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双语教育培训方案

双语教育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4-08-23 02:05:24

⑴ 如何实施本校双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双语教学有效性初探

作者:上海师范…

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双语教学实验是一个全新领域,是教育国际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体现。对双语教学的思考,一般认为是用英语进行非母语语言学科教学的一种探索,是在充分关注我国的文化背景与母语交往环境的条件支持下,稳妥地在一定学科及相应内容范围内实施的学科教学,其价值追求是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汉语、英语进行学科思维,用双语开展学科学习与交流。双语教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目前在许多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着尝试性实践,并力图使其成为新时期提高我国外语教学水平的有效载体。但双语教学究竟在怎样的信念与条件支撑下,才能实现其发展学生的双语能力,这就涉及到双语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事实上“教学行为要有效,就必须把握好‘适合’两个字,它必须适合环境、学科、建筑、设施中的众多条件,适合教育方针和教育管理方面的种种考虑,适合学生能力、需要、学习风格的极大差异,还要适合教师自身个性、态度和技能” ,否则就失去了有效教学的基础。
一、双语教学有效实施的信念与条件
(一)双语教学有效实施的信念
由于中小学双语教学正处在探索阶段,对其实验必须有相应的信念作支撑才不至于迷失方向,盲目实施。我们认为双语教学是建立在以下信念基础上的:
(1)强化英语语言能力和增进学生国际理解意识,是中国特色“双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2)语言能力不能仅仅靠一门外语语言课程来培养,在学科教学中创设英语语言环境会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3)在我国牢固的本土语言背景下,运用外语进行一定学科内容的教学,不会削弱汉语作为母语的主导地位;
(4)所有学生都需要强化外语学习的能力,但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具体需求和接受基础存在很大差异;
(5)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里开展双语教学,只要注意因地因时因人制宜,能在不同程度上达成双语教学目标;只不过达到的目标是多元的、分层的,如培养标准的双语人才或对别国文化深刻的理解;对别国文化的初步理解;或增强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等不同水平的分层目标。
这些双语教学的信念,是基于多方面的理论依据。首先是语言学方面的依据。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看,它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与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该认识到,真正成功的双语教学必将超越语言的范畴,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体验产生重大影响,是构成现代国际人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社会文化学方面的依据。我们应该理解双语教学不是针对哪个社会、经济群体的教学,而是一种公众素养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为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再次是教育学方面的依据。由于经济、政治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维持生存与发展就需要拓展全球视野,增进国际理解。这一切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双语教学跨越单纯的语言教学,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双语教学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与参与社会竞争。
(二)双语教学有效实施的条件
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实践研究,应具备基本条件。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中,开展双语教学要切实分析与把握基础保障因素,这样才能稳妥地取得实际效果。这些基本条件包括:
(1)实施双语教学需要一个开放的社会与教育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了一种开放的接纳态势。尤其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与国外交流频繁地区的人们已经对外来先进文化具有吸纳学习的心理,并且家长愿意让子女接受双语教育。这些地区已经具备了实施双语教学的较好的社会与教育环境。
(2)实施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相应扎实的应用外语教学的能力。双语教师应以学科教师为主,英语教师为辅,能较熟练地将外语整合进学科教学,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网络外语教学资源,从而体现出较强的地道的外语文化底蕴。
(3)实施双语教学要学生有相应的自我需求。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双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再好的双语教学也不能收到效果。双语教学必须在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学规律,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双语学习,自觉地投入到双语教学活动中去。
(4)实施双语教学要因地制宜地选用与开发课程与教材、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选择一定的学科作为双语教学试点。
(5)实施双语教学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一定的办学条件作支撑。学校要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安排相应的资金、设备投入双语教学。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来确定开展双语教学的层次目标。并在学校总体布置上强化英语化校园环境。不能没条件就盲目地开展,那样,势必导致夭折与负面影响。提倡创造条件上,但不能没有条件仓促上。目前一些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条件参差不齐,有些学校条件相对成熟,有的学校条件还远远不够,需谨慎实施双语教学。从中小学双语教学实施的总体环境而言,要争鸣、不要轰鸣;要理解,不要误解;要扬弃,不要遗弃;要满意,不要失意。
二、双语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
当中小学双语教学的信念确立和条件具备后,要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有效地组织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实施有效的监控,使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都符合有效性要求。因教学过程的结构主要由确立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与方法、评价教学效果几部分组成,所以对双语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确立双语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所谓确立双语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双语教学目标的形成要遵循双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在具体表述时应做到明确而清晰。明确了双语教学目标,就有了双语教学的具体操作定位。对双语教学目标的有效解释,应从发展学生的语言、学科专业要求和社会文化理解三方面阐述。双语教学在学生语言发展方面的目标主要包括:
(1)掌握学科英语词汇,通过阅读一定量的外文原版资料提高专业外语阅读水平与表达水平。
(2)通过不同层次的学科英语口语操练,了解与适应外语应用习惯。在从事学科双语教学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时,会使学生遇到的文字方面障碍增多,从而需要更多的利用身体语言和母语进行文字障碍的疏通。另一方面某一学科的周课时量是固定的,且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科教学任务。
笔者认为,从短期看双语教学的学科专业目标达成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双语教师进行优化教学过程的长期努力来看,学科专业目标与学生的语言目标发展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双语教学的学科专业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让学生用两种语言强化该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让学生形成对某一学科发展价值的双语判断。
(3)通过个性化教学方式,使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愿意深入研究的学生获得学科专业方面的长足发展。
(4)在定位双语教学的学科专业目标时,双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社区、家庭的文化背景和学生个人需求而有所调整。
双语教学的社会文化理解方面的目标是在树立学生对母语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增进对外语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促进学科传授时双语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就是说双语教学的社会文化理解方面的目标最终是形成受教育者对双语的正确态度与价值观,以促进学生今后在不同文化情境中的交流,形成尊重外语文化的习惯。
(二)组织双语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所谓双语教学知识处理的有效性,是指双语教学知识选择与安排要为实现双语教学目标服务,尽可能与双语教学目标相符合,避免“失真”而产生偏向,主要涉及双语教学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学校选择哪些内容作为双语教学知识,应首先考虑有效的双语教学知识量,“有效教学知识量,就是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实在有益(新的或具有新意)的观点材料、方法,学生学了之后有所感、有所获,真正理解的内容”。
如果有效的双语教学知识量为零,学生的双语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双语教育者必须注意双语课程教材编写的有效性。双语教学的课程,目前小学多在音乐、美术、体育、数学、自然学科中进行,多数渗透有较强的活动成分;中学则多在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中开设,大量以拓展型课程、选修课程出现,少量在必修课部分章节展开。在教材编写方面,因我国的双语教学的定位与国外双语教学有差异,所以不能照搬外国的双语教材,双语教师应根据我国学生的特点进行选编、改编或重编。在编写过程中应把握三个原则:
(1)按照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双语教学的正确定位进行;
(2)以原版资料进行编选;
(3)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双语教材的立体性和直观性。
从目前双语教学实际进展情况看,大多数双语教学并未达到“课程标准”水平,仅是“学科教学”实践,因而注重微型双语课程教材研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形式。开发双语微型课程,更确切地讲,开发一些微型资料包,供师生在双语学科教学中灵活、多样、适时使用。这种资料包研发聚焦于当前热点科学话题,以一个主题形式组合原版资料,如密切联系生活的“健康与营养”,强调各类营养对健康的影响;如贴近社会现实的高科技运用典型,磁悬浮列车;如探索科学分类方法,以“元素周期表”为例;如科学前沿,基因、纳米技术等。
开发双语微型资料包的原则包括:选材坚持用英文原版;注重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图文并茂,活泼多样;课题的小型化;照顾不同层次学习需求,编制相应辅导材料;有利于教学安排。在收集资料时,强调专家、一线教师的充分互动。既有供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还精心编选教师参考资料,从而根据学生、班级实际情况,调节确定相对自由的课时(5—8学时为主)。一般来看,效果都比较显著,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科知识、语言、思维目标的达成度都较高。
(三)双语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双语教学方式和方法运用的有效性是指双语教学为确保双语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通过对双语课程教材的学习获得有效知识量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与途径。双语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必须遵循双语教学的认知、情感和语言学原理采取相应的教学与方法,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探索。
双语教学的认知原理是指教师应关注学生言语智力的发展,要求双语教师注重引发学生学习双语的自觉性,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给予恰当的激励,引发学生的内驱力和注重运用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认知原理给双语教学的实践启示是:
(1)在双语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课堂双语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可以对外语形式系统(如语音、语法等)给予适当的关注,但以不要妨碍学生流畅交流为原则。
(2)注重培养与训练学生学习双语的耐心,不要过多地进行外语语法解释和抽象的用外语表达理论阐述,多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母语与外语新旧知识交互作用上产生联系。
(3)应注意发展学生学习双语的自主性,而不是依赖性,通过大量听、说、读、写等活动,充分的教学互动与参与,帮助学生获得学习双语的自我满足感,主动建构学科双语的知识框架,对学生用双语表达的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
双语教学的情感原理是指双语教师应关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习者获得学习好学科与语言的自信心,勇于尝试用外语表达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其对双语教学实践的启示是:
(1)对学生的双语学习行为保持一以贯之的热情关注,给予双语学习者丰富的口头或非口头的肯定信息,增强学生学习双语的自信心。
(2)在学科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用具体得当的教学措施,有区别、分层次地让学生从困惑中解脱出来,通过生动的活动来学习语言,用形象活泼有趣的课程设计调动外语思维,增进学科学习。
(3)在双语教学中,双语教师要创设一种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勇于用双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双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讨论不同文化背景间的差异,同时强调没有哪一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更“优越”,学好双语的目的是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从而陶冶现代国际人的完美人格。
双语教学的语言学原理是充分发挥母语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减少妨碍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的目的,要求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有:
(1)双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母语的价值,并不总是让其对学生的学科外语学习引发错误;
(2)引导学生尝试用外语思考问题,而不是把问题翻译成母语加以理解;
(3)尝试让学生进行自我纠错;教师在纠错时,应不妨碍学生进一步开口表达的努力尝试,确保学生有机会获取交流外语的流畅性,不必过多注意语言中的细微错误;
(4)尝试运用现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双语语言,提高学生的双语书面与口头交际的能力。
双语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要注重适合学生外语学习水平的差异和学校实际,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探索,而且由于教师教学个性的差异,先前经验的差异,学科性质的差异,主题内容的差异,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空间。素质教育提倡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可能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大的突破。就中小学音乐双语教学而言,不同教师的演绎方式迥异,风格也不一样。有的寓双语教学于多样的活动中,如在观摩录象,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感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舞特征;有的则强调从小奠定音乐的基本功,更多地侧重音乐节奏、情调的体验,合唱的基本要求,选取合适的英文歌曲作为载体。而在小学数学综合活动课中,则融数学、计算机、美术、手工学科的若干活动于一体,教师充分发挥变通、灵活、多样的手段进行双语教学。所有这些探索,其基本特征是在学科知识、技能目标与语言目标的设定都很清晰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差异与学校实际所作出的选择。有效的双语教学形式多样,体悟、动手、动口、动脑结合,活动充分,情绪饱满。在双语教学探索中,小学的双语教学较之中学的双语教学而言,因其教学容量相对较小,而在活动形式上具有更大的拓展伸缩性;而中学双语教学较之小学双语教学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要更精细化,强调选择的余地,在教学目标、形式、方法的整合上更讲究严密性、适切性。提倡教学的个性化,要重视语言的使用与沟通,注重产生实际效果,在对多元目标达成度上具有操作性,一切为了学生双语能力的成长与发展。
(四)双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双语教学评价是对双语教学的质与量做出价值判断,有效的双语教学评价切忌外在的、机械的评价,要求激发师生在双语教学评价中的创造性,注重师生的自我内在性评价,即“关注的是师生自我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调节各自的教与学的活动,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师生教与学的活动中去,形成师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双语教学的学生评价既注重对学生学习双语的语言目标、学科目标和社会文化理解目标的达成度的终结性评价,也注重学生在双语学习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时间观念、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模拟多元文化交流情境、深入课堂观察,安排适当的教学测试等进行测评。
双语教学的教师评价要注重教师对双语教学实践的反思性评价。双语教师为挑战双语教学中的误区,改变现状,必须反省自身的教学实践,这样会帮助其成为有效的双语教师获得更多的洞察力。只有通过不断反省教学实践,按照双语教学定位及目的认真思考,才能找出自己在双语教学中的失误与长处,从而积极参加职后培训或自学,发展自己的双语教学能力。、借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笔者认为在双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都要关注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只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反思,然后采取适当措施使自己的双语教学能力向“最近发展区”靠近。同样,学生也在不断地动态提升双语学习能力。在反思自身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双语教师深刻地认识到进行有针对性培训的价值,尤其是接受一些带有哲理性的内容(如双语教学定位、目的),以促进双语教师的专业内涵。当然双语教师的双语教学实际能力主要是在校本培训、教学实践中发展。
同时,双语教学中如何界定母语与外语相互支持的比例问题?学生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相互关系如何?学科内容与语言的整合怎样才是最合理的?如何有效把握双语教学中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特征?采取怎样的双语教学策略才是高效的?这些都有待于在双语教学的丰富实践中发展。因此,鼓励双语教师积极进行反思性评价能促进其以后的双语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没有开展过双语教师个体或集体的批判性教学实践的反省,双语教学系统中有关教学知识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就不会出现。那些没有学会去聆听学生实际要求和没有把学生当作文化促进者和适应国际竞争者的教师,就不可能对有抵触双语学习的学生产生任何帮助,更不能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背景下实施双语教学改革的价值。

⑵ 双语教育要谨慎,双语教育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接受程度。绝大多数在国内长大的小孩子,即使幼儿园英语再好,小学生也很难接受全英教学。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术语,这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我们学校就是一个外国语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外语文化月,每逢暑假还会举办国外夏令营,外国人支教活动,以及一系列其他的外语活动,有时候还会请一些外语专家过来讲座,英语老师更是会进行很多培训。

这些资源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的。所以孩子如果上了双语学校,家长发现并没有进行全英心里也不要有落差感。要冷静下来正视这个问题,认识到什么样的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

⑶ 如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尤其是双语教育质量不高,数量不达标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正确认识双语教育工作形势。自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下发以来,我区双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双语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双语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双语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双语教育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11年9月,学前和中小学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140.84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的55%。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双语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双语教育教学管理不够到位,双语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不够规范,双语教育质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双语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双语教育工作中最紧迫、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汉兼通”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双语教育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双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地抓好双语教育质量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双语教育工作
2.科学制定双语教育发展规划。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双语教育发展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科学制定本地双语教育发展规划。要科学确定双语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统筹兼顾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条件保障的能力,既要积极进取,不等不拖,又要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把握好节奏,安排好衔接,确保双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严格按照既定规划的目标和步骤,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双语教育工作。
3.合理选择双语教学模式。中小学双语教育分为两种教学模式:模式1,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高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模式2,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
对接受过学前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小学起始年级,城市和县城学校一般采用模式2实施双语教育,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采用模式1实施双语教育;农村学校可根据双语教师及学生的实际,采用模式1或模式2。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实施双语教育的模式,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县、市、区作为双语教育的责任主体,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以及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办学条件、社会环境和模式衔接等多面因素与要求,做好双语教学模式的审批工作,切实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避免按行政区划“一刀切”。
4.加强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工作是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要坚持民汉兼通培养、民汉教学并行并重的原则,加强民族语文课程教学。制定双语班民族语文课程标准,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开齐、开足课时,配齐配足师资,确保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评价对提高民族语文教学质量的导向作用,坚持把民族语文作为少数民族双语班学生中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的必考科目。高度重视双语教学模式中使用母语授课课程的管理和建设,努力做到母语授课与汉语授课课程“四个一”,即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切实提高母语授课课程教学质量。在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多的汉语授课学校,要进行开设民族语文课程的实验,探索在汉语授课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实现民汉兼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积极推进双语教育的同时,在起始年级相应保留以本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进行教学的教学班,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
三、强化常规管理,规范办学与教学行为,提高双语教育质量
5.严格控制中小学班额。学校开设双语班须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班额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小学每班40—45人,初中每班45—50人。 要科学合理设置班数,采取切实措施化解大班额问题,逐步实现按标准班额教学。
6.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方案。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普通高中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等文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双语教学的课程和课时数。
7.严格实施课程标准。依据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切实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保障学生的学业水平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8.规范使用课堂教学语言与教材。严格按照双语教育两种模式对教学语言的规定,规范课堂教学语言与教材的使用。凡明确要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的课程,应以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主要授课语言,并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经国家或自治区审定许可使用的汉文版教材;在学生理解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辅助解释,但课堂上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比例不低于85%。凡要求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课程,应以相应的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主要授课语言,并选用新疆教育出版社等经自治区审定许可使用的民文版教材;课堂上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比率不得低于85%。使用模式1授课的班级,汉语课程原则上使用新疆教育出版社《汉语》(双语班使用)教材;使用模式2授课的班级,语文(汉)课程原则上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
9.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要建立健全与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案审批、听课检查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学各环节做出量化、规范化的要求。
教师要从规范教学行为入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在备课环节,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的基本内容。要合理运用教材,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科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和进度。
在上课环节,教师要以构建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积极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满课堂活力的教学方式。要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渡的衔接性、教学语言表达和媒体演示的合理性。要保证适当的课堂教学信息容量、课堂训练内容与强度,提高双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作业与辅导环节,教师要针对学生差异,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不得盲目从教辅资料中指定作业和用简单对答案的方法批改作业。要保证适量的课外作业量,并做到及时批改和及时反馈,确保学生课外学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学生课后辅导工作,力争将学生学习困难解决在学校内。
在检测与评价环节,要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及时分析测评结果,从中找出教学和学习中的不足,进行讲评和辅导。
四、加强双语教育研究和指导工作,促进双语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10.加强双语教育研究工作。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关注、研究新疆双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双语教育质量提高的实验研究和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在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要突出双语教育质量相关课题的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双语教育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治区双语教育研究会和专家委员会作用,整合全区双语教育研究资源,深入开展双语教育研究,为双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咨询。组织开展双语教育学术研讨活动,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提供建议。办好《双语教育研究》等期刊,完善双语教育研究成果交流与学习平台。
11.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加强双语教研队伍的建设。各级教研机构要加强现有教研队伍的培训与提高,增强教研员双语教学指导能力,打造适应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的教研队伍。要严格规范教研员的任职资格标准和选拔任用管理工作,优先录用具备双语教学指导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进入教研队伍。各级教研员要树立为双语教育、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服务的思想,关注双语课堂教学实践,经常深入到中小学开展听课、评课和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帮助双语教师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自治区、地、县教研员每学期到基层听课、评课等活动的时间分别不得低于40学时、60学时、80学时。
12.加强校本教研工作。要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工作,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各项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加强对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的研究。要积极开展教法、学法的研究和实践,充分挖掘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因素,借鉴、吸纳和运用现代教学方法理论,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并熟悉课堂教学,努力成为研究提高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13.加强双语课堂教学指导。自治区继续开展中小学双语课堂教学指导活动,组织优秀教师、教研员、专家赴边远地区巡回讲课,培训基层教师。继续开展远程同步示范课活动,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观摩课和示范课。县、市、区也要有计划地组织双语教学指导活动,给基层教师提供有力帮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五、加快双语教材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14.加强双语教材建设。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组织专家自主开发和编译符合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各类教材,特别是汉语、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教材的研发。要进一步修订现有双语教材,逐步完善从小学到高中的双语教材体系。加大教师学习和运用课程标准、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尽快熟悉、理解和用好课程标准与教材。
15.大力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新疆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努力改善双语班信息技术基础条件。加强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凡因条件所限未能开齐课程的学校,要依托“班班通”项目,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开齐国家课程并达到规定课时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远程教育教室(含光盘播放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效益,保证每套设备每周使用不少于20课时。大力推进光盘教学在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普及。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学校管理和课程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服务。采用自主开发、译制、引进以及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加快双语远程教学资源和双语教师远程培训资源的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双语教师课件、课例、软件等大赛活动,在营造远程教育工作浓厚氛围的同时,遴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广大教师学习和使用。
六、改进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建设适应双语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6.拓宽双语教师补充渠道。根据新疆双语教育推进需求,稳步实施双语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扩大区内外教师支教、大学生实习支教规模,缓解当前基层学校双语教师不足问题。
17.改革师范院校培养模式。师范院校要进一步明确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扩大双语教师培养规模。扩大“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计划”,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方式,为边远农村牧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双语教师。要以培养双语教学能力为重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满足双语教育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要进一步强化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完善大学生实习支教制度,增强师范生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适应能力。积极推行师范院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鼓励少数民族师范生插班学习,加强母语为汉语的师范生少数民族语言课程学习。强化师范生培养过程管理,将“强化考核”与“过程淘汰”相结合,以评价为导向,促进师范生政治素质、双语水平、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全面发展。
18.切实提高双语教师培训质量。根据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加大双语教师的离职培训力度,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原则,合理规划培训任务,采取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培训,地州普及培训和对口支援省市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开展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参训学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培训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和培训质量监控体系。深化培训教学改革,坚持小班教学为主,加大汉语口语训练力度,突出学科教材培训,强化教学实践实习,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完善双语教学校本培训制度,让双语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完善评估指标与督查机制,加强对双语教师培训成效的评估与监督。充分调动参训学员学习积极性,建立健全激励参训学员学习积极性的保障制度,并把参训学员的培训效果与其职务、职称晋升、绩效工资评优奖励挂钩。
19.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管理。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专业标准》,促进双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规范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杜绝不符合从教条件的社会人员进入教师队伍。新聘任的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应当达到自治区规定的相应标准。即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汉语课教师为四级乙等及以上、非汉语课教师为三级甲等及以上;初中和小学汉语课教师为三级甲等及以上、非汉语课教师为三级乙等及以上。同时,本民族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授课能力也应当达到相应水平。少数民族教师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能力;母语为汉语的双语教师也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动态管理,建立双语教师实名制信息库,建立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定期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工资、评优奖励挂钩。加强双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语骨干教师培养、管理机制。定期组织优秀双语教师评比活动并给予奖励。
七、加强双语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促进双语教育科学发展
20.完善少数民族双语班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根据双语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内初班考试、内高班考试、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考试模式和招生办法,突出双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引导双语教育工作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21.加强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健全双语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建立覆盖全疆的双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教育部有关司局的指导下,协调疆内外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和质量监测机构,组织好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逐步扩大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监测的规模和课程门类。建立双语监测定期报告制度,提出双语教学工作改进意见。
22.完善双语教学评估督导机制。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组织中小学双语班开展评估工作。自治区要在学校自评自查的基础上,定期对中小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双语教学工作评估。通过评估推动学校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学管理行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在推进双语教育质量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地县、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3.研制和推广语言测试工具。2012年完成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向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的过渡。适时引入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其它测试手段,检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效果。研发和推广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检测工具,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学习水平的提高。
八、建立健全双语教育管理机制,营造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24.加强对双语教育质量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提高本地双语教育质量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要注重调查研究,主动听取双语教育质量工作的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管领导要肩负起质量建设工作的直接责任,全力抓好教育质量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督导等职能部门作用,健全双语教育质量监督检查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双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校长是双语教育质量第一负责人,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切实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
25.创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教育,坚决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完善德育评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新疆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紧密结合校双语教育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的文化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推进双语教育的良好氛围。

阅读全文

与双语教育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观光车队安全知识培训方案 浏览:455
自然堂品牌营销的问题 浏览:880
体育彩票网络营销 浏览:426
武汉电子商务招聘 浏览:558
高端主题婚礼策划方案 浏览:389
简单培训方案 浏览:761
汽车市场营销心得体会 浏览:191
电子商务概论与实例分析 浏览:116
家政培训方案表 浏览:64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特点 浏览:726
网络营销失败案例2016 浏览:370
网络营销工程师职责 浏览:888
宝山网络营销 浏览:457
利民通电子商务 浏览:551
创业培训大赛服务方案 浏览:35
母亲节策划方案的写法 浏览:222
微信公众平台怎么营销 浏览:406
秋开营销方案 浏览:534
品牌营销的推广 浏览:776
微信营销外文翻译 浏览: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