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中葯營銷策略範本

中葯營銷策略範本

發布時間:2022-06-16 17:42:28

① 葯品營銷方案

參考一下這個吧
戰略細分,江中搶占兒童助消化用葯市場

前言

2003年底,江中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中公司)在對兒童助消化葯市場進行全面研究分析後,決定實施戰略細分,推出兒童裝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以對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日常助消化葯領導品牌)的兒童用葯市場進行防禦;

2004年中,上市前鋪貨、電視廣告片拍攝等市場准備工作基本完成;

2004年底,銷售額過2億元,並初步完成對兒童市場的防禦。

對於一個OTC(非處方葯)新品,面市半年,就在全國范圍全線飆紅,完成超過2億的銷售額。這樣一份成績,充分證明了實施戰略細分的強大威力。

本文記錄了從戰略細分的最初動機到決策直至實施的各個環節,其目的是希望通過這個案例的剖析,為其他企業決策者制定類似的細分戰略時提供借鑒和參考。

危機突現

2003年4月,山東省的百年老廠宏濟堂,在中央電視台六套等媒體,投放了神方牌小兒消食片的一條新廣告片,具體情節如下:

在一個電視廣告拍攝現場中,男主角從產品包裝瓶中,探出頭來,說「孩子不吃飯,請用消食片」,此時突然傳來導演的「cut(停),是小兒消食片」,於是男主角再演一遍「孩子不吃飯,請用小兒消食片」,接下來畫外音「神方牌小兒消食片,酸酸甜甜,科技百年,濟南宏濟堂制葯。」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此時的江中健胃消食片,橫跨成人、兒童助消化葯兩個市場。由於這兩個市場在消費者、競爭者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成人而言,江中健胃消食片主要解決「胃脹、腹脹」的問題,而對於兒童,則主要解決「孩子不吃飯」(兒童厭食)的問題,所以江中公司針對成人和兒童市場,分別進行不同的廣告訴求,其中針對兒童市場的廣告是「孩子不吃飯,請用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不難看出宏濟堂此次行動的用意——直接針對江中健胃消食片,細分其兒童市場。

江中公司對此極為重視,因為神方小兒消食片直接細分的兒童市場,是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核心市場之一,而江中健胃消食片又是江中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何況,作為山東的強勢地方品牌,選擇央視這樣一個全國性媒體,也體現了其欲進軍全國的企圖。不難想像,這條宣戰式的廣告片在江中公司上下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江中非常清楚,如果靜觀其變——讓我們再看看形勢如何發生,看看對手的行動是否奏效,或者看對手廣告還能維持多久這類的做法,將喪失寶貴的時機,因為一旦等到神方小兒消食片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第一印象,就如同堅固的堤防被撕開了一道口子,滔天洪水將破提而入。到時只怕江中健胃消食片想要補救都來不及,更遑論封鎖競爭了。因此,作為其戰略合作夥伴,江中第一時間委託成美公司展開專項研究,制定應對策略。

通過對江中信息部門提供的各類情報進行分析研究,很快,成美提交了題為《如何抵禦神方小兒消食片》的研究報告,其主旨是建議處於領導地位的江中健胃消食片,運用財力法則,實施封鎖競爭。江中公司依此方案進行了實施:在宏濟堂的大本營山東、安徽、河南等地,加大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推廣力度,其中電視廣告投放量增加到3倍,並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江中健胃消食片的「買一贈一」活動,以期通過綜合打壓其銷量,斷其現金流的方式阻止、阻止其向全國擴張。

同時,成美提出後續方案,建議江中公司藉此契機,主動細分市場,加快兒童專用助消化葯品的上市,趁兒童助消化葯市場的競爭尚不激烈,尚無競品占據消費者的心智,全力將新品推向全國市場,使自己成為兒童助消化葯這個新品類的代表品牌,從而鞏固其市場主導權。

未待江中全面出擊,神方小兒消食片很快偃旗息鼓了,這個突發事件來的突然,走得迅速,卻把江中健胃消食片要不要實施市場細分的問題,再一次提到了江中公司的議事日程上。

自行細分戰略屢次「難產」,為競品提供細分市場的機會

「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孫子

與其被競爭對手細分,不如自行細分」現今已成為大多數企業的共識。對於同時覆蓋成人、兒童助消化葯兩個細分市場的江中健胃消食片而言,由於這兩個市場的消費者、競爭者的情況不同,迫使江中公司在一個產品上,出現制定兩套競爭策略、實施兩套推廣方案,同一個產品卻拍攝兩條電視廣告片的尷尬局面。因此,「推出兒童助消化產品」,作為顧問公司的成美一直有此建議,而且也獲得江中公司部分人員,特別是市場部門的認同,早就不是一個新鮮話題。

但在執行上,江中內部對「自行細分」戰略的必要性存在諸多疑問,致使細分屢屢「難產」。

首先,從醫學專業角度來看,似乎沒有必要。江中健胃消食片的產品配方的主要成分如山楂、麥芽等,都是屬於「葯食兩用」的植物,安全綠色,治療范圍同時適用於成人及兒童兩個人群;

其次,江中公司內部認為,兒童助消化葯市場已經成熟,趨於穩定,其最大份額為江中健胃消食片所佔據,推出兒童助消化專用產品,是「從左口袋到右口袋」,搶奪的不過是江中健胃消食片自己的市場。在渠道、推廣等系列營銷成本成倍增長的同時,並不能使市場份額有大幅增長。

最後,江中健胃消食片過去並沒有遭遇過對手的側翼進攻,自主選擇這樣一種戰略,彷彿是為細分而細分,是否太教條主義了?

由於這些遲疑,同時存在競爭對手未必有如此敏捷的僥幸心理,江中公司遲遲未能推出兒童助消化葯品,而長期採取了一個產品覆蓋兩個細分片市場的戰略,從而為神方小兒消食片等競品提供了細分市場的機會。

神方小兒消食片的突襲,使江中公司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江中健胃消食片在兒童用葯市場的份額隨時可能失去,推出兒童助消化葯新品已是勢在必行。

任何一個企業,在決定進行細分戰略時,必須考慮兩個因素:細分市場的吸引力(市場大小、成長性、盈利率、低風險等),以及細分市場是否與公司的目標、資源相匹配。對於兒童助消化葯這個細分市場,江中公司一方面對兒童助消化葯市場的增長空間仍心存疑慮,另一方面是在江中2004年資金分配計劃案,未能預留給兒童新品足夠的資金。因此,江中公司沒有接受顧問公司提出的搶占消費者的「兒童助消化葯」品類定位的建議,而採用折中的辦法,將兒童新品的任務定義為,對江中健胃消食片「現有」兒童市場進行防禦,而不做大力度的推廣,只進行鋪貨和基本提示性廣告。

2003年底,在技術、生產等各部門的全力配合下,兒童裝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正式面市。山東神方牌小兒消食片的事件,至此方告一段落。

尋找利潤增長點,重提細分兒童市場

2004年初,江中市場部委託成美,作為專項課題,對「2004年江中健胃消食片的利潤增長點」進行研究。正是這項任務,成美的研究人員得以全面、深入地調查,徹底釐清了江中健胃消食片在消費者心智中的位置和認知,並糾正了江中公司 「兒童助消化葯市場增長有限」的錯誤認識。歷時近2個月的研究結果表明:

1、家長們缺乏「兒童助消化葯」可供選擇,擔心兒童用「成人葯品」有損健康,造成不用葯兒童的數量驚人,市場存在大量空白;
2、地方競品龐雜,多為「雜牌軍」,缺乏品牌壁壘的庇護,易於搶奪;
3、江中現有兒童用戶滿意度「虛高」,家長存在兒童用「成人葯品」的擔心,造成用葯量偏低,存在提升的空間。

營銷策劃方案範文怎麼寫

一、企業概述. 1
二、營銷環境分析. 2
(一) 目標市場. 2
(二)受眾群體分析回. 3
(三)競爭對手分析. 3
(四)阿迪達斯答SWOT分析:. 4
(五)消費者分析. 5
三、營銷策略. 5
(一)品牌定位. 5
(二)廣告目標策劃. 5
(三)消費市場策略. 5
(四)廣告計劃. 6
四、實施計劃. 6
(一)宣傳方式. 6
(二)宣傳時間. 7
五、效果評估. 7
六、費用預算. 7

③ 營銷策劃書格式範文

建議你這樣做:
一、宗旨。也就是你開展這次中葯產品市場營銷活動的意義,為什麼開展這次活動等。
二、前期准備。在整個中葯產營銷活動前,要先制定行動方案,安排好人員,調整好各部門的關系,並且要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
三、方案實施:
1、對中葯產市場進行分析。包括過去幾年中葯市場的總量、總額、不同地區的銷售;中葯產品過去幾年的價格、利潤、差額;主要競爭者,它的規模、目標、市場佔有略等 ;中葯產品的各個分銷渠道,各渠道的相對重要性等。
2、運用SWOT分析法(機會、威脅、優勢、劣勢)對中葯產品市場進行分析。
3、指出中葯產品市場面對的主要問題和對未來的主要假設。
4、設定中葯產品企業的目標,包括銷量、價位、鋪貨渠道等。
5、選擇營銷戰略。要注意考慮中葯企業的目標市場、核心定位、市場營銷組合、活動的預算等。
6、確定活動的方案。必須具體到時間、地點、人員安排、預算費用,要把各個環節都安排好,不能出錯。
7、對營銷活動進行管理、監督、控制。保證各個環節進度合理、花費明朗、人員安排合理。
四:活動總結。進行中葯產品市場營銷活動的效果評估,找出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對經驗要加以總結。

以上就是個人對重要產品市場營銷策劃的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④ 試用SWOT法分析我國中成葯出口歐美所面臨的國際環境,並提出相對的營銷策略。急求。。。。

s:今世天然葯物消費熱潮的興起
w:部分國內消費者的不認同,地域文化差異等
o:療效好,副作用低
t:質量穩定性,成分檢測難等問題。
營銷策略:進行市場細分後,針對市場目標的不同特點實行差異化營銷,制定相應的策略,從產品,價格渠道,促銷角度進行分析。
嘿嘿。

⑤ 用SWOT分析方法來分析我國中葯進入國際市場的優勢,劣勢,制定一個市場營銷策,可復制粘貼,可原創,

隨著全球回歸自然的潮流,疾病譜和醫療模式的改變,中葯日益受到世人的關注,市場需求日益增加。從國際中葯市場的現狀看,目前國際上中草葯市場的年銷售額約300億美元,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但我國的中葯卻僅占國際市場份額的3%~5%,且其中大部分為低附加值的中葯材,這與我國為中葯發源地的地位極不相稱。因此,如何使中葯邁出國門走向世界,變成我國真正有競爭優勢的支柱產業已成為我國中葯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為此,本文應用SWOT分析方法對我國中葯國際市場拓展的優勢-S(Strengths)和劣勢-W(Weaknesses)以及所處環境的機會-O(Opportunities)和威脅-T (Threats)進行分析,探尋相應的發展策略。

一、對我國中葯國際市場拓展的SWOT分析
優勢(S)分析
中葯產業是我國在國際上擁有潛在優勢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少數領域之一。我國中葯產業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結構完整的產業體系,以中葯農業為基礎、中葯工業為主體、中葯商業為樞紐和中葯知識產業為動力,相互支持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我國發展中葯和天然植物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不僅體現在我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天然葯物資源、獨到的中醫葯理論體系、數千年積累的臨床實踐經驗、豐厚的中醫葯文化底蘊、中醫葯人才優勢及政府對中醫葯的重視和支持等,而且還體現在中葯在慢性疾病、疑難病及一些西醫、西葯不能治療或療效不理想的難治性疾病的治療和保健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
劣勢(W)分析
目前,我國建立的中葯質量標准和質量控制體系還不完善,缺乏一系列完整的能被國際公認的質量標准和質量控制體系。同時又由於缺乏明確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檢測方法,重金屬含量、農葯殘留量、有毒物質含量嚴重超標以及包裝材料質量等問題,我國中葯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難以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
此外,我國中葯科技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很弱,傳統劑型仍占很大比例,新劑型應用相對較少,能夠形成規模效益的單個科技含量較高的新品種很少,單個品種和同類品種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這些都嚴重阻礙了我國中葯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進程。長期以來,我國中葯主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國際市場佔有率很低。
機會(O)分析
由於新的化學葯物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從化學合成物中發現新葯的成功率越來越低以及近年來化學葯物的毒副作用日益顯現、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存在,使人們開始把眼光投向傳統醫葯領域,中葯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國際社會對天然葯物的需求不斷增加。
我國已加入WTO,根據自由貿易協定,各成員間的關稅壁壘和人力限制將被取消,我國中葯可以憑借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價格優勢進入各國市場參與公平競爭,這為我國中葯產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而且,近年來,世界各國對中草葯產品法律法規的限制均有所松動,許多國家表現出對中葯不同程度的接受趨勢。中葯作為治療葯物已引起全世界醫葯界的重視和關注,並逐步為國際社會所接受。我國中葯正面臨著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契機。
威脅(T)分析
首先,中葯出口面臨著其他國家傳統葯物的有力競爭。我國的中醫葯僅為全世界諸多傳統醫葯學的一種,來自歐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亞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植物葯也同樣佔有一定的市場。目前,韓國的中葯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早已超過中國,而日本的「漢方葯」年生產總值已超過1000億日元,僅津村「順天堂」一年的產值就相當於我國中葯產品的年出口總額。除此之外,日本在新的植物葯制劑開發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如救心丸、牛黃清心丸、正露丸等,成功地打開並佔領了國際市場。
其次,跨國制葯企業已經實質性地進入了天然植物葯行業:一方面通過購並現有天然植物葯企業佔有市場;另一方面又加大研發投入,開發自己的天然植物葯產品,如葛蘭素史克(GSK)開發並推出了天然植物葯睡眠改善產品「Alluna Sleep」。
再次,我國中葯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淡薄。長期以來,我國對中葯的知識產權研究和重視不夠,許多中葯產品未申請專利,或作為商業機密進行保護,致使一些有價值的古方、驗方、祖傳秘方以及蒙葯、藏葯等特殊品種長期流落民間,有的甚至被一些發達國家的醫葯企業無償利用。以韓國為例,其利用我國傳統處方所開發的制劑,在國際醫葯市場的佔有率為10%,僅「牛黃清心丸」一個品種的產值就達0.7億美元,並在我國申請了「牛黃清心丸」的發明專利。

二、我國中葯國際市場拓展的對策建議
通過對中葯國際市場拓展的SWOT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時期中葯國際市場拓展有獨特的優勢,也有其劣勢,新的形勢下中葯國際市場的拓展充滿了機會,但也存在一定的威脅。我國中葯產業必須正確認識新形勢下國際市場拓展所面臨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做到利用優勢,克服劣勢,把握機會,化解威脅,只有這樣中葯才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在全球范圍內大力宣傳和普及中醫葯知識
中葯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的葯物,中葯要想真正走出國門,其前提條件是中醫葯知識在國內外的普及。為此,可以採取如下措施:加強與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交流和合作,定期舉辦中醫葯的學術研討和中醫葯博覽會,大力宣傳中醫葯;通過在國外開設中醫葯學校,傳播中醫葯文化和知識;通過在國外建立示範中醫院或名醫坐堂的中葯店,以醫帶葯。例如我國中葯行業的老字型大小同仁堂,通過海外開店、中醫坐診與銷售中葯相結合,給海外消費者一個直接了解中葯的環境,增強其對中葯的信任;中葯的療效反過來又提高了中醫葯在消費者心中的影響力。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在全球范圍內大力宣傳和普及中醫葯知識,讓世界了解中醫葯,從而為中葯國際市場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完善中葯的相關標准與規范並大力推進實施
應參照國際相關標准,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建立健全中葯安全性的保證體系,加強中葯質量控制技術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中葯種植(養殖)、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的標准和規范,從而保證中葯產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通過推行和實施《中葯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葯品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GLP)、《葯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GCP)、《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和《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等,規范中葯研究、開發、生產和流通過程,不斷提高中葯行業的標准化水平,逐步建立中葯標准產業鏈,為中葯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打下良好基礎。完善中葯的相關標准與規范並大力推進實施是實現我國中葯企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葯打人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加強中葯學基礎性研究並研製開發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新劑型
中葯本身具有其自身的復雜性,而在中葯配伍理論指導下形成的方劑更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上,尚無法闡明中葯的葯性理論、物質基礎、作用原理、配伍規律等,因而必須進一步加強中葯學的基礎性研究。通過基礎性研究使上述問題得到解決,加強中葯的科技含量,保證中葯療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我國政府應大力支持中葯基礎性研究的科研課題,用科學證明中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劑型開發方面,應突破中葯就是「丸、散、膏、丹、湯」的傳統中葯製作方法和觀念,向高效、優質、安全、穩定的「三效」(高效、速效、長效)、「三小」(劑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貯存、攜帶、服用方便)的現代化劑型發展。既要保留葯材的質、氣、味,滿足中醫辨證論治、隨症加減的需要,也要符合現代葯品使用的趨勢,努力向小丸、微丸、口服液、膠囊、軟膠囊等方向改進,嘗試中葯緩控釋制劑的研究,並注意改善外觀包裝,使之更易被國際市場接受。
提高中葯國際市場營銷水平
中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開展國際市場營銷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資、對外合作和出口葯品等3大類。中葯進入國際市場,面臨的不僅是消費群體和競爭市場的變化,中葯被納入的監督管理體系也發生了變化。無論中葯是以葯品身份還是以食品身份進入國際市場,均要做到符合進口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因此,企業要重視研究各個國家關於中草葯產品、食品及保健品等的法律、法規,結合自己產品條件和特點,找准目標市場,明確市場定位,分種類、分檔次,採取恰當的方式進入國際市場。
又由於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存在較大的社會文化差異,各國對中草葯的需求不盡相同,企業必須重視對國際目標市場的調研,真正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開發適宜的中葯品種及包裝,然後再選擇有效的經銷渠道和促銷方式打入國際市場。在中葯走向國際市場的進程中,尤其應充分發揮中葯在慢性疾病、疑難病及一些西醫、西葯不能治療或療效不理想的難治性疾病的治療和保健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
此外,為盡快進入國外市場,那些已經走出去的中葯企業可以考慮收購或者並購中國以外國家或地區的現有葯品批發企業或葯廠,利用他們已經建立的市場銷售渠道和營銷經驗把傳統中葯打入國際主流傳統葯品市場。
增強中葯企業國際競爭力
目前,我國中葯企業規模較小,缺乏和世界上大的跨國醫葯公司競爭的實力。針對我國中葯企業目前的狀況,可以通過兼並、收購、聯合等方式組建一些可參與國際競爭的大型中葯企業集團,發展規模經濟;引導中小型企業走專業化分工或集約化生產的道路,從而增強我國中葯企業的競爭力。考慮到開發國際市場的高風險性,企業間聯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和分擔風險,充分利用各自的生產、營銷網路等優勢,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另外,在天然植物葯方興未艾的國際大背景下,推動國際天然植物葯市場迅速成長對我國與歐美日等國有著共同的利益,因此可以採取中外聯盟合作的方式。我國中葯出口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參與國際競爭方面又存在明顯的不足,在相互競爭的同時,優勢互補、聯盟合作對中外雙方均有現實的意義。中外聯盟合作戰略是我國中葯出口企業在當前環境下迅速壯大實力,盡快走向國際市場的現實途徑,也是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的必然選擇。
加強中葯知識產權保護
有效地保護中葯知識產權是促進中葯現代化、國際化的重要保障。醫葯產業的特點之一是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高度依賴,知識產權保護是發展中葯產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重中之重。面對復雜的國際醫葯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嚴峻挑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中葯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中葯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使中葯走出國門,必須重視國際知識產權研究,收集、研究、掌握國際上有關中葯(植物葯)相關信息和動態,在世界范圍內積極進行專利申請和中葯的商標注冊,使更多的中葯產品獲取馳名商標,成為知名品牌,進而在國際市場上佔有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⑥ 急需葯品企業在經濟危機中的營銷策略論文及相關資料

(一)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醫葯出口波動較大

11月份,我國醫葯產品出口單月同比增幅由10月份的32.9%陡降至5.4%,環比增幅從9月份開始呈現負增長,與10月份相比,11月份環比增幅下降6.2%。奧運會後,我國醫葯產品出口訂單明顯減少。造成訂單減少的原因,一是奧運會前因環保控制、危險品限運等原因,市場普遍預計原料葯供應偏緊,客戶大量囤貨,奧運會後需要一段時間消化,以至訂單減少;二是上半年原材料大幅漲價,勞動力、能源成本大幅增加,引起產品出口價格上漲過快,下半年隨著石油等原材料大幅降價,市場觀望氣氛較濃,等待出口產品價格的回調;三是金融危機造成的資金緊張、貨幣貶值影響了部分客戶的購買力和儲備數量,這也造成短期內出口訂單的明顯下降。

進入12月份,醫葯產品出口增勢重新恢復,與2007年同期比較,除西葯原料、中葯材及飲片持平外,其餘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

(二)中葯材價格上漲,中成葯盈利壓力較大

2006年以來,中葯材原料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對下游的中成葯行業形成很大的成本壓力,導致中成葯行業出現效益增長明顯落後於產值增長的不利局面。2008年11月開始中葯材價格開始回落,中成葯的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但在整體農副產品價格上漲的背景下,中葯材價格的走低,有可能會影響到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中葯材的供應。

(三)影響行業發展的結構性問題日益突出

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創新能力弱,自主創新和高附加值產品匱乏。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國際競爭力不強,環境污染嚴重、能源消耗大等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日益突出。產業集中度低,贏利能力不強。多、小、散、低的局面尚未徹底改變,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程度不高,大型企業僅佔全部企業數量1.83%。內資企業佔全部企業數量80%,利潤總額只佔全行業的61.86, 贏利能力明顯低於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

2009年發展趨勢

2009年,在新一輪醫葯衛生體制深化改革推動下,國內醫葯市場需求依然旺盛,拉動醫葯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變,醫葯行業仍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但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醫葯出口面臨挑戰。

(一)產銷繼續較快增長

國內市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的不斷擴大,在即將出台的新一輪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推動下,國內醫葯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為我國醫葯行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

盡管受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由於醫葯市場的剛性需求較大,2009年全球醫葯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對我國醫葯產品的需求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我國在國際市場上佔有較大份額的優勢產品在短期內不會被其他國家的產品所替代。預計,2009年2月份以後醫葯出口訂單會進一步恢復,因2008年上半年醫葯出口增幅較大,2009年上半年出口額同比有可能下降,考慮到國際市場的發展和對我國醫葯產品需求不會發生大的改變,以及我國應對金融危機,促進出口發展政策的實施,全年醫葯產品出口增幅能夠保持在15%以上水平。

綜合以上分析,預計,2009年我國醫葯行業生產、銷售有望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產銷增長率將保持在20%左右。

(二)效益水平在調整中保持較快增長

隨著《葯品注冊管理辦法》、《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等醫葯政策和標準的提高,行業優勝劣汰的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加速產業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在實施醫葯技術改造專項,加快醫葯行業結構調整,適時提高出口商品的退稅率等產業政策的積極推動下, 2009年我國醫葯行業效益增幅預計為20%。
http://www.ocn.com.cn/market/200902/yiyaolingshoushichang101431.htm
隨著經濟的增長,中國消費者對健康消費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這帶來了中國醫葯行業的增長空間。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人均中西用葯加起來還不到世界人均量的1/4,而且我國用葯水平還處於低層次,醫葯零售市場的潛在需求是龐大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中國消費者他們的健康意識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自從2003年「非典」之後,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的中國居民健康風險監測系統里發現,在過去一年當中,有六成的消費者都閱讀過自我保健的書籍,比如這兩年《人體使用手冊》《求醫不如求己》都成為了暢銷書,原因在於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自我健康問題,而且希望自己去思考健康問題和解決健康問題。

第二,還有很多消費者的醫療服務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對於每一個消費者來說,不管你提供的是什麼樣的醫療服務,不管醫院是什麼樣的,葯店是什麼樣的,消費者都會有一個成本和效果的權衡,所以消費者去醫院的目的在今天和過去相比已經有非常大的差別。以一個常見的胃病舉例,調查發現,在胃病患者里,有接近70%的消費者沒有去過醫院,為什麼他不去醫院,是因為去醫院醫生會開比較貴的葯,因此不如自己想辦法;而去醫院的人,34%的人只是去請醫生做一個診斷,看是否嚴重,很多消費者在醫生診斷後不一定會在醫院按照醫生的要求買葯,而是會去葯店買葯,或者他會去選擇他認為合適的葯品,而不見得一定要找醫生,就意味著醫葯的零售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

⑦ 葯品策劃書怎麼寫啊(最好有範文)

紅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戰略 ——本案例受邀《哈佛商業評論》整理,
刊於其中文版2004年11月號 品牌釋名 涼茶是廣東、廣西地區的一種由中草葯熬制,具有清熱去濕等功效的「葯茶」。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葯茶王」之稱。到了近代,王老吉涼茶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紀50年代初由於政治原因,王老吉涼茶鋪分成兩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王老吉涼茶顆粒(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品牌為王氏後人所注冊。加多寶是位於東莞的一家港資公司,經王老吉葯業特許,由香港王氏後人提供配方,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生產、經營王老吉牌罐裝涼茶(食字型大小)。背景 2002年以前,從表面看,紅色罐裝王老吉(以下簡稱「紅罐王老吉」)是一個活得很不錯的品牌,在廣東、浙南地區銷量穩定,盈利狀況良好,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群,紅罐王老吉飲料的銷售業績連續幾年維持在1億多元。發展到這個規模後,加多寶的管理層發現,要把企業做大,要走向全國,就必須克服一連串的問題,甚至原本的一些優勢也成為困擾企業繼續成長的障礙。

而所有困擾中,最核心的問題是企業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難題——紅罐王老吉當「涼茶」賣,還是當「飲料」賣? 現實難題表現一:廣東、浙南消費者對紅罐王老吉認知混亂。 在廣東,傳統涼茶(如顆粒沖劑、自家煲制、涼茶鋪煲制等)因下火功效顯著,消費者普遍當成「葯」服用,無需也不能經常飲用。而「王老吉」這個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品牌就是涼茶的代稱,可謂說起涼茶想到王老吉,說起王老吉就想到涼茶。因此,紅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並不能很順利地讓廣東人接受它作為一種可以經常飲用的飲料,銷量大大受限。

另一個方面,加多寶生產的紅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後人,是經國家審核批準的食字型大小產品,其氣味、顏色、包裝都與廣東消費者觀念中的傳統涼茶有很大區別,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國「良葯苦口」的傳統觀念,消費者自然感覺其「降火」葯力不足,當產生「下火」需求時,不如到涼茶鋪購買,或自家煎煮。所以對消費者來說,在最講究「功效」的涼茶中,它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廣東區域,紅罐王老吉擁有涼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卻長著一副飲料化的面孔,讓消費者覺得「它好像是涼茶,又好像是飲料」,陷入認知混亂之中。

而在加多寶的另一個主要銷售區域浙南,主要是溫州、台州、麗水三地,消費者將「紅罐王老吉」與康師傅茶、旺仔牛奶等飲料相提並論,沒有不適合長期飲用的禁忌。加之當地在外華人眾多,經他們的引導帶動,紅罐王老吉很快成為當地最暢銷的產品。企業擔心,紅罐王老吉可能會成為來去匆匆的時尚,如同當年在浙南紅極一時的椰樹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時髦產品替代,一夜之間在大街小巷上消失的乾乾凈凈。

面對消費者這些混亂的認知,企業急需通過廣告提供一個強勢的引導,明確紅罐王老吉的核心價值,並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

現實難題表現二:紅罐王老吉無法走出廣東、浙南。

在兩廣以外,人們並沒有涼茶的概念,甚至在調查中頻頻出現「涼茶就是涼白開」、「我們不喝涼的茶水,泡熱茶」這些看法。教育涼茶概念顯然費用驚人。而且,內地的消費者「降火」的需求已經被填補,他們大多是通過服用牛黃解毒片之類的葯物來解決。

做涼茶困難重重,做飲料同樣危機四伏。如果放眼整個飲料行業,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以康師傅、統一為代表的茶飲料、果汁飲料更是處在難以撼動的市場領先地位。

而且,紅罐王老吉以「金銀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葯味,對口味至上的飲料而言,的確存在不小的障礙,加之紅罐王老吉3.5元的零售價,如果加多寶不能使紅罐王老吉和競爭對手區分開來,它就永遠走不出飲料行業「列強」的陰影。這就使紅罐王老吉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兩地,也無法在全國范圍推廣。

現實難題表現三:推廣概念模糊。

如果用「涼茶」概念來推廣,加多寶公司擔心其銷量將受到限制,但作為「飲料」推廣又沒有找到合適的區隔,因此,在廣告宣傳上不得不模稜兩可。很多人都見過這樣一條廣告: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為了打開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斷蹭冰箱門。廣告語是「健康家庭,永遠相伴」。顯然這個廣告並不能夠體現紅罐王老吉的獨特價值。

在紅罐王老吉前幾年的推廣中,消費者不知道為什麼要買它,企業也不知道怎麼去賣它。在這樣的狀態下紅罐王老吉居然還平平安安地度過了好幾年。出現這種現象,外在的原因是中國市場還不成熟,存在著許多市場空白;內在的原因是這個產品本身具有一種不可替代性,剛好能夠填補這個位置。在中國,容許這樣一批中小企業糊里糊塗地賺得盆滿缽滿。但在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企業要想做大,就必須搞清楚一個問題:消費者為什麼買我的產品?

重新定位

2002年年底,加多寶找到成美營銷顧問公司(以下簡稱「成美」),初衷是想為紅罐王老吉拍一條以贊助奧運會為主題的廣告片,要以「體育、健康」的口號來進行宣傳,以期推動銷售。 成美經初步研究後發現,紅罐王老吉的銷售問題不是通過簡單的拍廣告可以解決的——這種問題目前在中國企業中特別典型:一遇到銷量受阻,最常採取的措施就是對廣告片動手術,要麼改得面目全非,要麼趕快搞出一條「大創意」的新廣告——紅罐王老吉銷售問題首要解決的是品牌定位。

紅罐王老吉雖然銷售了7年,其品牌卻從未經過系統、嚴謹的定位,企業都無法回答紅罐王老吉究竟是什麼,消費者就更不用說了,完全不清楚為什麼要買它——這是紅罐王老吉缺乏品牌定位所致。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拍什麼樣「有創意」的廣告片都無濟於事。正如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所說:一個廣告運動的效果更多的是取決於你產品的定位,而不是你怎樣寫廣告(創意)。經一輪深入溝通後,加多寶公司最後接受了建議,決定暫停拍廣告片,委託成美先對紅罐王老吉進行品牌定位。

按常規做法,品牌的建立都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基礎展開,因而大家的結論與做法亦大同小異,所以僅僅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並不能讓紅罐王老吉形成差異。而品牌定位的制定,是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通過了解消費者認知,提出與競爭者不同的主張。

又因為消費者的認知幾乎不可改變,所以品牌定位只能順應消費者的認知而不能與之沖突。如果人們心目中對紅罐王老吉有了明確的看法,最好不要去嘗試冒犯或挑戰。就像消費者認為茅台不可能是一個好的「啤酒」一樣。所以,紅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不能與廣東、浙南消費者的現有認知發生沖突,才可能穩定現有銷量,為企業創造生存以及擴張的機會。

為了了解消費者的認知,成美的研究人員一方面研究紅罐王老吉、競爭者傳播的信息,另一方面,與加多寶內部、經銷商、零售商進行大量訪談,完成上述工作後,聘請市場調查公司對王老吉現有用戶進行調查。以此基礎,研究人員進行綜合分析,釐清紅罐王老吉在消費者心智中的位置——即在哪個細分市場中參與競爭。

在研究中發現,廣東的消費者飲用紅罐王老吉主要在燒烤、登山等場合。其原因不外乎「吃燒烤容易上火,喝一罐先預防一下」、「可能會上火,但這時候沒有必要吃牛黃解毒片」。

而在浙南,飲用場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會、家庭」。在對當地飲食文化的了解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該地區消費者對於「上火」的擔憂比廣東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消費者座談會桌上的話梅蜜餞、可口可樂都被說成了「會上火」的危險品而無人問津。(後面的跟進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發現可樂在溫州等地銷售始終低落,最後兩樂幾乎放棄了該市場,一般都不進行廣告投放。)而他們對紅罐王老吉的評價是「不會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會引起上火」。這些觀念可能並沒有科學依據,但這就是浙南消費者頭腦中的觀念,這是研究需要關注的「唯一的事實」。

消費者的這些認知和購買消費行為均表明,消費者對紅罐王老吉並無「治療」要求,而是作為一個功能飲料購買,購買紅罐王老吉的真實動機是用於「預防上火」,如希望在品嘗燒烤時減少上火情況發生等,真正上火以後可能會採用葯物,如牛黃解毒片、傳統涼茶類治療。

再進一步研究消費者對競爭對手的看法,則發現紅罐王老吉的直接競爭對手,如菊花茶、清涼茶等由於缺乏品牌推廣,僅僅是低價滲透市場,並未占據「預防上火的飲料」的定位。而可樂、茶飲料、果汁飲料、水等明顯不具備「預防上火」的功能,僅僅是間接的競爭。

同時,任何一個品牌定位的成立,都必須是該品牌最有能力占據的,即有據可依。如可口可樂說「正宗的可樂」,是因為它就是可樂的發明者,研究人員對於企業、產品自身在消費者心智中的認知進行了研究 ,結果表明,紅罐王老吉的「涼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葯配方、175年的歷史等,顯然是有能力占據「預防上火的飲料」這一定位。

由於「預防上火」是消費者購買紅罐王老吉的真實動機,自然有利於鞏固加強原有市場。而能否滿足企業對於新定位「進軍全國市場」的期望,則成為研究的下一步工作。通過二手資料、專家訪談等研究表明,中國幾千年的中醫概念「清熱祛火」在全國廣為普及,「上火」的概念也在各地深入人心,這就使紅罐王老吉突破了涼茶概念的地域局限。研究人員認為:「做好了這個宣傳概念的轉移,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紅罐王老吉就能活下去。」

至此,品牌定位的研究基本完成。在研究一個多月後,成美向加多寶提交了品牌定位研究報告,首先明確紅罐王老吉是在「飲料」行業中競爭,競爭對手應是其他飲料;其品牌定位——「預防上火的飲料」,獨特的價值在於——喝紅罐王老吉能預防上火,讓消費者無憂地盡情享受生活:吃煎炸、香辣美食,燒烤,通宵達旦看足球…… 這樣定位紅罐王老吉,是從現實格局通盤考慮,主要益處有四:

其一,利於紅罐王老吉走出廣東、浙南

由於「上火」是一個全國普遍性的中醫概念,而不再像「涼茶」那樣局限於兩廣地區,這就為紅罐王老吉走向全國徹底掃除了障礙。

其二,避免紅罐王老吉與國內外飲料巨頭直接競爭,形成獨特區隔

其三,成功地將紅罐王老吉產品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淡淡的中葯味,成功轉變為「預防上火」的有力支撐;

·3.5元的零售價格,因為「預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

·「王老吉」的品牌名、悠久的歷史,成為預防上火「正宗」的有力的支撐。

其四,利於加多寶企業與國內王老吉葯業合作

正由於加多寶的紅罐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飲料,區別於王老吉葯業的「葯品」,因此能更好促成兩家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兩家企業共同出資拍攝一部講述王老吉涼茶創始人行醫的電視連續劇《嶺南葯俠》。

成美在提交的報告中還提出,由於在消費者的認知中,飲食是上火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辛辣」、「煎炸」飲食,因此建議在維護原有的銷售渠道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開拓餐飲渠道,在一批酒樓打造旗艦店的形象。重點選擇在湘菜館、川菜館、火鍋店、燒烤場等。

憑借在飲料市場豐富經驗和敏銳的市場直覺,加多寶董事長陳鴻道當場拍板,全部接受該報告的建議,決定立即根據品牌定位對紅罐王老吉展開全面推廣。

「開創新品類」永遠是品牌定位的首選。一個品牌如若能夠將自己定位為與強勢對手所不同的選擇,其廣告只要傳達出新品類信息就行了,而效果往往是驚人的。紅罐王老吉作為第一個預防上火的飲料推向市場,使人們通過它知道和接受了這種新飲料,最終紅罐王老吉就會成為預防上火的飲料的代表,隨著品類的成長,自然擁有最大的收益。

確立了紅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就明確了營銷推廣的方向,也確立了廣告的標准,所有的傳播活動就都有了評估的標准,所有的營銷努力都將遵循這一標准,從而確保每一次的推廣,在促進銷售的同時,都對品牌價值(定位)進行積累。

這時候才可以開始廣告創意,拍廣告片。

品牌定位的推廣

明確了品牌要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什麼定位,接下來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廣品牌,讓它真正地進入人心,讓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定位,從而持久、有力地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緊接著,成美為紅罐王老吉確定了推廣主題「怕上火,喝王老吉」,在傳播上盡量凸現紅罐王老吉作為飲料的性質。在第一階段的廣告宣傳中,紅罐王老吉都以輕松、歡快、健康的形象出現,避免出現對症下葯式的負面訴求,從而把紅罐王老吉和「傳統涼茶」區分開來。

為更好地喚起消費者的需求,電視廣告選用了消費者認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個場景:吃火鍋、通宵看球、吃油炸食品薯條、燒烤和夏日陽光浴,畫面中人們在開心享受上述活動的同時,紛紛暢飲紅罐王老吉。結合時尚、動感十足的廣告歌反復吟唱「不用害怕什麼,盡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費者在吃火鍋、燒烤時,自然聯想到紅罐王老吉,從而促成購買。 (影視廣告) 紅罐王老吉的電視媒體選擇主要鎖定覆蓋全國的中央電視台,並結合原有銷售區域(廣東、浙南)的強勢地方媒體,在2003年短短幾個月,一舉投入4000多萬元廣告費,銷量立竿見影,得到迅速提升。同年11月,企業乘勝追擊,再斥巨資購買了中央電視台2004年黃金廣告時段。正是這種疾風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證了紅罐王老吉在短期內迅速進入人們的頭腦,給人們一個深刻的印象,並迅速紅遍全國大江南北。

2003年初,企業用於紅罐王老吉推廣的總預算僅1000萬元,這是根據2002年的實際銷量來劃撥的。紅罐王老吉當時的銷售主要集中在深圳、東莞和浙南這三個區域,因此投放量相對充足。隨著定位廣告的第一輪投放,銷量迅速上升,給企業極大的信心,於是不斷追加推廣費用,滾動發展。到2003年底,僅廣告投放累計超過4000萬元(不包括購買2004年中央台廣告時段的費用),年銷量達到了6億元——這種量力而行、滾動發展的模式非常適合國內許多志在全國市場,但力量暫時不足的企業。(戶外廣告) 在地面推廣上,除了強調傳統渠道的POP廣告外,還配合餐飲新渠道的開拓,為餐飲渠道設計布置了大量終端物料,如設計製作了電子顯示屏、燈籠等餐飲場所樂於接受的實用物品,免費贈送。在傳播內容選擇上,充分考慮終端廣告應直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將產品包裝作為主要視覺元素,集中宣傳一個信息:「怕上火,喝王老吉飲料。」餐飲場所的現場提示,最有效地配合了電視廣告。正是這種針對性的推廣,消費者對紅罐王老吉「是什麼」、「有什麼用」有了更強、更直觀的認知。目前餐飲渠道業已成為紅罐王老吉的重要銷售傳播渠道之一。 ( 廣告物料) 在頻頻的消費者促銷活動中,同樣是圍繞著「怕上火,喝王老吉」這一主題進行。如在一次促銷活動中,加多寶公司舉行了「炎夏消暑王老吉,綠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動。消費者刮中「炎夏消暑王老吉」字樣,可獲得當地避暑勝地門票兩張,並可在當地渡假村免費住宿兩天。這樣的促銷,既達到了即時促銷的目的,又有力地支持鞏固了紅罐王老吉「預防上火的飲料」的品牌定位。 ( 王老吉溫州「學子情」活動) 同時,在針對中間商的促銷活動中,加多寶除了繼續鞏固傳統渠道的「加多寶銷售精英俱樂部」外,還充分考慮了如何加強餐飲渠道的開拓與控制,推行「火鍋店鋪市」與「合作酒店」的計劃,選擇主要的火鍋店、酒樓作為「王老吉誠意合作店」,投入資金與他們共同進行節假日的促銷活動。由於給商家提供了實惠的利益,因此紅罐王老吉迅速進入餐飲渠道,成為主要推薦飲品。 (廣告物料) 這種大張旗鼓、訴求直觀明確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運動,直擊消費者需求,及時迅速地拉動了銷售;同時,隨著品牌推廣的進行,消費者的認知不斷加強,逐漸為品牌建立起獨特而長期的定位——真正建立起品牌。

推廣效果

紅罐王老吉成功的品牌定位和傳播,給這個有175年歷史的、帶有濃厚嶺南特色的產品帶來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4倍,由2002年的1億多元猛增至6億元,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出廣東,2004年,盡管企業不斷擴大產能,但仍供不應求,訂單如雪片般紛至踏來,全年銷量突破10億元,以後幾年持續高速增長,2008年銷量突破100億元大關。

結語

紅罐王老吉能取得巨大成功,總結起來,以下幾個方面是加多寶公司成功的關鍵所在:
· 為紅罐王老吉品牌准確定位;
· 廣告對品牌定位傳播到位,這主要有兩點:
廣告表達准確;
投放量足夠,確保品牌定位進入消費者心智。
· 企業決策人准確的判斷力和果敢的決策力;
· 優秀的執行力,渠道控制力強;
· 量力而行,滾動發展,在區域內確保市場推廣力度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附錄:王老吉相關數據

附錄一:王老吉飲料歷年銷量

2002年 1.8億元
2003年 6億元
2004年 14.3億元
2005年 25億元(含盒裝)
2006年 近40億元(含盒裝)
2007年 近90億元(含盒裝)
2008年 近120億元(含盒裝)

附錄二:加多寶公司歷年建廠的投資

1995年,加多寶公司成立,在廣東東莞長安鎮投資建廠,一期投資金額2000萬美元。
1999年,在廣東東莞長安鎮投資擴建二期,投資金額3000萬美元。
2003年,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3000萬美元。
2004年,在浙江紹興袍江工業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2500萬美元。
2005年,在福建石獅市祥藝鎮投資建廠,投資金額3000萬美元。
2006年,在廣東南沙開發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1億美元。
2007年,在浙江杭州下沙經濟開發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約2500萬美元。
在湖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廠,投資金額9980萬美元。

⑧ 關於中葯的一些海外營銷策略

首先這個葯品是否在國外合法,被當地政府承認是個問題。這個你需要咨詢下相關的專業人士啊,比如法國的一些醫療法規之類的。也可以借鑒一下同仁堂的經驗。
首先推廣的產品我覺得以葯物組成簡單,葯性平和,應用廣泛而且安全的。比如江中健胃消食片

⑨ 中葯學畢業論文範文

我所要來研究的課題是「中國源醫葯批發企業現狀與發展」。對一個醫葯批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葯品的來源和銷售,每個醫葯企業都有固定的供應商和一定的營銷手段,葯品的供應需要醫葯物流的支持,而銷售呢,就需要醫葯銷售的支持,所以醫葯批發企業的現狀與發展,是隨著醫葯物流和醫葯銷售而走的。 然而,在進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慢慢的對企業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一個醫葯批發企業如果想做大做好,就要運用網路,建立醫葯電子商務,這樣醫葯批發企業才會有更好的發展。最後,我根據自己的個人看法,對醫葯批發企業的發展趨勢做了幾點歸納, 本次我要做的課題的目的和意義是:隨著醫葯行業的發展,醫葯批發企業也孕育而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醫葯批發企業又是葯廠與醫院、葯店的連接線,所以,醫葯批發企業的現狀和發展再醫葯行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時,本次所做的課題,讓我深刻地了解了醫葯批發企業現狀與發展。使我對醫葯批發企業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同時對我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⑩ 求醫葯市場營銷論文一篇,1500字左右的。

作為醫葯產業價值鏈上的重要一環,葯品營銷總是那麼令營銷人振奮的話題,由於歷史因素它「銷聲匿跡」了幾十年,但在獲得「解放」後,它的能量終於瘋狂釋放,以致又步入了「過度」的境地。
遠去的時代背影
對於七十年代之後出生的人來說,計劃經濟的年代或許沒有什麼印象了,但對於那些曾經在那個代里從事葯品購銷的人而言,深深打上了時代烙印的葯品購銷、價格制定、經營模式、調撥方法等等,相信還不會從記憶中抹去,也很難抹去,雖然時光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甚至半個世紀。
計劃經濟年代的葯品銷售根本談不上「營銷」,而僅僅是一種「購銷」,葯品經營企業實行全國統一規劃,省以下統一管理,葯品計劃調撥,經濟統一核算,購銷實行「三級批發,一級零售」,層層下達指標,層層調撥,葯品進口統一掌握,層層分配,醫葯批發商是貴族,醫院是孫子,要送禮才能拿葯物。「廣西玉林某老牌制葯廠銷售科只有一個人就撐起了整個企業的葯品銷售任務」,廣西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沈兆熊副局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經這樣形容醫葯企業的優勢地位。
事實上,葯品營銷的變革與醫葯商業流通史的演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僅以安徽醫葯流通史為例,建國初期,大宗化學葯品供應主要由皖北行署衛生處材料科負責,葯品均採取單位申報,領導批准,葯庫直供的辦法供應。1952年至1956年,中國醫葯公司安徽省、市、縣三級公司紛紛建立,葯品經營網路基本形成,國營醫葯公司已成為葯品供應的主渠道。1957年,省級醫葯公司按商品流向,先後組建合肥、蚌埠等9個二級站,二級站負責對轄區各縣市公司的貨源供應和業務指導,形成了以二級站為主體、按商品自然流向調撥的葯品供應網路,這種經營形式,延續到1983年。在此期間,所謂的葯品營銷是不存在的,但那些從事葯品購銷的人,還是結識了全國各地的同行,這成為了他們在醫葯行業實行對外開放後進行葯品營銷的良好資源。1983年後,除國營醫葯公司外,出現了專門從事葯品經營的個體戶,主要服務對象是農村及邊遠山區的消費者,由於葯品過剩,為爭奪有限市場,葯品營銷時代才真正來臨了。
營銷的動盪歲月
8月初,廣州某星級賓館,洋溢的條幅,紅色的地毯,柔和的燈光,映著前來參加全國某醫療會議的醫生們輕松的笑臉,在會議一角的葯品生產廠家展位,成為了議會間醫生們光顧的集中地,參會的醫葯代表就這樣結識了醫生。會後一位醫葯代表表示,這次會議效果還不錯,但具體還需要跟進,否則對會議的贊助將會「打水漂」,至於如何跟進,那就大可不必宣揚了。
諾貝爾獲獎者、對博弈論研究學者納什曾經說過「當市場上其他競爭者的行為都已經確定下來時,我們已經沒有選擇的權利」。相信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中國葯品營銷的一切,只是許多葯品製造商、經銷商無奈選擇的結果,特別是對處方葯推廣而言,更是如此。
相信上述這位醫葯代表講的是真話。因為這個看似創新的處方葯營銷方式,事實也是很普通的,並且與帶金銷售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在整個行業都在那樣操作的tine,他已經別無選擇。與計劃經濟時代的「醫院推廣靜悄悄」局面相比,當前的推廣更是充斥著一股燥熱不安與急功近利的情緒。那麼,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葯品醫院推廣,又是何時開始形成的呢?
在上世紀80年中後期,一些跨國制葯企業落腳中國以後,醫葯代表就開始出現,當時一般以新葯推廣會的形式出現在醫院相關科室,主要是宣傳產品,這些大公司沒有向醫生支付臨床費用。後來成為日本第一制葯(北京)有限公司營業首席執行官的吉田昌利在回憶當時學術推廣時的表示,1986年他開始嘗試在中國進行學術推廣,那時國內還籠罩著濃厚的計劃經濟味道,沒有人對醫生從葯性、療效、副作用等方面介紹新葯,也沒有人意識到開學術推廣的意義,他當時帶著10個組成的團隊,從東北的佳木斯、牡丹江、哈爾濱開始,到處召開學術推廣會議,他們用大貨車裝著葯品、資料,直接到達會場,3個月里就開了大概13場學術推廣會議,所有參會人員都非常認真地聽課,醫生們也很樸素,發給他們的只是一隻小小的電子溫度計。
隨著更多的跨國企業開展學術推廣會議,葯品營銷的成本也在不斷上揚,企業需要花很多錢,包括學術贊助、設備贊助等,甚至在會議當中給每一位參會者「紅包」,美其名曰「車馬費」「誤餐費」。這些舉措很快被國內眾多企業模仿並加以「發揚光大」,後來廠商發現收效甚微,因為這些活動的實惠手握處方大權的一線醫生太遠,慢慢地,費用的花銷形式發生了改變,一切從醫院實際出發,只有按盒按支計算,才能抓住一線醫生,此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越演越烈,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切。
某知名跨國醫葯公司一位中國醫葯代表分析了處方葯帶金銷售的原因時表示,很多國外的新產品在國內都有仿製品,而仿製品質量不夠高,產品和別人一樣的,東西沒人好,只好給回扣;很多過了專利期的產品有大量同類仿製品,療效相近,而且幾乎90%以上是國內廠商,為競爭只好帶金銷售;大量中葯雖然臨床驗證有效,但是沒有自然科學的數據,沒有權威文獻,醫生用葯是要理由要證據的,只好拿錢變通;醫葯流通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讓人們有機可剩;大量的私人代理導致無數「葯販子」的出現,他們無力進行學術推廣,只好「暗箱操作」;中國醫生的低收益與高風險已嚴重失調,醫生也不能像國外一樣可以從醫院拿到「處方費」。
「過度營銷」來臨
「手拎仿冒名包,身揣兩百零鈔,說話點頭哈腰,遠看像海外歸僑,近看像港澳同胞,仔細一看,原來是醫葯代表」。這句順口溜基本道出了醫葯代表這一群體的面貌,他們就像生活在陰影之下,小心翼翼地開展業務,彼此心照不宣地與醫院院長、葯劑室人員、臨床大夫和庫管、財務人員維護著一種微妙的關系,生怕得罪了醫院的人,生活時刻處於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正是因為才進入中國十多年的「醫葯代表」,讓葯品營銷變得新鮮、豐富、多樣,乃至過度起來。
葯品營銷當中的「回扣」「紅包」甚至經成為寄生在醫療行業的體內「毒瘤」,國家有關部門雖然歷經多次「整風」,但根本無法根除。而走學術路線還是走帶金銷售路線,其實醫葯代表是沒有太多的選擇的,企業的策略決定了他們的工作方式方法。有醫葯代表向記者表示,目前再單純的搞學術贊助什麼的,已很難引起醫生們的興趣。即便是已經中標進入醫院,相近的產品在爭奪客戶(醫生)之時,仍然是把搜索競爭對手的情報放在第一位,以便制定有針對性的推廣策略,特別是考慮怎樣和醫生形成更緊密的關系。 事實上,我們所做的已經是不是正常的營銷,而是「人銷」,或者叫做「關系營銷」。在OTC和保健品營銷領域,「過度營銷」是目前營銷人所關注的話題,但營銷手段和方式方法相對簡單得多的葯品醫葯推廣,事實上「過度」的行為也比比皆是。
處方葯的銷售與醫院分家、醫療體制改革是相輔相成的,事實上醫療改革的落後嚴重影響了處方葯營銷的革新,但目前已經有一些企業介入醫院葯房,他們收購或委託管理醫院葯房,銷售企業本身生產的產品和其它制葯商的產品。但這畢竟只是一小部分企業的行為,醫療體制改革難以進行,關鍵是利益作崇,多年來葯品醫院推廣價值鏈已經根深蒂固,要打破現行的規則而且樹立相應的新規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新規則的確立是遲早的事。

閱讀全文

與中葯營銷策略範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園教師體能訓練培訓方案 瀏覽:529
中國礦業大學電子商務專業就業率 瀏覽:140
鄉鎮農產品質量監管培訓方案 瀏覽:801
市場營銷學第二階段測試答案 瀏覽:23
煤礦頂板培訓方案 瀏覽:125
群裕電子商務 瀏覽:68
政府文化交流策劃方案 瀏覽:308
右水鄉梅豐村電子商務 瀏覽:164
河南省對口招生市場營銷專業本科 瀏覽:710
地產動畫宣傳片策劃方案 瀏覽:585
上海世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02
農業電子商務平台建設方案 瀏覽:899
服裝行業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451
軟體類項目投標培訓方案 瀏覽:18
市委網評員培訓方案 瀏覽:699
主題婚禮主持詞與方案策劃 瀏覽:457
電視形象片策劃方案 瀏覽:734
企業品牌營銷管理 瀏覽:909
2016職業技能培訓方案 瀏覽:500
食品標准宣傳和培訓方案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