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整合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园本研修小组,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能力
抓住本园的一个有利特点开展活动,面不要太大。
② 如何提高员工QC小组活动的素质
一、领导思想重视,把QC活动融入企业文化,使QC小组活动具有实质性
有道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QC活动的推进工作中,公司总经理高度重视,积极策划、及时推进,公司总工程师亲自深入一线调研,对参与QC活动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积极营造QC文化,深入贯彻公司的“八不接”和“大市场、大业主、打品牌”的市场营销战略,以优质的产品质量、诚信的履约能力赢得了业主的认可,并将QC小组活动和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融入企业文化,通过不断强化QC活动对企业推进科学规范化管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QC活动小组在增强竞争能力和改善市场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从上到下主动顺应和积极推动QC活动的工作氛围。企业领导的亲自参与,使得对QC小组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正是因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亲自参与,不仅最大程度地调动QC小组及其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公司领导在管理因素和技术因素等方面的特殊资源,为QC小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经济支持。同时,经过领导的亲自参与和示范,有效的提高QC活动水平和工作质量,进而引导和帮助QC小组正确处理组内分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从而使公司的QC活动不断走向规范化和规模化。这是公司QC小组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陕西高速项目的“封闭箍筋新型技术应用QC活动小组、成立了以第二经理部总工程师为组长,技术部经理(项目总工)为主要负责人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有兼职负责管理QC小组活动的成员,并将年度的QC小组活动纳入到2010年的工作计划中,通过公司与经理部、经理部与项目签订目标责任状,进行两级管理,将质量管理工作与司属单位的年终考核相挂钩,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督促、检查、指导,全面质量小组把QC小组活动作为质量体系的一个要素来抓,将具体的工作细节落到实处。
二、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使公司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
QC小组活动是广大职工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是以项目为主、公司及经理部两级机关全面配合,分月、季度在项目的过程检查中进行督促、指导,提供各种资源保障,从体制上进行最大限度的保障QC小组活动的全面开展,通过奖励、培训、教育,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使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树立了“质量第一”的管理理念,明确了工程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不断的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才能增强职工的问题意识、改进意识,通过这样,才能使公司的质量工作不断攀升,才能确保公司的工程产品用户满意度100%。
全体职工质量意识的提高而形成的质量观,必将深入到公司的文化当中,形成西北公司的质量精神,最大范围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吸引广大职工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使公司的QC小组活动更加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而且能够致力于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排忧解难,使职工真正把单位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单位的命运与职工个人前途相统一,与单位共进退。2010年通过局企业管理部进行全面管理体系宣贯培训以来,不断的夯实质量基础管理工作,严格国家规范、标准和行业规程的要求,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不断的深化质量管理工作使QC小组活动之融入到项目管理、施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流程之中,使QC小组活动成为每一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使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分析、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
三、加强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培训,切实打造优秀QC骨干队伍
QC小组活动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不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活动起来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在整合之前,一些QC小组在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些诸如活动记录不全、不按程序办事、流于形式,甚至于出现偏离实际的虚假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小组成员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欠缺,有的原来学过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法工具,由于没有经常运用,慢慢的淡忘,有的根本没按工作程序进行活动,造成了活动数据不全,活动断档。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一成立,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全面宣贯和局全面管理体系的有效培训,强化了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掌握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使广大管理人员能够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活动,从5M1E(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入手,结合现场的实际,找出主要问题的症结,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达到降低施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结合职工岗位进行的技术基础知识的培训,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通过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施工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并应用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随着西北地区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扩大,西北地区的建筑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而我公司的发展规模急速扩张,防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才流失和发展瓶颈,我们将不断培育和打造优秀QC活动骨干队伍,通过从公司、经理部、项目三级开展QC活动,不断的练内功、强素质、添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通过开展QC活动,凝聚人心,不断的吸引、留好和留住人才。通过不断的调动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参与QC活动的积极性,培育和壮大QC活动的骨干队伍,既为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帮助,也为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提供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身处市场前沿的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尤其是基层项目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着力打造QC活动骨干队伍,进而带动项目QC活动开展,不断推动各层级QC文化的建设,方能把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之,西北公司所属的项目遍布陕西、甘肃、新疆、内蒙等地区“工程点多面广、职工流动分散、集中管理困难、市场竞争性强”为特征的公司,也是迅速扩张,寻求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
通过不断开展QC活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职工素质,打造公司在西北地区的良好形象,不断的树立企业品牌,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公司将从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解决好职工的思想认识等方面入手,形成应有的工作共识,并紧紧围绕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真正做到立足实际、因企制宜、传承创新、与时俱进、辨证施治、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和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进而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③ 如何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品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设计、搜集、整理、交流、表达、实践等一系列的活动,他们的参与、合作、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然而,我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和听课活动中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某些小组组长一手包办,导致其他组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某些小组成员缺乏团体工作技巧和交往技巧,使得小组成员的表现无法充分发挥;许多孩子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比较淡薄……这种种现象,造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那么,如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品质呢?下面我结合平时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放单”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全员参与,但在活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分组,总会有几个学生会被“放单”。仔细分析这些人群,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其一,性格内向,不擅长交际;其二,好动顽皮,平时爱搞小破坏,“得罪”同学较多。一般说来,小组不愿意让这类同学加入,最大的担心是害怕他们完不成小组任务,影响小组活动的进度和质量。怎样才能让活动小组愿意接受这部分学生,同时又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呢?我平时的做法有两种:
1.举行“自我推荐会”
“自我推荐会”,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将被“放单”的同学组织起来,让他们进行自我推荐,发表“拍卖演说”,也可展示各自的特长和亮点。已成立的各个小组通过成员商量并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被选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兴趣以及组长的魅力自由选择合适的“组织”。
2.老师为你“开小灶”
经过“自我推荐会”后可能还有个别人员没有落实到小组,此时指导老师可指定落实到他愿意加入的小组里,同时施行“开小灶”政策。即老师也加入这一组,密切关注他,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和帮助,让他们在活动中承担的任务相对要轻一些,建立起“我能行”的积极期望,树立自信心,从而出色地完成任务。
其实,为尽量减少“放单”现象,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不要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学生,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平时应更多的关注一些弱势群体,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表扬,以建立自信,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二、指导有效分工
小组分工是小组合作的前提。一个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由信息收集、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动手去做、总结展示等一系列过程组成,因此任务较多,跨时也较长。小组活动容易因责任分散而让学生产生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在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明确每个角色的分工,使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都承担一定的任务。
1.设立不同角色,明确各自分工
一个小组成立后,老师要指导学生建立正常的组织,给每位成员一个岗位,让他承担不同的角色。我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了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纪律委员、中心发言人、联络员、摄像员、资料搜集员、资料保管员等角色。
各个岗位设立后,小组长就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性格和特长来分配角色了。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主持制定活动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小组活动,组织归纳探究的结论,让组内每位学生探究后都说出各自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意见,并允许保留个人意见。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纪律委员的职责是提醒小组成员每次活动要遵守纪律,特别是小组讨论时不要游离讨论的目标。中心发言人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联络员的职责是联络有关的活动地点和相关人员,并联络各组员的活动进展状况。资料搜集员的职责是负责针对某一主题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形成一定的观点。资料保管员的职责是做好本组成员的资料保管和积累工作。这样,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2.重视组长培训,发挥“领头雁”作用
小组活动质量的高低常常取决于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合力强的小组,组长“领头雁”的作用一定发挥得很好;反之,如果组长不守规则,懒懒散散,经常完不成任务,那么,这个小组也基本就是比较差的小组。因此,要提升小组活动的品质,首先要从培养组长做起。
组长是小组活动的核心人物,组长的责任心、积极性、组织能力等常常对组员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在组长的选拔上,可先让学生推荐或自我推荐,产生“组长后备人员”。人员确定后,老师可以专门对这些人员进行组长的培训,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以举手投票的方式选出组长。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确定组长负责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小组成立后,我会把两张不同的“责任卡”分发给学生
④ 现场qc小组制作表格图质量通过改善提升
学习一下“国优成果”淘宝有的
⑤ 如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在这之前,明确两个发展的大趋势:
一是由研究教师转向研究学生,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研究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二是由注重大容量,知识覆盖,突出讲授和训练转向较少的知识覆盖、较深的探究,注重知识建构和学习体验。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处在连接独立自主的先学与展示交流互学的特殊地位,其作用举足轻重。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十分关键、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要研究这一问题,必须将小组合作学习放在课堂教学这个系统中来思考,理清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的各个因素,才能对这一问题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前面说过,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处在连接独立自主的先学与展示交流互学的特殊地位。细究起来,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的因素主要有这几方面: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的理念、组内学科长及成员作用的发挥、教师问题设置的质量、教师监控及指导作用的发挥、小组学习评价机制的使用、学生自主预习情况等。本文将顺着这个思路进行探讨。
一、从小组的建设和作用发挥的角度看
1、树立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理念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w·约翰逊和罗杰·T·约翰逊对合作学习理论进行了40多年的研究,他们认为学习的动机是由社会交往相互依赖结构决定的。在学习情境中,积极的相互依赖、消极的相互依赖和无相互依赖会导致学生间不同的互动模式,引起不同的动机体系,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以及对未来成功的不同期望。合作性学习追求的是能给彼此都带来好处的结果,从而产生相互促进性作用,竞争性学习追求的是只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排他性结果, 产生相互对立性作用,而单干性学习追求的是只给自己带来好处而对他人不闻不问的结果。所以,合作学习情境比竞争和单干学习情境有更好的学习成就,这些高成就归结于自我及同伴的努力和能力,以及对取得成功的高期望。而在竞争和单干情境中,除了少数尖子学生外,其他学生往往对获取成功的期望值很低。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我们就熟悉了这么一句话,说学习是一个社会交往的过程,所以,新课标里就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说法。
构成合作学习小组,以异质分组最佳。前期对学生建立的全景式评价,在分组的时候就发挥了作用。建立后的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小组和成员之间要相互负责,要培养一种积极的互动,有难题共同研究,有成功一起分享,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共同分享信息资料,以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协作互助的战斗团队,简单概括为两个字,就是“凝聚”。这是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第一步。
组名、组训或者口号,甚至组花、组表等,只是小组合作学习理念的外在形式。其中有些东西刚开始吸引人眼球,随着组内成员之间协作关系的密切和默契的达成,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可以去掉了。
2、坚持培训小组长和学科长
小组分好以后,第一步是挑选小组长、学科长。小组长、学科长一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愿意为同学服务;二要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三学习成绩好,既能服众,又能带领本组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四是语言表达能力强。当然,小组长、学科长并非固定不变,待时机成熟时,组内成员可以轮流担任。
对小组长、学科长的培训就必须及时跟进。一是进一步强化各自的职责,二是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好的发挥职能作用。一般每学期开始和学期中途,都要对所用的小组长、学科长进行培训。最初,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合作交往技能,如怎样听取别人的意见和观点,怎样陈述自己的见解,如何中立地达成共识,如何突破个人狭隘,为小组和大家敞开自己等。培训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技能讲座式、互动交流式、情景观摩式都可依据实情来进行。
当然,对于小组成员也要进行培训。如积极的互助意识、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中立的总结观点等。
3、科学合理地进行组内结对子
组内结对子,是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细化、优化的关键。粗率的六七人一组,任命一个学科长,只是具备分组学习的外在形态。要提高小组内部的学习效率,小组成员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必须实行组内结对子,落实课堂内的对学。
那么、如何进行组内结对子?办法是,参照学生学业成绩、能力水平、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等,对组内学生按照A、B、C、D四个级别从高到低进行排续、编号。以8人小组为例,每组成员可划分为A1、A2、B1、B2、C1、C2、D1、D2,然后使AA、BB、CC、DD分别结为互助互学的对子。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当然,也可以在一开始对全班学生按照这个办法结对子,然后再分组)
二、从“三单”或导学案开发质量的角度看
高质量地“三单”或导学案,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思维层次、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三单”或导学案设计一旦出了问题,不仅是徒劳无益没有质量的问题,更是南辕北撤迷失目标方向的问题。因为,从结构化预习开始,到小组合作研讨,交流展示,作业练习最后到拓展训练,甚至回归复习,学生都是在“三单”或者导学案的指导下、使用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三单”或导学案的地位和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三单”,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和问题训练评价单。这“三单”里的问题,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教学重难点等要素提炼出来的。无论是三单,还是导学案,都要统领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化繁为简,整合优化,萃取精要;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由易到难的梯度,要精心设计,体现较强的针对性;对三单的检查、反馈、评价要体现矫正性、时效性。三单或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独立训练和回归复习的质量,关系到学习的质量。如果“三单”开发和制作的质量不高,势必会造成知识的零碎肢解、思维研讨的层次不高和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所以,“三单”开发忌讳知识性问题的简单操练,忌讳脱离学情的零碎拼凑,忌讳教辅资料的随意搬家。
科学处理教材研究、导学案开发与教辅用书之间的关系。目前,大量、繁多的教辅用书代替了教师自己研读教材、开发单子的劳动过程,自然也不会提供依据本校学情设计的学习方案。长期、过度地依赖教辅用书,不仅导致教师研究教材、自主开发单子的能力越来越低下,而且容易使教师迷失教学的方向和目标。这些教辅用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脱离学情的特殊性,编制用以包治百病,包打天下的学习方案;二是不顾重点目标的聚焦性,无限制地拓展学习内容;三是对缺乏对教材系统整合的优化性,过多地进行零碎记忆和重复训练;四是缺乏责任利益驱动的商业性,编者一味跟风猎奇,其间错误、漏洞百出。
教材是根,教辅是末。在高效课堂教改中,教师要做的首先是从教辅用书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以批判者的眼光审视教辅用书,而不随意滥用、挪用、照搬。然后,根据自己的学情、校情,广泛占有,吸取其精华,剔出其糟粕。再结合教材的目标要求,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出因材施教的学习方案。
教师编制单子或导学案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知识问题化(按照知识类型设计问题),问题重点化(按照问题主次和难易程度排序、取舍),重点层次化(按照学生能力层级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层次目标化(各类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不旁逸斜出、胡乱拓展),目标评估化(围绕目标评估学习成效、精心反馈)。总之,要提炼整合,萃取精华,一课一得,而不贪多求全,避免将智慧型的体验学习变为重复性的体力劳动。
三、从课外独立自主先学的角度看
独立、自主 的“先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合作学习,交流研讨就是空的、无效的。许多课堂上的沉默不语、问题质量不高、成员之间不能形成共同研讨话题,都是与这有关。“先学”一是指学生的结构化预习的落实,二是指学生独立的完成问题评价—导读单。这是合作学习能够出彩的关键环节。如果学生的课外独立自主的先学、结构化预习不落实、不到位,小组合作研讨就失去了前提,没有了基础。一般地,学生课前的先学,要求自行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60%左右,剩下复杂的、思维层次较高的问题,才是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重点。另外,经过一段时期后,必须要求学生的预习要生成一定的问题,以便引导预习效果的提升。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功夫在课外”。
四、从教师作用发挥的角度看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很好地发挥监督、指导、矫正的服务学生学习的职能作用。所谓的“导”往往集中在这个关键环节上。
实验初期,当教师把黑板、讲台、学习任务和学习责任交给学生,而学生暂时还无法全部承担起来的时候,如果教师退得太快,退得太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监控、必需的指导和及时的反馈,在学生还没有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以前,这种“退居二线”的做法,只能使学习陷入无序、无效、无目标的混乱状态。很多看似热闹热烈,感性率性的讨论和展示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导学职能的丧失。这种情况下,想要学生能力提高、取得好成绩,只能是天方夜谭。
对“生进师退”要辩证看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尺度。没有永远的生进,也没有永远的师退。“师退”是教师身体退后了,把学习的时间、空间交还给学生了,但心不能退,教师的所有注意力、关注点仍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语言、讲解滞后了,对学生的启发、鼓励、反馈不能退后,甚至比以前还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觉。教师针对个别学生、个别问题的辅导不能退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必须一直紧紧地跟上去。所以说,“师退”不是教师站在教室角落里等时间,也不是在过道里闲散步,教师必须俯下身来参与到学生小组学习里面去,把握学情,解疑答惑,及时矫正,跟进指导。同时,对某一个小组的辅导不能超过2分钟,对单个学生的辅导限制在30秒左右,否则,老师多其他组的互动指导的次数就会减少。客观地说,当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正是教师最繁忙的时候。
在这方面,常常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教师将学习任务分配到小组以后,就开始忙自己的事,如翻教案、写板书或者直着身体吸纳转圈,对小组的学习讨论不闻不问,抛弃了所有学生;二是教师一头扎进一个小组,长时间地进行指导,将其余小组抛却不顾。
五、从评价的角度看
1、如何看待错误答案的价值
提到积极评价,就存在一个到如何看待学生学习论讨、展示交流中出现的错误,也就是如何认识错误的价值。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辩证看待。每一个错误的出现,都为寻找正确答案树立了“此路不通”的标牌,从而缩小的探寻的范围,明晰了前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
×
×
×
2、对学生回答的引导性评价
学生在小组发言和交流展示当中,对一个问题并不是能够一下子给出准确无误的解答。面对肯定部分正确的回答,科学有效的做法是,首先肯定部分正确的回答,然后以积极的方式进行提示。面对错误的回答,老师如果给与负面的回应,很可能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这时候,老师要试图转向中立的提示,而不是说“错,这根本不正确”。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分析学生的口头回答,以判断是否有部分的回答的是有效的、合适的。当你做出瞬间决策时,就可以转入正面强化或表扬回答的正确部分。另一个策略是换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述这个问题,转移学生没有正确回答的责任。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立即评估你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然后问一个相似但难度较小的问题。
总之,鼓励部分正确的回答,如果不能给出正面的回应,请给出中性的评价。
在传统课堂里,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消极评价,如医生给病人看病的诊断式评价。我们的学生得到的批评往往太多,得到的赞赏实在太少。
所谓积极评价,是说多鼓励,多看到学生的长处和变化。通过积极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充满热情,积极投入,激活他们无尽的学习动力,快乐、自信地展现个性和自我。所以,实验初期对学生多做些积极的评价与反馈,就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如何引导潜能生、不善言谈者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并逐步发挥他们的作用
鼓励引导看长处树立自信
降低难度给机会为他喝彩
承包帮扶不放弃荣辱与共
明确人员勤督促培养习惯
循序渐进上路教给方法
理性地讲,就是要判断原因并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凤凰卫视主持人的话来说,就是“从问题的根源,发现决策的关键”。一个总的原则是,对待不积极发言、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真诚地对待他们,多一份关怀,做一份鼓励。
4、关于如何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科长,对小组成员以及小组的评价要坚持四个原则: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三要积极,四要多元。
这里主要说说评价所依据的维度。如自主的程度(惰性及依赖的消除)、合作的效度(动脑及用时的减少)、探究的深度(消除线性思维,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展示的风度(自信、精炼、抓住关键、引发思考,而不停留在感性展示的层面)、反思的厚度(能触及本质,不停留在表面)、小结的精度(总结归纳,提升意义)。若要再概括,可以简化为思维的密度、参与的广度、表达的精度。
评价的多元,主要指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小组捆绑式评价等。
⑥ 浅谈如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品质
一、指导有效分工
1.设立不同角色,明确各自分工。
2.重视组长培训,发挥“领头雁”作用。
二、培养合作素养
1.学会倾听和表达。
2.学会欣赏和表现。
3.学会包容和反思。
三、组织及时交流
⑦ 如何提高QC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一、领导思想重视,把QC活动融入企业文化,使QC小组活动具有实质性
有道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QC活动的推进工作中,公司总经理高度重视,积极策划、及时推进,公司总工程师亲自深入一线调研,对参与QC活动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积极营造QC文化,深入贯彻公司的“八不接”和“大市场、大业主、打品牌”的市场营销战略,以优质的产品质量、诚信的履约能力赢得了业主的认可,并将QC小组活动和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融入企业文化,通过不断强化QC活动对企业推进科学规范化管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QC活动小组在增强竞争能力和改善市场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从上到下主动顺应和积极推动QC活动的工作氛围。企业领导的亲自参与,使得对QC小组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正是因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亲自参与,不仅最大程度地调动QC小组及其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公司领导在管理因素和技术因素等方面的特殊资源,为QC小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经济支持。同时,经过领导的亲自参与和示范,有效的提高QC活动水平和工作质量,进而引导和帮助QC小组正确处理组内分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从而使公司的QC活动不断走向规范化和规模化。这是公司QC小组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陕西高速项目的“封闭箍筋新型技术应用QC活动小组、成立了以第二经理部总工程师为组长,技术部经理(项目总工)为主要负责人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有兼职负责管理QC小组活动的成员,并将年度的QC小组活动纳入到2010年的工作计划中,通过公司与经理部、经理部与项目签订目标责任状,进行两级管理,将质量管理工作与司属单位的年终考核相挂钩,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督促、检查、指导,全面质量小组把QC小组活动作为质量体系的一个要素来抓,将具体的工作细节落到实处。
二、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使公司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
QC小组活动是广大职工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是以项目为主、公司及经理部两级机关全面配合,分月、季度在项目的过程检查中进行督促、指导,提供各种资源保障,从体制上进行最大限度的保障QC小组活动的全面开展,通过奖励、培训、教育,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使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树立了“质量第一”的管理理念,明确了工程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不断的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才能增强职工的问题意识、改进意识,通过这样,才能使公司的质量工作不断攀升,才能确保公司的工程产品用户满意度100%。
全体职工质量意识的提高而形成的质量观,必将深入到公司的文化当中,形成西北公司的质量精神,最大范围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吸引广大职工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使公司的QC小组活动更加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而且能够致力于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排忧解难,使职工真正把单位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单位的命运与职工个人前途相统一,与单位共进退。2010年通过局企业管理部进行全面管理体系宣贯培训以来,不断的夯实质量基础管理工作,严格国家规范、标准和行业规程的要求,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不断的深化质量管理工作使QC小组活动之融入到项目管理、施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流程之中,使QC小组活动成为每一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使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分析、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
三、加强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培训,切实打造优秀QC骨干队伍
QC小组活动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不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活动起来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在整合之前,一些QC小组在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些诸如活动记录不全、不按程序办事、流于形式,甚至于出现偏离实际的虚假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小组成员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欠缺,有的原来学过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法工具,由于没有经常运用,慢慢的淡忘,有的根本没按工作程序进行活动,造成了活动数据不全,活动断档。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一成立,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全面宣贯和局全面管理体系的有效培训,强化了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掌握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使广大管理人员能够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活动,从5M1E(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入手,结合现场的实际,找出主要问题的症结,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达到降低施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结合职工岗位进行的技术基础知识的培训,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通过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施工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并应用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随着西北地区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扩大,西北地区的建筑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而我公司的发展规模急速扩张,防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才流失和发展瓶颈,我们将不断培育和打造优秀QC活动骨干队伍,通过从公司、经理部、项目三级开展QC活动,不断的练内功、强素质、添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通过开展QC活动,凝聚人心,不断的吸引、留好和留住人才。通过不断的调动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参与QC活动的积极性,培育和壮大QC活动的骨干队伍,既为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帮助,也为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提供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身处市场前沿的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尤其是基层项目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着力打造QC活动骨干队伍,进而带动项目QC活动开展,不断推动各层级QC文化的建设,方能把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之,西北公司所属的项目遍布陕西、甘肃、新疆、内蒙等地区“工程点多面广、职工流动分散、集中管理困难、市场竞争性强”为特征的公司,也是迅速扩张,寻求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
通过不断开展QC活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职工素质,打造公司在西北地区的良好形象,不断的树立企业品牌,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公司将从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解决好职工的思想认识等方面入手,形成应有的工作共识,并紧紧围绕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真正做到立足实际、因企制宜、传承创新、与时俱进、辨证施治、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和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进而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