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聽朋友說中國人壽保險現在的銷售方式和傳銷的模式是一樣的,自己可以
傳銷與營銷在書面上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含義卻相差甚遠。一般傳銷是靠親朋的信認來銷售其商品的,商品的售價與其實際使用價值相差甚遠,5倍、10倍,甚至100倍,在銷售時商品不能升值,銷售人員不能直接營利,商品也不再流通,被購買人消耗。其對社會的危害極大,直接對購買人造成經濟損失。精神上受到傷害。傳銷中銷售人員構成金字塔的形狀。高高在上者得利,他們拿的是下面人的錢,不是商品的利潤。
\r\n\r\n營銷是靠銷售人員自己對產品的全面了解,向購買方推銷。商品的售價與其實際使用價值相符,為說服對方購買,推銷員往往拿自己的商品與不同廠家的商品作比較,與同類、同性能的商品作比較。來說明物超所值。成交後商品可被購買方使用,也可被購買方再次銷售。推銷人員賺的是廠家或商家所讓利的那部分錢,或者是直接拿的廠家或商家的工資以及推銷商品時的盈利獎金。
\r\n總之,傳銷人員往往失去了愛心,利用親朋的信任去賺不該得到的錢,不管受害人的疾苦。而營銷人員,一個好的營銷人員對社會充滿愛心,對生活充滿激情,不把自己的疾苦在客戶面前表露。而是處處為客戶著想,讓客戶得到滿意,得到實惠。傳銷應受到法律的制裁,道德的譴責。營銷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在道德上也是無愧於心的。
❷ 中國人壽保險營銷話術
業務員:XX先生嗎?不好意思冒昧打擾一下您的工作,我是中國人壽的XX。用1-2分鍾簡單地介紹一下產品,再約一個時間見面,詳細解說。
下次給你介紹邀約四部曲。
❸ 中國人壽竟拿逝者做營銷,這樣公司的保險,你敢買嗎
我不會選擇這樣的保險公司,為了賺錢,連禮義廉恥都拋之腦後,這樣的公司如何讓用戶相信,在自己出現問題時,保險公司能夠承擔得起賠償的責任呢?而且該公司的事後反應確實讓人心涼,也就說了一個深深的歉意。但是對於逝者家屬造成的心靈傷害,是深深的歉意能彌補的么?莫非這家公司的老闆向東京電力的老闆取過經?
第三、購買之前,顧客買主就是上帝。購買之後,保險公司愛答不理。
所謂保險公司,出售的是保障服務,說白了就是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兜底。但是有部分保險公司做了什麼?簽合同的時候,合同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如果客戶不是一個學過法律或者相關條例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出事之後,保險公司找各種理由不予理賠。雖然只是少部分保險公司的行為,但是正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如果這樣,那麼如此「糟心」的保險,不買也罷。
❹ 中國人壽保險營銷員
不好做!我曾經是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業務員。進去前公司裡面的人蒙你進去,進去後人整人,想出來時押金不給不說,他們會用各種辦法拖住你,讓你做不了業務又不放你走,有時還嚇唬你,說違法等等。讓一個純真的你都變成要早對策才行,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❺ 中國人壽保險盈利模式
第一:壽險盈利具有延時性的特點,很多壽險保單的利潤並不是在當年就計入會計利潤,而是在以後的年度慢慢釋放,也就是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剩餘邊際,例如中國人壽2017年的剩餘邊際高達6079億元,這些利潤將會在未來逐步釋放到會計利潤中,實際業績與會計年度計算業績的差別,造成了當前的承保利潤偏低的假象
第二:是沒有正確理解保險公司的盈利模式。從會計周期來看,壽險公司應該看成一個投資型公司,而不是一個生產型的公司。如果將承保虧損加上投資收益,你就會發現另外的情況。
例如:2017年中國人壽財務報表給出的投資收益總額為1350億元。那麼整體算下來,2017年中國人壽主營業務整體的盈利為1350+(-835)=515億元。
總體來看,中國人壽的客戶的資金成本率為-0.93%,表明壽險公司持有大量客戶保險准備金,但是基本上是不用給客戶付出什麼資金成本的,承保收入本身就能彌補保險業務自身的風險。
而保險公司的主要資金成本為公司運營的成本,其中佔比最大的是手續費及傭金支出。
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佔比高達63.2%。這主要是因為廣大的消費者對於保險本身並不是很喜歡。需要有大量的營銷人員進行銷售保險合同。當然,隨著人們對於保險的認識加深,手續費以及傭金的支出有可能下降,從而是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率低於投資收益率,也就是常說的費差。
從利差水平來看,中國人壽總體的利差只有1.03%,是高還是低呢?這個高或者低需要縱向對比,2016年時,中國人壽的利差水平只有0.56%,2017年的利差比2016年的時候上升了83%。僅僅是利差提升就能給中國人壽的利潤帶來將近83%的提升。同時考慮到保險准備金的相對於2016年的增加,那麼實際利差帶來的利潤提升將會更大。
帶來如此高的提升,關鍵原因是,保險公司的高負債經營。在行業景氣度較高時,投資負債型公司,獲得更高的收益。
❻ 如何做好中國人壽保險營銷啊
中國人壽是一家帶有濃烈國企氛圍的公司。如果是在農村的營銷服務部,還有很強烈的鄉鎮企業特色。所以想要做好的話就要早點融入你所在的團隊的氛圍。
另一方面,注意多積累,多鍛煉,多總結,主動一點。
❼ 中國人壽致歉,中國人壽的營銷方式為何如此不堪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保險公司可能都能夠獲得一個更長遠的發展,而且也是能夠擁有越來越多的客戶的,因為有很多的人的保險意識在逐漸增強。
而有很多的保險公司都是能夠進行一定的營銷的,並且也是通過宣傳來獲得更多的客戶的。但是有一些保險公司的營銷方式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特別的反感,而且也可能會讓我們進行抵觸。中國人壽致歉,中國人壽的營銷方式為何如此不堪?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中國人壽不懂得尊重他人。
其實中國人壽的營銷方式真的是特別的不堪,而且也是讓很多的人都感到特別憤怒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逝者為大,我們不應該拿逝者做文章,而且我們也不應該用逝者宣傳。而中國人壽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中國人壽不能夠讓自己尊重他人,而且也不能夠讓自己有更好的行為。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❽ 中國人壽保險 營銷提成
1、領導工資,那當然就高了3000起底。
2、行政工作人員,那麼是2500起底。
3、業務員,那就要看銷售業績了,前兩個月的工資是2000起底,第三個月開始,沒有銷售業績,基本上沒有工作。
一開始進去就是學習,考試,培訓。待遇不怎麼樣。主要是靠業績才有提成!不是說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不好,而是它的營銷模式,太另類了,男人女人都聚在一起,說什麼開早會,其實就是讓人有一種亢奮的心態,讓你覺得保險這個行業不錯!有人就在一旁拍攝或拍照,不分男女,摟在一起拍照啊。休息日也是AA制,聚在某個包廂里吃喝玩樂。每個月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都有組織去某個度假村做什麼拓展啊培訓啊,開個早會都去風景區去開,男的女的,互不相識的人,抱在一起拍照,弄得就像兩口子一樣親密。經理以上的人員工資是很高的,因為他們吃的是他手底下員工的錢;業務員就是靠自己跑單,拿提成。工作嘛,只是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去開個早會,有事就處理,沒事的話,就直接去辦自己的任何事了,下午不用上班的!業務員就是要出去跑單。時間隨自己掌控!自由啊!
國壽現在沒有正式員工,只有合同工和代理人兩種。你要想工資收入高,還是建議你做代理人,可以走業務線也可以走組織發展線當主管。合同工的收入也有高的,但你要付出5年以上的努力,從業務基層的管理人員做起,做到老總的位置年薪幾十萬是沒有問題的,到那個時候你剛好40歲左右。在國壽是「剩者為王」!倘若你做代理人,保險做得好的話,一年兩年就可以達到年收入幾十萬,一張單子就可以讓你一年都夠吃夠喝的了。如果做主管,還有管理傭金可以提取,空間還是很大的。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請採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❾ 中國人壽保險銷售九大流程
1、計劃與目標
2、銷售前准備
3、確定目標客戶群
4、主顧開拓
5、接觸
6、說明
7、拒絕處理
8、促成
9、售後服務。
專業化保險銷售流程通常包括四個環節,即:準保戶開拓,調查並確認準保戶的保險需求、設計並介紹保險方案、疑問解答並促成簽約。
保險銷售是保險經營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保險產品只有轉移到消費者手中,才能使保險產品產生效用,實現保險活動的宗旨。做好保險銷售,能不斷擴大承保數量,拓寬承保面,實現保險業務規模經營,滿足大數法則的要求,保持償付能力,實現保險公司的利潤目標。
(9)中國人壽保險營銷案例擴展閱讀
為了確認準保戶的保險需求,必須對其進行實況調查。即通對準保戶的風險狀況、經濟狀況的分析,來確定準保戶的保險需求,從而設計出適合準保戶的保險購買方案。保戶調查與分析的內容主要有:
1、分析準保戶所面臨的風險。不同的風險需要不同的保險規劃。每個人的工作狀況、健康狀況不同,每個企業的生產情況不同,決定了他們面臨的風險也各不相同。保險銷售人員要通過調查獲取相關信息,分析準保戶所面臨的風險。
2、分析準保戶的經濟狀況。一個家庭或一個企業究竟能安排多少資金購買保險,取決於其資金的充裕程度。根據準保戶的財務問題及其財務目標建立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幫助準保戶了解其財務需求和優先考慮的重點。
3、確認準保戶的保險需求。在對準保戶面臨的風險和經濟狀況進行分析後,需要進一步確認其保險需求。就準保戶面臨的風險而言,可以將其分為必保風險和非必保風險。
對於必保風險,最好採取購買保險的解決方式,如購買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強制性的,汽車第三者責任風險就是必保風險。
那些會給家庭或企業帶來一定損失和負擔、但尚可承受的財產風險,屬於非必保風險,如果家庭或企業具有購買保險的支付能力的話,就可以投保;否則可以不投保,而是選擇自保或其他風險管理方法。
❿ 目前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採用的是什麼營銷渠道
操作手段
市場營銷在特定階段是有效地銷售保險服務、快速擴展市場份額的操作性手段。保險公司經營的最終目標在於利潤最大化或股東權益最大化,其關鍵在於有效地銷售自己的保險服務。在居民整體保險知識比較缺乏、保險意識較弱、保險公司產品趨同性特徵明顯的情況下,力量強大的市場營銷手段對於有效地銷售保險服務、快速擴展市場份額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在這個階段,恰當的市場營銷策略對於催醒公眾的保險意識、彰顯企業的個性化服務、吸引潛在客戶成效尤為顯著。一個最具說服力的例子是:1992年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在進入上海市場之初,為了迅速打開市場局面,擴大公司知名度和影響力,引入了全新的壽險個人營銷方式,組建了4千多人的營銷隊伍,短期內就取得了奇效。1994年上海壽險新簽保單77萬份,其中友邦公司就佔了70萬份,人保、太保、平安「三巨頭」僅佔了7萬份,給上海乃至全國壽險營銷業和傳統營銷觀念帶來了強烈震撼,迫使其它公司不得不紛紛效仿。
戰略性途徑
市場營銷是保險公司塑造良好企業形象的戰略性途徑。市場營銷通過市場需求分析、目標市場定位、產品結構優化、銷售渠道暢通、顧客服務優質等序列環節和促銷、廣告、公益性活動等系列策略,不僅可以向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而且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傳播美譽度,久而久之,就塑造了公司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公眾的信賴和支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良好的企業形象、公眾的信賴和支持就是品牌,就是核心競爭力。
策略性措施
市場營銷是挖掘保險的潛在需求,開辟新的成長空間的策略性措施。同發達國家「無所不保」的保險體系相比,我國還有不小差距,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2002年我國商業保險保費收入為3053億元,據預測,到2005年,我國保費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盡管有著「中國是地球上最後一塊最大的尚未開發的市場」的說法,但我國保險業的競爭仍異常激烈,呈現出相對供過於求的局面。此中反映出來的一個問題是,在保險有效需求方面存在激烈競爭的同時,尚有相當部分的潛在需求未能轉化為有效需求。因此,誰能夠開發潛在需求,誰就能夠開辟新的成長空間,贏得公司的快速發展。與傳統的營銷手段相比,市場營銷不僅更注重系統的、綜合性手段的運用,而且更能有利於挖掘潛在需求,延伸企業的觸角,從而擴張業務量。不僅如此,由於市場營銷更加貼近市場,貼近客戶,能夠更充分地了解市場和客戶的信息,因而更有利於細分和准確定位市場,創新和個性化其產品和服務,提升其競爭力。額外的一個收獲是,信息非對稱性的降低,有助於防止保險銷售中的道德風險和逆選擇。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