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商促销 > 电子商务理论综述

电子商务理论综述

发布时间:2024-06-28 23:22:23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文献综述

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摘 要: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对第三方物流的研究现状为基础,首先对第三方物流的定义进行 汇总。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第三方物流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基于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论述 了一些解决办法: 包括第三方物流的选择与评价标准, 信息共享, 政府政策以及激励策略等。 关键词: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信息共享;物流外包;核心竞争力;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1. 第三方物流研究背景 1.1 第三方物流定义。第三方物流(TPL)概念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源于管理学中的英文 单词 Outsourcing,又称外包物流,由于物流外包后,物流的提供方与需求方形成一种契约 关系,所以第三方物流又称契约物流。关于第三方物流的一个较为认可的普遍解释为:由供 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来管理物流或部分物流作业的一种运作模式。 我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 语》中, 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 “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网络)由此可见,第三方物流的“第三方”是独立于供方和需方,即所谓的第一方和 第二方之外的第三方,有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或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的服务型企业。如今, 关于第三方物流的国内外定义并无太大差异,本文也不做详细区分。 1.2 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 来越激烈,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于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变得越发明 显,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把精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上,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物流以其复 杂性与特殊性,成为外包的热门对象,尤其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呈现出空前的发展速度。复 杂性表现在:物流活动的多样性,包括运输、仓储、包装、分配等;物流管理的复杂性,需 要协调物流内部部门的业务利益冲突,又要配合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销售部门或销售商; 物流财务统计与成本控制的模糊性等。特殊性表现在:自营物流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很 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实现;一般情况下,物流并非企业核心竞争力,且管理物流需 要投入太多精力;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专业化的物流管理经验, 或强大的基础设施, 为物流外包企业带来巨大的规模效应和众多增值服务,等等。 2.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2.1 存在的问题。 我国第三方物流和外国相比尚处于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 市场竞争环境的一体化与专业化趋势, 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由于我国第三方物 流市场的不成熟,许多问题也相继出现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李瑞彩、张琨、李松将这些问题 归纳为如下五点:(1)交通运输利用不充分;(2)物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3)物流企 业专业管理人才缺乏;(4)我国物流业对现代科技手段的忽视;(5)企业核心竞争力需 要加强。而刘静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四点:(1)物流观念比较落后;(2)基础设施落后缺 乏专业人才;(3)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低;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低。总之,他 们对问题的归纳没有太大出入, 只是观察的视角与侧重点不同。 这些问题的归纳是从中国整 体物流业的角度考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若从大而全的观念出发,必然在可行性、实用 性、以及在详细程度上有所欠缺,所以,大多数学者还是从不同的侧重点,基于一定的工具 和理论,对不同问题进行建模和论证,具体研究情况,下文将做详细综述。 2.2 第三方物流研究现状。目前,关于物流与外包企业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但现在面 对的问题是: 由于不同外包企业业务活动的特殊性, 使之需要有相对应的物流管理与服务配 套,所以当前的大多数研究是基于案例展开的,这种研究势必缺乏一般性。韩超群,基于演 化博弈的角度, 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关系, 指出双方的合作关系是普遍存在 的,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相关,并受到初始状态影响;于淼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为切入 点,证明第三方物流与外包企业之间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物流外包所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所形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 险,委托代理双方的相互不信任,对此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证:从总 体上,江榕提出了六点解决办法: (1)加强物流市场环境规范与整顿,制止失信行为发生; (2)加强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调查与评价,审慎选择和评价第三方物流企业; (3)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决策制定; (4)建立完善的监督激励和绩效考核制度,用制度来降低代理成本; (5)规范物流业务外包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管理,避免先天的物流外包风险; (6)理顺政府和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拓展行业协会的职能。 总之,关于第三方物流的种种问题,当前的研究层出不穷,下文将详细介绍在第三方 物流的选择与评估、第三方物流的监督激励与绩效评价、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 信息共享模式,三个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3. 第三方物流的选择与评估 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选择与评价, 是打算进行物流外包的企业首当其冲的问题, 是决定 这个企业物流服务质量与成本优劣的先决条件, 但是, 目前的选择缺乏统一的指标评价标准。 桂晓梅将选择步骤总结如下: 具体的评价指标, 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 对于定性指标难以确定具体的标准, 仅凭定量指标, 在完整性与全面性上又有所匮乏。 所以很多学者都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或者利 用一定的分析工具与方法, 把定性指标量化。 由于现在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供应链上的 竞争,把第三方物流纳入供应链范畴,基于供应链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变得愈发重要。杨浩军 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通过六个质量维度:服务人员沟通质量、服务可靠性、服务响应性、 服务时间、服务质量、服务柔性,建立了第三方物流质量评价体系;王伟、刘巍、郭志强基 于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环境,总结出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若干指标,建立了基于可 拓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体系,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 价选择提供定量化的依据。总之,鉴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不同企业的不同运营 特征与优势,这些指标评价体系中所选用的指标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随时作出调整:如以电 子商务为主的第三方物流和以传统运输服务为主的第三方物流,在指标选择上会有很大出 入。 4. 第三方物流的监督激励与绩效评价当今社会,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供应链上的竞争,而第三方物流的运作越来越呈 现出供应链上的运作特征。相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无论上游的供应商或下游的需求商,都 处于信息劣势一方,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愈发严重, 第三方物流公司与物流外包商之间 的信用危机十分严重。 做好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与评估, 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 题;但要想真正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认为,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 的监督激励与绩效评估策略。朱占峰基于供应链环境,建立合理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论证 外包企业和 TPL 企业之间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合同的可能性, 在理论上论证了物流外包的合 理性。对于是否能够通过科学的绩效激励措施,提高 TPL 公司的努力水平,朱占峰没有作出 进一步论证。 梁静通过把物流外包企业看作是 “委托人的委托人” 从多委托代理理论出发, , 建立了相关-委托代理数学模型,对信息共享与不共享两种环境下,以及主委托人对努力水 平不同偏好条件下的激励情况进行论证, 为不同信息共享程度下的绩效激励制度的建立提供 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情况下, 由于众多外在与内在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信息共享水平, 还是主委托人的偏好,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在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前,对这些因素的 认识与把握, 同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果物流外包商和 TPL 企业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 合作伙伴关系, 增强相互信任的程度和更深层次上的信息透明度,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就会 事半功倍。邢文凤、傅文利、翟春娟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以关系为中心的治理模式的研究,并 且通过对传统的以合约为中心的进行治理的绩效问题的比较, 提出了以关系为中心进行治理 的倾听-核对-发运模式,然后进一步探讨了该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5. 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共享模式不管是道德风险还是逆向选择, 大多都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这也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成 为物流外包商选择 TPL 的一个关键因素的原因之一, 同样一个 TPL 企业内部各环节的相互沟 通,运作效率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部分增值服务的提供,同时获得核心竞争力, 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共享的有效实现。 所以, 很多学者从不同层面探讨了信息 技术、 信息共享手段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以及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重要 性。 牟春燕依托于信息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思想, 阐述了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重要 性。这些技术有,电子数据交换(EDI)、地理信息系统(GIS),其中地理信息系统有包括全 球定位系统(GPS)、条形码技术与自动识别技术(BC)、射频技术(RF)、自动分拣系统 (ASS)、自动存取系统(AS/RS)等。毕胜进一步指明信息技术是是实现物流自动化、系统 化、智能化不可或缺的条件,信息化是物流公司未来的必由之路,第三方物流是随着网络技 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并与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互支持而提高。 李虎把第三 方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总结为如下几点: (1)可以实现信息流动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 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通过信息共享提高运作效率;(3)大量可得信息有助于企 业正确决策;(4)提高企业服务水平、赢得客户信赖,进而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毕 胜、李虎还对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做出了详细分析,但都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以第 三方物流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依托, 对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特征进行分析。 而 梁静等人, 通过对供应链中共享信息以及共享模式的探讨, 总结了信息共享的 4 种模式以及 特征对比。这四种模式是:(1)点对点共享模式。点对点共享模式又分为 EDI 模式与数据 接口模式;(2)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信息集中管例模式将信息集中在一个公共数据库中, 各企业根据权限对其进行操作,完成与多个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流;(3)第三方模式。由第 三方信息企业提供公共数据库。 第三方企业可主动的从外部其它信息来源去收集、 加工与供 应链相关的信息,向供应链企业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从而可能人为的介入信息处理过程。 (4)综合共享信息模式。将点对点模式和信息集中管理模式综合起来,以一个主要的信息 平台为核心进行构建,在不同信息共享区域采用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式。点对点模式,适合在 信息数据明确, 数据标准统一, 共享范围小的情况, 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 信息安全性高; 信息集中管理模式, 对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系统要求不高, 但却需要有对基础设施要求较 高的公共数据库,并实现对不同企业的不同数据标准的兼容,信息集成难度较高;综合信息 共享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信息共享需求,企业间的信息系统,以及不同的安全需求,采用 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式,操作灵活性高,但仍然需要公共数据库。 6. 总结无论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供应链上企业竞争的加剧,还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 突飞猛进, 都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外包非核心业务, 全心全意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而物流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外包的对象。 物流外包的种种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尤其 对我国,处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初步阶段,政府政策不健全,物流基础设施差,管理技术落 后,而且严重缺乏物流专业技术人才。针对物流外包问题的种种研究越来越多,无论是物流 外包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公司,都应该勇于创新,不断改革,共同致力于我国第三方物流 市场的蓬勃发展。

② 电子商务中税收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范文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的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是其组成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现存的生活方式,并触及了现行的法律(包括税收法律)、制度、体制等社会规范。因而,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十分关注网络经济的发展,并适时研究、制定、完善本国和国际的经济贸易法则,以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全球化。

现行的税收制度是建立在传统的生产、贸易方式的基础之上并与之相对应的。而有别于传统商务的电子商务的出现,已使现行税收制度的一些规定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于电子商务,并涉及国际税收关系和国内财政收入等一系列有关税制和税收征管的问题。

一、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研究与制定

目前,各国(主要是电子商务较为发达的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和国际性组织对生产商务的税收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已有少数国家颁布了一些有关电子商务税收的法规,一些国际性组织(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已就电子商务税务政策形成了框架协议并确立一些原则。具体而言,电子商务涉及的税收问题,主要是:是否对电子商务实行税收优惠,是否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如何对电子商务征税。

1 是否对电子商务实行税收优惠。这一问题首先是由美国提出的。美国是电子商务应用最早、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到目前为止,美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电子商务的税收法规,其要点是:免征通过因特网交易的无形产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等)的关税;暂不征收(或称为延期征收)国内“网络进入税”(InternetAccessTaxes)。美国国内在对电子商务免征关税问题上达成一致后,于1998年,美国依仗其电子商务主导国的地位,与132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签订了维持因特网关税状态至少一年的协议;1999年,美国又促使世界贸易组成员国通过了再延长维护因特网零关税状态一年的协议。

然而,美国在是否对国内电子商务暂不征税(主要是销售税)的问题上,至今未达成共识。目前,在美国围绕对国内电子商务征税的问题,已形成两大阵营,双方各执已见:一些联邦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正在酝酿提出永远(而不是暂时)禁止联邦、各州和地方政府对网络征税的法案。据分析,提出这一法案的理由是,在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中以直接税(所得税)为主(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0%以上),免征电子商务交易的税收,对联邦政府财政收入影响甚少,(虽然电子商务在美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但1999年网上交易额约200亿元,仅占全部零售业总额1‰)却可以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生新的税源。而一些州、地方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则对此持疑义,提出对电子商务以及其它远距离销售(如邮购、电话和电视销售)征税(美国多数州、地方政府及其立法机构支持这一提议),其理由,一是免征电子商务的税收(主要是销售税)将危及州和地方政府的14财政收入(在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销售税等间接税占50%左右),有可能迫使州和地方政府改征其它税种;二是免征电子商务的税收将使传统商务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有违税收“中性”、“公平”的原则。据报载,2000年,美国的一些州政府,如密西根州和北卡罗莱纳州已规定纳税人在填写1999年所得税表时须列明其网络花费金额,并以此支付地方销售税。佛罗里达州和其他一些州已在酝酿类似的做法。除上述两种对立的意见外,一些国会议员提出了一种妥协、折中的方案,即:将对电子商务3年内不征税的期限延至5年,以给美国政府足够的时间研究制定适合各种商务的税收政策并协调联邦政府与州、地方政府的关系。凡种种争论,在美国尚无最后定论。

美国制定对电子商务实行税收优惠的政策,一是避免不必要的税收和税收管制给电子商务造成不利影响,加速本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至于州、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因免征电子商务税收而减少的部分,可通过联邦政府的转移支付予以弥补);二是为美国企业抢占国际市场铺平道路。目前,在世界上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络公司中美国企业约占三分之二;在世界电子数字产品交易中美国占主要份额(仅1997年美国出口电子软件达500亿美元)。若免征电子数字产品关税,即可使美国企业越过“关税壁垒”,长驱直入他国而获利;三是美国国内的相关法律(美国联邦政府税法与州及地方政府税法,州与州之间税法不尽一致)、征管手段等尚不统一和完善,难以对电子商务实行公正、有效的监管,故而美国政府制定并坚持对电子商务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而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电子商务最发达国家的美国,其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趋向,对各国及国际间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研究制定将产生重要影响。

在电子商务发展规模上稍逊于美国的欧盟成员国,于1998年6月发表了《关于保护增值税收入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报告》,并与美国就免征电子商务(在因特网上销售电子数字化产品)关税问题达成一致。但欧盟也迫使美国同意把通过因特网销售的数字化产品视为劳务销售征收间接税(增值税),并坚持在欧盟成员国内对电子商务交易征收增值税(现存的税种),以保护其成员国的利益。

在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刚刚开展尚未起步。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上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研究、制定的反应多为密切的关注。发展中国家大多希望、主张对电子商务(电子数字化产品)征收关税,从而设置保护民族产业和维护国家权益的屏障。

2 是否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1998年,一些国家政府和一些专业人士,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出,除对电子商务交易本身征税外,新开征“比特(Bit电子信息流量的单位名称)税”。此提案一经提出,即遭致美国、欧盟的反对:美国政府多次提出报告,强调国际税收制度不应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电子商务不应开征新税(如“比特税”);1998年,欧盟通过决议,原则上同意不向电子商务开征新的税种,强调现行税法应公平适用于电子商务;OECD于1998年发布了“电子商务:课税框架条件”的报告,虽未明确表示反对开征“比特税”,但着重指出,各国应实施公平的、可预见的税收制度,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目前,世界各国在是否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这一问题上的意见已趋于一致,即不同意开征“比特税”。

实际上,对电子商务征收“比特税”存在诸多问题:根据电子信息流量,能否区分有无经营行为(目前,因特网提供一些免费服务)?能否区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能否区分经营的收益?答案是:根据电子信息流量是无法区分上述问题的。何况,一个网络公司的电子信息流量大,即表明该公司使用通信线路时间长、支付使用通信线路的费用多,而费用之中已含有税款。在笔者撰写此文的前几天(2000年2月7日),据报载:美国的“雅虎网站”受到“电脑黑客”的攻击。在攻击的高峰时刻,“雅虎网站”每秒种收到的查询请求高达“1吉比特”,比一些网站一年收到的信息量还要多!如按信息流量征收“比特税”,“雅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公司将不堪重负(注:雅虎网站在正常情况,每天访问该网站的次数约3.5亿次)。此一例,可作为不宜开征“比特税”之佐证。

3.如何对电子商务进行征税。这主要涉及有关常设机构、劳务活动发生地、电子交易数据法律效力、转让定价等有关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

(1)常设机构的认定。现行的税法,对常设机构有明确的定义,即: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的固定场所(包括分支机构、工厂、车间、销售部和常设代理机构等)。而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往往是通过在一国(地)的因特网提供商的服务器上租用一个“空间”(即设立一个网址)而进行网上交易,它在服务器所在国(地)既无营业的固定场所,也无人员从事经营。在国际税收中,一国通常以外国企业是否在该国设有常设机构作为对其营业利润是否征税的界定依据,而现行税法关于常设机构的规定已不适用电子商务交易中常设机构的认定。对此,有的国家提出把网址或服务器视为常设机构,在网址或服务器所在国(地)征税,其依据是:一是企业租用的服务器是相对固定的,企业对其拥有处置权;二是企业租用的服务器可被看作类似位于一国(地)的销售机构;三是企业通过租用的服务器在一国(地)进行了经营活动,因而可把网址定为常设机构。对于电子商务交易中常设机构的认定问题,在国际上尚未定论。

(2)劳务活动发生地的认定。如今,因特网的普及使人们可以坐在家中的电脑前,为另一国(地)的消费者提供诸如会计、法律、医疗、设计等劳务,而不需要象传统劳务活动那样,在另一国(地)设立从事劳务活动的“固定基地”,也不需在另一国(地)停留多少天。因而,现行税法有关劳务活动的“固定基地”、“停留时限”的规定,已不适用于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劳务活动。因此,对独立个人和非独立个人,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劳务活动发生地的认定,则需重新予以确定。由此可见,由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特点(不受或较少受空间地域的限制),已使常设机构、劳务发生地的认定发生困难。

(3)转让定价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转让商品更为容易,更易于跨国公司将利润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因而,各国对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转让定价问题日益关注。欧、美等国和OECD对此进行研究,指出,电子商务并未改变转让定价的性质或带来全新的问题,现行的国际、国内的转让定价准则基本适用于电子商务。但是,由于电子商务摆脱了物理界限的特性(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使得税务机关对跨国界交易的追踪、识别、确认的难度明显增加。因此,各国在补充、修改、完善现行有关转让定价准则的同时,应加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设施(包括硬件、软件、标准等)的建设,提高对电子商务的电子数据核查的数量和质量。

(4)数字化产品性质的认定。对于通过网络下载的数字化产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等)的性质如何认定?在1998年10月召开的OECD财政部长会议上,欧盟提出了鉴于大多数国家实行增值税体制,因将数字化产品的提供视同劳务的提供而征收增值税的提议,并且迫使美国接受了此提议。欧盟的提议明确规定:通过网络提供劳务,如果消费者或供应者的任何一方在欧盟国境之外的,以消费者所在地为劳务供应地;如果消费者和供应者都在欧盟境内,则以供应者所在地为劳务供应地。这实际上是欧盟对美国提出的免征数字化产品关税政策的回应和对策。

(5)税收征管体制问题。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是建立在对卖方、买方监管(或者说是以监管卖方、买方为主)的基础上的。而在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中,税务机关无法追踪、掌握、识别买卖双方“巨量”的电子商务交易数据并以此为计税依据。对此,欧、美等国提出建立以监管支付体系(金融机构)为主的电子商务税务征管体制的设想。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双方(卖方、买方),必须通过银行结算支付,其参与交易的人不可能完全隐匿姓名,交易的订购单、收据、支付等全部数据均存在银行的计算器中。以支付体系为监管重点,可使税务机关较为便利地从银行储存的数据中掌握电子商务交易的数据并以此确定纳税额。欧、美国家为此还设计了监控支付体系并由银行扣税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模型。

此外,国际上在讨论、研究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时,还涉及到电子商务交易数据的法律效力(欧美等国已通过立法,确认了电子商务交易数据的法律效力并可将此作为纳税凭证)、对电子商务征收间接税(增值税)是实行消费地原则还是实行来源地原则(大多数国家倾向实行来源地原则,即由供应方———卖方所在的国家征税,其理由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很难确定消费者所在地)、电子商务交易中的避税与反避税等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概括而言,电子商务涉及的税收问题可主要分为二大类:

一是由电子商务涉税概念的重新认定而引发的问题,即由于电子商务“虚拟化”而出现的“交易空间”概念模糊所引发的有关税收规定的重新界定问题。在现行税收法规中不适用电子商务的规定,几乎都涉及“经营场所”、“经营地点”等物理意义上概念。而这必将导致税收管辖权重新确定和选择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确定税收管辖权,有的是以行使属地原则,有的是以行使居民管辖权原则为主,有的是二者并行行使。如果以居民管辖权原则进行税收管辖,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先进的产品和服务优势,将会不公平地从发展中国家获取收益,而发展中国家的涉外税收几乎为零。如果以所得来源地原则进行税收管辖,电子商务的虚拟化会使所得来源地确认困难,属地税收管辖权行使的难度增加。

二是由电子商务交易“隐匿化”而引发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传统商务的纸质合同、帐簿、发票、票据、汇款支付等均变成了数字流和信息流,而税收征管电子化相对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税务部门如何追踪、掌握、审计有别于纸质交易凭证的电子数字交易数据,进而对交易隐匿的电子商务进行公平、有效的管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现在,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研究,在一些问题上已达到一致,或趋于一致,有些问题则尚未定论。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和通信新技术的采用,还会出现一些涉及电子商务税收的新问题,因此,国际上关于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研究还将继续深入,我们应予以密切关注。

二、关于研究、制定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意见与建议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处于由概念到现实的转变过程中,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全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约2亿多元,其支付手段有网上支付,也有到货付款,交易额大体与2个大型商场的年营业额相当。在此,我们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具体状况,对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研究、制定,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我们首先应对是否同意WTO一致通过的免征网络交易(无形产品)关税的决议作出决策,我们应采取何种对策?是否免征网络交易(无形产品)关税?是否视无形产品为有形产品继续征收关税?或是比照欧盟的做法将无形产品视为劳务征收增值税?还是把无形产品交易的收益定为特许权使用费而征收预提税?这需要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综合分析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和民族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尽快作出回应。

2.我国应制定对国内电子商务实行税收优惠的政策。目前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应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但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征税上。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不应对我国尚十分幼稚的电子商务进行征税。在国际上普遍对电子商务进行免税的情况下,我国对电子商务征税,不利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另外,以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国际上也是如此),对电子商务进行征税,税收成本高,技术上也无实现可能。此外,我国尚未建立一支既懂电子商务技术又熟悉税收政策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税务队伍。更重要的是,我国还未建立健全与电子商务相关的配套法律。

从电子商务的具体运作形式和发展进度看,全球性电子商务暂时不会对我国税收收入产生强烈冲击。电子商务涉及到的有形实物交易,仍可以通过海关进行税收管理。对于网络上的数字化产品,如软件、数据库产品、音像产品等,亦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税收征管。

国际上对电子商务不征税将持续二三年的时间,我国应利用这段宝贵时间,抓紧制定、建立我国的对电子商务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其中不仅应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的优惠政策,还应制定对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高科技产业的优惠政策。

(1)对建立电子商务交易中心,提供电子贸易服务的企业(网络服务商)给予税收优惠,如免征营业税;
(2)对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新型服务行业,给予供政策优惠,如减免营业税;
(3)对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型产品销售或服务加大鼓励力度(如提高出口退税税率),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
(4)对企业进行内部技术更新、提高自动化程度、信息化程度的投资;尤其企业进行BtoB电子商务建设,给予税收优惠,如实行投资抵免;
(5)对通过电子商务直接销售自产商品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如减征有关的税收;
(6)利用税收政策,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包括生命科学、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环境技术等无污染、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发展。总之,对我国刚刚起步的电子商务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既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可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迅速发展。

3 在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同时,还应加强税收征管电子化建设和建立高素质的税务队伍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在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确定之后,税收征管电子化和高素质税务队伍建设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网络经济对税收工作的必然要求。

(1)应适应经济信息化和税收征管信息化的要求,统一和制定符合现代网络经济和网络社会特点的税收征管业务规程。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高技术产品和信息承载处理手段,而且以此为基础,诞生了高效的管理科学。它能改变组织结构、增强管理功能、革新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办法。我们应运用这一科学,建立新的税务信息系统运行和管理体制,形成新的税收管理模式。

(2)应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建立与海关、金融机构、企业、工商甚至外国政府间的信息共享网络(目前这一网络已初步形成),对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活动进行有效监控。

(3)在城市一级建设现代化的、以广域网络为依托的、充分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的税收监控体系和税收征管体系(目前,我国税务部门已建立了国家、省、地(市)三级联网的广域网,并正向县级税务部门延伸),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完善的全国各级宏观税收征收、管理、分析、预测、计划信息库,形成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分析、预测、计划体系和机制。

(4)总结税务部门已建设和运行的以增值税发票计算机交叉稽核、防伪税控、税控收款机为主要内容的“金税工程”的经验,针对电子商务的技术特征,开发、设计、制定监控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软件、标准,为今后对电子商务进行征管做好技术准备。

(5)加强税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广大税务干部既懂得信息网络知识,又熟悉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业务,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的税务队伍。

三、关于研究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思路和原则

目前,在我国研究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严峻论”,认为电子商务对现行税收制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应对现行税收制度作较大变动;一种是“简单论”,认为现行税收制度完全适用于电子商务,无需作什么修订、补充。我们认为,二者都有失偏颇。我们认为,研究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原则和思路应是:第一,立足现行税收法规并加以补充、完善,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有别于传统商务的贸易方式,其承载的内容仍然是现存社会中人们时常使用的商品、劳务。其内容实质未发生变化。现行的税收法规及其体现的税收原则是社会生产、贸易活动的社会规范,其基本上是适用于电子商务的,我们应继续以现行税收法规及其体现的税收原则,去解释、分析、研究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第二,认识和把握电子商务的特征和本质,研究制定税收征管的政策和措施。任何事物都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电子商务亦不例外。尽管电子商务交易的“虚拟化”,使人感觉电子商务交易似乎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实际上电子商务只是缩短了交易的时间,取消和减少了物理意义上的场所如办公楼、商店仓库等而已),然而,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人(卖买双方)、钱(贷款)、物(有形的、无形的)仍存在于一定空间和时间之中,绝不会因电子商务交易的“虚拟化”而“虚拟”得无影无踪。任何事物在其相互联系的环节中有主要环节。在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三个环节中,资金流是主要的环节。在研究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时,我们应抓准“人”、“钱”、“物”特别是“钱”这个环节(如欧美国家建立监管支付体系的征管体制的设想,即是一个有益的启示),研究、制定相应税收征管政策和措施。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们既然能够创造出传输巨量数字信息流的网络通信技术,也就能够发明管理、控制数字信息流的方法与措施。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税收征管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带来了先进高效的现代管理技术。第三,当前在电子商务国际立法(包括税收法规)的进程中,已呈现国际立法先于各国国内立法且欧美等发达国家居主导地位的趋势,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我们应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各国研究电子商务税收的文件和资料(欧、美、日等国已发布许多有关电子商务税务政策的文件,如欧盟提出了“电子商务征税指南”,日本公布了“电子帐簿保存法”,OECD颁布了“电子商务与税收———阶段性报告”,美国颁布了“全球电子商务选择税收政策”),紧紧跟踪、掌握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进程和趋势,从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研究。总之,只要我们确立了正确的思路和原则,关注世界和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调查电子商务的技术特征,研究电子商务可能带来的税制和征管问题,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加强对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研究,就能够制定出适应电子商务内在规律又符合税收原则的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1.《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美国政府,1997年7月1日
2.《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综合报告》,邓寿鹏,1999年12月28日
3.《电子商务入门》,钱世德等编著1998年5月
4.《全球网络经济》,萧琛著,1998年10月
5.《论电子商务的税收管辖权模式》,张秦,韩峰,2000-01-036.《税收译丛》,1999年2、3、4、5、6期

③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1.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价格,提高效率,不断创造出额外的商业机会,这些额外的商业机会一方面能降低价格,增加国际需求;另一方面是它能创造新的贸易,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行,另外,电子商务能作为传统交易手段的补充,与有形货物运输一起完成交易。总之,电子商务由于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跨国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真正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电子商务导致贸易主体的变化

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贸易中介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得市场上产生了大批“虚拟”企业。这种虚拟组织在功能和效果上己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中介公司,甚至可以迅速向全球范围扩展。由于虚拟企业、网络公司在专业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因此它们逐渐淘汰那些以信息不完全赚取差价的进出口业务中介。同时,电子商务技术简化了国际贸易的流程,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扩大了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

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1.交易工具

新型国际贸易用EDI取代了传统的有纸贸易,EDI将日常往来的经济信息,按协议通过网络进行传送,使文件传送速度提高了81%,而且文件处理成本和出现的差错都有大幅度的降低。Intemet网上广告代替了电视、杂志、等日常新闻媒介;E-mail和网络电话,比起以前的一些传统工具既降低了成本和交易费用又节省了时间。

2.支付方式

传统的贸易支付是通过开信用证、托收等方式支付,还要使用汇票、本票、支票等单证。而新型的国际贸易使用电子支付系统,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系统在网络上实行电子付款,即将资金存入电子银行或者信用证公司的电脑中,交易达成后,在网络终端输入信用证的号码,在网络上进行资金结算、转账、信贷等服务。

3.交付方式

网络上电子商务的交付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对有形产品的直接贸易方式,即买卖双方通过网络传输进行商务洽谈、订货、付款、开发票、收款等活动,然后在商定的地点进行实际产品的交割。二是对无形产品的直接贸易方式,就是进行网上支付和货物运送的电子商务。这种完全国际电子商务能使交易双方超越地理空间障碍进行电子交易,可以充分挖掘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潜力。

4.深化国际分工

第一,电子商务催生了弹性企业,使生产更具灵活性。第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跨国公司生产布局的全球化。第三,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协作,提高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推动世界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第四,电子商务导致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这又加速了产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间迅速流动。

④ 电子商务中的财务管理论文文件综述怎么写

2.1电子商务的概念
对于电子商务的概念,目前国际上还未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按照WTO的定义,电子商务就是公司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产销与财会等活动,其内涵不仅包括网络上的商品交易行为,同时也包括了所有通过计算机你与通信技术来解决问题、控制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商业运营活动,例如以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物资的核对、进货、样品展示、订单处理及发货、网络付款等。
首先,电子商务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传统商业的中间经销商核心功能,从而为买卖双方节约了成本,实现了买卖双方的共赢。其次,电子商务的性质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易市场,让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得到了显着地提高,极大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率。第三,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其需要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其插上翅膀,另一方面,其无法脱离“商务”这一传统人类活动本质内容。最后,我们应该意识到,电子商务的概念并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商务的电子化。现代电子商务早已脱离了初始阶段将商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初级模式,而是发展成为了一种“企业全方位信息化革命”的高级模式。
即通过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来解决问题、控制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商业运营活动 。
2.2电子商务的分类
2.2.1电子商务如果按照买卖双方的身份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三种,如图2.1所示。

(1)公司与公司之间交易的模式(即Business-Business,或B2B模式)。简单而言就是存在供需关系的企业之间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务谈判、协议的签订以及货物、资金的交割。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我国利用互联网进行贸易往来的企业已经多达300多万家,并且其数目仍在火爆增长中。
(2)公司与客户之间交扬的模式(即Business-Customer,或B2C模式)。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身的产品与服务,有需求的客户可以通过搜索平台访问相关企业的商贸网页获得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具体情况,从而进行选择性交易。这样的方式解决了企业如何在短时间内以较小的人力成本与成千上万的客户进行商谈与交易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商贸交易的效率,并且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渠道成本。由于其优势明显,在兴起之后以井喷的速度发展。如图2-3所示,据有关统计,2013年,我国以B2C模式进行交易的金额达到了 3749亿。不可想象的是,在2005年,该交易额仅为20亿左右。对于这种电子商务模式,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耳熟能详的企业,如京东商城、苏宁云商、场迅网等等。
(3)客户与客户之间交易的模式(即Customer-Customer,或C2C模式)。这种模式是电子商务刚刚在中国起步时最为盛行的方式。其领军平台莫过于阿里巴巴集团的淘虫网了。即便是当下,阿里巴巴集团仍然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头羊。
C2C模式实际上就是普通人或者未正式注册企业的小贩利用自身的进货渠道在如淘i网、易趣网等网络商务平台上开设网店,客户与卖家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沟通,谈定之后利用电子支付平台进行交易。
如图2.2所示,其展现了我国近些年来B2C模式、C2C模式交扬金额规模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2.2.2根据卖家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存在实物配送,可将电子商务划分为间接电子商务方式和直接电子商务方式两种。所谓间接电子商务就是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完成议价、产品和服务详情的确定以及资金交割,而货物的交割则通过物流公司配送的电子商务模式。反之,直接电子商务就是商家将虚拟产品在网络平台上展示,买卖双方不仅在网上完成议价、产品和服务详情的确定以及资金交割,同时产品的交割也是通过电子方式完成的。例如,人们在网上购买付费电影资源、软件安装包等。
2.3电子商务的特征
我们知道电子商务并非简单的商务电子化,相对于传统商业活动,电子商务对交易双方的利益分配、交为效率都起到了深刻的变化。因此电子商务具备有别于传统商务的显着特征。
2.3.1国际化
首先,电子商务活动因其利用国际互联网作为主要操作平台,因此,商务活动的各方参与者可能遍布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各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商务沟通,而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正是国际化的特征让电子商务极其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如图2.3所示,据统计,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3000亿美元,2006年交易金额为12.8万亿美元,到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总额将会达到29万亿美元左右,2011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则达到了 40.6万亿美元。

2.3.2工作环境的灵活性
可以说,只要你有互联网操作平台,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互联网连接,你就可以参与到全球电子商务的浪潮中去。不需要办公室,甚至商家和客户可以在大街上办公。
2.3.3交易流程标准化
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络地址是一个销售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广告平台。客户通过网站了解清楚后,要么选择离开,要么选择购买。购买的流程都是程序化设定好的,而无需商务现场指导。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电子商务商家也节省了大量的销售人力成本、租金等。
2.3.4数字化
电子商务的商务活动记录都是通过计算机信息语言保存的。甚至其交易协议、交易签名都是数字化的。因此,为商务运营节约了大量的纸张,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成本的节约。
2.3.5极大地降低了商务成本
首先,交易参与方从网络平台上查询商务活动相关信息方便快捷,且信息量巨大,从而减少了其进行实地考察所需要的大量的差旅费用;其次,交易参与方可以利用网络的巨大信息量获取相关资源,当对信息有效性难以确定时,可以通过开发人员发布的软件进行信息检索、蹄选,这完全代替了中介机构的功能,从而减少了中介费用;再者,网络平台的沟通的即时性,让交易双方的供需要求能够及时得到共享,从而有效降低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资金和货物储备需求,有效减少了企业的利息成本和仓库管理成本;此外,电子商务平台本身是一个有效的广告平台,在较小程度上降低了广告促销费用。最后,电子商务企业的大量“无纸化”运作方式亦在较小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实践证明,对于大型跨国公司,如果将其原材料的供应环节采用电子商务模式来运作,可以有效降低釆购成本达到20% 30%。
2.3.6交易风险尚
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惊人,而我国的法律修订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因此,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还有许多法律法规需要完善。同时,网上支付业务、电子数据的窃取、纂改等技术漏洞也提高了电子商务的交易风险。
2.4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
电子商务供应链环节包括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发明设计单位、物流企业、金融业以及客户。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供应链的各个参与方的需求信息被共享于网络上,且各方信息实时有效,前所未有地减少了商务活动的流通环节,提升了商务活动的交易匹配率,促进了商务活动的运作效率,深刻地改变了整个商务活动的运作流程。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的内网与外部网络的连接并非直接连接,而是设有安全措施的,以有效降低内部信息泄露的风险。本节内容则是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进行介绍:

根据图2.4,电子商务交易的环节分有六个步骤:
第一步,客户在网络平台上检索所需产品信息,根据性价比与可信度进行产品的评价,选择意向产品进入意向购买产品区进行候选,即放入电子商务平台的“购物车”中。
第二步,客户选定待选产品后,进入“购物车”中,利用相关软件对待选产品进行对比,从而最终确定所要购买的产品。此时,电子商务平台会自动生成客户所需要支付的金额。
第三步,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即时通讯软件与商家对产品交易的细节进行详谈。然而,并非所有的电子商务平台都提供这种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沟通。
第四步,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双方的信誉进行认证。
第五步,客户设定自己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收货地址、收货人姓名、收货人联系方式、支付方式以及所购买的产品的型号、数目。
第六步,客户向电子商务企业支付货款。支付方式有多种途径。从收货的时间前后分类,可分为货到付款、预付款以及到货确认后由第三方转款三种方式。所谓货到付款,即客户收到货品,确认无误后,将货款以现金或电子转账的方式支付给商家。如果是现金支付,则由物流企业承担中间转账功能。如果是电子转账则由金融机构的电子支付平台承担中间转账功能。所谓预付款,即客户在确认购买产品后即以电子转账方式向电子商务企业支付货款,付款后电子商务企业再向客户发货。
若客户对收到的产品不满意,可在规定时间内退回商品,待商家收到退回商品后再将客户预付的金额进行回转,期间产生的物流费用通常由客户承担。所谓到货确认后由第三方转款方式,指的是客户在确认购买产品后即将所需金额转给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然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向电子商务企业下达订单,商家收到订单后即向客户发货,待客户收到产品并确认无误后即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发送收货确认通知,最后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将货款转给电子商务企业。第三种支付方式是最复杂的也是最安全的。
这六个步骤叙述起来很繁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很方便快捷的。因为任何一项交易流程的完成都不需要双方派出相关工作人员约定时间地点进行谈判,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任何一项交易流程都只需要通过网络系统的各个工作站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就可以瞬间完成,其交易效率较之传统产品买卖要高得多。也就是说,传统的商务活动的弊端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经越来越凸现出来。作为现代企业,如果不去主动适应这场“革命”,就终究会在历史舞台退出 。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对交易双方进行身份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没有专业的第三方认证,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将会给交易双方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严重阻碍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
2.5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理念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其通过网络技术将一项商务交易的关联方极大地扩大了。在英国,通过浏览网页,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购买美国、法国等国外的产品。应该说这样的跨国交易甚至比你出去逛街釆购还要方便,因为消费者需要做的仅仅是在电脑面前用鼠标轻轻一点,甚至消费者可以在做其他事情时,用手机花不到一分钟时间来完成一项交易。所以说,电子商务面向的市场是全球化的市场,这种量变直接导致了质变的发生。因为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面对的客户更加多元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去管理一个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就注定要失败。因此,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应该顺应新时代的要求,调整自身的经营理念。如图2.5所示,本文根据前人对电子商务_究进行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基本的新的经营理念。

2.5.1追求“持续创新”
当今社会的竞争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艰巨历史任务。对一个企业来说,在信息化前所未有的发达的今天,如果不保持持续创新的动力,就会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 。我们可以看到,乔布斯团队对工业设计与技术的创新创造了苹果在世界的奇迹,看到雷军对营销模式的创新创造了小米在中国的奇迹。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创新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来说,就如同汽油对于汽车,食物对于人类,丢掉了创新的企业就注定要停滞和死亡。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创新涵盖企业体制创新、企业科技创新、企业营销模式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4个方面的内容。之所以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倒逼了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首先,电子商务的运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大量缩减,企业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特点,必然会通过改革自身的机构设置,以此减少人力物力的配置。此外,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灵活性较高,企业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制度才能迅速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创新力。
其次,电子商务的优势究其根本是技术上的优势,是科技进步带动了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因此,作为电子商务企业,如果不在技术上开拓进取,创新技术成果让客户体验更加极致,则永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薪露头角。所以说电子商务时代在压力的驱动下使得企业不得不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再者,由于电子商务面对的客户是处在全球市场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必须针对客户进行系统分类,并对各类客户提出创新性的营销策略,以此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
最后,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改变必然造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变革。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的管理不再专注于体制的层层控制。由于其运营模式的快捷化与扁平化。层层控制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运营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不得不创新管理模式建设。一个主要的趋势就是从传统体制来凝聚企业的战斗力变为通过一种自由平等、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力量来聚集人才。
2.5.2牢记“速度取胜”
信息时代的速度是就是光的速度。人类之间的交流就是以这样一种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进行着,电子商务的成功也正是利用了信息时代的速度。正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都快速运行着,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抓住机遇,转瞬就会被竞争夺取了客户资源,从而失去了客户的信任。速度取胜应该体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的各个层面,包括产能是否能迅速跟上客户的需求,长期合作的物流企业是否能迅速将产品进行配送,是否能及时迅速地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等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快速有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客户的信任。
2.5.3体现“顾客至上”
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电子商务时代,虽然因特网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的范围,极大地做大了市场的蛋糕。但与此同时因特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加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的两极分化,获得消费者认同的企业将在市场份额的占比中越来越大,反之没有获得认同的企业则越来越边缘化 。一旦在某一领域通过创新获得广大的客户资源,其他企业很难在后来竞争中取得后发优势。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获得了广大的客户资源,后来者如“理财通”、“财付通”均难以与之竞争。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好平,客户量极速攀升,后来者如“来往”、“易信”、“米聊”等均难以与之匹敌。说到底,就是这些创新都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来开发设计的,正是领头羊们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产品的开发,让他们始终走在了同领域的前列,地位难以撼动。

⑤ 综述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程序

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1 电子商务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帐等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与传统情况有所不同。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

1.2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然而,它在中国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却远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好,其中物流能力的滞后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过去,人们对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发生变化也认识不足,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经销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但是电子商务与物流究竟是什么关系,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目前对这个关系把握最宏观的一个观点是“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确切。这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电子商务最本质的成功是将商流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电子商务简而言之,就是在网上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买卖。这种买卖,是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的买卖,也就是商流。有的观点认为商流要靠物流支持,所以说“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流和商流之间并不只是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像废弃物回收与退货就是两个例子。对于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可能这样说更好一点:物流与商流,即电子商务的本质内容,是相对应关系,换个说法,就是物流和电子商务是相对应的关系。

第二,网络经济将商流、资金流信息化,将信息流电子化,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可以说是虚拟经济。而物流是实体的位置转移,说“实”是“虚”的组成部分,怎么看也是不恰当的,而把这种关系说成是“虚实相应”可能更为合适。

这里补充一点,商流可以包括服务(此处的“服务”不包含物流服务)所有权的转移,而服务的真实“交付”,即消费,并不是物流的内容,但这也是一种“虚实相应”关系,把服务消费与实物位移合并在一起,与电子商务称“虚实相应”才真正恰当。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极为密切。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肯定极为巨大。物流在未来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关系:物流本身的矛盾促使其发展,而电子商务恰恰提供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反过来,电子商务本身矛盾的解决,也需要物流来提供手段,新经济模式要求新物流模式。

2.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与物流间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场革命必然对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物流业的地位到物流组织模式、再到物流各作业、功能环节,都将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

2.1 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

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金融、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逐渐强化。

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2、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

在传统的供应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与客户直接沟通。虽然目前很多非生产企业的商业网站继续充当了传统经销商的角色,但由于它们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直接互连,只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与组织中介,不需要设置多层实体分销网络(包括人员与店铺设施),也不需要存货,因此仍然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径路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传统的供应链由于供销之间的脱节,供应商难以得到及时而准确的销售信息,因此只能对存货管理采用计划方法,存货的流动是“推动式”的。它有几个明显的缺点:第一是缺乏灵活性,销路好的商品,其存货往往可得性差,销路不好的就积压;第二是运转周期长,等等。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3、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鉴于目前第三方物流在实践中的成功发展,有人预言它将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方面最大的 变化。

第三方物流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极大发展,因为:

(1)跨区域物流。电子商务的跨时域性与跨区域性,要求其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或国际化特征。电子商务按其交易对象可分为B2C和B2B。在B2C形式下,如A国的消费者在B国的网上商店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卡购买了商品,若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对于小件商品(如图书),可以通过邮购;对于大件商品,则是速递公司完成交货。目前,这些流通费用一般均由消费者承担,对于零散用户而言流通费用显然过高。如在各国成立境外分公司和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由用户所在国配送中心将货物送到用户手里,可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速度。在B2B形式下,大宗物品的跨国运输是极为繁复的,如果有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则可大大简化交易,减少货物周转环节,降低物流费用。

并且,网上商店一般都是新建的企业,不可能投资建设自己的全球配送网络,甚至全国配送网络都无法建成,所以他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迫切要求是很容易理解的。

(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重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地位将大大提高,而未来物流企业的形式就是以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雏形,第三方物流将发展成为将来整个社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第三方”。

2.2 电子商务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影响

1、采购

传统的采购极其复杂。采购员要完成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检验产品、下订单、接取发货通知单和货物发票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作。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采购过程会变得简单、顺畅。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的公司己在专用网络上使用EDI,以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劳务、印刷和邮寄费用。通常,公司可由此节约5—10%的采购成本。

因特网与之相比可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与专用增值网相比,大公司能从因特网的更低传输成本中获得更多收益。因特网也为中小型企业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因特网采购,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供应厂商,因而也就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

2、配送

(1)配送业地位强化

配送在其发展初期,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作用。据有的学者研究,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才是推行和发展配送的适宜环境。这说明在电子商务产生之前,配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促销。配送建筑在这样的层次上,地位并不高,发展也不太快。我国推行配送制的过程就不很顺利,如试点城市之一的无锡市,物资配送的总金额,1992年和1993年分别达8亿元和10亿元,1995年则降至8亿元,1996年不足8亿元。

而在电子商务时代,B2C的物流支持都要靠配送来提供,B2B的物流业务会逐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供货方式也是配送制。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也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的命运与配送业联在了一起。同时,电子商务使制造业与零售业实现“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因此配送中心成为整个社会的仓库。由此可贝”配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实际上,对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本身来说,买方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购买,买方势必要把货物配送到家,否则买方选择这种交易方式的意义何在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方式就是配送方式。

(2)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

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2.3 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1、物流网络的变化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对物流网络的影响,一个方面是和信息直接相关的物流网络,另一方面是实际的物流网络。

(1)物流网络信息化

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里指的网络信息化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第二是组织的网络,即Intranet。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电脑网络。

(2)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

物流网络可划分成线路和结点两部分,其相互交织连结,就成了物流网络。我们知道物流结点设施的设置,将确定如何进行存货、交付,还融合进运输能力。电子商务会使物流网络产生那些变化呢?

首先,仓库数目将减少,库存集中化。配送与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业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实物供应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 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

其次,将来的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是配送中心。现在,仓库的专业分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经营,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

第三,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物流中心被认为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货站、货场、仓库、转运站等演变和进化而成的一种物流结点,主要功能是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综合物流中心一般设于大城市,数目极少,而且主要衔接铁路与公路运输。配送中心是集集货、分货、集散和流通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结点。

物流结点的设置与运输是有密切关系的。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的货运己被划为“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由中央仓库到配送中心的运输,“二次运输”是从配送中心到用户的末端运输。这也是运输的一个发展趋势。

结合运输来考虑,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都处于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的衔接点(物流中心衔接了不同运输方式,也同时衔接了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都具有强大的货物集散功能,因此综合物流中心与大型配送中心很可能 合而为一。

目前在实践中,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筹建已经开始,它是上述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城市综合物流中心将铁路货运站、铁路编组站和公路货运站、配送、仓储、信息设施集约在一起,可以减少必须经过大规模编组站进行编组的铁道运输方式,实现各城市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直达货物列车运行,使“一次运输”顺畅化;又可以利用公路运输实行货物的集散、完成“二次运输”;还可以实现配送中心的公用化、社会化,并使库存集中化。物流中心己成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其选址应处于市区边缘和交通枢纽结点。

2、运输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运输的原理并没有改变,但运输组织形式受其影响,却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1) 运输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

物流网络由物流结点和运输线路共同组成,结点决定着线路。传统经济模式下,各个仓库位置分散,物流的集中程度比较低,这使得运输也很分散,像铁路这种运量较大较集中的运输方式,为集中运量,不得不采取编组而非直达方式(只有煤炭等几种大宗货物才可以采用直达方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库存集中起来,而库存集中必然导致运输集中。随着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建成,公路货站、铁路货站、铁路编组站被集约在一起,物流中心的物流量达到足够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城市之间的铁路直达运输,运输也就被划分成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指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运输,二次运输是指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内的运输。一次运输主要应运用铁路运输,因为运输费率低,直达方式又使速度大大提高了。二次运输用来完成配送任务,它由当地运输组织(即运输组织人员、运输范围,服务对象都在当地区域范围内)来完成。

(2)多式联运大发展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将得到大发展。这是由以下几条原因所导致的:第一,电子商务技术,尤其是Extranet使企业联盟更加容易实现。而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可扩大多式联运经营。

第二,多式联运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方式,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在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与其说是一种运输方式,不如说是一种组织方式或服务方式。它很可能成为运输所提供的首选服务方式。

3、信息的变化

物流信息在将来变得十分重要,将成为物流管理的依据。

(1)信息流由闭环变为开环

原来的信息管理以物流企业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功能环节为对象,以自身企业的物资流管理为中心,与外界信息交换很少,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

现在和未来的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以顾客服务为中心。它通过加强企业间合作,把产品生产、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产品销售等环节集成起来,将生产企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销商(零售点)网络等经营过程的各方面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此时,信息就不是只在物流企业内闭环流动,信息的快速流动、交换和共享成为信息管理的新特征。

(2)信息诸模块功能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某些模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例如:

①采购。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采购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可以利用网上产品目录和供应商供货清单生成需求和购货需求文档。

①运输。运用GIS、GPS和RF等技术,运输更加合理,路线更短,载货更多,而且运输由不可见变为可见。

②仓库。条码技术的使用可以决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成品流通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④发货。原先一个公司的各仓库管理系统互不联系,从而造成大量交叉运输、脱销及积压。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发货由公司中央仓库统筹规划,可以消除上述缺点。

发货同时发送相关运输文件,收货人可以随时查询发货情况。

⑤交易过程无纸化。

3.结束语

电子商务和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物流组织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对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虚实相应”的关系。然后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产生的影响,从物流业这方面得出了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供应链短路化、第三方物流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的主要形式等结论;从物流的两个作业环节——采购与配送——的角度分析,采购将更方便、价格更低,配送的规模与地位将大大提高,并且成为商流、信息流与物流的汇集中心;从物流的各功能环节看,库存集中化得到实现;库存集中导致运输集中,运输被划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更为方便的“多式联运服务”被广泛提供;开环流动的信息成为物流作业的主要依据。

⑥ 求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论文 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的兴起是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商业革命。在这场变革中,世界市场的重新建构,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深化,对每一个国家都将产生深刻影响。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认真研究和探索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及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培育企业的创新机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意义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给全球工业化带来了飞跃性发展,网络建设已给全球企业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巨大推动力,它使企业产品的各项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发布,使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们通过INTERNET互联网络均可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地区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纷纷建起的网站,并已进入了电子商务阶段,使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迅速转变为全球性网络化的电子商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也建起了网站,然而,这些网站大多是在网上发布一下产品信息、政府消息而已,而能在网上实现在线即时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海关申报、货物保险等的网站还为数甚少,距离网络化商业经营方式——“电子商务”这一更高水准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电子商务作为行业最先进的经营模式,将为企业大大的节约金钱、时间和资源,并将对整个行业的商业运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据初步统计,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比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所能节省的资金大约是营业总额的5%~7%以上,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甚至能超过15%。

交易费用降低:电子商务免去了一切烦琐的手续,所有的商务活动均在网上一气呵成,诸如海关、商检、外贸、外汇、工商、税务、银行、保险、货运方式、费用、货物保险、合同签署等都能在网上完成,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为企业减少了大量的费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与国际接轨。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市场”。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促进了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其次,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功能似乎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再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

三、电子商务带来网络贸易的优势

网络贸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贸易将会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买卖双方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节省了资金,降低了成本;由于Internet是全球性开放网络,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完整信息”,降低了市场上的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在网上直接传递电子单证,既节约了纸单证的制作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

2.网络贸易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网络技术实现了商业用户间标准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单、发票等)即时传送和交换,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报关、报检、租船订舱、缴税、支付结算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非常快捷方便,从而带动了金融、海关、运输、保险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3.网络贸易有利于企业增强竞

公司和厂商可以申请注册域名,在Internet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页介绍产品、劳务和宣传企业形象,有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网络贸易无时间、地域的限制,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可以进行“全天候交易”,把产品推向全球,增加贸易机会,同时又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密切同客户的业务联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地位。

总之,全球化的结果形成了地球村,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地球村各个不同成员间之信息交流与沟通。国际贸易为电子商务之驱动力量之一,而电子商务则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交易与信息传输的平台。电子商务的兴起是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商业革命。在这场变革中,世界市场的重新构造,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的深化,对每一个国家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认真研究和探索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及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培育企业的创新机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保持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⑦ 2018电子商务文献综述选题

2017-2018年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对中国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模仿性创新发展的研究
网络团购的商业与盈利模式研究
我国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
企业电子商务协同演化及其策略研究
我国电子商务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美国电子商务对我国的启示
外贸B2C平台的发展问题研究
网上消费者行为方式研究
家电B2C商业模式研究
用平衡计分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以阿里巴巴为例
web2.0与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
我国家电专业连锁企业体验营销研究
Facebook的商业模式和价值研究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中的对策
电子商务系统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机制分析:基于信息与知识的视角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探讨与分析
网络交易实名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及实行对策
国内微博广告研究
电子商务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从网络售假肆虐探究C2C电子商务网站的信用管理
基于案例分析的email营销研究
实名制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基于南海青年网络社区Young地带的分析
"C2C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配送的研究
"
Web2.0时代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析国内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我国网上书店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珠三角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行为分析及策略研究
垂直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
博客策略在SEO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下的旅行社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研究
企业组织智力的构成及其测度研究
婚恋交友网站的盈利模式及发展探究
中国银行业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研究
论微博营销的商业价值
互联网广告盈利模式研究
广州联通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分析
网店实名制的利弊及对策意见
网上拍卖信誉管理
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我国C2C模式下的电子商务监管研究
浅析我国传统制造业电子商务“瓶颈”问题
电子商务企业的适应性分析
浅谈网上拍卖网站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广告模式
网络实名制的商业机遇与挑战
有关电子商务创业方法的研究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转型的演变路径研究
搜索引擎优化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
影响我国中小型服装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因素的研究
论网络广告的娱乐性
客户体验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研究
互联网广告与网络营销的关系研究
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优势和战略
团购网站信用体系的研究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探究
我国网络团购商业模式研究及发展趋势
B2C电子商务网站竞争力评价研究
校园电子商务的问题研究
微博团购营销——团购与微博结合下的微利润最大化
基于电子商务的珠三角民营企业转型对策研究
我国农产品经济的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浅析客户体验管理
网络事件营销研究
网上拍卖信誉管理的研究
网络游戏的兴起与现状
论移动电子商务与企业的发展
微博营销模式研究
网络著作权的保护研究
数字鸿沟——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引起的马太效应
风险投资与我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关系效应分析
浅析基于社交媒体的关系链营销
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及保护
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互联网广告研究
淘宝B2C与凡客诚品B2C运营方式比较研究
浅析网络著作权问题
网络交易权益保障
苹果手机市场销售分析
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

⑧ 100分急求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论文~要正规格式~有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等~

以下素材,希望对你写论文有所帮助。

题目:Dell的网上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分析

目录:
Dell网站的特点
网站应用模式特点
商业模式分析
业务模式分析
赢利模式分析
“客户——管理者”的用户管理模式
数字化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模式
竞争策略与环境
系统功能体系和商务流程

Dell网站的特点:
1、直销型的企业网站

它是直销型企业网站。

在发布企业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网上接受订单和支付的功能,网站就具备了网上销售的条件。网上直销型企业网站的价值在于企业基于网站直接面向用户提供产品销售或服务,改变传统的分销渠道,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而降低总成本,增强竞争力。通常适用于消费类产品或办公用品等,网上直销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类型的企业。

创立于1984年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首创了具有革命性的“直线订购模式”,直线订购模式使戴尔公司能够提供最佳价值的技术方案,与大型跨国企业、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在美国,DELL已经成为占这些领域市场份额第一的个人计算机供应商。 戴尔在1994年就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 www.dell.com,并在1996年加入了电子商务功能,现在该网站包括80个国家的站点,目前每季度有超过4000万人浏览,通过网站的销售额占公司总收益的40-50%。

在DELL公司中文网站(http://www.dell.com.cn )首页上,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简洁的界面,除了公司介绍、技术支持和联系信息之外,最醒目的就是针对中国市场四类不同用户(家庭、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的产品目录简介和链接了,所有详细的产品介绍和在线订单处理程序都恰到好处安排在应该出现的地方。

当我们打开“小型企业”网页,可以看到,主要内容是针对小型企业用户的产品目录和重点介绍,DELL公司网站和一般的网上购物网站有所不同,与产品不相关的内容很少,也没有太复杂的网页设计,基本是针对相关产品的促销、订购和帮助信息。针对其它类别用户设计的网页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和“小型企业”基本类似, 从网站表面上看,像DELL这样的网上直销型网站内容并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网站背后的高效管理模式。

2、依据的理论:

客户关系管理CRM(特别是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和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3、依据的技术:

采用DELL自己的配有两个333MHz PentiumII处理器的Microsoft Windows NT

Sever的PowerEdge 2300、4200及6300服务器,同时搭配Microsoft的服务器软件。执行Microsoft IIS 4.0、Site Server 3.0 Commerce Edition和Microsoft SQL Server 7.0数据库系统。还有基于Internet的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这个电子商务系统与DELL的企业咨询系统良好的整合,并提供卓越的客户技术支援及良好的成本控制。

网站应用模式特点:
Dell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集B2B、B2C和B2G为一体,即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和企业对政府。具有更强的综合性。

这是属于产品主导型的模式,以销售实体产品和核心技术为主。

商业模式分析:
1、Dell的经营模式:

1984年,戴尔公司成立。该公司一改行业内制造商与分销商紧密联系的传统,而进行了去掉分销商的经营模式创新。

Dell的成功很好地证实了经营模式创新象产品、技术创新一样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Dell进行了企业内部价值链各环节的创新和纵向创新,将企业中的部分职能活动外包出去,同时改变与分销渠道的联系方式,通过在分销渠道上创新而成功的。

(1)了解顾客需求的变化:顾客需求的变化是经营模式创新最基本的驱动力量。在80年代中期,消费者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大大提高,一些以前由供应商支持的服务不再是必须的了。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所做的就是发现这种变化,然后去掉多余的服务——于是计算机“直销”模式产生了。

(2)结合技术上的突破:一些技术突破能被应用到经营模式的创新上来,从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3)加深对资源特性的认识:资源之间的组合方式并不是唯一的。

(4)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导致经营模式的变革。

2、Dell的核心能力:

Dell的核心能力在于其直销模式以及核心的IT技术,但更重要的是整个公司运营管理体系的规范。从供应链管理到数字化化管理和营销管理,都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Dell的业务模式:
Dell属于产品生产型企业,作为此种企业,它实现了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产品的价值增值并建立起了高效、一体化的产品生产和供应链系统。Dell在CRM方面做的很好,及时与客户沟通联系,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和客户的意愿,产品生产以客户为导向。

Dell采用按订单生产和直销的业务模式,因此能够保持一个较低的成本结构,并利用这种优势不断挑起新的价格战和赢得市场份额。

赢利模式分析:
Dell设计、制造和提供创新的、按需配置系统为客户提供出色的产品价值。个性化的服务是Dell赢利的一个亮点。

首先,DELL实现了企业E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其次,由电子商务替代企业基本活动中的传统商务环节,如将产品分发给零售商,这样节省了时间成本和运输仓储成本,产生了收益递增利润。此外,由电子商务替代企业辅助活动中的人工操作,使得管理成本降低。最后,第三方物流替代企业基本活动中的进货、发货和仓储等实体活动,使经营成本也实现了降低。DELL直接与客户接触,省去了交易服务的中介费,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客户——管理者”的用户管理模式:
一般以B2B和B2C应用模式为主的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都是“客户——管理者”的用户管理模式,以DELL为例。网站的登陆者设定为可能的“客户”,他们只准备在线跟客人进行交易。

Dell的网站有统一的顾客登陆页,所有想交易的顾客必须经过注册、登陆再交易的流程。所有顾客都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在交易过程当中,顾客进行选择商品放入购物篮、校验、选择结帐方式和发货方式、填写注册信息等。所有顾客的订单填写方式都是一样的。

而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所有信息的处理工作。

数字化管理模式:
数字化管理(Digital Management,DM)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的总称。

数字化管理有两层基本涵义:一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实现是基于网络的,即企业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和财富可数字化;二是运用量化管理技术来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即管理的可计算性。

戴尔的管理模式,就是成功运用了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如它们直接面对每一个客户按订单生产的营销形式,运作成本低、反应速度快的效果都是典型的数字化管理。

定量化。定量化表现在数字化管理是通过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智能化。
集成性。将各种管理方法的好的方面、精华部分集中起来组合在一起,融合创造性的思维等智力因素在其中,以实现管理系统的功能集成和技术集成。
动态开发性。动态性是指要求管理者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要随着内外部的情况变化而不断补充和修改数字化的信息输入,从而求出新的数字化的最优信息输出。
系统性。系统性指数字化管理根据系统观点来研究各种功能的关系。
DELL具有强大的Internet(因特网)技术、Intranet (企业内部网)技术、Extranet(企业外部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数字化管理的外部支撑条件,它们为管理信息的识别、获取、传输和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供应链管理模式:
戴尔公司以“直接经营”模式著称,其高效运作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使它在全球IT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逆市而上。

戴尔公司在全球的业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戴尔独特的直接经营模式和高效供应链,直接经营模式使戴尔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构筑了一个称之为“虚拟整合”的平台,保证了供应链的无缝集成。事实上, 戴尔的供应链系统早已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厂家”与“供应商”之间的供需配给。在戴尔的业务平台中,客户变成了供应链的核心。直接经营模式可以让戴尔从市场得到第一手的客户反馈和需求,生产等其他业务部门便可以及时将这些客户信息传达到戴尔原材料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那里。这种在供应链系统中将客户视为核心的“超常规”运作,使得戴尔能做到到4天的库存周期,而竞争对手大都还徘徊在30-40天。这样,以IT行业零部件产品每周平均贬值1%计算,戴尔产品的竞争力显而易见。在不断完善供应链系统的过程中,戴尔公司还敏锐捕捉到互联网对供应链和物流带来的巨大变革,不失时机地建立了包括信息搜集、原材料采购、生产、客户支持及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环节在内的网上电子商务平台。

在valuechain.dell.com 网站上,戴尔公司和供应商共享包括产品质量和库存清单在内的一整套信息。与此同时,戴尔公司还利用互联网与全球超过113,000个商业和机构客户直接开展业务,通过戴尔公司先进的www.dell.com网站,用户可以随时对戴尔公司的全系列产品进行评比、配置、并获知相应的报价。用户也可以在线订购,并且随时监测产品制造及送货过程。戴尔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实践使“直接经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极大增强了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

竞争策略与环境:
市场基础和市场结构:

在巨大的IT市场当中,IBM、HP和Apple等知名的强大企业占据了计算机硬件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同时这些企业也在其他领域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比如:HP的打印机、IBM的电子商务服务、Apple的MP3播放器以及独有的MAC系统软件。Dell想要在这巨人林立的IT市场站稳脚是相当困难的,但是Dell却真正做到了。

Dell模式去掉了中间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它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使之与竞争者相比具有成本优势,而能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产品;另一方面,与消费者的紧密接触又使它能及时获得信息来对产品予以调整,从而又具有了差异化优势,这两者结合的最终效用是有效地弥补了Dell公司规模、技术和资金上的劣势,而使它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公司业务扶摇直上。迄今为上,在美国PC机市场上,Dell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了IBM和康柏,并于1998年,在全美最受赞誉的公司中排名第4。

同时Dell也进入了打印机、企业服务器、MP3播放器等新领域。

市场定位

Dell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直销服务,能够对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定制化服务。由于省却了中间环节,所以价格更具竞争优势,同时也能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

系统功能体系和商务流程:
网上直销型企业电子商务系统:

网上直销型企业间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利用Internet代替传统的中间商,如零售商和批发商。这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速度,也可以减少企业的营销费用,特别是营销渠道费用,以更低廉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因此,企业一旦建立网上直销渠道模式,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利用网上直销渠道,企业可以直接与客户建立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突破经由传统中间商分销时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企业服务的客户可以跨越时空,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网上支付功能。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提供的网上支付平台,来建立企业的支付系统,如采用银行提供的信用卡支付方式实现。

配送功能。由于网上直销服务的客户可以超越时空,因此仅仅依赖传统的企业内部固有的配送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一些专业化的全球性的物流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如Dell公司的配送服务是通过联邦快递公司进行的,他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配送信息的同步,当Dell公司有定单需要配送服务时,该定单同时送达联邦快递公司,由联邦快递公司根据定单需要从生产地直接送到企业的顾客。

网上定货功能。企业提供网上定货功能时,要根据企业产品特性和企业生产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将已经生产出的产品在网上进行展示,允许客户随时随量进行订购,这只要求企业的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比较充足即可;第二阶段是企业不但展示已经设计生产的产品,还允许顾客对产品某些配置和某些功能进行调整,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企业的生产系统必须是标准化的和柔性化的;第三阶段就是允许客户提出需求,在企业设计系统引导下,客户自己设计出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这要求企业的内部系统必须高度柔性化和智能化。目前,最多的方式是第一阶段的模式,少数企业如Dell公司实现了第二阶段,至于要达到第三阶段还需要很多智能化技术进行配合。

企业内部的柔性生产、后勤系统的配套。Dell可以直接与客户进行面对面接触,能根据客户直接提出的要求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因此企业内部的生产系统和后勤系统必须与客户需求同步。Dell做到了与市场同步的生产系统柔性化,即根据定单进行生产;同时企业的后勤系统也紧密配合柔性化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需求和人员配备需求。

良好的售后服务。Dell公司在网上为客户提供产品同时,允许客户实时查询定单处理情况,从网上获取技术支持和升级软件。当然,网上不可提供所有的售后服务,但可以提高企业整体售后服务水平。

阅读全文

与电子商务理论综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教师礼仪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457
大型户外泡沫秀策划方案 浏览:485
小学元旦晚会ppt策划方案 浏览:603
培训机构参加投票的活动方案 浏览:903
幼儿园教育法培训方案 浏览:112
元旦晚会策划书的实施方案 浏览:957
香水市场营销方案 浏览:309
妇科药品销售推广方案 浏览:271
学校德育培训计划和方案 浏览:759
绍兴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浏览:486
正能量的营销方案 浏览:900
茶网络营销策划书 浏览:684
国庆存款营销方案 浏览:735
大学生校园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浏览:332
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总结 浏览:251
网络营销就是以什么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 浏览:258
珠宝展销会策划方案 浏览:115
班主任培训互动活动方案 浏览:320
实务培训方案 浏览:730
缤果电子商务 浏览: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