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贵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表现提高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
② 大数据,贵州到底怎么样
近年来,贵州多了很多个名片,电商,大数据,区块链,数博会,中国数谷等等,这些张名片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这些名片的影响,贵州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③ 政府对电商创业的政策
1、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对众创空间等的办公用房、网络等给予优惠。对小微企业、孵化机构和投向创新ZD活动的天使投资等给予税收支持。将科技企业转增股本、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推至全国。2、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留出空间,不得随意设卡。3、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双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打造信息、技术等共享平台和政府采容购等方式,为创业创新加油添力。4、创新投贷联动、股权众筹等融资方式,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鼓励发展相互保险。发挥国家创投引导资金的种子基金作用,支持国有资本、外资等开展创投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对创业选项和促进企业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政府长远发展规划与导向政策:1、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02-07)。其中,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支持等内容对创业者的创业方向选择、定位有重大意义。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01-26]1号,2006-01-01)。创业者可以围绕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连锁化“农家店”等内容寻找创业的切入点。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006-01-26)。可关注国家提升国家竞争力为核心要实现的八个重要目标。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通知》(国办发[2006]6号文件,2006-02-09)。文件明确: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举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2005-11-04)。其中,对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企业吸纳就业等内容有鼓励政策。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10-11)。了解政策导向。7、《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2005-06-09)。创业者涉足流通行业,需要关注该政策。8、《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2005-02-19)。该文件明确提出: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一系列政策。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2005-01-08)。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了解该政策及与之相配套的其它部委政策文件。
④ 截止2022年,贵州省一共有多少个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8个。
贵州省商务厅显示,截至到2022年,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有1.修文县(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2.兴义市(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3.江口县(乡村振兴重点推进县)4.桐梓县(乡村振兴重点推进升友县)5.都匀市(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6.三穗县(乡村振兴重点推进县吵袭槐)7.盘州市(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8.赫章县(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县),共8个。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是2018年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有关部署,聚焦脱贫攻禅正坚,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地方因地制宜,探索电商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
⑤ 贵州省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整体而言,是这样的:
1、电商发展非常受重视
2015年8月20日,贵州电商大会版召开。贵州省委书记、省权长陈敏尔提出,要把电子商务作为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把“三农”领域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主战场、主力军、主渠道,更加注重主体培育,更加注重平台建设,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更加注重配套支撑,全力打造中国电子商务贵州版。
2、各地电商发展蓬勃
全身各地积极发展电商,贵阳、贵安新区、铜仁、惠水等纷纷设立电商产业园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贵安电商生态城,位于贵安新区中心大道,占地面积298亩,是贵州省、贵安新区重点打造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项目。其定位为“根植贵安、服务全身、辐射全国、对接世界”,从杭州武汉深圳等地引进先进的电商服务机构为全省电商企业服务,一方面将贵州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快速电商化,构建“外货好卖、黔货出山”的平台。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入驻。
⑥ 关于加快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企业自建电商平台100余个,在第三方平台开店1200余个。2017年-2019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累计10.43亿元,年平均增速达28.65%。2020年1-7月,全市网络零售额完成3.26亿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支撑不够,产业聚合力不足。一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大多数土特产种植培育周期长、季节性强,走电商渠道销售时效性、及时性要求高,现有产品嫁接网络难度大。二是农产品经营主体较弱。全市共有240家农业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仅占1/3;共有41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常运转的仅有2218家,占比54%。三是我市农产品产业链不完善。我市缺乏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附加价值低,标准化不够,导致“三品一标”产品极少,由于缺乏质量认证,很多产品无法进行网络销售。
(二)人才吸附力较弱,培育引进机制尚需完善。一是本地专业人才匮乏,农村电商实践人才少,同时缺乏对优秀电商专业人才进入我市的吸引力。二是电商培训人员转化率不高。参与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的积极性较低,企业没有专门人员操作电商销售,改造难度大。
(三)流通体系不健全,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还未形成。一是物流体系不健全。村级邮政物流快递点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农村群众网购网销成本较大。二是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我市现有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普遍存在小、散、弱的问题,极大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同时,缺乏市场化农产品配送和农业产业服务企业,本地农产品产业整合力度不足。
(四)企业营销能力不足,市场竞争能力弱。企业营销缺乏谋划,商家缺乏专业知识技能,整合资源能力、营销技巧和创新能力较弱,打造不出爆款产品、网红产品,面对既新又快的电商发展形势无所适从,未能在新消费形式下抓住趋势红利乘势而上。
二、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电商政策引领。围绕组织、资金、人才、服务、产品、冷链、物流“七位一体”工作思路,发挥本地区优势产业,推广印江县“电商驿站”模式,推动农产品上行。将电商产业发展和物流产业供应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人才培训、主体培育、打造示范、网销奖补、物流补贴等方面完善电商政策体系。进一步厘清电商发展中市、县、乡三级工作职责,统筹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二)加快电商体系建设。围绕七大产业和全市500亩以上坝区,做好冷链发展布局,完善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推动电商站点分类整改,建立健全“基地+站点+产地预冷+网格化销售”一体化运营体系,推动农村电商上行规模稳定增长。坚持“因地制宜、按需发展、多业融合”理念,立足产品上行,助推农产品从“小农户”迈向“大市场”,积极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电商体系。
(三)加强电商人才培训。采取“理论+案例+实践”的培训方式,定期开展电商传统企业培训工作,因人施教,分类进行短期强化训练、程控教育、提升教育,并通过教学实训、技能训练、综合模拟实习,切实提高受训人员的电商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员参训转化率。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健全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乡镇设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站点,设立村级物流快递服务点。二是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行政村宽带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改善电商发展基础条件,促进电子商务站点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整合物流快递、包裹收发、金融服务、网络购物等功能,使农村网店成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重要流通窗口,形成“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网店模式。
(五)注重主体市场培育。一是大力推动村级规模化农业网店建设,打造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电子商务企业。二是积极鼓励电子商务领域创新创业,在场地、税费、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三是培育电商龙头企业。要有针对性的扶持培育一批营销模式新、产业带动能力强、网络销售规模大、市场认可度高的电子商务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其领头带动作用。四是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对接,引进一批知名电商企业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或办事处。
(六)加强宣传氛围营造。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海报、高铁站广告等,及时投放大型电商活动与网销产品信息。二是印制农村电商宣传物品,让电商概念嵌入商品,让群众更简单明了的认识电商。三是进一步健全各级各部门的电商宣传工作,推动电子商务知识进县区、进乡镇、进村居、进合作社、进农户,尤其是村级电商氛围营造,全面提升公众认知度与认可度。
(七)着力电商产品打造。加大我市7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建设。鼓励市县差异化发展,县区打造“地名+品名”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形象。以绿色公共品牌创建为引领,整合资源,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每个县区每年集中力量推出1-2个网络爆款产品,助推产品品质提质增效,增加产品网络销售。对本地无品牌产品统一贴牌、统一包装,优化本地农特产品的分选、包装,完善相关检测手续,整体提升我市电商产品辨识度和知名度。
(八)强化农产品孵化。通过“直播带货”“黔邮乡情”“832平台”“一码贵州”等销售平台,带动提升六盘水农特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量。同时,大力推动社区电商发展,鼓励支持本地电子商务平台在餐饮、住宿、家政、维修、保洁、外卖等领域开展网上订单、上门服务,探索建立社区快递包裹投递站,创新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