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小学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培训方案

小学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1-03-19 23:06:26

Ⅰ 小学留守儿童档案包括哪些

我校用的是表格式的资料:
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姓名 父亲情况 母亲情况 留守生当前监护人情况 帮扶教师姓名等

Ⅱ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协会策划书怎么写

2006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专门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强调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近期,中央领导指示:"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工作。全国妇联正在推进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建立、健全。我们要全力支持,使其发展得更快更好。"这为我们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对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关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各级妇联组织要站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深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落实。

深入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及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批示精神,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推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指导基层和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家长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为载体,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Ⅲ 留守儿童之家制度怎样建设

新华社重庆11月8日专电题: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一个家

——重庆市“代理家长”机制调查

新华社记者张琴

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和管理真空,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和发展,甚至出现了意外和犯罪等极端现象。

重庆南川市创新的“代理家长”机制实行一年来,不仅建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制度,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重庆南川市鸣玉中学成为全国妇联授予的“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首批11所学校之一,重庆市其他区县也纷纷建立起“代理家长”机制。重庆市妇联表示还将启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程”,全面推行“代理家长”机制,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

意外频发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堪忧

重庆南川市55万农民中外出打工者达15万人,目前有留守儿童18130人。最早在南川市推出“代理家长”机制的鸣玉镇,30%的农民外出打工,2800余名14岁以下未成年人中,父母一方外出的近1500人,双亲外出无人管护的412人;重庆武隆县共有8236名留守儿童,由老人带的占71.6%,亲戚带的占10.3%。

南川市鸣玉镇石龙村12岁的小红面对记者的提问,竟趴在小木桌上掩面痛哭起来。她父母外出打工11年未归且杳无音讯,还留下几万元债务。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和粮食都被上门逼债的人抢走,至今还有8000多元债务没还完,现在靠租种8户人家的田来抚养孙女勉强度日。

更让人警示的是少数留守儿童因此走上违法道路。鸣玉中学初三学生小院父母在福建打工两年未归,他成绩下降后产生厌学心理,想辍学去打工,没有路费就拦路抢劫,被警察抓获。他说:“我们一起玩的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每天逃课上网打游戏,要不就打架,没心思学习。”

留守儿童不仅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不好和心理障碍等问题,而且其基本的人身安全也缺乏保障。2004年7月,鸣玉镇两名留守儿童到河里游泳时被淹死。

“代理家长”机制建立关爱体系

鸣玉镇党委书记吴意迪说,对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结果让人震惊,他们意识到这个群体的问题不解决好,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这些家庭的幸福稳定,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2005年4月,鸣玉镇启动“代理家长”关爱机制,所做的第一步是全面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每学期开展一次调查,及时更新各方面情况,建立成长记录,形成全面的系统档案。

机制的核心是在此基础上推出的“代理家长”,即让30岁至50岁的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以及社会有识之士,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做他们生活知情人、学习引路人和成长保护人。“代理家长”须每学期制订帮扶计划书和撰写情况总结,每月有工作月报表,做到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和老师沟通走访,并且每学期接受两次心理教育专家的专题培训。目前,鸣玉镇412名无人管护留守儿童有了“代理家长”。

鸣玉中学老师谈自川是小院的“代理家长”,他把小院从看守所带回学校。他说,小院最初对人不理不睬,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350分,是班上第33名,上学期期末考了500分,前进到第13名。小院说:“谈老师对我太好了,我真想叫他一声爸爸,现在想好好读书考大学,将来当一名建筑工程师。”

南川鸣玉中心小学10岁的小炯因父亲两年前去世,母亲打工4年未归,他和没有收入的奶奶相依为命。今年春节,他在“代理家长”吴意迪家吃了汤圆和蛋糕,和吴家拍了全家福,还到公园看灯会。小炯说:“吴叔叔每周给我打电话,经常辅导我功课,就像亲人一样。”沉默寡言的他开始变得开朗起来,前不久组织同学们为父亲去世的同学捐款50多元,他还主动打电话告诉吴叔叔,和他讨论如何继续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去年底,南川市全面推广“代理家长”机制,武隆县在此基础上推出由学校老师和乡镇干部负责的“双代理家长”制度,重庆市其他区县也纷纷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建立起该机制。重庆市妇联表示将在今年启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程”,全面推行“代理家长”机制。

加强综合管理 专家剖析解决之道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明华教授连续两年提交了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他说,“代理家长”机制是目前国内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有效的方案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依靠孩子身边人组成关爱队伍,且投入比较少,属于政府倡导的义务监护人制度,因而具有操作性和推广意义。“代理家长”机制还通过制度设立了进入门槛标准和退出机制,使之更加完善。

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刘明华建议: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综合教育机制,联合民政、教育、妇联和社区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二是建立法律和道德结合追踪机制,对不尽抚养教育子女义务的父母和监护人进行强制执行,还要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追踪他们的成长情况,保证其权益;三是建立心理关爱机制,由学校和社区等相关单位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共同对其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四是建立城乡平等机制,积极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开辟打工者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父母打工所在城市孩子同等的受教育待遇;五是建立农村保障机制,积极开办农村寄宿制学校,尽可能为外出打工父母不能带走的留守儿童提供相对完善的成长环境,杜绝其受教育的断层和真空。

重庆市精神文明办常务副主任李继才说,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而产生,因而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但通过“代理家长”制度等关爱教育机制,可以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农村社会更加和谐。(文内未成年人均为化名)(完)

Ⅳ 怎样制定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站管理制度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

学校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加强学校与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一,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二,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三,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四,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每周上交政教处备查.
五,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一,谈话便于了解儿童的思想动向,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便于及时全面了解每位儿童.
二,教师要主动,积极,热情的找每一位儿童,每学期要谈话两次.
三,谈话要重视后进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心.
四,找优生谈话,要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一定能把班中的学习风气树立起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五,代理家长和儿童的谈话面,须100%.
六,学期中,代理家长应及时把握,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等现象的儿童,进行个别谈话.
七,谈话后要求谈话教师做好谈话记录,关注重要信息.
八,谈话记录要求每学期开学后上交教导处,情况分析后存档
"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一,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措施.
二,留守儿童之家设立,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儿童".
三,在学期结束时,要求留守儿童给在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汇报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
四,要求代理家长至少每学期对所监管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
"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一,"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突发事件,必须要在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层层签定留守儿童安全责任书,确保儿童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二,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公布了班主任的联系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
三,加强班主任的责任.学校常常专门组织交流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增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策略性.
四,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健康知识讲座.明确职责,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
五,加强各方面统筹,建立农村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即"留守儿童"→班主任→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建立完备的联系方式,以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一,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各班主任教师及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动态等,有针对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
二,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三,重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儿童;
四,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五,课程教学中加强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
六,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留守儿童,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七,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教给他们正确的教育儿童的方法,不要溺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使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八,每学期组织留守儿童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封信,汇报自己在学校及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及自己要想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情感.
九,留守儿童是社会普遍的问题,学校全体教职工要多关注了解留守儿童,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
留守儿童学习制度
一,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二,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课间做正当游戏.
三,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独立完成.
四,积极参加各类课内外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综合活动,课余时间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刊.
五,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不厌学,不偏科,争当学习成绩优秀儿童.
六,考试考查要诚实守纪,不违纪,不作弊.考试成绩要如实报告家长和监护人.
七,积极参加留守儿童之家举办的专题教育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保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生活制度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做到坐立,行走,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穿着整齐美观,朴素大方,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进网吧和游戏厅,不做有损于集体和他人利益的事情.
二,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做到关心国家,关心学校,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待人接物使用礼貌用语,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不欺侮小(女)同学和残疾人.
三,遵规守纪,热爱集体.爱护校舍和公共设施,爱护庄稼,花草和树木,节约水电,讲究卫生,做好值日生.
四,勤奋简朴,自立自强.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节俭,不乱花钱,不挑食厌食,听从家长,老师和监护人的正确教导,不自行其事.
五,注重安全,身心健康.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不做危险性游戏,不购买和食用不合格的小食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经常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一,留守儿童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部门,班级,科任教师都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留守儿童的校外管理责任人是其监护人(或委托代理人),应对其监护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跟踪管理,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外学习,生活和活动,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
三,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要坚持经常开展思想品德,文化知识,法纪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家长和监护人开展定期专题培训活动,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学校要在学年初和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职责,分清责任,细化措施,抓好落实.
五,学校提倡,鼓励老师和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担任"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给予留守儿童热情,亲情和友情,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组织和家庭的温暖,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六,留守儿童要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老师,家长和监护人的正确教导,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护,自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工作制度
一,教职工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留守儿童,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职责.
二,教职工要遵守学校常规,按时到校,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按时开会,坚持住校.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离校,不无故旷工.
三,教职工要积极服从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分份内份外,尽职尽责,同心协力,搞好学校工作.
四,教职工要顾全大局,注意团结,齐心协力,勇挑重担,发挥中心小学教师的示范作用,正确树立个人和集体的光辉形象.
五,教职工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品德言行堪称儿童表率.关心爱护留守儿童,注重差生留守儿童转化,不体罚或变相体罚留守儿童,若造成不良后果个人负全部责任.
六,教职工对学校各项工作有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对学校工作要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共同搞好学校工作.

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学习制度
一,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订阅报刊,读书读报,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
二,教职工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职业特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和其它政策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增强法制观念和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发扬无私奉献,忠诚敬业的伟大精神.
三,业务学习要结合自身的教课内容,学习大纲,深钻教材,学习教育学及留守儿童心理学等业务知识,坚持业余进修和继续教育学习,参加业务培训,苦练基本功.积极学习他人及外校(地)的好经验,好方法,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班子成员要多学习管理知识,丰富管理经脸,提高管理水平.
四,学习时间为每周两小时集体政治学习,两小时教学业务学习,六小时个人自学,学校要定期组织讨论,交流,检查,评比
五,学校对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安排,有内容,有汇报,有检查,有评比,有小结,有记载,学校要把教师学习情况纳入教职工的综合考核.
六,教师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每期至少精读2本教育专著 .
七,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业余学历进修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学历水平.
***学校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
职 责:审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副 组 长:***
职 责:拟订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督促各班级认真实施并考评.
成 员:***
主要职责: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职责
一,要充分认识留守儿童之家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学校对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言行举止和责任心的要求.要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工作勤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
二,关爱留守儿童,主动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一切实际问题,教育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学生活动室成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愉快合作,清洁整齐的学生之家.
三,能团结同事共同搞好工作,相互尊重,协同合作.
四,工作中要敢管,善管,能管,肯动脑,有预见性,预防和及时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
五,每天负责督查留守儿童之家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保持学生活动室室内整洁划一,室外卫生,干净.
六,负责管理留守之家活动室活动用品的使用和保管工作,要求摆放整齐有序.

Ⅳ “代理家长”的细心呵护,会使留守儿童怎样茁壮成长

在“代理家长”的细心呵护下,留守儿童得到健康、茁壮成长的例子太多了。下面是一个来自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孩子,你已经被县中学录取了。”2007年8月,“代理家长”戴阿姨迫不及待地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她代理的留守儿童小萍。“是吗?”一直在家等候录取通知书的小萍惊喜万分。
“戴阿姨提前就打听到了我被县中学录取的消息,比我的妈妈还要关心我。”小萍说起戴阿姨对她的关心没有丝毫做作,也没有一丝留守儿童的孤单和羞怯,落落大方的举止和谈吐让人们感受到了她的快乐。
“要不是‘代理家长’照顾我的孩子,恐怕一般高中都考不上哟。”听闻女儿考上了重点高中的小萍爸爸,从深圳赶了回来。他执意要去感谢戴阿姨。他说:“常年在外打工,一直无法照顾孩子。没有想到,孩子在‘代理家长’的照顾下,变得不但喜欢学习了,而且更懂文明礼貌了。”
可以说,父母忙于生计外出务工,迫不得已让孩子留守家中,这是一种无奈。这种无奈一直成为他们为人父、为人母而无法照顾孩子成长的挥之不去的遗憾。而“代理家长”对留守儿童温馨的关爱正好弥补了他们的这一遗憾。据《广西日报》的一则报道,远在福建打工的广西农民工汪春福曾在电话中道出了他们对“代理家长”制的赞同:“在外打工,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担心孩子的家庭教育跟不上会耽误孩子一辈子。‘代理家长’制度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们很感激政府的这一做法。”
“以前因为缺乏了家庭教育的有效支撑,学校最不好管理的就是留守儿童,花费了我们不少的精力,还往往费力不讨好。但自从留守儿童有了‘代理家长’后,很多孩子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爱和老师交流了,逃课调皮的减少了,省了我们不少时间。”我们曾来到一所学校了解情况,老师们都这样感叹道。据了解,2007年,这所学校初三200名毕业生中有38名留守儿童,这38名留守儿童在其“代理家长”的精心呵护下,有10名升入了重点中学,22名升入了普高,6名报读了职高。
在“代理家长”的细心呵护下,许多的留守儿童得到了茁壮的成长。在有些地方,这样的“代理家长”制正得到逐步完善,“代理”的成绩将更为显著。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材料,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目前已在重庆的34个乡镇开花结果,一万多名留守儿童在“代理家长”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而重庆市相关部门在全国率先创建的“代理家长”制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被充分肯定,正在重庆全市和一些地方推广。

Ⅵ 关于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的优点与弊病

在我看来,只有弊端。养不教,父母之过。

Ⅶ 怎样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需要具体的措施方案。

学校组织老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履行家长一职责,我们这里就是,效果很好。

Ⅷ 留守儿童“代理家长”有没有“准入门槛”

有许多人打听过,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作出自己的贡献,能不能让自己也担任个“代理家长”呢?
是不是想当“代理家长”的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实际上涉及一个“准入门槛”的问题。
留守儿童“代理家长”有没有“准入门槛”?对此各地当前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行中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例如需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格修养,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民盟重庆市委就曾经提交建议认为,“代理家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应该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人格修养,这对孩子的成长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不是所有愿意做“代理家长”的人都能担当这一使命,必须要建立“代理家长”准入机制,对“代理家长”申请人的道德修养、经济实力、文化水平等进行评估,同时告知代理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除了“代理家长”应符合有关条件外,有关部门还要建立代理家长跟踪机制,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水平、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等进行跟踪考察,定期对孩子的综合状况进行评估,以此作为“代理家长”是否称职的考核标准,进而决定“代理家长”是继续代理,还是应退出代理;同时对表现优秀的“代理家长”进行奖励。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代理家长”等儿童监护人的培训,确保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长的言行是孩子生活的准则。家长对周围人和事的评价标准是孩子道德评价的标准,甚至家长的兴趣、爱好、习惯、气质、作风、个性特征等,都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过去,劳动者的儿子看到父母日出下地,日落方归,自己便学会了劳动;老百姓的女儿看到母亲日夜操劳,勤劳俭朴,也学会了关心体贴,不怕重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深知这留守儿童“代理家长”肩头的分量,设个“门槛”获得“准入”了,我们只会感到无上荣光,对完成使命信心百倍。

Ⅸ 留守儿童防侵害的知识问题

留守儿童性侵害案件的社会成因

2.1.农村劳动力流失,代理看管不力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家乡流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照顾儿童的责任只能托付给老人或者亲戚朋友,即“代理家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所做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单亲生活在一起,32.2%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被寄养在别人家里[5]。而至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儿童占47.14%。父母双方外出留守儿童占52.86%[1]。可见自2004到2008年以来,留守儿童和单亲或双亲生活的人数比例下降,由他人照料的比例上升。由于缺乏父母照料,留守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存在不足,特别是专由老人照顾(也称为隔代教育)家庭中存在明显的缺点,老人自我照顾都存在一定困难,对儿童照顾只能有心无力,或者说他们只能保证儿童基本温饱生活。同时,老人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祖孙两辈之间年龄相差悬殊,无论是认知还是心理代沟都比较明显,老人文盲率超过80%,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6],对于儿童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安全防范等方面教育意识更为薄弱。

2008年2月,经广西省容县人民检察院处理的一起性侵害案件中,年已七旬的犯罪嫌疑人李富(化名)诱奸五岁留守女童小红(化名)。值得关注的是整个过程中小红奶奶已经发现小红下身相关症状并质问李富,但是之后却并未采取任何行动,而是一再隐瞒[7]。这起案件反映了很多留守儿童面临的悲哀。老人严重缺乏法律意识,不知道李富行为的严重性,很多犯罪人便是在这种情形下逍遥法外。

2.2.农村性教育缺失,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

性教育包括多种方面,不仅要让儿童了解生理发育过程,同时要涵盖相关的心理应对、疾病、道德、法律等。但是性教育在我国仍属较敏感的话题,袁滢[8]等于2008年在甘肃陇南地区对5所学校的1000名学生、10所县级中学及100名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过抽样调查,发现当地学校的性教育主要是通过在初中阶段开设的生理卫生课来进行。上课方式主要是“自己看书”、“老师讲”,所占比例分别为65.9%和34%。“课堂讨论”和“看录像”两种上课方式则从未使用过。另有7.8%的学生反映他们从来没有上过生理卫生课。由此可见,农村地区性教育形势比较严峻,无论在性教育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方面均比较欠缺。而农村作为留守儿童主要聚集地,学校性教育的缺失也直接会影响到他们。

除了学校性教育,家庭性教育扮演的角色也比较重要。留守儿童最初性启蒙教育本该由最亲近的父母传达,但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根本无法与他们进行交流,或者他们对性教育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儿童长大后就自然知道;代理监护人则更容易忽视性教育,年龄的差距以及农村的传统观念令他们羞于启齿,这些结果造成留守儿童性教育的空白。在各类性侵害案件中,发现很多儿童根本不知道施暴者已经严重触犯了法律,尽管她们恐惧、无助,但她们大多数选择了沉默,不知道如何拿起武器保护自己。一般在她们出现异常行为改变或非意愿妊娠等结果时才会被他人发现事实,而其在这个过程中幼小的身体和心灵已受到巨大创伤。

2.3.伦理道德冲击,犯罪人逍遥法外

伦理道德冲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古老的风俗及守旧的思想。它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报案不及时,无形中放任犯罪人。农村地区虽然对女性贞操比较看重,但是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对女性性侵害并没有十分保护。尽管有的儿童将性侵害事实告诉了家里大人,可是他们为顾其名声,会采取隐忍或者用钱私了的方式。二是犯罪嫌疑人自身伦理道德沦丧和不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由各方案件来看,犯罪嫌疑人多数是留守儿童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亲属、邻里及教师等。前两类人文化水平一般较低,在农村生活中比较清闲和无聊,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参加有益健康的文化生活。由于农村中青年妇女很多都外出打工,他们便将魔爪伸向了留守女童。而教师犯罪则更加令人痛恨,由于学生对老师天生都怀有崇拜与热爱心理,对他们不会设防,但是这却为某些教师提供了作案机会与条件。2008年,当代生活报报导的南宁市上林县某小学校长兰波通过哄骗、威胁等手段在近1年的时间里强暴了3名女学生。若不是学校其他老师发现受害女生上课心神失常,学习明显退步,兰波还有可能逃离法律惩治[9]。我国几千年来尊老爱幼的思想传统在他们心中沦丧,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犯罪人作为留守儿童身边的亲邻好友、启 蒙老师,非但没有博爱之心帮助其父母教育儿童,反而人性泯灭,为了个人之欲伤害儿童,实在是有悖伦理,丧尽天良!

3.留守儿童性侵害案件相关对策

由于解决“三农”问题是长远的过程,短期内我国农民工往城市迁移的现象不会扭转,大部分留守儿童所盼望的完整家庭生活暂时无法实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护留守儿童权益只有以与之联系最密切的家庭和学校为基点,同时依靠社会及法律支持形成良好的监护体系,实行“早发现、早报案、早处置”的三早政策,才能尽量避免此类案件发生,保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1.学校教育

3.1.1.知识宣传与同伴教育。学校主要以知识宣传与同伴教育为手段,坚持定期、定时、定点的持续性宣传。在知识宣传过程中,重点在于性健康教育以及相关法律信息,促使儿童学会自我保护,辨明善恶。当遇到成年男性实施类似性侵害行为,即便只是带有性意识的抚摸、亲吻等暧昧行为,也需要及时向学校或家长报告,将犯罪源头及时掐断。同伴教育则更加注重儿童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青少年儿童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更是如此。通过主题班会或者各类知识竞赛活动让青少年儿童积极地学会自我发掘,并将所获知识与同伴分享或宣讲。这些活动由于青少年儿童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为自由,效果也会十分明显。

3.1.2.专业人员宣传教育。专业人员教育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和纽带,联系公安局、法院、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院等工作人员作宣传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他们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法律、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并且所经历的真实案例较多。由于每年留守儿童遭遇性侵害案件均由当地公安机关经手,那么他们完全可以把近年来发现、缉获留守儿童性侵害人员的特点、作案动机与范围作为宣讲内容;而医生们处理过的遭遇性侵害儿童身体炎症、妊娠、流产等情况也可以纳入宣传范围。总之,专业讲座目的是真实再现案件过程,使学校及儿童提高警惕性,增强防范措施。

3.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家长的教育,特别是由于现在留守儿童基本由代理家长照料,只有他们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才能认真履行责任,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与保护。家长教育具有紧密联系的两方:一是由学校为主体,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家访制度。学校在不断了解家长的过程中发现其教育儿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而进行宣讲,对于留守儿童在学习及生活中发生的变化进行沟通。由于代理家长们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薄弱,因此学校可以借用实例向他们灌输法律观念,使之改变认为乡风淳朴,邻里好友之间不存在儿童性侵害犯罪分子的观念。二是学校在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宣传讲座时,召集家长共同学习法律知识,使专业人员担负起代理家长培训的角色。如重庆市妇联开展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培训,在各地中小学设立一批家长学校,请专业人员为“代理家长”补家教课,主要涉及心理疏导、法律常识、卫生保健等方面内容,受到了很多“代理家长”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

3.3.社会支持

由于现代社会互联网十分发达,社会支持主要以各大新闻媒体宣传与网络信息传播为途径,担负起留守儿童性侵害案件的发现、报道、救助等职责。中央电视台于2007年开展了关于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春暖2007”,该活动站在综合的角度全面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并呼唤社会各界进行救助[11]。虽然这些活动不是仅仅针对性侵害案件,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创造了和谐的大环境,以社会聚焦为手段保护了留守儿童的权益。

总之,可通过“多元互动”弥补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缺失带来的不足,保护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促进其健康发展。这种监护体系从理论来说是简单可行的,但是目前尚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具体方案如何实施、效果如何、有无推广的必要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阅读全文

与小学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6电子商务进农村 浏览:427
重庆微信营销成功案例 浏览:452
平阳县电子商务协会 浏览:932
微信公众号营销骗局 浏览:415
舞蹈培训续报方案 浏览:191
旅行社摄影培训方案 浏览:231
中职市场营销市场细分 浏览:817
重庆市场营销的职业高中有哪些 浏览:70
银行现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9
广州元潮电子商务 浏览:641
山东天才电子商务诈骗 浏览:653
超市全年促销活动规划 浏览:24
企业部门培训方案 浏览:591
白酒市场策划方案 浏览:403
品牌推广营销活动 浏览:50
山东海倍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61
中国电子商务经济 浏览:939
促销活动文字 浏览:359
酒店宴席市场营销 浏览:4
企业元旦晚会策划方案 浏览: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