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22 19:38:09

⑴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0〕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各相关单位:

为了充分发挥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咨询工作中的作用,规范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的遴选和管理,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能力,部进一步增补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力量,制定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将《办法》、《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名单》、《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2010年工作要点》和《七个区片及专家组安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健全完善各级专家管理相关规定。各地要参照《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管理有关制度,强化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指导和监督地质灾害防治的职能。

二、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做到专家管理有机构、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培训、交流和信息沟通工作。

三、落实应急装备。积极协调安排资金,落实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装备,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件:1.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管理暂行办法

2.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名单

3.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2010年工作要点

4.七个区片及专家组安排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日

附件1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咨询工作中的作用,保障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有效开展工作,规范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的遴选和管理,健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决策咨询机制,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根据《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是指入选国家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的专家。

专家组和专家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管理和建设。

专家组由国土资源部按本办法从专家库中遴选产生。

第三条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以下简称“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具体负责专家组和专家库的建设、联络和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建立专家信息库,记录专家的主要学术活动、学术研究成果和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二)协助专家组组长组织和召集专家组专家会议;

(三)组织和协助专家完成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工作;

(四)组织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和有关培训活动;

(五)联络专家,处理其他相关事宜。

第四条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由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应急管理、基础地质、岩土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等领域的国内知名学者组成。

第五条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熟悉突发事件应对和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了解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及基本程序,能以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能积极参加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置或其他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技术指导和政策咨询。

(三)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所在专业领域10年以上工作经验,熟知其所在专业或者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和动态,专业造诣较深,享有一定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具有现场处置和一定管理经验。

(四)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资深专家和两院院士除外),健康状况良好,能够保证正常地参加各类地质灾害应急咨询、技术支持工作和有关活动。

第六条入选专家库及专家组成员聘任程序:

(一)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第五条之规定向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推荐专业领域相应专家的后备人选名单。推荐应当事先征得被推荐人同意。

(二)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根据被推荐人的具体情况,决定入选专家库的人员,并且在入选专家库的人员中遴选出专家组专家,报国土资源部审定。

(三)经批准后的专家组专家和专家库专家名单将分别由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和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公示。

第七条专家组专家实行聘任制,由国土资源部颁发专家组专家聘书。

专家组专家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任期届满,自动离职或重新办理有关手续。

根据工作需要增补的专家组专家,从专家库中遴选,并按程序报批。

第八条专家组专家因身体健康、工作变动等原因不能继续参加地质灾害应急咨询等相关工作的,经本人申请,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可退出专家组。

连续1年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国土资源部组织的有关活动的,视为自动退出。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不遵守本管理办法规定的专家组专家,国土资源部有权解聘。

第九条各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可以根据需要从专家库中选取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参与有关地质灾害应急咨询工作。

第十条有关部门和单位邀请地质灾害应急专家以国家地质灾害应急专家身份担负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须事先应征得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的同意。

未经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批准,专家组成员不得擅自以专家组的名义组织或参加与地质灾害应急有关的其他活动。

专家组专家参加除国土资源部以外的其他单位委托的地质灾害应急咨询工作,其意见或建议不代表国土资源部的意见或建议。

第十一条派请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参加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现场处置和地质灾害应急咨询工作的单位,应当为专家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必要的工作条件,保障专家人身安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法律法规政策的相关规定供专家参考。

第十二条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照本管理办法,积极参加各类地质灾害应急咨询工作,为全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协助处理突发地质灾害事件,指导和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必要时到事发现场参加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专家参与应急工作后,应将应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书面报告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

(二)参与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评估、性质和责任认定;

(三)参与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重大课题研究,参与地质灾害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提供依据;

(四)参与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及相关学术交流与合作;

(五)承担其他与地质灾害应急有关的工作。

第十三条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保守国家秘密和被调查单位的商业和技术秘密,未经授权不得向任何人发布所承担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信息,违反有关规定的,一经查实即取消专家资格,如造成损失,将视具体情况,追究法律或经济责任。

对有特殊保密要求的,专家库和专家组专家在不担任专家之后,也需按照有关要求不得泄露担任专家期间获知的被调查单位的商业和技术秘密,违者由当事人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专家组在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日常工作方式为:

(一)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家组专家会议,总结全国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管理工作,表彰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专家,开展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应急处置技术的研讨和交流等。

(二)组织有关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座谈或会商,研究有关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专项工作。

(三)受委托开展其他专项工作。

第十五条国土资源部和有关部门或单位在指派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执行任务时,应当同时通知专家所在单位。专家接到任务通知后,应如期抵达指定地点执行任务,专家如不能承担任务或不能按时到达,需在事前及时说明。第十六条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所在单位应积极支持专家参加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不低于原工作同等待遇保障。

第十七条对工作优秀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国土资源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十八条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受委托执行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置、调查任务或参加有关会议和培训等相关工作,所需经费由指派部门或聘请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报销。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2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名单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附件3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2010年工作要点

一、应急专家组职责任务

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0〕49号)、《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响应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国务院应急办《关于印发<应急管理专家组201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应急办函〔2010〕60号)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组织联系应急专家,为部应急响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2009年,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以下简称“应急专家组”)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重点,较好地发挥了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作用。特别是对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险情、“6·5”重庆武隆山体崩塌灾情和“7·23”四川康定泥石流灾情等多起重大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响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2010年工作重点

2010年是地质灾害应对形势异常严峻的一年,应急专家组应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咨询、指导和服务作用,紧紧围绕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根据需要积极参与重大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置的决策咨询服务工作。

(二)针对2010年的极端天气增多等情况,重点协助、指导汶川和玉树震区、三峡库区和交通干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协助做好“十二五”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准备工作,参与修订、完善《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协助、指导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预案制修订工作,参与制定、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四)协助、指导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协助研究制定应急演练规程、评估指南。

(五)结合2010年地质灾害应急重点工作,围绕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等重点和热点问题,适时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组织召开相关探讨会,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

(六)协助做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协助、指导建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标准、规程、模式等。

(七)协助做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培训教材的编写及培训工作。

(八)选择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的重特大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组织专家组成员以客观、科学、全面的态度进行汇总和分析评估,编辑《重大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典型案例分析》,供各级领导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人员借鉴和参考。

(九)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跟踪掌握、消化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经验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加强与境外学术机构及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我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要进一步做好专家组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支持专家组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家组内部信息通报、业务交流、保密规定制度。加强与国家、地方和其他部门应急管理专家的交流学习,互通情况,共同探讨研究相关问题。

附件4

地质灾害防治这一年2010

⑵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

国土资电发〔2010〕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部宣教中心、部人力资源中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部决定于2010年4~9月,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机构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宣传培训活动,将其作为2009年全面培训县(市)、乡(镇)村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工作的后续专业培训任务,纳入今年重点工作计划,部成立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以下简称“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2),负责全国具体宣传培训组织协调工作。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相应成立省级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安排相关单位负责具体宣传培训组织调工作。

二、结合实际,编制实施方案

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要按照“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1)的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的“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宣传培训主题、目的、对象、内容、教材、师资、进度安排及组织机构等。

三、认真准备,保证培训质量

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要组建好本地区的师资队伍,部将对师资队伍进行统一培训,具体培训通知另发。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编制统一培训教材,各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在收到部统一培训教材后,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准备具体教案。各地要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教材编印和举办培训班。要全力做好本辖区内宣传培训活动的各项组织工作,保证宣传培训任务按时完成。

四、注重沟通,加强督促指导

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要及时了解本地区宣传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报告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在及时了解各地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会同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深入基层,加强对宣传培训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五、抓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会同各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在掌握各地宣传培训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在组织动员、实施方案编制、教案编排、方式创新、提高质量等方面的好做法,并组织推广,促进宣传培训活动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六、联合媒体,做好宣传报道

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邀请和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国土资源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参与有关宣传活动。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应组织省(区、市)内相关主流媒体,适时开展对活动的宣传报道,掀起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热潮,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推动培训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请各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各自的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于2010年3月31日前报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

联系人:胡杰010-66558318

沈伟志010-66558321

传真010-66558316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附件:1.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

2.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1

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

一、宣传培训主题

本次活动主题为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主要培训和宣传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宣传培训目的

提高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发区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增强应急能力,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

三、宣传培训对象

本次宣传培训活动范围为所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国土资源所和乡村。培训对象为国土资源所所长和从事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人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测群防员。

四、宣传培训主要内容

(一)山区农村房屋选址、建设中如何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意识地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二)汛期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时段,如何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

(三)如何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临灾时如何启动实施预案;

(四)如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宣传要点;

(五)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法律知识要点,行为守则,如何组织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如何指导群测群防工作。

五、组织机构

由办公厅、人事司、环境司、宣教中心、人力中心、地调局、监测院共同组成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境司,办公室主任由环境司司长担任,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参照成立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

六、培训教材

部组织地调局、监测院等单位的专家编写统一的培训教材。各地可直接使用部统一培训教材,也可组织编写适合本省(区、市)地质灾害实际情况的培训教材。

七、培训师资

部抽调相关单位技术人员组成部培训讲师团,人数为10人左右,负责示范培训并指导省级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所掌握的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分布情况,遴选对本辖区地质灾害情况熟悉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培训,人数为20人左右。

八、时间安排

宣传培训活动从2010年4月开始,至2010年9月结束,共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为:

(一)启动准备

2010年3月中旬,部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正式启动宣传培训活动。

2010年3月中旬为宣传培训活动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编写培训教材,遴选培训师资。

(二)培训

2010年4~5月,部举办示范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各地遴选的师资队伍以及省、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灾害管理人员和部分乡(镇)国土资源所干部,共计培训1000人。6~9月,各地全面开展培训活动,由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负责组织培训乡(镇)国土资源所干部,共计培训1000人。同时,部将组织编制地质灾害宣传培训专题片,利用中组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进行播放,各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要适时组织观看培训,共计培训10万人。

(三)总结和表扬

2010年10月15日前,各省(区、市)完成宣传培训活动总结工作,10月30日前,部完成全国宣传培训活动总结工作。部将对各地在宣传培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附件2

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关凤峻 环境司 司长

副主任:孙家海 办公厅 副主任

孙喜华 人事司 副巡视员

柳源 环境司 巡视员、三峡办主任

周爱群 宣教中心 副主任

闫建新 人力中心 副主任

殷跃平 地调局 主任

侯金武 监测院 院长

成员:张绍杰 人事司 处长

熊自力 环境司 处长

谢辉 办公厅 处长

桂梅 宣教中心 处长

张春雨 人力中心 处长

张作辰 地调局 处长

李铁峰 监测院 室主任

胡杰 环境司 副处长

沈伟志 环境司 主任科员

商冉 环境司 副主任科员

⑶ 二七区国土资源局

二七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偏西南部,东与管城回族区接壤,西与中原区、荥阳市毗邻,南接新密市、新郑市,北连金水区;东西宽15.5公里,南北长18公里;平均海拔193米。全区总面积达156.2平方公里,建成城区面积32.7平方公里;全区总居住户231299户,总人口670566人。区辖大学路、五里堡、德化街、解放路、铭功路、一马路、蜜蜂张、福华街、建中街、淮河路、京广路、嵩山路、长江路13个街道办事处,125个社区,1个乡——侯寨乡,1个镇——马寨镇,15个村委会。

王波 党委书记、局长(女)

崔绍光 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正科,1月任)

张瑞 副局长(正科)

李先红 副局长(正科、3月任)

赵伟东 副局长(正科、10月任)

张超 副局长、土地储备中心主任(正科、10月任)

朱永才 副局长

彭万化 纪委书记

宋英 党委委员(女,6月退休)

王玉霞 工会主席

王波简介:女,1968年4月出生,河南省郑州人,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8月~1991年3月,在郑州电缆厂工作;1991年3月~1999年3月,在二七区大学路办事处工作,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1999年3月~2003年3月,在二七区一马路办事处工作,任党委委员、副主任;2003年3月至今,在二七区国土资源局工作,2003年3月~2006年10月,任党支部副书记、纪检组长,2006年10月~2007年11月,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7年11月至今,任党局委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二七区国土资源局机关设1室3科: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土地管理科和矿产资源管理科;设国土资源监察执法大队、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测绘队、土地储备中心4个二级机构。辖第一、第二、第三、侯寨理所、马寨5个国土资源管理所。

【土地资源】二七区土地总面积为15620公顷,农用地7065.55公顷,其中耕地2284.83公顷,园地2046.54公顷,林地2322.67公顷。其他农用地411.51公顷;建设用地8074.33公顷;未利用地480.12公顷。

【耕地保护】探索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明确耕地保护责任,强化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实施耕地保护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做到图、表、册与实地一致;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全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吃紧的情况下,完成1090亩占补平衡任务。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5月,二七区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郑州市政府批准实施。结合二七区发展战略,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原则,将小城镇规划、产业规划、路网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对1.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为辖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保障。编制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对策》,拟定《土地储备整理300亿投资计划》,为“十二五”规划期间辖区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用地管理】全年共上报建设用地4420亩,一大批重点项目、市政工程及公益设施用地得到有力保障。全年共分9个批次进行了22个项目、共计3500余亩的国有土地征收报批工作,批准建设用地3024.22亩;协助区政府完成了24个项目、共计920余亩的集体建设用地的审批工作。高质量完成郑少连接线、石武客专、金水河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治理项目,共计2500余亩土地的附属物清点、计价和清算工作。

【土地利用管理】全面清查闲散土地,深入挖潜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共清查出闲散土地370余亩,起草《全区闲散土地处置办法》,为促进全区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针对在农村土地管理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起草《二七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意见》,并在张河安置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地籍管理】全部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农村土地调查成果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城镇土地调查通过省土地调查办预检,待国土资源部验收;为加速“城中村”改造进程和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完成94宗、9700余亩“城中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完成马寨镇马寨村等5个行政村土地确权细化调查工作,共确权土地1.4万余亩,实地指认确定界址点4000多个,涉及界址边长约45公里;严格土地登记程序,完成城镇住房登记发证、换证6187户,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86宗。

【矿产资源概况】二七区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分布于辖区西南部,以煤炭、石灰岩、粘土为主。煤炭保有储量8277.7万吨,石灰岩储量4647.78万吨,砖瓦用粘土储量68.46万吨。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积极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完成采矿许可证延续和采矿权年检工作,矿山开发利用年检率达100%。全年共开展动态巡查、专项检查30次,有效杜绝了无证采矿、超层越界采矿等违法行为和粘土砖瓦窑厂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积极推进规范化矿政国土资源管理所的创建工作,侯寨国土资源所和马寨国土资源所完成规范化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起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编制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召开“二七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五到位’培训会”,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深入村镇广泛宣传、讲解,不断增强辖区干部群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力度,成功协调煤矿塌陷区居民搬迁,确保全区无一起地质灾害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了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执法监察】健全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实施乡(镇、街道)、村(社区)、大学生村官、国土所人员分包监管责任制,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监察执法大队、执法中队及村级土地协管员的合力作用,通过联席制度、函告制度,强化联合执法机制。坚持三级动态巡查机制,结合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开展各级巡查7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车辆600余台次,行程超过25000公里,发现并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8宗,涉及土地面积666.3亩。接上级转办和受理群众举报案件共11件,全部予以查处,土地违法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09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的检查验收。

【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规范信访工作办理程序,坚持领导干部一岗双责、领导信访接待日等信访工作制度,完善并充分发挥区、乡、村三级信访网络作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排查,逐件落实,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接收上级部门转办及群众来信来电来访68件,信访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43%,群众满意率达96%。

(许群)

⑷ “8·”新疆玛纳斯县芦草沟矿区泥石流

1 引言

2013年8月14日17~19时,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芦草沟矿区突降暴雨,形成洪水泥石流灾害。洪水泥石流对矿区内天安煤矿、园丰煤矿造成一定破坏,但因预警预报及时准确,在该次山洪泥石流爆发前,矿山值班人员立即启动防灾应急预案,对受威胁人员实施了应急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成功避免50人、100万元财产损失。

此次洪水泥石流对矿区内的工业广场、职工宿舍、库房及电器设备等造成一定毁坏,估算直接经济损失约40万元。

接到灾情报告后,玛纳斯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等一行5人于8月15日早上10点赶赴芦草沟矿区调查灾情。要求矿区在清理矿区堆积物的同时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要做好进一步防范措施,建在沟谷的宿舍不允许居住工人,必须全部搬迁至办公楼安全地带,同时要加强对矿区上游沟谷的监测。

2 地质灾害灾情概况

2.1 基本情况

芦草沟为玛纳斯河上游支流,补给来源主要为冰川融雪水和大气降水,沟谷仅在春季融雪或夏秋雨季有短暂水流汇入玛纳斯河。此次产生泥石流灾害的沟谷为芦草沟支沟,海拔1000~2000m,沟向正北,沟谷纵坡降为270‰,流域面积约4km2。平时为干沟,降雨或融雪时沟内形成汇流。

矿区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和侏罗系的砾岩、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泥石流物质来源多为坡积物、冲沟两侧风化崩塌坠落形成的碎屑物质和块石,两侧沟谷坡度在25°~45°,植被较发育。

8月14日玛纳斯南山矿区降水量在6~12mm,为中量降雨。由于山区多有局地强降雨,据查此次暴雨量为近10年来历史最大。灾害发生后,天安煤矿只是工业广场部分被洪水冲毁,损失较小。洪水泥石流堆积体将园丰煤矿矿区食堂南部80m长、5m宽、2m多深的泄洪沟填平,泥石流冲开矿区食堂附近的截洪坝冲入食堂北侧花园、职工宿舍、职工活动室等房屋,房间内进水达1m深(含大量泥沙)。洪水冲刷道路形成1.5m深的沟渠。洪水泥石流过后在职工宿舍区、工业广场平缓处堆积1~2m厚泥砂石块,粗略估计在1500m3左右,为小型水石流型灾害。

2.2 成因分析

玛纳斯县南部山区位于天山山脉北坡,降水较丰富,芦草沟泥石流灾害较发育,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春季融雪和降水较为充沛的4~9月,此次暴雨量为近10年来历史最大,是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因素。沟谷较狭窄,两侧山体坡度较大,十分容易形成汇流。矿区地层岩性为易风化的砂岩、泥岩,泥石流物质来源为冲沟两侧岩层风化剥落形成的碎屑物质坡积物和沟谷内以往堆积体。此次泥石流形成区和流通区界限不明显,受灾地点沟谷既有堆积也有侵蚀,沟谷既是流通区也是形成区。矿区沟谷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强降雨是导致此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图1 沟谷内泥石流堆积体

图2 沟谷内受威胁的职工宿舍

图4 矿区及周边地貌(向南)

3 地质灾害巡查监测

3.1 日常巡查监测

玛纳斯县芦草沟矿区是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段,每年玛纳斯县国土资源局都要协助政府和矿山签订《地质环境保护责任书》,向矿区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对各矿区人员开展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教育,增强矿区工作人员的防灾避灾意识。针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疆国土资源厅在今年汛期专门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开展了在建工程和矿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并进一步落实了矿山的防灾责任,在汛期雨季24小时值班监测,并保持信息畅通,做好值班、动态监测记录等,确保了地质灾害防灾预警工作的正常开展,保障了矿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2 灾害应急预警机制

自治区、昌吉州、玛纳斯县三级国土资源和气象部门均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2013年8月13日县国土资源局和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降雨气象过程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随后县国土资源局及时将预警信息通知了地质灾害预警区域内的相关乡镇场和矿区。8月14日17~19时,玛纳斯县芦草沟矿区突降暴雨,在该次降雨前,该矿值班人员立即启动防灾应急预案,对受威胁的50人实施了应急转移,迁至矿区办公楼等安全地带。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玛纳斯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等一行5人于8月15日早上10点赶赴芦草沟矿区调查灾情。根据现场勘查的情况要求矿山企业进一步做好防范措施,安排人员继续做好监测、值守工作。

4 地质灾害避险安置

因预警预报及时准确,在此次泥石流爆发前,矿山对受威胁的50人实施了应急转移,避让至矿山办公区安全地带,搬运部分生产资料。由于提前预报,防灾避险措施得力,泥石流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情调查后,玛纳斯县国土资源局给天安煤矿和园丰煤矿下发整改通知,要求矿山聘请有关专家对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在清理矿区堆积物的同时仍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要进一步做好防范措施,建在沟谷中的宿舍不允许再居住,必须全部搬迁至办公楼安全地带,同时要求加强对矿区上游沟谷的监测,一旦发现有发生地质灾害迹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5 经验与启示

此次成功避险说明平时较扎实的地质灾害预防基础工作是关键。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是我们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1)扎实的地质灾害预警基础工作是关键。此次地质灾害发生前,县国土资源局和气象局进行了较准确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矿山值班人员能够立即启动防灾应急预案,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域,从而避免了人员伤亡,减少了财产损失。平时较扎实的地质灾害预防基础工作是此次成功避险的最主要原因。

(2)要落实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人员并加强培训。随着经济发展,矿山开采活动日益增加,矿区地质灾害是近几年来新疆乃至全国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灾责任意识和防治避险知识培训是避免矿山人员伤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有助于逐步完善预案、增强预案的实效性、可操作性的。

⑸ 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投标文件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怎么写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地质灾害一般发生在西部广大山区,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控 制也跟普通的建筑工程有较大区别,本文主要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的影响因素,施工过程控制,重点工序等方面介绍地质灾害治理工 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关键词]地质灾害;施工;质量控制  2008 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一进入汛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在地震灾区频频发生,每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给当地人民群 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面对地质灾害现场的惨烈场景,对地 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治理施工质量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地质灾害发生时的破坏影响力,只有切实做好了地质灾害 施工的质量控制,才能达到设计预期的防治效果,才能保护好人民 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就地质灾害治理施工 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总结以下几点。  1 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 遵循“信息法”施工,“动态设计”的原则,在安全可靠、科学经 济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特点的地质灾害应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理措 施。  治理滑坡地质灾害一般采用:混凝土挡墙、锚索、抗滑桩等;治 理危岩、崩塌地质灾害一般采用:锚杆、锚索、挂网喷射砼护面、 主、被动网、拦石墙等;治理泥石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拦挡坝、 钢筋石笼拦挡墙、防护提等。各项治理措施中以锚索、抗滑桩的施 工质量控制难度最大。  2 影响质量因素  2.1 人的因素  (1)人的技术水平  人的技术水平、操作技能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一些主要技 术工种和岗位施工人员,如钻工、焊工、钢筋工等都须经技术培训 取得岗位证书,而且还须具备一定的地质灾害施工经验和熟练的操 作技能。  (2)人的质量意识  人的质量意识是指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加 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员质量意识,增强 工作责任心。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造福灾区群众的民生工程,施工 人员责任重大。  2.2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 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水泥、钢筋、钢绞线的质量控制, 是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 2.2.1 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 (1)水泥、钢筋、钢绞线等主要外购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 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否则不准进入工地现场。 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等,所采用水泥、砂、 石、等材料,都必须按有关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现场见证取样。  (3)要使施工人员对施工准备使用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 围必须充分了解清楚,慎重选用,严禁乱用、错用。  2.2.2 材料质量控制内容  (1)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质量 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相比较,借以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及材料 能否用于工程施工中,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质量信息。  (2)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即所采样品的质量应能代 表该批材料的质量。在采取试样时,必须按规定的部位、数量及采 选的操作要求进行。材料的检验取样应按规定进行,随机抽样法、 二次抽样法、分层抽样法等方法取样。  (3)材料的选择不当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 量事故。为此,必须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 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选择和使用材 料。  2.3 机械设备的控制  钻机、灌浆机是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设备,对工 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工程施工阶段, 必须综合考虑现场条件、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技术经 济等各种因素制订机械化施工方案。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 机联系,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从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角度出 发,应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 加以控制。  2.3.1 机械设备的选型  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符合地灾治理施工条件,按 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 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等原则,突出机械与施工相结合的特色,使 其具有工程的适用性,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具有使用操作 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 如预应力张拉设备,根据锚具的形式,对于锥锚式千斤顶,适用 于张拉钢筋束的ovm 型锚具。从保证质量和可靠地建立预应力值出 发,则必须使千斤顶的张拉力大于张拉程序中所需的最大张拉值, 且对千斤顶和油表一定要定期配套校正、配套使用,在使用中,若 干斤顶漏油严重,油表指针不能回到零,更换新油表时,均须重新 校正。  2.3.2 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 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 环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 “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 2.4 环境因素的控制  影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如场区溶洞较多, 节理裂隙发育,锚索灌浆量大,要特别注意锚索注浆这工序的控制; 如遇低温天气,则应加强对现浇混凝土的保温控制。往往前一工序 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 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 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 3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3.1 施工准备过程中质量控制  (1)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 制、投资控制三大指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为此,在制订和审核 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际,优化施工方案,积 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劳动力,对 总体计划要有周全、细致的安排,对施工中易碰到的技术问题要有 详细的针对性措施。  (2)治理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召集有关技术人员共同进 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 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对于特殊工种人员操作前要进行技术培训, 经考核持证上岗。  (3)建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成的质量检查监督机构,定期对工程 质量进行检查。  (4)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的qc 领导小组, 负责领导该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各小组均应制定自己的管理 目标,以便遵照执行与检查。  (5)降低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的损伤,从材料出厂至材料最终使 用,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加控制,保证材料完好无损地送到施 工人员手中。  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1)每道工序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治理设施的 位置、标高进行全面复核,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 (2)加强现场联系,定期召开协调会,协调交叉施工中的相互关系。 事前以工程联系单书面通知对方。施工期间必须遵循先后原则,后 者不得强行施工。  (3)为了实现质量目标就要调动每个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搞  好压力传递,管理人员做到目标明确、指挥分工、管理到人。现 场施工控制线、材料供应控制线、内业管理控制线、现场文明施工 管理控制线。每条控制线由若干人组成,指定专人负责,并分别与 项目经理签订责任状,与经济利益挂钩。  (4)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五合一”记 录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追踪“病灶”,对症“下” 药。  质量管理小组在每月月底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议。活动过程严格 按照pdca 循环有秩序地开展,即按p(计划)、d(实施)、c(检查)、 a(处理)工作程序进行。  各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实行质量程序控制。根据设计及规范 要求,编制各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并按各质量控制程序 图进行施工。  3.3 重点工序质量控制  3.3.1 锚索施工质量控制  (1)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稳定,对紧固体的紧固必须有人复核,搭 设位置必须根据锚索孔的位置确定。  (2)钻机在脚手架上必须固定牢固,避免因钻机固定不牢而导致孔 位出现偏差。  (3)若遇坍孔,应立即停钻,进行固壁注浆处理,注浆24 小时后 重新扫孔钻进。  (4)锚孔要清洗干净,空中不得留有岩粉和水。  (5)锚索的编制要确保每一根钢绞线始终均匀排列、平直、不扭不 叉,锈、油污要除净,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者应剔出。  (6)锚索下科长度允许误差不应超过规范,并对锚索按孔号相应编 号。  (7)锚索的张拉要在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  (8)张拉前必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保证各级张拉的稳定时间。 张拉到位后用机械切除多余钢绞线,严禁电割、氧割。  (9)桩上锚索的张拉必须按张拉程序进行,即:从上到下的原则进 行张拉、锁定。  3.3.2 抗滑桩施工控制  (1)抗滑桩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核对滑动面情况,及时进行岩性资 料编录,当其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进行处理。  (2)施工宜在旱季进行,当雨季施工时,孔口应搭雨棚,做好锁口, 孔口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  (3)施工前应准备备好各项工序的施工机具和井下排水、通风、照 明设备。  (4)施工时整平孔口地面、设置地表排水、截水及防渗设施。应对 滑坡变形、移动进行监测。  (5)开挖及支护应分节开挖,分节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不 宜过长,不得在土石层变化处和滑床面处分节,挖一节应立即支护 一节。  (6)开挖应在上一节护壁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护壁混凝土模板的支 撑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持护壁结构不变形后方可拆除。  (7)开挖桩群应从两端沿滑坡主轴间隔开挖,桩身强度不低于设计 强度的75%时可开挖临桩。  (8)钢筋笼搭接接头不得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处。  (9)抗滑桩桩身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断面净空,混凝土护壁应清 洗干净。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桩间支挡结构及与桩相邻的挡 土、排水设施,均应按要求与抗滑桩正确连接、配套完成。  3.4 成品保护措施  对已经施工完成的防护结构,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受损、 从而才能保证结构物的质量。加强养护,使成品尽快达到设计强度; 加强覆盖,以免成品受损;设挡保护;增设标识;建立责任区,落 实到人,实行损坏赔偿制度。  3.5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  建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初步验收机制。治理工程完工后,由监理 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初步验收。 初步验收由业主邀请有关单位和专家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实体 和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待初步验收合格,通过一年的治理效果监测 后再进行最终验收。只有达到预期治理效果的,才能办理最终验收 相关手续。

⑹ 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红河洲人民政府、元阳县人民政府、红河州国土资源局

(2011年5月)

主办单位:红河州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元阳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红河州国土资源局

地点:元阳县新街镇下节街村委会

时间:2011年5月30日上午正式演练。

参加人员:红河州人民政府何文亮副秘书长、红河州国土资源局周强副局长、红河州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许涛科长、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白乐章,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及新街国土资源分局,新街镇政府机关各站所和下节街社区、民兵,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受威胁的群众,约计700余人。

演练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应急演练的目的

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能力和群众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防灾避灾意识,在临灾时能快速有效撤离避让,努力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应急演练的地点和任务

元阳县新街镇下节街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拟设场面:遭强降雨,发生山体滑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立即启动《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快速组织危险区的群众撤离,全力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演练的原则

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演练的组织领导

指挥长: 白乐章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副指挥长: 毛雪冰 县政府办副主任

高荣奎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白玉文 新街镇党委书记

王建福 新街镇人民政府镇长

成员: 白海荣 县民政局局长

龙正福 县交通局局长

朱树海 县卫生局局长

张红卫 县气象局局长

马正学 县水利局局长

唐 斌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马正福 县教育局局长

刘天学 县财政局副局长

白明祥 县公安局副局长

周 柱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杨宏敏 元阳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下设九个工作组:

(一)综合联络组

组长:毛雪冰县政府办副主任

成员: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

职责: 负责应急成员单位之间的相关协调与联系, 新闻媒体单位的联络, 领导讲话稿撰写等工作。

(二)现场准备组

组长: 白玉文 新街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 周柱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成员: 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 新街镇人民政府。

职责: 负责应急演练现场的准备等工作。

(三)交通治安组

组长: 白明祥 县公安局副局长

成员: 县公安局抽调民警和新街镇派出所民警

职责: 负责拟灾害发生区域的警戒、 治安和交通管制, 负责对有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 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 参与灾害发生现场的赴救及处置工作; 确定灾害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 负责相关灾害直接责任人的监护和逃逸人员的追捕; 参加灾害调查。

(四)应急抢险组

组长: 白明祥 县公安局副局长

副组长: 白玉文(新街镇党委书记), 王建福(新街镇人民政府镇长), 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

成员: 新街镇政府机关和各站所干部职工, 社区干部、村小组组长, 民警、 民兵等及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临时抽调工作人员。

职责: 负责组织受灾群众的撤离、 现场抢险救灾等工作; 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 《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的各自职责, 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必需的救灾物资、设备、 资金等和其他保障措施, 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电力部门负责尽快抢修恢复供电设施, 保障灾区供电。

(五)医疗救治组

组长: 朱树海 县卫生局局长

成员: 从县人民医院、元阳民族医院等抽调

职责: 负责组织指挥受灾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 做好灾后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六)灾情调查组

组长: 高荣奎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副组长: 周柱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成员: 从县国土资源局抽调

职责: 负责灾害调查和统计工作。

(七)后勤保障组

组长: 王建福 新街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 刘云 新街镇人民政府分管副镇长

成员: 从新街镇政府抽调

职责: 负责食宿安排、车辆派遣等工作。

(八)善后处置组

组长: 白海荣 县民政局局长

成员: 新街镇党委、政府, 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

职责: 新街镇牵头, 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配合, 受灾村(组)群众参加, 做好遇难、受伤人员及家属的安抚和灾后重建工作。

(九)宣传报道组

组长: 白波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成员: 宣传部、广电局等抽调

职责: 负责应急演练(应急救援)等工作的宣传报道。

五、 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会议由红河州国土资源局领导召集县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相关部门领导、新街镇主要领导等参加。

会议内容:

(1)县人民政府领导讲话, 通报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2.参演单位专业队伍和人数以及演练前需准备的物品

(1)县人武部、 民兵应急分队共20人。 负责其他参演单位所需迷彩服、 十字镐、铲子、钢钎等器材的准备。

(2)县公安及交警30人。负责治安和交通管制警示标志。

(3)县卫生局8人。负责120急救车辆以及急救器材、卫生防疫消杀和演练灾民的伤病检查治疗器材的准备。

(4)县民政局2人。负责救灾、慰问物资、安置灾民相关表卡的填报准备。

(5)元阳一小3人。负责演练前组织、宣传发动。

(6)县教育局2人。负责参演学生的组织和动员。

(7)县电信公司2人。负责现场的通信保障。

(8)县气象局1人、县供电公司1人、县自来水公司1人、县水利局1人、县安监局1人、县环保局1人,按各自工作职能准备相应器材。

(9)新街镇干部15人。负责演练前演练区域村民的动员和群众会的召集。

(10)参演群众250人,元阳一小师生250人。由新街镇政府、元阳一小学、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落实好人员。

3.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熟悉下节街社区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熟悉下节街社区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做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熟悉下节街社区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师生)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新街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新街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20人,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县国土局、县教育局、新街镇政府及相关的新街镇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

(二)演练工作程序

2011年5月30日上午8:30全体演练单位在七中待命,观摩人员由工作人员安排进入观摩地点。

8:50,红河州人民政府领导宣布元阳县新街镇下节街村委会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开始。

9:00,下节街社区负责人向新街镇人民政府报告:“因昨夜连续大雨,下节街社区3、4、6组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表明滑坡体与后缘裂缝加宽,有出现滑坡可能。”

9:05,新街镇党政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赶到现场发现险情加剧,立即下令启动新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在新街镇畜牧兽医站成立临时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迅速向指挥部集中,同时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王建福镇长向国土局周柱副局长报告,镇属参演职工9:10前在镇畜牧兽医站集结完毕,并设立临时指挥部。)

9:10,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报后,立即下令新街国土分局派出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进行险情评估及应急处理,设立简易检查点,同时,分别向县人民政府和县地质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报告。(国土局周柱副局长在向高荣奎局长报告的同时,带领人员进入演练现场开展调查,高荣奎局长接报后向白乐章副县长报告。)

9:15,指挥长接到县国土资源局报告“下节街社区滑坡活动性增强,宽度已增大到0.2米,滑坡体处于临滑状态,建议启动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下令启动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赶赴现场。

各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入新街镇原粮食局仓库,并向指挥部报告(途中特种车辆拉响警报)。(白乐章副县长下达命令后带领高荣奎局长、毛雪冰副主任、徐建民进入演练临时指挥部,3分钟后,各成员单位向指挥部聚集并报告,报告顺序依次为:1.新街镇;2.公安局;3.民政局;4.卫生局;5.消防大队;6.教育局;7.气象局;8.供电局;9.自来水公司;10.安监局;11.环保局;12.电信局。)

9:25,在新街镇地质灾害应急临时指挥部,县气象局报告天气情况;新街镇政府报告前期工作情况;县国土资源局报告灾情发展趋势,建议组织群众撤离。

9:30,指挥部下达命令:

交通治安管理组封锁进入危险区的道路,设置警戒线,确保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同时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交通治安管理组在10:00前完成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封锁及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后,向指挥部报告。)

应急抢险组在使用各种设备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群众和师生按撤离路线有序安全转移的同时,组织应急抢险队伍进入隐患区协助群众和师生撤离,在协助过程中对不愿撤离的群众强制带离(1人),对受伤的群众撤离(2人)。(应急抢险组要在9:45前完成群众和师生撤离工作,并向指挥部报告。)

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灾情,每5分钟向指挥部报告一次。

医疗卫生组在9:40前完成临时急救点,并向指挥部报告,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治疗、转移。

后勤保障组在9:50向指挥部报告群众和师生基本安置妥当,救援物资已陆续就位。

10:00,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滑坡变化已趋稳定,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

10:05,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道路封锁、警界。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善后处置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回迁和重建方案,报政府批准实施。

10:10,指挥部领导到各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群众、师生撤离安置情况。

10:20,演练工作讲评会。红河州政府领导和县政府领导讲话。

10:30,红河州人民政府领导宣布演练结束。

⑺ 关凤峻司长在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11月26日)

同志们:

值此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地灾防治工作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灾防治工作的决定》,总结前阶段工作,动员部署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开展标准规范编制技术培训工作。

我部高度重视地灾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工作,2000年以来,在认真总结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先后组织编制出台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地灾防治工程监理规范》等行业规范。但是,总的看,地灾防治行业的标准规范与防治工作发展的需求相比严重滞后,一是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地灾防治标准规范体系;二是现行标准的类型和数量还远不能满足地灾防治工程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很多内容还需要参考相关行业的技术要求;三是已有行业标准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因此,2011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抓紧修订地灾调查评价、危险性评估与风险区划、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的规范标准,完善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危险性评估等技术要求和规程。要完成《决定》提出的任务,就要求我们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并统一组织我国地灾防治全行业的专业技术力量,抓紧开展编制工作。

2012年8月,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成立之后,我们将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委托给协会,作为协会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在地质环境司的指导下,协会秘书处在人手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在一年多时间里,会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制定工作方案,完成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收集工作,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在充分征求和听取广大会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和《地灾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修订组织实施方案》,提出三年内需要编制的10大类146项具体标准规范,明确了编制工作的10家牵头组织单位、77家主编单位和125家参编单位,确定了标准规范编制工作的任务分工和工作流程。编制工作得到了上海、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得到了各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你们以行业发展大局为重,不辞辛苦、勇于奉献,在此我代表汪民会长,代表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借此机会,我再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标准规范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约27万处隐患点分布在重大工程区、400多个城镇和上万个村庄,直接威胁和影响人口约8000万,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灾防治工作,特别是2009年中央财政设立特大型地灾防治专项资金后,各级财政也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防治工程。2012年,全国地灾防治方面的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建立健全完善的地灾防治标准规范体系,对于促进防治管理工作,提高防治工程质量,合理使用防治资金,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是实现地灾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确立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制度。部层面也制定出台了相应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包括资质管理、调查评估、排查巡查、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应急调查等。这些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要落到实处,必须制定与其相配套相适应的标准规范,对相关要求标准进行明确和细化,便于各级防治管理部门工作时为依据和参照,确保各项防治管理的政策和措施能落到实处。

(二)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是提高地灾防治工程质量的迫切需求。每年200多亿元的防治资金中,很大一部分用于防治工程。地灾防治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如何根据防治工程的技术特点和防灾减灾要求,加快制定完善有关技术要求、实施细则、规范、标准等,为工程治理和防治单位生产经营提供依据,使防治工程效益最大化,取得最好的防灾效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灾造成的损失,是当前十分紧迫和必要的工作。

(三)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地灾防治行业资质单位,10万多名专业人员从事防治工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防治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行业监管能力较弱,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不足,未建立防治技术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部分防治工程前期立项论证地质依据不足,行业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我国地灾防治行业的健康发展,影响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使项目立项、工程措施安排、技术人员要求、经费测算等有充分的依据,推动行业行为更加规范、防治水平和工程治理进一步提高。

(四)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是提升地灾防灾减灾科技水平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的地灾防治科学研究和工程治理技术水平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需求。完善的地灾标准规范体系,有利于防治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是保证防治工程质量、整体提升行业防治科技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开展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中,加强对地灾危险性评估和工程治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理论研究,改进崩、滑、流等类型灾害工程治理技术,试验选用适宜的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应用一批先进工程治理设计软件,必将大大地提升地灾防灾减灾的科技水平。

二、编制工作中要突出标准规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一)强化标准规范的科学性。地灾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防治方法、防治措施、防治材料等的准确、合理和有效,是编制标准规范的第一要义。标准规范推行的防治技术方法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符合地质、结构、材料、生态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具备扎实的实践基础。标准规范选用的基本设备、材料、工法等,应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易得、经济、实用的要求。要合理把握工作进度,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制定推行一批行业最急需的标准规范,对于标准规范中出现疑难复杂问题,要进一步开展研讨和研究,对于不成熟的标准规范可以暂缓编制。

(二)提升标准规范的系统性。此次制修订对象共146项标准规范,包含综合管理、防治技术、定额造价等类别,涉及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信息系统等多个专业内容,涉及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内容广、环节多,十分复杂。要对编制原则、基本术语、章节篇幅、理论方法等要素作统一协调,避免矛盾、重复、交叉等问题。增强不同标准规范间、标准规范内部间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还要做好标准规范与有关法规制度、国标、行标等的衔接工作。由于我们不同类的标准规范都有不同的牵头组织单位,协会秘书处作为总的协调安排单位,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

(三)确保标准规范的先进性。标准规范对新技术、新方法使用的引领功能,是推动行业防治技术进步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确保标准规范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有效的重要手段。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梳理、沟通交流、咨询论证等工作,把握行业技术最新动态和新技术新方法,积极邀请具有这些技术方法实践经验的优秀人员参加编制工作或提供技术咨询,确保标准规范的先进性。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三峡库区、汶川地震灾区等全国地灾防治重点地区,近几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防治资金,完成了大量的防治工程,防治管理工作相当到位,取得很好的防灾效果,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防治技术单位,要将这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都充分吸收到标准规范中。

三、强化组织协调,确保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标准规范编制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更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保障,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做好编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分工协作,全力以赴,确保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加强编制工作的领导。这项工作部里高度重视,是环境司这几年内需要抓的紧迫工作,因此委托给协会之后,环境司要继续密切关注,加强对整个编制工作的领导,随时掌握编制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密切跟踪了解编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协会秘书处要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时开展技术培训,督促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组织最终审查与验收,密切联系各牵头组织单位,全力做好协调和保障工作

(二)牵头组织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这次编制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各牵头组织单位非常关键。上海、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地调局监测院(应急中心、三峡中心)、水环中心,经研院作为牵头组织单位务必高度重视,一是这次会议后要迅速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将本单位负责的编制工作部署下去,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各单位的任务和职责;二是督促和指导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制定编制工作方案,通过组织会议研讨、技术培训、专家咨询等办法,及时协调解决编制单位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难题;三是在今后编制工作过程中,与协会秘书处紧密联系、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反馈编制情况,安排专人联系协会和主编单位;四是通过给予荣誉和奖励,在工作经费、工程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支持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各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的积极性,对推动工作不力,不够重视的,要建议协会秘书处及时更换。

(三)编制单位要全力以赴做好具体编制工作。各标准规范的主编和参编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高质量的初稿,是编制工作圆满完成的重要基础。各编制单位要认识到参加标准规范编制工作既是上级给予的光荣任务,也是提高本单位在行业中地位和知名度的绝佳机会,放眼长远,把编制工作作为本单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编制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既要认真总结本单位多年来的防治工程实践经验,也要汲取其他同行的好经验、好做法,更要以此为契机,对行业共同关心的一些关键问题开展深度研究,使本单位成为地灾防治行业中某方面的领头羊和权威。

(四)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协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共有396名专家,加上协会的顾问,基本上囊括了当前我国地灾防治领域的优秀人才,有德高望重的院士教授,有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也有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是地灾防治工作的“思想库”、“智囊团”,在规范标准编制的全过程中,都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决策参谋和咨询作用。起草时要依靠专家指导把关,碰到难点、疑点问题时要依靠专家研讨决择,最后还要依靠专家来审核验收标准规范的质量,某些标准规范甚至需要专家亲自上阵。

(五)建立编制修订长效机制。标准规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必须根据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工程材料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不断进行修订、制订。因此,标准规范编制工作既是一场“歼灭战”,又是一场“持久战”。协会秘书处要以此次编制工作为契机,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全行业对地灾防治标准规范编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参与编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荣誉,对正式发布的编制成果,应给予主编和参编单位署名权,以此来进一步调动行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为今后的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奠定基础。最终推动形成政府部门引导、行业协会组织、防治需求驱动、行业力量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防治技术进步、人民群众关注相适应的标准规范制修订长效机制。

根据会议的安排,接下来,田大佑同志要对《实施方案》作详细解释,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在会议讨论时提出修改意见,会后协会将把《实施方案》正式下发。各单位都要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时保质完成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会议还安排了各种灾害类型标准规范编制的专题技术培训,请大家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要静下心来、认真听讲,熟悉标准规范编制的程序,掌握编制规则、技术要求,在今后编制工作中贯彻落实。

同志们,地灾标准规范编制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这是对行业队伍的技术大练兵、大总结、大检验、大考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以饱满的热情圆满完成编制任务,为进一步做好地灾防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建设生态文明、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⑻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颁发的地质灾害治理培训证国土资源部认可吗

不认可 地质灾害治理的培训证书都是盖国土资源部章的

⑼ 连城县朋口镇朋口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演练方案

连城县朋口镇人民政府 连城县国土资源局

(2013年5月日)

第一部分:预案基本内容与工作组织

一、预案演练的目的

在朋口镇朋口村留田山体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受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朋口镇朋口村留田山体滑坡后缘裂缝突然加大,情况十分紧急。按《连城县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3地质灾害危险点防灾抢险预案》、《朋口村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镇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17户 60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连城县朋口镇朋口村,该处于2003年发生滑坡,滑坡长约50米,宽4米,厚度约8米,滑坡体面积200平方米,体积 1600立方米;在滑坡后缘发现一条拉张裂缝,呈弧形展布,长约60米,宽约0.4米,可见深度0.4~9米,在滑坡中下部可见树木歪斜。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体前缘下居住的坡底村村民17户60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滑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由朋口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①连城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卫生局、防汛办、广播电视局等有关部门领导。②各(乡)镇分管领导及国土资源所所长。

六、演练时间

2013年8月28日.

七、演练地点

(1)灾害隐患点:朋口镇朋口村留田。

(2)撤离安置点:朋口镇朋口村村部。

八、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的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各小组协调的一体性,演练于6月17日15:00召开各小组负责人会议。

会议内容:①介绍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方案;②讨论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③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细化分工,任务落实。

总指挥:黄建波 政府镇长

副总指挥:罗治君、林龙海、罗继荣

(二)各职能组及工作职责

1.避让、抢险、救灾指挥组

组长:罗治君 副书记

成员:张小雄、李昭钧、吴其春、吴春辉、项秀南、罗宏九

主要职责:批准发布境内地质灾害临灾预报信息,领导和部署地质灾害临灾应急工作;根据发现的险情及时、冷静地组织受威胁群众进行转移。当灾情发生后,及时派人掌握灾情、情况紧急时调动应急分队进行紧急性抢险救灾工作;根据灾情发展趋势指挥灾民安置和应急抢险工作,协调调集各种救灾物资供应。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管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工作。

2.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李昭钧

成员:黄征炎、傅明洪

主要职责: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数据记录、资料整理上报,按指挥组的命令传达预警信号;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应急抢险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罗继荣

成员:应急分队员10人

主要职责:预警信号发布人傅明洪使用鸣锣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人民群众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应急抢险组,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指定的临时安置点。负责对受困群众的救援,实行每个镇干部包户。

4.灾区清场和搜救组、安全保卫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林龙海

成员:应急分队员5人

主要职责: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疏散、抢险、救灾工作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疏散过程中的秩序及撤离后的安全巡逻,撤离区的清场和搜救,电力设施施救、交通管制,维护社会稳定。

5.医疗救护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吴其春

成员:卫生院医生护士4人

医疗救治小组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安置点:朋口村部

负责人:傅才杰

现场救护组:由吴其春负责

担架组:负责向安置点转移伤员

6 后勤保障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叶华辉

成员:曹兰进

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朋口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落实,组织干部群众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发现险情要立即处置并上报,负责组织做好受威胁群众的转移和安置工作。超出镇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要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

村组织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的具体实施工作,做好日常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做到责任到人,巡查监测到位,预报、警示和自救及时,转移路线及安全避险地点明确。

防灾责任人、协管员及监测人员要做到巡查监测位置清楚,巡查监测到位;及时报告灾情险情和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村组织做好群众的转移避让工作。

各小组如果出现领导缺位时,实行依次递补的办法。

九、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朋口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和组织演练实施。

(2)安全保卫组应熟悉朋口留田山体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受灾区域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朋口山体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监测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小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朋口山体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救护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朋口镇政府组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队伍,人员1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朋口镇政府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十、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6月17日15:00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朋口镇政府及村委会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

第二部分:应急预案演练实施程序

演练工作程序安排

8:45:接防灾责任人、协管员傅明洪报告:“因昨夜连续大雨,滑坡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资料表明滑坡后缘裂缝向两侧不断延伸,宽度已增大40厘米左右,滑坡有明显下滑趋势(迹象)。”

8:48:朋口镇政府领导:派国土资源所李昭钧等二人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设立监测点,进行险情评估,随时报告

8:58:朋口镇领导接应急现场监测人员报告:滑坡活动性增强,裂缝逐渐增大,滑坡处于临滑状态。建议尽快报告县政府,启动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

9:00:经镇长同意,“启动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通知“朋口镇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的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集中待命。”,并报告县政府。

9:02:朋口镇朋口村傅明洪鸣锣示警通知村民转移,同时村应急抢险人员进入受灾户动员、协助撤离。

9:02:朋口镇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向县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卫生局等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地质灾害点险情,请求支援。

9:10:各组长到指挥部待命。

9:15:指挥部:下达命令。

命令:应急抢险组: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快速有序安全从房中跑出,沿路从滑坡体两侧进行疏散,撤离到避灾地点莒莲村村部。

安全保卫组,在村口封锁进入危险区的公路、进入滑坡危险区的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

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及时报告。

医疗救护组: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进入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及转移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各安置点灾民的宣传思想巩固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的畅通。

9:25: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莒溪卫生院医护人员赶赴现场。

9:30:撤离完毕。

9:30:应急抢险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界、切断电源水源。

安全保卫组报告:通往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后勤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当。

医疗救护组报告:撤离过程中有人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受伤人员已随救护车辆送至卫生院。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滑坡变化已趋稳定,降雨也已停止,险情已排除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事宜。

9:50: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锁、警戒。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灾后重建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回迁和重建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10:15:各级领导及指挥部领导到各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撤离安置情况。

10:30:领导讲话。

11:00:宣布演练结束。

阅读全文

与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注释 浏览:188
培训中心开业仪式策划方案 浏览:670
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工作方案 浏览:754
网络营销的4个特点是什么 浏览:619
江中国电子商务 浏览:306
网络营销推广的工作总结 浏览:517
技术方案策划内容 浏览:664
营销方案排版 浏览:502
家政服务员培训班教学方案 浏览:264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联系与区别 浏览:972
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 浏览:897
罗湖区电子商务概况 浏览:515
银行活动营销策划方案ppt 浏览:434
市场营销规章制度 浏览:537
湖州宝马迷你促销活动 浏览:151
幼儿园校外机构培训治理方案 浏览:368
房地产促销方案ppt模板 浏览:988
电子商务对管理的影响 浏览:362
爱彼迎市场推广方案 浏览:698
市场营销简历例子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