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第一青銅大佛靈山大佛如何做營銷
1997年,高88米的靈山大佛一期建成並正式開光迎客,這尊堪稱全球之最的佛像成為中國佛版教界近百年來最大的權一件盛事,並一舉成名,每年吸引信眾和遊客達200多萬人次。
靈山大佛成功的原因除了突破性的創意帶給人們的視覺震撼外,強勢的文化載體更是其根本保障。無錫靈山大佛在推廣中始終以「大佛」這個概念來作為推廣切入點,並在深挖大佛文化的基礎上,提煉出了兩大文化背書,一是玄奘法師認為無錫靈山極度類似印度當年佛祖講經的靈鷲山,且派得意弟子於靈山弘法傳道;二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認定靈山大佛在國內大佛中代表著五方佛中的東方佛,正是有了這兩點文化背書,給了靈山大佛足夠的文化空間,靈山大佛的推廣才能得以成功。
為提升後續發展動力,靈山大佛並沒有僅僅停留在觀光性拜佛階段,而是通過開發靈山牌香煙、靈山香火、房地產等產業群形式,帶動了靈山由觀光性拜佛向休閑性旅遊的轉化,並由此帶動了整個無錫旅遊的發展。
諾獅李也認為,視覺沖擊和概念能瞬間引來關注,但要獲得持久發展,文化才是根本動力。而靈山大佛正式以最高大佛引起公眾關注和以文化切入來獲得持久發展的代表。
② 靈山大佛門票可以辦年卡嗎
不可以,靈山大佛不在無錫年卡范圍內,無錫的「園林一卡通」即年卡屬組合型年度優惠游覽門票,遊人可在游覽太湖黿頭渚風景區、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梅園橫山風景區、蠡園、吟苑等5大公園景區時,做到「一卡在手無憂游」,同時獲得相關公園類似觀光游覽車服務,一年之內可不限次數使用。
③ 靈山大佛梵宮的靈山大佛梵宮簡介
游覽靈山大佛梵宮的注意點:
1、游覽梵宮是需要穿鞋套的,這個在游覽的時候景區會准備好,
2、梵宮三樓五觀堂,是景區自助餐用餐的地方,比較大,開放的是時間是10:30-14:30,每人38元;大家不要錯過時間了,
3、梵宮吉祥頌是大型情景劇,非常值得一看的,平常一天四場,大家去梵宮的話,一定不能錯過,先在同程網站了解一些靈山吉祥頌的時間,合理安排,
4、梵宮內部是提供電子導游,這個講解還是比較詳細的,想細致了解梵宮的遊客可以租用;或者跟在導游的後面聽講解 也是不錯的。 靈山大佛梵宮建築氣勢磅礴,布局庄嚴和諧,總建築面積達7萬余平方米,高三層的梵宮採用退台式建築布局,以南北為軸線,東西呈對稱分布,建築面寬150米,進深180米,頂部為錯落有致的五座華塔,後側為曼陀羅形態的聖壇。
靈山大佛梵宮的建築形式突破傳統,以石材等堅固耐久材料為主,大量運用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樑柱、高聳的穹頂、超大面積的廳堂等,既體現佛教的博大精深與崇高,又將傳統文化元素與鮮明時代特徵相融合。
整個建築依山而建,集成了世界佛教三大語系的建築精華,以其之「特」與靈山大佛之「大」、九龍灌浴之「奇」構成全新靈山勝境的三大奇觀。汲取了中華傳統木雕、石雕、玉雕等裝飾精粹。
靈山大佛梵宮門票及游覽須知
靈山梵宮門票價格是包含在靈山大佛門票裡面的,靈山大佛門票價格是180 步入梵宮,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東陽木雕、敦煌技師的手工壁畫、琉璃巨制、揚州漆器、油畫組圖、景泰藍須彌燈、景德鎮青花粉彩缸、甌塑浮雕壁畫,這些藝術珍品在靈山大佛梵宮各區域演繹著優秀的傳統文化。梵宮的文化不僅有靜態、更有動態。在具有會議和演出多功能的靈山聖壇,每天都上演由國內高水平團隊導演排練的,以弘揚傳統文化、啟迪心靈智慧為主旨的音樂大典——靈山吉祥頌。作為東方佛教藝術薈萃載體的靈山大佛梵宮堪稱是東方的「盧浮宮」。梵宮內珍寶薈萃,光彩四溢,充滿著博大精深的佛教藝術氣息。大塊的石板建築,金色的攢尖屋頂,精美的佛像浮雕,這僅僅是個開始,更加驚人的在梵宮內部。
進入宮門前,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佛教中的白象,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對白象產於緬甸,典型的漢白玉大象,白象在佛教中代表了神的聖物。靈山大佛梵宮建築群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亮點」,那就是梵宮中所運用的燈光技術是「見光不見燈」。在「光、建築、佛教文化」 梵宮的建築同燈光設計融為一體,把燈源做得很隱蔽。「見光不見燈」的奧秘在於建築頂部的巨型鑿井。這個鑿井是一層一層不同木構件的組合,通過木雕構件,背後透上燈光,步入梵宮大廳,遊客會感受到燈光帶來的庄嚴和神秘,那就是照明設計師的匠心獨運——「見光不見燈」梵宮廊廳這里大型系列油畫將以時間為序列,以佛教的傳播、交流和當代佛教發展為主題,勾畫出一組鮮明而壯闊的佛教歷史圖景。此次靈山宮廊廳選用油畫的繪畫技法來表現立意如此高遠,篇幅宏偉,內涵豐富的大型佛教藝術作品,既是佛教史上「前無古人」的創舉,也將是中國美術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中國佛教文化和藝術史上傳世之作。
浮凸恢弘珍木重生,梵宮室內木雕群以貴重的金絲楠木為主材,通過精湛的東陽木雕手法和花卉、雲紋、四靈、回型等元素,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祥瑞、祈福訴求,與建築和佛教文化進行和偕對接。造型准確生動,近乎圓雕的高浮雕通過細膩繁復的壓縮關系將體積感雕造得無與倫比。 同時應用類別異常豐富,大到近四米高的白木雕瓶、兩人高的貼金佛像,小到樓梯扶手的須彌座,無不精雕細刻,木格連連,具像生生。特別是在廊廳和塔廳內,融入了大量的東陽木雕建築構件和裝飾構件,如隼接的「牛腿」、斗拱等,將藝術氛圍與建築功能合而為一。廊廳和塔廳也是此次木雕裝飾最重要和最集中的區域。尤其體現在上部,每一根樑柱都要雕上吉祥花紋或佛教故事,塔廳的每一層無處不雕花,特別是弧形天花板上將密布飛天圖案。整個靈山大佛梵宮的木雕裝飾面積達1.5萬平方米,用去了1400立方米的原木。而即使在梵宮60多米的最高處,也是用最為細致的工藝來表現,從木雕圖稿的創作、到對原木加工、切割、深度雕刻、粗雕、細雕、拋光、貼金等20道工序都精細非常。而該施工中最難的不是設計和加工,而是安裝施工。首先是單體構件太大,不少單件重達上千公斤,由於是室內施工無法使用吊車,所費人工可想而知。其次是空間太大,梵宮這樣的空間規模是東陽木雕裝修過程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最後,在如此大的空間內,沒有任何附著物可以安放木雕構件。據負責木雕項目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說,梵宮木雕群是即東陽木雕清代承擔故宮木雕項目以來最大的一項工程。
④ 無錫靈山大佛好玩不有誰去過
1、景區在無錫市郊。靈山隸屬於無錫市濱湖區馬山鎮,距離無錫火車站相當的遠,自駕車不熟悉路況的沒有40分鍾恐怕也到不了。所以周邊自駕游得朋友出行前一定要查詢好路線。
⑤ 無錫兩日游,這五個景點怎麼組合最合理
錫惠公園和蠡園是比較不好玩的,現在黿頭渚也不好玩,所以建議花一天時間去玩靈山大佛。
我是無錫人,你可以到了後去錫惠公園,然後再那裡的飯店吃一頓正宗無錫菜,下午再去黿頭渚,來得及的話你可以去蠡園的,離得不是很遠,也沒什麼好玩好吃的,靈山大佛是大重點,好好玩
祝你玩的開心,喜歡上無錫
⑥ 靈山大佛那麼高大、怎麼運到山頂的
靈山大佛那麼高大、怎麼運到山頂的
靈山大佛不是「整體」的,它是由 1560塊 焊接組合起來的。1、靈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
2、靈山大佛佛體(不含蓮花瓣)由1560塊6 - 8毫米厚的銅壁板構成,焊縫長達30餘公里;
3、靈山大佛鑄銅約700噸,銅板面積達九千多平方米,約一個半足球場大小。
⑦ 江蘇靈山大佛的主要景點
九龍灌浴
根據佛教典籍《本行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開出一朵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吾獨尊」,這時候花園里忽然出現了兩方池水,天空中出現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凈身。
這個故事十分神奇,讓人浮想聯翩。更難得的是,靈山勝境的大型音樂動態群雕「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再現了故事中的絢麗景象。在九龍灌浴廣場,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蓮花銅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個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襯托著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飛龍和八個形態各異的供養人環繞著巨大的水池。
當《佛之誕》音樂奏響時,巨大的六片蓮花瓣徐徐綻開,一尊高達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這時,九龍口中一齊噴射出數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頃刻間,廣場四方鼓樂齊鳴,噴泉百態千姿。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順時針環繞一周,象徵著「花開見佛」、「佛光普照」。隨著樂聲漸弱,蓮花花瓣包裹著太子佛像緩緩合攏。
此時,噴泉周圍八組鳳凰的口中會流出凈水,供大家飲用。大家知道嗎?這可不是一般的凈水哦,按照佛教的說法,這是「八功德水」,即佛教「聖水」。您到了靈山一定要喝上一杯,也可以用瓶子將其帶回家,據說,喝了「八功德水」或者拿它來供奉佛像,可以護佑您和您的家人,給大家帶來吉祥平安。
千年古剎祥符禪寺
千年古剎祥符禪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歷史上香火旺盛,高僧輩出,素有「山連鷲嶺,法繼慈恩」之譽。據傳說,唐代玄奘三藏法師曾游於此,因見寺後主峰與西天取經的靈鷲山頗為相似,遂賜名為「小靈山」,杭惲將軍見玄奘法師如此喜歡這塊「風水寶地」,就出資在山腳下修建了「小靈山剎」, 並由玄奘的大徒弟窺基出任第一任主持。從唐代以來,這一歷史佳話一直在當地廣為流傳。到了北宋祥符年間,寺廟改名為「祥符禪寺」。然世事滄桑,祥符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毀於戰火。改革開放後,這一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剎才得以重建,並由高僧住持,香火日益興旺,成為太湖沿岸重要的佛教聖地。寺內現存的古井蓮池、銀杏梅樁等成為歷史文化的遺存和古剎千年風雨的見證,睹之使人頓生思古之幽情。
無盡意齋
這里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的在靈山的紀念館。靈山「無盡意齋」以趙朴老北京「南小栓一號」故居為原型,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四合院,由南北端無盡意館、書房兼會客廳以及東西側小書房、佛堂、朴老故里等建築組合而成。紀念館內陳列了趙朴老生前有關的許多資料:近百幅珍貴照片,詩詞墨寶以及具有史料價值的相關紀念品。通過照片、書稿等方式,記載了從50年代佛教協會成立之初到90年代末,朴老參與海內外各項重大佛教界活動以及朴老故里、家人的相關境況,生動而詳盡地展示出趙朴初先生對佛教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靈山大照壁
靈山大照壁氣勢恢弘,莊重大氣。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先生認為靈山勝境與太湖相互輝映,好似佛教中的琉璃世界。因此題寫了「湖光萬頃凈琉璃」的詩句。在照壁的北立面,是趙朴老題的《小靈山》一詩――「昔游天竺訪靈鷲,嘆息空荒憶法華。不意鷲峰飛到此,天花爛漫散吾家。」 這是1997年趙朴老考察靈山勝境,看到靈山大佛庄嚴慈祥,香火鼎盛,欣然提筆寫下的詩句。意思是說:我曾去過印度靈鷲山,那裡原是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地方,現在卻一片空荒,令人嘆息。而靈山勝境卻是香火鼎盛,一派興盛,重現了靈鷲峰當日的盛況,就像靈鷲飛來一樣啊。字里行間,處處可見朴老對靈山的贊許,以及寄予靈山能成為新時期的佛教聖地、世界佛教文化中心的殷切期望。
五明橋
五明橋為漢白玉橋身,仿造自天安門金水橋,是園林橋梁的精品。靈山勝境門樓前的這五座橋稱為「五明橋」。佛教把人類文明分為五類。分別為:聲明(語言學) 、因明 (邏輯學)、內明(哲學)、 醫方明(醫學) 和工巧明(應用科學)。其中,「內明」是達到「四明」之後的最高境界,要廣學五明,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眾生服務。現在我們過「五明橋」,通過不斷的提升自己達到文明大道更高境界。五座橋分別與五明相對應,如果有遊客希望提高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就可以選擇其中一座橋走過。
「靈山勝境」門樓
「靈山勝境」門樓糅合徽式建築之古樸端莊,北方皇家建築之雄偉大氣以及藏式建築之鮮明活躍風格於一體。正門懸掛 「靈山勝境」匾額亦為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題寫。門樓背面為梵文書寫的「靈山勝境」匾額,由研究梵文的泰斗季羨林教授親筆題寫。
洗心池
進入勝境門樓即可見兩側的洗心池,大家可能都熟悉一首禪詩「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擦拭,莫使染塵埃」。洗心池寓意就是讓我們要時時洗心反省,清凈心靈,除卻在塵世中沾染的塵垢,放下心中一切執著,恢復清靜純正的自然本心,這樣才能更深刻感受和體味人生的美景、意境和真諦。
佛足壇
進入靈山勝境的第一個景觀就是佛足壇。相傳佛祖涅槃前為弟子留下雙足印,稱為「兩足尊」,是佛教徒千百年一直供奉的聖跡,後由唐玄奘法師到古印度取經時將其臨摹帶回我國。靈山佛足壇內供奉的佛足,足印長1.2米,寬0.6米,足底平滿,五趾齊平。佛祖一生傳教50年,足跡遍布南亞大大小小的國家,直到涅槃,佛足印就是佛祖腳踏實地、精進不止精神的象徵。讓我們沿著佛祖的足跡,了解這樣一位有覺悟的聖人在創立佛教思想過程中的艱辛歷程吧!
靈山五智門
靈山五智門造型宏偉而精緻,是一座具有深刻佛教文化內涵的大型石牌樓,用去花崗岩石材1000餘噸。其南北面刻有佛教「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組大字。「六度」通俗的說就是學佛之人達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種行為准則。
「布施」,就是給與,無私地不求回報的給與別人。佛教把布施分為:財施、法施和無畏施。
「持戒」就是守法,遵守法律法規、行為規范、社會公德。修行者要持五種最基本的戒律:不殺生,不妄語、不邪淫、不偷盜、不飲酒。佛教以戒為師,我們講以法治國。
「忍辱」:指我們處世要安心忍性,忍辱負重,有忍力,有耐心,不魯莽,不浮躁才能成就大事業,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精進」就是奮斗,凡成就事業必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奮斗,要有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
「禪定」是一種心性的修養,提高專注力和定力,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專心致志,不輕易被各類事物誘惑。
「般若」就是大智慧,是說我們為人做事要講究大智慧,講究方法,不要蠻干,要圓融;也不要耍小聰明,要誠信。
五智門門柱由整根花崗岩雕琢而成的,每個石柱上都有一隻威武的石獅子,俗語說:雄獅一吼,威震四方。獅子吼在佛教中是法音傳播四方的象徵。門柱兩面還有名人名家的對聯,意義深刻,值得品味。
菩提大道
菩提樹是印度的名樹,相傳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所以菩提樹又是智慧的象徵,由於氣候原因,在中國一般以長壽的銀杏樹象徵佛教中的菩提樹。菩提大道又稱「覺悟之道」,共植銀杏216棵,待到秋天,樹影婆娑,金黃的銀杏葉隨風飄落,獨具禪境。菩提大道路中間刻有七朵蓮花,引自釋迦牟尼佛出生時步步生蓮的典故。大道兩側地面裝飾有連綿不斷的雲紋,稱為不斷雲,諧音不斷運。沿菩提大道前行,可以感受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禪境。
轉經廊
九龍灌浴廣場四周為轉經廊,共設有108隻轉經筒。轉經筒是藏傳佛教祈福專用的法器,轉經一周等於讀誦經文一遍,功德無量。如果您有誠意則可以轉經一周,寓意誦讀了百遍經文,功德百倍、福壽延年。
降魔成道
降魔浮雕記載著佛祖降魔成道的故事,整壁由紫銅鍛造而成,寬26米,高8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相傳釋迦牟尼在長達六年苦行後,在菩提樹下打禪靜思,並發誓「若不能洞悉宇宙萬物的道理,永遠不離開此座」。大家可以看到雕塑中間佛祖端坐,一手觸地,為「降魔印」,佛祖兩面分別展示了魔王分別用權欲、財寶、美色來引誘佛祖,用誹謗誣蔑佛祖,用魔兵魔將恐嚇佛祖的場景,佛祖威然不為所動,將魔王的攻擊一一擊潰, 經過七天七夜,終於克服了金錢、權力、女色、恐懼、誹謗等等障礙,終大徹大悟,成為真正的大覺者,天地都為之震動。佛祖的前下方,土地神跪在佛祖面前,向當地獵戶訴說釋迦牟尼成佛的事跡。
阿育王柱
靈山阿育王柱,通高16.9米,直徑1.8米,重達200多噸,是國內罕見的由整根花崗岩手工雕刻而成的石柱。阿育王柱源於古印度,相傳於秦始皇同時期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一生征戰殺伐,晚年自感罪孽深重,受僧人點化後皈依佛門,以佛法來教化百姓,為了弘揚佛法,他在各地豎立石柱,上刻有經文供老百姓學習,並派遣使臣出使各國,把佛教傳向周邊各個國家。由於阿育王的大力弘揚,佛教才能夠發展成為世界性宗教。
靈山阿育王柱石材取自盛產花崗岩的福建山區,柱身中文和梵文阿育王柱四字由當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題寫。阿育王柱造型庄嚴古樸,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觀賞價值,是我國雕塑藝術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掌為靈山大佛右手的復製件,它與靈山大佛右手形狀、大小完全一樣,以1:1的比例復制而成。手掌高達11.7米,相當於三層樓的高度,寬5.5米,手指直徑就達1米,總重量達13噸,由此可見大佛的雄偉高大了。佛掌的印相為「施無畏印」,寓意驅除眾生痛苦,令眾生無畏無懼。 「摸摸佛手,增福添壽」,我們不妨帶著美好的心願去摸摸佛手,燃一炷清香,讓大佛為您驅除煩惱,保佑您一生平安。
百子戲彌勒
「容天下難容之事,笑世間可笑之人」的笑口彌勒的形象,是人人所熟悉和喜愛的。大型青銅藝術珍品 「百子戲彌勒」,斜倚而卧的彌勒神情和藹,笑容可掬。在彌勒碩大的身體上,塑有整整一百個正在嬉戲耍鬧的小頑童,各個形神各異,栩栩如生。您看:他們有的在疊羅漢,有的在拔河,有的在拿小樹枝捅彌勒的肚臍,更有調皮的竟然在彌勒身上撒尿。但彌勒一點也不為所動,依舊樂呵呵。這些小頑童為何如此捉弄彌勒呢?據說他們是在考驗彌勒的肚量,是否真如世人稱道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事實證明,只有心胸開闊之人才是真正擁有快樂的人。
古銀杏樹
靈山杏壇廣場上矗立著一棵古銀杏樹,那是祥符寺悠久歷史的見證。古銀杏植於唐貞觀年間,已有近1400年的歷史,此樹姿態各異,樹乳累結。每年秋天枝頭都掛滿白果,令人稱奇,人們都說這棵樹是鎮寺神樹。
登雲道
通往靈山大佛腳下的這道長長的階梯,稱之為「登雲道」。登雲大道一共216級,共分七個平台,從下往上看,只見台階不見平台,從上往下看,只見平台不見台階,寓意 「救一生靈,勝造七級浮屠」。登雲道中間有七幅巨型石刻,組成了一副靈山史卷,記載著靈山從唐玄奘弟子窺基法師開寺弘法到靈山大佛開光的輝煌歷史。佛教中認為人生共有108種煩惱和108種願望,登上216級台階,寓意煩惱盡消、心願圓滿。
六角井
登雲道左側的一口古井,稱為「六角井」,這是一口相當有來歷的古井,建設時特地按原貌保留在原地的,井欄面上鐫刻的文字,可供遊客的追思和鑒賞。據史料記載,唐時祥符寺僧為解炊飲之用,掘井於寺西茶園,一名茶房井。據說茶聖陸羽曾品過井中的泉水,認為甘洌清甜,非常推崇,譽為江南十大名泉之一。
⑧ 靈山大佛門票含梵宮嗎
靈山大佛門票含梵宮嗎
包含。
靈山勝景通票已經包含了 梵宮、九龍灌浴、五印壇城等除珍寶館外所有景點的門票 。
梵宮
靈山梵宮是世界佛教論壇永久會址,被人們稱為「東方的盧浮宮」。這里匯集眾多文化遺產、眾多藝術瑰寶的藝術珍品,遍布靈山梵宮的各個區域,進入梵宮內,頃刻便可領略珍寶薈萃,光彩四溢,感受無處不在的博大精深的佛教藝術氣息。
大型音樂盛典—— 靈山《吉祥頌》
地點 :梵宮聖壇一樓
時長 :20分鍾
平日每日為4場 :10:35,11:30,13:00,14:00,16:00。
周六周日每日為5場 :10:35,11:30,13:00,14:00,16:00。
註:以上時間僅供參考,具體節假日可能會有變化,具體以景區當天公布為准。
換票 :演出票至梵宮聖壇旁邊的換票處換票,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吉祥頌》採用世界先進的 大型投影設備和數字燈光控制系統, 完美的聲、光、電形式加上真人表演,演繹了「釋迦牟尼捨去錦衣玉食的生活,歷經種種磨難,最終悟道成佛」的故事。
演出進行到一半帷幕升起,20多幢10餘米高的印度宮殿群「橫空出世」,真人演員身穿印度服飾、載歌載舞,彷彿回到釋迦牟尼誕生、生活的那個時空,頭頂上方是 高達30多米 的巨大穹頂,千餘盞漣漪般的蓮花燈組合排列,7種色彩 或螺旋上升或間隔變換, 華麗璀璨彷彿星光燦爛的天穹,仰望穹頂,恍若置身浩翰的
⑨ 從靈山大佛坐幾路到二院
方案1
89路 → 地鐵2號線 → 地鐵1號線33.4公里
靈山大佛
步行約20米,到達靈山勝境站乘坐89路,經過26站, 到達梅園公交總站
也可乘坐:88路,88路夜班
步行約360米,到達梅園開原寺站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7站, 到達三陽廣場站
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1站, 到達南禪寺站
步行約330米,到達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方案2
88路 → 40路33.1公里
方案3
89路 → 地鐵2號線33.0公里
方案4
89路 → 地鐵2號線 → 81路33.6公里
方案5
89路 → 40路33.2公里
策略:較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