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政局村委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
民政局村委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 我县X届村委会已于去月底任期届满,依照法律规定,我县应于今元月日至月日进行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省村委会选举办法》和《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X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换届选举时间:XX月X日至X月X日。二、方法与步骤:整个选举工作分为五个阶段进行。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时间:X月日至日,天)组织准备阶段是选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主要工作和要求是:、搞好宣传发动工作。换届选举工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宣传教育。有的放矢地搞好宣传发动,引导干部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换届选举的全过程,是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展的重要保证。要运用电视、广播、板报、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级文件精神。、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乡镇成立村委会换届选举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人大主席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乡镇民政所),负责换届选举的日常工作。召开换届选举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县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本乡(镇)实际,对换届选举工作作出具体时间、方法、步骤、安排及每阶段的具体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并以乡(镇)人民政府名义下发(《乡(镇)X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培训骨干。培训骨干采取集中培训形式,乡(镇)召开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和办公噬员及乡镇全体干部会议,以会代训。通过培训,使选举骨干明确选举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掌握法律法规和选举规程,明确选举任务和选举中的法律程序,使整个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推选产生村选举委员会和新一届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设主任名,委员若干名。主任原则上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户至户推选人,或由每个村民小组推选至人,村民代表中应有适当名额的妇女代表。村民小组长从本组的村民中推选产生。此阶段,各村至少应召开以下四个会议:()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学习文件,统一认识,研究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拟定村民代表数额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或党支部扩大会议),学习有关文件,原则通过选举工作方案,明确选举目的、意义和步骤,部署推举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工作事宜。()各村民小组召开村民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统一认识。推选产生村选举委员会、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并张榜公布。()召开六届村民代表会议,主要任务是:①学习换届选举法律、法规及文件,进行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②五届村委会主任代表本届村委会作工作报告。③村会计报告村财务收支情况。④通过村换届选举工作方案。⑤确定选举日(月日)。⑥推举产生总监票、监票、唱票、计票人员。⑦决定投票方式与地点。、制作《海选票》、《选民证》、《委托投票授权书》。二阶段,选民登记阶段(时间:月日至日,天)主要工作和要求是:、选民登记是指村选举委员会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凡满周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的村民参加选举资格的确认。、选民由户籍所在地的村选举委员会进行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由经常居住地的村选举委员会进行登记,但不得重复登记:()户口迁出本村但仍在本村居住并履行村民义务的原本村村民。()结婚后居住在配偶所在地的村,但户口尚未迁入,本人同意在配偶所在地的村进行选民登记的。()因其他原因不在户籍所在地登记的(本情形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在本村有居住条件,包括分配的住房或经济合法手续自己建房和买房的;在本村有稳定的职业和基本经济收入;履行相应的村民义务;居住两以上。)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村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选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日以前张榜公布。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向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前作出解释或调整。因故推迟选举日以上的,应当对选民名单进行核实,并根据异动情况予以调整,重新公布。、选民名单公布后应及时颁发《选民证》和《委托投票授权书》。三阶段,提名候选人(时间:月日至日,天)主要工作和要求是:、“海选”提名候选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产生由“海选”直接提名。一般定为名(即主任一名,委员两名,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在其中设立副主任职位)。因此,候选人的提名是选举工作中关键的一步,是直接显示选民的选举意向,对选举成败有决定性意义。提名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候选人实行“海选”,分职务提名、按得票数多少直接产生候选人。即:由村选举委员会召集本村过半数选民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提名,或者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集本组过半数选民分职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提名,以得票数多少确定。村选举委员会召集选民提名,应当在提名当日公开计票,当场宣布提名结果并公布;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集选民提名的,提名结束,由选民推荐名以上代表当众密封票箱,并随即将票箱护送至村选举委员会指定的计票地点,于提名当日集中公开计票,当场宣布提名结果并公布。、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依照《村委会组织法》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候选人应当是政治可靠、作风民主、公道正派,能依法办事、热心为村民服务、有文化、有本领、有较强治村能力、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同致富、受到群众拥护的人。但正在服刑和进行劳动教养的,选举前内受过劳动教养和刑事处罚(包括免于起诉)的,因经济或其他问题正被司法机关立案审查的,选举前内本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拒不履行村民义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确定的重点治安对象,不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候选人资格审查由乡(镇)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候选人确定后,应在选举日前天公布其名单以及简历。本人不愿意被列为候选人的,候选人的缺额按“海选”结果依次递补。调整后的候选人名单应在选举日的天前公布。、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列为候选人的,不再参与村选举委员会的工作。其缺额由村民代表会议决定进行补选。、接受选民自荐。没有被列为候选人的选民自荐的,应当在选举日前日以书面形式向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选举委员会应在选举日天前公布自荐人与选民见面,让其发表任职演讲,回答选民提问。、制作选票。四阶段:投票选举阶段(时间:月日至月日,天)投票选举是选举工作的结果,投票选举主要是通过召开选民大会投票、设立投票站投票等方式进行。村委会成员实行差额选举,各项职务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至少多一人。主要工作和要求是:、选举方式:本次换届选举,采用一票制形式。一票制,即把主任、副主任、委员候选人分职务、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列在一张选票上,两名主任候选人应同时作为副主任候选人,主任候选人和副主任候选人也应同时作为委员正式候选人。同一姓名下栏内只画一次同意的符号。计算当选票时,可采用“上”往“下”加的办法,即主任的票数可加入副主任的票数,副主任的票数可加入委员票数。但不得采取“下”往“上”加的办法。、投票方式。投票方式分为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选举大会集中投票和分组设立投票站投票。集中投票和分散投票的场所均应设立秘密写票处。选民不能到投票现场投票的,可书面委托其他选民投票,但每一个选民只能接受一个选民委托,被委托人不得违背委托人的意志。被列为候选人的选民不得接受委托。选民确因健康原因不能到投票站进行投票,又不愿意委托他人投票的,经村选举委员会确认,可以使用流动票箱投票。村选举委员会应将使用流动票箱的选民名单于选举日前张榜公布;不属于使用流动票箱的选民,不得使用流动票箱投票;每个投票站和流动票箱应有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投票结束后,工作人员不得以组为单位开箱计票,必须在选举日当天统一集中在选举中心会场在村选举委员会的领导下,由总监票、监票、唱票、计票人员当众开箱计票。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名额的有效,多于应选名额的无效。书写模糊不能辩认的选票或不按规定符号填写的选票作废。、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候选人超过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因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经投票选举,当选人数不足人,不能组成新一届村委会的,应当在日之内就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主任暂缺的,由当选的一名副主任主持工作,直至选出主任为止;主任、副主任暂缺的,由当选的委员推选一人主持工作,直至选出主任、副主任为止。另行选举和补选缺额时,可按照未当选人得票数多少顺序确定候选人,也可以重新确定候选人进行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数的三分之一。、村委会成员选出后,村选举委员会应当场宣布并在选举日当天张榜公布。当选人由乡镇人民政府颁发《当选证书》。各村应将选举所形成的各类资料、选票存档,上报资料至乡镇民政所。五阶段:整章建制阶段(时间:月日至月日,天)、新的村委会班子成立后,要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及时与上届村委会搞好工作交接,并依法建立健全村委会各下属委员会,建立健全全村委会工作制度、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村务会议、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等各项制度,制定村委会任期目标和工作规划,明确村委会主任岗位责任制、村委会成员岗位责任制、村委会下属各委员和村民小组工作职责。、各村要制定或修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予以制定或修订。交村民讨论,形成正稿,印发到户。、召开离任干部座谈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肯定成绩,落实有关福利待遇。、乡镇应做好换届选举验收、表彰工作和培训新一届村委会成员的工作。、乡镇将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统计资料和工作总结报县民政局。 三、切实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村委会换届选举涉及全县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基层发展稳定大局。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已成立xx县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各级民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具体组织协调工作。财政部门要妥善安排指导选举所需的工作经费。村委会换届选举前,各有关部门要做好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实行村务公开。在选举工作中,要严格依法办事,要把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热心村务、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人才选进村委会领导班子,对换届选举中落选的原村干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不按法定程序确定候选人的,不经选举委任村委会成员的,不按法定程序撤换村委会成员的,应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对使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冲击会场、毁坏选票和票箱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碍选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对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对控告、检举选举中的违法行为的人进行压制、迫害的,由县民政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给予警告;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条例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地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县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汇报,选举结束后,应及时组织检查验收和评比表彰。各地应将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情况于月日前报送县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贰』 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培养,储备,选拔,激励村支书
(一)素质不高,干不了事。造成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自身素质不高、无能干事的主要是内在因素。一是年龄偏大。全镇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工作精力难保证。二是学历偏低。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文化普遍偏低,年龄都偏大,知识老化。另外,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尽管通过学历教育拿到了文凭,但是学历和文化修养不成正比,整体素质还是不高。三是能力偏弱。有的自己致富能力差,不能带头致富;有的对带领群众致富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据调查,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都是“经验型”、“资历型”村干部,在处理问题时以“经验”为主,靠“朋友”办事,处理解决农村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自身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缺乏。
(二)机制不全,提不起劲。阻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机制不全是主要因素。一是竞争机制不完善。缺乏应有的激励淘汰机制,没有疏通村党支部书记的“能上能下”渠道,一些无所作为的村党支部书记捧着“铁饭碗“,心中怀着“不犯错误不下岗”的想法,致使出现“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二是用人机制不够科学。村党支部书记吸引力不大,一些素质比较高的农村人才,宁愿去外出打工或搞经营也不愿意从事村里的工作,导致人材瓶颈突出,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担当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另外,部分大学生“村官”把到村任职当“跳板”,最终目标是靠考公务员或其他途径远走高飞,形成“下得去”但“稳不住”。三是育人机制不健全。目前尽管绝大多数乡镇都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但如何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养使用,使其真正成为高素质村支书的接班人,尚缺乏有力措施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及实践锻炼,导致青黄不接。四是考核机制不统一。据调查分析,目前对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的主体主要是乡镇,在考核指标、考核内容上不够全面。有的注重“只要把工作搞上去就是好村党支部书记”,认为村党支部书记在领导作风、民主意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是小问题,考核中往往出现重“绩”轻“德”或重“德”轻“绩”的现象。
(三)保障不够,不想干事。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辛苦,没有合理的报酬待遇,“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阻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是经济上没甜头。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党支部书记得不到与自己付出相当的经济报酬,“当支书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月”。另外,各乡镇都是把村干部工资和绩效紧密挂钩,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上级党委布置的工作任务完不成,待遇就没了保障。从调查中得知,村党支部书记实际月均补贴仅为500元左右。按目前的物价水平难于维持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低工资挫减了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二是政治上没奔头。以前只要干得好,村党支部书记就有机会被组织上提拔使用,或进机关当公务员,或解决集体事业编制,或调任乡镇企业当领导。但现在由于《公务员法》的实施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严格控制,村党支部书记可盼的机会和出路已几乎成为泡影。三是生活上没想头。在离任生活保障方面,部分的村党支部书记离任后达不到任职年限,没有任何生活补贴。
(四)压力不缓,干事不力。阻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心理压力过大是潜在因素。目前,农村工作在目标上,由原来抓农业生产变为现在促农民增收、保民生、保社会稳定等任务更加繁重,在调查中发现,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普遍感到在心理上承受着不轻的压力,无法集中精力干事。一是工作压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最终都要靠支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来抓落实。如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维稳等社会管理工作,把村党支部书记推到矛盾的最前沿,既要承担相关的领导责任,又要受群众抵制,甚至遭打击报复的可能。二是家庭压力。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制度不全、保障不到位等原因,有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个人家庭事务上,特别是有致富能力和创业型村党支部书记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个人发展上,有的甚至把工作当作一份“副业”来对待。三是经济压力。部分集体经济薄弱,还有历史遗留债务,尤其是税费改革后,村级提留被取消,一些没有收入来源、依靠向农民收取税费提留的村,经济十分窘迫,给村党支部书记造成很大压力,村党支部书记难以轻装上阵。
三、对策和建议
我镇有95%的人口在农村,要强力推进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建设,农村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则是关键环节。如何破解“四不”问题,我建议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重点,抓住“选、育、用、管”四个环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大力破截“四不”难题,营造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强培训选能人,解决“干不了事”问题。
一是选能人。按照“一强二有三高”(工作能力强,有经验、有抱负,文化程度高、群众威信高、政治素质高)的标准,通过从村级后备干部中选,从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企业经营者中请,从种养专业户、致富能手中找,从县和乡镇机关干部中派,从返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中挑等多种方式,积极选拔有文化、懂技术、会发展、能带富、廉洁勤政的人才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另外,对个别“领头雁”作用不发挥,不作为、乱作为的村党支部书记,可结合“三级联创”活动,也可从县、乡镇两级优秀年轻的党员干部中选派“工作指导员”,到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充实村级班子,改善队伍结构,其主要职责是摸清下情,宣传上情,沟通感情,帮助村干部做难做的事,督促村干部做应该做的事。
二是强培训。1、注重培训结构的层次性,做到经常性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特别是要把学历教育当作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治本之策来抓,支持和鼓励农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参加自学考试、电大、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函授以及农广校、农函大中专、大专乃至本科班的学习,大力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要经过4-6年的努力,使农村党支部书记普遍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2、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教材要“本土化”,建议由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牵头,联合科技局、农业局、民政局、司法局、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符合我县农村实际的“本地”教材。培训课程要按照不同地域特点、不同村级性质等对培训课程进行分类,把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等作为“公共课”,把不同地域特点的村级经济发展,矛盾纠纷调处等知识作为“专业课”,“公共课”齐学习,“专业课”按“城中村”、“近郊村”、“山区村”分类而授,切实做到紧贴村党支部书记岗位要求和农村工作特点。3、注重培训方法的灵活性,在坚持各级党校主体班次教育基础上、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产业基地现场示范教育、现场体验式教学、外出考察等方式相结合的同时,探索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前往省内外先进地区的优秀党支部去“跟班学习”制度,跟班学习期间,与当地干部同学习、同工作,以“当地人”身份列席当地村(社区)班子会议,参与研究工作部署,安排具体岗位参加工作业务,全身心感受在当地工作的具体过程,学习回来后,召开了座谈会,让他们交流心得,共同探讨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通过上面各形式使教育培训“传统+现代”、“传授+示范”、“体验+实践”等多样化,切实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启发思维的目的。
『叁』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干部管理提高村干部积极性
一支稳定、高效的村干部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制度的完善,村干部工作量的增加,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各项待遇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情况,如何提高村干部积极性是摆在当前一个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村干部待遇,稳定村干部队伍,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村干部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1、自身素质不过硬。据调查,昭苏县目前在职的村干部大部分文化水平、政策水平低,服务意识差。在职干部中有才干的能人不想干,千方百计撂挑子挣钱;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愿干,想换人无人可换。因此,有些村为解无人可用之急,只好下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
2、环境差工作难做。社会环境差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太大:一是上头压、二是下头夹。上级交下来的任务完成不好对上级无法交待,按上面的要求来对待群众往往又执行不下去,使得村干部左右为难,上下受气。
3、工作压力较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对村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县365名村干部中能听懂汉语的之占到60%左右,能看懂或会写汉语的占到40%左右,上级文件往往都是口头传达,村干部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已经很不易,更提不上创新。另外现在上级各项达标验收很多,要求也很细,大都涉及本村的每户人家,如:平安建设、婚育新风进万家、农牧民合作医疗、55311工程等,村干部白天不光要在外跑,晚上还要整理档案,写文字材料,对村干部在工作中造成很大的压力。
4、村干部待遇较低。由于昭苏县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集体经济实力不强,村干部的工资报酬普遍很低,村干部的年均工资仅有4500元左右,办公经费每年仅够为各项达标及日常村办公室的开销,乡镇党委部署的工作任务,村干部还得自己骑摩托车加油开展工作,村干部工资的三分之二都用来维修摩托车、买汽油、交手机话费。收入与工作强度反差太大,使村干部觉得吃亏太多。尤其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稍有能力的群众都各显神通。村干部一般都是家庭的当家人,是主要劳动力,而且多数都算得上是能人,由于大部分时间花在村级工作上,在家庭致富方面无法施展才能,使整个家庭收入受到很大影响,有的还遭到妻子儿女的抱怨,因此,对当干部失去兴趣。
二、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所采取的办法
1、强化教育,提高干部的素质。昭苏县根据村干部现有学历结构,制定了《中共昭苏县委组织部关于扎实开展农村干部学历培训工作的安排意见》,明确用3年时间(2005年-2007年)对符合条件的村干部进行学历教育,重点做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定向培养的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使村“两委”一把手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村一般干部中至少有1名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为了增强学历培训的实效性,除了完成规定的课程外,还开设了农业、畜牧、农机、水利、民政、司法、计生等必修课,抽调县直部门的专业人员授课,强化了师资力量。为了切实保证村干部进得来、坐得住、学得进,县委组织部在培训学费上,制定了“一降二补三奖”的优惠措施,与农广校协商,将学费从每人每年1000元降低到800元;县财政拿出专项经费,每人每年补助300元,乡村每人每年补助200元;县委组织部每年拿出10000元,设立了奖励基金,按照30%的比例评选优秀学员,予以奖励。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减轻了学员的经济负担,调动了村干部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行“一降二补三奖”的办法,昭苏县共补助18.12万元对252名村干部进行了学历教育培训,使全县146名村“两委”一把手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2、实施“三百提素工程”,开阔村干部眼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村干部能经常接受新鲜事务,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30万元资金,建立农牧民致富能手外出取经补贴专项基金,从2006年至2008年用三年时间组织全县百名农牧民致富能手到思想解放、市场活跃、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充电”,开阔眼界,启迪思路,增强其求富图变的意识和致富技能。2006年11月已组织了第一批33名农牧民党员赴北京、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参观学习,这批学员归来后,昭苏县以专题采访的形式对30名农牧民进行了专题采访宣传,并由参加学习考察活动的村党支部书记组织本村的“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座谈,介绍内地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明确本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为群众开阔思路增长见识。
3、正确对待村干部,牢固树立三种观念。长期以来,自上而下对村干部的观念上有偏见,认识上有误区,思想上有疙瘩,这些问题较大程度削弱了村干部的政治地位、行政权利、群众威信和工作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首先从自身找原因,通过深入扎实的思想教育,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为村干部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村干部也是干部的观念。村干部来自群众,却不同于群众。首先,严格规定,乡镇干部进村入户时,要平等对待村干部,不能指手画脚,简单粗暴,更不能歧视村干部,村干部到乡镇办事享有优先权,实行乡镇干部首问责任制,不能相互推诿、扯皮,半天能办完的事,绝不能拖带第二天,对村干部不低看一等,不慢待一分,牢固树立“村干部是报酬最低,担子最重的干部”的观念。——村干部是各项工作落实到户具体执行者的观念。“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所有的工作最终都必将落实到基层,任务最终却落到了村干部肩上,直接面对群众的是村干部。因此,在安排任务,检查工作时要予以充分理解,顾及村干部的工作难度和苦衷,该出面的要出面,该配合的要配合,不能脱离实际下命令,吹毛求疵找碴子、求全责备训干部。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干部驻村工作机制,坚持“好人好马上一线”,把业务上最强、作风上最正的干部派驻到村,协助指导村干部抓落实。——村干部是群众代言人的观念。每名村干部都是根据《村民组织法》选举产生的,真正是村民信得过的“代言人”、“代权人”。村干部天天与群众直接打交道,与群众朝夕相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可以说与老百姓零距离,群众有什么想法、意见、问题都找村干部,向他们倾诉。因此,村干部是村民意见的收集人,村级是村民意见的集装箱。因此,在重大决策前首先广泛征求村干部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见解,重视他们的想法、看法,达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这样,有效维护了村干部的参政、议政权,提高了村干部的群众威信和政治地位。
4、加大投入,为村干部发挥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昭苏县通过实施村级阵地工程,共投入资金640万元新建村级办公阵地31个,维修16个,扩建1个。同时,加大了村级阵地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确定了5项应建的配套设施内容,即:围墙、道路硬化、厕所煤房、活动场所、院内绿化。为了激发各乡镇的积极性,组织部派出专门的工作组,逐乡逐村对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进行实地测量,测算出工程量,确定了“以奖代补”的方案,并在全县性大会上举行了隆重的补助资金发放仪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从党费中拿出28.9万元为全县31个新建村级阵地配备了875套桌椅、88个图书柜。通过改善村“两委”的办公条件,满足农村党员群众政治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的需要,真正做到党员活动有地点、学习有内容,为他们营造了温馨之“家”,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今年,昭苏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集体经济攻坚月”活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以全面提高村级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和本领,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首先是摸清家底。组织专人对全县10个乡镇的73个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摸底,掌握了全县73个村中有机动地11379亩、集体畜1399(头)只、草场7825亩、集体林960亩、村办企业11个。其次是选树典型。在原有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村(阿克达拉乡下克孜莫依纳克村村民“小银行”、洪纳海乡开斯克村扶贫资金滚动使用壮大集体经济做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乌尊布拉克乡麻扎尔村用活土地流转机制,由村“两委”出面承包外出打工村民的土地,使村集体增收10000元,探索出了空壳村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洪纳海乡吐格勒勤村建立了集体与农牧民党员股份合作组织,采用村集体牵头,农牧民党员参股,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把集体、农民的利益拴在一起经营发展。村干部带头入股,农牧民党员自愿参加的股份协会的原则,筹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启动资金1.65万元,购买了100只生产母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为入股农牧民党员提供包括医疗、政策、贷款担保、遗属补助等服务,实现了集体经济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喀拉苏乡采取清收欠款以奖代补的方式为克西克萨尔阔布和阿克赛两个村提供50匹良种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三是组织观摩。通过开展“集体经济攻坚月”活动,组织各乡镇党委的主要领导到这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试点乡村观摩,拓宽各乡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思路,鼓励和引导各乡镇从用好一块地、养好一群畜入手,坚持因地制宜、从易到难、多渠道、全方位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通过实行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一系列措施,逐步使村级阵地成为开展便民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阵地,今年以来,全县村干部和乡镇驻村干部累计接待来农牧民群众9600人次,解决群众生活、生产中的困难的问题5400余件,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和谐新农村的气象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