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新课程车工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培训方案

新课程车工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2-04-29 08:26:25

『壹』 如何构建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想教学方式

一、预习

在每节课前首先制定“预习提示”,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总体上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

1.“非实验性”内容的预习指导

教材中的“想想议议”主要以思考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性的指导,有的思考题附加一定的指导性提示,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正常的进行阅读;有的阅读指导中附加一定数量的针对性练习,深化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材中的“科学世界”和“STS”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可让学生归纳总结其介绍的内容,或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思考,这样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2.“实验性”内容的预习指导

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探究”和“演示”等,可让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仪器或鼓励学习小组借用仪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去实验、探究。有时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换成可利用身边物品去观察和探究的实验,而课本上的实验变换成猜想、解释与讨论性的实验,这样整合教材,提高教材的可预习性。对于一些典型的实验探究问题,我们从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及收集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等要素给予一定的宏观预习性的提示和指导,确保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按正确的思路去实验探究。有时选择一些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上预习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与思考,真正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

3.相关练习性的指导

教材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练习,原则上由学生预习时完成,这是有难度的,但若对不同难度的试题进行相应的提示,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有的练习题来自生活,鼓励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走向社会甚至网络去调查、去了解,提高了学生对“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认识。有时在“预习提示”中还补充一定数量的针对性练习,可作为预习反馈。

对于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疑惑,或有什么新的发现,建议学生记录下来供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预习提示”中还让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发表自己的感想和学习心得,从一定角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展示

课堂展示学生预习的情况,让学生展示其学习历程,教学时尽可能的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实验探究的展示。

一般课堂教学伊始,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预习你学习了哪些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这些物理知识?不完整时由小组内学生或其他小组补充。这种教学思路,一改过去的教学常规,突出了学生对预习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STS”的思想。然后按预习提示的问题逐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解答其疑惑的问题,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对于教材中的各种实验,大多让学生来展示,讲解其实验方案,演示其过程,总结实验结论。在展示和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通过探究的“切磋”、学具制作技巧的“展示”,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激发了学生对探究的再次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是组织者、合作者,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对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题和补充的针对性练习,我们大多采用学生作业展示或师生讨论的方式来完成,当堂处理练习。课前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太多,这样一节课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模式实施策略

“预习—展示”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在预习,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教学的不断总结和反思,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预习提示”的设计

1.“预习提示”的设计应由浅入深,初次尝试应注意将预习提示“细化”,加强对预习的指导,避免不能理解概念和规律使预习停滞。

2.要鼓励学生尝试做预习笔记,找到新教材的重点和预习中的难点,这样课堂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预习中的疑问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要深入了解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不同与一般的教学思维,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将“备学生”与“备教材”有机的联系起来,让“预习提示”的设计方案更进一步的接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展示的教学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要加强合作学习

加强合作学习是“预习”实施的关键。学校定期开放实验室要落到实处,学生可以学习合作小组为单位,向实验室借用常用仪器课外自主实验与探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预习与讨论、实验与探究,它可以充分活跃学生的思想,增加彼此学习的经验和机会,使学生在获得自我可能性认识的同时,又能通过合作与交流,学到他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看到自己尚未发觉或发现的自我潜能,培养自信心。

三、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遵循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探究与创造能力、课堂教学表现能力等综合评价,形成对某个学生本阶段或本学期的整体评价,激发学生对“预习—展示”型教学模式的积极参与意识和热情,使这种教学模式能顺利的实施。

『贰』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撰写与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即在《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实施原则和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值此,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强调学生情感与心理需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课堂的学生活动主体,强调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强调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所以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一切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对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自觉破过去“教师即知识权威”的“师本角色”,立“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并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基本要求。
如何制定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设计也是如此,它有基本格式,但无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在借鉴别人优秀教学设计的同时,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做好教学设计这项最基本的、也是最为常规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如为每一篇教学设计提炼出一个符合一定教育理念或法则,且教法个性鲜明、语言精炼的主标题,并具有“设计理念”、“教学分析”、“设计思路”、“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基本构建,教学过程中有适当的学情预测和某一教学环节设计说明等,如此,定会使该教学设计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界面。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教学设计要有时代性、挑战性,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要融入教师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实施新课程,一定要走好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呢?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起点,这一目标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设计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一定要依据课标和学情,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实际;二是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提那些笼统的一节课无法达到的要求;三是要整合心理、道理、法律、国情的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四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放在全课、单元、全书,甚至总体教学目标中思考,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层次性、延续性、针对性。
2、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在确立教学目标后,首先要思考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明确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要结合校情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具有地区特色的,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在这里,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脱离教材,另起炉灶;二是以本为本,照本宣科。
3、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特色之举就是环节备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一节课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从整体上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之间应强调逻辑性,递进性,做到环环相扣;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应太多,一般三到五个为宜,多了不利于每个教学环节的深入进行,容易流于形式;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进行环节预设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生成的机会。
4、为每个教学环节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探讨活动。只有创设出恰当的活动和情境才能让学生有所体验,进而在交流及老师的指导中有所感悟,达成教学目标,因而这一环节是备课过程中最细化的一个环节,也是使课堂教学生动丰富、独具个性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活动和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下因素:一是注重活动的内涵;活动要有针对性、深刻性,不切合教学内容和主题的活动,再新颖巧妙也不能使用;二是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个体独特的体验留有空间,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留有空间,为学生的实践创造留有空间;三是活动设置要精细化,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具体步骤、活动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教师可以做些什么,活动如何步步深入,达到实效等;四是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总结反思,一方面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活动中去,通过活动要有所提高。
5、对照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环节及其活动的教学价值。这一步骤,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再反思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能确保课堂教学设计精致并紧扣主题,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又能不断提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但遗憾的是,在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老师并不注重这样的反思,课备好即止,上过即忘,以致自身能力提升得很慢,收获很少,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强调这一要求。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自觉加强现代课程理论的学习,自觉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探索,脚踏实地地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使每堂课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使所有学生都能创造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真正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叁』 如何构建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想的学科教学方式

在每节课前首先制定“预习提示”,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总体上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

1.“非实验性”内容的预习指导

教材中的“想想议议”主要以思考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性的指导,有的思考题附加一定的指导性提示,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正常的进行阅读;有的阅读指导中附加一定数量的针对性练习,深化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材中的“科学世界”和“STS”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可让学生归纳总结其介绍的内容,或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思考,这样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2.“实验性”内容的预习指导

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探究”和“演示”等,可让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仪器或鼓励学习小组借用仪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去实验、探究。有时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换成可利用身边物品去观察和探究的实验,而课本上的实验变换成猜想、解释与讨论性的实验,这样整合教材,提高教材的可预习性。对于一些典型的实验探究问题,我们从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及收集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等要素给予一定的宏观预习性的提示和指导,确保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按正确的思路去实验探究。有时选择一些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上预习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与思考,真正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

3.相关练习性的指导

教材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练习,原则上由学生预习时完成,这是有难度的,但若对不同难度的试题进行相应的提示,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有的练习题来自生活,鼓励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走向社会甚至网络去调查、去了解,提高了学生对“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认识。有时在“预习提示”中还补充一定数量的针对性练习,可作为预习反馈。

对于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疑惑,或有什么新的发现,建议学生记录下来供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预习提示”中还让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发表自己的感想和学习心得,从一定角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展示

课堂展示学生预习的情况,让学生展示其学习历程,教学时尽可能的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实验探究的展示。

一般课堂教学伊始,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预习你学习了哪些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这些物理知识?不完整时由小组内学生或其他小组补充。这种教学思路,一改过去的教学常规,突出了学生对预习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STS”的思想。然后按预习提示的问题逐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解答其疑惑的问题,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对于教材中的各种实验,大多让学生来展示,讲解其实验方案,演示其过程,总结实验结论。在展示和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通过探究的“切磋”、学具制作技巧的“展示”,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激发了学生对探究的再次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是组织者、合作者,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对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题和补充的针对性练习,我们大多采用学生作业展示或师生讨论的方式来完成,当堂处理练习。课前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太多,这样一节课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模式实施策略

“预习—展示”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在预习,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教学的不断总结和反思,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预习提示”的设计

1.“预习提示”的设计应由浅入深,初次尝试应注意将预习提示“细化”,加强对预习的指导,避免不能理解概念和规律使预习停滞。

2.要鼓励学生尝试做预习笔记,找到新教材的重点和预习中的难点,这样课堂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预习中的疑问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要深入了解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不同与一般的教学思维,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将“备学生”与“备教材”有机的联系起来,让“预习提示”的设计方案更进一步的接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展示的教学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要加强合作学习

加强合作学习是“预习”实施的关键。学校定期开放实验室要落到实处,学生可以学习合作小组为单位,向实验室借用常用仪器课外自主实验与探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预习与讨论、实验与探究,它可以充分活跃学生的思想,增加彼此学习的经验和机会,使学生在获得自我可能性认识的同时,又能通过合作与交流,学到他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看到自己尚未发觉或发现的自我潜能,培养自信心。

三、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遵循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探究与创造能力、课堂教学表现能力等综合评价,形成对某个学生本阶段或本学期的整体评价,激发学生对“预习—展示”型教学模式的积极参与意识和热情,使这种教学模式能顺利的实施。

◆模式构建感言

“预习—展示”型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之初备受同行的质疑,实质上反映了以发展为价值趋向的现代教学文化,和以接受为价值趋向的传统教学文化的冲突。教学设计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首先要弄清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哪些,其次要弄清学习材料及教学目标是如何与学习规律相匹配的,同时还要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与相应的学习规律结合起来进行设计,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创设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的充满情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成功学习的体验,激发其自信心、成就感和学习欲。

因此,教学设计时,必须简化教,必须放弃“包办”,将原来教的内容“下放”给学生,让学生预习,教师根据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教,随堂的点拨,有些内容让学生间互教互学,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了些合作,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样就落实了物理新课程的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肆』 如何构建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学科教学方式

一、预习

在每节课前首先制定“预习提示”,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总体上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

1.“非实验性”内容的预习指导

教材中的“想想议议”主要以思考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性的指导,有的思考题附加一定的指导性提示,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正常的进行阅读;有的阅读指导中附加一定数量的针对性练习,深化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材中的“科学世界”和“STS”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可让学生归纳总结其介绍的内容,或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思考,这样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2.“实验性”内容的预习指导

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探究”和“演示”等,可让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仪器或鼓励学习小组借用仪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去实验、探究。有时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换成可利用身边物品去观察和探究的实验,而课本上的实验变换成猜想、解释与讨论性的实验,这样整合教材,提高教材的可预习性。对于一些典型的实验探究问题,我们从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及收集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等要素给予一定的宏观预习性的提示和指导,确保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按正确的思路去实验探究。有时选择一些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上预习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与思考,真正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

3.相关练习性的指导

教材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练习,原则上由学生预习时完成,这是有难度的,但若对不同难度的试题进行相应的提示,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有的练习题来自生活,鼓励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走向社会甚至网络去调查、去了解,提高了学生对“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认识。有时在“预习提示”中还补充一定数量的针对性练习,可作为预习反馈。

对于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疑惑,或有什么新的发现,建议学生记录下来供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预习提示”中还让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发表自己的感想和学习心得,从一定角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展示

课堂展示学生预习的情况,让学生展示其学习历程,教学时尽可能的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实验探究的展示。

一般课堂教学伊始,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预习你学习了哪些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这些物理知识?不完整时由小组内学生或其他小组补充。这种教学思路,一改过去的教学常规,突出了学生对预习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STS”的思想。然后按预习提示的问题逐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解答其疑惑的问题,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对于教材中的各种实验,大多让学生来展示,讲解其实验方案,演示其过程,总结实验结论。在展示和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通过探究的“切磋”、学具制作技巧的“展示”,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激发了学生对探究的再次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是组织者、合作者,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质量观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多元的社会,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呼唤个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当今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已然成为每位教师的共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今天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是我们需不断探究的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这几点我们已经在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我想就自己在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1)创设情境要合理,学生才会乐学。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有时,老师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的情境,不仅显得与教学内容脱节,造成时间上不必要的损失,还会令学生分散注意力,反而对主要内容的教学起到负面效应,久而久之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会失去它的生命力。所以我认为凡事都要有个度,合理最重要。(2)合作学习时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基础上的,所以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呈现某个情境后,应该留给学生相应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先对要讨论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立的方案,然后教师再宣布“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就不会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的现象了。其次,在合作讨论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讨论完个人的设想后能有时间综合这些想法,进而引申出更精更合理的结论或方案,这样的合作才会显出它的价值,宁可压缩后面的教学时间或内容也千万不能使讨论流于形式,而使合作学习的目的变质。(3)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理念的更新无疑是对教师个人素质的大挑战,我们每位老师都要做好准备。(1)教师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堡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2)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当今的信息社会需要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教材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教材立体化,就是说今天的教材早已不限于课桌上的纸介质的书,而是要以文字教材为主体,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并向网络教材发展。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关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教育对教育方式的要求,教育方式对教师的要求,形成了一条不可断裂的链,教师只有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运用教育手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成为有自身独特性的个体,成为新时期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

『陆』 中职教师车工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方案

摘要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柒』 如何将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在教学中有机结合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人们从事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人们追求目标的内在动力。初中 物理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教学中就要转变传统教学理 念,建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要改 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应试教育制度。 首先, 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后,在教育教学实 践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观念在逐步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和行为也在发 生转变。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我们要让每位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并且我们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作为教师,我 们要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以前的应试转化为 素质教育并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他们以小组为 单位充分进行交流和探讨,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 创新意识。现在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大多数的时间会根据具体的教学 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灵活活拨, 力求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 能得到创造性的发展。 第三是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发生了改变。以前我们就是看学 生的考试分数,现在我们尝试运用课堂观察、成长记录、跟踪学生的学习 过程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创造性和情感 态度。同时,我们对学生的笔试检测也进行了改进,在测试题目的选择上 注重现实生活实际和问题情境等。这种多元化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与新 课程改革的多元目标相适应的。 第四、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物理教育的价 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充 分运用为课改提供强大的动力。 第五、教学充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物理知识重视与生活实际的 联系,如果一堂课仅仅是传授新知识而没有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则这堂课是 不成功的。 如何搞好小学校本教研工作 校本教研工作是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 升教师的执教水平,发挥群体优势,打造“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 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提高学 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在校内努力形成 “***、开放、实效”的教研机制,用心营造“支持信赖,合作分享”的 教研氛围。树典型,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 高,逐步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 规范化、系列化。 1、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 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 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 3、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的平台。 4、观看或实践优质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如何搞好校本教研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1)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 教师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引领,在名师引领中明确方向,在"课堂拼搏"中" 学会教学",这是教师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要改变目前课堂教 学的"瓶颈"现象,也须通过进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领及教师自身 教学实践研究,从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理念、寻找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经验。 学校应安排一些教师外出学习,并且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 教师, 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 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 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 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2)做好“请进来”工作。 专家、名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或缺的培训资源。离开了专家、名 师的参与、指点,校本教研就会失去理论的支撑,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 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家、名师的指点是校本教研的源 头活水,他们的现场指导是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校校本教研向 纵深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特色性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名师的作用,针对教 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专题 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 助教师解答疑难。 (3)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举本校之“名师”。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本 校教师,所以,我们在外聘专家、名师、领导来校讲学的同时,充分发挥 本校教学骨干、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4、深化“课例研讨”校本教研模式。 深化“一个课例多次研讨”教研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1)每个教师围绕自己确定的主题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要求: 课前围绕主题进行说课,课后说课后反思) (2)同组教师(学校领导)同备一节课、听一节课、同评一节课。 (3)同组教师(学校领导)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 点,找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希望。) (4)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三次修改。 5、围绕新课程,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 (1)加强常态下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做好各项检查记 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本学期我校将狠抓常态下 的课堂教学调研,学校领导将加强听课力度,采取推门进听课、跟踪听课、 检查性听课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立足课改,不断深入实施新课程。扎实开展每周一的"校内教研活动 日"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案例交流、经验 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 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开放、有效的 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3)立足岗位培训,着力打造名师。 为配合教育局提出的打造名师和区素质大赛,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教师开 展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 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设计竞赛、课堂 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评比等活动。 (4)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严格按 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意做好校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 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有整改、有实效,学校将组织评选 新课程活动优秀教案、教学反思、典型案例、心得体会,编辑成册。 6、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研讨内容。 学校除组织教师到校外观摩,听专家讲座外,还将继续发挥网络资源的作 用, 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 教师们可以通过教育网站虚拟教研活动, 与全国各地实验教师零距离接触,从而向先进学校学习取经。拓宽了校本 教研的渠道,丰富教研内容,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45 周岁以下教师,必 须建立自己的博客,必须在“新思考”“播种者”上注册,把自己平时教 学中的一些感想小结,或是从各个渠道学习到的一些感受,发表在网上论 坛中,每个学期跟帖不得少于四至五条。 7、加强校本教训的管理。 校本教研要加强层级管理,就是各个管理层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 教研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 本教研的方向,提供人、财、物、时等方面的条件;二是中坚执行层(主 任、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研训水平。具体做好五项工作:①建立相应 的规章制度;②师资队伍建设;③组织培训;④负责培训效果测评;⑤档 案建设;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①动员组织本组教师 参加培训;②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 总之,校本教研就是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提 高教学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开拓创 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 如何搞好校本教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昨天我很荣幸参加了明光市教研室举办的校本教研培训活动, 有幸听了叶主 任的报告,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天受学校领导委托,把自己所学的和大家作 一个交流。 说实在的,今天在叶主任和徐主任及各位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心里很紧 张,有讲错的地方请叶主任和徐主任及各位同仁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英美等国家,我国是 2002 年教育部在 昆山召开的“以校为本”的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 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简单的说,校本教研就是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它的特征就是“以学校为本”,是直接围绕学校自身 所遇到的真实教学问题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我认为我校开展的“一人两节 课”活动,它就是校本研究,在教学中,我们遇到某个问题大家在一块探讨,它 也是校本研究,其实我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都在进行校本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的,是直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然而,人们并 不重视校本研究, 它的意义并未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校本教研是教育理论和教 育实践的桥梁,没有理论的指导,那实践是低水平的,没有进步的,只能在低水 平上重复,没有理论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要想成为专业化教师,专家型教师,靠的就是研究。如果能深入开展“校本教 研”,使教研工作既能反映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符合学校实际,就 能更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就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以学校为 本,可以改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处于服从的被动地位,为调动、保护教师的教学 创新积极性开辟道路。 教师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 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自 身素质也会在教究过程中不断提高。 三、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 目前, 不少学校纷纷加大了校本教研的力度, 校本教研在学校中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 力,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学校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 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 1、教师负担过重,制约校本教研的开展。开展校本教研需要时间和精力。但目 前农村小学教师的负担普遍很重,像我们的村校还是“包班制”(即一名教师教 一个班的所有学科),教师年龄普遍存在老化现象,老师们既要备课、上课,还 要应付各种评比、检查、考核,完成各种计划、记录等,每天是“两眼一睁,忙 到熄灯”, 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理念、 钻研新教材, 去进行校本教研。 2、教师的主动性不高,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校本教研有效开 展的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教师的自主研究,校本教研内容若不是发自教师的内心 需求,没有教师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锋,任何外部的力量都是徒劳的,甚至校 本教研还会演变成教师的一种新的负担。 3、学校所受干扰太多,影响校本教研的深入。我们在校本教研中,教师研究的 积极性很高, 气氛很浓, 但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如各级各类的检查、 验收、 评比、创优等工作,使学校常年处于备检和创优状态之中,牵涉教师太多的时间 和精力,影响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以分数论英雄的升学体制,制约了校本教 研的研究方向, 人们往往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考个高分,而对一些新的教学理念 和策略却很少研究;各类知识性的竞赛活动,如语数竞赛、作文竞赛、各类统考 等,也把家长、教师引到了疲于应付的境地,让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去探 索。 4、专业引领不够,所谓专业引领,是指专家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 助和指导。 目前在不少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中常常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前面说 过,教学中我们在自觉或是不自觉的进行校本研究,可是,由于在校本教研中缺 少专家、优秀教师的指导,缺少理论,所以我们的教研仍然是凭经验的低水平的 重复, 教师的专业没有得到发展。 教研内容、 形式仍然没有多少改变, 模式固定, 内容限于教材教法介绍,或者仅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大同小异的经验总 结等,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 在校本教研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针对这些问题,下面谈谈 如何开展校本研究。 四、如何开展校本研究,推进课程改革 “以校本为”的教学研究是一个新课题,不可能有章可循,有样可依。只有依靠 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才有可能经历现代教 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思辨与碰撞,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进而内化为教师 的教学技能,实现课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具体地说, 开展校本研究,应从以下诸方面着手: (一)正确对待现状,实现思想观念转变 当前的农村小学教师,大多理论水平不高,教育思想观念陈旧,特别是年龄偏大 的教师受传统“应式教育”的影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 准,轻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背道而驰。加上课堂上教师始终放不下架子,不能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友 好的师生关系,且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新理论、新理念指导、缺乏探索进 取,改革创新精神。另外,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片面理解,也给课程改 革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课程改革宣传,充分利用一切 有利条件,包括大小会议、橱窗、广播、各种培训,进行全方位、高效率的宣传 活动, 使广大教师、 家长对新教育理念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理解, 实现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为课程改革铺好路子。 (二)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实现教学行为转变 当教师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开始跳出无反思的、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教学中 自觉地带着研究的目光从事教学,也许会想:我这样进行教学行吗?应该怎样 做?怎样设计教学环节才是科学的?有了这样的研究心态,有了这样的反思精 神,教学中便会处处需研究,时时需研究,而个人力量毕竟有限,教师们便会有 意无意地自觉进行切磋、探讨。在这种背景下,学校要把这种教师自主性地发起 的,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加以制度化,建立相应的校本教研制度,进 一步优化教研常规管理制度,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建立对话交流制度等,保证校 本教研的时间,校本教研的对象,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这样不仅能鼓励教师 个人的研究, 有效地保障教师群体的相互合作和共同研讨,也能有效地促进校本 教研活动的有效工展。 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 就是要帮助教师具备自主进行教学和研究的能力,使 学校建立新秩序。使学校建立互相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研讨、共享经验和共同 发展的有效机制,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正确转变,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 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三)营造校本教研氛围,唤醒专业成长意识 由于农村学校教师竞争意识较淡,疲于应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认为只要 对学生负责就心安理得了。 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很淡薄,认为专业成长是年青人 的事,是需要评职称教师的事。因此,学校领导要积极营造校本教研氛围,让每 一位教师都参与进去,体会自我的价值。 1、利用板报、橱窗等来宣传。 学校可利用利用板报、 橱窗等来宣传什么是校本教研?教师怎么做研究?通过宣 传学习, 使教师们消除了对校本教研的神秘感和畏惧思想。充分认识到开展校本 研究既有利于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促进教 师自己的专业成长,让教师们有甜头可尝。 2、每周一个话题思考讨论。 校本教研是以一线教师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研究, 而 农村教师的问题意识比较淡, 如何唤醒、激活教师的问题意识?开展每周一个话 题是个不错的方式, 首先学校领导要留心日常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进行收集、 整理,归纳、分析出学校本周最需解决的问题。接着在下一周或提前一周把话题 通知给全校教师,让教师们带着问题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思考,并尝 试解决。最后,教师们要带着记录与反思参加话题交流。这样能有效的促进全体 教师参与、能积极促进教师的问题意识。 (四)搭建校本教研平台,学会校本教研方式。 教师对校本教研及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知之甚少。学校要因地制宜的搭建 校本教研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中学会校本教研方式,真正走进校本教研。校 本教研方式有以下几种: 1、开课研讨。 开课研讨就是教师为了探讨教学中某个问题,精心准备一节课,让同学科教 师或其他教师来一起备课、听课、研讨。首先人人都要开课与别人一起研讨,教 研活动主体要从少数骨干教师走向全体教师; 其次要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 题进行开课,不是另起炉灶,更不是为应付一节课而做秀、做假;再次要围绕教 育教学中问题展开讨论与评议; 最后要让参与教师都感受到自身专业成长在实践 教学中获得提高。 2、反思交流。 校本教研具备三大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专业引领。农村学校专家型教师 比较少,教学条件有限,个人反思尤为重要。个人反思要用一个制度来促进,首 先学校必须制定每人每周至少完成一篇教学反思; 其次学校要对教学反思举行集 中交流或影印互赠学习等形式来促进教师认真对待教学反思; 再次要引导教师要 有问题意识,要围绕自己的教学问题展开,使反思具有实效性。 3、问题交流 校本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因此,要培养教 师有问题意识与提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提出 3 个以上的问 题; 其次要从自已的问题中选取一个问题与其它教师交流,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最后把获得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再到教学中去验证。 4、学习汇报 要提升教师的校本教研的素养, 就要培养教师的学习习惯。学校可以在有限的办 学经费中, 为教师征订一些教育教学杂志或购买一些教师工具书。并组织教师学 习。 如每两个月至少读一本书。 学校可以进一步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或提交学 习汇报。 5、集体备课 学校在学期初或要开公开课时可以开展集体备课,让不同学科的教师,不同年级 的教师一起制定教学计划,探讨教学设计方案,研究新课程理念等等。这样易形 成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好氛围,促进校本教研开展。 五、反思成败得失,提练校本教研成果 “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校本教研中,要敢于面对失败,要正确对待成功,正确 反思,提炼成果。要用辨正的观点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允许、鼓励教师用自 己的个性化语言、实践性语言、个性化观念讲述教学实践中的成败得失,扬长避 短、总结经验,那么,校本教研必将会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最后我用叶主任在报告中说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汇报: 让校本教研成为 教师职业生命的一部分!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改革 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呼唤新的评价方式: 发 展性评价。下面,笔者就发展性评价的形式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 赏识激励性评价 赏识激励评价会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适时采用及时赏识评语评价, 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实现个性价值。 如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作业后面写上描 述性、富有情感的书面语言,贴上红花,画一个五星等,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已经达到的 水平和所具有的潜力,以及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小小的手势,一句简短的表扬,一个鼓励 的眼神, 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 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喜悦 和欢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的积极性。 二、 个性特长评价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人往往不可能是全能的。有的人在某一方面拥有天赋,另一 方面却表现平平。可以说,不同的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一切为了 学生发展的观念,教师要以一种平等的精神组织教学,评价应根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千方百 计地为发展学生特长提供机会,大张旗鼓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教学中,学生各有所长,有的学生喜欢载歌载舞,在艺术课中总能很快投入,用他们的 激情和开朗大方的性格,带动了其他同学。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表演、操作,参加集 体活动,每次都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于是,教师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个性评价。 三、 主体多元化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学校领导和教师是评价的主体,专家、家长也是 评价主体,学生本人也是评价主体,所有相关人员,都要通过评价对照自己,发现问题,改 进完善自己,提示、建议别人,从而实现评价角色的互换,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站在平等地 位上。 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是 否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都需要不同主体共同评价。这时,教师不要 轻易对学生做出结论, 要把机会给学生自己。 只有这样做,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才能敢说会说, 学生才能真真切切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 形式多样化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形式和方法多样化, 可采用各类考试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 展示学 生的综合素质。按照多元智能的基本思想,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单项评价和综合评 价相结合,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全面地评价,充分展示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在数学测试中分面试和笔试,语文测试中有口语交际、背诵、朗读、笔试等。艺术测 试有手工、绘画、唱歌、表演、欣赏等五方面的能力。考核的等级有优、良、中、合格等, 从而提供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评价改革,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深入探索对学生的发展性评 价,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
转载

『捌』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让课堂焕发出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学理念的方案,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成为大家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虽然有不少教师能从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角度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但是对教材不甚理解,机械照搬教材的现象仍随处可见。研究发现,教师在看待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欠深刻 新教材的有些课例,初步反映了知识的形式过程,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将学法、教法在教材之中。但是,不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组织教学内容时,简单的、机械的照搬教材,只重视知识结果,而忽视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忽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使用教材时,拘泥于教材,甚至迷信教材 教材是载体,其落实新课标的具体体现,但教材的编写有其局限性,有时脱离学生实际。在使用教材时,教师是主体,教师应主动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组织教材。但有些教师对教材肓从,即使意识到它的不足,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奉守以本为本的信条。因此,对于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题材不作任何调查、修改、补充。备课仅仅是摘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 3、教学内容组织的开放性不够 一是学习材料过于单一、封闭,二是学生没有参与组织,选择学习材料的权力。学习材料均来自于课本、教参、教案集等,并由教师提供。很少联系生活实际由学生提供。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师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实现结论与过程、认知与情感、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因此,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整合性。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整合。在设计各个教学过程,应紧紧围绕目标,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双主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进行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两者缺一不可。一份好的教案不仅应体现教师如何教,同时也应体现学生如何学,促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情感互动和思维的碰撞,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开放性。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上,应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作重要的课程资源;从教学的过程上,应从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互动开放。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从教学方法上,应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开放;从练习的设计上应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算法和结果的开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实效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实效。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定,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等都必须注重实效,摒弃与实现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方法和形式,扎实地提高学生素质。 5、创造性。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劳动。传统的教学设计忽略了课堂变化这一基本事实、扼杀了教学的创造性。新课程使教师灵活发挥的空间增大,例如新教材的综合性及弹性加大,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资源的丰富,都是教师提高了一个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因此教师撰写教学设计的过程,应成为对教学的理解和创造的过程。 6、反思性。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动态过程。作为教学设计不仅是上课前的构思,而且在上课后应不断地反思和补充、完善,使教学设计展现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融会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善于教学之后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思考之中。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轨迹。在新的课改实验中,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无疑教学设计应与时俱进。其主要策略是: 1、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起点能力 所谓起点能力,就是学习者对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数学课程标准立足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准备状态,往往超出教师的想像。

『玖』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新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教育已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通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 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新理念
1、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具有生产力等经济功能和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协调。而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的职能应该做相应的改变,由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另外,"双基"是我们的特长,但"双基"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数学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虽然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但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数学视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应该是"新双基"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2、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活动,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3、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二、小学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
1、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2、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
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真线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分自己的实践知识。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 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1、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

『拾』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标准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产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好教案的划分标准,对教师写好教案可以起到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对“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的问题,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识。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尤其是课程改革以后,这些传统的教案标准在实践中愈来愈显出其局限性。其问题表现为:

第一、备课过程照搬

为应付学校的检查做低效或无效的备课,使教案成为“速成之作,应景之作”。有的单纯抄袭参考教案,有的照搬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教案,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灵魂,教案成了《教学参考书》的翻版。

第二、备课内容存在“四重四轻”的现象

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轻能力和德育;在教学设计上重教法轻学法,教师的每个教学策略,考虑得过多的是自己怎样教,忽视了学生怎样学;过多地以教师自己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在教学内容,及作业、测试等方面,重统一、轻差异、轻分层。在教学安排上,重教学,轻训练。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呢?

一、教学目标

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即“掌

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也就是要“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要牢固树立“过程观”,也就是树立新的学习质量观、新的教学质量观,要精心准备能突出学生体验性特点的学习活动,如探究式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要求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维”之一,也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层面上确立了“人”的理念,它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重视,从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这三个目标互成能动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的时侯,必须认真备课程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备“新课程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诸多的不同。从理论到结构都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它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时安排,只是指出原则性的教学和评价意见。它不仅为我们指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素质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学生学业评价、教师使用教材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实用的建议。比如,高中语文新课标就提出了“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关于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的建议。

三、备学生

新课程强调了“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情感状态,准确把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力求面向全体,高层教学目标则照顾有余力的学生。所以,好的教案应体现针对性,其特点就是学习目标指定上体现层次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性,在练习设计上要有选择性。只有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才能发挥每个学生之所长,从而使教学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四、备教学方法

从实质来说,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积极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转变观念,多多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过渡到“对话”,如何倾听分享,实现叶圣陶早就提出的“六大解放”: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1、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2、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4、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5、解放他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6、解放他的时间,不要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要给他一些空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简言之,就是做到努力两还还时间给学生,还机会给学生。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备学法

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六、备训练

在教学系统中,学生主体只有手脑并用,全部身心真正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才能使媒体所输送的信息、吸收、消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这也是学生是否处于主动地位的根本标志。从信息论来看,训练也是实现“多元化信息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信息通道,从而把传授式的单向,变为多边信息交流。所以,一切教学设计和实施,都必须精心“备训练”。训练必须注意:1、调控训练量,不要过于频繁,要适度,要注意掌握讲、练、学之间的节奏;2、训练要有针对性,要有选择性,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3、注意训练的难度、梯度;4、注意训练后的信息反馈。

七、教学反思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秀)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教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思想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所以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全国特级教师袁蓉从自己的教学时间和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有的学者提出,21世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自我反思能力。总之,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从“一般型”向“骨干型”教师转变,由“教书型”成长为“专家型”,由“学科型”成长为“学者型”的重要手段。

那么,教师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呢?最易行的办法就是在课后在教案的相应空白处或结尾处写反思札记。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手段记忆犹新时,要静思回顾,及时、准确地记下课后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修正原来的教案,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使下一节课上得更好。如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课后教师便在教案中相应的空白处记上“巧设疑问,造成悬念,学生思维活跃,同在关键处外,如同及时雨。”这位教师在另一班的同一节课提出问题后,学生都困惑不解,课后,他就在这个问题的旁边记上“茫然不解的眼神,传出一个重要信息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法理解。”后来在这个班上课时,他就重新设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八、备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助手”,它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所以,教师不能忽视教学手段的准备,改变过去“一张嘴,一支粉笔”的现象。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教案,起码主要应具备以下内容:

三维教学目标→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分层教学→备教学反思→备教学手段→备训练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一定要规范备课。

阅读全文

与新课程车工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装网络营销提成 浏览:427
国际市场营销学史建军 浏览:405
小学高年级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652
台州市起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87
超市6月份促销活动主题 浏览:649
电子商务线上线下是什么意思 浏览:854
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培训方案 浏览:332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现状 浏览:527
买衣服怎么做促销活动 浏览:343
策划方案的基本要素 浏览:75
上海饰搭电子商务 浏览:995
幼儿园师德师风培训自查方案 浏览:554
培训学校优质生源维护方案 浏览:17
快餐店市场营销策划书 浏览:423
面试网络营销靠谱吗 浏览:972
网络营销中免费产品的特征有 浏览:210
医疗市场部营销方案 浏览:611
门市活动促销布置气球 浏览:864
品牌特产推广方案 浏览:167
校本培训研修实施方案 浏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