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训计划方案一般包括哪些部分
培训计划方案一般包括八部分:
1、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2、工作岗位说明
3、工作任务分析
4、培训内容排序
5、描述培训目标
6、设计培训内容
7、设计培训方法
8、设计评估标准
2. 提高员工岗位技能的方法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员工队伍的技能培训,努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是企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前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一个产品的竞争,而现在我们的竞争越来越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无论对于一个企业还是对于一个职业人士来说,提高员工或个人的素质和技能将变成企业和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怎样的业绩,决定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态度、知识和技巧。如何提高企业员工技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领导重视是搞好员工培训的前提
搞好员工技能培训首先需要各级领导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搞好员工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真正从认识上统一,从行动上支持,把员工技能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大事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制订短期、中期、长期培训目标、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使之真正达到较好的效果。
认真实施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培训,积极开展一系列职业技能竞赛、日常技术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
二、科学确定培训内容
技能培训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员工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培训内容要是失误,培训的人才用不上,就会造成时间的资金的浪费。员工培训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内容进行培训。培训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
三、创新技能培训方式是搞好员工培训的保证
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广泛引入现代培训手段,是培训能否取得效果的根本。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培训中一般以讲授为主,偏向理论较多,联系企业实际较少。因此,在培训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比如:1、脱产培训,指员工离开工作岗位进行培训。2、互动式培训。培训由大家共同参与,每位员工都是老师,各负责主讲部分内容,每讲完一部分,员工就其授课内容及方式展开集体讨论,总结长处、改进不足,提高培训效果。3、岗位复训。对于在某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在岗员工进行岗位复训,以温故而新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按需施教,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缺什么补什么。4、师带徒。此种方法主要适应于新员工和员工晋升、岗位轮换,当员工缺乏岗位经历或对岗位情况不熟时,必须通过带岗者的言传身教,使员工获取实践经验,以尽快达到岗位要求。
四、其他技能培训
除了“正规”的培训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呢?这里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培训方法。
1、独立式学习
独立式学习就是让学习者独立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工作。听起来不像是培训,但是这种潜在的培训价值很快就会在员工工作中显露出来。试想在整个工作中,他必须合理地安排每一个工作步骤:在什么时间达到怎样的目标;决定采取哪种工作方式、哪种技能;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得自己去想办法,拿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培养他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为独立完成工作去学习新的技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2、贴身式学习
这种培训是安排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跟随“师傅”一起工作,观察“师傅”是如何工作的,并从中学到一些新技能。学习者如同“师傅”的影子,这就要求“师傅”必须有足够的适合的技能传授给那个“影子”,而且“师傅”还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时回答“影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这种培训方式在需要手工完成任务的领域较为常见,它不仅锻炼了员工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增加了他们的学识。
4、开放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给接受培训的人以较大的自由,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内容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是管理课程,也可以是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知识,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对他们在工作中有用的一些知识。他们可以到图书馆里去自修,还可以请公司的业务顾问帮忙。有的公司甚至要求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阅读一些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书籍,然后在公司的培训会上讲演。
5、度假式学习
有些公司通常会允许或安排某些业务骨干每星期有一天或者半天不到公司上班,让他们到工商管理大学去学习短期培训课程,并希望他们学成后,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度假式学习”。通常员工也会利用这个“假期”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6、轮换式学习
在某些公司,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位经理前两年在公司的一个部门任职,而接下来的两年,却转入另一个部门任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工作轮换”。它适用大大小小的公司。一般公司规定一两年内某些管理者的岗位就可以轮换一次。到那时,新的岗位,新的职位,新的员工,新的问题,一切从头开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出全能人才。
3. 如何为某岗位的员工建立一套绩效考评方案
一、制定评估计划
为了保证绩效评估的顺利进行,必须事先制定评估计划,主要包括明确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确定绩效目标,再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标选择重点的评估内容,并确定评估时间和方法。
(一)明确评估目的
有效的绩效评估必须在一定目的的指导下进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公职人员全面综合的评估,判断其是否称职,并以此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
(二)确定绩效目标
明确具体的绩效目标应包括4个方面:(1)目标的执行者明确。是独立完成,还是协作。(2)目标标准明确,即所期望达到的数量、质量界限必须清楚;(3)实现目标的时限明确;(4)保证措施明确。[1]需注意的是,由于目标是对未来的预期,期间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影响绩效目标的实现。因此,绩效目标应随着情况变化作适当调整改变。
二、确定评估指标
绩效评估指标是对被评估者绩效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评的准则和依据。一般来说,要使评估指标科学合理,就必须依据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首先对所设计的绩效指标进行论证,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然后再运用绩效指标体系设计方法,进行指标分析并修正,最后确定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绩效评估指标的编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工作分析法,即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工作信息,并通过分析与综合所搜集的工作信息找出主要工作因素。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中所进行的工作分析,最为重要的是分析从事某一职位工作的公职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条件,履行职责与完成工作任务应以什么指标来评估,同时提出的这些能力和条件与评估指标中哪些更为重要,哪些相对不那么重要。
2个案研究法,即通过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或岗位的典型绩效特征进行研究,来确定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3问卷调查法,即设计者将所要调查的内容设计在一张调查表上,写好填表说明和要求,以问卷的方式分发给有关人员填写,收集和征求不同人员意见。
4专题访谈法,即研究者通过与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某职务人员等人进行广泛交谈,用口头沟通的方式直接获取有关信息的研究方法。
5.多元分析法,即在广泛的分析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较多数量的初选指标中,找出关键性的指标以及各种岗位人员绩效情况的基本结构,以此作为绩效评估的指标。
三、明确绩效标准
有效的绩效标准能激发被评估者正确的工作动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公共部门的整体效率。一套有效的绩效标准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基于工作而非基于工作者设立
绩效标准应依据工作来建立,尽可能反映被评估者的工作全貌。不同工作类型、不同层次的公职人员,由于其工作岗位或职位等级的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和要求不同,其绩效标准也应有差异。
(二)具体化,易于操作
绩效标准应当明确、具体,对工作的数量、质量、工作的态度、业绩的好坏等指标应尽量具体化,定量化,实在难以定量化、具体化的部分,则订立任务完成程序表,设定达成的明确期限。[2]
(三)被评估者充分参与制定的结果
应最大限度地让被评估者积极参与制定绩效标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获取其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四)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绩效标准不应过于死板,应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年)针对组织现阶段的策略、工作任务、面临的外部环境等因素对绩效标准进行检查,当影响公职人员工作的各项因素发生变化时,绩效标准也应随之改变。
(五)与被评估者的实际能力相符
绩效标准不应定得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以多数公职人员都能达到的水平为评估的合格分较为恰当,而评估中的优秀分则应是通过一定的努力才可以达到的,从而对其产生激励作用。[3]
四、确定评估主体
(一)直接上级
雅克(Elliott Jaques,1980)提出的等级系统理论(SST)认为,在任何有人类群体存在的地方都会有等级制度存在,而且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是建立清晰的权力与责任等级,以确保组织中每一个等级上的人在智力上与他们的工作相匹配。因此,绝大多数组织的管理等级制度强调了上级对下属评价和开发的决策权,上级通常掌握着对下属进行奖励和惩罚的程度及时间,且人们普遍认为在所有评估者中,直接上级在判断行为与工作目标、组织目标的相关性方面处于最优地位。研究表明,目前约有98%的组织将绩效评估视为员工直接上级的责任。但直接上级评估却极易受偏见的影响,导致绩效评估较低的信度和效度。在很多情况下,直接上级很少能见到工作中的员工,而且,他们通常只花不足1%的时间观察员工(Komacki Desslle, in press)。因此,需要有不同于直接上级的其他人员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4]
(二)直接下属
下属往往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观察许多与上级工作有关的行为。但直接下属对上级进行评价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在于因害怕评估上司遭到报复而无法给出正确评估。因此,要使下属评估具有一定的效度,就必须采用匿名评估,同时必须增加上下级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信任。
(三)同事评价
同事非常熟悉和了解被评估者的工作,且由于人们往往倾向于在上级面前表现得与同事不一样,使其能观察到上级无法观察到的某些方面,这就使其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同事评价可能会因同事之间个人交情可能会导致偏袒被评估者,使评估结果过于宽松,影响绩效评估的可信度;另外,当评估结果与加薪、晋升等激励机制相结合时,同事之间会出现利益冲突,也易使评估结果缺乏公平。
(四)本人评价
让被评估者评价自己的工作绩效,能有效降低其在绩效考核中的对立情绪,增强其参与意识,有利于绩效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其工作绩效的改进。但有研究表明,被评估者对自己的工作绩效所做的评价,通常要比他们的上级或同事对其工作绩效所作的评价结果要高。因此,为确保评估结果公正,在评估前应对被评估者进行宣传教育,对其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其通过自我评估找出下级与上级之间意见不一致的地方,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绩效。
(五)公众评估
近年来“以顾客为导向”日渐成为公共部门改革的重心,公众理应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一种有效评估信息源。虽然公众不可能完全了解被评估者的工作标准与要求,但却能真实、详细地觉察和评估其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从服务的角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公众评估的信息一般可通过与公众进行电话交谈或通过正式访谈、问卷调查获取。
正是由于从不同角度评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近年来又出现了多方位人员共同评估的360度绩效评估法,即组织中各个级别的,了解和熟悉被评估者的人员,以及与其经常打交道的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绩效、重要工作能力和特定工作行为和技巧等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信息,从而避免单方评价的主观武断性。
五、培训评估主体
要使绩效评估系统的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合理、客观、可行,就有必要对评估者进行培训和指导,以便改进其评估能力,保证评估过程的正常进行。评估主体的培训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评估误差培训
评估误差是指评估者在判断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与不受偏见或其他主观、不相关因素影响的客观准确的评价之间的差值(Blum Naylor,1968;Feldman,1979)。对评估者进行评估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评估误区的发生,使评估者了解如何尽可能地消除误差与偏见。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可先向受训者放映一些反映被评估者实际工作情况的录像带或幻灯片,并要求受训者对案件中的人进行评估。然后,把每位受训者的评估结果展示出来,并向其逐一讲解在绩效评估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错误(如趋中倾向、晕轮效应等)。通过这种形式的培训,评估者能对各种评估误区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二)关于收集绩效信息方法的培训
为了使评估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能给评估之后的绩效反馈提供充分的信息,评估者必须在绩效评估期间充分收集各种与公职人员的绩效表现相关的信息。这方面培训的形式既可以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生动的录像来进行现场的演示或练习。不过,由于不同岗位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能够获取有关工作绩效信息的渠道也就各不相同。在进行这方面培训时,培训者应根据被评估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5]
(三)绩效评估指标培训
对评估主体进行绩效评估指标的培训,主要是为了使其熟悉在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各个绩效指标,了解其真正含义。只有在评估主体正确理解各个绩效维度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绩效评估有效地进行。
(四)评估方法培训
绩效评估的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会有其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具体选用哪种评估方法,应当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来确定。通过对评估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在实际操作中各种不同的评估方法,以便充分发挥各种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并使评估主体对评估方法产生认同和信任感。
(五)绩效反馈培训
绩效反馈关系到绩效评估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对绩效反馈培训,评估者应该能有效掌握绩效反馈面谈中的各种技巧。
六、收集绩效信息
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绩效信息对于绩效评估的有效开展是必不可少的。收集绩效信息不仅能为绩效评估提供事实依据,为改进绩效提供事实依据,而且还能发现绩效问题和优秀绩效的原因,甚至在发生争议时为组织的决策作辩护。
由于收集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要收集,也不是信息收集越多越好,必须有选择性地收集信息,且信息收集的重点必须以绩效为核心的。收集绩效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1)工作目标或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2)来自客户(公众)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信息;(3)工作绩效突出的行为表现;(4)绩效有问题的行为表现。
绩效信息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收集:(1)观察法,即主管直接观察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并对公职人员的表现进行记录。(2)工作记录法,即通过工作记录的方式将公职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记录下来。(3)他人反馈法,即主管人员通过其他公职人员的汇报、反映来了解某些公职人员的工作绩效情况。
七、实施绩效评估
由于绩效评估结果往往与各种物质与非物质利益挂钩,绩效评估若实施不当,则可能引起各种利益冲突和内部矛盾,甚至影响公共部门的效率。因此,如何正确实施绩效评估,避免绩效评估流于形式,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在实施绩效评估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使得评估的公正性、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主管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偏差。
(一)绩效评估中常见的人为误差
1绩效评估标准理解误差。对于从事相似工作的公职人员,主管应用相同的标准来评估。但事实上,同样是“优”、“良”、“中”、“及格”、“差”,不同的主管对这些标准的理解可能就会有偏差。对于某项相同的工作,甲主管可能会选“良”,乙主管可能仅选“及格”,从而导致评估结果出现不公平。[HJ165mm]
2晕轮效应(halo effect)误差。评估者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把绩效中的某一方面甚至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而影响了整体绩效的评估。晕轮效应可能会导致过高评估或过低评价。晕轮效应可能会导致过高评估或过低评价。
3新近效应误差。人们一般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较深,而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印象则较淡薄。在绩效评估过程中,评估者也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即在对被评估者进行评估时,对其新近表现和成绩极其看重。新近效应会对绩效评估产生不良影响。如评估者可能因为某些公职人员在近几个月表现良好而代替其在整个评估期的表现,从而造成评估误差。
4首因误差。也称“第一印象误差”,即评估者由于对被评估者第一印象不佳或良好,以至在以后的评估过程中对其评价偏低或偏高,从而使评估结果不能反映评估对象的真实情况。
5定势误差。指评估者容易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习惯的思维方式,在头脑中形成对人或事物的不正确的看法。例如,人们往往认为文科出身的人沟通能力较强,而理工科出身的人则较木讷,不善言辞。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评估结果必然会发生偏差。
6从众心理。实验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避免与周围人的意见明显不一致,言不由衷地赞同大多数人的意见。在绩效评估过程中,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当周围的人对某人的评价都不好时,即使该主管对其印象非常不错,但迫于压力,他也可能做出“不好”的评价。
7趋中倾向误差。在绩效评估中,评估者可能不是很了解每一个被评估者的实际情况,或者出于明哲保身、不愿意得罪人的目的,就把所有的下属都评估在中间等级,结果导致趋中倾向偏差。
8过宽或过严倾向。评估者对被评估者所作的评价过于宽松或严格,使评估结果高于或低于其实际成绩。
(二)应如何避免误差
1制定客观、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评估人员应对评估指标体系及参照标准各等级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删除重复部分,改正含糊不清的措辞,使每一个指标的内涵清楚,参照标准各等级间的内容界限分明,并选择客观行为特征作为评估尺度。[6]
2选择合适的评估人员,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实施绩效评估时,所选择的评估人员应多元化,评估人员的素养应多元化,并赋予不同评估人员的评估结果不同的权重系数。另外,还应对评估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其不仅能有效避免绩效评估中的主观误差,而且还能切实地掌握绩效评估的相关技术,提高绩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建立绩效评估申诉制度,保持评估者与被评估者的不断交流,创造一个公开、通畅的双向沟通环境,为被评估者提供一种获得公正待遇的方法和途径。
4人力资源部门加强对评估结果的评审。当一个被评估者在每一个因素上都获得相同的评定,就证明有晕轮效应;当缺少任何极端的评价时,就证明有趋中倾向。此时,该负责人就应该要求评估者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者要求评估者重新做出一个新的评价。
八、绩效反馈面谈
法国工业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如果只做绩效评估而不将结果反馈给员工,那么绩效评估便失去了极其重要的激励与培训功能。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被评估者总是倾向于对自身的绩效做出过高的估计。因此,通过有效的反馈能使被评估者了解绩效评估结果,并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真正认识到自身的潜能。一般来说,绩效反馈面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一)绩效反馈面谈的准备
1时间、地点的准备和安排。选择什么时间对于绩效反馈面谈非常重要。由于面谈是一个双方沟通的过程,因此,最恰当的时间应选择在双方都有空闲的时间,最好事先能实现征求被评估者的意见,照顾到彼此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谈场所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应选择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如单独的一间办公室,且没有第三者在场,这样就可以使被评估者处于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2相关资料的准备。绩效面谈前,主管另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是相关资料的准备,包括对被评估者的绩效进行评估的表格、被评估者日常工作表现的记录等。此外,主管还应该收集被评估者的个人资料,包括其工作能力、工作意愿、嗜好、性格特征等,这样才能在面谈时针对被评估者提出合适的个人发展计划,还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面谈策略和技巧,加强面谈的效果。[7]
(二)绩效反馈面谈的过程
为了保证面谈的效果,主管首先需要花一定的精力来营造一个融洽的沟通气氛。主管不必急着切入正
题,可以首先谈一些轻松的话题,如天气、运动等以缓和气氛。在面谈开始之前,主管应向被评估者说明面谈的目的和作用,这样会有助于消除被评估者的紧张情绪,对于营造面谈的融洽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面谈过程中,主管应多问少讲,用心去倾听,并遵循2/8法则:80%的时间留给被评估者,20%的时间留给自己,而自己在这20%的时间内,可以将80%的时间来发问,20%的时间用来“指导”、“建议”、“发号施令”,[8]充分调动被评估者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注意倾听其个人意见,使其感到自己也享有一定的权力和主动。主管应允许被评估者对评估结果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绝不能强迫他们接受其所不愿意接受的评估结论。另外,主管还应该与被评估者共同讨论研究造成工作失误的原因,并提出对被评估者的改进辅导计划,设定改善目标以及完成时间,指出其应重点改善的地方。
最后,主管应该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总结一下已经讨论并达成共识的事项,对被评估者的参与表示赞赏,强化对未来计划的承诺。
(三)评估面谈效果
[JP2]面谈结束后,主管应回顾整个面谈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检测面谈的效果:(1)此次面谈,我是否达到了目的?(2)下属是否畅[CM(23]所欲言?我是否经常打断下属的谈话?(3)我是否认真地倾听了下属阐述自己的意见?(4)在评价下属的绩效表现时,用词是否过于极端?(5)此次面谈我是否为下属改善绩效提供了指导性建议?(6)面谈结束时,下属是否对未来充满信心?是否有利于其绩效的改进?
4. 岗前培训计划,工人入场教育方案有吗
职工岗前培训,入职三级安全教育方案
工人安全教育
工人安全教育的形式或内容一般有:“三级教育”、特种作业工人教育、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四新”、“调岗”、“复工”安全教育、学校及培训班教育。
1.“三级教育”
“三级教育”指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教育。
(1)入厂教育:对新入厂的工人(包括到工厂参加生产实习的人员和参加劳动的学生,以及外单位调动工作来厂的职工),必须进行厂一级的安全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有关文件,介绍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概况和危险场所的注意事项,介绍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一般情况等。介绍时,要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使新工人受到初步的安全教育。
教育方法,根据本企业生产设备的复杂情况和人数的多少、文化程度高低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如人数较少,可以个别谈话讲解安全守则,指定阅读有关文件。如人数较多,可以采取集体上课的方式。
教育时间一般两天,由厂安技、劳资、教育、保卫部门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分别进行授课。
(2)车间教育:是新工人或调动工作的工人被分配到车间后所进行的车间一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本车间的劳动纪律和危险场所、有毒有害作业的情况及其安全注意事项;本车间安全生产的情况,以及好坏典型案例等。
教育方法,一般由车间主任或车间安全员负责个别谈话或讲课,讲课前先由车间安全员带领新工人实地参观等。
教育时间一般为半天到一天。
(3)岗位教育:是新工人或调动工作的工人,到工作岗位开始工作之前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本工段或生产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及职责范围;新工人将要从事的生产工作的性质,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各种机器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与作用;工作地点和环境的卫生注意事项;容易发生的事故或有毒有害的作业点;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等。其方法一般采用“以老带新”或“师徒包教包学”等方法。教育重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规定;机床设备容易发生事故的案例。
岗位教育时间一般不少于8小时(其中至少要有半天时间复习考试),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老师傅讲解、示范。
通过三级教育,使新工人或调动工作的工人从入厂起,就牢固地树立起安全生产观念,熟悉安全操作规则。这对保证安全生产将起重要作用。6个月后,一般还应进行复训教育,教育后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均应记入安全教育卡片。
2.对特种作业工人的培训
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工种,如电气、起重、锅炉、压力容器、瓦斯检验、气电焊工、试车工、硝盐槽工、油库保管、剧毒品保管、车辆驾驶等工人,必须进行专门训练,并经过严格的考试合格,发给特种作业的工种安全操作证后,才准上岗操作。其中锅炉压力容器焊接、液化石油气操作和运输工人,还要经当地劳动部门考核发证。从事冲压床、木工平刨作业的工人危险性较大,断指事故比较严重,对他们也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和特种作业同样看待。有些企业还规定了没有学完规定课程的人,不能从事以下一些工种或做负责人。如叉式升降机驾驶、提升装置驾驶、引爆技工、锅炉维修工、锅炉安装作业负责人、林业驾驶技工、压力机作业负责人等。
为什么特种作业的工种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呢?因为这些工种不同于其它一般工种,它在生产过程中担负着特殊任务,危险较大,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对整个企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例如,锅炉工如不懂锅炉上的各种安全附件,不懂锅炉的性能特点和运行规律,不懂锅炉的维修、保养等技术知识,在进行工作时,就容易造成锅炉爆炸事故,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气焊工如不懂氧气和乙炔的性能和特点,气瓶的使用与维护等安全知识,也有引起爆炸和起火的危险。所以必须加强对这些工种的专门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56小时左右。
培训内容主要根据不同工种的要求进行规定,教育方法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灵活掌握运用。
3.经常性安全教育
经常性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安全周、安全活动日、安全会议、班前班后会、讲座、座谈、广播、黑板报、标语、宣传画、现场事故分析会、安全教育室、安全卫生展览会、放幻灯片、电视录相、安全电影、安全知识竞赛等等。开展经济性的安全教育,应注意掌握事故发生规律,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老职工有生产经验,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新职工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容易冒险作业;节、假日前后,有的职工思想不集中,容易发生事故,掀起生产高潮时,月末、季末、年末抢任务,容易忽视安全,等等。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及时地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取得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4.“四新”“复工”“调岗”安全教育
(1)“四新”安全教育。凡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试制新产品的单位,必须事先提出具体的安全要求和措施,由使用单位对从事该作业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在未掌握基本性能安全知识前不单独操作。
(2)“复工”安全教育。“复工”安全教育,主要是针对离开操作岗位较长时间的工人进行的安全教育。不少单位规定:因公负伤人员,休工在半个月以上经治疗后已伤愈者;病假、事假、产假等各种假期,离开操作岗位一个月以上(或已病愈、假期已满)者,都要进行“复工”安全教育。一些单位的具体做法和要求是:
①工伤“复工”教育。伤假在半个月至一个月以内者,由车间主任(注:未设车间只设工段的单位,由工段长)或车间(或工段)安全员对其进行“复工”安全教育。
伤假在一个月以上者,由厂安技部门对其进行“复工”安全教育。
②病假、事假、产假等各种假期的“复工”教育。假期在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者,由车间主任(或工段长)或车间(工段)安全员对其进行“复工”安全教育。
假期在三个月以上者,由厂安技部门对其进行“复工”安全教育。
接受“复工”教育的工人,在经过安全教育后,均由厂技部门或车间出具“复工”通知单交能“复工”者本人,工段、班组接到本人送交的复工通知单后,方可安排其工作。
(3)“调岗”安全教育。工人在本车间临时性调动工种(或岗位)和由甲单位调乙单位临时帮助工作,由接受单位进行所担任工种的安全教育。
“四新”、“复工”、“调岗”安全教育内容和时间参照“三级教育”或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时间进行。
5.安全教育室(又叫劳动保护教育室)
这是企业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我国劳动保护工作学习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先进经验采取的新的教育方式,目前正在一些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并逐步推广。根据劳动部门的要求,今后每个大、中型企业都应设安全教育室,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专门人员和装备。新工人入厂,应经过安全教育室教育或其它形式的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准进入岗位。对从事危险作业的工人要进行专业的安全技术教育。逐步做到每个职工都具有安全教育室签发的合格证,否则,不能从事生产活动。工厂每隔一段时间,由安全教育室对职工进行一次轮训,以便他们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6.学校及培训班教育
工科院校,中等专科学校、技工学校和中学、企业领导培训班、经济管理班等,都应在教育计划和教科书中体现安全教育的内容。有条件的,应开设安全管理、安全工程和工业卫生技术知识方面的课程,使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就明确地树立起安全生产思想和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安全生产知识基础。过去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各种教科书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很少,各种企业管理培训班和厂长培训班教材中,有关安全管理的内容更为罕见。因此,今后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为了系统地培养安全管理干部和安全管理工程师、安全技术工程师,还要在高等院校开设安全管理(或劳动保护管理)、安全技术专业。我们少数的大专院校已经开设这方面的专业,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必然会加强。
在搞好安全教育方面,尽管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根据我国不少工矿企业多年来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抓住以下三条:
(1)加强领导,各级领导亲自抓。加强领导是我国多年来做好安全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要搞好安全教育,必须在企业主管生产的领导统一带领下,各级领导亲自抓,并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贯彻到各项生产活动中去。
(2)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搞好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真正把安全教育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有的单位总结了“为安全多说一句话”的好经验,要求人人做到:见到事故隐患向领导反映一声,见到危险作业提醒一声,见到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行为劝阻一声。另外,还有的单位总结出人人讲安全,轮流讲安全,实行中层以上干部安全值班的制度和把安全工作做到日常生活中去的好经验。由于安全教育工作大家做,既教育了大家,又教育了自己,使安全教育工作有了群众基础。对于群众创造的这些好经验好形式,应该认真加以总结和推广,以便进一步搞好安全教育工作。
(3)建立必要的安全教育制度。要搞好安全教育,必须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来加以保证。建国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安全教育的指示和规定,都是搞好安全教育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另外,许多企业对于如何搞好三级教育,如何搞好安全技术教育,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也建立了一些必要的制度。如有的企业根据本企业一年四季不同的生产特点,作出了根据季节性特点,开展安全教育的规定。有的企业在安全教育中,针对本企业或外企业的重大事故教训,作出了重大事故发生的那一天,定为全厂安全活动日,在全厂开展安全教育的规定。这些制度对于搞好安全教育,都起了积极作用今后还应坚持下去。
5. 人力资源三年规划
短期目标
–建立统一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即员工关系、薪酬福利管理、绩效考核等)
–实现准确、快捷的人力资源数据统计
–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中期目标
–实现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提升总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实现人力资源无纸化管理
长期目标
–建立并推广能力模型
–大规模提升人员技能及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员基础
根据以上的工作目标年度主要工作目标
根据本年度工作情况与存在不足,结合目前集团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人力资源部计划从十个方面开展2007-2008年度的工作:
1、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2、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3、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雇员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4、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5、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6、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集团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7、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集团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8、进一步完善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三年不再做大的调整,保证集团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同时对集团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事项:
1、人力资源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人力资源部在设计制订年度规划时,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如果一味追求速度,人力资源部将无法对计划完成质量提供保证。
2、人力资源工作对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集团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需要集团上下通力合作的工作,各部门及分公司配合共同做好的工作项目较多,因此,需要董事长予以重视和支持。自上而下转变观念与否,各部门及分公司提供支持与配合的程度如何,都是人力资源工作成败的关键。所以人力资源部在制定年度规划后,在完成过程中恳请集团的各级领导与各部门及分公司予以协助。
3、此规划仅为人力资源部2007年度全年工作的基本文件,而非具体工作方案。鉴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针对每项工作人力资源部都将制订与计划相配套的详细工作方案。但必须等此工作规划经集团领导研究通过后方付诸实施,如遇集团对本部门计划的调整,人力资源部将按调整后的规划完成年度工作。同样,每个计划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计划、制度、表单等,也将根据集团调整后的计划进行具体落实。
根据以上的综述,和集团目前的现状,为了更好的理顺集团人力资源部和分公司人力资源部之间的隶属关系,将集团人力资源部改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部,新的部门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部(经理1名)
管理组(专员2名)
开发组(专员2名)
员工关系
薪酬福利
公司人力管理部门
招聘
培训与开发
考核
员工发展
对上图的说明:
管理组的主要工作为员工关系、人事管理、薪酬管理和集团分公司的人力部门的工作,在对集团分公司的人力部门的管理上,管理组担当上传下达,沟通协调的工作,在员工关系上是对集团所有员工开发组作为管理组的支持部门,将从招聘(内部招聘、外部招聘),培训与开发,考核以及员工发展等几方面工作。
人力资源工作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自身的正规化建设十分重要。因此,人力资源部在2007年将大力加强本部门的内部管理和规范,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要求,将人力资源工作从简单的人事管理提升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使人力资源工作结果成为集团高层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人力资源部2007年度自身建设计划为:完善部门组织职能;完成部门人员配备;提升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提高部门工作质量要求;圆满完成本部门年度计划和集团交给的各项任务。
人力资源的人员及部门职能:
1、完成部门人员配备:在2007年7月31日前将招聘专员、考核专员、人事专员和培训专员配置到位(可兼、代);
2、完善部门职能:人力资源部在2007年要达到所有计划,必须对本部门的职能、职责进行界定。计划设立人事专员(2名),专司人事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涉及:招聘、入职、离职、人事档案、考勤、薪资、合同、福利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部与下属分公司的管理工作;设立培训专员(1名),专司人事培训和开发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涉及:培训计划拟定、培训课题开发、培训人员遴选、培训讲师聘请、培训具体组织、培训总结与考核等。考核专员(1名),专司考核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涉及考核、激励等。人力资源部经理负责全面工作,对本部门所有工作项目负全责,并负责集团整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集团人力资源开发和各项人力资源工作的统筹、计划、安排、组织
3、建立详细的集团人力资源档案。此档案的建立应在动态下保持良好使用功能。通过人力档案能够随时反映集团人力资源状况,包括学历层次、服务年限、薪资水平、业绩情况、培训情况、奖惩情况、培养发展方向等各项指标。并建立驻外办事机构所有人员人事档案,以备所需。此工作应在2007年第一季度(5月31日)前完成基础档案,并随时更新。
4、提升本部门作业人员专业水平。人力资源部在安排各部门培训的同时,应着力对部门人员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源部经理肩负对下属的培训、管理和工作指导职责。所以,人力资源部计划2007年对全部门人员进行工作培训,从而使部门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5、实施部门计划责任制。人力资源部2007年将部门年度计划分解。做到每项工作均有责任人、完成期限、完成质量要求、考核标准。做好每项工作的跟踪落实和结果反馈,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年度计划的完成。
三、实施计划注意事项:
1、人力资源部的自身建设关系到集团人力资源工作的成败,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是否成功也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方向和后劲。因此人力资源部着眼于未来发展,尽可能地将本部门建设做到集团发展的前面。只有充分超前才能有准备地应对未来集团人力资源工作的战略需要。本部门人员必须树立危机意识,把工作做细做实。
2、人力资源部的人员配置要考虑集团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能兼并代合的要兼并代合。编制近期暂定4个职位,但2007年保证人员不超过4人。
3、本部门的业务培训以传帮带为主,有条件、有时间时可以考虑赴外参加国内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课程。
2007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之一:
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一、计划概述:
2007年人力资源部需要完成的人力资源招聘配置计划,是在保证集团日常招聘与配置工作基础之上,基于集团的发展,基于集团在调整组织架构和完善各部门职责、职位划分后的具体工作。因此,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和特定情况下的工作内容。人力资源部将严格按集团需要和各部门要求完成此项工作。
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不单纯是开几场招聘会如此简单。人力资源部要按照既定组织架构和各部门各职位工作分析来招聘人才满足集团运营需求。也就是说,尽可能地节约人力成本,尽可能地使人尽其才,并保证组织高效运转是人力资源的配置原则。所以,在达成计划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将对各部门的人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控制。考虑到集团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和变革时期,人力资源部对人事招聘与配置工作会做到三点:满足需求、保证储备、谨慎招聘。
二、具体实施方案:
1、计划采取的招聘方式:以定向招聘为主,兼顾网络招聘,按照集团的发展寻找合适的人员.
2、 具体招聘时间安排:长期保持银河人才网、搜才人才网的网上招聘,以储备可能需要的人才。届根据需求和网站招聘效果临时决定发布招聘信息。
3、为规范人力资源招聘配置,人力资源部4月31日前起草完成《集团人事招聘配置规定》。
三、实施计划注意事项:
1、安排面试应注意:面试方法的选定;面试官的选定;面试题的拟定;面试表单的填写;面试官的形象;面试结果的反馈;
2、完善现有的面试流程,增加笔试面试流程和性格测试流程,以便能全方面的对应聘人员认识.
2007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之二:
员工培训与开发
一、计划概述: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集团着眼于长期发展战略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培养员工忠诚度、凝聚力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员工的工作技能、知识层次和工作效率、工作品质都将进一步加强,从而全面提高集团的整体人才结构构成,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投资不是无偿的投入,而是回报颇丰的长期投资。人力资源部2007年计划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使集团在人才培养方面领先一步。
二、具体实施方案:
1、根据集团整体需要和集团各分公司2007年培训需求编制2007年度集团员工培训计划
2、采用培训的形式:外聘讲师到企业授课;派出需要培训人员到外部学习;选拔一批内部讲师进行内部管理和工作技能培训;购买先进管理科学VCD、软件包、书籍等资料组织内部培训;争取对有培养前途的职员进行轮岗培训;以老带新培训;员工自我培训(读书、工作总结等方式)等。
3、计划培训内容:根据各部门需求和集团发展需要而定。培训内容见培训计划表
4、培训时间安排:外聘讲师到集团授课和内部讲师授课根据集团发展目标适时安排培训。组织内部VCD教学或读书会原则上一个月不得低于一次。
5、所有培训讲师的聘请、培训课目的开发均由人力资源部全部负责。
6、针对培训工作的细节,人力资源部在2007年5月28日前完成《集团培训制度》的拟定。并报董事长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及分公司进行宣贯。2007年的员工培训工作将严格按制度执行。
三、计划实施注意事项:
1、人力资源部平时注意培训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及时搜集国内知名顾问咨询和培训集团的讲师资料、培训课目资料,结合集团需要和部门需求,不定期地向有关部门推荐相关培训课题信息。
2、培训不能形式化,要做到有培训、有考核、有提高。外派培训人员归来后必须进行培训总结和内容传达宣贯,并将有关资料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应注意培训后的考评组织和工作绩效观察。其结果存入员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员工绩效考核、升迁和调薪、解聘的依据之一。
3、人力资源部在安排培训时一要考虑与工作的协调,避免工作繁忙与培训时间的冲突,二要考虑重点培训与普遍提高的关系,尽可能避免某一部门某一个人反复参加培训,而其他部门却无机会参加培训的现象,综合考虑,以集团利益和需要为标准,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2007年人力资源部工作之三
薪酬管理
一、计划概述:
根据集团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目前的薪酬管理制度将有可能制约集团的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对集团的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人力资源部对集团各阶层人员现有薪资状况的了解,建议尽快建立集团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原因有三:一是由于集团长期以来员工的薪资是由集团高层决定,人力资源部缺少员工薪资管理的依据,所以给人才引进造成一定困难,也使部分员工认为薪资的多寡是看集团高层的感觉与亲疏,而不是立足于自身工作能力,人力资源部无法给予员工合情合理的解释;二是集团员工实际工资几乎处于高保密状态(不论事实是否如此,但许多人这样认为),造成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盲目攀比,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目前的员工薪资的初定、调整均无让人信服的依据,工资结构简单,这都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源部把集团薪酬管理作为本部乃至集团2007年度的重要计划之一。本着“对内体现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原则,人力资源部将在2007年7月底的完成集团的薪酬设计和薪酬管理的规范工作。
二:具体实施方案:
1、 2007年7月底前人力资源部完成集团现有薪酬状况分析,结合集团组织架构设置和各职位工作分析,提交集团薪酬设计草案。即集团员工薪资等级(目前建议为岗位技能等级工资制)、薪资结构(基本薪资、绩效薪资、工龄津贴、学历津贴、职务津贴、技术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及年终奖金等)、薪资调整标准等方案。同时完成同行业、同规模、同性质的薪酬调查;
2、 2007年5、6月之间人力资源部根据,结合所掌握的本地区同行业薪资状况、集团现有各职位人员薪资状况作一个调查,提交《众美集团薪资等级表》,报请各部门负责人和集团分公司总经理审议修改后,呈报集团董事会审核通过;
3、 2007年5月完成《集团薪酬管理制度》并报请董事长通过。
4、为了更好的激励高层人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2007年集团人力资源部将于年底推出年薪制度。
三、实施计划注意事项:
1、改革后的薪酬体系和管理制度,应以能激励员工、留住人才为支点。要充分体现按劳取酬、按贡献取酬的公平原则。所以前期工作要做扎实。确定职位工资,要对职位进行评估;确定技能工资,需要对个人资历进行评估;确定绩效工资,需要对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确定集团整体工资水平,还需要对本地区本行业的薪资水平和集团盈利情况、支付能力进行评估。每一种评估都需要一套程序和方法,因此薪酬体系的设计和薪酬管理制度的制订是一个系统工程。完成此项工作,必须端正态度,确保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2、建立薪资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规范管理、提高士气,因此人力资源部在操作过程中会考虑对个别特例进行个案处理,全面考虑整体影响,以免因个案而影响全局士气。如个别岗位需要高薪聘请外来人才时,一般由董事会授权总经理按年薪制进行处理。但人力资源部建议,为保证全体员工不受个别特例的影响,可以将特例人员年薪之50%用月薪的形式参予薪酬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另50%由集团另行考虑支付方法。这样,有助于对高薪职员的工作进行适度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也对其他员工有一个心理上的平衡。
五:计划实施需支持与配合的事项和部门:
《薪酬等级表》和集团《薪酬管理制度》需经集团董事长确认方可生效。现有员工薪资的最终确定需请董事长确定。
2007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之四:员工福利与激励
一、计划概述:
员工福利政策是与薪酬管理相配套的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工作之一。而与薪酬政策不同的是,薪酬仅是短期内因应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形势和人才供求关系的体现,所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薪酬是动态中不断变化的。而员工的福利则是企业对雇员的长期的承诺,也是企业更具吸引力的必备条件。人力资源部根据集团目前状况,在2007年,计划对集团福利政策进行大幅度的变革,使集团“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使集团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员工激励是福利政策的延伸与补充,福利政策事实上仅是员工激励的组成部分。其物质激励落实到具体政策上即成为员工福利,而员工激励则涵盖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部分。做好员工激励工作,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稳定性、向心力、凝聚力、对企业的忠诚度、荣誉感等问题。人力资源部在2007年度全年工作中必须一以贯之地做好员工激励,确保集团内部士气高昂,工作氛围良好。
二、具体实施方案:
1、计划设立福利项目:员工食宿补贴、加班补贴(上述两项进行改革与完善)、满勤奖、节假日补贴、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服务满三年以上职员方可享受此项福利)、员工生日庆生会、每季度管理职员聚餐会、婚嫁礼金、年终(春节)礼金等。
2、计划制订激励政策:月(季度)优秀员工评选与表彰、年度优秀员工评选表彰、内部升迁和调薪调级制度建立、员工合理化建议(提案)奖、对部门设立年度团队精神奖、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如末位淘汰机制)等。
3、 2007年第二季度内(6月31日前)完成福利项目与激励政策的具体制订,并报集团董事长审批,通过后进行有组织地宣贯。
4、自7月份起,人力资源部将严格按照既定的计划、政策、制度进行落实。此项工作为持续性工作。并在运行后一个季度内(9月30日前)进行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信息向集团反馈,根据调查结果和集团领导的答复对集团福利政策、激励制度再行调整和完善。
三、实施计划注意事项:
员工福利和激励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工作的认真与否直接影响到员工士气、人才流动率、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集团整体人才层次、企业运作效率和集团的长期发展方向。人力资源部应站在集团长远利益的立场上,做好员工福利与激励工作。
2007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之五: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运行
一、计划概述:
2007年,人力资源部将此计划列为本年度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其目的就是通过完善绩效评价体系,达到绩效考核应有效果,实现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
绩效考核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未完成工作指标和不尽职尽责的员工,而是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品质,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持续不断地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改善,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
2007年,人力资源部将建立集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并持之以恒地贯彻和运行。
二、具体实施方案:
1、 2007年6月31日前完成对《集团绩效考核制度》和配套方案的修订与撰写,提交集团董事长(或集团分公司总经理会议)审议通过;
2、自2007年第三季度后,按修订完善后的绩效考核制度全面实施绩效考核;
3、推行过程是一个贯穿全年的持续工作。人力资源部完成此项工作计划的标准就是保证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三、实施计划注意事项:
1、绩效考核工作牵涉到各部门各职员的切身利益,因此人力资源部在保证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链接的基础上,要做好绩效考核根本意义的宣传和释疑。从正面引导员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绩效考核,以期达到通过绩效考核改善工作、校正计划的目的。
2、绩效评价体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生事物,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人力资源部在操作过程中将注重听取各方面各层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
3、绩效考核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沟通的工作,也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人力资源部在操作过程中会注意纵向与横向的沟通,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施计划需支持与配合的事项和部门:
1、制订后的各项绩效考核制度、方案、表单等文本需经集团各部门和董事长共同审议;
2、集团需成立绩效考核推行委员会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推行、实施负责。建议集团至少应有一名高层领导参加,人力资源部作为具体承办部门将承担方案起草、方法制定、协调组织与记录核查、汇总统计并与薪酬链接的职责。
2007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之六:人员流动与劳资关系
一、计划概述:
协调处理好劳资双方关系,合理控制企业人员流动比率,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以往的人事工作中,此项工作一直未纳入计划,也未进行规范性的操作。2007年,人力资源部将把此工作作为考核本部门工作是否达到工作质量标准的项目之一。
人员流动控制年度计划:正式员工(不含试用期内因试用不合格或不适应工作而离职人员)年流动争取控制在10%以内,保证不超过15%;
劳资关系的协调处理计划:完善集团合同体系,除《劳动合同》外,与相关部门一些职位职员签定配套的《保密合同》《廉洁合同》《培训合同》等,熟悉劳动法规,尽可能避免劳资关系纠纷。争取做每一个离职员工没有较大怨言和遗憾。树立集团良好的形象。
二、具体实施方案:
1、 2007年10月31日前完成《劳动合同》《保密合同》《廉洁合同》《培训合同》的修订、起草、完善工作。
2、 2007年全年度保证与涉及相关工作的每一位员工签定上述合同。并严格按合同执行。
3、为有效控制人员流动,只有首先严格用人关。人力资源部在2007年将对人员招聘工作进行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严格审查预聘人员的资历,不仅对个人工作能力进行测评,还要对忠诚度、诚信资质、品行进行综合考查。二是任何部门需要人员都必须经人力资源部面试和审查,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招聘人员和仅和人力资源部打个招呼、办个手续就自行安排工作。人力资源部还会及时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有效预防员工的不正常流动。
三、实施计划需注意事项:
1、劳资关系的处理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工作,它既牵涉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也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劳资双方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相互需求的差距,是矛盾中统一的合作关系。人力资源部必须从集团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为员工争取合理合法的权益。只有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才能协调好劳资双方的关系。避免因过多考虑集团方利益而导致员工的不满,也不能因迁就员工的要求让集团利益受损。
2、人员流动率的控制要做到合理。过于低的流动率不利于集团人才结构的调整与提高,不利于集团增加新鲜血液和新的与集团既有人才的知识面、工作经验、社会认识程度不同的人才,容易形成因循守旧的企业文化,不利于集团的变革和发展;但流动率过高容易造成人心不稳,企业员工忠诚度、对工作的熟悉度不高,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企业文化的传承无法顺利持续。人力资源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员工思想动态,并了解每一位辞职员工的真正离职原因,从中做好分析,找出应对方法,确保避免员工不正常流动。
2007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之七:各职位工作分析
一、计划概述:
职位分析是集团定岗、定编和调整组织架构、确定每个岗位薪酬的依据之一,通过职位分析既可以了解集团各部门各职位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从而使集团各部门的工作分配、工作衔接和工作流程设计更加精确,也有助于集团了解各部门、各职位全面的工作要素,适时调整集团及部门组织架构,进行扩、缩编制。也可以通过职位分析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贡献值、责任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良好的基础。详细的职位分析还给人力资源配置、招聘和为各部门员工提供方向性的培训提供依据。
二、具体实施方案:
1、 2007年9月底前完成集团职位分析方案,确定职位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如各职位主要工作内容,工作行为与责任,所必须使用的表单、工具、机器,每项工作内容的绩效考核标准,工作环境与时间,各职位对担当此职位人员的全部要求,目前担当此职位人员的薪资状况等等。人力资源部保证方案尽可能细化,表单设计合理有效。
2、 2007年9月下旬完成职位分析的基础信息搜集工作。10月初由人力资源部将职位信息调查表下发至集团各部门每一位职员;在10月15日前完成汇总工作。10月30日前完成集团各职位分析草案。
3、 2007年11月人力资源部向集团董事长提交集团各职位分析详细资料,集团各部门和分公司部门经理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完成后汇总报请集团董事长审阅后备案,作为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础性资料。
三、实施计划注意事项:
1、职位分析作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信息搜集过程中要力求资料翔实准确。因此,人力资源部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应注意员工的思想发动,争取各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通力配合,以达到预期效果。
2、整理后的职位分析资料必须按部门、专业分类,以便工作中查询。
3、职位分析必须注意:搜集的信息可能仅局限于集团现有编制内职位信息。但向董事会提交的集团职位分析资料必须严格参照集团组织架构对架构内所有职位进行职位分析。未能从职位信息调查中获取到的职位信息分析由人力资源部会同该职位所属部门进行撰写。
4、该计划达成后将可以与集团组织架构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减少人力资源工作中的重复性工作,此计划达成需集团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注意做好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工作。
6. 求一份 团队管理计划书。一定要写出市场部经理的团队建设、培训、激励、考核等详细方案。急!!!
你这都没背景写个毛,写个大纲给你吧
1、团队组建
根据市场部总体工作任版务和工作时间,权划分若干岗位,使每个岗位工作处于饱和状态。根据工作任务确定招聘要求。这存在一个职能分解的步骤,不需要写,不过结果你要写
2、团队管理
团队的工作方式,如计划安排形式或者自主工作等。培训根据岗位和任职人的水平及公司需要进行,具体的要看人员素质和公司培训资源了。
3、团队考评
市场部非盈利部门,业绩体现一般存在滞后性和间接性。所以考核应注重工作态度和岗位职责。
7. 员工岗位培训计划方案怎么写哪位大神有案例给借鉴下么
长期计划
(1)确立培训目标--通过对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将培训的一般需求转变为企业培训的总体目标,如通过培训来达到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对上年度培训计划的总结及分析培训的特殊需要,可以确立需要通过培训而改善现状的特别目标,成为本年度培训的重点项目。
(2)研究企业发展动态--企业培训部会同有关的主要管理人员研究企业的生产营销计划,以确定如何通过培训来完成企业的年度生产经营指标。一项生产经营目标的达成往往取决于一个或几个员工是否正确地完成任务;而要正确地完成任务,又取决于员工是否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检查每一项业务目标,确定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企业培训部还要与有关人员共同研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找到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寻求通过何种培训可以改善现状、实现培训的特别目标。
(3)根据培训的目标分类--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培训应列入业务培训方案;围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培训活动则应列入管理培训方案。因此,培训方案的制订是针对培训目标,具体设计各项培训活动的安排过程。企业的业务培训活动可分为素质训练、语言训练及专门业务训练。企业的管理培训活动主要是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系统的督导管理训练及培训员专门训练等。
(4)决定培训课程--课程是培训的主题,要求参加培训的员工,经过对某些主题的研究讨论后,达到对该训练项目的内容的掌握与运用。年度培训计划中,要对各类培训活动的课程进行安排,主要是列出训练活动的细目,通常包括:培训科目、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法等。注意培训课程的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在各项目的训练课程之间发生过多的重叠现象;但范围也不宜过狭,以免无法真正了解该项目的学识技能,应主要以熟悉该训练项目所必需的课程为限。培训课程决定后,需选编各课程教材,教材应包括以下部分:培训教材目的的简要说明;列出有关教材的图表;说明表达教材内容的方法;依照下列顺序编写教材:教材题目、教材大纲及时间计划、主要内容及实施方式和方法,讨论题及复习的方法和使用的资料。
(5)培训预算规划--培训预算是企业培训部在制订年度培训计划时,对各项培训方案和管理培训方案的总费用的估算。预算是根据方案中各项培训活动所需的经费、器材和设备的成本以及教材、教具、外出活动和专业活动的费用等估算出来的。
(二):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指针对每项不同科目、内容的培训活动或课程的具体计划。制订培训活动详细计划的步骤如下:
1.确立训练目的--阐明培训计划完成后,受训人应有的收效。
2.设计培训计划的大纲及期限--为培训计划提供基本结构和时间阶断的安排。
3.草拟训练课程表--为受训人提供具体的日程安排,落实到详细的时间安排,即训练周数、日数及时数。
4.设计学习形式--为受训人完成整个学习计划提供有效的途径,在不同学习阶段采用观察、实习、开会、报告、作业、测验等不同学习形式。
5.制订控制措施--采用登记、例会汇报、流动检查等控制手段,监督培训计划的进展。
6.决定评估方法--根据对受训人员的工作表现评估以及命题作业、书面测验、受训人员的培训报告等各方面来综合评价受训人员的培训效果
8. 领导让写个磅房岗位培训方案,围绕“认真执行上级指令,认真搞好岗位
参考一下吧。
一、目的
1.建立配料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切实履行其工作职能。
二、职责
1.配料岗位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车间主管对监督本规程的正确实施负责。
三、适用范围
1.适用于配料岗位。
四、内容
1.直接上级:车间主管
2.下属人员:无
3.任职要求:高中以上学历,1年以上制药企业相关岗位经验。
4.基本职责
4.1. 悉并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经过公司三级安全培训,考核合格;
4.2. 掌握与本岗位、人员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设备操作规程;熟悉各产品的压片标准操作规程。
4.3. 上岗前,检查操作间、设备、衡器的状态标识、清洁标识、校验时限等,做好本岗位的生产准备工作。
4.4. 领取批《工序指令单》和《批生产记录》并进行核对。根据指令单,从原料暂存间领取物料。
4.5.按产品的称量标准操作规程、和《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C-GW-002)进行配料。
4.6.称量配料过程中要严格实行双人复核制,做好记录并签字,一人称量后,由另一人独立完成复核工作。
4.7.称量过程注意所用工具的及时清洁清理,采用先辅料、后活性原料的顺序称量。
4.8.每一个原料称量完毕,及时悬挂物料标识,防止出现差错。全部称量结束并经复核后,通知相应岗位领取物料,并认真填写各项记录。余料按原包装封口,转暂存间。
4.9.余料退库,则需经物流通道,装入原外包装,变更标识并核对后,填写退库单,交货至仓库。
4.10.工作结束或更换品种时,清场管理规程进行清场。经QA检查合格后,更换标识牌。
4.11. 不得裸手直接接触物料,不得裸手直接接触容器、设备与物料直接接触的表面。
4.12. 双包机成员及时做好包机的养护工作。
4.13. 工作期间,严禁串岗、脱岗,禁止无人值守!不得做与本岗无关之事。
4.14.参加公司、部门、车间组织的各类培训、考核。
4.15. 认真完成或协助完成与本岗位相关各项验证工作。
4.16. 拒绝违反制度规程、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4.17. 服从领导,及时完成上级交办工作。。
9. 如何制定企业培训计划
首先是公司简单介绍的培训
然后是分部门培训,内部融合
再来是技术培训
最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体活动强化前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