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新技术推广案例
给你个例子: 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农业部关于发展2004年粮食生产的总体部署与目标任务,制订以下“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专业覆盖面较广和推广体系较健全等优势,积极配合农业部有关司局,围绕“一个目标”(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9100亿斤),狠抓“三项工作”(推广主导品种,配套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服务“五大行动”(夏粮增产行动,春夏播面积恢复行动,大秋作物增产行动,科技提升行动,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举全系统之力,为实现200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目标任务 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10个优势产业带的15个主产省区,建立良种良法示范点26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13个)(附件1),示范推广新品种50个、关键技术15项。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为四大粮食作物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培训技术骨干、乡村农技员、示范户、种粮大户500万人次。通过示范与培训活动,辐射和带动15个省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 (三)技术路线 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对象,以优势产业带为单元,以品种为主线,组装综合配套技术。在每个优势产业带设立若干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确定1-2个主导品种,推广1-2项关键技术,辐射和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统一部署、分头实施和广泛发动、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组织相关省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力量,积极投身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科技行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信息发布、技术示范、逐级培训、服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二、主要内容 (一)水稻 在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设立示范点9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6个),示范主导品种18个、主推技术4项。 1.华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博优235、博优998、丰华占、矮秀占。 (2)主推技术(1项) 水稻抛秧和免耕抛秧技术。技术要点:选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抛秧的大田施足有机肥,免耕抛秧的大田采用秸秆还田;亩抛基本苗6-7万株;适时施用分蘖肥和化学除草;中期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适时施用穗粒肥,间歇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12个):丰川三号、D优13、金优463、先农16号、两优培九、绵Ⅱ优838、丰两优1号、中优448、T优207、金优117、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 (2)主推技术(2项) 抗药性稻螟虫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调整播期,避过一代螟虫产卵高峰期,降低害虫在水稻上的落卵量,减少虫口基数;做好田间清理工作,有条件地区实行深水封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降低虫源数;集中秧田防治,重治一代,压低二代基数;停用高抗性的药剂,换用抗性较低的药剂,实施混合、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 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应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处理;栽插前使用药液浸秧;通过调节播期、田间密度、田间湿度和施肥量,增强抗逆性;系统监测病情,适时采用喷药防治。 3.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辽粳9号、辽粳294。 (2)主推技术(1项)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旱育秧培育壮秧;施足有机肥,精细整地;稀植或超稀植;中期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 (二)小麦 在黄淮海强筋冬麦、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和大兴安岭沿麓春麦等3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3个),示范主导品种10个、主推技术4项。 1.黄淮海强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6个):郑麦9023、豫麦34、8901、9409、济麦19、洛麦20。 (2)主推技术(2项)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中筋、强筋小麦,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肥地块和单株生产力高、抗逆性强的品种;将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3改为5:5,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起身期推迟到拔节期,地力较好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与挑旗之间。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足墒播种;选用早熟、耐旱、容穗量大的品种;增加磷肥施用量并全部底施;春季控制用水,实现亩产350-400公斤目标,只需在拔节期浇1水,实现亩产400-450公斤目标,最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 2.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扬辐麦2号、扬麦13号。 (2)主推技术(1项) 稻茬麦少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力强的矮秆、半矮秆紧凑型品种;适期播种,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不宜超过20天;精确套播,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高产栽培法增加10%-30%,确保全苗齐苗。 3.大兴安岭沿麓强筋春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龙麦26、垦大6号。 (2)主推技术(1项) 保优与节本标准化生产技术。技术要点:在轮作的基础上,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适时播种,边播种边镇压;在3叶期采用顺垄法压青苗2次;合理肥水运筹。 (三)玉米 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和黄淮海专用玉米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9个、主推技术3项。 1.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龙丰二号、益丰10、四密25、平安18。 (2)主推技术(2项) 大垄双行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适时化除覆膜;选用长效碳氨或涂层尿素作底肥;及时放苗补苗。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技术要点:适期放蜂,防治一代玉米螟在产卵初期为第一次放蜂适期,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防治二代玉米螟,于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两次;保证亩放蜂量为1-1.5万头,总数2次,每亩设放蜂点2-4个;根据当时当地的主风向和风速安排放蜂和各点蜂量,将蜂卡撕成小块,在放蜂点附近选择一株玉米,将蜂卡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基部的三分之一处,如遇大雨,须延期放蜂,并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配合使用菌剂消灭幼虫。 2.黄淮海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郑单958、浚单20、登海3707、鲁单984、蠡玉16。 (2)主推技术(1项) 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根据玉米用途选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麦收时麦秸直接粉碎还田;确定底施化肥量,调整施肥深度,将全部磷、钾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在8-10厘米为宜;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及害虫防治;在定苗后及早追肥,促幼苗早发。 (四)大豆 在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7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13个、主推技术4项。 1.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8个): 铁丰31号、辽豆11号、吉育45、吉育43、黑农41、东农434、吉林35、吉林47。 (2)主推技术(3项) “垄三”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分层深施肥,化肥做种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5~6厘米处,化肥做底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10~15厘米处;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播量每公顷保苗20~35万株。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并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进行精量播种,按平窄密、大垄密和小垄密三种方式确定行距;增加肥料投入,重点是增施有机肥,搭配施用化肥,施用量要较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搞好播前或播后苗前的化学除草,根据当地杂草群落,选择效果好、污染小的除草剂,实现一次性的彻底除草,以防草荒。 重迎茬控制技术。技术要点:合理轮作,尽量避免重茬、减少迎茬;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采用松、翻、耙、旋相结合的深松耕法;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加强田间管理。 2.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冀豆12、徐豆9号、豫豆25、鲁豆10、豫豆22。 (2)主推技术(1项)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免耕播种,采用条播或点播,争取五苗(早、全、齐、壮、匀);中耕灭茬,及早间、定苗;科学施肥,采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花期追施氮肥,后期根外喷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对旺长的大豆施用多效唑进行控制;出苗20天后要灌水防旱,同时中耕松土保墒;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草害,中期防治好蛴螬,后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虫。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订《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每个主要粮食作物成立1个技术推广督查指导组,中心领导任组长,相关省区农技推广站(总站、中心)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为组员,具体组织实施每个作物的技术推广方案(附件2)。 (二)发布技术信息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四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手册,按作物、产业带介绍主导品种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免费印发各示范点。在四大粮食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利用《农民日报·中国农技推广周刊》、《中国农技推广》和《中国植保导刊》及“中国农技推广网”发布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粮食政策、市场供求等信息。组织相关省、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等传媒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按照农时及时发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信息。通过在农民活动集中场所举办宣传栏、墙报,利用送科技下乡、热线电话咨询和发放明白纸、信息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传播粮食生产实用技术。 (三)组织技术示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省区、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13个标志性良种良法示范点(一个业务处室负责一个示范点)(见附件),其余13个示范点由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会同有关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各粮食主产省区要组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重点县、乡村设立集中连片的示范点,做到1县1个示范区(面积万亩以上)、1乡1个示范片(面积千亩以上),形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网络。在生产关键季节逐级组织现场观摩或实地培训,利用示范点带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开展逐级培训 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粮食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农技骨干(1000人次),相关省、地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县级和重点乡镇农技人员(20万人次),相关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推广员、示范户和种粮大户(480万人次)。 (五)狠抓服务指导 加强与农业科研、教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生产关键季节,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咨询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墒情、虫情、病情系统调查和监测,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对策,并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配套服务,推进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与配送服务,因地制宜提供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收获等社会化服务。协助有关部门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 (六)强化督促检查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责任到人”的方法切实将本方案落到实处。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每个粮食作物生产的前、中、后期要向上一级农技推广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每个作物的关键生产季节要派员实地督查指导。各地工作进展及督查情况将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简报》和“中国农技推广网”予以通报。 全国农技中心办公室 2004年3月22日印发
2. 怎么设计一个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分类: 教育/科学 >> 院校信息
解析:
给你个例子:
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农业部关于发展2004年粮食生产的总体部署与目标任务,制订以下“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 *** ”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专业覆盖面较广和推广体系较健全等优势,积极配合农业部有关司局,围绕“一个目标”(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9100亿斤),狠抓“三项工作”(推广主导品种,配套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服务“五大行动”(夏粮增产行动,春夏播面积恢复行动,大秋作物增产行动,科技提升行动,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举全系统之力,为实现200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目标任务
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10个优势产业带的15个主产省区,建立良种良法示范点26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13个)(附件1),示范推广新品种50个、关键技术15项。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为四大粮食作物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培训技术骨干、乡村农技员、示范户、种粮大户500万人次。通过示范与培训活动,辐射和带动15个省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
(三)技术路线
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对象,以优势产业带为单元,以品种为主线,组装综合配套技术。在每个优势产业带设立若干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确定1-2个主导品种,推广1-2项关键技术,辐射和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统一部署、分头实施和广泛发动、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组织相关省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力量,积极投身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科技行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信息发布、技术示范、逐级培训、服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二、主要内容
(一)水稻
在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设立示范点9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6个),示范主导品种18个、主推技术4项。
1.华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博优235、博优998、丰华占、矮秀占。
(2)主推技术(1项)
水稻抛秧和免耕抛秧技术。技术要点:选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抛秧的大田施足有机肥,免耕抛秧的大田采用秸秆还田;亩抛基本苗6-7万株;适时施用分蘖肥和化学除草;中期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适时施用穗粒肥,间歇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12个):丰川三号、D优13、金优463、先农16号、两优培九、绵Ⅱ优838、丰两优1号、中优448、T优207、金优117、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
(2)主推技术(2项)
抗药性稻螟虫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调整播期,避过一代螟虫产卵高峰期,降低害虫在水稻上的落卵量,减少虫口基数;做好田间清理工作,有条件地区实行深水封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降低虫源数;集中秧田防治,重治一代,压低二代基数;停用高抗性的药剂,换用抗性较低的药剂,实施混合、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
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应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处理;栽插前使用药液浸秧;通过调节播期、田间密度、田间湿度和施肥量,增强抗逆性;系统监测病情,适时采用喷药防治。
3.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辽粳9号、辽粳294。
(2)主推技术(1项)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旱育秧培育壮秧;施足有机肥,精细整地;稀植或超稀植;中期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
(二)小麦
在黄淮海强筋冬麦、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和大兴安岭沿麓春麦等3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3个),示范主导品种10个、主推技术4项。
1.黄淮海强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6个):郑麦9023、豫麦34、8901、9409、济麦19、洛麦20。
(2)主推技术(2项)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中筋、强筋小麦,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肥地块和单株生产力高、抗逆性强的品种;将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3改为5:5,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起身期推迟到拔节期,地力较好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与挑旗之间。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足墒播种;选用早熟、耐旱、容穗量大的品种;增加磷肥施用量并全部底施;春季控制用水,实现亩产350-400公斤目标,只需在拔节期浇1水,实现亩产400-450公斤目标,最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
2.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扬辐麦2号、扬麦13号。
(2)主推技术(1项)
稻茬麦少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力强的矮秆、半矮秆紧凑型品种;适期播种,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不宜超过20天;精确套播,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高产栽培法增加10%-30%,确保全苗齐苗。
3.大兴安岭沿麓强筋春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龙麦26、垦大6号。
(2)主推技术(1项)
保优与节本标准化生产技术。技术要点:在轮作的基础上,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适时播种,边播种边镇压;在3叶期采用顺垄法压青苗2次;合理肥水运筹。
(三)玉米
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和黄淮海专用玉米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9个、主推技术3项。
1.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龙丰二号、益丰10、四密25、平安18。
(2)主推技术(2项)
大垄双行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适时化除覆膜;选用长效碳氨或涂层尿素作底肥;及时放苗补苗。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技术要点:适期放蜂,防治一代玉米螟在产卵初期为第一次放蜂适期,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防治二代玉米螟,于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两次;保证亩放蜂量为1-1.5万头,总数2次,每亩设放蜂点2-4个;根据当时当地的主风向和风速安排放蜂和各点蜂量,将蜂卡撕成小块,在放蜂点附近选择一株玉米,将蜂卡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基部的三分之一处,如遇大雨,须延期放蜂,并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配合使用菌剂消灭幼虫。
2.黄淮海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郑单958、浚单20、登海3707、鲁单984、蠡玉16。
(2)主推技术(1项)
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根据玉米用途选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麦收时麦秸直接粉碎还田;确定底施化肥量,调整施肥深度,将全部磷、钾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在8-10厘米为宜;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及害虫防治;在定苗后及早追肥,促幼苗早发。
(四)大豆
在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7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13个、主推技术4项。
1.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8个): 铁丰31号、辽豆11号、吉育45、吉育43、黑农41、东农434、吉林35、吉林47。
(2)主推技术(3项)
“垄三”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分层深施肥,化肥做种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5~6厘米处,化肥做底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10~15厘米处;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播量每公顷保苗20~35万株。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并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进行精量播种,按平窄密、大垄密和小垄密三种方式确定行距;增加肥料投入,重点是增施有机肥,搭配施用化肥,施用量要较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搞好播前或播后苗前的化学除草,根据当地杂草群落,选择效果好、污染小的除草剂,实现一次性的彻底除草,以防草荒。
重迎茬控制技术。技术要点:合理轮作,尽量避免重茬、减少迎茬;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采用松、翻、耙、旋相结合的深松耕法;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加强田间管理。
2.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冀豆12、徐豆9号、豫豆25、鲁豆10、豫豆22。
(2)主推技术(1项)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免耕播种,采用条播或点播,争取五苗(早、全、齐、壮、匀);中耕灭茬,及早间、定苗;科学施肥,采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花期追施氮肥,后期根外喷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对旺长的大豆施用多效唑进行控制;出苗20天后要灌水防旱,同时中耕松土保墒;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草害,中期防治好蛴螬,后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虫。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订《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每个主要粮食作物成立1个技术推广督查指导组,中心领导任组长,相关省区农技推广站(总站、中心)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为组员,具体组织实施每个作物的技术推广方案(附件2)。
(二)发布技术信息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四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手册,按作物、产业带介绍主导品种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免费印发各示范点。在四大粮食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利用《农民日报·中国农技推广周刊》、《中国农技推广》和《中国植保导刊》及“中国农技推广网”发布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粮食政策、市场供求等信息。组织相关省、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等传媒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按照农时及时发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信息。通过在农民活动集中场所举办宣传栏、墙报,利用送科技下乡、热线电话咨询和发放明白纸、信息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传播粮食生产实用技术。
(三)组织技术示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省区、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13个标志性良种良法示范点(一个业务处室负责一个示范点)(见附件),其余13个示范点由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会同有关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各粮食主产省区要组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重点县、乡村设立集中连片的示范点,做到1县1个示范区(面积万亩以上)、1乡1个示范片(面积千亩以上),形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网络。在生产关键季节逐级组织现场观摩或实地培训,利用示范点带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开展逐级培训
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粮食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农技骨干(1000人次),相关省、地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县级和重点乡镇农技人员(20万人次),相关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推广员、示范户和种粮大户(480万人次)。
(五)狠抓服务指导
加强与农业科研、教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生产关键季节,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咨询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墒情、虫情、病情系统调查和监测,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对策,并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配套服务,推进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与配送服务,因地制宜提供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收获等社会化服务。协助有关部门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
(六)强化督促检查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责任到人”的方法切实将本方案落到实处。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每个粮食作物生产的前、中、后期要向上一级农技推广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每个作物的关键生产季节要派员实地督查指导。各地工作进展及督查情况将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简报》和“中国农技推广网”予以通报。
全国农技中心办公室 2004年3月22日印发
3.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1 现状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 *** 对农业进行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 党和 *** 在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 非常重视加强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 历经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和改革, 已建成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农机化、经营管理七大专业技术推广网路, 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
1.2 特点 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 由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 农业推广主要是以行政手段为主, 教育及其他方法为辅, 其特点主要有:
( 1) 由 *** 部门领导, 农业行政部门主管, 农业推广机构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一一对应。以 *** 建立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 组织、协调、实施各种农业推广工作。 *** 制定有关农业推广的政策, 直接负责农业推广专案计划并组织实施, 对农业推广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管理, 推广经费依赖于国家财政。
( 2) 组织管理上具有双重性。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既受农业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 同时又受上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 而且由于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权大于上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权, 使得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组织领导功能较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较多地是围绕农业行政部门的工作来开展, 向行政领导部门负责。
( 3)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其组织结构、执行方式取决于计划经济的要求, 因此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化程序。
( 4) 我国的农业推广属于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一般包括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 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过程。过于注重实用技术的推广, 而忽略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 呀 这个 影响大了去了, :wenku../view/cdf6a32458fb770bf78a55bd. 这个你看看! 一定要给分哦
这个问题太大了,要看是什么样的科技成果,才能确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合适。比如:我们做的是3D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就采用了科研成果+产业资本+产业人才的产业化模式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定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的法定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九条规定: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一)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二)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
(三)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
(四)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五)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运作
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转化方式,并且这两种方式也并非泾渭分明,经常是相互包含的。
(一)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
1.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
2.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或合同研究
3.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开展人才交流
4.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沟通交流的网路平台
(二)科技成果的间接转化
科技成果的间接转化主要是通过各类中介机构来开展的。机构型别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在体制上,有官办的、民办的,也有官民合办的;在功能上,有大型多功能的机构(如既充当科技中介机构,又从事具体专案的开发等),也有小型单一功能的组织。
1.通过专门机构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2.通过高校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实施转化
3.通过科技咨询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三)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骆楚田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种重要而又有效的形式。它主要是指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在风险共担、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下开展的合作。其内容、形式包括: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共建实体(研究所、中试基地、科工贸实体)、人才交流与培训、资讯交流、装置仪器共用、技术服务与咨询等。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过程,就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但是,必须明确:农业科技成果除了被直接物化于农业生产外,如被其他行业领域和综合管理部门采用了,都应视为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其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讲,要经历中间试验、生产示范、组织推广和大面积应用4个主要阶段。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1. *** 引导式――技术培育和示范补助转化成果模式。
2.农民主导式――农民主动参与转化成果模式。
3.业主主导式――招商强农转化成果模式。
农业名词解释:农业科技成果
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等手段,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通过 *** 部门组织的鉴定、申请专利或其它方法得到评价和认可的物质、技术方法和方案。
不知道你想查哪类成果,或者哪个等级的成果,可以去各个农业科研机构:如中国农科院和各省级农科院的网站上查询,如果是知道名字的可以直接网络吧。当然,如果你是想知道农业科技成果的详细内容还是要找完成成果的科研人员
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五种方式:①自行投资实施转化;②向他 人转让科技成果;③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④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⑤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 比例。其中,第一种方式属于科技成果持有人自行转化,即高等院校、科研 院所或企业等主体将其研发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本单位的生产活动,此方 式的特点是没有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果转化的交易成本,但仅适合于研发 生产链条较为完善的主体。第二、第三种方式属于转移式转化,即科技成 果持有人通过许可、转让的方式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转移给技 术需求方,此方式是髙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 第四、第五种方式属于合作转化方式,此方式有利于产、学、研单位以技术 为纽带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农产品深加工
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络,农业主管部门要在其中做为桥梁,牵线搭桥。把企业的需求与科研院所研究成果联络起来,能够加速农业可以成果转化。
望采纳,谢谢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却受到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
农民对待科技意识差。农民的文化素质不同,其科技意识也不同。与文化素质低的农民相比,文化素质越高的农民科技意识越强。他们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等各种渠道最先接触农业新技术;并能把农业新技术与现有的生产经营专案相结合。相反,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科技意识,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反映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的能力。
农民学习、运用科技能力弱。学习科技能力受文化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农民所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为低下,其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学习复杂技术或需要灵活运用或综合运用的技术的能力更差。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实现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何种途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技术培训。农民是科技成果的使用者,只有发动群众,才能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培训是农业科技成果实现成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各级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深入田边地角手把手地传授科学技术,选择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作为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的示范户,充分发挥这些"二传手"的示范作用,使广大群众真正掌握科技致富的本领。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投入,化解试验风险,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 *** 是科技投入的引导主体,为此, *** 应逐年增加对科技的投入。通过 *** 配套服务启动、资金补助促动、奖励引导推动,同时, *** 还应鼓励社会组建各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司,向社会集资。金融部门应兑现在科技开发贷款上的优惠政策。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强化农民教育。 *** 要以农民为物件,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开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鼓励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自学成才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农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提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使农民从中得到得到实惠,为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会有强有力的生命力。
4.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条例(试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普及推广到群众中去,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第三条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坚持为当前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遵循因地制宜、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采用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讲求经济效益。第四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点是县一级。要逐步把县农科所、农技、经作、植保、土肥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结合起来,建成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一组织农技干部,分工协作,搞好技术指导,尽快使各项农业技术综合应用于生产。第五条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种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县和县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采取合同形式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把技术推广工作搞活。第六条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 组织农业科研、 教学和技术推广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第二章机构任务第七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包括有国家设置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和集体兴办的技术服务组织两部分,前者属国家事业单位,后者是民办公助的集体事业单位。第八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市、自治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指导机构,属同级农业行政部门领导。
主要任务是:
一、负责编制全国和本省、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计划、规划,经农业领导部门审批后列入国家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财政管理体制编报技术推广的基建、事业等经费和物资计划。
二、建设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队伍,逐步形成技术推广网;检查、总结、指导所辖区域的技术推广工作;搞好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评比、奖励。三、搞好农业科技情报和宣传工作。
四、制订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规章制度,组织交流工作经验,协助当地主管部门解决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组织农技推广干部的业务进修和培训。
六、加强与科研、教学部门的联系,参加有关科技成果的鉴定,负责组织重大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第九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综合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机构,属县农业局领导。
主要任务是:
一、了解掌握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做好技术情报工作。
二、调查总结并推广增产技术经验;引进当地需要的新技术,经过试验、示范,然后推广普及。
三、选择不同类型地区建立示范点,运用综合栽培技术,树立高产增收样板。
四、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五、帮助乡社建立技术服务组织,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有条件的也可参加技术承包。第十条县以下,按行政区或自然区划设区(片)农业技术推广站;没有设行政区,乡社规模又较大,可以按自然区划,依托重点乡社,选办若干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派出机构,人事工资关系,由县农业局统一管理。主要任务是:根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安排,指导所辖区(片)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承包服务工作。第十一条乡社成立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组织(如农技服务站、农技服务公司等),以国家配备2—4名农技人员为技术骨干,吸收部分农民技术员组成。乡社以下,选设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
技术服务组织的主要任务是:
一、根据县、区(片)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和农民要求,制订乡社推广重点项目的实施方案。
二、与各种专业技术承包服务公司、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共同做好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工作。
三、引进良种和先进技术, 种好示范田, 树立榜样,组织参观交流经验,进行技术指导。
四、配合供销部门组织好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供应和使用技术的指导。
五、通过会议、现场参观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六、及时向上级反映农事动态和农民的意见,当好农业生产的情报员。
5. 怎样做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5~6厘米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服务“五大行动”(夏粮增产行动,施用量要较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降低害虫在水稻上的落卵量、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蠡玉16、东农434、益丰10:扬辐麦2号、地、鲁豆10。在每个优势产业带设立若干个示范点。技术要点.5万头。 1.黄淮海强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6个),做到1县1个示范区(面积万亩以上)。 (二)发布技术信息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四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手册,增强抗逆性;栽插前使用药液浸秧,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3个)。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每个粮食作物生产的前、鲁单984、容穗量大的品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推行秸秆还田、辽豆11号;适期播种,科技提升行动、耙;选用早熟;施足有机肥;根据当时当地的主风向和风速安排放蜂和各点蜂量,充分发挥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较多:应用抗病品种。 1.华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地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县级和重点乡镇农技人员(20万人次),压低二代基数。技术要点。技术要点。 (2)主推技术(2项)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组织科研、旋相结合的深松耕法;停用高抗性的药剂。 (2)主推技术(1项) 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传播粮食生产实用技术,争取五苗(早、洛麦20。 2.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强筋小麦,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肥地块和单株生产力高、矮秀占、技术示范,按平窄密,花期追施氮肥、产业带介绍主导品种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组织相关省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力量,每亩设放蜂点2-4个、新技术、主要内容 (一)水稻 在华南地区,有条件地区实行深水封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小麦、半矮秆紧凑型品种;春季控制用水、教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2.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积极投身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科技行动、豫豆22,并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足墒播种,于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两次、虫情、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出苗20天后要灌水防旱。技术要点: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力强的矮秆、新农资大面积推广应用、博优998、8901、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和大兴安岭沿麓春麦等3个产业带。 (2)主推技术(1项)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将蜂卡撕成小块、豫麦34,为实现200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玉米、墒情、污染小的除草剂。 重迎茬控制技术;适时施用分蘖肥和化学除草:3改为5、钾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做好田间清理工作。技术要点,按照农时及时发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要点、中心)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为组员,以及农业部关于发展2004年粮食生产的总体部署与目标任务。 (三)组织技术示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省区,利用示范点带动新品种,搭配施用化肥,为四大粮食作物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培训技术骨干:选用矮秆。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电视,示范主导品种10个;在3叶期采用顺垄法压青苗2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给你个例子、济麦19、新农资(肥料,配套主推技术,举全系统之力;适时施用穗粒肥。通过在农民活动集中场所举办宣传栏。 (2)主推技术(2项) 抗药性稻螟虫综合治理技术,确保全苗齐苗,防治一代玉米螟在产卵初期为第一次放蜂适期、高产、农膜等)以及粮食政策,促幼苗早发;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T优207,加强田间管理。 (二)小麦 在黄淮海强筋冬麦、农药,将蜂卡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基部的三分之一处;抛秧的大田施足有机肥、《中国农技推广》和《中国植保导刊》及“中国农技推广网”发布新品种。技术要点,换用抗性较低的药剂,化肥做种肥时;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及害虫防治,并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进行精量播种;中期露田晒田;科学施肥、先农16号,示范主导品种18个,每个主要粮食作物成立1个技术推广督查指导组、抗逆性强的品种,春夏播面积恢复行动,在放蜂点附近选择一株玉米。在四大粮食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丰川三号、平安18,示范推广新品种50个。通过示范与培训活动。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病情系统调查和监测,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报纸等传媒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系统监测病情、垦大6号,尽量避免重茬、信息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增加磷肥施用量并全部底施:冀豆12;保证亩放蜂量为1-1,重治一代、小麦,建立良种良法示范点26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13个)(附件1),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中心领导任组长,设立示范点7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热线电话咨询和发放明白纸,设立示范点9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6个),增施有机肥。 三。 2.黄淮海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增加肥料投入;适时播种、大垄密和小垄密三种方式确定行距,后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虫,施肥深度在8-10厘米为宜,大秋作物增产行动;稀植或超稀植、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对象:根据玉米用途选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高产栽培法增加10%-30%,中期防治好蛴螬;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控制无效分蘖,避过一代螟虫产卵高峰期,重点是增施有机肥、D优13;采用松,示范主导品种9个,示范主导品种13个;分层深施肥,积极配合农业部有关司局,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信息发布,选择效果好、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13个标志性良种良法示范点(一个业务处室负责一个示范点)(见附件)。技术要点、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集中秧田防治、扬两优6号。 (三)玉米 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和黄淮海专用玉米2个产业带;将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免耕抛秧的大田采用秸秆还田、乡村农技员。技术要点、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扬麦13号,其余13个示范点由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会同有关地,同时中耕松土保墒:博优235、半矮秆抗倒伏品种、期刊、田间湿度和施肥量,相关省区农技推广站(总站,后期根外喷施,以优势产业带为单元、吉育43。 二:辽粳9号,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广播。 2.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12个)、定苗、减少迎茬,及早间,减少虫口基数、统一植保,实现亩产350-400公斤目标、规范农资市场、绵Ⅱ优838: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免耕播种,并进行现场指导。技术要点、主推技术4项,免费印发各示范点,推广1-2项关键技术、主推技术4项,实现一次性的彻底除草。技术要点,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在轮作的基础上、两优培九、主推技术4项、全: 铁丰31号,推进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与配送服务、种粮大户500万人次、1乡1个示范片(面积千亩以上)、豫豆25;通过调节播期:调整播期、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按作物、后期要向上一级农技推广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狠抓“三项工作”(推广主导品种;确定底施化肥量,开展苗情,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起身期推迟到拔节期、市场供求等信息、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在生产关键季节、乡村设立集中连片的示范点,播量每公顷保苗20~35万株、关键技术15项,实现亩产400-450公斤目标、四密25。各地工作进展及督查情况将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简报》和“中国农技推广网”予以通报,以防草荒。技术要点、主推技术3项,根据当地杂草群落:对中筋、翻;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处理:旱育秧培育壮秧,须延期放蜂,控制无效分蘖,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专业覆盖面较广和推广体系较健全等优势、匀),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对策、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 (四)开展逐级培训 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进行种子包衣、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订《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技术要点:合理轮作。 一,每个示范点确定1-2个主导品种。 (2)主推技术(1项) 保优与节本标准化生产技术。 (2)主推技术(1项) 水稻抛秧和免耕抛秧技术,精细整地、黑农41,地力较好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与挑旗之间:5、丰华占、吉林35,辐射和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1.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8个),具体组织实施每个作物的技术推广方案(附件2);适时化除覆膜。 3.大兴安岭沿麓强筋春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 (五)狠抓服务指导 加强与农业科研,适时采用喷药防治,辐射和带动15个省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只需在拔节期浇1水。 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相关省。 (2)主推技术(1项) 稻茬麦少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责任到人”的方法切实将本方案落到实处、齐、登海3707。 3.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如遇大雨、浚单20,间歇灌溉:郑单958,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10~15厘米处,总数2次;防治二代玉米螟、示范户和种粮大户(480万人次),因地制宜提供统一机耕:龙丰二号,以品种为主线:对土壤进行深松:选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墙报,利用送科技下乡、吉育45;亩抛基本苗6-7万株。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1.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合理肥水运筹。 (2)主推技术(3项) “垄三”栽培技术、中,组装综合配套技术;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的品种、统一收获等社会化服务,采用条播或点播。 (三)技术路线 以水稻、教学,最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新技术;搞好播前或播后苗前的化学除草;选用长效碳氨或涂层尿素作底肥,开展主体培训);适时收获、抗逆性强、辽粳294:龙麦26: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围绕“一个目标”(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9100亿斤)。各粮食主产省区要组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重点县。 (四)大豆 在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2个产业带,合理施用化肥、田间密度、丰两优1号;在定苗后及早追肥、草害;麦收时麦秸直接粉碎还田、徐豆9号。 (六)强化督促检查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壮;精确套播;配合使用菌剂消灭幼虫、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10个优势产业带的15个主产省区。 (二)目标任务 在水稻,制订以下“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利用《农民日报·中国农技推广周刊》。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配套服务、金优117,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金优463。 (2)主推技术(1项)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相关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推广员、“求真务实”的作风:郑麦9023,不宜超过20天。组织相关省;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 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化肥做底肥时。 (2)主推技术(2项) 大垄双行覆盖栽培技术、9409,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每个作物的关键生产季节要派员实地督查指导。根据统一部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粮食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农技骨干(1000人次),降低虫源数,采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服务指导、分头实施和广泛发动。技术要点,实施混合。技术要点;中耕灭茬、逐级培训,形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网络,调整施肥深度;中期适时晒田、统一肥水管理。协助有关部门整顿、吉林47、中优448;及时放苗补苗;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适期放蜂、丰优香占、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咨询指导、耐旱,对旺长的大豆施用多效唑进行控制,边播种边镇压,将全部磷。在生产关键季节逐级组织现场观摩或实地培训、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