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党员冬训
1、党员“冬训”指对农村党员在冬季进行的教育培训,是“党课”的一种形式
2、在期限上,它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执行上级党委通知中的具体要求。
3、在形式上,“冬训”可结合年终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一并开展,也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同时进行求意见、慰问困难党员群众、观摩、观看电教片等相关活动,不可仅仅限于上“党课”。
4、在培训内容上,可进行党的十八报告、党章以及省市、县相关文件、政策的学习、宣讲等。
(1)关于党群众教育培训讲习所方案扩展阅读
冬训工作强不强,关键靠队伍。
去年,南莫镇创办了全国首家“板凳讲习所”搭建传理论、讲思想、接地气、聚民心的宣讲平台,培养了一批宣讲骨干,受到省市肯定。如今,这一批基层宣讲骨干扎根基层,将党的好声音、海安好故事传播到了冬训课堂,两者相互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党员冬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了求实求效,江苏海安县实施“五个一”行动,即贯穿一条主线,坚守党员干部集中培训教育的主阵地;彰显一个主题,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建好一个机构,坚持党委书记亲自抓“冬训”,班子成员集聚智慧谋划推进“冬训”的强大组织力。
各基层支部书记担负“第一责任人”;成立一支队伍,即专任部署、宣讲、推进、考核管理团队;确立一套新机构,研究“冬训”方案,印发“冬训”菜单,跟进“冬训”评估,聚力打造“冬训”新成效,让党员冬训活起来。
“如何克服紧张心理,首先要有自信,关键是要精心准备,心中有底。通俗不是庸俗,风趣只是手段,让人们听过笑过,有所启迪、有所收获,才是根本。”江苏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海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万春在各镇举办的骨干宣讲员培训班上多次指出。
刘万春认为,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这就决定了今年冬训的内容必然比以往更加丰富,要求也比以往有所提高。
江苏海安县委书记顾国标要求,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南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海安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深刻把握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特别是充分认识重要讲话为谱写江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海安建成江苏东部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地区、宜居宜业幸福之城加油鼓劲。
⑵ 党校培训,关于参观农讲所的社会实践总结 500-600字
这次参观让我们重温革命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当代大学生应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建设美好中国。
关键字:武汉 农讲所 毛泽东故居 五大 武大 计科 我 感想
4月2日,在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计科5到8班参观了位于武昌区司门口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武汉农讲所。据解说员介绍: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于1927年3月在董必武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办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招收了700多名学员,现在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规划景点”,是国宝级文物单位。毛泽东同志在武昌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为了培养革命所需的大批农民运动干部,宣扬党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培养了一大批农民干部,并在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深得民心
参观经过
一走进郁郁葱葱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周恩来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一行大字。气魄的镏金楷体大字,夺目的红色背景,灰色的古体瓦房被周围欲滴的绿色围衬着,显得格外引人瞩目。这是一组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群。接着我们参观了常委办公室、教务处、大教室、宿舍等场所,设置之简陋,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农讲所的师生仍努力奋斗,他们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这种大无谓的革命精神和自我牺牲的品行,值得我们每个人钦佩和学习。在二楼,陈列的是毛泽东与武汉之类的图片展,原来这位伟人与武汉有着这么深厚的不解之缘,这让我们倍感亲切,同时也对中国革命史有了更深刻的的认识和体会。
⑶ 党组织六个常态化是什么
1、制定一系列学习计划。各基层党组织先后制定了“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年度学习计划、中省市脱贫攻坚精神学习计划、“三会一课”计划,广大党员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自学计划。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先后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省市脱贫攻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渭南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等,党员“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
2、开展一轮素质大提升活动。先后全市性地举办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1期800余人,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培训1期800余人,落实“三项机制”助推“追赶超越”培训1期800余人,举办党务干部知识培训班暨脱贫攻坚知识培训6期1000余人,成立“讲习所”培训3期300余人,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普遍提升。
3、推送一批学习教育信息。依托手机、电脑、电视“三屏互动”系统,建立“党员小书包”、“指尖学习教育课堂”、“手机党校”等网上教育系统,突出教育的实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
推送学习教育内容、动态信息4万余次,交流“微言微行”作品2500多个,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达到携眷一条信息学习教育一片的目的。
4、开展一系列知识测试。今年先后组织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脱贫攻坚知识、党务知识、发展对象入党基本知识等集中测试,举办“微信答题送礼”活动45期,做到党员测试全覆盖,检测每个党员“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巩固提升学习教育成果。
5、营造一个氛围。在“韩城党建”微信公众平台、韩城日报开设《真学实做奋争看成效·两学一做一争当在基层》系列报道、《勇担当提效能奋力追赶超越》、《书记讲党建故事》、
《相约2017·书记话党建》等特色栏目,全方位宣传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争做合格党员、争当发展先锋的良好氛围,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宣传效果最优化。
6、做好一个大融合。实施“学习教育+”模式,将学习教育与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把学习教育与“五个扎实”“五新战略”“五个韩城”高度契合,
把学习教育同建设黄河沿岸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结合起来,组建党员扶贫攻坚队、党员“五城联创”志愿队、党员“全域旅游”宣传队、党员“环境整治”突击队等,引导党员将作用发挥在一线,促进党建全域加强,经济社会全域发展。
《中国共产党章程》相关法条:
第三十条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第三十一条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党的基层组织是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还包括基层委员会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⑷ 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执行这一政策有何意义
1、1979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做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报告》中,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作了哪些具体的规定?
(1)尊重少数民族习惯,是关系民族平等团结的大事。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风俗习惯的改革,必须尊重本民族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坚持自愿原则,不得用任何行政命令或者其他办法强迫改革。
(2)商业部门要认真做好城镇中禁猪少数民族的肉食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工作。要积极扩大货源,在市场供应上要尽可能满足这些民族的需要,保证对这些民族的肉食和食油的供应量,并力争在可能的条件下,逐步有所增加。各地要根据方便群众的原则,增加供应网点和人员。凡供应禁猪民族的肉食、糕点等,加工、储运、销售所需的工具、容器、车子、仓库等,都应与供应汉民的食品分开。在为少数民族生活服务的单位,要配备本民族的职工和领导干部。同时要教育在这些单位工作的汉族职工,认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少数民族的节日,应该受到尊重。民族节日放假办法,按国务院规定执行。对有的民族节日的油、面等供应,可继续实行。
(4)回族等禁猪的少数民族职工较多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应设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人数较少的可以几个单位联合举办。对没有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又不能回家吃饭的禁猪民族的职工,应按规定发给伙食补助。
(5)为了方便群众,在城市和回族等禁猪民族来往较多的交通要道、饭店、旅馆、医院、列车等,应设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
(6)回族群众实行土葬的习惯应当受到尊重,决不能强迫火葬。有些地区采取土葬深埋,不显著留坟头的作法,群众比较容易接受,可以按民政部和国家民委的通告认真推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划出一定地段作为这些民族的公墓。回族等民族较多的城市,要设立为这些民族服务的殡葬服务处。
要做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为照顾少数民族长期历史形成的生活习惯,如回族的吃牛、羊肉,朝鲜族的吃大米(商业部都有规定),蒙古族的吃炒米,藏族的吃糌粑等,要认真安排好这些商品的生产调拨和供应。
2、1955年9月26日商业部《关于牛羊肉经营中有关回民风俗习惯的几点注意事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节选)
(1)凡供应回民的牛羊肉必须由“阿訇”执刀屠宰,如需急宰而“阿訇”不在场时,可由回民职工处理。剥皮、剔骨均应尽量由回民工人按照回民操作习惯进行。对于牛羊生殖器、衣胞、肛门、膀胱、胰子、脊髓、血液等回民忌食物必须完全割掉,并应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检查,不得附带在肉体内。
(2)羊的剥皮方法逐步推行“架子剥皮法”代替“人工吹气法”,以重卫生。
(3)外调自然冷冻牛羊肉,为保持清洁卫生起见,应用肚(胃)包装,必须把肚子洗干净,光面朝里,严防不洁之物混入,装后用绳子封口,并应在缝口处印上加工屠宰包装工人代号,检验人员的图章和“回屠”的戳记。
(4)回屠牛羊肉,应配备回民职工负责掌握出入库的检查,在调拨单和出入库单上,应注明“回屠”字样,以便同其他肉类分库保管,分车装运,分别出售。其苫布、席子、人力与兽力车、汽车均应专用。火车能取得铁路部门的同意,亦应专用或洗刷、消毒、不能洗刷时可用席铺垫。并应尽量雇用回民搬运。
在回民聚集的大、中城市,国营公司应专设经营牛羊肉的批发部,尽量利用回民零售机构销售,一般因回民较少,尚未建立牛羊屠宰的地方,可采取委托回民肉商屠宰加工或批售活体等办法。以供其需要。
3、1958年3月1日发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服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副食商业工业中贯彻民族政策、尊重民族习惯、做好副食品供应的联合指示》,做出了哪些规定?(摘要)
[Page]
(1)在经营副食品工作中,应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清真食品与一般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和出售的每个环节上,都必须严格的分开。
(2)凡是供应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食品,必须按照他们的生活习惯进行加工、制造;对一些清真食品或经营清真食品的商店,应注明“清真”字样,以便识别。
(3)在大城市和回族聚居的中、小城市以及交通要道的候车站,应酌情设立清真食品门市部或流动售货车,专门经营清真糕点、糖果和各种复制熟食品。
(4)在饮食业的清真饭馆中,应保留一些民族生活习惯的特点。大、中小城市和回民较多的小城镇应该保留一定数量的清真饭馆,并注意培养民族的厨师和服务员。
(5)凡是国内供应紧张、少数民族又有消费习惯的特殊商品,如牛羊肉、烟、酒、红糖、茶叶、盐巴……;都应该贯彻尽可能优先少数民族需要的方针,尤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的副食品供应,更应该引起极大的重视。
以上各点,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厅、局加以研究,结合各地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各级民族事务部门应积极协助做好这一工作。
4、1978年7月15日财政部、国家民委、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妥善解决回族等职工的伙食问题的通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要)
凡有相当数量禁猪的少数民族职工的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专灶、食堂,人数较少或只有个别人的,应备专门灶具,以解决他们的膳食。
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单位内不能设立专灶或另备灶具做饭,又不能回家用饭而必须在外买吃的禁猪的少数民族职工给予适当补助。其补助标准中央单位仍按每人每月四元,地方由各省、市、自治区在不超过中央级标准范围内自行规定,并抄送我们备案。
5、1989年5月12日交通部运输管理司《关于做好对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旅客伙食供应的通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要)
(1)各运输企业的领导应重视对少数民族旅客乘船的接待工作,教育职工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切实做好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旅客的餐食供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
(2)沿海和长江各干线客轮餐厅,应配备清真餐具,选择适当的餐料,制做适合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旅客的饭菜供应。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旅客需要就餐,可主动与餐厅联系,以便准备供应。如少数民族旅客人数较多集中乘船时,其就餐时间可同汉族旅客错开,单独供应。
(3)各地交通部门要积极开展客船、车站和客运码头的旅客食品、副食品供应业务,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并增加无油或素油食品,以适于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旅客食用。
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客船、车站和客运码头的旅客餐厅,可以张挂揭示牌,简要注明对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旅客的供应方法,以方便该部分旅客用餐。
6、党和国家是如何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尊重少数民族习惯。早在大革命时期,党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内,就专门设有回民饭桌;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时,刘伯承同志按照彝族的风俗习惯,与彝族头人小叶丹共喝鸡血酒结盟,被传为佳话;当红军到达西北进入泾源回族聚居区时,党又发出通知,不准把用猪肉做的食品带入回民地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给回族指战员多的部队和各个回民支队专门请阿訇宰牲。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处处事事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动,深得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拥护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但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做出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规定,而且各级政府还制定了许多具体规定,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主要有民族节日供应和放假、食品加工与供应、伙食和副食补贴、丧葬、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等方面的规定,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提供了物质保障。
[Page]
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进步的、健康的风俗习惯,可以发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落后的陈规陋习,是不利于民族的繁荣发展,甚至阻碍社会进步的。因此,必须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中共中央统战部在1958年12月给中共中央一份请示报告中提出:“对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应当作具体的分析,按照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凡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建设、有利于民族发展的风俗习惯,应当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发展,使它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凡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利于民族发展的风俗习惯,在群众要求改革时应当加以支持。至于那些对社会主义建设、对民族发展影响不大的风俗习惯,可以不加过问。有些风俗习惯,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对于这一类风俗习惯,好的一面要加以发展,坏的一面要逐步地适当地加以改革。”这个意见,今天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问题,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由少数民族群众自己改革,防止包办代替和强迫命令的做法,而且通过法律规定保障改革的自由。对此,各族人民非常欢迎和拥护。早在1950年,毛泽东同志在《不要四面出击》一文中说:“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是可以改革的,但是这种改革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来解决。”1951年9月,毛泽东同志又说:“如果不是出于各族人民以及和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们自觉进行,而是由中央人民政府下命令强迫地去进行,而由汉族或者其他民族中出身的工作人员生硬地强制地去进行,那就只会引起民族反感,达不到改革的目的”。1957年8月,周恩来同志指出:“对于反映在文化方面的风俗习惯,不要随便加以修改。”“风俗习惯的改革,要依靠民族经济基础本身的发展,不要乱改。”
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防止有些人借尊重风俗习惯之名搞封建迷信活动,防止有些人利用落后的、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风俗习惯,破坏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⑸ 党发展历史的简介。
19世纪中叶的中国,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不甘屈辱的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中国旧社会性质未能改变,中国的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的新途径。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学生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经过这场运动,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强大力量,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从1920年秋到1921年春,北京、广州、武汉、长沙、济南等地陆续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和法国也建立了旅日、旅法支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来自七个地区的53名党员的12名代表: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投身到实际的革命活动中去。为了开展工人运动,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和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1923年6月,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广东党组织派谭平山、冯菊坡、阮啸仙、刘尔嵩等为代表出席。大会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有20多位共产党员参加了这次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周恩来、陈延年和彭湃、苏兆征等推动工农运动迅猛发展。经共产党人提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自1924年7月起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大批农民运动的骨干。
1925年5月,在上海的日本资本家、英国巡捕抢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和群众十多人,遂爆发席卷全国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为声援上海工人斗争,6月,省港2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坚持斗争16个月之久。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国共两党合作,举行东征和南讨,统一了广东,为北伐准备了后方基地。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叶挺独立团当先锋,在革命军其他部队配合下,于8月下旬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击溃了北洋军阀吴佩孚主力,并先后占领汉阳、汉口和武昌。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失败。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北伐军2万多人举行“八一”南昌起义。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随后,党在全国各地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著名的有: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同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杨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广州起义。此外,从同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广东各地工农武装举行了100多次起义,建立了海丰、陆丰等苏维埃政权。
⑹ 农民运动讲习所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农民运动讲习所对中国的贡献:
1、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古老的番禺学宫成了革命的摇篮。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
2、为党培养了大批的农民运动的骨干,并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口号,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3、培训800多名毕业生,分配到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
4、毕业后,学员分赴全国各地进行革命活动,播下了许多革命火种,农民运动讲习所为日后的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
(6)关于党群众教育培训讲习所方案扩展阅读:
农民运动讲习所成立的背景: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举办了一至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北伐军占领武汉后,1927年3月至6月,在武昌举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这一时期,其他许多地方如广西、湖南、福建等也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或农民运动讲习班。农民运动讲习所名义上是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或各地方党部农民部主办,实际上是共产党人负责,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
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一至六届主任、所长均由共产党人担任,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主要由毛泽东主持实际工作,农讲所教员大多由共产党人担任。仅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一至六期和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就培养了1600多名学员,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农运的发展。
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使命,正如《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宣言》中所说,“是要训练一班能领导农村革命的人材出来,对于农民问题有深切的认识,详细的研究,正确解决的方法。
更锻炼着农运的决心,几个月后,都跑到乡间,号召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实行农村革命,推翻封建势力。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可以说是农民革命大本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革命的大本营
⑺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广州先后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的共产党人是
彭湃、阮啸仙、毛泽东。
1924年7月,在广州沙面租界爆发数千名工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1925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1924年7月起,在广州开办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
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在广州附近的黄埔,通称黄埔军校)。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兼任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
(7)关于党群众教育培训讲习所方案扩展阅读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举办了一至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北伐军占领武汉后,1927年3月至6月,在武昌举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这一时期,其他许多地方如广西、湖南、福建等也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或农民运动讲习班。农民运动讲习所名义上是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或各地方党部农民部主办,实际上是共产党人负责,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
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一至六届主任、所长均由共产党人担任,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主要由毛泽东主持实际工作,农讲所教员大多由共产党人担任。仅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一至六期和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就培养了1600多名学员,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农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