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名创优品负面消息接连不断,这是要倒闭的节奏吗
我觉得名创优品不会倒闭的,虽然确实它的负面新闻特别多,但是我觉得不会影响到他企业的根基,而且它已经在亚洲地区开了1100多家店铺,我觉得一个商品店能开到这样的程度,它是有很强大的企业根基的,品牌影响力一定很大以及受众也比较多。虽然出现了负面新闻,但是如果能够公关的好,度过这一段时间,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现在名创优品的负面新闻都已经告了一段落,正在处于急迫的想要去修复公关品牌的名声的阶段,我觉得一个企业要长久,是不能以这样敷衍的态度去做事的,就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件事情,给公众一个交代
B. 品牌学院:名创优品
名创优品——新零售下奇迹的代名词,经济寒冬中异军突起的黑马,到底它的秘密是什么?国君纺服吕明团队带你走进 MINISO名创优品~
说起十元店,我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是这样的场景(暴露年龄):参差不齐的货架上摆放着花花绿绿的塑料盆、暖瓶、马桶刷,门口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录音:
10元10元,全场10元,10元你买不了吃亏,
10元你买不了上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诚然,这是十几年前的十元店,频繁分布在大街小巷、街头巷尾,成为我孩时上下学的背景板。
这是过去的十元店
如今,有一家“十元店”店铺数量达到1400余家,全球营业额预计超过100亿,平均每月开店80-100家,堪称“十元店之King”,它就是——“MINISO名创优品”。
这是现在的十元店
对于这样的商业奇迹,我内心也着实好奇,是什么样的力量与特质让名创优品逆势而生呢?借着假期与出差的闲暇时间,我拜读了杜博奇先生的著作《名创优品没有秘密》,书中详细阐述了名创优品商业模式的探索和构建过程,获益匪浅同时也令我激动不已,不禁想把自己读书中点滴思考与体会记录下来,整理成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枚小小研究猿,对框架还有着一定的执念。所以我将读书笔记分为六个部分:
一、名创优品发展现状与历程
二、品牌定位
三、店铺与渠道建设
四、产品与供应链
五、物流系统与IT系统
六、团队建设与管理
本次就只写前两部分,仅供参考,哈,欢迎拍砖~ (文章部分节选自原书)
12
— 名创优品发展现状与历程 —
1. 现状:飞速发展,成为零售业的奇迹
2013年7月,MINISO名创优品由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与中国企业家叶国富在东京共同创办,同年9月,MINISO名创优品进驻中国。2013年11月15日,名创优品第一家购物中心店在广州中华广场盛大开业。随后就以一种病毒式的速度席卷全国,2013年,开店27家;2014年,开店373家;2015年,开店1075家; 截止2016年9月,店铺数量已经超1400家,遍布全球各地。 目前已与包括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澳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战略合作,平均每月开店80-100家,预计2020年在全球开店6000家。随店铺的快速扩张,营收也是飞速发展。2014年20亿,2015年50亿, 2016年达到100亿,2020年预计超过600亿!
2.名创优品是如何建立的?
过去几年,零售行业遭到电商的致命打击,关店潮席卷全国,商铺租金以每年12%速度下滑,波司登一年砍掉5053个零售网点,李宁关闭1200家门店,达芙妮关闭805家门店……当大家对实体线下经济悲观至极的时候,名创优品诞生了并成为经济寒冬中的黑马。
翻看叶国富的履历:1998年南下广东打工,2005年创立过“哎呀呀”品牌,如今在国内拥有三千家专卖店,已是小有成就。从事零售行业十几年,叶国富对于传统零售的弊端深知于心。带着困惑,他去欧美日韩寻找答案。在美国,“low price and high quality”的好市多门庭若市,“low price every day”的沃尔玛稳坐头号零售商宝座;在德国,阿尔迪(ALDI)超市优质低价,生意兴隆;在日本,“低价良品、品质保障”的优衣库成为国民品牌。
总结下来,叶国富发现三点:1)国外线下零售商均奉行优质低价,保证品质前提下降价,消费者就会回归 2)欧美实体店很多又好又便宜的产品“made in China”。3)日本具备高水平的设计能力。
那么为什么中国工厂不把优质低价的产品卖给中国人呢?叶国富很快意识到,不是中国工厂不卖给国人,而是没有好的平台供给国人。
要用互联网手段改造传统零售业——结合中国低成本制造能力、日本高水平设计能力,在全世界寻找最好资源进行规模化配置,打造新型零售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商品。
随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国富认识了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经过多次交流后,两人联合创立了快时尚百货品牌“名创优品”,三宅顺也负责产品设计,叶国富负责商业拓展……
12
— 名创优品的品牌定位—
【抓住消费者本质诉求——优质低价】
1. 核心定位——优质低价
定位理论的创始人里斯和特劳特认为,“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 在商品过剩时代的竞争法则就是抓住消费者的本质诉求——优质低价。简单而言,就是“同等价格品质最好,同等品质价格最低”,这是名创优品的定位,也是其核心竞争力。
2.如何实现优质低价?
消费者的偏好和诉求不断发生变化,在众多变量中,品质与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两项关键要素,谁能将二者更好的协调统一起来,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
名创优品通过生产关系的创新,一方面通过现代化IT技术与高效的仓储物流系统升级供应链,提升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引入共赢的合作机制,降低边际成本,引发规模效应,最终实现品质和价格的和谐统一。
叶国富投入3000万元委托海鼎公司打造定制化供需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通过规模以量定价,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毛利率仅有8%左右。低成本与低毛利实现优质低价。并通过分布在广州、武汉、沈阳等地的八大仓储和第三方物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最大限度缩短工厂到店铺距离,中国区实现21天全场周转
△名创优品目前在中国设有7大物流仓储中心,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系统是名创优品的生命线……
3.充满张力的商业模式与六驾马车?
名创优品高速成长的核心在于以顾客思维为战略原点,以消费者为中心,以信息化为管理手段,以现代物流配送系统为支撑,构建一套充满张力的商业模式。
独特的品牌定位、优质低价的产品、一流的店铺、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高效的IT系统、独特的商业合作模式,这六大要素被叶国富概括为驱动名创优品高速运转的“六架马车”。其中品牌、产品、店铺易被模仿,但物流系统、IT系统和合作模式却难以在短时间进行抄袭。
△驱动名创优品快速增长的六架马车……
C. 名创优品致歉了,称自始至终是中国企业,该品牌存在哪些问题
名创优品在中国广大网友的抵制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向中国消费者致歉,并且称自己自始至终都是中国企业。这种前后不一的说法确实非常让人愤怒名创优品品牌,一直都打着日本品牌的旗号自称,名创优品曾经出现过侮辱中国旗袍文化的事件,而且在某次签约仪式上挂着日本国旗。
名创优品在创立之初受消费者青睐,这家公司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着一定的地位,但是名创优品现在的行为已经触及了中国消费者的底线。无论产品性价比再好,但凡涉及到爱国问题,中国消费者从来都不会心软手软,明明是一个中国企业却想打着日本品牌的旗号,如果消费者是完全不可以容忍的。
D. 名创优品2021财年三季度营收达22.3亿元,名创优品的产品怎么样
名创优品的产品质量是非常不错的,作为一个经常在名创优品购买产品的人来说,已经感觉到了名创优品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强的。
22.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对于名创优品的贡献其实是非常大的,名创优品在中国目前的市场当中所受到的关注度其实是比较大的,正是因为名创优品的很多产品都是性价比非常高的,所以才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
一、名创优品是非常注重创新的。经常购买名创优品产品的人基本上都会知道名创优品的很多设计其实都是非常独特的,创新是名创优品最大的一个优势。名创优品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对于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力度都是非常精准的,这完全是创始人受到了乔布斯的影响,在设计方面是非常注重创新的。
名创优品不仅仅在线下开设有很多的实体店,而且在网络上还有名创优品的官方店铺。名创优品的经营模式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通过大量的产品吸引大量的客户,从网络上和线下实体店同时进行销售,从而能够带来22.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E. 名创优品市值暴跌,为何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呢
今天是7月30日,根据最新消息报道,名创优品公司在今年开始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这是个令人不解的事情,很多人经常去名创优品买东西的人应该知道,名创优品的销量一直是不错的,店铺里面一直都有顾客出入,他们的人流量还是不错的,按理说,名创优品应该是盈利才对,那又为什么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F. 名创优品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名创优品做到大街小巷开店,顾客盈门必然有其独特之处。它是日本品牌,且不论是真假,标榜的就是日系。在日本注册,本部在日本,设计师是日本人,在日本有店。在国人心理更信赖日本产品,不能亲自去日本购物,在家门口体验一下也是不错的,其品牌优势就出现了。
幕后老板叶国富,是哎呀呀的创始人,有着多年的经营零售业经验,货源供应有了相当的保证。零售业的品牌新贵不少,纪念日、三福等等,但日系同类型连锁品牌不多,有先入优势。且名创优品系融合了日本大创、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的超级“神店”,平价质优,当然受欢迎啦。
2、劣势(Weaknesses):名创优品被曝光产品90%是中国制造,大多产品有中国代工贴牌,包装上的日文错误百出,立马感觉档次变低了。幕后老板是中国人,所谓日本品牌八成是假的,不能深究;价格低廉带来大量客源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一分钱一分货”传统思维深信不疑,很容易怀疑产品质量。
3、机会(Opportunities):经济不好,成本更低,享受经济下行的红利。根据对之前数次经济危机的分析,在经济不佳,特别是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消费者会偏好选择价格低廉的商品,这时产品质量会放在第二位,价高质优的品牌产品不好卖了。
4、威胁(Threats):公司战略一书中指出,基于资源的观点与行业分析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它同样依靠经济方面的推理。它将实力与资源视为公司竞争力的核心并取决于三种基本市场力量的相互作用:需求、稀有以及专用性。
名创优品的介绍:
MINISO名创优品以时尚休闲生活百货为主,囊括生活百货、创意家居、健康美容、潮流饰品、文体礼品、季节性产品、精品包饰、数码配件等八大类,超过10000种产品,涵盖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
在MINISO名创优品生产的产品中,剩下的20%由分布在全球的100多个买手捕捉流行元素。MINISO名创优品自信将能带给消费者新的消费满足感,并且以提升品质为一贯的目标。
作为全球生活优品消费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品牌,MINISO名创优品通过规模化的全球采购,从世界各地选取合适的材料,力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低价的生活用品。
G. 名创优品市值暴跌,是他们的经营模式出了哪些问题吗
名创优品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品牌,也算是一个杂货品牌,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精美礼品,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再加上性价比较高,经常做活动,就得到了大家的喜爱。然而根据最新消息得知,名创优品市值暴跌,这也能够证明经营模式出现了问题。首先就是虚假陈述商业模式了,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像名创优品高管说的那样。其次就是走向衰落了,毕竟大家对于这种品牌也不是特别热衷。
其实,名创优品巅峰时刻就连无印良品都不是对手,而且无印良品用20年做到的成绩,名创优品仅仅用了五年。但是再怎么样,一个品牌也终将会走向衰败,这跟创始人的想法包括旗下店面的经营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名创优品已经深入人心,如果能够有着相应的转机,小编认为名创优品还会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毕竟很多年轻朋友都比较喜欢逛。
H. 名创优品史上最惨烈“翻车”,全球最大的自有品牌生活家居零售商是怎么了
名创优品遭到了史上最惨烈的翻车,是因为把穿着旗袍的娃娃称为日本艺妓。负面舆论不断发酵之后,越来越多媚日的证据被翻了出来。虽然名创优品已经发文道歉,但并不能够因此平息他们内心的愤怒。在调查当中还发现名创优品的老板命令员工,不要在店里播放中文歌曲。为了增加自己店里的生意,跟外国合作的时候,还选择悬挂日本的国旗。如此错误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做到,因为是在不断的挑战国家的底线和庄严。
总的来说用假装来自海外的方式进行售卖商品,是对自己国家生产的品牌不够自信。要知道中国制造一直都在不断转向中国创造的道路,没有出现扰乱的情况。日本制造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优质的口碑,其实就是坚持质量和细节的打造。只要能够将自己国家的生产线牢牢把握,肯定是会获得消费者的喜欢。不要一味的蹭海外的言论,否则的话做生活家居的零售商最终也会得到惩罚。
I. 你不知道的名创优品:10元店背后的58亿互联网金融帝国
一个落后者被大肆淘汰的时代,必定会是一个好产品崭露头角大行其道的时代。
比如这几年,实体店遭受到了电商的致命冲击,关店的关店,降租金的降租金,日子实在不太好过。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一个品牌却做到逆势增长,让一众实体店领略到了什么叫做硬实力。
没错,我说的就是名创优品。
“当别人不拿你当回事的时候,你要狠狠地把自己当回事。”叶国富的人生就是这句话的最好写照。
细数他的创业经历,就会发现他特别擅长将别人看不起的生意做成大事业。
在名创优品之前,叶国富操盘过饰品店“哎呀呀”。“哎呀呀”虽然只是个不起眼的街头小店,但仅用了6年的时间就开了3000家店,火爆全国。
尽管哎呀呀很成功,但饰品生意的天花板太低了。根据数据,哎呀呀3000多家店铺在2014年的总销售额仅为3.59亿元,算下来每家店铺的月销售额不超过1万元,利润实在微薄。
于是叶国富进行了一次产品升级,将商品品类范围拓展到日用百货——2013年,他与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合作,创办名创优品。
名创优品可以说是一家很“奇葩”的店。
风格全日式 ——优衣库一样的招牌、无印良品般的装修、卖的是日本大创风格的杂货,说明书都是日语。
但实则是国产品牌 ——天眼查显示,名创优品是一家广州公司。
一般的十元店,开在街头巷尾。店内一台硕大的音箱外放着“件件十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店面拥挤狭小,陈设凌乱。
然而名创优品却开在商场黄金地段,店面通透明亮,红白相间,人头攒动。不少顾客买完单从收银台走出,脸上的笑容灿烂到仿佛刚刚逛的是Gucci。
单看它的商品,只能用“廉价”来形容:5元的护手霜、9.9元的香水、10元的眼线液笔、15元的数据线、29.9元的双肩包……
可是实际上,这些商品都还挺好用。 9.9元两双的袜子,穿好几个月都不会破。29.9元的双肩包,电商君背了好几年。10元的眼线笔,自上市以来爆卖1亿支。
此外,普罗大众对于这些产品的第一印象是“山寨”,变色唇膏直接“撞脸”Dior,面膜让人想起悦诗风吟,洁面乳的外观和资生堂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名创优品对“正版”也有所要求。 它花了大力气寻求与三丽鸥、宝可梦、Kakao Friends、漫威的授权合作,推出的水杯、包包和盲盒联名款,都颇受欢迎,甚至引发抢购潮。
正是这么一家“奇葩”店铺,7年内开店量达到4200家,遍布全球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达到200亿元。
10元店成了200亿元的大生意,凭什么?
叶国富曾表示,中国只有10%的人看得懂名创优品模式。 这是不是耸人听闻,电商君不得而知。但仔细研究其商业模式,确有其有趣的地方。
它之所以能够经受住电商的冲击,主要是因为用创新的商业思维去开店,在一众平平无奇的零售店中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自然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其一,“优质+低价”的产品策略,打动消费者的心。
名创优品出现之前,商场卖的东西要么品质好但是价格很贵,要么价格低但是质量很差,设计很low。
而名创优品的产品却能够给消费者一种惊喜感:东西均价在100元以下,但无论是设计还是质量都过得去。
这样追求性价比的策略无疑最贴合小镇青年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差异的两级有了碰触的可能。
那个月薪只有3000元的工厂女工,跟坐在写字楼的都市白领打开的是同一部电视剧。她们同样追求精致和小资,但目光所及的店面如同路边摊一样拥挤灰暗。
直到名创优品的出现,一下子占领了这部分人群的真空地带。它既精致,又廉价,给予了这些囊中羞涩的小镇青年不一般的消费体验,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自然颇受青睐。
名创优品消费者体验报告显示,51%的消费者都是被超高性价比吸引来的。
其二,独特的供应商合作模式,形成名创优品的核心竞争力。
名创优品的商品价格这么低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传统零售行业中,产品出厂之后经过一层又一层的经销商,价格早已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而名创优品为了能降低商品价格,是这么做的:
首先,直接从供应商处定制商品,不经过任何分销环节,使得零售环节毛利率降至8-10%;
其次,规模化采购商品,降低采购成本;
再者,采取“买断制”,自负盈亏,并以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5天回款周期给供应商回款,增强信誉度,加大议价权。
此外,我们都调侃名创优品在山寨方面是一把好手,但有没有想过它的产品可能不算“山寨”呢?
据名创优品市场经理表示,他们推出的香水,其供应商其实是迪奥、香奈儿的供应商。他们推出的化妆品,其供应商则是雅诗兰黛的供应商。
名创优品的商品之所以价格低得出奇,品质还过得去,完全是因为这家公司懂得如何在供应商上下功夫。
其三,自建仓储配送中心,构建护城河。
事实上,类似名创优品这样的百货商店,因为需求量大,所以补货非常频繁,平均两天就要补货一次。
而且,全国足足有几千家名创优品,如果物流不及时,就会导致补货不及时、缺货等问题,进而推高成本,削弱竞争力,后果不堪设想。
名创优品的做法是在中国市场建立了8个仓储中心。供应商将产品发往指定仓库,名创优品再通过物流公司将仓库产品进行小批量统一配送。
这样能最大程度缩短了渠道距离,提高了物流效率。有数据显示,名创优品的周转周期仅为21天。
这么多实体店,为什么成功的是名创优品?背后自有其必然性。
有没有人想过,既然名创优品商品单价这么低,那它是怎么做到一年200亿营收的?
那就不得不提名创优品的加盟模式了。
公开资料显示,名创优品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10%是直营店,15%是合作店,75%是加盟店。
在跟加盟店的合作方面,名创优品简直是赚钱鬼才。
如果有人要加盟名创优品,需要缴纳三笔费用:每年8万的特许商标保证金,75万的货品保证金,2800元/平方米的装修预付款。因为名创优品规定店铺面积最少要在200平米,所以装修预付款至少要56万。
这三笔费用加起来,就达到了139万元。也就是说,名创优品每开一家加盟店,就至少可以赚139万元。
加盟费虽高昂,但名创优品会对门店进行全面托管运营,也就是从装修到店员的招聘再到店铺运营全都一手包办,加盟商只需要付铺租、工资和水电费,相当于躺着赚钱。这样的模式,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来加盟的。
按照75%的比例计算,名创优品现在拥有3150家加盟店。光加盟费,它就赚了4亿元。
此外,加盟商每天还要分享前日营业额的38%给名创优品。
叶国富称,在一线城市,名创优品做得好的门店,每天人流量可达2000人,按照客单价30元计算,一天的营业额就是6万元。6万元里面,名创优品可以赚到22800元。
按照一个月计算,名创优品可以获得68.4万元的收益。这个数字看起来可能比较小,但名创优品在全球的店铺数量为4200家。 算下来这个收益达到28亿。
尽管这只是理想模式中的收益,没有扣除掉额外的运营成本,但也足够惊人了。
仅仅通过加盟模式,名创优品就发了一笔横财。
名创优品更强大的地方在于,如果加盟商钱不够,它就会告诉加盟商,可以用门店资产和75万的保证金作为风险保障金,在名创优品关联的金融平台分利宝上进行贷款。
名创优品的招商经理曾向媒体表示,加盟三家以上店铺,就可以通过分利宝融资。
名创优品和分利宝的关联很深厚。天眼查显示,2016年之前,叶国富曾担任分利宝法人,后来退出。目前分利宝的最大股东是阿信金服李明焕,而李明焕与叶国富同时持有湖北哎呀呀工贸股份。
这个模式神奇在什么地方呢——加盟商通过分利宝借款,把钱给名创优品。到时候,还的钱表面上是给分利宝,但不排除又到了名创优品口袋的可能。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样一来,资金从分利宝即名创优品流出,途径加盟商,又回到名创优品身上。名创优品不仅不需要花什么钱,还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从数字上看,这个模式还是很成功的——分利宝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台累计交易总额已达58.92亿元。
你以为人家做的是零售生意,其实深水之下还隐藏着一个庞大的互金帝国。从赚钱这个角度来看,名创优品堪称奇才。
叶国富对于电商一直都比较抗拒。以下都是他曾说过的话:
“我感觉今天所有的企业都被马云吓坏了,好像不做电商、不做互联网都没有出路一样。”
“过去3-5年实体零售死了一大片,从2016年开始,未来3-5年,电商会死掉一大片。”
“电商‘先天不足’,新零售必定脱胎于实体。”
在他看来,线下性价比高的零售店完全有资格与电商一战。 这也导致名创优品这么多年来不太注重线上渠道的拓展,开店5年后才入驻天猫,去年底才做了一个小程序和服务号。
然而因为疫情,名创优品终于显露出了其脆弱的一面。今年1月份,名创优品业绩下滑30%。2月,名创优品一度关闭了国内50%的线下门店,业绩下滑95%。
线上渠道的不完善,导致名创优品陷入了销售困境。如此一来,就算嚣张如叶国富,最终也只能对电商说一句“真香”。
疫情期间,名创优品终于开始积极拥抱电商。
它推出了社交电商平台“名创优品员工内购”,靠着6年来积累下的几千万微信公众号粉丝做私域流量运营。
同时,他也开启了直播带货,甚至把叶国富本人请到了直播间。
并且,它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合作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并与顺丰合作推出“同城急送”服务,实现半个小时送货到家。
这一系列的举动,让名创优品实现了线上销售额300%的增长。
叶国富称之为一种新模式:“我们这种模式是不依托第三方平台,以自己的门店为基础,直接面向顾客的一种服务。这跟以往的电商或微商相比,具备较高的品牌信任度。它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加强我们线下会员的黏性,从而提升复购率。”
可见,电商和实体零售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反而是 相互补充 的关系。如果曾经创新的商业模式的红利逐渐消失,那么拥抱电商获取新的增长,实现线上下结合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从名创优品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它能够成功,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它做了零售本应该做的事情——产品低价、品质优秀。
细细环顾周围,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消费主义思潮大行其道的时代——哪个精致女孩不会拥有一整套口红?下午茶不来口星巴克像话吗?
而商品的包装和营销也越来越厉害——一杯奶茶卖30块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双球鞋可以卖到上万块的天价,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追求精品,愿意为品牌溢价和 情感 价值买单,奈何经济实力不足。为了实现消费主义的美梦,他们甚至愿意去还信用卡,甚至是网贷。
这是一个充满浮华的时代。
而只有名创优品,回归了商业的本质,让产品在优质的同时做到了低价。正视了这群年轻人的需求,让他们在享受低价的同时体验了一把品质生活。
这样的经验对于电商卖家来说同样有效。除了营销和包装,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好的打造爆款的方法,那就是性价比。
选品上,可以选择能够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中等质量的产品,如同“田忌赛马”一样给消费者制造惊喜;
定价上,可以让产品更有价格竞争力,以此获得更多的订单,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包装上,可以跟名创优品一样简化包装,极力控制成本。只要成本可控,价格稍微低一点也能够确保不错的利润率。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必胜之道其实还是优秀的性价比,就看谁能抓住机会了。
作者:电商君
J. 名创优品的渠道是如何改进的
具体情况如下:
1.名创优品作为新零售业的标杆企业,拥有庞大的线下消费群体,其新零售版图已布局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门店数达4749家,国内门店数2939家,海外门店数1810家。
2.如今,名创优品凭借品牌在线下积累的供应链、产品、行业及模式方面的优势,大力拓展线上业务,而这些优势也将进一步迁移至线上平台。
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内名创优品国内电商收入同比增长136%至近2亿元,电商及O2O业务合计贡献了集团总收入的12%。
名创优品CEO叶国富表示,将继续坚定推进全渠道战略,从私域流量运营、DTC能力建设、打造线上特色产品和改进智能算法等方面发力,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在全渠道的布局下,充分挖掘非线下渠道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伴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新消费品牌们围绕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快速崛起,引领了新的消费趋势。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对数字、文化、旅游等新型消费的追逐,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迭代升级。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具备培育世界级品牌的充足条件,谁能利用好这些有利因素,谁就很可能发展成世界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