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同仁堂和老百姓大葯房營銷特點最好把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說清楚! 了解的幫幫忙,發我郵箱也可以!
同仁堂
企業文化及宗旨 • 同仁堂的價值取向源於「可以養生,可以濟人者惟醫葯為最」的創業宗旨。它所體現的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德、善」。因此,「患者第一,顧客至上」始終是同仁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同仁堂質量文化是以葯品療效為核心的全面質量保障體系和現代制葯規范。它概括為「安全有效方劑;地道潔凈葯材;依法科學工藝;對證合理用葯」。它所形成是一種對葯品質量高度負責的文化理念,並滲透於制葯、營銷管理和各項工作之中。
同仁堂經營理念是「誠信為本,葯德為魂」。具體體現是以患者為中心的「以義取利,義利共生」的行為理念。它所形成的是「德、誠、信」的思想和誠信文化。
仁行天下
同仁堂歷經滄桑,"金字招牌"長盛不衰,在於同仁堂人注重把崇高的精神、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美德,熔鑄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並化為員工的言行,形成了具有中葯行業特色的企業文化系統。的確,"質量"與"服務"是"同仁堂"金字招牌的兩大支柱,堅持質量第一、一切為了患者是同仁堂長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價格方面 降低成本。
提高庫存周轉率,降低庫存成本;准確訂貨,降低采購成本,提高貨源滿足率;保證進貨質量;降低營銷費用;提高庫存管理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降低配送發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嚴密的價格控制、靈活的價格管理
對於價格的控制,系統不僅提供靈活的價格管理,也提供嚴格的價格控制,通過事先為不同存貨設定相應的最高進價、最低售價。在采購業務發生時,如果采購價格高於最高進價時,系統會自動給予報警;同樣,當銷售開票時,如果銷售單價低於最低售價,則系統也會自動報警。從一入一出兩個環節加強控制,保證企業的利益不受損失。
雖然有了嚴密的進銷價控制,但還是不完全的,在經濟環境影響和國家政策調控下,葯品器械的價格會時有變化,對於這種情況,系統提供了靈活的管理方式,可以對零售價格進行靈活的調整,並適時對調整過程進行記錄,既保證了價格的靈活管理,又從加強控制避免價格的混亂。同時價格管理還提供了價格調價的記錄,便於企業在日後進行查詢。
在靈活的價格管理基礎上構築嚴密的強價格控制,就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價格體系。系統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價格體系的管理,可以根據業務類型、客戶分類、客戶檔案、存貨檔案進行組合定義自己公司的價格體系。
這里,對其中幾個重要環節進行說明。細化價格影響因素,按業務類型、單據、客戶分類、客戶、存貨分類、批量、價格有效期間制定價格政策。為有規則可循的定價模式提供便捷的定價方法,在保證靈活性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建立價格檔案的工作量。 定義多種價格生成規則。保存歷次調價記錄便於查詢。 增強價格控制功能,設定最高、最低售價控制
采購、庫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供應商多,價格波動大,采購管理的問題突出。由於醫葯的特殊性,對批次號和有效期的要求高,其銷售、存儲、運輸規范是非常嚴格的,必須遵循國家葯監局的GSP規定,但目前情況下管理難度較大
Place
同仁堂:老字型大小變臉 從無到有的分層營銷終端建設
分層營銷
老字型大小使得同仁堂在產品廣告投入上相對較少。同仁堂經常銷售的品種有400多個,針對不同產品、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宣傳和推廣。
對於自身在銷售方面的不足,同仁堂有著清晰的認識。「同仁堂是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和營銷並重的方向發展的。」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宣傳部部長金永年表示。
1997年,同仁堂改制,成立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後的同仁堂或多或少還有國有企業的特點,尤其在營銷方面,模式相對落後,幾乎完全是以產定銷,生產和銷售脫節。不僅如此,多達24個劑型、800多個產品,同仁堂面臨著營銷網路和管理的考驗。
隨著消費市場的擴大,制葯企業開始重視營銷網路的建設。一些產品相對單一的企業,有不少直接做終端,上千人的營銷隊伍深入到全國各地,包括縣級市。「同仁堂則不是,」金永年說,「直到現在我們仍是主要依靠各大區的代理進行銷售。」
刺激市場還是管理失誤?
企業在實行現款現貨前兩個月,企業會有意對渠道控貨, 減少發貨量,目的是消化經銷商庫存,讓渠道產生飢餓感,在正式實行現款現貨政策之後,渠道商會迫於市場需求而進貨。 但同仁堂專櫃長期空貨,包括六味地黃丸、感冒清熱顆粒、牛黃解毒片、舒肝和胃片、兒童清肺口服液等「走貨」較好的品種紛紛斷貨或缺貨。
無論是渠道空貨還是進貨結構變化,都會對同仁堂產品的銷售產生極大影響。由於同仁堂的主打品種並不是獨家擁有,一旦市場長期空貨,其產品有被替代危險,影響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
促銷
促銷政策落後
產品銷售中,廠家的銷售支持很重要,很多廠家通過廣告、招聘終端推銷員幫助商業公司進行銷售,與其它公司相比,同仁堂廣告促銷少,給經銷商的利益也不高,近幾年在品牌推廣上鮮有動作。渠道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對終端控制能力有限。
同仁堂廣告促銷少,給經銷商的利益也不高,比擬之下,宛西的銷售措施和政策不錯
以往,同仁堂的銷售主要是依靠品牌、自然增長的被動式營銷標准樣式這種標准樣式導致產品出廠價混亂、竄貨現象緊張,呈現復雜的應收賬款,也缺少對終真個控制力從2005年底同仁堂開始奉行營銷改革措施:取消首席經銷商制度,替換10%的經銷商;現款現貨銷售等公司如此改革,目的除了改善財政狀況,主要是補建完善的營銷渠道和網路終端、提高產品在零售終真個鋪貨率和首推率
同仁堂以往的銷售模式主要是依靠品牌、自然增長的被動式營銷。這種模式導致產品出廠價混亂、竄貨現象嚴重,出現龐大的應收賬款,也缺乏對終端的控制力。從2005年底同仁堂開始推行營銷改革措施:取消首席經銷商制度,替換10%的經銷商;現款現貨銷售等。
終端建設
在依賴代理商的同時,同仁堂加大了直接終端零售的力度,斥巨資打造了連鎖體系。
但批發商和葯店的進貨結構發生很大變化,他們一般是減少同仁堂二三線產品的進貨量,對同仁堂其他弱勢品種的市場推廣產生影響。這與同仁堂「提高產品在零售終端的鋪貨率和首推率」的改革初衷明顯相悖
產品(質量等方面) 保證葯品質量,嚴把選料關 一個是同仁堂人的自律意識;另一個是同仁堂的外在壓力
1. 代代相傳的遺產:從開業之初,同仁堂就十分重視葯品質量,並且以嚴格的管理作為保證。創始人樂顯揚的三子樂鳳鳴子承父業,1702年在同仁堂葯室的基礎上開設了同仁堂葯店,他不惜五易寒暑之功,苦鑽醫術,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各類型配方,分門匯集成書。樂鳳鳴在該書的序言中提出"遵肘後,辨地產,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為同仁堂製作葯品建立起嚴格的選方、用葯、配比及工藝規范,代代相傳,培育了同仁堂良好的商譽。
2. 三百多年來,同仁堂為了保證葯品質量,堅持嚴把選料關。這類的例子它獨有的「中成葯」;中成葯是同仁堂的主要產品,為保證質量,除處方獨特、選料上乘之外,嚴格精湛的工藝規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炮製不依工藝規程,不能體現減毒或增效作用,或者由於人為的多種不良因素影響質量,不但會影響葯效,甚至會使良葯變毒品,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仁堂生產的中成葯,從購進原料到包裝出廠,總有上百道工序,加工每種葯物的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工藝要求,投料的數量必須精確,各種珍貴細料葯物的投料誤差控制在微克以下。例如犀角天然牛黃、珍珠等要研為最細粉,除滅菌外,要符合規定的羅孔數,保證粉劑的細度,此外還要顏色均勻、無花線、無花斑、無雜質。
② 以同仁堂新出的產品復合維生素為例,寫出你認為可行的網路營銷策略
一、製作官網,同時網路,搜狗網路,360網路等都製作完畢
二、網盟廣告
在剛開始由於我們產品的知名度較低,所以我們不僅要在自己的網站進行宣傳,同時也需要在其他地方進行宣傳。我們的網路廣告主要是在與保健品有關的網站投放。這樣受眾明確,而且廣告投放的費用相對較低。在搜索引擎中投放廣告雖然受眾覆蓋面大數量多,但是成本高而且涉及的信息面太廣。
三、論壇營銷
1、先要先到有關保健品,健康,生活等方面的論壇注冊賬號,如果是到一些
和我們產品不相關的論壇,往往很難發展,發展速度會很慢,不容易建立專家地位。
2、參與論壇,幫助會員,建立權威。在論壇中積極參與討論,注意看其他會員
有什麼疑難問題,如果能解決,就積極回答,你的努力其他的會員都會看在眼裡的。
久而久之,大家通過你的帖子看到你又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又熱心助人,大家心目
中自然會建立起一個權威形象。這時你所推廣的任何產品或服務,也會被大家所信
任。
3、我們的網站上專為某個論壇的會員做一個網頁,上面寫清「歡迎某某論壇的
會員來到我們的網站,我們有專為某某論壇會員的特殊優惠」等等。論壇會員來到
我們的網站,會覺得很貼心很熟悉。
四、事件營銷
在網路上一個吸引人的事件很容易引起網友的關注。如選取某現在可以算是網路
紅人的名人,產品的推廣可以藉助名人在網路上的知名度。我們可以在比較大
的論壇,貼吧等發表相關內容,來為產品做宣傳。
五、全網營銷
除了要做網路競價廣告外,還要在淘寶、天貓、京東等B2C平台上開店,同時用時下最流行的微信代理模式,在朋友圈推廣產品,增加銷量。
③ 市場營銷以某公司或某品牌產品為例,淺論該公司(產品)的市場營銷策略。
王老吉營銷成功之處
(一)品牌定位
在2003年之前,王老吉的銷售狀況一
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深究其內在原
因,模糊的定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方面,王老吉作為一種傳統涼茶在
兩廣地區早已得到了普遍的認同,「王老
吉」就是涼茶的代名詞,就像一提到創可
貼,人們馬上就會想到邦迪一樣。但它是
經國家審核批準的食字型大小產品,其氣味,
顏色,包裝都與傳統涼茶有很大區別,而
且口感偏甜,更像是一種飲料。而按中國
「良葯苦口」的傳統觀念,消費者會本能的
認為,不苦的涼茶降火的效果會比較差。
作為涼茶他表現出了一種「葯力不足」的
形象。
另一方面,在兩廣以外的廣大地域,
消費者對涼茶的概念並不了解,想讓消費
者認同上百年歷史的傳統葯茶,難度是超
乎想像的,進行消費者教育的投入太高,
回報效果也很難預期。很有可能為其他涼
茶品牌做了嫁衣,免費幫他們進行了消費
群體的培養。更重要的是,一旦消費者教
育過程中出現偏差,中葯色彩太濃,很容
易遭致消費者的抵制。因為傳統中醫觀點
中認為,是葯三分毒,明明是中葯方子,卻
讓消費者當成飲料大量飲用,必然難以接
受。作為飲料他很難擺脫「中葯方子」的
形象。
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身份,王老吉必
須解決定位的問題,究竟是涼茶、還是飲
料。經過成美營銷的策劃,最終確定了「怕
上火.喝王老吉」的定位,成為了一種特
殊的功能型飲料。至此,王老吉徹底擺脫
「中葯方子」的形象,弱化其治療效果,不
是為降火,而是預防上火。通過這樣的重
新定位,新形象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認
同,銷售額不斷攀升。
(二)事件營銷
2008年最經典的事件營銷,非王老吉
莫屬。「封殺王老吉」的熱帖從天涯論壇不
斷的向各大論壇轉載,在網路推手的精心
策劃之下,全國上下要買光王老吉的熱情
空前高漲,這與「吃垮必勝客」的實例有
著異曲同工之處。
加多寶集團在汶川地震的賑災晚會
上,一嗚驚人的捐款1億人民幣,在震撼
了全國人民心靈的同時,也讓他們記住了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加多寶就是「王老吉」
的生產商。捐款這件事本身,就已經營造
了很強大的震撼效果,在當時「捐款比富」
的形勢下,捐款一億所創造的影響力遠遠
超過了投放4,5個億廣告所能達到的效
果。隨後,一篇被瘋狂轉載,跟貼無數的
熱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作為中國
民營企業的王老吉,一下就捐款一個億,
真的太狠了。絕對不能在讓王老吉的涼茶
出現在超市的貨架上,見一罐買一罐,堅
決買空王老吉的涼茶,今年爸媽不收禮,
收禮就收王老吉!支持國貨,以後我就喝
王老吉了,讓王老吉的涼茶不夠賣!讓他
們著急去吧!」就是這篇「封殺王老吉」的
熱帖,將追捧王老吉的熱情推向了高潮。
這篇熱貼像病毒一樣不斷的被各大網站、
論壇傳播,卻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完全
是一種自發性的擴散。這種將事件營銷與
病毒式營銷相結合的方式,成為其2008年
營銷活動中最大的亮點。
(三)文化內涵
在每一罐王老吉上都可以清晰的看到
「涼茶始祖王老吉,創於清朝道光年間,已
逾百年歷史」。秉承中國傳統文化是王老
吉能夠取勝的又一重大原因。對於傳統涼
茶來講,擁有傳統文化內涵的並不只是王
老吉一家,關鍵是看誰能夠把文化內涵的
價值更充分的發揮出來。王老吉在深化其
文化內涵的過程中,不但把傳統文化的招
牌扛了起來,並且以更容易被受眾接受的
方式進行傳播。看過電視劇《大宅門》的
觀眾都知道,其實這部電視劇就是以百年
老字型大小的同仁堂為原型的,應該說這部電
視劇的熱播成為了同仁堂做了一場聲勢浩
大的免費宣傳。王老吉也借鑒了這種方
式,拍攝的電視劇《(嶺南葯俠》在央視播
出,讓兩廣以外的眾多消費者開始了解王
老吉背後的故事,蘊含的文化內涵,用講
故事的方式讓消費者了解嶺南文化,在此
基礎之上認同這種文化。
④ 你認為同仁堂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家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
北京同仁堂歷數代而不衰,載譽達三百年之久,成為中國醫葯史上的一個奇跡。專這一成就的取得,屬主要得益於經營者堅持品質第一,從而為同仁堂樹起了一塊金字招牌。即使在動亂年代,同仁堂也不放鬆對質量的監控。
同仁堂質量文化可以概括為:「安全有效方劑;地道潔凈葯材;依法科學工藝;對證合理用葯。」它所形成的一種對葯品質量高度負責的文化理念,以葯品療效為核心的全面質量保障體系和現代制葯規范,滲透於制葯、營銷管理和各項工作之中。
(4)北京同仁堂營銷策略畢業論文擴展閱讀
同仁堂已經形成了在集團整體框架下發展的現代制葯工業、零售醫葯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兩大基地、兩個院、兩個中心的「1032工程」。
同仁堂人有信心有能力把同仁堂集團建設成為以現代中葯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國際馳名的中醫葯集團,通過全面提升同仁堂現有的生產經營及管理水平,實現中醫葯現代化發展的新格局。
⑤ 北京同仁堂的營銷模式是什麼
據了解,一直以來,同仁堂對改變營銷模式進行了多種嘗試。如2003年實內施先款後貨及購銷分容體運行,並著手營銷網路和終端的建設。2004及2005年開始實施品種首席經銷制度和營銷顧問制度等。2006年同仁堂在營銷改革上作了進一步的縱深推進,包括:廢除首席經銷制,將產品的經營權重新收歸公司所有,放棄沒有渠道的經銷商;以及將原來的區域經營分公司變革為以產品群為主的3個經營分公司,產品按照規模、處方葯與非處方葯等因素劃分為3個產品群,公司另設一個公司負責協調3個公司的工作等。
⑥ 北京同仁堂籌資問題及對策論文
畢業論文是畢業生總結性的獨立作業,是學生運用在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去分析、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過程,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撰寫畢業論文對於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可以去搜下國濤期刊,希望能幫到你!
⑦ 同仁堂是如何營銷的
百年老字型大小企業同仁堂也要做直銷?近來有消息透露,為提升集團的整體業績,尋找新的盈利和營銷模式,同仁堂集團正准備涉足直銷行業。其內部已成立相關部門,具體方案正在進一步醞釀中。據悉,同仁堂集團計劃涉足直銷行業的主要是其中的葯保健品。
以同仁堂為代表的優秀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代表的是中國商業的精髓與靈魂,這樣的品牌已經珍貴到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已經不宜再改變的程度,但現在進入敏感的直銷行業,其原因是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而欲重新找回市場份額。然而有行業人士認為,「同仁堂在這方面是沒有經驗的」,這註定著同仁堂的直銷只是一場試驗。
涉足直銷的老字型大小
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中葯行業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創建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葯,歷經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歷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造就了制葯過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
如今,同仁堂確定了進軍直銷的計劃。據一位接近同仁堂的消息人士透露,為做好進入直銷業的准備,同仁堂集團內部在年前已經專門成立了一個健康事業部,並分派了專門的負責人,「最終方案還未制定出來,高層還在進一步考慮。」
「同仁堂也要做直銷」,這的確讓人感到驚奇。對此,同仁堂集團宣傳部部長金永年向媒體表示,目前他沒有得到領導授權,透露不出該報道之外的信息,而且說是下屬子公司上市公司那邊在操作,具體情況不清楚。同仁堂集團其他領導人士也都向外界保持了低調,並未透露更多消息。
記者了解到,同仁堂集團計劃涉足直銷行業的主要是其中的葯保健品。早在2004年,北京同仁堂集團與香港偉確生物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由偉確生物研發系列保健新葯均使用同仁堂品牌並在全國同仁堂專賣店銷售。
有關人士表示,同仁堂也和商務部有關官員進行了接觸,商務部對同仁堂比較歡迎。「國內直銷行業目前缺少標桿企業。」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說,如果同仁堂進入直銷,不僅可以豐富直銷品種,而且能起到標桿作用,「政府會歡迎」。
據國都證券研究所的一篇文章顯示,同仁堂集團涉足直銷行業不僅有利於集團提升自身業績、尋找新的盈利模式和營銷模式,也將為公司的營銷改革提供相關的經驗,並為進一步提高同仁堂品牌的知名度提供有力的支持。
但是也有相關人士為之擔憂說,近兩年,國家為了規范整頓這一行業,相繼出台了《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等相關法規,直銷牌照的發放也是慎之又慎。至今,仍有一些企業未能拿到直銷牌照,而一些企業拿到了牌照因為違規行為被吊銷執照。即便拿到牌照的企業也並不一定完全在按照法律來經營,沒有拿到牌照的企業就更不必說。珍奧核酸虛假宣傳、億霖傳銷被查處、「完美死人事件」等等,不管是真是假,是事實還是人為操縱,直銷行業仍舊問題連連,走不出誠信的陰影。
有不具名的專家表示,直銷行業背負著太多的問題,承受著社會異樣的眼光,至少,它和誠信經營的百年老字型大小是不搭界的。同仁堂集團涉足直銷行業,「有可能也會導致原有品牌的弱化甚至喪失,只能說它先試。」
尋找新的盈利模式
同仁堂涉足直銷,果真會對自身的品牌產生影響嗎?現在回答還為時過早。但是「商品經濟離不開市場營銷,企業適合哪種模式需要結合自身狀況來確定。」一位業內人士判斷說。
近兩年來,同仁堂在營銷模式上下足了功夫。從2005年末就開始實施的第一輪營銷改革措施:核心思路為清理10%非核心經銷商,並將5個區域分公司調整為4個產品分公司。並且突出了品種責任,量身定製每個產品的推廣方案。但由於模式的轉換缺乏好的銜接,這一改革對同仁堂的產品銷售反而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同仁堂產品銷售下滑。在這樣一種銷售額頻頻下降的情況下,同仁堂涉足被大眾所看好且能節省成本的直銷就不足為奇。
來自公開方面的資料顯示,同仁堂2006年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23.97億元,同比下降了8.03%;實現利潤總額2.90億元,同比下降37.20%;實現凈利潤1.56億元,同比下降48.21%;凈資產收益率為6.51%,比2005年減少了6.31個百分點。
興業證券醫葯版分析師王斌向記者分析同仁堂進軍直銷業務的背景時說,同仁堂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去年該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48.21%,其主要原因在於股權激勵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王斌表示,如果進軍直銷業務,「同仁堂在這方面是沒有經驗的」。但「如果能將直銷納入新的營銷改革,那對整個集團都是利好。」華泰證券一位分析師說。
同仁堂集團總經理梅群在近日的一篇醫葯文章中表示,近年來,同仁堂不斷加強海內外市場的開發與管理,產品行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2005年,同仁堂銷售收入就達到54億元,實現出口創匯2048.24萬美元,在全國中葯行業蟬聯第一。
記者了解到,同仁堂努力抓住突出主營業務、堅持質量第一、創新企業文化、規范品牌管理四個環節,不斷加強民族品牌建設,目前已形成了制葯工業、零售商業、醫療服務三大版塊相互依託、相輔相成的主營業務,生產線已擁有41條,能夠生產26個劑型,1000餘種產品。
同時,同仁堂還不斷加快布局國際市場。記者從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外經辦了解到,北京同仁堂在境外開設的分公司和葯店至今已達20餘家。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永玲介紹說,同仁堂接下來還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開發歐盟市場、北美市場和澳洲市場。
「應該說,像同仁堂這樣的企業,進入直銷的條件已經完全具備,它有產品,有自己眾多的店鋪,而且做得很好,也有特許經營這塊業務。」直銷專家劉忠說,而像同仁堂這樣的集團企業,如果涉足直銷業務,其在銷售上將更加成熟。「進入直銷,對同仁堂而言是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將會給其帶來新的贏利點。」
同仁堂的健康事業
走進任何一家同仁堂葯店,我們可以從很多細微處感覺到它對歷史傳承的重視。稍加註意你便能看到,同仁堂抓方的櫃台有內外兩層:調劑員在內層櫃台里邊抓葯,拿葯的顧客在外層櫃台等候,兩層櫃台中間,是富有經驗的老葯師進行復核,這些老葯師從內層櫃台上拿過已抓好的葯,與葯方逐一核對,確認無誤後才將葯包好,放到外層櫃台上交給顧客——這種一張方倒兩遍手的做法,很好地避免了因抓錯葯而產生的事故。
穩定的質量理念和良好的行業口碑,這一切都是北京同仁堂成功的關鍵驅動。3月7日,《北京科技報》和《北京青年報》聯合舉辦品牌影響生活大型調查頒獎儀式。經過上萬人次的投票評選,同仁堂同時和諾基亞、麥當勞、海爾、一汽大眾、索尼、微軟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一起被評為「影響生活的十大品牌」。
而對於企業,直銷作為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拓展了企業產品的銷售思路,而且也大大節約了成本。具有338年歷史積淀、准備進入直銷行業的國內中葯第一品牌同仁堂,有許多地方開始了向國內直銷行業老大天獅集團學習的進程。
作為國內民族直銷企業的天津天獅集團,通過十幾年的艱苦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以高科技生物產業為龍頭的多元化大型跨國企業,相繼進入美國納斯達克(NASDAQ)資本市場和美國主板證券市場(AMEX)。如今,天獅集團的業務輻射190多個國家,在10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並與全球二十多個國家的一流企業結成了戰略聯盟。
天獅集團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建立了技術創新機制,主要從網路精品超市、多元化品牌經營、六網互動以實現跨越發展三個方面入手,全力打造了創新型經營手段,現在又做起了直銷超市。
同仁堂的優勢是其品牌價值,現在同仁堂的無形資產,早已超過其有形資產。記者從中國品牌研究院獲悉,在《首屆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價值百強榜》中,北京同仁堂的品牌價值以29.55億元高居榜首。金永年告訴《成功營銷》記者,盡管以29.55億元的身價名列第一,但這個價值評估得有點低,「同仁堂的有形資產已經達到了74億元」。
2002年時,同仁堂就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戰略定位是:「以現代中葯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成為國際馳名的現代中醫葯集團」。戰略目標是:「奮斗十年雙加零」,即到2011年總銷售和利潤比2001年分別增長10倍,銷售額達到300億元,利潤達到13億元。
圍繞這個目標,同仁堂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因為下滑的銷售額、敏感的直銷業、誠信的老字型大小,這三者的組合就非常耐人尋味。有直銷專家表示,天獅已經有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了,而同仁堂的直銷之路正在醞釀,還尚未起步,如何從已有的榜樣中吸取經驗,將是同仁堂直銷過程中的重大課題。
⑧ 求一篇市場營銷的畢業論文
王老吉營銷戰略探研
一、王老吉發展現狀
王老吉是具有180多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
涼茶品牌,創立於道光年間,以其創始人
命名,在兩廣地區深受喜愛。然而,多年
以來,王老吉一直是作為一種「葯茶」被
人們飲用,他具有極其濃厚的中葯形象,
因此在兩廣以外的地區很難大規模的推
廣。直到2003年,王老吉的銷量才出現大
幅度的增長,年銷售額增長近400%,其采
用的營銷策略在短期內起到了立竿見影的
作用。經過幾年的運作,目前王老吉的銷
售額已經從起初的1億,攀升到2004年的
10億,並仍處於持續上漲的趨勢,成為
2007年度全國罐裝飲料市場銷售額第一
名。目前,王老吉在國內飲料行業的地位
不斷攀升,已經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形
成了分庭抗衡的態勢,在內地的產銷量甚
至有超過可口可樂的趨勢。
二、王老吉營銷成功之處
(一)品牌定位
在2003年之前,王老吉的銷售狀況一了全國人民心靈的同時,也讓他們記住了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加多寶就是「王老吉」
的生產商。捐款這件事本身,就已經營造
了很強大的震撼效果,在當時「捐款比富」
的形勢下,捐款一億所創造的影響力遠遠
超過了投放4、5個億廣告所能達到的效
果。隨後,一篇被瘋狂轉載,跟貼無數的
熱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作為中國
民營企業的王老吉,一下就捐款一個億,
真的太狠了。絕對不能在讓王老吉的涼茶
出現在超市的貨架上,見一罐買一罐,堅
決買空王老吉的涼茶,今年爸媽不收禮,
收禮就收王老吉!支持國貨,以後我就喝
王老吉了,讓王老吉的涼茶不夠賣!讓他
們著急去吧!」就是這篇「封殺王老吉」的
熱帖,將追捧王老吉的熱情推向了高潮。
這篇熱貼像病毒一樣不斷的被各大網站、
論壇傳播,卻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完全
是一種自發性的擴散。這種將事件營銷與
病毒式營銷相結合的方式,成為其2008年
營銷活動中最大的亮點。
(三)文化內涵
在每一罐王老吉上都可以清晰的看到
「涼茶始祖王老吉,創於清朝道光年間,已
逾百年歷史」。秉承中國傳統文化是王老
吉能夠取勝的又一重大原因。對於傳統涼
茶來講,擁有傳統文化內涵的並不只是王
老吉一家,關鍵是看誰能夠把文化內涵的
價值更充分的發揮出來。王老吉在深化其
文化內涵的過程中,不但把傳統文化的招
牌扛了起來,並且以更容易被受眾接受的
方式進行傳播。看過電視劇《大宅門》的
觀眾都知道,其實這部電視劇就是以百年
老字型大小的同仁堂為原型的,應該說這部電
視劇的熱播成為了同仁堂做了一場聲勢浩
大的免費宣傳。王老吉也借鑒了這種方
式,拍攝的電視劇《嶺南葯俠》在央視播
出,讓兩廣以外的眾多消費者開始了解王
老吉背後的故事、蘊含的文化內涵,用講
,
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深究其內在原
因,模糊的定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方面,王老吉作為一種傳統涼茶在
兩廣地區早已得到了普遍的認同,「王老
吉」就是涼茶的代名詞,就像一提到創可
貼,人們馬上就會想到邦迪一樣。但它是
經國家審核批準的食字型大小產品,其氣味、
顏色、包裝都與傳統涼茶有很大區別,而
且口感偏甜,更像是一種飲料。而按中國
「良葯苦口」的傳統觀念,消費者會本能的
認為,不苦的涼茶降火的效果會比較差。
作為涼茶他表現出了一種「葯力不足」的
形象。
另一方面,在兩廣以外的廣大地域,
消費者對涼茶的概念並不了解,想讓消費
者認同上百年歷史的傳統葯茶,難度是超
乎想像的,進行消費者教育的投入太高,
回報效果也很難預期。很有可能為其他涼
茶品牌做了嫁衣,免費幫他們進行了消費
群體的培養。更重要的是,一旦消費者教
育過程中出現偏差,中葯色彩太濃,很容
易遭致消費者的抵制。因為傳統中醫觀點
中認為,是葯三分毒,明明是中葯方子,卻
讓消費者當成飲料大量飲用,必然難以接
受。作為飲料他很難擺脫「中葯方子」的
形象。
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身份,王老吉必
須解決定位的問題,究竟是涼茶、還是飲
料。經過成美營銷的策劃,最終確定了「怕
上火、喝王老吉」的定位,成為了一種特
殊的功能型飲料。至此,王老吉徹底擺脫
「中葯方子」的形象,弱化其治療效果,不
是為降火,而是預防上火。通過這樣的重
新定位,新形象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認
同,銷售額不斷攀升。
(二)事件營銷
2008年最經典的事件營銷,非王老吉
莫屬。「封殺王老吉」的熱帖從天涯論壇不
斷的向各大論壇轉載,在網路推手的精心【故事的方式讓消費者了解嶺南文化,在此
基礎之上認同這種文化。
三、王老吉面臨的困境
(一)中葯成分,身份尷尬
隨著一紙訴狀將王老吉送上法庭,消
費者對王老吉成分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
配方中的夏枯草是一味純中葯,長期飲用
真的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嗎?傳統中醫理
論認為「是葯三分毒」,有病的時候飲用中
葯都要格外謹慎,沒病的時候大量服用怎
么可能沒有副作用?消費者的諸多疑問使
王老吉陷入了困境。被消費者廣泛任何的
「預防上火」的功效,正是由其配料中的幾
味中葯實現的,成敗皆由其配方而起,如
何擺脫這種尷尬是王老吉面對的最大難題。
(二)兩樂圍剿,腹背受敵
就在王老吉以獨特的植物飲料身份沾
沾自喜的時候,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這兩
個勁敵並沒有坐以待斃,植物飲料的定位
雖然特別,但不是只有王老吉可以用,兩
大可口巨頭同樣可以用。可口可樂已收購
了香港的健康工房,業界猜測這一舉動是
直逼王老吉的植物飲料定位而來的,從公
司網站上看,目前已有九大類別的植物飲
料,如金盞菊、夏桑菊、夏枯草、雞骨草
等。同樣,百事可樂並不避諱向植物飲料
的進軍的意圖。王老吉只是以一個單一品
種打天下的品牌,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旗下的子品牌都在十個以上,在這場爭斗
中,王老吉顯然是勢單力薄。
(三)涼茶走紅,紛紛效法
王老吉雖然是涼茶始祖,但這並不能
阻擋涼茶新秀前進的步伐。在王老吉為涼
茶正名,開拓了一塊全新市場的同時,以
和其正、念慈菴、潘高壽為代表的眾多涼
茶品牌已經開始迅速擴張。在涼茶申遺成
功後,響當當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金
字招牌已然成為那二十幾家涼茶生產企業
的核心競爭力。王老吉扛著涼茶始祖的大
旗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奮力拚殺,而眾
多的涼茶新秀則緊隨其後,坐享其搶奪過
來的市場空間,並借機蓄勢,很有可能在
未來出現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趨勢。
(四)包裝問題,潛藏隱患
王老吉採用的包裝是在國外被逐漸淘
汰的馬口鐵,生產厚度為0.1 7~0.2 8
mm,而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馬口鐵早已進
入超薄時代,是厚度僅為0.12mm的極薄
馬口鐵。雖然這種馬口鐵包裝密封效果
好,但是與鋁制易拉罐相比成本過高、重
量過大。採用同樣包裝的露露杏仁露、椰
樹牌椰汁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總成本中,
僅馬口鐵的包裝就佔到了4成。高昂的成
本使獲利空間被極大的壓縮,並且這種包
裝也使印刷受到了很多限制。我們已經看
到,和其正涼茶從一開始就採用了PET包
裝,成本遠遠低於王老吉的馬口鐵包裝,
並且攜帶方便,可多次飲用。紅色罐裝王
老吉的形象已經在消費者頭腦中根深蒂
固,若更換包裝消費者可能很難接受,可
是繼續保持這種包裝,常此以往高額的成
本必然會把盈利空間壓得越來越小,對企
業的長久發展來講,是個巨大的危機。
四、相關建議
(一)注重產品研發,建立產品體系
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可以靠一個產品打
天下,從百事、可口、娃哈哈的產品體系
我們可以看出,有持久生命力的飲料企業
都非常重視產品研發,產品類別也十分豐
富。以娃哈哈為例,其產品類別涉及碳酸
飲料、果汁飲料、純凈水、茶飲料、咖啡、
奶茶、奶飲料、功能飲料等,每類產品下
又分設不同的品牌。而王老吉只有一個品
牌,一種產品,當熱賣的浪潮過去,新鮮
感退去,王老吉還能靠什麼留住消費者
呢?把所有的賭注都放在王老吉涼茶上
面,其實是很危險的,只靠涼茶這一根獨
苗,實在難以維持長久的競爭優勢。因此,
建議王老吉能夠適時的開發出新的子品
牌,以及新的產品類別,在產品生命周期
尚未進入衰退期之前,做好下一代產品的
研發、推廣工作。
(二)尋找新的賣點,轉換產品訴求
王老吉從推廣開始,一直在重復一句
話:怕上火,喝王老吉。雖然,做到了整
合營銷傳播中所要求的「一個聲音」,但是,
這個聲音不斷的簡單重復,消費者也會覺
得厭倦的,如果沒有新的賣點,品牌的形
象會很快的老化,最終就會像眾多的百年
老字型大小企業一樣,逐漸的被人們淡忘。「預
防上火」的賣點雖然不錯,但是,在北方
的廣大地區,只有夏季才會有強烈的降火
需求,在其他的季節,很少有人會想到它。
因此,為了克服地域、季節的阻礙,王老
吉必須不斷的尋找新的訴求,來吸引消費
者,在更多的場合,更多的選擇它。
(三)更新產品包裝,重塑品牌形象
王老吉在包裝方面除了應該替換掉過
時的馬口鐵罐,更應該注重產品外形的時
尚氣息。現在普遍流行的PET包裝與幾年
前相比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瓶身的曲線
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商標的設計也更加
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需求。而王老吉又
矮又笨的造型,握在手裡像個手雷一樣,
鮮紅的顏色本身就會給人很燥熱的感覺,
與其所宣傳的預防降火剛好相悖。不扣否
認的是,王老吉所面對的消費群體,主要
還是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因此,不考慮他
們都視覺需求,一味的堅持,很有可能遭
遇淘汰的命運。參考文獻】
1、盧駿飛,盧雨民.淺析王老吉品牌
定位的成功〔J〕.科技廣場,2007,
(12)∶72-76
2、劉振華.淺議「王老吉」涼茶的品
牌再定位〔J〕.消費導刊·理論版,
2007,(9)
3、陳錚,高軍.濫用葯茶埋下嚴重健
康隱患〔J〕.首都醫葯.2007,(11)∶
24-27
4、王麗平.解密王老吉點金術.中國
衛生產業〔J〕.2007,(9)
5、劉伊婷.王老吉品牌四方博弈.中
國質量報〔N〕.2008年7月1日第10
版
6、王燕洲.中小飲料企業的市場研究
〔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5月
⑨ 北京同仁堂籌資問題及對策論文
網路一下會有很多這樣的文章,你普通寫這種文章首先得看大量範文,在知道看一兩篇沒用,再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去寫才好。58論文網有這方面的專家可以指導,
⑩ 急求《北京同仁堂發展戰略研究》論文,高分懸賞!!!!
1、優勢分析(S)
第一,品牌優勢
第二,核心技術優勢
第三,企業文化優勢
第四,價值鏈優勢
2、劣勢分析(W)
第一,生產現代化和技術標准化程度低,尚無法跨越中葯國際化的技術壁壘
第二,人才短缺
第三,企業內部文化認同差異
3、機遇(O)
首先,中醫葯的國際認可度不斷提高
其次,中醫葯專業機構和從業人員在國外發展迅猛
第三,歐美等主流市場對中醫葯的限制不斷放寬
第四,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對中葯的態度有所轉變
最後,我國中醫葯產業擁有雄厚的資源優勢和理論優勢
4、威脅(T)
第一,國內外中醫葯產業競爭日益激烈
第二,各國對中醫中葯的法律禁令,是中醫葯企業國際化過程中面臨的另一威脅
第三,文化背景差異也制約著中醫葯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第四,中葯知識產權面臨著威脅
第五,技術性貿易壁壘是中醫葯國際化過程中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