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党发展对象培训内容
入党发展对象的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党的基本知识和政治素养展开,以确保预备党员的合格性。培训的核心内容包括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是新党员理解和遵守党的规则与行为准则的基础。
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政治审查是发展对象不可或缺的步骤。审查的重点在于个人的政治立场、历史表现、遵纪守法情况以及其直系亲属和社会关系的政治状况。审查方法包括与本人面谈、查阅档案、调查了解等,确保全面而公正的评估。
政治审查必须严谨认真,以事实为依据,注重考察个人的一贯表现,形成详细的审查结论。任何未经政治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将无法成为正式党员。培训方面,基层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会组织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通常不少于三天,学习内容除了上述文件,还会参考中央组织部编写的《入党教材》作为学习辅助资料。
总的来说,入党发展对象的培训不仅是对党的理论和规则的深入学习,也是对个人政治品质和能力的一次重要考察,确保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2. 发展对象集中培训情况怎么写
发展对象集中培训情况写法如下:
1、培训背景和目的:简要介绍发展对象集中培训的背景和目的。
2、培训时间和地点:明确培训的时间和地点。
3、培训内容和形式:详细介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列出培训的主题、涉及的知识点、技能培养内容等。
4、培训效果和收获:总结和评价培训的效果和发展对象的收获。
5、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展望和计划:对未来发展对象的培训进行展望和计划。
3. 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培训有什么要求
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培训要求是:
198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逐步建立积极分子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制度的通知》中规定:准备发展入党的积极分子,没有经过培训的,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发展入党。具体规定:
1、培训时间:一般为3—5天(或不少于25学时)。
2、培训内容:《党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等。也可结合党的阶段重点进行培训。
3、集中培训结束时,要求培训对象联系思想实际,做好个人总结,并组织进行综合考试。并填写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登记表》,把学习成绩和培训后的发展变化情况作为考察对象是否具备入党条件的重要内容。
4. 发展对象短期培训内容
对发展对象进行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党组织应做好哪些工作?
金台资讯
05月27日 · 人民网资讯精选官方账号
共产党员
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组织。从各地的实践经验看,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县(市、区、旗)委党校、业余党校、乡镇党校等为教育阵地,由县级党委组织部门或基层党委负责组织。上级党组织要检查基层党委制订和落实培训计划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对发展对象进行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党组织首先摸清培训对象的情况。在进行培训前,党组织要釆用召开调查会、座谈会和查阅发展对象考察记录等方法,了解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思想状况,以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2)确定培训内容。组织发展对象主要学习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和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入党教材》等,使发展对象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等有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不断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24个学时)。
(3)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培训进度和内容安排上,对基础不同的发展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文化素质较高、自学能力较强的发展对象,可采取自学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的发展对象,可采取集中授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请一些优秀共产党员、老劳模等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用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和教育培训对象。需要强调的是,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短期集中培训一定要把发展对象集中起来进行学习,不能用分散的自学代替集中培训。
(4)注意培训效果。培训结束时,要求培训对象联系思想实际,做好个人总结。同时,可组织必要的考试或考核,检查培训对象的学习效果。党组织要跟踪考察培训对象的表现,了解他们培训前后的变化。要把学习成绩和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考察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入党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不能简单地“唯分取人”。对参加短期集中培训考核合格但一年之内未被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党组织吸收其入党前,应组织他们重新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