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加强格力电器销售团队建设和促销策略
一、团队筹建:如何招聘与筛选人才。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招兵买马是团队建设的前提,做好招聘工作,筛选适合岗位职责、具有挖掘潜能的人才是筹建优秀销售团队的第一步。
招聘人才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招聘职位的不同以及被招聘人才的素质及信息获取习惯区分,我们应当选择不同的招聘途径,以确保获取广泛的人力资源。常见招聘人才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人才市场招聘;2、网络招聘;3、猎头推荐;4、挖同行墙角;5、朋友、员工推荐;6、刊登平面广告招聘;7、内部提拔。
通过良好的招聘途径,获取人才以后,我们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就是,对招聘的人员进行初步筛选,以确保被培养及使用对象的素质达标及岗位胜任能力的达标。筛选人才应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简历审查及工作态度的考验;2、工作经历及相应销售技能的考验;3、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的考验;4、个人意识、工作热情及市场拓展能力的考验。只要我们能够遵循以上几种方式,设定相应的面试及复试环节,就可以初步在广泛的面试者当中筛选出适应我们需求的备用人才。
二、团队培训:市场是磨练并检验团队的最佳场所。
每一个公司在团队招聘完毕以后,都为团队成员设定了一段时期的集中培训,集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产品知识、销售技能、公司战略的培训以及其他市场运做思想的灌输;多数公司认为在这段培训结束以后也就基本完成了其团队的建设任务。其实,这仅仅完成了团队培训的第一步,是团队筹建的一个开端而已,而市场才是磨练、检验与培训团队的真正场所,否则企业就没必要设立“试用期”了。
要想获取或者说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与营销团队,缩短室内培训时间,将业务人员放入市场,并加强业务人员进入市场初期的指导跟进,实施市场实际操作、运营培训,是提升团队成员素质及团队整体市场运做能力的有效途径。
团队成员进入市场后,我们所要强调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团队成员施加较大的市场压力,考验团队成员的承受力、执行力与市场实际操控力;2、制定团队市场运做项目,考验团队成员的协作力;3、加强指导,提升团队成员市场运做的快速适应力;4、强化日常监督与销售跟进,树立良好的团队市场运做风气。
三、“优胜劣汰”:提升团队素质最为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设立内部竞争机制,净化团队竞争环境,可以保证团队质量的持续提升;而此项机制的建设中,“优胜劣汰”是提升团队素质最为有效方法之一
经理人可以通过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季度考核与单项工作任务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的建立,设立团队成员的考核评分标准,实施“末尾淘汰”制度,实现团队成员的“优胜劣汰”(此项工作的实施必须保证考核标准的合理性,以及考核程序的透明度);同时,在你的销售团队中树立起一个个销售英雄,用英雄和你一道去鼓舞士气,带动、感染你的团队,并有效激发团队的销售激情。
四、日常销售跟进及管控:推动团队建设的全面完善。
通过一系列的招聘、筛选、培训及“优胜劣汰”等有效的措施建立起营销团队以后,同时加强团队的日常销售跟进及管控,就必然会推动团队建设向优秀与卓越发展。
团队日常销售跟进及管控的有效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销售报表的实施;2、阶段性工作汇报制度的建立;3、定期工作例会的开展;4、团队人员场所管理的强化;5、合理销售目标的设定与管理。
在以上几项工作措施开展的的基础上,保证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与相互协作,树立团队成员持续不减的工作热情,建立团队持续学习上进的风气,同时做到处处以身作则,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己为先,事事以己为范”,优秀的销售团队已经离我们近在咫尺了!
㈡ 格力空调4P策略分析
总会遇到一些2货
1产品策略
优质的产品和性能是打造品牌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格力自始至终的将产品品质摆在首位,在保证卓越品质和性能的基础上,塑造了“简约实用”的产品形象。体现在四个方面。
1.1 功能简约但不简单
格力空调定位就是“空气调节器”,主要功能为清新空气、制冷制热,而不是炒作其它各种概念。所以格力空调能将那些不必要的附加功能去掉,保持成本领先优势。
1.2 技术实用,质量可靠
格力本着“狠抓质量,打造精品”的服务理念严把质量关。美国一家企业订购了4万台的格力空调,结果发现有问题的只有4台,也就是万分之一的维修率!凭着坚实的质量保证,格力还在空调行业破天荒提出“整机六年免费包修”,这令许多空调品牌惊叹莫及,也在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上树立了消费者满意的品牌形象。
1.3 外观不同,电控通用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方便快捷的售后服务,格力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只有外观的不同,而电控部分基本不变,等于是通用的。这样,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这些经过时间“考验”过的产品。而且,一旦发生故障,任何一家店的维修人员都能快速将通用电控更换。
1.4 以顾客为主导,打造家具流行风尚
空调是家居的一份子,一款空调如果既能调节空气又能融入环境,装扮室内,岂不令人心旷神怡,养心养眼。2007年格力全力打造更加趋向于时尚与功能结合的空调产品,这一简单的理念将使格力空调成为家装流行风向标。
2 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是市场竞争的利器, 更是树立品牌形象的有力手段。格力实行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即加大生产,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来构筑空调业强大的进入壁垒。许多品牌的价格在降价的风潮中,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一降再降。但也就在这股降价之风中格力却提出了“让市场不让利”。产品价值,即成本费用和市场供求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定价目标和方法应以销售利润率为转移,但须兼顾企业的名牌形象,即企业应有长期的战略目标,不拘泥于暂时的得失。对于高端产品,格力利用消费者追求享受的心理而采用“市场导向定价”法定价,即以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价值肯定程度为依据来确定产品价格,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定价策略是赢得顾客,树立品牌形象的工具之一,格力电器在灵活运用定价艺术和技巧时,根据具体情景选择策略。根据总体市场情况,为刺激淡季订货,保障商家合理的利润空间,格力首创“淡季返利”政策,赢得渠道成员的忠诚。
3 渠道策略
3.1股份制区域经销模式
格力的成功且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独有的“股份制区域经销模式”,也就是格力电器和各地的大户联合出资成立新的销售公司,通过资产纽带把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开拓市场上,通过稀释股权削弱大经销商的影响力,增强渠道控制力和稳定性,对格力空调进行专营,同时也分散了格力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
格力在目标消费城市选择与当地强势经销商合作,双方以股份形式共同出资成立销售分公司,在当地建立公司库房,借用经销商的销售渠道快速打开市场,这样能降低了拓展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其他经营成本,维护格力的成本领先优势并维护了自己高端的品牌形象。
3.2格力的“简单营销”
格力严格地控制着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明码标价”,不会让消费者在价格上产生疑惑,从而降低对格力电器的好感度;格力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实现销售出去的产品和库存产品的电脑控制,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避免了市场混乱。
3.3 重抓工程机市场
格力空调零售价格比较高,但是对于工程机,格力价格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远低于二三线品牌和杂牌的价格,为的就是获得双赢的效果,自己不但可以得到一定的利益,而且可以让经销商大赚一笔。简单的低价工程机策略很好的维系了格力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
4.促销策略
格力空调的营销推广策略也在着力塑造简单时尚这一品牌风格。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坚持宣传“好空调,格力造”这句“经典名言”,全力营造格力空调的卓越品质和简单时尚的强势品牌形象。
格力不同于美的一方面降价促销策略,“洗牌”空调市场,另一方面又尽量维护自己高端产品形象的宣传推广策略。格力始终以“好空调,格力造”,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一句“好空调,格力造”不仅道出了格力在中国空调市场无与伦比的地位,而且彰显了格力的卓越品质和自信。
“家电下乡”政策为格力空调带来很好的机遇。据调查显示农村市场消费者最常光顾的家电零售商依次是专卖店,一般电器市场,百货市场,可见为格力空调做了很好的广告,提高了格力专卖店的销量。
㈢ 格力电器与海尔电器在销售策略上有什么不同
简单来讲格力走专业化道路,海尔多元化发展,各有千秋,两家企业都是倍受受尊敬的民族企业。我个人比较欣赏走专业化发展策略。
格力:多级的专业渠道掌控不同级别的市场,销售策略上有高效的专卖店专业化经营空调业务。在制冷产品上有绝对竞争力,与连锁大卖场有抗衡的资本。
海尔:冰箱、洗衣机是其长板的业务,销售策略偏重分品类经营,统一品牌管理,也有专卖店模式,是多产品经营,海尔品牌影响力较大。
这两家企业文化比民营企业的美的更具社会责任感,更坚持自己的品牌风格,不盲目追求名义上的“做大 做强”。
我的论文调查关注到这两家企业,这几年海外业绩也不错。
㈣ 请分析一下海尔和格力各自的营销战略
海尔的营销战略:
1、先难后易:先抓“客户” 后攻“对手”。
海尔总裁张瑞敏多年来的每个成功,其最根本依靠的一条是,永远不对顾客说“不”,永远把迈克尔·波特竞争模型(它包括“对手”即同行、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竞争者、供应商和客户五个竞争对象)中的“顾客”奉为“上帝”;视作最重要的、第一位需要攻下来的“敌人”。因为只有“攻占”了客户的心,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2、先难后易:先攻占制高点再及其它。
在作为被攻占的客户、客户群市场选择上,海尔同样实施“先难后易”的策略。这就是,在深入有效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基础上,先进攻最难攻打的“客户群”,待“最难客户群”攻打下来之后,再攻较容易攻打的客户群。在全国范围内先攻打上海、北京、广州,然后再攻打其它市场。在国际范围则先攻打德国、美国市场,然后再拓展到其它国际市场,其优越性是显然的。因为大体说来,消费时尚亦有一个梯度传递效应。
3、先难后易:先把握战略枢纽再及其它。
毛泽东在总结胜利经验时指出:要打胜仗,应当从战略枢纽上把握战役;从战役枢纽上把握战斗动作。张瑞敏之“先难后易”实质上正是这样把握事物之枢纽、大系统,然后再攻具体细节、子系统的。比如,按照他的3个1/3大战略思路,第一个是先在美国实现了国际化,即在这样一个国家打造了包括设计、制造、销售三个中心在内整合为一体的“美国海尔”。这一举措的实质在于,它最先抓住了现代市场化、资本化经济最发达,企业市场化机制最完备的因素;抓住了海尔走向国际化的当代最高战略枢纽,具有空前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这样做:(1)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2)可以最及时、有效而科学地抓住当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3)有利于最早抓住新的业态形式,加快向信息化跨越的步伐。
4、先难后易:先抓“能力”,后抓规模。
经验一再证明,干企业,一个极其重要的道理必须明了,这就是企业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是买不来的;能从市场上买来的,只能是资源。而企业之能否生成,长大,又主要是靠能力,而不是靠资源。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论点是:向上的东西表现在质上;向下的东西表现在量上。“先难后易”作为张瑞敏的卓越思维模式尤其表现为在其长期的战略发展思路上,始终坚持先抓人的素质、企业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的升级换代;后抓企业发展规模,即先“抓强”而后“抓大”。
5、先难后易:先抓“心胜”,后抓“物胜”。
要赢得客户,第一位的是“心胜”,即在心理上让人折服。而要心理上的真正折服,那就不仅只是一般的产品质量好些,或者技术水平高些就可以达到的事情;它必须是从产品质量,到服务,到品牌等等在同客户互动关系中,所有要素之整合令顾客满意,才能达到。海尔从一开始就贯彻张首席的“卖信誉不卖产品”的营销宗旨。而其核心之点在于,时时刻刻以赢得人心作为首位的准则,而其关键就尤其体现在服务上。
格力的营销战略:
在家电领域,很多品牌在市场上踌躇不前,而格力却是逆势而发,不仅实现了销售的大幅度增长,而且拉大了与其他一线品牌的距离。因而,不论是其他企业,还是行业舆论,都在寻找格力成功的原因。而多数企业以及媒体都把格力的成功归结于格力模式的成功。
因此,一些企业据此就急急忙忙调整市场策略,把格力模式作为学习的样板,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各个区域销售公司。一时间似乎有一种扎堆儿学格力的势头。
不可否认,格力在行业整体陷入调整之际,还能够保持较高速度的成长,与其渠道模式不能说没有一定的关系。正是格力在渠道上的优势,敢在众多厂家面对不平等敢怒不敢言之际站出来向国美叫板,从而坚定了传统经销商与格力合作的信心。
格力空调的销售模式并不神秘,关键存在三点成功的因素,第一点,淡季贴息返利、年终返利,甚至不定期返利政策,能够很好的稳住经销商。第二点,是格力的“股份制区域销售公司”模式,通过相对清晰的股份制产权关系,很好地解决了利益的创造和分享的问题。第三点则是一个以朱江洪、董明珠为主导的诚信践诺、制度严谨、执行到位的企业文化的张力,能够聚拢到一批大户经销商一起打拼市场。
既然实践证明格力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模式,现在又有那么多的企业表明要学格力模式,那么是不是说只要学了格力模式,就能够像格力一样在市场上纵横捭阖?回答是:不一定!格力模式不是一种包打天下的灵丹妙药。
从本质上讲,营销模式不过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企业的经营除了营销模式,还受制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规划、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解决好发展战略问题。
格力稳定的发展战略是最有特色的,很值得力图赶上或者超越的企业学习。在发展战略上,除了格力一贯塑造的专业形象外,最突出的一点莫过于对品牌建设的持之以恒,不像有些品牌那样急功近利。另外与营销模式相比较,产品似乎更为重要。格力之所以在国内市场上能够持续处于强势地位,领先同类竞争品牌,最基本的是产品的过硬。
其实,在国内这样一个地缘广大、层次多样、消费能力差别明显的市场上,营销模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格力的未必适合其他企业。格力模式也未必能包打天下,切合自己的实际才是最好的。海尔的专卖店加大连锁,美的的区域代理加直营,志高的两条腿走路,格兰仕“为你而变”的多种模式并存,都不失为有自己的特色。为什么非要套搬格力的营销模式呢?弄不好“画虎不成反类犬”,得不偿失更麻烦。
㈤ 分析格力、美的、海尔空调4P营销策略的比较
按营销策略都比不上格力:
1:广告轰炸效果不错,甚至于用想象数据欺骗消费者。专
2;套牢各个经销商,使其难以属脱身。
3;不惜代价抓工程形象, 大面积的工程机能吸引眼球。
4;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成本,给经销商留下更大的利润空间。
按质量要求都比不上海尔。
1:严抓质量关,以35无氟变频机为例,每台成本要比格力的高出700左右。
2:完善的售后体系给用户一个放心的服务。
3:减少广告费用,以便把销售价格降到最低,甚至于低到格力的销售价格持平。
㈥ 格力空调现行品牌营销策略
你好,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谭小芳老师经验指出品牌营销的一个策略回,你参考一下:品牌联答盟是一种重要的品牌策略。企业竞争档次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为:产品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和品牌联盟。对品牌联盟的弱者来说是提高自身的一种有效手段。光明牛奶和乐百氏与世界知名公司达能的合作提升了她们的品牌形象。大连万达与世界头号零售企业沃尔玛的合作不但提升了品牌而且得到不少的实惠。名企联盟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同行,不同行业之间的结盟优势互补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可口可乐与方正电脑的合作,可口可乐曾在她的包装、海报和广告上推出了“喝可口可乐中方正电脑大奖”的促销主题。方正把销量惊人的可口可乐当作一种广告媒体,可口可乐也省去自己掏奖品。品牌捆绑是一种双赢策略。
㈦ 格力品牌形象一落千丈:董明珠营销策略究竟错在哪
增长乏力的格力眼看着互联网新贵侵入自己的领地有些急火攻心,打嘴炮、出手机昏招倍出。而董明珠则出口就以亿为单位,一会儿与雷军对赌十亿,一会儿又放话卖一亿部手机。可见这个传统巨头在互联风的冲击下,已经有些举止失措,不知何往了。
谁都知道“互联网+”,但如何与互联网成+却是一个问题。格力孤芳自赏的姿态以及对过去成功的留恋,将在这转身时刻成为挥之不去的羁绊。
互联网时代,谁也不要想贴上个人标记,因为这有违互联网的共享精神。自恋,甚至可以说自负的格力,根本没有搞懂互联网经济的共享本质。他们不去融入、打造共享发展的生态圈,不去尝试成为整个互联网生态中的一环,而是打算着做独行江湖的网络大侠,仗着一副“智能遥控器”就想扫平天下,这实在不是互联网时代应该有的想法。
圈内人在提到风口论的时候,总会沿用雷军的话:风来了,猪都会飞。但日月无私照,大风也不会为哪一个人吹。当智能家居这股风吹来的时候,风口上早已经塞满了各种动物。想要被这股风吹起来,仅靠格力自己的小身板,显然不可能。
我们假设手机这样一个入口真是智能家居这股风的风口,那么格力做一部手机就能搞定一切了吗?要想成为入口,这部手机需要能够控制家庭里所有的家电,甚至还有汽车,这些产品大多是格力不能生产的,如何让其他厂家的产品甘愿被格力的手机一键搞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难不成格力要靠一己之力把所有的产品都打造一遍,真的搞个自己的所谓生态?
我们回过头来谈智能家居,就算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客厅,也不是哪一家巨头可以垄断的!如今在智能家居领域布局比较深入的小米,已经做了电视,空气净化器甚至于插排,但这几样都是靠投资靠合作。更不说还有厨房、卫生间、卧室、书房里琳琳种种的电器了。
这几年只听到格力与小米干架,后来又与360的传闻又不了了之,至于那些与格力在沙场上拚杀多年的家电厂商更是道不同不为谋。与人合作似乎不是格力的强项,如何化敌为友?如何实现多方共赢?如何打造共谋发展的生态体系?这是向来以独行特立、睥睨天下的独行侠姿态示人的格力最大的问题。也许特立独行是格立以往成功的法宝,正是卓尔不群的风姿成就了今日格立在空调领域的霸主地位。但是风水轮流转,在互联网时代,特立独行并不适宜。记得马云说过互联网时代企业家应有的四大特性:开放的精神,分享的心态、全球化的眼光、责任感。再看看马云的淘宝、天猫哪个不是开放的体系?甚至于滴滴、携程、美团哪个敢说独行江湖?不开放,不分享,不与人合作,就很难在如今的时代立足。
今天,每个企业都有必要去仔细的审视这个时代,仔细掂量时代的精神是什么?它不是去控制,更不是封闭,这世界上不会再出现第二家苹果,任何人都不要想一家独大。马云给阿里巴巴的定位是为互联网+搭台,建设多赢共享的生态体系,而不是去控制这个体系。在如何看待互联网上,我们可以看出两家企业是多么的不同,战略定位上差距越大,效果上的差距也就越大。
㈧ 格力空调4P策略分析
1. 产品(Pro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主要包括产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包装。它是指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货物、服务的集合, 包括产品的效用、质量、外观、式样、品牌、包装和规格, 还包括服务和保证等因素。
2. 价格 (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定价的组合,主要包括基本价格、折扣价格、付款时间、借贷条件等。它是指企业出售产品所追求的经济回报。促销组合是指企业利用各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 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等。
3. 分销 (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地点通常称为分销的组合, 它主要包括分销渠道、储存设施、运输设施、存货控制, 它代表企业为使其产品进入和达到目标市场所组织, 实施的各种活动, 包括途径、环节、场所、仓储和运输等。
4. 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㈨ 格力进去美国市场的营销策划书
这个属于商业机密谁会为了20悬赏给公布啊,要是真可以我再赞助100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