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機出口貿易現狀及對策(論文需要)
給你介紹下論文的寫作和查找過程,我空間里有詳細的方法介紹
2. 關於國產手機品牌的市場營銷的詳細資料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技的普及,手機逐漸成為大眾電子消費品。我國的手機產業發展迅速,國產手機廠家經歷了艱難的市場導入期後,市場佔有率一路飄升,到2003年底取得}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同時也面臨著極其嚴峻的競爭壓力。本文通過對國內手機市場的綜合調查與分析,通過SWOT工具分析了聯想手機面臨的競爭和威脅以及優勢,並通過了解、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對國產手機銷售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字:國產手機 營銷策略 聯想 SWOT
一、緒論
1.國外研究現狀
一個企業能否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看其能否靈活運用營銷策略將各種資源變成社會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
在整個60年代,營銷戰略研究的中心課題是理論問題。60年代初,美國著名學者小阿爾福萊德的《戰略與結構》一書問世,揭開了企業營銷策略問題研究的序幕。1971年,美國管理學者安德魯斯出版了,《公司戰略思想》,他首次提出了營銷戰略思想問題,充分闡述了制定、實施公司營銷策略的分析方法。
90年代由於交通、通訊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已使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企業面臨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在這種競爭態勢下,西方企業都在思考這樣的幾個問題:企業如何在國際市場上更有效實現揚長避短,制定有效的競爭方略?企業如何能搶先研發出新產品、搶先生產和佔領市場?企業如何充分了解和掌握需求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經營方向?
正基於此,西方各國理論界開始用新的工具、新的思路來研究企業營銷策略,例如,曾一度盛行的企業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企業營銷策略的再適應,它強調在環境的變化中企業營銷策略的調整,從而獲得更為長遠的競爭優勢。
國外手機企業認為品牌是質量和信譽的保證。在手機這個涉及高科技的商品領域,普通的消費者沒有能力准確把握產品的質量以及性能與價格之比是否合理,所以更多地傾向於認牌購買。同時,他們針對手機這種特殊商品的特點,即科技產品和時尚產品二位一體,致力於研究創新,從外型、功能、質量等方面不斷改善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例如,諾基亞的主要目標消費群是中高收入的白領階層,摩托羅拉則是以追求潮流與時尚的年輕族為目標。正是由於他們的賣點不同才能夠共存,不至於你死我活,頭破血流。再次,他們也重視促銷、售後服務等一系列提高品牌價值和產品附加值的營銷環節。
2.國內研究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使得我國商品經濟發展受到嚴重抑制。建國以後則在較長一段時間里又把發展商品經濟的措施均當成「資本主義」加以反對,改革開放才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開始運轉。國內在營銷機理及營銷管理的研究上,無論從框架體系,還是方法手段乃至觀念都難於超越國外模式,基本上處於追趕型研究狀態,但我國與國外研究的差距顯然在以遞增的速度縮小。
1996年,國產第一部GSM手機首次面世,起步比洋品牌晚了整整十年,1999年,國產手機在中國市場上的佔有率實現了從零到3%的突破;2003年國產手機依靠營銷模式的創新,推行自建通路途徑成功實現了集體突圍,市場上的佔有率達到56%0 2004年,國內手機企業因上游零配件供貨緊張、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和資金鏈不暢,導致企業競爭力明顯下降,同時,國外手機企業優化組織結構、吸收優秀的本土渠道模式、調整產品結構體系以及實施低價價格策略廠使其競爭優勢更加明顯。國產手機市場份額下滑到44%左右。2005年,國家頒發了3G運營牌照,移動通信產業又迎來了一個幾年期的高速發展期。國產手機企業必須通過營銷組合策略,在保持原有渠道及終端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尋求營銷創新,才能使國產手機企業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中獲得優勢。
3.寫作目的與意義
我國的手機製造業已經走過了近20年的發展歷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手機行業中來,國內企業的數量眾多,但是仍然以國外企業最具有實力,是什麼使國內企業一直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國外企業的競爭優勢在哪裡?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都處於怎樣的競爭地位,競爭的激烈程度如何?國內企業能否通過戰略的轉變獲得競爭優勢?這些問題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通過戰略集團理論能夠讓國內企業對行業結構和自身競爭地位有更好的認識,具有現實意義。
(1)能夠明確競爭對手的競爭位置。通過對中國手機市場各競爭對手的分析,能夠將眾多的競爭者劃分到不同的戰略集團中去,從而確立各競爭者在市場中的最重要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地位。
(2).分析手機行業各集團之間以及內部的競爭激烈程度。針對各不同製造企業的戰略集團劃分,能夠確定各集團在不同細分市場的市場依賴度,以及各集團之間的戰略差異。同時還能夠對企業所處集團內部的競爭程度分析,確定企業在本集團內部的相對競爭地位。
(3).為企業的戰略轉型提供依據。通過對各集團的移動性壁壘分析,能夠為各集團的戰略選擇提供依據,為企業選擇進入不同的戰略集團提供依據。
(4).為企業在手機行業提供發展建議。以戰略集團為基礎,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分析,為企業在手機市場的發展提供建議。
二、中國手機市場概況
1.中國手機市場發展歷程
我國開通第一部手機是在1987年。1990年全國手機用戶僅為1. 8萬,1997年突破1000萬大關,1998年,國內手機用戶新增1800萬,1999年新增1200萬,2000年猛增3000多萬,2001年新增量又超過了3000多萬,我國手機擁有量達到1. 2億,2002年中國手機市場仍保持40%的高速增長,全年手機用戶輕松突破了2億,手機銷量超過6000萬部,國產手機一路攀高,國內手機市場份額超過30%而2003年國內手機市場最大的變化就是市場格局發生了結構性變革。據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公布的數據,國內品牌手機在2003年取得群體性突破的基礎上,首次佔領了國內手機市場近55%的份額,奪得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可惜好景不長,在國外品牌的全面反擊下,市場份額又急劇萎縮,到2004年,市場份額不足30%,自此以後,一路高歌猛退,連年下滑,表現出全面的劣勢。截至2005年底,中國行動電話用戶總數為3. 9879億。目前,我國擁有的手機量佔全世界總擁有量的1/4,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消費國。
2.中國手機市場現狀
(1)手機製造商
國際手機巨頭的觸角早已伸向中國,並從一開始就伴隨著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的成長逐漸擴大在中國的業務。其中,最早在中國落戶的是摩托羅拉。俗稱「大哥大」的大塊頭模擬機和尋呼機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並一直成為身份和時尚的代名詞。更多的國際手機巨頭無一例外地將目光瞄準中國,開始在中國投資建廠,研發銷售。同時,在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扶持下,由國內的一些知名家電生產企業演變的國產手機製造商也紛紛上馬,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目前,我國手機市場有30多個品牌,生產廠商40多家。其中GSM20多家、CDMA 19家。從GSM看,手機市場保持著「寡頭」格局,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索愛、飛利浦、NEC等著名外資品牌市場份額在70%-75%。其餘被以聯想、波導、夏新、TCL為龍頭的國產手機瓜分,他們憑借政策的支持,依靠對國內渠道的熟悉在苦苦支撐,守護著國產品牌的尊嚴。
(2)手機分銷商
手機分銷商在這里包括所說的代理商、經銷商和零售商,他們組成了營銷渠道。營銷渠道是促使產品或服務順利地被使用或消費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組織。
中國手機分銷商是伴隨著手機市場的發展一天天成長起來的。
1997年之前手機是隨著運營商捆綁銷售。中國電信當時幾乎獨攬了手機的分銷零售。1997年機卡分離後,中國電信淡出分銷和零售市場。這塊大蛋糕留給了先行者,經過幾年的擴張、合作、競爭形成了現階段手機分銷模式。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摩托羅拉、諾基亞和索愛等進口品牌為代表的三級分銷制,即「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三級經銷商—零售商模式」。第二類是以國內手機企業為代表的借鑒家電企業分銷渠道模式,縮短渠道長度的模式,「直銷制」的分銷體系。
中郵普泰公司得益於前身郵電器材總公司的國企背景,憑借其巨大的渠道和資金優勢,穩守代理商的頭把交椅。排名第二的蜂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分銷商,它在中國做大也是因為它是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兩家手機領袖的全國一級代理。排名靠前的還有深圳天音,利用民營資本拓展,靈活、高效的渠道及先進的管理,令業界側目。現有各代理商己經羽翼豐滿,二級分銷網路的建設也趨於完善。所以在分銷渠道上做洋手機,一級代理的大型代理商基本上控制了手機分銷市場。目前,國資、民營、外資三種勢力在手機分銷市場上三分天下,他們把數以百萬計的手機覆蓋到全國市場,到達零售層面。還有就是以蘇寧、國美等大鱷為代表,利用全國大連鎖,強勢介入手機零售領域,憑借其龐大的下貨能力與廠家直接簽訂大單,通過其全國星羅棋布的賣場,優質的服務,還有不小的價格優勢蠶食各個主要市場,是一股龐大的力量。目前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成為無論是本土代理商還是零售商喊打,阻擊的對象。
(1)基本情況
手機一族中男性比例較高,青壯年為主。手機一族中男性佔55. 1%,女性佔44. 9%,男性多於女性。擁有手機者60. 5%為25-45歲的青壯年。
消費者關注方面。消費者對質量、功能、價格、款式、服務的關注程度不一。69. 6%的消費者把質量放在關注程度的第一位,20. 8%消費者把款式放在第一位,10. 9%的消費者把價格放在第一位,5. 6%的消費者把服務放在第一位,還有6%的消費者把功能放在第一位。 手機信息來源、購買地點、心理價位方面。消費者了解手機的信息渠道分散,電視排在第一位,另外「戶外廣告」,「報紙」,「親友介紹」也是主要信息來源。自己購置是手機消費的主要來源0 81. 4%的消費者目前使用的手機是自己購置的,單位配發和親友贈送等來源合計15. 9}'0。超過六成消費者願意接受價格在1000——2000之間,願意接受1000以下和2000——2500的價格的消費者不相上下,另外有9. 9%的消費者願意接受2500以上價格的手機。 (2)品牌認可度
消費者品牌認可度。品牌認可度是指消費者根據自己對手機市場各種品牌的了解程度做出可以評價的比例。消費者對各品牌手機質量、功能、款式、服務的認可是各品牌的無形資產。調查顯示國外主要品牌認可度明顯高於國內品牌認可度。比較好的品牌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索愛、飛利浦。
(3)消費者品牌忠誠度
品牌忠誠度是指消費者根據自己消費體驗和各方面的消費信息在參考其他品牌後對自己使用的手機品牌在質量、功能、款式、服務等方面評估較好的比例。表現較好的品牌仍然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國外品牌。可以看出,首先國外主要品牌由於進軍國內市場較早,經過多年的經營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了較高的認可度。國內主要品牌起步相對較晚,絕大部分品牌沒有得到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同。從消費者實際使用國內品牌手機的情況來看,消費者對國外主要品牌的滿意度依然高於國內主要品牌。
3. 如何推廣我們產品尤其是推廣到國外
市場推廣的概念:從字面上理解:推,既是推動,拉動。廣,就是廣而告之。廣而賣之。推廣就是聚焦、放大、溝通、說服消費購買的過程。就是如何利用推廣的手段達到企業營銷的目的。有效的市場推廣應包括兩個要素:推力和拉力。市場推廣的拉力包括:市場推廣的宣傳與服務兩個要素。推力包括:客戶渠道的主推力、終端現場推動力、促銷的推動力。 營銷如戰爭,商場如戰場。目的都是打敗競爭對手,在某個領域取得更大的勝利和利益。而戰爭的勝利要講究戰略與策略。營銷的成功則依賴於有效的市場推廣策略。多年的市場經驗告訴我:市場推廣關鍵是有效。無效的市場推廣等於是資源浪費。 結合戰爭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得出:決定有效市場推廣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市場調查與分析。 戰爭取勝的第一步就是情報。即各種作戰的有用信息。在與對手對壘戰斗時,很難想像不了解對手就能做出正確決策的。為保證戰爭的勝利,在戰爭中所有對手都不惜動用各種手段,獲取競爭情報。今天,獲取情報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分工越來越細致。古人雲: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營銷也是如此。如何進行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在市場推廣中就體現在市場調查的重要性。哪些信息是企業應該收集的,對企業的營銷有影響?我把它基本歸納為四個方面:一、企業自身的信息(知己),二、競爭對手的信息(知彼),三、合作夥伴的信息(客戶、物流)、四、顧客、市場的信息(終端顧客、消費者)。對自己的信息企業可能比較清楚,但對於對手的信息企業自己能了解多少?對手的信息包括哪些?這些信息通過什麼途徑獲得?如何獲得?這就要營銷人員掌握市場調查與分析的技巧。重視市場調查與分析,不能不去調查和了解,就採取閉門造車的營銷策略。這在許多知名企業中都有失敗的案例和教訓。為什麼許多看起來創意很好的廣告沒有銷售力?為什麼許多非常俗氣的廣告卻有生命力?這都是企業缺乏市場調研,憑自己主觀的判斷,對消費者需求理解偏差造成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通過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想法,了解對手的想法,了解經銷商、客戶的想法,而不能關起門來自己想方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初毛澤東不是對農民的想法做過詳細的調查,也不可能把馬克斯主義在中國推廣成功,實現革命的偉大勝利。 第二:有效的產品規劃與管理。 決定戰爭勝利主要因素之一是武器裝備。武器的先進性歷來是戰爭取勝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歷史上也有許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但在近期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中,先進的武器是美國勝利的最主要因素。市場推廣中更講究產品的因素。產品是有效推廣的重要武器,是營銷4P的重要一環。有效的產品營銷策略組合即產品線設計,能夠有效的打擊競爭對手,提高企業贏利能力的有效武器。產品策略組合應包括:如何提高企業自身產品的技術研法與應用?如何進行產品概念的提煉與包裝?如何調整產品銷售結構與組合?企業生存的目的是贏利。提高企業贏利的方法:一是產品價格賣的比對手高,二是企業效率比對手高,成本控制比對手要好,三是產品銷售結構組合要好。營銷與銷售的根本區別是:銷售是把產品賣出去。營銷是持續的把價格賣上去。如何把自己產品的價格賣的比對手高,就需要有效的市場推廣,進行有效的產品組合。 第三、終端建設與人員管理。 在戰爭中,曾有天時、地利、人和等三大關鍵要素。常言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選擇作戰的時機很重要,但占據有利的地形和陣地更重要。在市場推廣中,終端建設就象搶陣地。要佔據有利地形,位置。修築工勢。終端是實施營銷戰爭的陣地,要想消滅對手就要佔領有利的陣地,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體現在終端就是要比對手賣的多。多進一個球,對手就會少進一個球。人員管理體現在市場推廣中的兵力較量。勝利的因素取決於兵力的多少、素質高低、技能、領導、士氣、團隊精神等。兵法原理:要想保持領先對手,必須大於對手1.7倍兵力,才能取得絕對優勢。因此,在終端建設中,國產手機、家電等企業在戰爭初期,分析自己在產品、技術方面的劣勢,都是採取了在終端增加促銷人員,進行人海戰術才打敗了外資品牌企業。如今在渠道同質化、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競爭情況下,終端成為新的競爭點。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這就是終端的力量。 第四、促銷活動策劃與宣傳,即營銷的戰術。 戰爭講究戰略和戰術,戰略是營銷的方針,戰術就是如何去做。營銷4P中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前三個方面都可以歸納為戰略。只有通過促銷手段,才能促進戰略的實施與執行。促銷涉及產品、價格、渠道等幾方面。促銷活動就如同戰爭打仗。首先要制定作戰口號。師出有名,要有統一的主題。第二要佔據有利地形,選者最好的賣場,搶占最好的位置。第三,集中兵力,以絕對優勢兵力壓倒對手。第四、產品組合到位,武器裝備精良。第五、資源配備到位, 廣告宣傳到位,合理投放資源,武器裝備。有效的市場推廣也是如此。通過學習有效的市場推廣,我們會發現,打勝仗其實很簡單。只要學會掌握市場推廣的技巧和要領,了解營銷戰爭的本質。強化在工作中的執行力。
4. 為何有人說營銷主導的小米手機,打敗了技術創新的魅族
最早的時候,國內智能機的市場主要還是以外資品牌為主,那就是三星跟蘋果等品牌。不過那時候的智能機的售價十分的貴,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起。為了能讓客戶用上更好更物美價廉的智能機,一些國產的品牌開始了智能機的研發。魅族可以說是國內比較早做智能機研發的公司,而且魅族當時的效果確實也不錯。不過現在看來,後來者的小米反而成為了國內智能機的銷售冠軍。
雖然說小米的起家主要還是以營銷為主,但是正是因為營銷手段能夠鞏固了一大批的米粉,而且這一批消費者是比較有品牌忠實度的,願意陪著小米手機一起成長,在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情況下,小米手機也加大了對手機的研發。可以說,現在的小米手機確實還是很好使用的。好的產品再加上超低的價格,使得那些不是小米的用戶也成為了小米的消費者,讓小米公司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中。
5. 國產手機如何做好市場營銷(3)
!總是聽到這樣的講法:國外的技術要比我們先進的多,我們不可能趕得上的!這又讓我想起梁啟超先生的,心中頗不以為然,中國的軟體開發技術現在在國際上也有一席之地,且在許多方面已經超越了英、美等所謂的發達國家,既然智能化時代已經來臨,國產的手機操作系統何不實行國產化,聯想手機做到了,我們的其他有雄厚實力的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為何做不到,還是沒有沉下心來用心去做?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軟體的設計一旦符合中國特色,就會從心理上貼進國人,心理距離一旦拉進,又何愁沒有市場份額! 3、 營銷策略: 從國產手機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聽到了許多口號及頗具戰爭特色及武俠特點的名詞,無論是「趕摩超諾」、「華山論劍」,還是「國產第一爭奪戰」、「秋收戰役」,均體現了各國產手機廠商在不同階段的營銷策略,而且從營銷思路及運作上均非常成功,給予渠道代理商及終端零售商以利潤刺激及精神鼓舞,從而成為國產手機打下半壁江山的強大的理論基礎。 時至今日,再看各手機廠商的舉動與營銷策略,卻並未與時俱進,除了略顯陳舊之外,給人最多的感覺是閉門造車、葉郎自大。而且隨著手機市場的繁榮及信息、交通的便利,各級代理商對於廠家的運作模式已經有了較為理性的認識與分析,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缺少了激情與魄力,變得非常之現實與世故,他們看得更多的是實惠! 時勢在變,各廠商應該因勢利導,真正根據自己品牌現狀及發展規化作出較為客觀且明確的營銷策略並真正地執行下去,才可能走出陰霾,再創輝煌。 4、 人員運用: 隨著國產手機的興起,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通信行業的職業經理人,隨著一些廠家的衰落,也使一大批營銷人員沉澱於手機營銷圈內。 比較一下國產手機廠家與貿易機廠家的用人模式,在用人篩選上,貿易機廠家的程序及流程相當之復雜、嚴格,但是相當民主的;而國產手機廠家的篩選卻在很大程度上流於形式,或者說並沒有真正運用科學的驗證體系,大當憑借主管人員的個人好惡就作決定。最終的結果是,貿易機廠家或者外資廠家所用的人無論從忠誠度還是執業操守均比較高,人員的流失率比較低;而國產手機廠家的人員卻如走馬燈似的頻繁更換,最終也沒能留住多少能人。 在人員薪資及待遇上,國產手機廠商
6. oppo vivo為什麼會贏 份額的魔咒
一、引人注目的OPPO、vivo
OPPO、vivo之所以引人注目,首先當然是因為這幾年取得了驕人的業績。2016年,OPPO和vivo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份額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第一名是華為。但OPPO和vivo這兩個品牌加起來的份額是第一。為什麼這兩個品牌可以加起來呢?因為它們的歷史淵源可以共同向上延伸到步步高。步步高是段永平先生創辦的很著名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品牌,以往做過電話機、DVD機、語言復讀機、兒童學習機、電子詞典等一些不算很大眾的但也不算很小眾的電子產品。創始人後來因種種原因去美國做投資了,但是在步步高這棵樹根上生出了兩棵既獨立又關聯的大樹,一棵是OPPO,一棵是vivo。
OPPO和vivo引人注目的第二個原因在於它們的競爭對手都是一些世界級的巨頭。華為也是世界級的企業,三星、蘋果就更不用說了。在一個寡頭競爭的領域,它們能夠脫穎而出,而且保持了快速的增長,這是非常令人驚嘆的。
這兩個品牌引人注目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它們的模式似乎跟這幾年來大家熱炒的互聯網模式、社交網路模式關系不大,當然不能說一點關系都沒有,但似乎不是用所謂的互聯網模式來運作的。小米手機也很成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品牌的躍升,採用的是比較典型的互聯網的模式,比如說軟體的多次迭代;構建社群,和具有專業能力的粉絲互動;通過網路直銷,等等。
OPPO和vivo採取了相對傳統的一種營銷模式。這種模式在中國市場上已經出現很久了,一度是消費品營銷的主流模式,也就是所謂的深度分銷。分銷這個概念,有的時候容易引起歧義,因為國際慣例的分銷和中國的批發比較接近。廣義的分銷,其實就是銷售,也包括零售。有些行業也把分銷說成是零售。深度分銷目前已進化為深度營銷,因為深度分銷比較強調渠道、強調終端,實際上現在的深度營銷又有了進步,是一種立體的營銷,不光是在渠道和終端環節上發力,而是包括品牌推廣、產品定位等的系列、整體做法。
最近我在寫營銷方面的書,把中國幾十年來市場上的一些成功模式做了總結。發現深度營銷模式是我們中國人對世界營銷的重要貢獻,是基於中國市場的特徵的一種有效的市場開發方法。中國市場最主要的特徵是什麼?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多層次的立體市場。
二、中國立體市場的特徵
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從一級城市、省會城市、地級市,到縣城、鄉鎮、村莊,六個層次的差異是比較大的。首先表現在顧客群的差異上。也就是說,同樣一種產品,比如說手機產品或彩電產品,六個層次的顧客特徵是不同的。大城市的顧客知識較豐富,和品牌的信息不對稱比較少,自主性比較強,受渠道的影響比較小。
總的來說,越往下面層級的市場,消費者越容易受渠道的影響,自主決策的能力就越弱。這里不是貶低這些消費者,就是這么一個特點。這也涉及到知識的傳遞,涉及到消費者的一些其他特殊的訴求。比如說,越是低層級的市場,消費者對於渠道的服務就越依賴。如果手機壞了,只能去找渠道,不像大城市,可能有獨立的服務商。
從通路(主要是指零售)角度來看,越是到次級市場,通路的分散度就越高。在北京、上海很少能看到的傳統業態(店態),比如說獨立的手機賣場,或者小型的連鎖手機賣場,在一些不是特別發達的地級市和縣城,雖然經過多年的整合,至今它們依然是渠道的主力,或者說是渠道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三四級市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傳播效率相對而言比一二級市場要高。要去運作一個品牌,如果在北京、上海投入廣告,通常需要一個天文數字,因為城市太大了,媒體高度分散。北京的公共交通線路那麼多,做一兩路的公共車身的廣告,不太可能引起廣泛的注意。而縣城(包括一些比較小的地級市)不太一樣,它的街道不是很多,人流集中的空間或者廣場比較少,在傳播上抓住了一些制高點,抓住了一些關鍵資源,就能很快營造出一種密集的、立體的、顧客反復接觸的信息環境。
在促銷方面,三四級等次級市場也更方便一些。比如在賣場門口搞一個拱門,搞一些活動,敲鑼打鼓,放放音樂……這在縣城比較好弄,當然在鄉鎮就更容易做到了。但這在北上廣深是不可行的,城管也是不允許的。
中國次級市場(次級是個廣義的概念,包括三四五級)的特殊性,我們剛才從顧客、渠道、傳播環境三個方面做了簡要的介紹。這樣的背景下,針對三四五級市場,前面提到的深度營銷模式就應運而生了,而且歷久不衰。
三、OPPO、vivo的「三高」模式
OPPO、vivo這兩個品牌跟三四五級市場的特徵有什麼關聯?它們是如何去開發這樣一個立體市場的?我覺得,OPPO和vivo的做法和營銷策略組合,基本上符合營銷教科書的規范,符合營銷的普遍規律,同時也貼合中國的市場國情。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兩個品牌的營銷特點,就是基於精準目標市場定位的整合營銷,基於中國多層次市場的深度營銷。
我們先來看一看目標市場的定位。從品牌的調性來看,OPPO和vivo比較年輕,比較東方,比較清新。品牌的調性反映了其所面對的顧客。這兩個品牌的目標顧客很顯然是年輕人。向下可以延伸到學生,比如高中生、大學生,往上可以延伸到小白領(城市裡二十五六、二十七八歲的小白領)。在年輕的小白領中,這兩個品牌的定位又偏女性。不能說完全針對女性,但更受女孩子喜歡,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調性更加柔美,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這種定位跟小米就不太一樣。因為小米偏專業,強調和懂行的顧客進行比較深度的交流,包括在技術上、在軟體上的交流。而三四五級市場的女性顧客(包括男性顧客)對技術是不太懂的,是非專業的。同時,OPPO、vivo的定位雖然是年輕人,但給人感覺比小米更高一些,就是說價格不是那麼低。小米的價格一開始較低,目標市場定成了一些收入偏低的年輕人。當然最近小米也在做出一些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國產手機品牌不能說有什麼特別的核心技術。但是在應用技術層面,在應用功能層面,做一些基於顧客導向的創新,實際上是非常有效的。近一段時間以來,OPPO、vivo都在主打照相這樣一個價值維度,單反、雙攝像頭、1600萬像素、柔光自拍、「照出你的美」等等。用這樣的一些價值訴求和價值主張,很簡單,吸引了大量的年輕的、比較愛美的、有點自戀的、熱愛生活的消費者。
面對這樣的顧客群,在推廣和宣傳上,這兩個品牌也同樣是一個系統的整合性的考慮,比如說去搶佔一些目標人群高度關注的注意力資源(明星資源)。在搶明星資源的時候,也沒那麼多糾結。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女孩,喜歡誰就找誰,誰紅找誰,誰是國民老公找誰,所以曾經找過宋仲基,現在找彭於晏,都是有國際范兒的、年輕的、比較洋氣的。有時不止找一個,而是找一組,比如說楊冪、李易峰、TFBOYS,包括國外的內馬爾,等等。這個實際上也是一種強勢推廣的策略,這里邊有一些粉絲營銷和互聯網營銷的意味在裡面。
有一些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方面,我個人覺得很有意思:為什麼這么選?比如說選梁朝偉。梁朝偉已經是個歲數比較大的大叔了,近期也沒有特別的作品,尤其是電視劇的作品,偶爾在大熒幕上出現一下,選梁朝偉是跟哪個人群連接呢?跟小年輕連接不起來,跟中年顧客也不是特別好連接——大媽也喜歡小鮮肉。所以像這樣的一種策略,我覺得叫人摸不著頭腦。
從OPPO、vivo選明星的做法上,就能看出它們的思維方法,就是准確而簡單。其他有些品牌,包括選國際巨星的,實際上對國內的特定人群影響非常小。當然這里邊也涉及到資源的投放。OPPO和vivo的模式就是高毛利、高品牌投入、高顧客認知價值,這樣一個三者之間的循環。
除了請明星之外,這兩個品牌在傳播的媒體上,包括一些重大的事件、重大的慶典、重要的電視欄目,它們基本上都在現場,從不缺席。選擇一些顧客認同度比較高、一定能夠引起廣泛反響的媒體和事件來進行廣告的投放。很多人把營銷復雜化,要大數據雲雲,其實像這樣的媒體選擇,基本上不需要什麼大數據分析,憑經驗,憑對媒體的理解和觀察就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
剛才我們說了,OPPO、vivo是一個三高的模式(高毛利、高廣告投放、高顧客認知價值),沒有採取低價路線。有的品牌特別強調性價比,說我的東西很好,賣的價格那麼便宜,按道理應該是勢無可擋地搶占市場份額,但是事實似乎不是這樣。OPPO、vivo主力產品的銷售價格已經在2000-3000元之間了,不能算很便宜。可能比華為要略低一點,但,非常接近。
手機這種產品比較有意思,是消費者隨時隨地用的,而且是在公開場合、在社交的網路里用的,這種產品除了實用性的功能之外,有很強烈的心理價值。凡是有心理價值的產品,總體上來說就不能太便宜。對顧客來說,太便宜就是沒有面子,太便宜就顯得自己的收入不是很高。這樣一弄之後,好像只有比較特立獨行、比較邊緣的人,才用比較便宜的手機,或者收入比較低的人,才用比較便宜的手機。這樣的觀念在社會上一形成,實際上不太有利於特別強調性價比的品牌。OPPO、vivo產品的價值定位,強調了高品位的體驗和社交功能,是很精準的。
我們還可以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就是優衣庫。優衣庫到中國來是「二進宮」。
大概在2000年之前,優衣庫第一次來中國,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比較廉價的品牌。因為比較廉價,就不能租賃特別好的地方比如A類核心商圈的賣場,只能在地下室或者二三樓,裝修也不好。東西賣得很便宜,但中國消費者不認可,不符合他們對外資品牌的期望,認為這個品牌可能是山寨的,和國內很便宜的服裝沒什麼區別。
2000年之後,優衣庫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在此之前,優衣庫在日本也進行了營銷或經營變革,不把自己定位成絕對便宜,而是定位成好產品好品質,不太貴,比較實惠。一到中國上海,在淮海路租賃幾千平米的特大賣場,裝修不能說是豪華,但是非常漂亮,燈光明亮,立體的衣架,給人感覺這是一個大品牌,是個比較高檔的品牌,價格又挺便宜。實際上優衣庫在中國市場的定位比日本市場稍微往上拉了一點點,定位於中國年輕的中產階級。同樣的產品,價格比日本賣得要貴一點。
望採納謝謝。
市場環境分析
一、宏觀環境分析
1. 經濟環境
移動通信產業是一個極其巨大的產業,除了電信運營商之外,還包括手機,電信設備,測試儀表,工具軟體,元器件,半導體甚至手機零售等相關產業。有數據顯示,在2000年度國民生產總值中,移動通信產業的拉動效應為0.8個百分點。放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聯通CDMA項目顯得更加意義深遠。
2. 政治/法律環境
信息產業部一直強調要發展自己的手機產業,甚至還為一些國內廠商下撥了大筆的研發經費。國家計委還授予19家企業生產CDMA手機的資格。
對於國內電信設備供應商來說,一個有利的好消息是國家對於CDMA的支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1年9月26日,信息產業部評選出第一屆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在六項獲獎技術中,有兩項與CDMA有關,由此不難看出政府對於CDMA的重視以及對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渴望。
3. 科技環境
通過市場調查發現,手機用戶對目前所使用的手機在清晰度,網路,輻射等方面滿意的約佔1/3,一般的佔1/3,不滿意和很滿意的各佔1/6。而CDMA在通話質量,電磁輻射等方面具有優勢。
二、微觀環境分析
1. 競爭者狀況
在3G時代到來之前,中國聯通與中國移動的競爭將在兩個層面展開:在原有的GSM領域,雙方基本上會延續目前的競爭態勢;在向第三代移動通信過度方面,則將會GPRS與CDMA的正面交鋒,這將是雙方競爭的主戰場。
2. 消費者狀況
據調查,消費者擁有手機的比例每年逐步增加且對手機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新老用戶對CDMA的性能有著濃厚的興趣。
3. 企業自身表現
中國聯通「十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是到2005年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0.8億--1億,市場佔有率達到35%;國際國內長途電話,數據通信和互聯網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20%;無線尋呼繼續保持市場佔有率的絕對優勢。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聯通將在「十五」期間追加固定資產投資2500億至2600億元。從上述數字來看,聯通行動電話新增用戶的半數以上將來自CDMA,而聯通投入到CDMA項目中的資金也占其總投資額的40%左右。
機會與風險分析
一、機會分析
1. 技術優勢
(1)CDMA手機發射功率小,是名副其實的綠色手機。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是2mw,是GSM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125mw)的1/60,甚至低於電視屏幕產生的輻射功率。
(2)CDMA手機語音質量高,可與固定電話媲美,而且沒有掉線的現象。
(3)由於CDMA的一些技術優勢,它裡面的機芯可以做得更小,更輕,而且功能更強大。因此,CDMA手機可以做得更加小巧輕便,更能富有個性化的特徵。
2. 頻段資源優勢
聯通之所以接管133網(原長城網),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看中了133網寶貴的頻段資源。現在國際上已經出現了拍賣頻段資源的做法,我國也有可能借鑒這一模式,因此,現在聯通CDMA所獲得的頻段資源必將成為未來的競爭優勢。而GPRS與GSM共有相同的頻率,據測算,中國移動GSM網路的頻寬最多隻能支持1億用戶,必然會因GPRS與GSM爭搶頻率資源而影響GPRS的發展。
3. 國家扶持民族手機工業
信息產業部一直強調要發展自己的手機產業,甚至還為一些國內廠商下撥了大筆的研發經費,此次獲得CDMA手機生產資格的僅有一家外資企業,其餘均為國內廠商,再次表明了信息產業部扶持民族手機工業的態度。
二、風險分析
1.雖說CDMA在技術上確實比GSM優點更多一些,但是它只能屬於從2G到3G的過渡期,CDMA的壽命長短取決於這個過渡期有多長。
2. 更大的風險在於,一旦聯通選定CDMA,在未來到3G之路上,它就要一直沿著高通的標准走下去,換句話說,不管是否技術最先進,聯通很可能會一直受制於高通。
3.聯通建設CDMA是構建一個全新的網路,用於網路,基站,設備方面的開銷相當巨大。而GPRS技術向下兼容GSM,可以從現有的GSM網路發展而來,投入自然要低許多。由此可見,聯通在價格上不會占據優勢。
4. 此外,聯通在用戶基礎方面的優勢也會影響CDMA的推廣。對於一般的移動通訊用戶來說,現有的GSM網路的服務基本上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會輕易投入CDMA的懷抱,因為CDMA不但換號還要換手機。在這種情況下,聯通CDMA的用戶將主要來自新用戶和聯通130用戶的「跳網」。因此,雙模手機(GSM與CDMA均可)對於聯通打開市場局面將會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一點卻不是聯通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
市場細分
從聯通公司抽樣的樣本來看,有手機的約佔76%,其中願意更換的佔52%,不會更換的佔48%;沒有手機的佔24%,其中願意購買的佔71%,不會購買的佔29%。
從上述情況來看可以以用戶有無手機來細分市場:
1. 手機新用戶:這群消費者沒買過手機,當市場上有高品質高質量的新型手機時,他們一般會傾向購買這類手機。
2. 使用中國移動手機的用戶:這類消費者對CDMA心存懷疑,且使用CDMA不僅要換號還要換機,因此這類用戶大多數對它持觀望態度,不會購買;只有少數人在經濟能夠允許的情況下會嘗試購買使用CDMA。
3. 使用中國聯通手機的用戶:這類消費者原來就使用聯通的130手機,只要他們意識到CDMA在技術上的好處,他們轉向購買CDMA也是比較簡單的。
戰略規劃
1. 戰略思路:
(1)大力宣傳提倡CDMA的技術優勢,尤其是其勝於GSM與GPRS的方面。 (2)樹立倡導振興民族企業的觀念。國家信息產業部公布計委的決定,有19家企業獲得了生產CDMA手機的資格,其中有18家是國內企業,只有一家是外資企業。表明了產業部扶持手機工業的態度。在GSM手機市場上,國產品牌幾年來奮力拚搏,奈何只能望洋興嘆,市場份額僅佔15%左右。而在CDMA手機方面國內廠商無疑獲得了許多有利的位置--技術背景相同,都採用高通的核心技術;市場地位平等,目前還沒有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
(3)不與GSM和GPRS打價格戰。
2. 產品功能定位:保密性強,話音清晰,掉線率低,電池輻射小。
3 . 品牌形象定位:小巧輕便,中國人自己的手機。
4. 消費人群定位:以手機新用戶為主,輔以一些聯通手機用戶和少許經濟富裕的中國移動手機用戶。
營銷組合
一、價格
由於CDMA是個全新的網路,用於網路,設備等方面的開銷相當巨大,而GPRS技術可以向下兼容GSM,可以從現有的網路發展而來,投入自然要低許多。因此,不能與它們打價格戰,主要以技術取勝。
二、廣告與促銷策略
1. 廣告創意策略原則:以理性訴求為主,以感性訴求為輔。
2. 廣告訴求目標:手機新用戶。
3. 廣告表現策略:為了在廣告中體現「振興民族工業」的理念,應該請具有民族英雄氣質的明星來推廣,並宣傳CDMA的優點。
4. 促銷策略原則:用常規方法加大產品的市場採納力度,用出奇制勝的方法從競爭對手中奪取市場。
8. 中國移動網路營銷策略分析
近年來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的結合,標志著手機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眾多版企業和商家既面臨權機遇也面臨挑戰,網路營銷被日益推崇並被加以研究,本期無限論壇就邀請到了艾瑞市場咨詢研究總監曹軍波先生與大家分享他對中國網路營銷趨勢長期研究的結果。
9. 如何和老外溝通把我們的產品推廣到他們市場去
市場推廣的概念:從字面上理解:推,既是推動,拉動。廣,就是廣而告之。廣而賣之。推廣就是聚焦、放大、溝通、說服消費購買的過程。就是如何利用推廣的手段達到企業營銷的目的。有效的市場推廣應包括兩個要素:推力和拉力。市場推廣的拉力包括:市場推廣的宣傳與服務兩個要素。推力包括:客戶渠道的主推力、終端現場推動力、促銷的推動力。 營銷如戰爭,商場如戰場。目的都是打敗競爭對手,在某個領域取得更大的勝利和利益。而戰爭的勝利要講究戰略與策略。營銷的成功則依賴於有效的市場推廣策略。多年的市場經驗告訴我:市場推廣關鍵是有效。無效的市場推廣等於是資源浪費。 結合戰爭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得出:決定有效市場推廣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市場調查與分析。 戰爭取勝的第一步就是情報。即各種作戰的有用信息。在與對手對壘戰斗時,很難想像不了解對手就能做出正確決策的。為保證戰爭的勝利,在戰爭中所有對手都不惜動用各種手段,獲取競爭情報。今天,獲取情報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分工越來越細致。古人雲: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營銷也是如此。如何進行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在市場推廣中就體現在市場調查的重要性。哪些信息是企業應該收集的,對企業的營銷有影響?我把它基本歸納為四個方面:一、企業自身的信息(知己),二、競爭對手的信息(知彼),三、合作夥伴的信息(客戶、物流)、四、顧客、市場的信息(終端顧客、消費者)。對自己的信息企業可能比較清楚,但對於對手的信息企業自己能了解多少?對手的信息包括哪些?這些信息通過什麼途徑獲得?如何獲得?這就要營銷人員掌握市場調查與分析的技巧。重視市場調查與分析,不能不去調查和了解,就採取閉門造車的營銷策略。這在許多知名企業中都有失敗的案例和教訓。為什麼許多看起來創意很好的廣告沒有銷售力?為什麼許多非常俗氣的廣告卻有生命力?這都是企業缺乏市場調研,憑自己主觀的判斷,對消費者需求理解偏差造成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通過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想法,了解對手的想法,了解經銷商、客戶的想法,而不能關起門來自己想方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初毛澤東不是對農民的想法做過詳細的調查,也不可能把馬克斯主義在中國推廣成功,實現革命的偉大勝利。 第二:有效的產品規劃與管理。 決定戰爭勝利主要因素之一是武器裝備。武器的先進性歷來是戰爭取勝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歷史上也有許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但在近期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中,先進的武器是美國勝利的最主要因素。市場推廣中更講究產品的因素。產品是有效推廣的重要武器,是營銷4P的重要一環。有效的產品營銷策略組合即產品線設計,能夠有效的打擊競爭對手,提高企業贏利能力的有效武器。產品策略組合應包括:如何提高企業自身產品的技術研法與應用?如何進行產品概念的提煉與包裝?如何調整產品銷售結構與組合?企業生存的目的是贏利。提高企業贏利的方法:一是產品價格賣的比對手高,二是企業效率比對手高,成本控制比對手要好,三是產品銷售結構組合要好。營銷與銷售的根本區別是:銷售是把產品賣出去。營銷是持續的把價格賣上去。如何把自己產品的價格賣的比對手高,就需要有效的市場推廣,進行有效的產品組合。 第三、終端建設與人員管理。 在戰爭中,曾有天時、地利、人和等三大關鍵要素。常言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選擇作戰的時機很重要,但占據有利的地形和陣地更重要。在市場推廣中,終端建設就象搶陣地。要佔據有利地形,位置。修築工勢。終端是實施營銷戰爭的陣地,要想消滅對手就要佔領有利的陣地,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體現在終端就是要比對手賣的多。多進一個球,對手就會少進一個球。人員管理體現在市場推廣中的兵力較量。勝利的因素取決於兵力的多少、素質高低、技能、領導、士氣、團隊精神等。兵法原理:要想保持領先對手,必須大於對手1.7倍兵力,才能取得絕對優勢。因此,在終端建設中,國產手機、家電等企業在戰爭初期,分析自己在產品、技術方面的劣勢,都是採取了在終端增加促銷人員,進行人海戰術才打敗了外資品牌企業。如今在渠道同質化、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競爭情況下,終端成為新的競爭點。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這就是終端的力量。 第四、促銷活動策劃與宣傳,即營銷的戰術。 戰爭講究戰略和戰術,戰略是營銷的方針,戰術就是如何去做。營銷4P中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前三個方面都可以歸納為戰略。只有通過促銷手段,才能促進戰略的實施與執行。促銷涉及產品、價格、渠道等幾方面。促銷活動就如同戰爭打仗。首先要制定作戰口號。師出有名,要有統一的主題。第二要佔據有利地形,選者最好的賣場,搶占最好的位置。第三,集中兵力,以絕對優勢兵力壓倒對手。第四、產品組合到位,武器裝備精良。第五、資源配備到位, 廣告宣傳到位,合理投放資源,武器裝備。有效的市場推廣也是如此。通過學習有效的市場推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