给到海外消费者一个安全可靠的信号,建立信任度,从而进一步对你的景区介绍产生兴趣。实际上,海外消费者有一个固有的网络消费习惯,他们在访问电子商务网站时,首先会注意该网站是否有网站安全认证,这是他们信任的一个重要标尺。
两错之一:认为旅游网络只是一个新型媒体
旅游网络更应该是一个全球性社区,在广告宣传的同时,关注互联网社区中的闹市、沙龙等场地,在各个互联网社区中找到个别关键人物(内行、领队、俱乐部),同时,根据引爆流行第二条附着力法则,在通过在各个旅游网络平台营造一些与主题营销相呼应的附加行为,这些微小的`细节将可以影响整体传播的效果。
两错之二:认为旅游网络只是一个新战场
旅游网络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点:时间跨越性、空间跨越性、传播形式多样化、一对一的互动营销性、个性定制性、游客反馈机制相对易建性、自由发布性等。互联网是传播工具、也是与游客沟通的工具,运用这个工具是否熟练,决定了景区能否在下一轮行业竞争洗牌中上一个层次。
旅行社网站最容易陷入的误区之一,就是把成熟的线路产品堆砌出来,这就给访问者一个错觉——我又不会采用跟团旅游的方式,那么这个网站对我就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了!
其二,同质化线路产品严重,将游客引入了比价的思路。通过最近的调查显示,80%以上使用互联网的游客承认,会进行3个以上的网站对比。其中90%以上的游客表示,在内容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首先会选择价格最低的旅行社进行咨询。这也是网络应用中带来的一大弊端,一旦成为习惯,新一轮价格竞争就会形成。
D. 旅游行业网络营销怎么做
旅游行业网络营销方法?旅游网络营销策略是什么样的?旅游行业网络营销怎么做?旅游网络营销方案?如果是从事的旅游行业应该怎么样进行网络营销?旅游行业网络营销主要有哪几种模式?旅游网络营销方案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成都竞价托管就来为你一一解答!
一、旅游网络营销优化策略
1、努力写原创文章,提高网站的权重。
成都网络营销认为seo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勤劳和懒惰之分,一个拥有原创文章的网站没有理由比通篇采集的网站排名低,尤其一个新站想要拥有好的排名,更需要努力添加相关的原创文章,不断提升网站的权重和权威度,排名是迟早的事情。
2、去增加网站外链。
互联网的精髓在于“网”字,你做的网站不能成为一个孤岛,一个网站外链的广泛度也是影响网站排名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关于增加网站的外链,我有两篇文章《关于网站外链的一些想法》和《增加旅游网站外链的10个方法》中都提到过,其中在我的博客推广的过程中,我运用的最多的是软文推广外链,在站长站或者admin5等等高权重的网站上发表文章,赢得诸多站长的转载,在转载所留下的本人博客的链接地址成了我网站的优质外链。
3、去高权重的网站引蜘蛛和机器人
在一些热门的网站如艾瑞网等等发布一些文章,包含网站的主关键词锚文本,链接向自己的网站,吸引蜘蛛和机器人到自己的网站访问,锚文本的作用很是强大。
4、访问独立博客,留下链接锚文本
又是锚文本,独立博客的权重比较高,而且成都网络营销站长基本不会像商业站那么吝啬,会使用nofollow语言。成都网络营销认为独立博客以后会成为网站推广的关键推广资源。
二、旅游行业网络营销的7大模式
1、建立网站。
网站是当下旅行社展示自己公司和产品的主要线上渠道。网站分为展示型和营销型。展示型主要是展示旅行社的基本信息内容;营销型是除了展示外,还有产品的在线预订,在线支付等功能,像青岛旅游SEO目前为青岛海之恋旅行社所建立的网站:http://www.***.com都是营销型网站,同时兼顾网络优化功能,是功能相对比较齐全的旅行社网站。
2、开设淘宝店
淘宝网是目前在购物领域最有名气的了。各旅行社也纷纷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卖门票、酒店、旅游线路、机票、租车等。在淘宝上开店需要押金,年费等,相对投入较高一点。但是成功的旅行社也很多。
3、微博营销
微博是时下最火的社交媒体之一。旅行社可以在微博上开设账号,加V。在微博上发布自己公司的最新产品,搞获得,抽奖,来吸引粉丝,扩大影响力。
4、微信
微信以其传播快,方便而著称。旅行社可以为自己公司设立微信号,把微信号告诉游客朋友,以最方便的方式与客户沟通交流。
5、各大社交媒体
像国内有名的各大论坛、社交门户网站上注册账号,发布帖子,吸引潜在客户等
6、SEM推广
SEM也就是在各大搜索引擎上的付费广告,按照点击来收费。目前网络开户费为6000元,其中5000元是充值的,1000元是技术服务费。目前青岛海之恋旅行社也在做网络的付费推广,效果也不错,关键是看怎么运营了。
7、手机端和app客户端
移动营销进入到了火热阶段,作为一个网站,能够让客户在手机上打开浏览,已经成为必要。另外下载客户端也称为一种不错的方式。
三、旅行网络营销方案怎么做?
旅游业网络营销不仅是营造旅游经营环境的活动,还是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基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然而,网络营销在旅游业中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因此在做旅行网络营销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旅游业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开展网络营销的优势,2011年4月,国务院正式宣布,把5月19日这一天定为“中国旅游日”。这是中国旅游产业即将开启的跨越式大发展的历史性起点。同时,这也是显示中国政府坚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又一个标签。
2、旅游业网络营销特点
(1)跨时空营销
(2)互动营销
(3)异质化营销
3、旅游业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还有一些落后,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偏低,传统旅游企业还未与网络完全接轨。同时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的旅游企业并不多,即使一些已经开展网络营销的旅游企业,在网站建设、营销工具的综合运用等方面依然存在着意识不足、力度不大等问题。
来源:凡一诺竞价托管竞价外包网
来源地址:http://www.fyntg.com/news/yxzs/315.html
E. 旅游产品为什么适合网上销售
摘要 因为旅游产品的销售过程,也是产品信息传递的过程,人们对于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要求,目的地、行程、时间、价格的选择千差万别,电子商务信息量大、速度快、到位度高,特别适合旅游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遍布国内外,买卖双方距离远且分散,一次旅游交易常常需要通过大量的销售中介才能完成,将电子商务用于旅游业,可以节约促销费用,减少中间环节,扩大市场覆盖面,从而大大降低运行成本。
F. 旅游景区如何做好网络营销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怎么做
旅游景区如何做好网络营销?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怎么做?万变不离其宗,旅游景区在做网络营销的时候,往往很头疼,但梳理一下其实也就3个方面:
也就是说,你要想清楚自己的准客户,他们长什么样子,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的喜好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这些,后边的工作才能更好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网络营销渠道分类
第1类:针对准客户搜索习惯的推广渠道,以主流搜索渠道网络、神马、360、搜狗等为代表;还有部分主流流量平台的内置搜索渠道,包括今日头条、微博、微信、抖音等。
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怎么做?
然后在客户沉淀的平台上,制订一种玩法或者机制,提供一些福利,让老客户带来新客户,比如说直接奖励现金等等。
具体怎么玩你自己定,玩法有很多。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想让客户带客户,就要保证客户的旅游体验,这是建立口碑的基础,要让客户引荐你给新顾客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才行。
【注意】网络营销的本质和线下找客户的本质一样,不管你是旅游景区,还是其他传统行业,都离不开营销推广的本质:人(客户)!始终以人(客户)为中心进行思考!
G. 旅游业网络营销主要手段和方式
1.
网络广告的特点
所谓网络广告,是指在因特网站点上发布的以数字代码为载体的各种经营性广告,企业把有关商品和服务信息传递给潜在用户或发到网络上,让网民有机会访问了解,其形式有网页标牌广告、Email广告、网上黄页等。
网络广告是既不同于平面媒体广告、也不同于传统电子媒体(如电视)广告的另一种形式,其基本特征为:
(1)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和展示;
(2)可链接性
;
(3)强制性
。
2.
网络广告的优越性
(1)
覆盖面广,观众数目庞大
(2)
不受时间限制,广告效果持久
(3)
形式生动灵活,互动性强
(4)
可以分类检索,广告针对性强
(5)
制作简便,广告费用低
(6)
广告内容易于更新
3.
网络广告的形式
(1)
页面广告。主要包括:
1)横幅标牌式(Banner)广告,即在网页上显示的一块块广告标志
;
2)标识广告(Logo),它又分为图片和文字两类;
3)按钮式(Button)广告,即以大小不等尺寸按钮形式出现在网页上的广告;
4)墙纸式(Wallpaper)广告。
(2)
搜索引擎加注
搜索引擎收集了成千上万的网站索引信息,并将其分门别类地存放于数据库当中,当人们想寻找某方面的商品或服务网站时,一般都会从搜索引擎入手。每个商家都希望自己的网站能被搜索引擎罗列出来,并且排名靠前,这就必须进行搜索引擎加注,把自己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信息以一系列关键词形式提交给各搜索引擎网站。
(3)
电子分类广告
电子分类广告是在网上提供的按行业及目的等进行分类的广告信息,具有针对性强、发布费用低、见效快及站点覆盖广等优点
。
(4)
电子杂志广告
电子杂志的影响面自然受到商家的重视,充分利用那些已成名的电子报刊作广告,使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信息直达千千万万潜在用户。
(5)
Email广告
电子邮件广告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广告形式。电子邮件广告往往以邮件列表(Mailing
list)的形式发送,一个广告发布者可以同时向许多个信箱发布广告邮件,成本低廉,效果直接,强制性强,这种不期而至的广告比上门推销员更难拒绝。
H. 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
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1997——2000年是我国网络营销的起始阶段,电子商务蓬回勃发展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网络广告、Email营销等多种形式的网络营销方式。2000年至今,网络营销进入应用和发展阶段,网络营销服务市场初步形成。贵阳网络营销老渔哥认为企业网站建设发展迅速;专业化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广告形式不断创新;搜索引擎营销出现;网络论坛、博客、RSS、聊天工具、 络游戏等网络营销方式的不断涌现和发展。截至2008年6 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网络购物已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用户人数达到6329万人, 网络购物使用率为25%。
I. 网络营销遇到了哪些困境
网络营销,是指利用互联网工具,采用各种方式进行销售的一种方式,常见的网络营销有版B2B、B2C、C2C等模式进行的。在做权网络营销的时候,遇到了困境如下几点:
1、推广乏力,现在做网络营销需要推广,但是推广的方式很多,种类繁多,很多公司都不知道如何去推广,提高推广效率,造成花钱了推广没有效果,盲目。
2、转化率低,做网络营销,有些公司推广的时候,曝光率高,但是转化率不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推广的时机、推广的内容、推广的时间,没有与消费者的需求对接起来了。
3、交货期跟不上。做网络营销,如果有销量,但是交货期跟不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客户的用户体验。
4、做网络营销,是走精品路线,还是走货多。什么产品热销,就上架什么产品。
5、产品质量、款式以及售后问题。很多做网络营销,都是从工厂拿货,然后上架卖,如果采购的产品质量不过硬,那处理售后就是个大麻烦。网络营销,现在有很多人在做,而且做的人在增加,造成销售同类产品的人多,产品销售竞争激励,价格战白热化,最终造成各卖家都不敢卖了。
J. 我国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8年,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国旅游行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
2009年1-3季度我国旅游业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巨大冲击,旅游经济运行中的有利因素明显增多,总体增长势头良好,三大市场保持“两升一降”的格局。国内市场方面,2009年1-3季度国内旅游人数14.5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7400亿元,同比增长10%。入境市场方面,2009年1-3季度入境旅游人数9400万人次,同比下降3%,入境旅游外汇收入280亿元,同比下降7%。出境市场方面,初步统计2009年1-3季度出境旅游人数3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从产业基本面来看,我国旅游产业处于全面回升状态,经营状况有较大改善,旅游就业保持稳定,旅游投资持续活跃。旅游产业的景气是处于全面、大幅回升状态。
尽管2008年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总需求的疲软,对我国旅游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基本环境没有改变,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也不可能改变或逆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潜力依然巨大。改革开放30年奠定的坚实基础,将有力地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
同时,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游产业升级方向。这将为我国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2010年我国旅游行业复苏趋势明显,行业增速将提高到16.5%,行业重新回归快速增长。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旅游业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二十二章。首先介绍了旅游的定义、类型、产业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接着分析了相关产业及因素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旅游业的现状,并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做了细致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生态旅游、黄金周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旅游小城镇、主题公园、奖励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自驾车旅游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旅游业做了市场细分与消费者分析、电子商务运用及构建分析、旅游资源分析、行业竞争分析、产业链构成及价值分析、商业模式分析、信息化发展分析和投资分析。市场营销是指一个企业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产品开发、定价、宣传推广到将产品从生产者送达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回企业的整体企业活动。企业的经营导向经历了生产观念导向、产品观念导向、推销观念导向、营销观念导向、社会营销观念导向五个阶段渐次递进的演变过程。 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出发点是旅游市场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效益。可见,旅游市场营销是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发展旅游事业起到重大作用。 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国民出境旅游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带薪假期的延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这些都为我国国民创造更多出游的条件和机会。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外出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变得理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然而,在此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下,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营销中盲目进行削价竞争,营销策略科技含量不高,不注重售后服务、不能形成良好客户关系,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我国的旅游业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灵活运用目的地整合营销(IMC)理念,改变营销的思考重心,由4PS(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转向4CS(顾客、成本、方便、沟通),建立一种由外向内的营销策划模式,做好市场营销。尤其在奥运的到来为我国旅游业和旅游市场营销到来了更大的机遇,至此良机时,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将更加科学、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未来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1.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旅游业也积极改变陈旧观念,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的营销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旅游市场进行更有效的细分和目标定位,对分销、渠道、产品的定价、服务、产品理念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具有产品和网络两大优势:一是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二是网络拥有丰富信息源和传递速递快、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反应及时、营运方式更合理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营销、销售成本,节约顾客精力、时间、资金成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申奥成功后,奥运带来的巨大市场为旅游网络营销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2.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存在着信息源真实性和更新速度、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旅游网络营销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在此转变时期,只有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二)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们都开始追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我国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最后,开展绿色认证。从1993 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比如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开展的创建“绿色饭店 ”活动以及武夷山景区实施的ISO14000认证,为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注入了新的内容。 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 (三)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旅游品牌营销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以品牌为核心进行营销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 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的的精髓应在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品牌营销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还远远不够,致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长。因此,必须首先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利于不败之地。比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这个主题公园正是因为很好地挖掘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在全国主题公园旅游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它却能以年均效益1,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发展。同时,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因素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原有基础的延续。其次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这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依据我国旅游文化,策划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赋予旅游产品品牌强大的生命力,然后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传播的方式,所选择和组合的传播方式要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表现出品牌的目标形象特点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条件,要注意对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另外,旅游公共部门(政府及各旅游行政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营销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地区、省和全国的整体性促销上,从而带动旅游业有序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