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儿园分享阅读小象孵蛋教案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喜欢游戏和通过游戏学习的特点,本活动以“猜谜”和“找图”这两类小班幼儿熟悉和喜欢的游戏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其中“找图”的范围不只局限于教具的大图,还包括幼儿的座椅、教师的衣服等,使幼儿感受到多种可能性。此活动环环相扣,游戏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幼儿在一遍遍的游戏中不断地倾听歌曲,努力保持专注力,逐步形成稳定的听觉表象,进而顺畅地进行集体歌唱和创编。 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结合“猜谜”和“找图”的游戏,尝试用“小兔”“小猴”“小蛇”替换“小象”。 3.体验集体歌唱和游戏的快乐。 准备: 黑板,森林的背景图片(如图),小象图片若干(分别藏于幼儿座椅背后、教师衣服后背、大图下等),小兔、小猴、小蛇图片各一张如下图(分别藏在大图中的树旁、树上、草丛中)。 过程: 一、猜谜语听歌曲 师: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啊? 师:对,是大象。 师:我这里有一首歌,我们来听一听它唱的是不是“大象"呢?(教师范唱第一遍。) 二、学唱新歌 1.倾听范唱,感受歌词和旋律。 师:你们听到歌里唱的是不是“大象”呀? 师:不是大象,那是谁呢? 师:哦,是小象。那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是这样的吗?(教师范唱第二遍。) 师:歌里还唱了什么?(教师范唱第三遍。) 师:小象的鼻子怎么样啊? 师: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师:今天,有着长长鼻子的小象就来到了我们的房子里,它躲到了椅子的后面 请找一找,小象躲在哪张椅子背后呢? (教师通过设置“找小象”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并为后续活动做铺垫,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师:仔细听听,我对小象唱了什么?(教师范唱第四遍。) 师:还有小象吗?请你们在椅子下面找一找!我来对小象唱歌。(教师范唱第五遍。) 师:我又要对小象唱歌了!如果你会唱,你可以轻轻地和我一起唱。对于不会唱的地方,请你仔细听听我到底唱了什么。 (教师加深幼儿对歌词内容和歌曲旋律的记忆,再次明确倾听的任务。) 2.学唱歌曲。 师:我们房子里还有小象吗?(教师转圈提醒幼儿)大家找一找,在哪里? 师:呀!在我身上啊!可是它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出来。如果你们唱歌给它听,它就会出来! (幼儿集体歌唱,进入歌唱学习的检验环节。) 师:小象出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或提问:小象为什么不出来呀?) (教师可根据幼儿歌唱的具体情况选择上述指导语,引导幼儿集体进入反思评价环节,时间控制在2分种内。) 师(出示背景图):森林里也有一只小象,它想请那些会轻轻地完整地唱歌的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三、创编歌词 1.将“小象”替换成“小兔”。 师:小象有长长的鼻子。在森林里,它有一个好朋友,有长长的……(教师模仿小兔的长耳朵进行提示)耳朵,它是谁啊? 师:对了,是小兔。谁能在森林里找一找小兔? 师:你们会把“小象”换成“小兔”来唱歌吗?除了这个,还要把“鼻子”换成什么呢?(耳朵)我们来试一试。 2.将“小兔”替换成“小猴”。 师:刚刚是小兔的耳朵真呀真正长。那有着长长的尾巴、爱爬树的是谁呀? 师:好,我们来唱一唱“小猴”。请会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的小朋友来找一找小猴。 3.将“小猴”替换成“小蛇”。 师:森林里有长长身体、长长舌头的是谁呀? 师:它在哪里呢?谁来找一找? 师:我们来唱一唱“小蛇”。是唱舌头长还是唱身体长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分别演唱。) 四、扩展经验 师: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动物或者物品有长长的东西呢?我们来说一说、唱一唱吧! (若幼儿说出其他特征,教师不要给予否定,而是要进行归纳、整理。比如,当幼儿说河马很胖时,教师可以说:“这个小朋友说出了河马很胖,那河马有哪个地方是长的呢?”在幼儿讨论后,告诉幼儿:“河马的尾巴还挺长的,比兔子的长哦!”) 延伸活动: 1.在小班下学期可引导幼儿两两对唱。 2.进一步引导幼儿替换名词“小象”和形容词“长”,进行新的创编。
Ⅱ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分享阅读
一. 主要目标: 1. 喜欢图书,喜爱阅读图书。2. 了解图书基本结构,初步掌握正确阅读方法。3. 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相应的语言理解能力。4. 学习和运用普通话。二. 教学重点和要求:1. 用适当方式吸 引幼儿喜欢参与阅读活动。2. 知道并能正确持书,翻书,会从左向右,从上到下逐行朗读读本。3. 能区分文字图画和文字,对图画感兴趣,初步发展读图能力。4. 能用普通话,大胆的复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意思。 分享阅读计划表2009、9----2009、1月份周次内容目标 九月第三周去幼儿园理解集体生活中,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大家的,学会遵守集体规则。学会用短语“我的、、、、。第四周中秋节能有节奏的朗诵歌谣。 对照画面,理解团圆,欢欢喜喜的意思。 第五周这是什么能用xx是xx形的进行介绍。通过故事,理解和认识各种形状。十月第七周熊熊愿意主动给父母或同伴讲述。发现读本从上到下的讲述顺序,能运用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和讲述。第八周跑呀跑能够根据画面,理解动物互助的情节。理解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写作手法。第九周毛毛虫去散步喜欢阅读这本书。理解数与图之间的关系。十一 第十周 阶段复习 第十一周小海龟能够运用语调、语气的变化来朗读读本,发音清晰准确。欣赏散文的优美,喜欢朗读散文。第十二周我会读书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认识不同的书。知道应该爱护图书,喜欢读书给别人听。第十三周一起玩通过故事学会一些交往的技能。理解“拼”和“捏”的含义,并能与名词真确搭配使用。十二第十四周荡秋千体会到手指谣的押韵和重复,并进行预测。掌握细节观察能力,注意画面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第十五周小狗的一天能理解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总分关系,能跟据第一页画面合理预测故事情节。喜欢阅读这个读本,欣赏故事幽默的结局。第十六周苍蝇,苍蝇,快走开通过多次朗读感受押韵和重复,喜欢朗读儿歌。知道文字的重复规律,尝试模仿文中的句式进行仿编。
Ⅲ 幼儿园教师是怎样指导幼儿进行分享阅读教学的
幼儿园教师是怎样指导幼儿进行分享阅读教学的?
分享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语版音、词汇、句权子的训练,还应将重点放在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大量的、积极的语言交往上,并在这个大的前提下让幼儿获得最基本的语言要素。为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做以下尝试:一、创设巧妙、多元、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促进幼儿听和说;二、提供生动、有趣的阅读教材,引导幼儿积极地看和引;三、重视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次性提问,促进有效的师幼互动等。
Ⅳ 幼儿园小班分享阅读《什么叫》教案
活动目标: 1、辨别并模仿其他动物的叫声。 2、熟悉儿歌结构,参与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大书、自制书、动物图片、字卡、幻灯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大书,师幼共读。 (1)教师:上次我们学了一首儿歌《什么叫?》,儿歌里面说到了哪些小动物? (2)教师:好,接下来请你们和老师一起看一看,儿歌里是不是有你们说到的小动物? (3)教师:现在我们看到封面,要伸出魔法棒跟老师一起点。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叫?) (4)师示范翻页:现在我们翻开第一页,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页角,轻轻翻。 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朗读儿歌。 2、游戏“猜猜谁在叫?”播放PPT (1)教师:我们上次玩了“猜猜谁在叫”的游戏,你们觉得好玩吗?这次老师也带来了几种小动物,你们来猜猜是谁在叫。 (2)教师:请小朋友轻轻闭上眼睛,听!谁在叫?PPT播放小鸡的声音。叽叽叽,谁在叫?我们完整的说一遍:叽叽叽,鸡在叫。 (3)教师:又有小动物来了!请小朋友轻轻闭上眼睛,听!谁在叫?PPT播放羊的声音,咩咩咩,谁在叫?(羊在叫)真棒!表扬下自己吧! (4)教师:还有一个小动物,请小朋友轻轻闭上眼睛,听!谁在叫?PPT播放牛的声音。哞哞哞,谁在叫?(牛在叫)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5)教师:小朋友真厉害!今天我们又学了这么多小动物的叫声,真开心! 3、师幼共同仿编儿歌。 (1)出示自制书。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书的名字也叫《什么叫?》。可是这本书没有做完,你们可以帮我做完吗? 教师展示两本书,(对比)你们看!哪本书漂亮呀?为什么?大书里面有图片还有字,而我们这本书没有。 (2)介绍图片。 教师:刚才老师给小动物们都拍了漂亮的照片,我们可以用它们的照片来编一首好听的儿歌放进我们的书里,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 (3)仿编儿歌,幼儿自主选择动物,将编入儿歌的动物图片和字卡贴到书里。 ①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帮我编第一页,请你选一个喜欢的小动物贴在书上,儿歌怎么编呢?先说动物的声音,再说谁在叫?那这句儿歌怎么说?(。。。。。。。)教师请幼儿将字条贴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②教师:第二页谁来编呢?好,这句儿歌怎么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③教师:最后一页啦!谁来帮我编?好,这句儿歌之门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教师与幼儿一同完整朗读仿编儿歌。 教师:真开心!我们的书全部做好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拓展延伸。 教师:啊!今天我们编了儿歌,还做了一本漂亮的大书,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去教室和老师照这本大书去做几本小书,好不好?
Ⅳ 求:幼儿园奕阳教育托班下分享阅读《我爱我的家》的教案~
我爱我的家 活动目的: 1通过亲子共同参加健康的活动,使儿童体验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尊敬、关心父母; 2让儿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触,更好地沟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活动准备: 1学生自带全家福和家庭生活照; 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与学生一起活动; 3亲子活动需要的材料; 4课件、需要的歌曲及音响设备。 活动内容及步骤: 一、 活动开始 1、师: 小朋友喜欢唱歌吧?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好吗? (音乐)学生随着音乐拍手歌唱 a、 这首歌的歌词里唱的有什么呢?(家) 师: 妈妈、爸爸和小朋友就组成了一个(家)。 (板书:家) 2,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温暖的家,你的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呢?谁来说说? (拿着照片展台介绍,贴) 生: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还有我。 我有一个美丽的妈妈,还有爱我的爸爸。 这就是我们全家,在公园里,很高兴。 我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宝贝。 这是调皮大王xxx的爸爸,妈妈。 师评:真是一个温暖的家。 你们笑得真灿烂 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师:我们民族有个传统习俗,用12种动物来表示我们是哪一年出生的,常常从生肖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出生年。你知道自己是属什么的吗? (生答,师课件出示动物:猪、狗、鼠、牛) 生答:狗 你一定是9 4年出生的 猪 95 鼠 96 牛 97 4, 师: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属相,那么知道爸爸妈妈的属相吗?知道的请举手! 有小朋友能够上来介绍一下吗? 生:我的爸爸属xx,妈妈是xx,我是xx。 师:真了解你的爸爸妈妈。 (你真棒,真能干) 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真爱你的爸爸妈妈。 5, 好了,(指着照片)孩子们,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那么,爸爸妈妈爱你们吗?(爱) a、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爸爸妈妈爱你的? (指名说) 6,师评:学习上:爸爸妈妈为了孩子们能够学好本领,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只要你们学得好,他们就会很高兴。生活上: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爸爸妈妈都要送小朋友来上学。你生病了,他们比你自己还紧张,看爸爸妈妈是多么的爱你们呀。不管是在你生活中,还是在你的学习上,爸爸妈妈总是能够帮助你,但是对于爸爸妈妈的爱,小朋友可能还了解得不够,王老师知道一个父母爱孩子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放录音) 孩子们听了这个爸爸为了救自己的女儿牺牲了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你想说什么吗? 7,孩子们,从这感人的事件中,我们深深地感到爸爸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为了我们,他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作为他们的儿女,我们应不应该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应该) 师: 怎样爱爸爸妈妈的?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家里是怎样做的。 请小朋友注意看啦,看看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 (放录像*2个孩子定格在妈妈下班回家,生病了的画面) 任钰兵:看任钰宾多懂事阿。 8,唉,任钰宾到了个难题,妈妈生病了,自己该怎么办呢?我们全班小朋友一起帮助他好不好?(好) 假如是你的爸爸妈妈生病了,你会怎样做呢? (讨论) 刚才呀,老是听见很多小朋友说得很好,那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想法用行动表示出来呢? 请小朋友来扮演妈妈或爸爸还有孩子(举手)。 (根据学生指定的角色扮演) 可以提醒:妈妈生病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妈妈: ,终于下班了,今天头晕,有点发烧,一定是生病了,我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行。 孩子:() 妈妈:真是能干的孩子,妈妈舒服多了! 二、表达爱 1,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爸爸妈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爸爸妈妈,我们小朋友在平时可以做些什么事,能让爸爸妈妈更高兴、更快乐呢? (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表演表演) 师巡视,问:你准备如何让爸爸妈妈高兴呢? 你准备给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 你愿意上台去表演表演吗? (生上台) (他是想怎样让爸爸妈妈快乐的) 2、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小家,许许多多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小家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家,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我们的小家,更爱我们的祖国。 三,游戏 因为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所以我们的家越来越温暖,一家人在一起非常快乐,现在有几个家庭想把他们家的快乐带给小朋友,谁先来啊? (最后发奖) 总结:今天这一课, 孩子们了解到了爸爸妈妈是多么的爱我们,我们小朋友更应该去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去爱我们的家。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更爱我们的(祖国)!
Ⅵ 幼儿园分享阅读观摩课后教师随笔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吸取文化财富、获取知识、专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属径之一,被称为“智慧之源”。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首要地位。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塑造品格、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这些仅凭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Ⅶ 幼儿园分享阅读蜜粉教案
设计意图: 《我喜欢》是分享阅读大班上学期的第一读本,由于其内容简单,也适合中班幼儿阅读,读本也巧妙地将叠词"×来×去"的学习融入到对一些常见事物、动物的运动特点的介绍中,读本中还呈现了关于叠词"×来×去"重点的图画线索,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叠词及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运动特点,所以,我选择了此读本在中班开展语言交流活动,也借此机会与开展分享阅读课程的姐妹园进行探讨、交流。 目标拟定: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在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图画,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图画内容。 2.初步理解"跳来跳去"、"飞来飞去"等叠词的含义。 3.喜欢阅读读本《我喜欢》。 根据读本《我喜欢》教学活动设计,结合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水平,我将此次活动的重点、难点分别确定为: 重点:认真观察图画,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图画内容。 难点:初步理解"跳来跳去"、"飞来飞去"等叠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教学活动设计要求,我准备的教学资源是:大书《我喜欢》、幻灯片《动物动起来》 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有三部分:导入活动--活动组织--总结分享。 根据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水平,在第一课时我准备利用遮挡条遮住文字及部分图画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文本。 根据此次教学活动内容设计,我把引导幼儿观看幻灯片《动物动起来》作为此次教学活动的导入。这样设计既联结了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又引导了幼儿观察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环境,鼓励了幼儿大胆表演了动物们的运动特点。幻灯片出示后接着我出示大书《我喜欢》,告诉幼儿这本书也是讲小动物生活习性和运动特点的,为接下来的阅读读本这一活动环节作了充分的准备。 阅读读本这一活动环节的设计特别关键,对此次教学活动是否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环节我的设计主要是出示大书,逐页阅读。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借助遮挡条遮住1-4页图画下面的全部文字,只利用图画线索引导幼儿了解读本内容;在5-8页,我会遮住文字和半幅图画,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激起幼儿阅读图画的兴趣;到了第9页,我会直接出示图画和文本,引导幼儿更加喜欢《我喜欢》这一读本,体会这一读本幽默的故事结局。 经过阅读图画这一环节师幼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幼儿已经对读本有了初步印象,阅读兴趣也提升了不少,我接着设计了总结分享这一环节来结束本次教学活动。这一环节我会把机会留给幼儿,让他们来说说读本中都提到了哪些动物,他们喜欢生活在哪里,运动特点各是怎样的?激发幼儿喜欢阅读读本《我喜欢》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分享阅读其它读本的阅读兴趣。
Ⅷ 幼儿园教师是怎样指导幼儿进行分享阅读教学的方法有那些
在分享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幼儿学习和理解读本的内容,版提问是一种很重要权的教学手段。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提问可以体现教育目的,突出教学重点,实现难点突破,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实现教学的目标,教师的开放式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幼儿园教师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存在着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只是把提问当作一种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而不知道为什么提问,封闭式提问多。例如:在读本《三只松鼠》的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小松鼠绿绿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今天你们高兴不高兴?”等类似这种提问的现象尤为普遍。教师提问缺乏层次性,表现为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没有针对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当前课堂情境进行灵活调整,仍旧按部就搬的上课。能力强的孩子一节课被提问五六次,而能力弱的孩子可能一次都没有。要改变这种现状,幼儿园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提问,注意提问的适宜性与适时性以及教师的回应方式。
Ⅸ 分享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一、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应该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从幼儿喜欢的故事入手,先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然后让幼儿猜 猜好听的故事是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对图书的认识,激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阅读的兴趣也是通过环境和氛围来加以保持和巩固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幼儿有了初步的阅读兴趣以后,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首先是教师讲,幼儿听,让幼儿发挥听的作用;幼儿对故事或诗歌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指字,教师读,这样,可以同时发挥视听两方面的作用;以后逐步让幼儿练习自己指,自己读。 早期阅读的兴趣不是仅仅通过几次专门的阅读活动获得的。因此,每周的语言阅读活动外,还要在在日常活动中定时和不定时的安排一些阅读时间。如,晨间来园时,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相互欣赏各自从家里带来的书,或是幼儿园的各种图书;自由活动时间,也让幼儿随意地欣赏图书、讲述故事;午饭后,早吃完饭的孩子也可以自由看书;下午离园以前,幼儿也可以自由阅读图书。 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和幼儿进行分享阅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来共同阅读一本书。起初,以成年人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的语言的熟悉性增加来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并最终过度到儿童自己阅读。平时,家长对幼儿的阅读情况多加鼓励,以培养和巩固 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阅读的能力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 摆脱孤立识字的方式,以阅读为主线。 我园在早读课上选用《鹤立阅读丛书》作为教材,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不是切忌孤立地教孩子识字,而是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文,让孩子在优美的诗歌和故事教学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整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掌握字。 2.先读书后识字。一般的阅读训练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我园幼儿阅读训练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我们的阅读丛书中包括诗歌和故事两方面的内容,诗歌明快活泼,故事短小精悍,有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教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教师教幼儿以手指字,眼看字,耳朵听老师朗读,老师读一个字,幼儿指一个字,达到手、眼、耳的协调运做,跟随着教师直接进入阅读状态。几遍之后,幼儿手指字,眼看字,随老师一起读,教师怎么读,孩子跟着怎么读,这样就完成了字音和字形的联系。 3 .综合运用手、眼、口、脑。 如上所说,在阅读时尽可能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使其同时运转,并在每个字上聚焦。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手指着这个字,眼看着这个字,嘴里念着这个字,脑子记着这个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具体操作可由教师或家长握着幼儿的食指,一边读诗歌或故事,一边带领幼儿指字,反复进行,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指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 告诉幼儿“拐弯请注意”。 4.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 在对孩子实施早期阅读训练时,必须顺应孩子的天性。比如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玩,所以阅读活动一定要新鲜活泼,不断添加小游戏;活动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赞许,所以应该多多运用鼓励原则。加强家园联系,让幼儿在家表现出阅读学到的内容 ,得到家长的赞许,激发学习的热情。 5.孩子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在阅读活动中必须自始至终让孩子参与。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要引导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我实践的过程,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自己读、自己想。
Ⅹ 幼儿园分享阅读谁的脚印优秀教案
设计意图: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绘本《谁的脚印》讲述了一个有趣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是谁在这里留下了脚印呢?”带着这样的悬念,孩子开始了阅读之旅。从绘本本身来看,它的画面色调明快,情节突出又不乏丰富的细节,具有极强的可看性和延展性。简洁的话语、重复的句式,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随着阅读的深入,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孩子观察到不同动物脚印的特点,也体验到了主人公的情绪变化。最后,主人公发现:原来是我自己的脚印啊!这样戏剧性的结局给孩子带来了阅读的惊喜。为此,我借助这一绘本为小班幼儿设计了系列活动。 活动一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各种脚印的特点,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有趣和神秘。 3.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一失望一惊喜”的情感变化。 准备: 根据绘本制作的PPT(演示文稿)画面依次为: 1.封面; 2.扉页; 3.第1、2页;4.第3~6页;5.第7~1O页;6.第11~14页;7.第15~18页;8.第19、20页。 过程: 一、观察扉页,引出话题 播放PPT画面2。 师:你看到了谁?(小姑娘。)她在干什么?她发现了什么?(地上有脚印。) 师:地上真的有脚印。仔细看看这脚印是怎么样的?(长长的。) 师:咦?这是谁的脚印呢?(幼儿自由猜测。)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1.播放PPT画面3,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是什么地方?(房间。)你从哪儿看出来是房间?(引导幼儿观察床、床头柜、玩具柜等画面细节。) 师:看看小姑娘的表情,猜猜小姑娘发现脚印后有什么感觉?(请幼儿模仿小姑娘用疑惑的语气说一说:“这是谁的脚印呢?”) 师:小姑娘于是准备去寻找,看看究竟是谁的脚印。 2.播放PPT画面4,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姑娘到哪儿去寻找脚印了?(引导幼儿感受画面背景的变化。) 师:她遇到谁了?(小猫。) 师:小姑娘遇到小猫就问:“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你们猜猜看那是不是小猫的脚印,说说为什么。 师:小猫是怎么说的呢?小猫说:“没有,我的脚印是圆圆的。” 师:我们来看看小猫的脚印是不是圆圆的。(引导幼儿观察小猫的脚印,说说哪儿是圆圆的。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猫的脚印像什么。) 3.播放PPT画面5,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姑娘又遇到了谁?(小鸟。)小鸟在哪儿呢?(请个别幼儿从画面中指出来。) 师:小姑娘问小鸟:“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 师(出示局部画面):咦?小姑娘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姑娘蹲下来的动作,推测小姑娘在观察脚印。) 师(出示全部画面):小鸟的脚印是什么样的?(细细的、尖尖的。)像什么?(小草、树枝。) 师:对了,小鸟说:“没有,我的脚印是尖尖的。” 师:又没有找到脚印的主人,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样?(伤心、失望。) 4.播放PPT画面6,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次,小姑娘遇到谁了?(大象。)您能猜猜小姑娘会怎么问大象吗?(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姑娘就是这么问的:“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 师:大象的个子这么大,它的脚印会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幼儿通过对比画面中的小姑娘和大象,感受大象身躯的庞大,并猜测大象的脚印特点。) 师(出示PPT局部画面):大象的脚印是什么样的?(又宽又大。) 师:原来大象的脚印又宽又大,房间里的脚印也不是它的。 师(出示全部画面):小姑娘和大象在干什么?(大象让小姑娘坐在鼻子上玩。) 师:小姑娘找不到脚印的主人,感到很难过,大象就和她玩游戏。现在小姑娘快乐吗?(引导幼儿感受愉快的情绪。) (教师讲述PPT画面6的内容。) 5.播放PPT画面7,引导幼儿观察。 师:离开大象,想到还没有找到脚印的主人,小姑娘又怎么样了?(引导幼儿从画面上小姑娘的姿态感受她难过的情绪。请个别幼儿学学小姑娘的动作。) 师:小姑娘回到了房间。这时,你看她是高兴还是难过?(高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姑娘笑了,跳起来了。) 师:小姑娘为什么突然高兴起来了?可能是什么原因?(幼儿想象、表达。) 师:看,这里小姑娘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小姑娘已经知道是谁的脚印了。你知道了吗? 6.播放PPT画面8,引导幼儿观察。 (1)观察画面,推断脚印的主人。 师:来了一只小狗,脚印是它的吗?(不是。)那是谁的?(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还出现了什么,并推断出是鞋子留下的印子。) (2)点击画面2和8,比较鞋子和鞋印的相似度。 教师讲述故事,揭示谜底:“原来是我自己的鞋印啊。” (3)引导幼儿观察小姑娘开心大笑的表情,一起体验快乐的情绪。 三、观察封面,引出故事的题目 1.播放画面1,师幼共同梳理故事情节。 师:小姑娘在寻找脚印的过程中遇到了谁?最后她发现脚印是谁的?鞋子在哪里?(请个别幼儿从画面中找出来。) 2.教师揭示故事的名字。 四、按顺序观看画面,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二 目标: 1.学习有序地翻阅图书,跟随故事讲述的节奏翻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感受重复句式的特点,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3.体验阅读的乐趣。 准备: 实物展示台,师幼人手一本绘本,小花裙、小猫、小鸟、大象等胸饰。 过程: 一、有序翻页,阅读图书 1.教师运用“打招呼”小游戏,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请你们把图书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摆正。 师:眼睛看着书上的小姑娘,手指点在上面,和小姑娘打个招呼吧。 师: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和小动物打个招呼。 2.教师运用实物展示台,和幼儿同步翻阅图书,指导幼儿正确翻页。 (1) 看封面。 师幼一起指着封面上的问号,说出故事的名字“谁的脚印”。 (2)介绍翻书方法。 师:请你们把两只手放在书的两边,左手轻轻压住书的左边,用右手翻书。(镜面示范。)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讲故事,讲述中要求幼儿用手指出画面中的主要情节,眼睛跟随画面。一页讲完后,提醒幼儿翻页。 二、角色表演,练习对话 1.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姑娘、小猫,表演对话。 师幼翻书至小花猫页面。 (1)师:小姑娘问了什么?小猫是怎样回答的?我来扮演小姑娘,请小朋友扮演小花猫,一起来说说吧。 (2)请个别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扮演小花猫,和教师扮演的小姑娘进行对话表演。 2.幼儿分组扮演小姑娘、小鸟,进行对话表演。 师幼翻书至小鸟页面。 师:他们说了什么?谁愿意来扮演他们? (1)请幼儿两个一组表演对话。 (2)引导幼儿在对话中加入角色特点,用细细的声音学小鸟讲话。 师:小鸟那么娇小,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3)男女分组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表演。 3.幼儿模拟大象的声音,进行对话表演。 师幼翻书至大象页面。 (1)师:他们说了什么?谁来试一下? (2)学习用大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