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能介绍一下山西榆次是个怎样的城市
次地处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东北边缘,形若
雄师,蹲之欲跃。全境东倚太行,西俯汾谷,北枕罕山,南抱八缚。潇涂二水通贯其间,绕林穿野,锦绣繁华。
榆次历史悠久,民性刚直,文化繁富,蕴籍深厚。
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址,表明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栖
留生息。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纪录了距今6000多
年前仰韶文化在这里的发展、演变。榆罔后裔在此建
国、榆石能言的传说、三家分晋的史海钩沉,都给榆次以悠远、神秘的遐想。猫儿岭古墓群一处,发掘的部分墓葬,出土文物多达4000余件,上起战国,下迄明清,文物之富,价值之高,闻名海内。此外,唐代“三李碑”、宋代大成殿、元代城隍庙、明代清虚阁均弥足珍贵。境北的乌金山为著名的清凉胜境,东南的“八缚岭”被誉为“华北井冈山”,既可登临游览,又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榆次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榆次的工业、农业、城建、交通、文化教育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油然作云,沛然为雨,特别是晋中撤地建市后,榆次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各项建设更是雄关再越,虎虎生威。
在榆次的这块沃土上可谓才俊辈出,人才荟萃。战国时,邑人盖聂以剑术名世,刺客荆轲千里慕名而来。三国时,魏将郝昭以守御著称,败蜀帅诸葛亮于陈仓。此后,孙楚、孙绰名著文坛;孔盛、王溥尤具史才。直吏良臣如寇侍郎、周御史、褚尚书、桑布政使,其政绩均名垂青史。至于巾帼行列,皇后李三娘有兴邦问政之才,烈女赵二姑有喋血抗暴之为。
㈡ 谁知道榆次的来历
榆次古称“魏榆”、“中都”,早在战国时就已设立县制,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赵国重臣蔺相如、后汉高祖刘知远、宋朝名相寇准生于斯;“中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建于此。漫漫历史长河,积淀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榆次位于山西中部的晋中盆地,东与寿阳县交界,西同清徐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全区面积1328平方千米,人口五十三万,辖6镇4乡9个街道办事处,是晋中市委、政府所在地,是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榆次素有“省城门户”之称,是山西省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距省城太原仅25公里,太原机场14公里。境内石太、南同蒲、太焦三线交汇与此,太旧高速、108国道穿境而过,榆长、榆邢、榆盂、榆清省级公路纵横交错。
榆次地处东经112°34’-113°8’,北纬37°23’-37°54’,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榆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文化生态旅游中心、绿色农业中心、科技教育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五大中心”战略,使得这片沃土承受阳光雨露的沐浴,颗颗种子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结出了一颗颗丰硕的果实
区域性经济中心,以工业园区为突破,使其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一张“王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广开招商源,嫁接软环境,形成了投资的洼地,发展的热土。全区工业形成纺机、机械、酿醋、饲料等主导产业,一批潜力产品、招商项目、技改项目逐鹿市场,再展雄风。
常家庄园、历史街区、乌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高尔夫球场四篇文章,打造出榆次文化生态旅游中心四张靓丽的名片。常家庄园开发,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实现了榆次旅游业零的突破,常家庄园气势恢宏,儒道兼融,博大精深,造化天成,荣登"中国儒商第一家"的宝座,堪称中国宝、世界牌、民族魂。乌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林海茫茫,崇山峻岭,云山雾海,国际水准兼有地方特色,山水林禽,如诗如画。城隍庙历史街区开发,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为龙头,榆次老城为半径,正在建设,蓬勃发展。全区旅游形成了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互补、观光度假与休闲避暑结合、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生态旅游新格局。
“绿色农业中心”以蔬菜、红枣、养殖和加工“四个基地”为突破。全区蔬菜面积突破30万亩,形成了10个万亩基地,两个5万亩基地。全区蔬菜总产量11亿公斤,榆次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18万亩,年产绿色无公害蔬菜7亿公斤。已列入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我国南方淡季市场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魏榆牌”蔬菜在全国市场独领风骚,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全区枣树面积21万亩,产量1400多万公斤,产值5600万元。进入丰产期,仅红枣一项产业收入至少可达3亿元,年均可为农民提供收入千元以上。全区形成乌金山镇罕山等5个双万亩红枣生态园。猪饲养量达到30万头,鸡300万只,羊28万只,奶牛存栏3000头,肉蛋奶综合产量达到3.2万吨,牧业总收入2.5亿元。庄子乡羊驼示范基地,填补了我国养殖羊驼的空白。
“科技教育中心”在农技推广、工业技术创新、科技队伍和学校基础设施上全面突破。总投资达2亿多元,11所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华北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师资力量最强的公办民助学校——山西新兴学校竣工交付使用,新建二中正在加紧实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树立起光辉的教育里程牌。
榆次,以“晋商故里”著称。历史上商贾云集,经贸繁荣。榆次物流中心建设以专业市场、商贸中心、产品集散地、要素市场“四个载体”为突破,全区专业市场达到20家,田森超市、西湖井旧城改造商业一条街、窑上装饰城、电子商务中心,竞相争妍,效益明显。“物流”,这个被西方管理界称为“黑暗大陆”、“冰山”的秘密武器,在榆次方兴未艾,百舸争流。
“五大中心”战略的实施,正在推动榆次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㈢ 山西财经大学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3年底,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1个):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
二级级学科博士点(10个)
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一级硕士点(8个)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公共管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山西省级重点学科(3个)
政治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
山西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
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国际贸易学
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4个)
财政学、社会保障、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企业管理
校级重点学科(7个)
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截至2013年底,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8人,教授、副教授380余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600余人。
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中青年学凳销科学术带头人等2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
学校还聘请了12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或 *** 教授,聘请了109名著名企业家担任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
2014年3月,统计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宝瑜教授被聘请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有省级教学团队散旦1个,校级教学团队16个。
省级教学团队(1个)
管理科学教学团队(带头人: 赵国浩)
校级教学团队(16个)
微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带头人:赵红梅)
商业银行管理教学团队(带头人:杨有振)
管理科学教学团队(带头人: 赵国浩)
管理决策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张所地)
信息系统教学团队(带头人:贾伟枣掘游)
管理原理教学团队(带头人:宋瑞卿)
基础会计教学团队(带头人:李端生)
专业财务教学团队(带头人:郭泽光)
审计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吴秋生)
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带头人:申屠菁)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团队 (带头人:李玉敏)
经济法课程教学团队 (带头人:薛建兰)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组教学团队(带头人:张雁玲 )
微积分立体化教学团队 (带头人:刘振洁)
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团队 (带头人:邵锡山)
社会体育专业术科教学团队 (带头人:李健康) 截至2013年底,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
省级精品课程4门。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
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
山西省级特色专业(5个)
电子商务、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工程、经济学
校级特色专业(3个)
工程管理、财政学、贸易经济
省级精品课程(5个)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科学、基础会计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山西省示范实验室。
机 构 名 称 所长(主任) 副所长(副主任) 山西省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晋商研究院 院长:崔满红
学术委员会主任:孔祥毅 孙长青 张亚兰 旅游经济研究中心 所长:原梅生
学术委员会主任:樊而峻 张 遂 张慧霞 学校直属
研究机构 中国国际企业与金融研究中心 王 森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所 樊而峻 吴世斌 卫虎林 山西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所 宋瑞卿 石建社 区域经济研究所 张慧霞 山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焦斌龙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研究所 余春宏 郭 冰 姚晓民 信息资源研究所 武三林 依托院(系)设立的研究机构 经济研究所 靳共元 数量经济研究所 杭 斌 统计科学研究所 李宝瑜 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 吕春成 产业经济研究所 杨 洹 合作经济研究所 闫应福 赵阳林 金融研究所 杨有振 李锁云 财税研究所 崔满红 吕建锁 谭建立 市场经济法制研究中心 马跃进 王桂华 郭 潞 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所 申屠菁 贾桂珍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马尚才 贾 伟 现代企业营销策划研究所 兰丕武 质量科学研究所 蔺 哲 现代会计学研究所 李端生 吴秋生 王春燕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 赵俊康 刘春爱 梁君林 金融数学研究所 王拉娣 张玉珠 刘振洁 环境规划与评价研究所 李 贞 杜正清 生化技术研究所 刘玉清 吴克琴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 李红岩 柴晓霞 健康科学研究所 张安民 现代酒店管理研究所 李冠瑶 管理工程研究中心 张所地 文化传播研究所 米万锁 刘兆锋 截至2013年底,学校设有32个学术研究机构,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96部,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98余篇,获得省部级奖972项,主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34次。
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科研成果(论文)一览表 作者 名称 发表期刊 时间 孔祥毅 银行不是舶来品 中国金融 2009.17 期 孔祥毅 山西资本市场的春天 中国证券报 2009.17期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经营管理策略 金融博览 2009.1 孔祥毅 明清金融革命的背景及其标志 金融博览 2009.2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机构创新 金融博览 2009.3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博览 2009.4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业务创新 金融博览 2009.5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企业治理创新 金融博览 2009.6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风险控制 金融博览 2009.7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介入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博览 2009.8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进入行会协调 金融博览 2009.9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与 *** 金融博览 2009.11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文化 金融博览 2009.12 孔祥毅 寿阳克钱与晋商拨兑 炎黄地理 2009.1 孔祥毅 太原商业的历史背景与晋商之都建设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2009.1 孔祥毅 太原解放战役中的金融战线 龙城新纪元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9.6 孔祥毅 寻找晋商家园序 寻找晋商家园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9.6 孔祥毅 克钱:清代寿阳商人的财务创新 会计之友 2010.1 孔祥毅 中国银行业的先驱:抵店柜坊寄附铺 中国金融 2010.4.1 孔祥毅 中国银行业的先驱:典当 质店 押店 中国金融 2010.4.15 孔祥毅 中国银行业的先驱:钱铺 钱庄 银号 中国金融 2010.6.15 孔祥毅 中国银行业的先驱:印局与印子钱 中国金融 2010.8.1 张亚兰 晋商连锁经营的秘诀与启示 晋商研究(论文集) 2008.1 张亚兰 货币竞争与“铜货币区”的形成 晋商研究(论文集) 2008.1 张亚兰 晋商连锁经营模式与启示 生产力研究 2008.11 张亚兰 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货币(公元8世纪以前) 晋商与中国商业文明(论文集) 2008.2 张亚兰 外国银行进入与中国金融业的畸形发展 晋商与经济史研究 (论文集) 2008.2 张亚兰 晋商教育使我们更愿意施信与么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2009.1 张亚兰 诚实守信的乡村信用文化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小组贷款”的经济学意义及启示 科技日报 2009.3 张亚兰 美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活动特征——基于境外债权角度的考察 生产力研究 2009.4 张亚兰 欧洲“银荒”与中国的货币替代 中国金融 2009.5 张亚兰 白银“洼地”与分层的世界货币体系 中国金融 2009.7 张亚兰 大萧条、白银风潮与法币改革 中国金融 2009.7 张亚兰 晋商诚信教育与信任倾向的实证考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9 张亚兰 宋陆军(学) 晋商如何编织信任大网 新晋商 2009.11 张亚兰 晋商立体信任网络及其支持要素 西口文化论衡 2010.8.15 张亚兰 金融先导——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与发酵剂 太原日报理论版 2010.9.30 张亚兰,张银龙(外) 晋商诚信教育对中国人信任倾向的影响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1.9.1 张亚兰 信任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学习晋商构建信任网络 北大商业评论 2012.2.7 张亚兰 也谈“文化家园”构建设想 太原日报 2012.3.9 张亚兰 从近代金融史看金融发展 中国金融 2012.9.15 吴秋生 大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3 吴秋生 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科研观 光明日报 2009.8 吴秋生 论经济责任审计职责的落实 会计之友 2009.9 吴秋生 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0.1 吴秋生 票号内部控制的COSO框架透视 商业研究 2010.9 吴秋生 责任两面性与经济责任审计 管理现代化 2010.4 吴秋生 会计准则性质的系统认识 经济管理 2010.10 吴秋生 票号式诚信及其在现代金融创新中的借鉴意义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12.21 吴秋生徐蕾(外) 管理层观念与内部控制 商业研究 2011.5.20 吴秋生,杨瑞平 内部控制评价整合研究 会计研究 2011.9.15 吴秋生 晋商 关公 财神 会计之友 2012.1.15 吴秋生 论《审计学》的问题探究教学法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2.2.10 吴秋生 基于责任两面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研究 商业研究 2012.3 吴秋生 论企业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经济 2012.10.20 吴秋生 李晓燕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管理层凌驾问题研究 管理现代化 2012.4 杨瑞平 吴秋生 论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 管理现代化 2009.3 杨瑞平 吴秋生 论资金控制的十大环节 会计之友 2009.4 郭泽光;吴秋生 明清晋商理财思想透视:基于财务活动组织和财务关系处理的视角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第9期 郭泽光;吴秋生 论新晋商的价值理念 理论探索 2012 第5期 乔南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太原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2009.1 乔南 清代山西的商业城镇——太谷 晋阳学刊 2010.3.25 乔南 提升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2.10 陶宏伟 商业与城市化——兼论现代商业、晋商文化与太原城市的发展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2009.1 陶宏伟 明清平定商人的发展与转型 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 2009.1 王永亮 浅析资源型经济转型对金融的需求 发展导报 2011.12.27 侯海燕 从贸易须知(炳记)看晋商的商业教育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2009.1 薛秀艳 晋商精神的法家文化渊源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2009.1 杨志勇 从合盛元开拓海外市场失败谈现代意识的树立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2009.1 杨志勇 日本第一家中资银行合盛元银行在日史实考 忻州师院学报 2009.2 米子川 风雨一炉 满地青砖 新晋商 2009.11 米子川 行商天下 兄弟江湖 新晋商 2009.12 米子川 丹书铁券 规矩方圆 新晋商 2010.1.15 贾郭华 太原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晋商文化特色塑造的思考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2 程琦 明清晋商空间活动范围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0年晋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0.6.8 毛成刚 晋中晋商文化旅游研究 《2012山西旅游业分析与预测(论文集)》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12.12 王书华
孔祥毅 信誉博弈与山西票号身股制度变迁分析 生产力研究 2010.2.22 郭海霞 浅谈晋商边贸鼎盛时期 山西日报 2010.12.15 王森 晋商的衰亡与风险管理—基于比较历史制度方法的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4. 冀福俊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借鉴作用 沧桑 2010.12 冀福俊 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政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文化产业导刊 2012.9.10 张喜琴 张晓玲 浅析典商行会的历史作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9.1 张喜琴 “西口”考辩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9.3 张喜琴 晋徽典组织管理之比较 晋阳学刊 2009.4 张喜琴 中国商业史教学中的若干思考 沧桑 2012.06.11 张喜琴 近代中国新疆与俄国的贸易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8、12 张晋光 明清商人与木材贩卖 林业经济 2011.6.1 宁淑惠 基于明清时期晋商的营销策略研究 生产力研究 2009.8 陈啸 晋商人力资源管理的SWOT分析 山西经济日报
理论版 2010.05.23 陈啸 浅议我国企业情感管理的对策 生产力研究 2010.7.5 刘秀英 从台湾关公信仰,谈山西应大力发展宗教旅游 生产力研究 2009.7 刘惠君 浅谈晚清“官督商办” 黑龙江史志 2009.4 杨郁 晋商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商业研究 2010.5.10 周柳华 晋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5 周柳华 晋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2009.5 宋鹏飞 晋商文化旅游解析与深度开发探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11.17 李荔,刘秋月(外) 山西票号的会计组织机构及内部控制 会计之友 2010.1.13 孔佳 依托晋商精神发展区域特色的高校人文教育 山西经济日报 2010.5.5 刘阳、席晓军(外) 清代山西铁业述略 《商业与金融近世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国际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5.4 牛建生 中国商人 山西晚报 2009.5 常宏 老字号的品牌战略研究 现代交际 2009.6 张宏彦 百年票号之殇 生活晨报 2010.7.20 张宏彦 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历史的经验与借鉴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10.9.1 颉艳萍 晋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架构 图书馆界 2011.4.27 颉艳萍 从晋商图书透视晋商研究 晋图学刊 2011.9.15 傅光远 采访山西票号与晋商特色文献资源的实践与思考 晋图学刊 2010.1.23 苗苗敬毅,蔡呈伟 基于“蜈蚣博弈悖论”的晋商创业者诚信特质分析 科技信息 2012.5.20 张国栋 晋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掘与借鉴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4 图书馆
截至2013年底,图书馆馆藏图书235万册,并建成了电子文献检索查询系统和科技文献资源等特色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图书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
学术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版)》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版)》是山西省一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还进入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山西省一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