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奪冠》這部電影的劇情怎麼樣主要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電影整體的劇情並沒有很突出,主要是講述的故事,本來就是眾人皆知的。電影本身過於注重情懷,導致其失去了體育的振奮和競技精神。電影主要講從1981年開始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三代教練、幾代女排人,歷經艱辛為了冠軍拼搏的故事。電影整體還算可以,加上有不少女排運動員上場,讓電影更有看點。
3、少了些體育精神體育精神充滿了刺激和激情,無論是什麼運動,看了都能振奮人心。個人感覺《奪冠》,就少了這一種精神。而且在劇情被大家熟知的情況下,陳可辛沒有進行節奏的調整,反倒把情懷放在了第一位,這樣不是很好。這也就註定了這部電影,評分不可能太高。
2. 一部電影是怎樣營銷的從哪些點切入
1、電影本身永遠是最先考慮的。
說到營銷,總不免有些所謂的成功學灌輸類似於」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營銷與產品無關」這樣的論調,從道德層面講,這是很可惡的。把不好的產品賣給人們享用這種事本身就不僅僅是忽悠那麼簡單,那是實實在在的危害消費者。所以,在談到電影營銷時,作為產品的電影本身,永遠都應該放在首先要考慮的位置。我們在做電影營銷時,第一步不是談怎麼做,預算多少,而是在簡短寒暄後直接看電影成片。認真看完之後,不管客戶講得如何,心中都已經有個標尺,好與壞先做判斷,然後再決定是否進行營銷推廣。在這一點上,金錢誘惑往往起到很大阻礙的作用,但為了對觀眾負責,我們基本上只選電影質量至少合格的做,這是原則,對觀眾負責,很重要。
2、選擇營銷平台,主要以新媒體為主。
由於無法和4A公司競爭,也不好和公共機構拼,傳統的預告片和廣告鋪蓋以及發布會等公關活動都不參與,專注於新媒體領域,以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網路平台為主陣地,展開創意策劃,執行營銷戰略。目前選擇的主要平台為新浪微博、微信、豆瓣小站以及部分論壇。這些被稱為新媒體的平台很適合主體觀影人群的接受品味。
3、研究電影本身,挑亮點和槽點。
你經常在微博微信上看到的某部電影的精彩片段、台詞、幕後故事等之類的,都是有經過精心挑選和策劃的。比如我們在挖掘出一部好萊塢大片中諸多富有哲理的台詞後,通過製作話題以及長微博,集聚所有打動人心的台詞,在微博上擴散傳播。在影響力沒有到位的時候,通過微博意見領袖的輔助發聲,迅速讓話題得到迅速擴散,實現大量的曝光,增加了電影曝光後,直接讓票房大幅提升。當然,也不局限於亮點,電影不是十全十美,必然有不足之處,把它揪出來,通過策劃以及完美的文案表現,將槽點製作成全民討論和吐槽對象,輔之以微博大號的協助推廣,形成廣泛傳播。總之,所有的料都圍繞電影本身挖掘,不管電影內容還是主創還是幕後甚至競品,有料就有聊,策劃和創意跟進後,進行平台傳播。
4、事件營銷熱點跟進,讓電影大面積亮相。
微博上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熱點事件,有正能量的有負能量的有無可奈何的有輕松搞笑的,這些熱點吸引著網友的眼球,是一個巨人。我們的工作就是巧妙的把自電影元素和熱點事件結合,站在巨人肩膀上。類似於郭美美這樣的娛樂事件,是電影最好結合的對象。站好位置取好角度後,積極參與到網友討論中,發出有特點的聲音,從而吸引眼球。實在沒有合適的事件結合時,那就創造事件,製造輿論討論。比如在推廣某大片時,同事模仿電影人物造型,形成有趣的模仿熱潮,再通過大號的助推,形成自製的微博熱點。
5、有節奏的配合電影上映和發行安排,藉助資源進行助推。
在關鍵節點,一定要配合電影整體的宣傳計劃,大量微博意見領袖和微博大帳號草根大號微博紅人等資源的運用,往往使營銷事半功倍,覆蓋粉絲比廣告位更具效果。
6、關於水軍和僵屍粉。
不是不用,但一定是有節操的使用,這是一種必需,微博和豆瓣等平台的屬性決定了某些策略的產生。當然,所有的前提都是電影本身質量過硬。如前所說,一切都要建立在電影本身。
先回答這么多吧,才疏學淺,資歷不深,不到位之處,請多拍磚指正!
【Ronnie Xiao的回答(5票)】:
我覺得電影營銷最有趣的地方在於營銷的產品本身,他是文化娛樂產品,但是他不同於類似唱片,書籍(不管是電子書亦或是實體書)或者影碟(影碟的營銷和電影營銷應該是區別開的)或者游戲,因為在影院看電影是一次性的消費,而上述的都還可以重復使用;同時他也不同於類似演唱會,話劇,音樂會或者戲曲等現場演出,因為除了首映會之外的多數演出都不具備在現場觀演所有的「看明星「或者是在演出同時你無法在其他演出場所看到的當下的專屬唯一性。
而電影產品一次性的消費特色,更讓購買沖動顯得重要,同時其中也暗藏著(只要把觀眾先騙進電影院,看過後悔不退票,錢也賺到的這種心態)。所以在做電影營銷的時候,就是要通過各種方式,將影片的賣點,關注度,話題性,粉絲效應(針對導演、原著和明星)以及優勢無限放大。
目前針對電影營銷的主要渠道無外乎傳統的預告片(但是預告片的播放媒介選擇很重要),一些片花和具備病毒效應的視頻(主要通過視頻和社交網站傳播),傳統的平媒以及戶外的平面宣傳(主要就是海報和各色物料),影片的首映會,合適的新聞點製造和媒體公關稿,通過負面新聞製造關注度(類似緋聞、不和、意外等)。隨著現在國內專業化影迷網站和電影網站的成熟(類似時光網、豆瓣),以及社交類網站產生的新型信息傳播方式,所謂口碑營銷(就是水軍)在現下的一段時間也將是各大片方需要攻克的重點,不過由於被開發過渡,目前口碑營銷的作用在網民群體里的引起的反抗效應也頗強。
3. 突破25億元在即,《美人魚》成為中國電影票房新冠軍,"平庸"如它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說起《美人魚》的冠軍之路,還是略有蹊蹺的。說內容,星爺真愛粉認為《美人魚》的笑料都是炒冷飯、吃老本;說營銷,「每個人都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的情懷梗太老了;講演員,主角不是葛大爺這種喜劇票房保障,而是連續塞給我們《惡棍天使》、《分手大師》兩部可怕作品的鄧超,但這樣一部看似滿是「漏洞」的電影剛剛成為了你國的票房第一。
那麼題型來了,豆瓣評分7.3,電影口碑兩邊倒的「平庸」電影,是如何成為了冠軍?#注意,這不是一篇表揚文,此現象略奇特,我們嘗試找找原因#
一、內容不夠,周星馳湊
周星馳的電影天生就會吸引關注,強烈的個人無厘頭風格讓周星馳電影自成一派、自成IP,具有票房號召力。有周星馳以往電影的質量做背書,因此《美人魚》在上映前就被人認定會成功,就像每個富二代一樣,成功是應該的、更容易的,失敗才奇怪。也因此,在《美人魚》發行前,和和影業、光線傳媒和龍騰藝都(北京)影視傳媒 便三家聯合與周星馳簽訂了16億-18億的票房保底協議。周星馳在《美人魚》的成功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與其說是《美人魚》拿了冠軍,不如說是周星馳拿了冠軍。
很多批評這部周星馳新作的人說《美人魚》在「吃老梗」,但成功的藝術家難道不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重復自己的藝術表現形式。對於《美人魚》的批評,更多的人是出於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和單純嫌棄一部爛片的感情有區別。所以,《美人魚》的爛,是相比於周星馳頂峰水平的爛,及格分的周星馳也會好過滿分的爛片導演,也會在電影院里收獲觀眾們發自內心的笑聲。
在主演的選擇上,即使鄧超用兩部電影刷爆了觀眾對他的電影好感度,但承受這些負面的更多是鄧超的導演身份。從他出道時的《少年天子》到去年的《烈日灼心》,鄧超的演技水平是被認可的,他是具有一定票房號召力的演技派演員。而從鄧超早期的《翠花,上酸菜》開始,鄧超就開始積極地展示他喜劇的一面,直到《奔跑吧,兄弟》與鄧超微博賬號的聯合作用下,他成功在觀眾心中又打上了「諧星」的標簽,這與《美人魚》對主演的要求的一致的。
此外,《美人魚》的電影時長耍了個小心機。《美人魚》時長93分鍾,比同檔130分鍾的《澳門風雲3》、120分鍾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都要短接近半小時。而美人魚》短出的這半個小時,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的排片空間,在有限的24小時內,《美人魚》有更多的播放次數。
二、尚未成熟的春節檔,有利於「拔大個」
關於檔期,《美人魚》佔到了兩個優勢,一是連續兩個票房高峰,二是同期競爭者太弱。
周星馳早在《西遊降魔篇》時就學會了把握春節檔的檔期優勢。《西遊降魔篇》於2013年2月10日大年初一上映,以5.3億的票房成績打敗了同期的《101次求婚》、《雲圖》,該片當年的戰況與今年春節檔十分相似:也是三部電影主要承擔票房壓力,其中一部獨大。此外,《美人魚》也經歷了《西遊降魔篇》一樣的二次票房峰值,情人節檔也嵌入到了春節檔之中,《美人魚》在情人節的當天表現甚至超過了自身的首映日票房。
不僅在春節檔、情人節檔期間,到現在為止,影院中仍沒有出現可以與《美人魚》相競爭的電影,即使老IP《卧虎藏龍》也不是對手。據影院工作人員透露,由於同期競爭匱乏,《美人魚》的排片一直高居不下,但隨著《葉問3》將在3月4日上映,院線自然會逐步減少《美人魚》的排片直至下檔,預計下檔前《美人魚》的票房將達到30億。
賀歲檔每年11月20日左右開始,一直被有野心的電影人視為必爭之地,所以大片扎堆的現象愈演愈烈。而相反,在賀歲檔後期的春節檔反而沒有過多的關注。回憶去年的春節檔,《天將雄獅》、《澳門風雲2》、《鍾馗伏魔:雪妖魔靈》、《爸爸去哪兒2》、《沖上雲霄》等片子上映,從一個正常的觀眾角度來說,這些都不是頂級電影,甚至是爛片。但即使這樣的片子,也能收獲數億票房成績,可以說是爛片最好的歸宿。
因此,優良的《美人魚》更有可能在爛片扎堆的檔期中脫穎而出,更何況今年連「扎堆」都未實現。同檔4.3分的《澳門風雲3》、5.7分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雖然不及《美人魚》表現優異,但票房也不差,為何爛電影會看中春節檔並優雅取勝?
我認為這大概是由於春節檔的電影廝殺氛圍尚未成氣候,大批的優秀電影早搶在賀歲檔上映,並消耗掉了全部票房潛力。因此結果就是賀歲檔好片扎堆,新年檔電影供應不足。這種結果主要是電影發展仍未跟上觀眾的觀影行為的轉變。
據《中國電影報》報道,中國電影春節檔變熱是從2013年左右開始的,這其中有院線發展的功勞,也有國人過年習俗由「打麻將」向現代娛樂消費過渡的功勞。從2013年至今,春節檔的電影中,口碑與票房雙收的電影寥寥,《西遊降魔篇》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在這樣一個前提下,《美人魚》的「周星馳」、「豆瓣評分7.3」在春節檔中顯得難能可貴,與同期電影比也是鶴立雞群。《西遊降魔篇》和《美人魚》的兩次春節檔成功,很有可能讓周星馳成為春節檔的招牌,就像當年同樣拍喜劇的馮小剛一樣,在賀歲檔創出了一片天。
三、再弱的營銷也好過沒有
《美人魚》為數不多的營銷事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家欠星爺一張電影票」,但這種營銷方式容易讓大眾陷入對星爺過去經典的回憶中,與新電影的聯系不大,缺少製造觀眾與新電影本身的互動。
而其他諸如「愛情是可以沖破所有界限的」、「環保」的營銷點就更難以讓人參與進來,畢竟跨物種「人魚戀」沒人經歷過,人與美人魚的愛情、環保糾葛都很難套用到現實的跨性別、跨年齡的愛情或者環保行為中來,難以令人產生共鳴。
但影響微弱也好過沒有。《美人魚》雖然沒有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營銷的成功,但起碼有營銷痕跡。而同期可以一拼的《澳門風雲3》和《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就更談不上營銷了,雖然年前《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有嫌疑製造了「六小齡童春晚被斃」的熱門事件,但這場事件的收益者是六小齡童或者是集體陷入回憶的網民,「三打」除了蒙受罵名哪還談得上促進票房。
四、選對了合作對象就成功了一半
電影拍好之後,宣發也是關鍵,據新浪娛樂報道,本次《美人魚》的發行方是成立於2013年的天津聯瑞影業有限公司,憑借成功發行《捉妖記》、《重返20歲》、《我的少女時代》成名;營銷團隊則是曾成功為《金陵十三釵》、《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時代》系列、《心花路放》、《道士下山》等電影做過營銷的北京麥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而和和影業則作為影片的出品及保底方為宣發活動提供資源管理與對接服務。
據和和影業董事長楊巍介紹:「周星馳先生及其星輝海外有限公司是此次宣發的總指揮及決策方,麥特文化作為營銷負責方,制定整體營銷策略,獲得星輝通過後,全程統籌並保障規劃執行;而電影全部發行工作,均由聯瑞影業規劃執行,和和影業負責宣發成本的支持管理以及各項資源渠道的服務對接,和和參股公司黑螞蟻影業負責商務渠道資源的合作對接以及衍生產品開發。」
在發行工作上,聯瑞影業負責全部發行工作的整體策略、規劃、計劃制定、調整及執行。中影、光線丶星美和四海聯盟作為聯合發行方,在項目整體發行上作為資源方協同開展相關發行工作。
《美人魚》的成功,對於成就它的每個環節上的元素都意義非常。
去年對於電影產業來說意義重大,全年總票房440億,華語電影開始進入專業化製作的時代。2016年票房被給予了600億的希望,任何作品的成功都對之後的電影人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就《美人魚》來說,即使不是全部正確,但在某些細節上,具有榜樣作用。
4. 影視作品常用的營銷策略有哪些
1. 開發布會
電影發布會可以說是宣傳標配,畢竟它可以一步到位集齊全國主流媒體。
2. 廣告營銷
前置廣告比起院線投放,性價比更高,還能有針對性地選擇在與電影的相關視頻前播放,算是把錢都花在了刀刃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僅僅做到「展示」,把預告片往上一放了事,還要發起行動——跳轉官方微博玩電影票抽獎、跳轉電影官網看完整預告片等等。盡可能讓每次展示都能實現轉化。
3. 事件營銷
而口耳相傳是最好的營銷,往往來源於一次成功的傳播事件。《權游》推廣他們新的一集劇集,在海灘放置了一個小房子那麼大的龍頭骨,看上去就像是從劇情里穿越到現實。看到這個場景,你會不想拍個照片發朋友圈呢?
4.新媒體社交平台加入你的推廣渠道
微博、各視頻網站是繞不開的,大平台雖然有強大的用戶基數,還可分一些給直播、短視頻。這樣做有助於形成「怎麼哪哪都看到,可能真的不錯?買票去看看」的心理。
5.讓劇中的角色走出屏幕
這是比較讓人迷糊的說法,大概意思就是讓影視劇里的人物進入「現實」。比如《後會無期》給馬達加斯加開微博,更早的《老爸老媽羅曼史》,巴尼還真的有個泡妞網站呢。
6. 明星、品牌聯合推廣
可口可樂有7.4億粉絲,是《007》粉絲數的30倍。於是《007:大破天幕殺機》上映時,就看見這倆頻繁地互相調戲了。大腿抱的好,吸粉吸的快。
7.主題曲營銷
請當紅的大明星演唱歌曲不在討論范圍,那種對電影的精神內核其實沒有太大體現,這些需要在前期就根據電影情節去溝通創造了,營銷工作負責讓更多人聽到,喜歡上歌曲。那到底是歌曲成就電影的多還是電影成就歌曲的多?
影視劇營銷不是件容易事,拋棄只有大預算才能幹大事的迷信。錢是必要的,但創意才是做營銷的核心。
5. 如何做電影營銷
坐電影一下,我看到了電影營銷基本上就是直接在這個網上發這個消息比如說各大平台網站還有嗯嗯,團購網站這些都發消息。
6. 《奪冠》票房破3億,已佔領電影票房高地,主旋律電影憑什麼
主旋律電影製作已經非常到位了,摒棄了空洞喊口號,用優秀的製作水準、敬業的演員以及能引起共鳴的典型榜樣去宣揚正能量。《我和我的祖國》是如此,《奪冠》等主旋律電影更是如此。
主旋律電影因為需要宣揚一種精神,如果做不好就容易成“喊口號”般空洞。為了避免,這些製作團隊就用了“以小見大”的創作手法,而且運用的十分得當,例如《我和我的祖國》。《奪冠》描寫了就是我國女排首獲三連冠的故事,用這一體育賽事上的勝利,即典型的家喻戶曉的典型事件,去映襯出我們祖國七十多年民眾風貌的轉變,傳達國富民強的主旋律。
7. 徐崢《奪冠》再獲好口碑,該怎樣才能贏得觀眾的尊重和喜愛
為獻禮祖國七十周年,《我和我的祖國》講述了七個故事,而其中熱度最高的竟是徐崢的《奪冠》。自從在電影《瘋狂的石頭》中嶄露頭角厚,無論是徐崢主演的電影作品,還是其導演的電影屢屢收獲好口碑,讓人贊嘆的同時也不禁思考什麼樣的電影才能贏得觀眾的尊重與喜愛。
用誠意做一部電影才是電影受歡迎的法寶所在。
8. 《奪冠》這部電影上映後的反響究竟如何
《奪冠》這部電影上映後,得到全國觀眾的贊賞。這是一部振奮人心的電影佳作。
脫看這部電影是由鞏俐、黃渤、彭於暢、吳剛等等以色列優秀的演員出演的一部關於中國女排從1980年到2016年的精彩瞬間,艱辛的努力過程以及中國女排至2016年的每一個輝煌時刻。這部影片的中心內容是去描述中國女排從1981年獲得世界冠軍,直至2016年這段時間里,他們不屈不撓,努力奮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實際上,從《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當中,我們就已經看到了中國女排獲得世界冠軍的一個精彩瞬間,而僅僅是那個瞬間就已經足夠讓許多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許多觀眾都感嘆於中國女排的奮斗精神。而如今專門為中國女排拍攝了這部奪冠的電影,實際上,這部電影在還沒有開始上映之前,就已經得到了許多影迷觀眾的滿滿期待,而在上映播出以後也算是眾望所歸,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
9. 《奪冠》上映7天票房僅3億,立意如此好的電影為何票房不高
關於《奪冠》票房不高的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劇情老套,新意不足。說實話《奪冠》剛上映的時候,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非常的高,我甚至一度認為它可以達到《戰狼》的高度,可是當我觀完之後,它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平平無奇,可以說無論是劇情還是台詞,它都沒有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說白了就是打著“女排精神”這幾個字在那裡平鋪直敘的演著。雖然看到最後也挺感動的,豆瓣評分以及網友評價也都不低,但是它就是不能帶起一波觀影熱潮,只能說可惜了。
三:年輕人不大喜歡這種情懷電影。有的時候不得不承認像《奪冠》這種大情懷的電影,確實不太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出現這種現象不能說年輕人不愛國,只能說年輕人的觀影理念和所喜歡的東西與大情懷電影有點格格不入。再加上年輕人又是觀影的主力軍,如此此消彼長,《奪冠》的票房自然不會很理想,但是話又說回來,有3億的票房已經很好了,不比慘淡的幾千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