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本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營銷策略

本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2-01-18 06:45:23

Ⅰ 本溪鋼鐵集團公司怎麼樣

簡介:本溪鋼鐵集團公司成立於1993年03月0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冶金礦產品及輔助材料、黑色金屬及其製品、機械加工等。
法定代表人:張文達
成立時間:1993-03-04
注冊資本:5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100001017048
企業類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遼寧省本溪市人民路2號

Ⅱ 本鋼集團銷售部電話

劉兆聰,44 歲,於一九九七年加入IPE集團。現為IPE集團銷售及市場推廣總監。負責制定及推行IPE集團銷售策略以及銷售及市場推廣活動。其於精密零件及工業設備之市場推廣及銷售方面積逾10 年經驗。

Ⅲ 本鋼集團的企業改革

1994年1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百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1996年7月,經國家批准改制為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國有獨資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1997年4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120家大型企業集團試點單位。1997年6月,以煉鋼廠、熱軋廠和原初軋廠為主體,成立了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並成功上市,發行A股股票1.2億股、B股股票4億股。全員勞動生產率由2000年的41259元/人.年提高到2007年的238098元/人.年。職工年人均工資比2000年增長171.01%。 2010年8月12日,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復遼寧省國資委,同意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北台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組設立本鋼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億元,由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持有本鋼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為國有獨資公司。原本鋼、北台暫為本鋼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待重組組合完成後予以注銷,重新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構建本鋼集團有限公司母子公司體制。

Ⅳ 本溪鋼鐵(集團)礦業弘賀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本溪鋼鐵(集團)礦業弘賀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06月1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石料加工、廢舊物資回收(限礦區內)、廢棄土場復墾、尾礦利用、爐具生產、銷售、機電產品加工、維修、設備租賃、勞務服務、彩色地面磚、裝飾磚、砌塊加工銷售、彩色水泥、氧化鐵顏料銷售、房屋租賃、技工教育培訓等。
法定代表人:田志慧
成立時間:2000-06-16
注冊資本:241.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10500005028235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溪湖區鐵礦街

Ⅳ 鞍鋼和本鋼戰略從組是怎麼回事 有什麼好處

到2010年,鞍鋼粗鋼將達到2200萬噸,本鋼1100萬噸,北台800萬噸,新撫鋼400萬噸,營口五礦中板200萬噸,如果將這幾家鋼廠實現強強聯合的話,那麼它們的產量將合計達到4700萬噸。如果再考慮到凌鋼的400萬噸,整個集團就可以進入全球鋼鐵粗鋼排序的前3—4名。

早在2005年,遼寧兩大鋼鐵集團鞍鋼和本鋼就有整合意向,但直到今年2月初兩集團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鞍鋼和本鋼還曾公告表示上市公司沒有明確的合並方案計劃。不過日前遼寧省發改委副主任仲躋權曾向媒體表示,鞍鋼和本鋼的兼並重組工作正在進行中,估計國務院最近會批准兩個集團的股權整合計劃。兩家鋼鐵企業的聯合,不但將占據鋼鐵大省遼寧鋼產量三分之二以上的「江山」,新公司還將與寶鋼比肩,成為年產鋼3000萬噸級的中國鋼鐵航母。

據有關專家分析,全球范圍內跨國公司兼並重組、構建戰略聯盟謀求企業規模已成為當今鋼鐵業的發展趨勢。提高鋼鐵產業集中度有利於鋼鐵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有利於鋼鐵行業實現規模化生產。企業達到經濟規模才能實現生產工藝、技術裝備現代化和大型化,才能有效降低資源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

那麼鞍鋼本鋼的重組能否實現這一「理論」目標?

「加法」

「1+1=2」是個淺顯的算式。鞍鋼和本鋼都是地處遼寧的國有特大型鋼鐵企業。綜合實力均排在國內鋼鐵企業前10名。從目前看,新組建的鞍本集團具備了年產鋼共2000萬噸的能力,銷售收入共達到1000億元水平。通過做大做強,到2010年前,可把鞍本集團建設成為年產鋼3000萬噸以上,將成為我國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進入世界500強。

重組不僅是產能的簡單相加,集團將按照統一的規劃發展戰略,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國際國內市場營銷戰略等方面實現統一管理。可以說,鞍本的強強聯合,將促進冶金工業優化升級,提高集中度,在增強整體競爭上發揮龍頭作用,對推進東北地區裝備製造業的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減法」

產品的競爭力,一定程度上也決定在價格上的競爭力。降低成本是企業重組的直接受益所在。

首先,重組後可以減少重復建設。

各自為政,自拆骨肉的事情不可能重復發生。而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提高產品質量則是企業升級的基本著力點。由於資產重組,統一規劃,鋼鐵結構調整的方向是淘汰落後的產品。他們將淘汰落後產能,淘汰企業當中重要配置、沖突配置和落後耗能的設備設施。為優化產品結構提供保障。

同時,重組可以減少雙重研發機構和層次。集合精幹專業的隊伍共同開發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企業內部的施工隊伍、配套隊伍都可通過集約管理達到最佳組合。

再者,原燃材料的統一采購,統一配備,可大大降低物耗價格。同時在社會化分工明確的背景下,通過競質競價的采購,建立一批為企業配套的上下游專業化供給單位。

「乘法」

企業重組實質是資產重組。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鞍本集團下一步不僅將互相持股、戰略結合,還將通過自身的核心作用吸引和引導更多的同業形成更大的組合。實現遼寧乃至東北地區鋼鐵工業組織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升級。並且以做大做強的實力,逐步向沿海發展,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鋼鐵行業是礦石資源、能源、水資源消耗大的資源密集型產業。又面臨資源不足、現狀污染的嚴重製約。鞍鋼和本鋼所處的區域都有一定的礦石資源儲備。隨著礦石資源的國際價格的波動,礦石資源已是企業競爭力的要素。那麼,資源共享後,對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綜合利用以及可循環產業的建設,集團均有統一的部署和方案。必將實現煉鐵、煉鋼、軋鋼的高速生產和能源的高速利用以至資源的高速管理。

「除法」

鞍鋼集團實現強強聯合,體現了用發展解決改革當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的出發點,從而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得到進一步保障。

由於企業實力增強,集團通過自己的能力實力和各級政府的支持,將著力解決企業辦社會問題,廠辦大集體職工出路問題等歷史包袱。企業輕裝上陣,必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企業重組的過程也是企業磨合的過程。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期望鞍鋼本鋼盡快從組織上的一家人變為思想上的一家人。

Ⅵ 本溪鋼鐵集團的年度目標

預計到2010年前,本鋼將形成年產鐵1200萬噸,鋼1200萬噸,熱軋板卷1200萬噸,冷軋板卷520萬噸(其中鍍鋅板145萬噸、彩塗板35萬噸,冷軋不銹鋼60萬噸,冷軋硅鋼片60萬噸),合金鋼大型棒材110萬噸的生產能力。
本鋼普鋼生產線可生產石油管線鋼、壓力容器用鋼、深沖用鋼、結構用鋼、鏈條用鋼、耐候用鋼、模具用鋼、汽車表面板、高檔家電板為主導的27大系列產品,是我國重要的板材生產基地。本鋼牌特鋼系列產品多達500多個品種,是我國重要的軍工、航海、鐵路運輸等高科技產品的原料生產基地。本鋼牌花紋板、冷軋薄板、冷軋鍍鋅板、汽輪機葉片鋼、彈簧扁鋼等9個產品榮獲國家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韓國、埃及、伊拉克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
本鋼以建設精品板材基地為目標,不斷加大改造和調整力度,努力把本鋼建設成為品種全、質量高的千萬噸級的精品板材基地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
在加速實現新時期宏偉目標的進程中,本鋼積極推進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工作。為此,本鋼對特殊鋼公司、機械公司、建設公司、耐火材料公司、冶金渣公司、熱力開發公司、設計院等40餘家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合資合作、產權轉讓等方式全面招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本鋼真誠地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與本鋼合作,投資入股(資金、技術和管理),參與改制,共謀發展,共圖大業。
振興發展中的本鋼,為我們的合作提供了廣闊前景!

Ⅶ 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本鋼]始建於1905年,位於遼寧省本溪市,距省會沈陽63公里處,是一個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國有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本鋼在1948年以前日偽統治時期,飽受屈辱,在國民黨佔領時期長期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直到1948年秋本溪解放,才獲得新生。在黨中央「為工業中國而奮斗」指示精神的鼓舞下,當家作主的職工群眾艱苦奮戰,於1949年7月15日全面恢復生產,並為新中國的成長壯大建樹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支槍、第一門炮、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第一台發電機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枚運載火箭等諸多個「第一」中,無不閃耀著本鋼產品的光輝,多次得到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稱贊。新中國成立後,本鋼經過恢復性建設和擴建改造,企業初具規模,到1952年,年產生鐵23.1萬噸,特鋼2.1萬噸。「一五」計劃時期,本鋼被國家列為重點建設項目,開始了建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擴建、改造,生產能力迅速擴大,產品產量成倍增長,生鐵產量達到80.4萬噸,特鋼產量達到8.8萬噸。60年代,本鋼生產建設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196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9億元,生鐵產量達到151萬噸,特鋼產量達到14.5萬噸。進入70年代,本鋼確定了「三二二」改造方案(即年產生鐵300萬噸,普鋼200萬噸,特鋼20萬噸),開始了第二次大規模技術改造和擴建,新建了鐵礦、高爐、煉鋼廠和軋鋼廠,形成了年產生鐵300萬噸、普鋼200萬噸、特鋼20萬噸的能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全覺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改革開放給本鋼帶來了生機與活力。1980年,生鐵產量第一次突破300萬噸,1700mm熱連機組試生產。1985年,本鋼生產規模、產品結構、經濟效益實現新突破,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完成國家計劃,創歷史最好水平。1994年1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百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1996年7月,經國家批准改制為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國有獨資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1997年4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120家大型企業集團試點單位。1997年6月,以煉鋼廠、熱軋廠和原初軋廠為主體,成立了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並成功上市,發行A股股票1.2億股、B股股票4億股。1998年,本鋼按照黨的十五大關於搞好國有企業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開始了三年改革與脫困的拼搏攻堅,通過大力推進「三改一加強」,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00年,本鋼實現工業總產值51.83億元,比1997年增加15.14億元,增長41.29%;實現工業增加值26.49億元,比1997年增加7.27億元,增長37.83%;實現銷售收入100.12億元,比1997年增加32.14億元,增長47.29%;實現利稅12.59億元,比1997年增加4.04億元,增長47.25%;實現利潤0.75億元,比1997年增加0.25億元,增長51.36%。進入新世紀後,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本鋼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堅持體制、管理和技術創新,繼續加快改造步伐,投資100多億元,對煉鐵、煉鋼、軋鋼系統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相繼完成了5號高爐改造大修、煉鋼鐵水預處理、轉爐自動化、1700mm熱軋機組、360平米冷礦燒結機、彩塗生產線、礦山提鐵降硅、4號高爐和5號焦爐改造大修、新建4號轉爐及爐外精煉等重點改造項目,企業整體技術裝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目前,本鋼已成為擁有采礦、選礦、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動力、運輸、科研開發、機械加工製造、房地產開發、建築、貿易、旅遊等配套齊全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我國生產精品板材的骨幹企業。截止2006年底,本鋼擁有資產總額433億元,固定資產凈值259億元。主要資源和技術裝備有,大型鐵礦山2座,生產能力為年產鐵礦石2050萬噸;大型磨選廠2個,生產能力為年產鐵精礦796萬噸;高爐7座,生產能力為年產生鐵960.2萬噸;150噸轉爐3座,180噸轉爐2座,生產能力為年產鋼900萬噸;1700熱軋機1套,1880薄板坯連軋機組1套,生產能力為年產熱軋板卷757萬噸;1700冷連軋機1套,熱鍍鋅生產線2條,彩塗生產線1條,生產能力為年產冷軋板110萬噸,其中熱鍍鋅板61萬噸,彩塗板17萬噸;1970冷連軋機一套,生產能力為年產高檔冷軋板190萬噸;特鋼系統擁有50噸超高功率電弧爐1座,30噸超高功率電弧爐2座,800/650軋機1套,年產特鋼材40萬噸。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造,目前,礦山、煉焦、煉鐵、煉鋼、軋鋼等主要工序的總體裝備水平達到國內外同類企業的先進水平,部分工序和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主導產品的「雙高」比例已達到70%以上,生產的石油管線鋼、集裝箱鋼、耐候鋼、焊瓶鋼、汽車大梁鋼、汽車車輪鋼、熱軋高強鋼、冷軋深沖鋼、熱鍍鋅板等主導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海、汽車、家電、石化、機械、交通、運輸、建築、軍工等行業,不僅直供國內以中石油、中集集團、華晨汽車、海爾等為代表的各行業重點企業,而且還遠銷歐美、亞洲、非洲、大洋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十一五」期間,本鋼將建成品種全、質量高的千萬噸級精品板材基地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

閱讀全文

與本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應聘網路營銷職業的個人簡歷 瀏覽:886
網路營銷對企業內部的作用 瀏覽:754
屬於電子商務基礎層的是什麼 瀏覽:805
簡述市場營銷中品牌對營銷者的作用 瀏覽:579
2017保安培訓方案 瀏覽:133
促銷活動優化之處 瀏覽:347
策劃新生來校的方案 瀏覽:812
市場營銷和銷售管理創新 瀏覽:795
電子商務選擇題及答案 瀏覽:697
青年教師培訓提升方案 瀏覽:159
百分百網路營銷助手破解版 瀏覽:639
電信全員營銷獎勵方案 瀏覽:741
抵用券策劃方案 瀏覽:38
中國電商企業網路營銷現狀 瀏覽:914
西安交大市場營銷學下載 瀏覽:378
市場營銷復習思考題 瀏覽:83
華為的市場營銷與銷售 瀏覽:678
上海上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5
上海電子商務外包服務 瀏覽:943
英語培訓學校續費方案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