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做我強敵弱何時又會變成敵強我弱如何才能把握好尺度
嗯,這是一種策略性質。對於自身處於何種情況而擬定何種策略,比如我強敵弱時,就應趁勝追擊。而若處於敵強我弱時,則要以守為攻,以退為進,伺機施於致命一擊。雖然我不知LZ你處於何種境地,但不妨借鑒秦朝統一全國的策略,就是非常著名的「遠交近攻」計策。孰強孰弱遠非肉眼可以辨明,只有久經沙場,歷經血戰之人才懂得如何應策。 LZ一定要低調啊,莫不要因一時沖動,從而導致全盤皆輸啊!!!
B. 簡述市場的挑戰者的營銷戰略
市場的挑戰者的營銷戰略如下:
(1)價格折扣戰略:挑戰者可以用較低的價格提供與領導者品質相當的產品。當然,要使價格折扣策略奏效,則必須符合下列三個條件。第一,挑戰者必須是購買者相信該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可以與市場領導者媲美
(2)廉價品戰略:即提供中等或者質量稍低的但是價格低得多的產品。這種戰略只有在有一足夠數量的只對價格感興趣的購買者的細分市場上是可行的。而這種策略只是過渡性的,因為產品質量不夠高,通過這一策略所造成的市場營銷的優勢是不能持久的,企業必須逐漸提高產品質量,才可能在長時間內向領袖者挑戰。
(3)名牌產品戰略:即努力創造一種名優產品,雖然價格也很高,卻更有可能把領袖者的同類產品和市場份額擠掉一部分。
(4)產品擴張戰略:即挑戰者緊步領袖者之後塵,創制出許多不同種類的新產品,此即產品創新策略的變相形式。這種策略是否成功決定於新產品市場的預測是否合理,也決定於「領袖企業」和其他勢均力敵的企業反應是否迅速和有效,以同樣的方法和策略「回敬」該挑戰者企業。
(5)產品創新戰略:產品創新策略主要是向深度發展的產品策略,即企業在期和新產品方面不斷創新,精益求精。
(6)降低製造成本的戰略:這是一種結合定價策略和成本管理以及技術研究等因素的產品發展策略。挑戰者可以靠有效的材料采購、較低的人工成本和更加現代化的生產設備,來求得比她的競爭對手更加低的製造成本,企業用較低的成本,做出更具進攻性的定價來獲取市場份額。
(7)改善服務的戰略:挑戰者可以找到一些新的或者更好的服務方法來為顧客服務。
(8)分銷渠道創新戰略:挑戰者可以發現或發展一個新的分銷渠道,以增加市場份額。
(9)密集廣告促銷戰略:有些挑戰者可以依靠他們的廣告和促銷手段,這一策略的成功必須基於挑戰者的產品或者廣告信息有著某些能夠勝過競爭對手的優越之處。
C. 市場營銷中有哪些進攻戰略
由於競爭者導向的觀念日漸抬頭,軍事戰略被引進營銷運作的情形屢見不鮮。本篇從企業體所處的市場地位著手,將企業體劃分為市場領導者、市場挑戰者,以及市場利基者三種,並分別探討各種適用的競爭戰略。
對於市場領導者而言,它可以有三種選擇。
其一是整體市場拓展戰略,包括開拓新使用者,開發新產品用途,以及刺激更多使用量三種做法。
其二是市場佔有率擴張戰略,它包括凸顯形象與地位,提出有震撼力的產品特點或主張,推出新產品或新品牌,以及掌握配銷通路等做法。
其三是市場保衛戰略,包括前線防禦、機動防禦、保持優勢、先發制人、反擊,以及側翼防禦等方法。在其中領導者要掌握市場動態;主動出擊,制敵機先;對任何強大的競爭活動,一定要及早應用;以及盡力鞏固自己的地盤,讓競爭者無機可乘。
對於市場挑戰者而言,它有兩種選擇:
其一是正面攻擊戰略,它包括純粹的正面攻擊,以產品價值為基礎的正面攻擊,以及以價格為基礎的正面攻擊三種做法。在其中,挑戰者密切注意領導者的虛實,盡量在領導者的優勢中找出弱點,重視「更好更快」原則,以及採取重點攻擊。
其二是側翼攻擊戰略,包括以低價、高價、配銷通路、產品形態、市場細分,以及技術創新等方式發動側攻。在其中挑戰者要把握出奇制勝的原則,並且要乘勝追擊,自創一格,以及隱藏實力。
對於市場利基者而言,最恰當的選擇就是游擊戰,其中包括了產品型、高價位型、機動部隊型、蠶食型,以及特定市場細分型五種。在其中利基者要試著在小池裡當大魚,謹守自己的本分,保持機動性,擇利而行,以及落實重點主義。
D. 請問"扮豬吃老虎"是個什麼樣的營銷策略.具體內容是什麼
個人理解抄:
1、就是在接近客戶的時候,不要讓對方覺得你對他有威脅性,也就是作到最近距離接近客戶;
2、要有豐富的內涵,雖然這里比喻的是豬,其實豬可不象人們想像的那麼笨,他可聰明了。但同時要作到深藏不露。等別人與你接觸時間長了,才慢慢了解你的本領;
3、隱藏實力,不要過分的吹噓自己;
4、————————
其他的暫時想不出來了,以後想到了在補充!哈哈~~~~~現丑了!!
E. 同樣的產品小店經營,我剛起步,敵強我弱,對方使用價格戰我怎麼辦
不用太急於的要求什麼,,或者是採用血拚的方式,,讓他去做,,自己要先穩住,,不要因為別人的一時變動而亂了整腳,,穩定下來再想辦法,,首先,別人採取的戰略就是要來抵制你,,每個行業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的,,一味的打價格站不是長遠的辦法,,他也不會贏利,,過幾天,,時間久了他自己也會明白,,這不是辦法的,這只能吸引別人一時的眼光..堅持自己的價格,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受益的有可能是你.....
開店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的主打產品,要有 吸引別人的東西,,了解別人的需求,,知道別人需要什麼,才是成功的關鍵,,你價格低,,別人買了是沒有用的東西,,我想別人也不會買,,,所以,針對不同的人群,做出適當的調整...
在經營上,,一定要誠心待客,,開店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方便別人,,自己的目的就只有賺錢,,如何賺錢,,,那就是刺激顧客的消費慾望,,,這才是經營之道,,沒有絕對的東西,,只有不段的去發掘,,收益才會更多!
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對自己是一種提高,,就算是一個小動作,,有可能讓顧客有深深的體會,,永遠的記住你,,做事先做人,,,跟他們交朋友,,是比較好的經營策略!~!~!~!
冷靜下來,,好好的總結一下自己,,祝福你早日解決這方面的事情,,好好的經營自己的店,,,,用心,努力,,成功就在你面前,,加油,,我的朋友!!!
F. 急求關於《孫子兵法》於營銷策略的論文
《孫子兵法》與商業競爭
春秋末期偉大的軍事家孫武曾經說過:「兵者,國之大事也」。我們都說「商場即戰場」,在商戰中如何取得成功,主要取決於如何去競爭。應該說,在商業大戰中,不懂得競爭者,就無法進行商業上的戰略定位。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試想:如果我們不懂得競爭對手的情況,要贏得一片市場,佔領一片市場,是絕對不可能的。
一、「知彼知己」是商業決策的基礎
對經營者來說,「知彼知己」就是要掌握企業內部、競爭對手、市場以及宏觀環境等各個方面的信息。但在決策中,「知己」——即掌握自身內部的情況不難;而「知彼」——即了解企業外部市場環境、特別是競爭對手的情況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孫子兵法》中講審時度勢,先謀而後動。在市場競爭中,一定要了解市場、掌握市場環境的變化。作為企業來說,就是要搞好市場調查分析,研究掌握市場信息,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市場。有了這些,就剩下速度了。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中國企業唯一爭得過國外企業的是什麼?就是速度。很多國外企業到中國說在國外要做十年的事,到中國只有五年,非常快。在商戰中,猶如打仗一樣需要快速。
二、「將孰有能」是科學決策的關鍵
孫子十分強調將帥的地位和作用。經營決策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企業領導人。決策者的水平如何,將是直接關系經營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為此,孫子提出了「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哲理的「智」——智謀就是知識;「信」——有信譽,賞罰有信,具有一定的權威,取信於眾;「仁」——關心下屬、上下同心;「勇」——勇敢果斷,敢於承擔責任,果敢決斷;「嚴」——紀律嚴明,並且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我們看來,我們競爭對手的大將基本都是這樣,在瓦解對方的同時飛速壯大自己。
三、「出奇制勝「是商業競爭的法寶
「出奇制勝「是《孫子兵法》的最大特色,是摧毀敵人克敵制勝的最大法寶。在現代商戰中,如企業形象、品牌效應、技術特點、顧客服務以及商業網路等,一定要出新出奇。其實所謂的商業「詭道」,就是專指商業經營者的謀略藝術,商家高手在風波暗涌的商戰中唯有「出奇制勝」,才會獲得最終的勝利,贏得最佳時機,確立自己的品牌和企業地位。
《孫子兵法》用於商業競爭,其謀略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以上所提到的幾種觀點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商海大潮的奮戰中,商家盡可以更廣泛的運用《孫子兵法》的謀略,使其在商戰中發揮最大的作用,成為手中制勝的法寶。
G. IT企業成功把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管理匹配起來的確切案例。
阿爾卡特朗訊這方面做的比較好,通過hrm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真正把人力資源變成了人力資本
H. 惡劣的競爭有那些,如何防止
一般競爭———激烈競爭———惡意競爭,競爭的狀態隨著競爭程度而不斷升級,惡意競爭已經成為市場競爭中一種常態,而有謀略深遠的惡意競爭和惡意阻擊往往能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惡意競爭一般發生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爭奪行業領導者之惡意競爭 俗話說樹大招風,行業領導者由於有強大的市場份額與知名度,往往成為後來者進攻的標榜,可以說知名度越高的企業越容易受到攻擊。後來者攻擊領導者既是為了搶奪市場地位,同時也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所以,無論攻擊成與敗,攻擊者都可以借機讓自己出名。
二、打破競爭僵局的惡意競爭 在某些高度白熱化的行業中,當價格杠桿失衡的時候,企業與企業之間往往會陷入惡意競爭的窠臼———只有攻擊對手,才能打破競爭僵局,並彰顯自己。回顧一下中國的彩電行業,我們會發現惡意競爭其實就是每家企業都會採取的策略之一。
三、重樹行業標準的惡意競爭 競爭有時是為了搶奪市場份額,擴大自己的銷售,有時也是為了樹立新的行業標准,讓競爭對手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微軟通過在WINDOWS中捆綁瀏覽器的惡意競爭方式,讓競爭對手NETSCIPE徹底在市場中消失。
策略制勝:如何應對競爭對手的惡意競爭
競爭作為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是企業運營中所必須面對的,而當市場發展成熟到一定階段,惡意競爭也是無法避免會隨之發生。 既然惡意競爭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就要對競爭對手的惡意競爭方式有深入充分的了解,及時做好准備,擬定好應對策略,想方法去防止、降低競爭對手惡意競爭給自己所造成的危害。
要應對競爭對手的惡意競爭,企業可以採取以下三種方式:
一、收集競爭情報,監控競爭對手行動 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競爭情報已經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的作用:競爭對手做什麼、如何做、什麼時候做,競爭對手的市場策略會對自方有多大的沖擊與影響,這種重要的問題企業可以通過對競爭情報的收集與分析,得出一定的結論。及時有效地收集競爭情報,分析競爭對手的每一步行動,可以讓企業對整個市場運營帷幄在心,預先制定應對策略,從而有效避免競爭對手忽然採取惡意競爭手段而給自己帶來的損失。
二、速度制勝,攻擊自己勝過被敵人攻擊 速度已經成為一種強大的競爭優勢。任何一家企業如何能夠在產品研發、營銷策略上贏得更多的時間優勢,就可以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而速度制勝的另一涵義就是永遠讓競爭對手無法找到自己的弱處,讓對手永遠氣喘吁吁地跟在背面亦步亦趨。 速度制勝,甚至不惜攻擊自己、大膽淘汰自己的產品,許多卓越的企業正是依此而取得成功———從英特爾摩爾定律到吉列產品不斷升級,我們可以非常明顯看出,當企業全速前進時,對手就不可能找到攻擊的時機,此時企業惟一的競爭對手不是別人,只有自己。
三、給對手以強大的報復震懾感,令競爭對手不敢輕舉妄動 當某些企業在市場上具有一定壟斷力量時,其所擁有的市場勢力是巨大的,這種市場勢力既是意味著一種地位,更是一種對敵手的震懾力量———任何一家寶潔的競爭對手都知道,如果他們膽敢惡意向寶潔發起攻擊,其後果將是嚴重的,市場勢力強大無比的寶潔必然會全力還擊,令攻擊者損失慘害。寶潔卻是依靠著這種強大的報復震懾力,讓許多競爭對手不敢輕舉妄動。
從競爭到惡意競爭:永不停歇的追逐
有一則故事一直在流傳: 在遼闊的非洲大地上,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獅子和羚羊就開始了日復一日、周而復始的追逐賽跑。為了生存,他們都必須在日落之前追上對手或者不被對手追上。這種永不停歇的追逐已經成了企業之間競爭的一種圖騰。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是一種追逐與超越的游戲:當競爭成為一種生存的常態之後,每一家企業都必須盡力在日落之前追上或者超越對手才能繼續在市場上立足。 從競爭到惡意競爭,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所要考慮的不再僅僅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或者遵循一般的市場規則就足夠,四周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與潛在對手,決定了市場競爭將是一場鬥智斗勇的生存大挑戰。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生存規則一向如此殘酷無情,而那些懂得機智應對一般競爭、沉著超越極度競爭、冷靜防範惡意競爭的企業,將會是最後的大贏家。
I. kappa營銷策略
2009年伊始,雖然金融危機的暴風驟雨未歇,但是後奧運時代的運動品牌強勢地位依舊堅挺。在如荼慘烈的市場份額爭奪中,品牌營銷策略已如「孫子兵法」般被各家爭相細究揣摩,奧運營銷一役各施奇謀之後,群分天下的格局終究沒能避免,耐克、阿迪達斯、李寧始終掌控著「三國鼎立」的基本態勢,但在中國市場的夾縫中已然呈現了參與紛爭的第四、第五把交椅。這其中,來自義大利的kappa讓人印象頗深,能把營銷手段演繹出上兵伐謀的睿智與慘烈又不失如藝術般供人窺察效仿的手筆,營銷的藝術由此可見一斑。
攻心之道——不斷創新的人性化娛樂訴求
當今,更多的消費者對消費的要求不是「你能為我做什麼」,而是「你怎樣讓我開心」。購物從一種簡單的交換行為變成了一種休閑方式。如果運動品牌能做到在為客戶服務時,將焦點放在塑造客戶的體驗上,在體驗的接觸點注入時尚娛樂的元素,想方設法為客戶提供時尚娛樂的愉悅感,就能抓住消費者的吸引力。娛樂訴求首先體現的是一種營銷思維,即所謂的攻心之術。快樂是用錢買不來的,但選購商品的過程如果可以給人帶來快樂,消費者會更容易接受,只要娛樂撥動了消費者的心弦,他們就願意為享受這一過程而欣然「埋單」。
相比於傳統電視廣告、報紙雜志廣告、廣播等其他以概念形式傳播的品牌廣告而言,品牌娛樂化的廣告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kappa所強調的是品牌的娛樂營銷,這是品牌營銷手段的一種,即把產品融入到節目贊助、手機簡訊、終端小活動、現場互動小游戲等等一切能帶來更多趣味的傳播形式。在廣告與內容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媒介費用持續上升的時代,想要有效地達成高效傳播的目的,必須要找到更多讓消費者參與互動創意的傳播形式。同時,還要不斷地更新策略——即便與客戶在感情上建立了緊密聯系,也要不斷尋找新方式,因為消費者不斷期待體驗的再次更新。因此,如何不斷創新,一直保持客戶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就成為品牌獲得持久關注度的關鍵。
其實,娛樂營銷的內核最終落到「人性化」上,這才是娛樂營銷的根本所在。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和多樣化,企業只有關注人性、關注人們新的生活主張與方式,才會帶來娛樂營銷的嶄新思維。
2008年末,kappa發揮其不斷創新的娛樂營銷模式,藉助北京奧運會給中國帶來的運動風潮,將消費者人性化訴求推至了新的高峰。娛樂明星信、林俊傑、田亮、李小璐等傾情加入由kappa獨家舉辦的「now運動」全國新年派對,以音樂的名義呼喚全民運動健康,在橫跨多個省市的娛樂嘉年華中,kappa通過不斷的音樂娛樂互動,讓參與者體驗運動和音樂的魅力。
對此,kappa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長期以來,在人們的腦海中,體育競技運動向來是激烈而充滿對抗意味的。而kappa「now運動」的宗旨卻是用最淡然的態度讓運動變成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在色彩斑斕的服飾中體驗運動帶來的健康和快樂,這與現代追求時尚生活的現代人觀念相通。
在深諳運動之道的kappa看來,用音樂的思維解構運動是最為直接而有效的途徑,美好的音樂是人類表達思想的主要方式,在流動的樂符中更容易讓人們的心彼此靠近,從而獲得溫暖,體驗到因運動而生的愉悅感知。正像世間萬物都在時間的不斷演變中成就創新的自我,如跑酷、hip-pop之於運動;搖滾、r&b之於音樂。只有這樣,音樂和運動才能在時尚達人超脫廬山之外的思路中衍生出更多的風格和品類,感受尋常之外的生命態度。
從kappa的「now運動」來看,娛樂營銷和其他營銷方式是一樣需要創新的,你只有走在前面,才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為了娛樂而娛樂,是娛樂營銷的大忌,娛樂手段要用得高明,單調和重復的娛樂方式會使消費者徒增所謂娛樂的「負擔」而選擇逃離。人們關於娛樂的觀點總是喜新厭舊的,娛樂方式不斷在更新,娛樂營銷效果的短期性是不言而喻的,吃一次娛樂營銷的甜頭並不能用一種手段一勞永逸,要不斷地調整娛樂營銷的主題,這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娛樂營銷是大眾娛樂上的營銷行為,所有要素都是易於被模仿的,你做演藝,他也可以做;你做時裝秀,他也可以做。一味地模仿或照搬,會使娛樂營銷流於低層次。
巧奪之術——「源於運動超於運動」的理念
當下,一個消費者平均每天要接觸幾千條銷售信息,在如此龐雜的海量信息中,讓自己企業的產品和品牌信息進入消費者的「感官環境」並打動他們,是產品贏得青睞的第一步。對於國內運動品牌的營銷人員來講,如何用與眾不同的方式將品牌形象傳遞給受眾並讓其輕松地接受,需要花費一番巧妙的心思。
阿迪達斯、耐克和李寧在中國屬於頂尖的運動品牌,而kappa雖然也占據了可觀的市場份額,但欲與之抗衡除了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外,還需利用以巧對拙、以小打大的方式進行品牌推廣。而在競爭激烈的運動服飾市場,kappa做到了這一點。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02年世界盃賽場上身著kappa戰衣拼殺的義大利國家足球隊,緊身流線型版式讓本已帥氣逼人、體型健碩的義大利眾明星更加性感奔放,猶如絕美的希臘雕塑駕臨賽場。相比於其他運動品牌固有版式的老套設計,kappa的獨特緊身設計顯示出其不固守運動,源於運動,超於運動的時尚理念。而在世界盃之後,由於kappa精準的守式營銷,此款由kappa設計的經典球衣風靡全球。
以巧對敵,還在於對不同體育運動的預先觀察。新鮮事物總是對受眾有著獨特的吸引力,運動也不例外。在新的運動形式出現之前,精準地把握其發展態勢,並迅速搶占該領域,將產品與客戶的情感建立聯系,讓消費者對這個新鮮事物的熱情轉嫁到品牌上。當品牌滿足了客戶感情上的需要而不僅僅是對產品的需要時,巧式攻略造就的就不只是一個客戶了,而是一群狂熱的追隨者。
在電子競技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為我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之後,這個脫胎於電腦游戲充滿娛樂氣息的「另類運動」的發展態勢令國人咋舌,其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以青少年為主的忠實擁躉,電子競技這一領域顯然成為各品牌為擴大品牌滲透力的兵家必爭之地。而此時,kappa早已看準時機果斷出擊,與國內頂尖電子競技俱樂部ehome展開全面的戰略合作,成為其獨家服裝贊助商。與此同時,作為世界上最受關注的職業電子競技賽事之一的eswc2008中國區預選賽,kappa又成為其唯一指定運動裝備贊助商。於是,當所有競技迷在目睹虛幻的人物在大屏幕激情廝殺的時候,kappa這5個簡單的英文字母就有可能出現在各個意想不到的游戲場景中,kappa由此迅速成為電子競技愛好者的第一品牌標識,以巧對敵的戰略再一次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kappa的以巧取勝案例遠不止這些。最近kappa贊助中網也成為網球愛好者津津樂道的事件,從2007年的「瘋狂網球」到2008年的「kappa節奏」,無不讓年輕時尚的消費人群喜愛不已。「運動、時尚、性感及品位」的kappa運動時尚理念,配合各種巧妙的主題加以詮釋,將網球的力與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由此可見,品牌營銷策略的藝術化方式之一,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體育市場運用巧勁取得用通常手段所不能取得的優勢,kappa的舉措深深切合這一道理。
融合之法——品牌個性相互滲入的1+1>2
隨著追求時尚個性的80後逐漸成長為當前消費軍團的主力,90後潮炫一族也蓄勢待發,全民娛樂時代已悄然而至。而此時,運動品牌也越來越多地凸顯出時尚的元素。因為各個品牌的差異化定位,目標消費群體也有所不同。但如果來自兩個不同行業卻同樣具有時尚娛樂屬性的不同品牌,能找到某個契合點,在一定程度上雙方可以不發生沖突地互相共享彼此的消費群,在聯合宣傳中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營銷效果。
kappa在聯合營銷中成績斐然。除以上提及的音樂、運動等領域外,kappa曾將娛樂的觸角伸向了汽車業。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行業,因為kappa以獨創性文明的設計風格緊緊地融合在一起。2008年初,一款帶有獨特kappa性感品味風格的雪鐵龍c2轎車在北京國展驚艷亮相。這款kappa版c2由kappa品牌服裝設計師與法國雪鐵龍設計師聯手打造,kappa服裝設計師設計了近百套方案,與法國雪鐵龍汽車設計師進行討論後甄選產生。而kappa「時尚型?運動心」的概念車主題也將時尚與運動之美融為一體。上佳優質的材料、無與倫比的設計、卓越精湛的工藝,造就了kappa版c2的獨特魅力。而把汽車的鋼鐵質感、龐大的體積輪廓、復雜的動力操控系統與kappa本身一貫動感時尚的設計風格相結合,也足見kappa把自身品牌特性融入汽車中的睿智與創新。
而在另一個經典案例中,kappa則吸收了百事可樂的「娛樂精華」,再一次將聯合營銷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一次新品發布會上,kappa和百事發布了跨行業戰略合作的主要內容:kappa將百事新包裝的時尚元素融入運動服飾,設計並推出了kappa——百事影舞運動產品系列。該系列包括照片、旅行、表情、歡慶4個主題,它們的設計靈感分別來源於時尚人群生活的點滴,每款設計各具特色,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和情趣。這個系列的產品融合了兩個時尚品牌對時尚、個性和流行的理解,充分體現了「時尚源自生活」、「時尚由我作主」等kappa與百事共同的品牌主張。kappa和百事雖然處於不同行業,但「運動、時尚」顯然是兩者的契合點,這對追尋時尚步伐的年輕群體而言,具備足夠的殺傷力。這次聯合營銷讓kappa和百事的消費群體互相融合且各取所需,再一次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經濟學家邁克爾?j?沃爾芙在《娛樂經濟》中做了歸納性的總結:在這個消費者的時間如此少、口味又如此善變的世界裡,企業應如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一旦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企業可以加進些什麼來提高產品的價值,使產品更具吸引力?答案只有8個字:「娛樂內容」或「娛樂要素」。娛樂因素已經成為產品與服務的重要增值內容,成為市場細分的關鍵,而將營銷戰略融合在娛樂之中形成「娛樂兵法」,那品牌的影響也將無往而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