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上汽大眾營銷策略

上汽大眾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2-02-10 06:53:56

㈠ 大眾集團在華營銷戰略

1月份的開門紅似乎令車商信心增強不少。相比於金融海嘯初始期的去年10月、11月,目前整個汽車行業都開始樂觀起來了。盡管新一年的產銷目標比以往要遲了點出來,但從廠商所宣布的目標可以看出,市場的預期是漸趨樂觀的。
最早嗅到了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商機的大眾汽車,近期又將加大力度在中國開辟疆土。日前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手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共同發布大眾汽車集團(中國)2018戰略:到2018年,大眾中國的銷量將在2008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200萬輛!這就意味著,中國可能代替德國成為大眾全球第一大市場。
2018年目標銷量達200萬輛
大眾中國期望2008年在華實現轎車銷售1024008輛(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超額完成100萬輛的既定目標,同比2007年增幅達12.5%,因此,2018年的戰略目標將翻番,達到200萬輛。
大眾汽車自1885年進入中國以來戰果累累:零售銷量累計超過730萬輛汽車,佔中國汽車銷售總量的28%;在中國投資累計已達68億歐元,佔中國汽車工業投資總額的20%.實際上大眾汽車不僅在中國有著一汽集團與上汽集團這樣重要的汽車行業合作夥伴,南北大眾長期在中國汽車銷售排行榜三甲中佔有兩個席位;還與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中國金融市場、證券市場等行業也有著重要地位。
將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在金融風暴重創全球經濟、主要汽車銷售市場明顯萎縮的背景下,大眾汽車在全球的銷售量基本保持增長勢頭。在中國、巴西、中歐、東歐和印度等地區增幅明顯,且中國成為大眾全球第一大單一市場已經指日可待。中國對於大眾來說地位如此重要,大眾加大對這一戰略市場的投入合情合理。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2008年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國,而今年由於北美汽車市場慘遭滑鐵盧,中國汽車銷量在1月份已經超過了美國,相信在中國政府一系列振興計劃刺激之下,未來中國車市將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汽車銷量第一大國家。作為新興汽車市場,中國車市盡管遇到短暫低迷,未來仍有巨大
潛力。因此豐田、通用、日產等很多車廠都將中國作為未來的贏利重點,並在公開場合強調這一點。近幾年大眾在中國轎車市場的份額一直維持在23%左右,而其勁敵豐田卻從2005年的6.4%上升到208年10月的14.8%,日產從7.2%飆升到10.4%!面對競爭對手的追趕,大眾中國當然要「挽起袖子大幹一場」。
網路產品多渠道拓市
除了大量引進新車與採用新動力技術外,渠道擴張也是提升銷量的主要途徑。大眾中國預計將目前的1000家4S店擴至2018年的2000家,這種瘋狂的渠道擴張計劃肯定會拉升銷量,但也會成為一把雙刃劍,刺傷廠商兩方。大眾中國的主戰力市場一直是北方,南方市場銷量一直不甚理想、新經銷商加盟其銷售網路的積極性不高;而北方的銷售網路已經很完善,新增的特約店將可能影響到原有商家的利潤,進而影響到整體的銷售戰略。2008年廣州、深圳、東莞等地8成以上經銷商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廠家布點太密,導致品牌內部競爭過於激烈。
為了實現2018年銷售200萬輛這樣的宏偉目標,大眾中國打算同時兵分三路:首先是積極開拓銷售網路,在2018年4S店數量也會增加一倍;其次是加大新品發布力度,在2009年-2010年間陸續引進10餘款新車型,在未來10年中,每年至少將4款新產品奉獻給中國消費者;再次,引進全球領先的TSI(渦輪增壓直噴汽油發動機)技術和DSG(雙離合器變速箱)技術,實現發動機小型化,到2010年將大眾汽車集團在華車型的平均油耗和排放降低20%.
知名汽車分析師向寒松認為,目前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擁有9大品牌,其中大眾汽車、奧迪、賓利、蘭博基尼和斯柯達5大品牌已經進入中國。大眾中國戰略計劃的重點之一就是加大新車引進力度,為了達到計劃中所提到的新車發布規模。大眾汽車集團很有可能再引進其他品牌或者是發布更多的上汽自主品牌車型。(林輝瑩 黃小婷)

㈡ 「轉角處的光」系列之五:經此一「疫」,汽車營銷進入新交互時代

圖片來源:北京晚報

文/聞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上汽大眾的品牌策略是什麼

有人說營銷是一門藝術,藝術中有現實派,也有理想派。但不管是商戰,藝術,都可以讓人盡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藝無止盡,戰無常法。

當越來越多的桑塔納、帕薩特以及POLO等品牌轎車馳騁在中國大地上的時候,上汽大眾營銷策略和戰略自然越來越被業界矚目,不計其數的媒體記者采訪總是提這樣的問題。其實歸納起來就是:上汽大眾賣產品更賣服務,而賣產品和賣服務就要「擺缸」。

1 上海上汽大眾的營銷策略——賣產品更賣服務

中國雖然入世了,但市場還沒有完全按游戲規則運作,進口車高潮也還沒有到來,進口車因為數量少,影響面小,而老百姓對國產車期待是不一樣的。如果說進口車能收能放的話,國產車就只能放不能收。買進口車的人畢竟是少數,波及面小,它就能收能放。波及面大的國產車是不能這樣做的。不希望我們的價格在別人之上,進行競爭。但是我們的價格絕對不會比別人低,也沒必要這樣做。我們是賣產品更賣服務,這就是我們的理念。

在價格戰中有的企業成功了,卻沒賺錢,因而在經營上是失敗的。我們作過一些市場調查,說實話,如果我們稍微在價格上松一松,會有60%的用戶買我們的產品,但我們不能獲得更多的市場,除非我們降3—5萬元,但又是不可能的。即使降下來之後,也不可能獲得更多的份額,只不過是達到一個平衡,而不能增加市場佔有量。因為現在用戶更講究質量和性能,很多消費者對10萬元以下的車也是冷靜的。電視機企業相互壓價可誰也沒得到好處,這個結局已經讓大家看得很清楚了。我們沒把主要精力放在價格上面,而是放在了我們應該做的工作上。我們進一步加強了網路建設上的一些基礎工作,如「用戶滿意工程」。上海大眾強調的是,賣產品更賣服務,如果這一點做到的話,是會長期受益。2002年我們在全國建立了7個零部件倉庫,為的是讓廣大的維修站能夠在很近的距離拿到他們所需要的配件,逐步再進行24小時送貨上門服務。我們請有實力有誠信的代理商,這樣做,一是杜絕假冒偽劣;二是降低了零部件的庫存;三是提高了配件的滿足率。我們現在售後服務是實行地域管理,使之既負責銷售,又負責售後服務,把用戶滿意工程落到實處。這樣就能夠把所有的事情在第一時間內解決,讓用戶更方便。如果用戶抱怨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他們的滿意率就會提高,我們的銷售量也會明顯地增加,我們經營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漠視。

重視經銷商隊伍的建設,也是我們賣產品更賣服務的題中之義,我們要發展到900家。我們跟廣州本田不一樣,他們是全新建設,我們是對老的網路進行改造,這就比較難,就象老城區的改造比建設新城區要難一樣,對經銷商的計劃完成率我們要作嚴格的考核,我們測算好了,你的能力只能銷600輛,你就銷600輛,銷夠600輛我就不給你銷了。除非你說你還有發展能力,你寫申請報告,我們派人對你的能力進行重新評價。這樣,就能夠確保他們在很輕松的狀態下完成任務,然後用剩下的精力,精心地去為用戶服務,特別是在賣給用戶之前,仔仔細細地把住每輛車的質量關。我們在2002年在上海搞一個發車中心,為的是避免讓上海的經銷商把車運來運去。這樣,也可以使用戶享受到比較一流的服務。這些措施都有利於提高用戶的滿意率。應該說對目前的上海大眾汽車市場是滿意的。

有人說別克年初降了4萬元,對帕薩特的影響很大。影響會有的,但帕薩特有後勁。它的優良性能會在今後的時間里驗證出來。我們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強對用戶的宣傳。在賣車之前,讓用戶對汽車充分進行了解,消除他們對產品的盲區。

在2002年年初的價格戰中,好多人說我的壓力非常大,說沒有壓力是不現實的,但有壓力還得冷靜觀察市場,沉著應對競爭啊!

因為降價中有的成功了,但未必都這樣。我們沒說我不降價,只是現在不降,保留一份主動權。你降了,你就爬不上來了。2002年初國產車廠家紛紛跳水,這是一種新的情況。實際上WTO真正對他們的沖擊並不是很大。也就是說,進口車對他們的沖擊並不是很大。但是自己先亂了。如果他不賺錢,這個過程就會很痛苦。如果本身就有很大的利潤空間,那麼,即使降下去也沒用。所以,對跳水的企業來說,市場壓力較輕,經營壓力較重。

商場如戰場,競爭就跟打仗一樣。我們認為,他們把戰爭的殘酷性考慮得太簡單了。我這支部隊引而不發,就保持著戰場上的主動權,因為我們沒有受到傷害,也沒有什麼包袱。

只要進口車的價格浮出水面,國產車市場就易穩定了,現在在中國只能打冷戰,不能打熱戰。價格的冷戰就是指它需要時間。這就要比企業的綜合實力,不能靠一朝一夕的拚命,因為你不可能一下子把一個企業打下去。

2 上海上汽大眾的營銷戰略——「擺缸戰略」

2001年我們銷售24萬輛,要歸功於我們的網路。我們現在的網路就好象是擺缸,所以這個網路發展戰略叫做「擺缸戰略」。也就是說,在全國的中小型城市我們都去擺缸,缸擺好以後,如果天下雨的話,它就有水。下得大有大水,下得小有小水,如果天不下雨呢,它就沒水。那麼,天不可能老下雨,也不可能老不下雨,無非是多下少下。銷售也有潮起潮落。這樣一來,我的這個缸里就總是有水,不可能沒水。如果你沒有缸擺在那裡,即使是下雨了,那裡也沒有你想要的水。

5年前,我們開始實施「擺缸戰略」,缸里的「水」是指市場,缸破了不能補的話,可以再擺一個,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經常有缸破的事情。我們現在的整個網路是一潭活水,是鐵打的軍營流水的兵,經常有新面孔出來。5年來,我們的老經銷商有的久經考驗發展了,有的已不存在了,替代是大量的新面孔。他們給我們的營銷網路帶來了勃勃生機。他們躍躍欲試,一個個都想做出成績來,這就構成了網路的生命力。所以,有時缸確實破了,比如一個經銷商與我們越來越疏遠,就屬於破缸,我們會馬上在這個地區發展一個有能力的新的經銷商。缸會破的,但不能沒有缸,這就是我們的「擺缸戰略」。

缸有深有淺,像沿海地區,東部的長江三角洲,他們的水量大,他們江河裡的水主要是靠下雨多,雨量足。因此,他們的缸自然就大。欠發達地區的缸會不會變成小碗呢?也不會的,因為我們對全國市場抓得最早,而且進入最深。我們打的是一場全面的戰爭,而不是重點戰。我們不再跟對手爭一城一池的得失,我們是面向全國的。在西部地區他們還沒有深入進去的時候,我們卻已經在那裡站穩了腳跟,開拓了市場。缸是不能擺多的,要留有一點空間。就好比中國960萬km2的土地上都擺滿了缸,豈不就變成了汪洋大海了嗎?因為上海大眾汽車在汽車行業只能占其中的一部分,不可能全部占滿,所以也不可能全部擺滿。但是,在每一個點上必須要擺上我們的缸,這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們就是這樣做的。

3 打有準備之戰,不斷應對新的競爭

入世後國產轎車新產品層出不窮,新的競爭者增加了許多,消費者也越發成熟。中國經濟每年都在發展,GDP增長超過7%,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汽車廠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個廠家的市場份額會有所升降。還有一個進口車的問題,因為2001年6萬輛,2002年9萬輛左右,增量應該是3萬輛。2001年的市場走勢是先熱後冷,2002年是先冷後熱再火爆。我們缸還在,因而水也在,你不用著慌。

2002年有新的追求,原預期目標27萬輛,現爭取30萬輛或接近30萬輛,增長25%,2001年我們都是在打攻堅戰,就象現在的企業競爭一樣,盡管競技水平越來越高,但還得有冠軍。

有人問2003年的做法跟2002年一樣嗎?我們說每年都不一樣,可以說每個月都不一樣。有時要快,有時要慢,有時要以動制靜,有時要以靜制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譬如說,人到了50歲的時候,要把自己調理好,這樣到了60歲,就會煥發第二次青春,就像有的人到了70歲也還是顯得很健康,這和50歲時的調理有關。

㈣ 上汽大眾楊嗣耀:不念過往 不懼將來 |汽車產經

㈤ 車企應對疫情市場策略 看各大車企新營銷模式下的創新

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本就處於下行壓力下的汽車市場繼續承受市場考驗,面對疫情的逐漸發展,很多車企不得不採用新的銷售模式進行探索,這也是中國汽車市場加速新營銷模式變革一種新趨勢,隨著中國互聯網化的發展,未來的汽車市場或將進一步刺激消費者,最終能夠實現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買車的願望。

長城汽車在疫情期間調整銷售模式,重點針對線上銷售業務進行遠程培訓,進一步強化經銷商線上營銷能力,鼓勵使用網上4S店VR看車、微信直播看車、視頻直播看車、保持24小時400熱線等方式開展營銷,滿足消費者疫情時期看車、購車需求。

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線上看車購車無憂」的服務,通過線上預約、上門試駕的方式進一步提升消費者購車體驗,稱未來將進一步探索電商、直播等線上銷售模式。此外,國內車企在進行線上營銷布局上早有涉及,其中新勢力造車品牌Store威馬用戶中心承接用戶整車的全流程交付功能,並提供試駕、出行、銷售維修等服務,算是較早建立全流程購車的線上購車模式。

針對當前疫情,諸多車企紛紛調整各自的營銷舉措,其中調整銷售目標、為經銷商補貼都是為了能夠在市場壓力下共克時艱的一種責任,相信在諸多車企不斷努力下,中國汽車市場也將在疫情後迎來新的「春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上海大眾汽車的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學修課期末考試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系:機械繫 專業: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班級:四班 學號:49 姓名:雷舟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位於上海西北郊安亭國際汽車城,佔地面積 3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之一,年生產能力超過45萬輛,產品包括桑塔納、桑塔納Vista、帕薩特新領域、波羅、途安、途觀五大平台六大系列幾十個品種。上海大眾的誕生,結束了中國汽車工業「閉門造車」低水平徘徊的歷史,開辟了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加快發展的道路。二十多年來,上海大眾自我積累、滾動發展,創下了我國轎車工業發展的新模式。在探索中國轎車工業合資經營的道路上,上海大眾迎難而上,大膽探索,走出了一條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滾動發展的道路,為中國汽車工業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轎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發展理念和成功的實踐模式。在擴大自身生產規模的同時,公司開展了振興中國轎車零部件工業的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工作。這一跨地區、跨行業的宏大系統工程,帶動了一大批配套工業的技術進步,為形成符合國際水準的零部件生產打下扎實的基礎,為國內轎車工業的蓬勃發展發揮了無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上海大眾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經過各方多次追加投資,公司注冊資本從最初的1.6億元人民幣增加到115億元人民幣;總資產由9.8億元人民幣增長到369.4億元人民幣。經過一、二、三期技術改造工程和資產收購,上海大眾目前形成了五大生產區域和一個技術開發中心的布局;截至2009年年末,累計產銷各類轎車518萬輛,是國內保有量最大的轎車企業。鑒於上海大眾在自身發展和市場競爭中的出色表現和巨大成功,中德合資雙方已於2002年提前續簽了延長合營合同,將合作期限延展至2030年。在一個跨國界、跨文化、跨時代、跨技術的大背景下,上海大眾中外雙方精誠合作,開拓進取。公司曾連續八年榮獲中國十佳合資企業稱號,八度蟬聯全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榜首,並連續九年被評為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在發展歷程中,上海大眾創造了中國轎車工業的多項第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一個中外合作成功的典範,上海大眾已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在發展里程中,上海大眾創下中國轎車工業多項第一。 先進的工藝設備經過三期重大的技術改造工程,上海大眾目前已形成四大生產區域(汽車一、二、三廠和發動機廠)和一個技術開發中心的生產布局。上海大眾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模塊化生產方式的總裝線、先進的激光在線檢測設備,確保轎車製造質量穩定可靠;先進的全自動化沖壓生產線、目前國內僅有的兩台2000T全封閉快速成型多工位壓機、大量採用的機械手,確保沖壓件的製作精度;大量的焊接機器人、先進的激光焊接技術,大大提高了車身結構的鋼性強度和表面的光潔度;雙面鍍鋅鋼板、先進的空腔注蠟工藝,結合先進的轎車塗裝工藝和自動噴塗設備,保證車身多年防腐。嚴謹的質量管理質量是上海大眾的生命。上海大眾秉承德國大眾「像製作工藝品那樣精工細致製造轎車」的精神,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評估體系,持之以恆地貫徹和堅持產品技術含量高、安全性強、製造精益的標准。1995年,上海大眾在中國汽車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又相繼通過了VDA6.1(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質量體系)和ISO9001(2000版)體系審核。2001年,上海大眾榮獲「全國用戶滿意企業」,並獲得了國家首次頒發的「全國質量管理獎」。2003年,上海大眾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上海市實施用戶滿意工程先進單位」。2004年,上海大眾又將「上海市質量金獎」收入囊中。上海大眾質量控制中心擁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綜合匹配測量室,其質量檢測手段已實現了現代化和數字化。雄厚的開發能力作為一個合資企業,上海大眾在多年的發展中堅持走引進吸收與自主開發並重的技術道路,大力提升產品開發能力。在2005年度上海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評價中,上海大眾技術中心位列行業第一。在硬體設施上,多年來上海大眾累計投資達20億元。發展至今,公司擁有規模龐大、設施先進的技術中心,配備了完整的車身自主開發和發動機、電器、底盤匹配開發的硬體設施;擁有中國第一個具有國際標準的、集各種特殊路面與完整配備設施於一身的轎車專業試車場;擁有具備世界先進實驗設備的質保實驗室,包括金屬、非金屬、電器等方面眾多先進的實驗設備。在技術人才的培養上,上海大眾通過TTA培訓和項目合作,建立了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產品開發隊伍,各領域已基本擁有開發領頭人。在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的國產化階段,以及聯合開發階段之後,上海大眾進入了加大自主開發能力的建設階段。由上海大眾開發的出口版右置方向POLO轎車,在2003年成功批量出口澳大利亞;2004年3月,由上海大眾自主完成開發的桑塔納 3000型成功上市。被《中國汽車畫報》「年度榜2006」評選活動專家團稱之為「優秀的設計人員採用優秀的開發模式創造出的最優秀的本土車型」的PASSAT領馭2005年11月上市後持續熱銷,供不應求。完善的產品系列桑塔納 從1984年引進至今,上海大眾桑塔納 已經進行了幾百項技術改進,陸續推出了99新秀、世紀新秀和俊秀等數種車型,技術含量不斷提升,並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銷售勢頭,被譽為中國車壇的「常青樹」。
帕薩特 上海大眾帕薩特 於1999年12月成功投產,迅速成為中高級轎車的經典之作。2005年11月全新上市的PASSAT領馭在保持帕薩特 品牌經典品質的同時,融合了更多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元素,外形設計豪華動感,內部空間舒適精緻,操控性能精確扎實。波羅 2002年4月,代表著當今汽車工業國際先進水平的上海大眾波羅 正式上市。在這款國際緊湊型家庭轎車最新車型的引進中,上海大眾真正實現了全球同步規劃、同步生產、同步上市。2006年6月,上海大眾又進一步推出了POLO勁情、勁取,獲得了市場的追捧。桑塔納 3000型 「超越者」 上海大眾首款自主開發的產品——桑塔納 3000型於2004年3月成功上市。作為桑塔納 2000型的垂直換代產品,「超越者」不僅外觀更加時尚現代,空調系統、電控系統、舒適系統等也有較大的提升。途安 2004年11月正式上市的上海大眾途安 應用簡潔、時尚的設計理念,兼具轎車的舒適、安全和MPV的多功能性,在家用、商務和休閑性上達到了完美結合,是國內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多功能轎車。斯柯達 2007年即將上市的斯柯達明銳,出自於最新的PQ35平台,搭載了先進的1.8TFSI發動機,擁有完善的安全配置和人性化的設計,外觀內斂大氣,配置豐富,品質過硬,相信會是上海大眾新一款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的優秀車型。 全新的營銷服務上海大眾是國內保有量最大的轎車生產企業,產品和營銷服務網路也遍布全國各地。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發展,上海大眾「四位一體」經銷商和特約維修站總計達到1000多家,全國的地級市覆蓋率超過70%,南至三亞,北至漠河,東至佳木斯,西至喀什,形成了分布最廣、布點最密的轎車營銷與售後服務網路。作為國內最早引入客戶關系管理(CRM)的汽車企業之一,上海大眾在2001年就籌劃實施了CRM項目。五年來,上海大眾的CRM日益完善,並蟬聯2004、2005年度中國汽車行業最佳CRM實施企業。2005年9月,上海大眾售後服務熱線啟用新號碼10106789,此舉標志著CRM的重要一環——客戶服務中心完成了售前、售後呼叫中心的業務整合工作,從而使客戶享受到上海大眾全過程統一的標准服務,確保各類咨詢和建議得到最快速的響應,並且通過對客戶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蹤實現個性化服務。2005年10月,上海大眾推出了全新的服務品牌「Techcare大眾關愛」,為用戶提供購車、用車、換車、裝飾車等全方位的服務,讓用戶真正體會到360度的全程關愛。系統化的銷售服務,透明誠信的二手車置換,便利化的汽車金融服務,個性化的汽車附件,以及維系客戶忠誠度的車主俱樂部等與標准化專業服務的有機融合,是上海大眾服務品牌的六大支柱。多年來,上海大眾一直致力於開發和生產兼具安全性、動力性、經濟性和舒適性的環保型轎車。目前,上海大眾各類車型均比國家法規規定的時間至少提前了2年達到排放法規的要求,其中帕薩特 、波羅 、途安 的排放標准可以達到歐洲四號水平。從2007年大眾開始實施『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動力總成戰略』 ,目標是到2010年將集團所有在華車型的平均油耗和排放降低20%。大眾將在TSI發動機和DSG變速箱的普及工作作為重點。2008年7月15日,上海大眾江蘇儀征項目簽約儀式在南京低調舉行。這是繼一汽大眾落戶廣東佛山南海鎮之後,大眾汽車在華新投產的第六個整車項目,也是上海大眾繼上海、南京之後的第三個整車生產基地和第五個工廠。儀征工廠的浮出水面,意味著大眾南下策略布局已基本收官,大眾對中國市場的新一輪攻勢已大幕拉開,挑戰300萬輛的產銷成為了大眾在華新的目標。受前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和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速度都出現了放緩的情況,在2008至2010年的暫時性增長放緩之後,中國的GDP增長將重新回到穩定快速增長的軌道上。此外,30年來在中國發展所奠定的堅實基礎,也為大眾汽車發布和實施2018戰略提供了實力保障。2018戰略是一項指導大眾汽車發展的方向性戰略,它將推動大眾在未來實現銷量翻番的目標。2018年並不是一個最終的時間結點,會根據未來中國經濟和汽車市場的發展變化,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2018戰略闡明了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和兩大合資公司共同的願景和目標,以及未來長期的發展方向對於汽車生產企業,衡量它成功與否的最直接指標是銷量,而銷量則反映了消費者對品牌與產品的傾向性。在2018戰略的指導下將進一步兌現承諾,向中國引進更多最先進、最環保的產品和技術,同時通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準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上海大眾投資24億歐元重點發展新技術的開發、新產品的引入、品牌形象建設、銷售網路和服務的升級等方面,目標是建立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汽車銷售網路。目前大眾汽車集團在華三大品牌——大眾汽車、奧迪和斯柯達,都擁有覆蓋面廣而且成熟的經銷商體系,上海大眾要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網路覆蓋率,為未來實現銷量翻番、將經銷商數量增加一倍的目標提供保障。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中小型城市將成為中國汽車市場新的增長點,因此,上海大眾會把加強在這些市場的銷售網路建設作為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從2008年推出的上海大眾朗逸以來上海大眾會給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更符合他們需求的本土開發車型。」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一般談到可持續發展,人們總會將它與環境保護聯系起來,雖然大眾汽車集團始終致力於成為最環保的汽車生產商,這已經是大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但是與比亞迪的可持續發展電動力汽車來還存在多點不足汽車動力方面的可持續存在很大的差距無獨有偶上海大眾的成功絕不是偶然,成功的營銷策略, 管理策略 ,成功的追加投資和致力於技術核心的研究以及高管領導著眼於未來的發展戰略,奠定了上海大眾成功的必要因素.「追求卓越 永爭第一」為核心理念的上海大眾,不僅要成為全國一流的企業,更將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躋身世界一流的轎車企業行列,努力為中國轎車工業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騰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㈦ 營銷老總下場帶貨 上汽集團急於「求變」

4月30日下午,在與上海展覽中心僅一路之隔的星級酒店會議室里,上汽集團總裁助理蔡賓先生,攜集團旗下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四大整車企業營銷老總,一字排開,向媒體闡述即將到來的「五與上汽有個約惠」活動亮點,以及上汽為提振銷量所拿出的全部誠意。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方提供
蔡賓表示,「五五購車節」是在疫情背景下,上海市市委、市政府牽頭組織的優惠購車活動。上汽集團高層對該活動高度重視,組織集團所屬的所有主機廠,針對5、6月份購車季,出台一系列優惠促銷政策,拿出一百多台五五折新車,輔以各類優惠政策,突顯上汽集團在特殊時期對待消費者的誠意。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方提供
眾所周知,受疫情影響,一季度車市全面承壓,處於行業頭部地位的上汽集團也未能倖免。今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為67.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153.3萬輛相比,同比下滑55.71%。銷量大幅下滑,致使上汽集團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同樣受損。據上汽集團發布的一季度報顯示,集團一季度營業總收入為1059.47億元,同比下滑47.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2億元,同比下滑86.42%。
此種情況下,上汽集團對提振銷量,從未表現得如此迫切。
合資板塊:重塑品牌定位,提升高端車型佔比
「這次『五五購車節』,上汽大眾攜斯柯達和大眾雙品牌全系主力車型參與,除了現金優惠、保養套餐和金融支持外,5月1-5日,上汽大眾每天還限量推出一台「五五折」純電朗逸。」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先生表示。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方提供
今年一季度,因疫情造成工廠開工率不足,上汽大眾銷量下滑明顯。賈鳴鏑介紹說,「疫情期間,上汽大眾因為規模大,受到疫情沖擊影響幅度相對大。一季度,我們的生產、研發和營銷都受到了很大挑戰。」
嚴峻的市場形勢迫使上汽大眾必須做出改變,這種改變首先體現在對斯柯達品牌定位的重塑上。4月22日,上汽大眾宣布下調斯柯達品牌全系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這一「官降」被認為是上汽大眾為提振銷量而動用的「撒手鐧」。上汽大眾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斯柯達全系售價下調,有助於提升產品性價比,使其可以「向下」覆蓋更多的用戶群體。賈鳴鏑在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也表示,斯柯達全系車型下探,有助於強化其「經濟型」的品牌定位,也與大眾品牌形成更明顯的區隔。
斯柯達品牌向下的同時,大眾品牌正在全力「向上」。上汽大眾首款高端商務MPV Viloran計劃5月份上市。這款車型就是在消費升級趨勢下,上汽大眾搶占高端商務MPV市場的利器。據上汽大眾方面介紹,Viloran切入的是埃爾法所在的細分市場,主打商務出行需求。
賈鳴鏑透露說,汽車消費升級的趨勢非常明顯。就上汽大眾而言,今年一季度,上汽大眾A+級產品銷量佔比由原來的59%上升至64%。在高端車型銷量排名中,大眾是僅次於BBA的第四個主流品牌。Viloran的到來,將使上汽大眾在轎車、SUV和MPV三大市場完成高端旗艦產品布局,助力大眾品牌「繼續往上」。上汽大眾當前還缺一個真正的豪華品牌,就是奧迪。「上汽奧迪在正常籌備過程中,明年首款新車下線,這樣上汽大眾就完成了高中低三個檔次的產品布局。」 賈鳴鏑強調。
上汽集團旗下另一大合資車企上汽通用同樣在這次「五五購車節」中顯現出驚人的優惠力度。上汽通用汽車副總經理、上汽通用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施弘先生表示,上汽通用除了拿出現金優惠、置換補貼和金融方案外,還有別克微藍純電動限量五五折助力。
另外,在4月30日,別克推出了君威GS、威朗GS、全新英朗、新款君越和君越Avenir五款新車;5月4日,別克GL8 ES正式上市。這些新車型的加入,將助力別克在中高級高檔車市場中的地位進一步穩固。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方提供
雪佛蘭和凱迪拉克品牌今年同樣有新車型推出,前不久,雪佛蘭開拓者和凱迪拉克CT4先後入市。這兩款新車的到來,分別豐富了所屬品牌的產品矩陣。
業內觀察人士認為,今年,上汽通用明顯加大了產品投放力度,從其近期投放的新車型來看,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三品牌整體均在拔高,但三品牌內部也在形成有效區隔。這一產品策略,非常符合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待車市復甦後,上汽通用銷量的回暖效應將非常明顯。
自主板塊:創新營銷與「出海」並舉
同樣,值此「五五購車節」之際,上汽自主板塊也拿出了誠意的優惠措施。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先生表示,「這次五五購車節的促銷政策,已經完全達到了我們上汽員工車的優惠程度,大家期望值比較高的榮威RX5系列全系都有參與。」上汽大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軼民先生介紹說,上汽大通採用C2B定製化營銷,很少在終端市場推出優惠舉措,但這次「五五購車節」提供的優惠幅度很大,比如用戶可獲得最高5500元的置換補貼,同時還有轎車禮包和購車金融補貼等。
從銷量上來看,上汽乘用車和上汽大通,如今在整個集團中的重要性正逐步上升。近兩年,憑借產品力和性價比優勢,榮威、MG和大通品牌銷量不斷攀升。即使在今年一季度國內車市遭遇冰封之際,上汽乘用車和上汽大通的銷量表現依然跑贏了市場大盤。
上汽自主板塊在集團中地位提升的背後離不開各自的創新營銷。C2B定製營銷,由上汽大通率先提出並深入運用到生產、銷售過程中。其在南京的C2B智能定製工廠,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評為「燈塔工廠」。該工廠充分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設備,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製化生產,且定製化產品生產周期僅為30天,同時做到了幾乎零庫存。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認為,疫情期間傳統車企均面臨著庫存積壓造成的資金鏈緊張,而上汽大通C2B定製化模式,因減少了庫存,更利於現金流的優化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疫情期間,「雲上展廳」和「直播賣車」盛行。2月14日,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跨界做起了「主播」,且第一次開直播就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一小時吸引近50萬人互動。談及汽車直播,俞經民表示:「年輕化和汽車品牌的相關度很高,任何一個汽車品牌都離不開年輕化的用戶和年輕化的特點,直播是最貼近年輕用戶的一種傳播方式。」
除了用直播的方式吸引年輕人關注外,品牌煥新也是一種有效方式。前不久,榮威推出了中高端新能源專屬「R標」和全新「獅標」。煥新的雙標在設計上更簡潔、扁平,也更年輕化。可以看出,在向「新四化」邁進過程中,上汽乘用車無論在「直播」還是「換標」上,都表現出討好年輕用戶的姿態。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當前,上汽自主板塊在海外市場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MG品牌一季度在海外市場實現銷量3.7萬台。俞經民介紹說,今年3-4月份,疫情在海外持續蔓延,但MG在海外的銷售門店並沒有完全關閉,還是保持了與用戶的緊密溝通。5月份,隨著疫情好轉,人員流動加大,上汽乘用車在海外的銷量也將回升。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方提供
上汽大通截至2019年底,海外累計銷量已達6.4萬台。今年以來,上汽大通旗下皮卡、輕客等產品銷量表現亮眼。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上汽集團整車出口及海外銷量達9.3萬台,同比增長4%。這一數據釋放出,上汽集團的海外銷量正在恢復到正常水平。
4月銷量同比轉正,二季度有望迎來增長
好消息來了。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上汽集團總零售量達43.3萬台,同比增長0.5%。在已經公布4月零售數據的各大乘用車板塊中,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乘用車4月份銷量同、環比均取得了大幅增長。
業內認為,上汽集團4月銷量轉正,意味著一系列政策刺激在終端市場正在起積極作用,疫情對車市的影響正在逐步削弱。但對上汽集團來說,4月份銷量回暖僅僅表明大環境開始向好,接下來,隨著「五五購車節」活動效應的突顯,以及5、6月各類促銷活動的推出,上汽集團二季度銷量有望迎來大幅提升。
全盤來看,上汽集團「五五購車節」的推出,彰顯車市全線下挫背景下,頭部車企面臨提振銷量的壓力。這次活動空前的優惠力度,加上四大整車企業老總集體下場帶貨的情形,也反映出上汽集團直面壓力與挑戰的決心。
據了解,優惠活動疊加車市復甦,上汽集團各大乘用車板塊線下經銷商門店客流量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另據上汽集團官方透露,5月1-4日,上汽集團已在上海地區累積收獲意向客戶33062個,同比增長99.1%;獲得訂單3692個,同比增長85.1%。預計5-6月份,上汽集團在滬月均銷量環比一季度將實現翻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上汽大眾2019年銷售2,001,777輛,連續四年破200萬

上汽大眾1月10日公布了該公司全年銷售情況,年累計銷售2001777輛,其中,大眾品牌蟬聯國內單一品牌銷量第一,全年銷售172.3萬輛,領先第二名單一品牌超34萬輛。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27.8萬輛。上汽大眾從2016年開始,已經連續四年年度銷量突破200萬輛。

上汽大眾大眾品牌自身的品牌影響力也是其奪得銷冠的重要原因,作為進入國內最早的合資品牌,很早就在國內消費者的心中種下了種子,這也是老一輩人喜歡上汽大眾的原因。隨著汽車逐漸普及,上汽大眾又增加了皮實、耐用等良好口碑,再一次鞏固了在其國內的重要地位,從而產品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成為人盡皆知的優秀合資品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大眾汽車的營銷為何如此成功

先是市場進來的早,別人還沒進來的時候搞合資。當年日系車其實口碑很好,開藍鳥,皇冠(參數|圖片),公爵王,被認為是有錢人,再往上就是大奔,但是老百姓能看到的車是桑塔納,捷達(參數|圖片)。因為進來的早,國內的合作者也是最強的,一汽是半個政府機構,上汽也是實力最強的。成功達成利益共同體。

但是在中國,日系的堅持未必合理,有什麼市場就造什麼車,今年豐田也開始上渦輪增壓了,這就對了,消費稅在這,你堅持自吸不是傻嗎?消費者還在對品質不敏感的階段,供應鏈你搞封閉高可靠性不是自己擋財路嗎?學習德國人,找個研發成本攤完了的老舊平台,用國產的供應鏈壓成本,出個中國專用低價車型不就行了。

㈩ 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哪個品控好

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雖然都是德國大眾在中國的合資廠商,但其實兩者之間很大程度上並沒有太多的競爭關系,從技術上來講,兩家都是源自德國大眾的技術,談不上孰強孰弱。

從車型上來講,兩者之間的車型並沒有重疊,也就是說一汽大眾所生產的汽車是上海大眾沒有的,而上海大眾的車型也是一汽大眾沒有的。

閱讀全文

與上汽大眾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濟南專業網路營銷培訓 瀏覽:739
團隊燒烤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5
未來品牌營銷策略的變化 瀏覽:603
教育系統保安員培訓方案 瀏覽:241
跆拳道考試策劃方案 瀏覽:744
藝術照方案策劃 瀏覽:550
培訓班消防安工作方案 瀏覽:992
銀行年終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24
香奈兒網路營銷案例分析文檔 瀏覽:52
森林防火撲火培訓方案 瀏覽:669
40年同學聚會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457
助理電子商務師歷年真題 瀏覽:646
商務酒店培訓方案 瀏覽:641
學校產品推廣方案模板 瀏覽:621
培訓合作方案格式 瀏覽:102
大學生情人節賣花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33
方案培訓會上的講話 瀏覽:710
市場營銷模擬試卷5答案 瀏覽:700
網路營銷的分為什麼不同 瀏覽:254
貧困戶電子商務實戰實操培訓班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