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景德鎮陶瓷為什麼出名,這里的陶瓷有什麼優勢
景德鎮陶瓷為什麼出名,這里的陶瓷有什麼優勢?
對於陶瓷,古有曰:行於九域,施及外洋。這是對於陶瓷傳播的最好詮釋。而關於景德鎮陶瓷故事的第一個故事就是海上之路——陶瓷之路。鄭和下西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鄭和七次下西洋,為中西方的聯絡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間他攜帶了大量的陶瓷製品和中國特產,而陶瓷作為承載著中國文明的載體,被鄭和帶去國外,成為了外洋喜愛的器具。不可不說這為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景德鎮陶瓷不僅暢銷國內,而且享譽世界,具有極強競爭力。據析,具有中華文明象徵的獨特的景德鎮陶瓷也會被世界市場青睞。
Ⅱ 景德鎮陶瓷行業現狀怎麼樣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國英文「china」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可以作版為中國的代權表。瓷器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特產的奢侈品,通過各種貿易渠道傳送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江西陶瓷文化歷史悠久,極負盛名,而景德鎮是聞名天下的瓷都。景德鎮的瓷器風格最為特出,瓷質的顏色是「白如玉、明為鏡、薄如紙、聲如磐。」總的特色是「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造型優美、技藝精湛」。這些特色是全國任何產瓷區不能與之媲美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要求的豐富性、多變性,陶瓷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介入到室內環境中,深受人們的喜愛。使人們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得到一定的滿足。景德鎮陶瓷更是人們的首選。
行業最新消息,景德鎮陶瓷牽手」亞洲最大奢侈品展「,將於5月16日——19日去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參加2014中國國際(海口)時尚創意產業博覽會暨第九屆中國奢侈品展覽會。
Ⅲ 景德鎮有哪些大大小小的陶瓷市場
景德鎮陶瓷城復,金昌利陶制瓷市場,景德鎮國貿廣場,仿古一條街,景德鎮陶瓷貿易廣場
景德鎮御窯廠,景德鎮御窯遺址博物館位於原御窯廠遺址內,御窯廠是元、明、清時期專為宮廷生產御用瓷器的所在地,是中國歷史上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為精湛的官辦瓷廠。屬於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200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景德鎮市,江西省下轄市(地級),別名 「瓷都」,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省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介於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之間,總面積5256平方千米。景德鎮市是世界瓷都,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
Ⅳ 如何看待景德鎮瓷器的發展前景
2018年景德鎮全市陶瓷產業產值破400億大關,近403.62億元,增長8.5%,比10年前增長近9倍,是1978年的285多倍。更可喜的是,國務院還批准創建「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這是中國第一個文化方面的國家試驗區。由此可見,景德鎮陶瓷行業的快速發展之勢,以下談一談在新的發展機遇下,如何促進景德鎮陶瓷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塑造高端陶瓷品牌
作為「官窯」出產地,景德鎮應該樹立明確的高檔品牌意識,鼓勵優秀的經營者創建自身特色品牌,陶瓷企業多申報知名商標,組建高端品牌聯盟,協作經營發展,培育鼓勵創新的文化價值觀和企業家精神。利用品牌效益,把藝術陶瓷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形成的價格優勢和品牌形象的知名度,最終促進質量和效益的兩重增值。具有向心力的「龍頭」創新企業,以品牌經濟為主要核心,整合目前的景德鎮陶瓷產業,利用金字招牌的歷史地位,發掘千年歷史文化資源,引進國際型專家,融合中國文化與理念,與國內知名陶藝人成立工作室,建立國際性的陶瓷藝術合作、創新、展示和買賣平台,形成陶瓷藝術的高端品牌。
二、加強景德鎮的陶瓷產業聚集
一方面,地方市委、市政府發揮經濟政治戰略、布置、協調作用,著力發展陶瓷產業集群,形成規模經濟。政府依據區域產業集群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結合景德鎮區域實況和產業比較優勢與產業相對優勢,遵循經濟規律著力發展陶瓷產業集群,優化發展模式。建設以功能性陶瓷為主導,日常用陶瓷、鑒賞藝術類陶瓷、建築類陶瓷和衛生類陶瓷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促進陶瓷業的多元化發展。
(一)拓寬銷售平台,建立全方位、多環節的營銷模式,積極為各地新建陶瓷市場和藝術陶瓷企業牽線搭橋,促使景德鎮藝術陶瓷加快銷售。
(二)通過品牌的效益,促銷合作,增加藝術陶瓷的知名度。延續明清時期的御窯廠的帶頭作用,發揮大企業的「明星效應」,帶動其他中小企業,充分發揮其品牌和技術優勢,形成「大企業+」的雙邊或多邊合作團體。強化整個區域的產業實力形象,實現規模經濟,增強抵抗力,提升集群競爭力。
(三) 加大保護力度,協會構建公開透明完整的商標、品牌制度體系,保障知識版權、專利制度的有效執行,使藝術陶瓷市場保持公平的競爭機制。
相信這五大措施會使得千年文化城景德鎮蓬勃發展。
Ⅳ 景德鎮瓷器都有哪些特點
景德鎮瓷器以白瓷為聞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之稱,品種齊全,曾達三千多種品名。瓷質優良,造型輕巧,裝飾多樣。在裝飾方面有青花、釉里紅、古彩、粉彩、鬥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瓏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產品為大宗,顏色釉為名產。
釉色品種很多,有青、藍、紅、黃、黑等類。僅紅釉系統,即有鈞紅、郎窯紅、霽紅和玫瑰紫等,均用"還原焰"燒成,產品馳名世界, 是稱譽世界的古代陶瓷藝術傑出代表之一。
(5)景德鎮陶瓷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品種分類:
1、玲瓏瓷:
景德鎮青花玲瓏瓷是明永樂年間在鏤空工藝的基礎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已有500多種年間的歷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被人們稱為「米通」,又叫玲瓏眼,再填入玲瓏釉料,並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制而成。它顯得靈巧、明徹、透剔,特別高雅秀潔。
2、青花瓷:
景德鎮青花瓷,被人們稱為「人間瑰寶」。始創於元代,到明、清兩代為高峰。它用氧化鈷料在坯胎上描繪紋樣,施釉後高溫一次燒成。它藍白相映,怡然成趣,晶瑩明快,美觀雋久。
3、粉彩瓷:
粉彩亦稱軟彩,是瓷器的釉上裝飾,自清康熙晚期開始,到雍正、乾隆年代,日臻完善。
其製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圖案輪廓,再堆填色料,在攝氏七百多度的溫度下燒煅而成,顏色柔和,畫工細膩工整,既有國畫風味,又有浮雕感,畫面充滿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國歷史故事和神話為主的人物、有秀麗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鳥翎毛,有工整對稱的幾何圖案。
Ⅵ 景德鎮的陶瓷名聲為何如此之大,有哪幾方面的原因
一說到陶瓷,全世界的人們都會想到中國這個東方古國,在中國的陶瓷當中,就屬有著千年瓷都的景德鎮的陶瓷名氣最大。一提起陶瓷,大家就會想到景德鎮,甚至在景德鎮還有一個專門的大學,名字就叫做景德鎮陶瓷大學。雖然這個學校並不是專門教瓷器燒制的大學,但陶瓷兩個字依然在校名中出現,可見景德鎮這個地方和陶瓷是分不開的。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宋朝時期真宗皇帝的賜名真的是給景德鎮帶來了無比巨大的榮耀,當地人自然也明白子所以此地能得皇帝青睞,全是因為此地瓷器燒的好,於是當地官員便大力支持當地的瓷器產業,景德鎮有大大小小無數個瓷窯,瓷器文化無比興盛,維持著天下第一瓷都的盛名。如此自發的勤於瓷器行業,再加上當地氣候適宜,景德鎮的瓷器名聲自然能傳承千年。
Ⅶ 景德鎮陶瓷的四大特點是什麼
景德鎮瓷器有四大特點: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
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瓷質「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景德鎮陶瓷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
青花瓷
青花瓷創燒於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繪紋樣,施釉後經高溫燒成,釉色晶瑩、透徹、素靜、雅緻。青料溶於胎釉之間,發色青翠,雖色相單一,但感覺豐富。青花瓷經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
粉彩瓷
粉彩亦稱軟彩,是瓷器的釉上裝飾,白清康熙晚期開始,到雍止、乾隆年代,益臻完善。其製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圖案輪廓,再堆填色料,在攝氏七百多度的溫度下烘燒而成,顏色柔和,畫工細膩工整,有國畫風味。又有浮雕感,畫面充滿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國歷史故事和神話為主的人物,有秀麗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的花鳥翎毛,有工整對稱的幾何圖案等。
顏色釉瓷
在釉料里加上下某種氧化金屬,經過焙燒以後,就會顯現出某種固有的色澤,這就是顏色釉。影響色釉呈色的主要是起著色劑作用的金屬氧化物,此外還與釉料的組成,粒度大小,燒制溫度以及燒制氣氛有著密切的關系。人們說「自然界有什麼顏色,就可以燒制出什麼顏色的瓷器」,您如果參觀一下景德鎮的顏色釉瓷,就會相信此話不假。當然,有許多顏色釉的配料和燒制是十分困難的,如「祭紅釉」,就有千窯一寶之說。
雕塑瓷
景德鎮瓷雕製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遠在隋代就有「獅」、「象」大獸的製作。當代的景德鎮,瓷雕工藝精湛,工藝種類齊全,有園雕、捏雕,鏤雕、浮雕等;產品多樣,有佛像尊神、花草魚蟲、亭台樓閣、動物玩具等;造型優美、形神兼備、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裝飾豐富,有高溫色釉、釉下五彩等;藝術表現力強,有的莊重渾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麗堂煌,色澤艷麗
鑒別陶瓷的好壞要遵循「一聽二看」的原則。
所謂聽是指拿起瓷器輕輕敲敲,聽發出的聲音是否清脆、響亮、悅耳。如果是,這就表示是優質的瓷土製造的瓷器,質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時發出的聲音粗重,甚至沙啞,就是用劣質的瓷土製造的瓷器,其質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
其次看很重要,要仔細反復看。陶瓷上的圖案或雕刻上的花紋應完整、統一、清晰、牢固,勾畫的裝飾金、銀線,應粗細一致,光亮美觀,如以手帕用力猛擦也擦不掉。單色產品應顏色均勻、色澤一致。不能出現色臟、缺釉、氣泡等明顯缺陷。
Ⅷ 景德鎮陶瓷的分類
景德鎮陶瓷分類 共九類:青花瓷、粉彩瓷、鬥彩瓷、顏色釉瓷、琺琅彩瓷、變色釉瓷、古彩瓷、新彩瓷、雕塑瓷 第一類:青花瓷 青花又稱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鈷鈷礦為原料,在瓷器胎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目前發現最早的青花瓷標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現在元代;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鼎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紅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種。 第二類粉彩瓷 一、什麼是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是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始見於康熙晚期,後歷朝流行不衰。 粉彩瓷的彩繪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干凈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由於砷的乳濁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覺,與各種色彩相融合後,便產生粉化作用,紅彩變成粉紅,綠彩變成淡綠,黃彩變成淺黃,其他顏色也都變成不透明的淺色調,並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來獲得一系列不同深淺濃淡的色調,給人粉潤柔和之感,故稱這種釉上彩為「粉彩」,在表現技法上,從平填進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風格上,其布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的中國畫的特徵。早在清朝康熙後期,景德鎮的粉彩瓷就已問世,雍正時相當精緻,乾隆年間達到很商的藝術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畫的瓷器珍品,其領袖人物王琦,將一般的繪瓷方法應用於繪瓷板人物像,畫持精深,畫風新穎,被人們稱為「神技」。新中國成立後,粉彩瓷更有長足的發展,許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滿目。藝術瓷廠生產「福壽牌」粉彩瓷獲國家金獎 二、粉彩瓷的特色 粉彩瓷的裝飾形式多種多樣。有摘枝式、圖案式、開光式、通景式、單面彩式、雙面彩式等。每種形式都是結合造型特點來確定的。粉彩瓷裝飾畫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藝術中的營養,採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對象,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鳥蟲都顯得質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採用的畫法既有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工筆畫,又有滲入淋漓揮灑,簡潔洗練的寫意畫,還有誇張變形的裝飾畫風。甚至把版畫,水彩畫,油畫以及水彩畫等姐妹藝術都加以融匯運用,精微處,絲毫不爽;豪放處,生動活潑。粉彩的繪制,一般要經過打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從打圖到拍圖,是一個用墨線起稿,進行創作構思,如繪瓷決定裝飾內容與形象構圖的階段。正式繪制時的定稿叫「升圖」,把描過濃墨的圖樣從瓷器上拍印下來叫「做圖」。接著把印有墨線的圖紙轉拍到要正式繪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圖」,這樣就可進行繪瓷。 粉彩的描繪,著色技法是比較復雜細致的,一般如畫,彩,填,洗,扒,吹,點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畫筆,填筆,洗筆,彩筆,篤筆,赤金筆,金水筆,瑪瑙筆,扒筆等許多特製筆。 第三類鬥彩瓷 鬥彩又稱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品種。鬥彩這個名稱,明代的文獻里未見記載。最早使用「鬥彩」這一名稱並給予解釋的,見於清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成、正、嘉、萬俱有鬥彩、五彩、填彩三種,先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鬥彩」。《南窯筆記》的作者認為,凡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拼成完整圖案的稱為鬥彩。陶瓷史上最為盛名的鬥彩是明代成化鬥彩,其中鬥彩雞缸杯更是精美絕倫,這與成化瓷器修胎極精緻細薄和施釉極晶瑩潤白有關。清代康、雍、乾三朝也都有藝術價值極高的鬥彩瓷器製作。鬥彩是中國古代陶瓷歷史中的一隻奇葩,是由江西景德鎮窯燒制的一種彩瓷。鬥彩這種陶瓷的裝飾方法,既不同於釉下青華的裝飾,也不同於釉上五彩,釉上粉彩,釉上琺琅彩和素三彩等釉上彩繪的裝飾,它是將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結合,一同裝飾於同一件瓷器面上,形成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互爭奇斗艷的藝術表現力。根據目前文物調查和考古發掘的結果,鬥彩瓷器最早出現在明宣德時期的景德鎮御窯廠。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活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 第四類顏色釉瓷 在釉中加上某種氧化金屬,焙燒後,就會顯現某種固有色澤,故稱「顏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在一定溫度與氣氛中燒成,會呈現不同色澤的釉,成為顏色釉。它有三種劃分方法:一是按燒成溫度分類,分高溫顏色釉(1300度左右)、中溫顏色釉(1200度左右) 和低溫顏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為界,分為高、低兩種。二是按燒成後的火焰 性質分為氧化焰顏色釉、還原焰顏色釉兩種。三是按燒成後外觀特徵分類,可分為單色釉、復色釉(花釉)、裂紋釉、無光釉、結晶釉等。傳統顏色釉有:以鐵為著色劑的青釉;以銅為著色劑的紅釉;以鈷為著色劑的藍釉。歷史上,許多時代都有顏色釉的傑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鈞紅,明代的霽紅,清代的郎窯紅、烏金釉、茶葉末等。顏色釉與普通色釉的不同在於顏色釉的特殊燒制工藝和配方。顏色釉的釉面,必須經過125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煅燒 ,才能顯現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紋若流雲飛瀑的獨特魅力。顏色釉五彩繽紛種類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龍泉天青等;紅紫色的如:祭紅、郎窯紅、均紅、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紅、火炎紅等。黃色的如:鈦黃、象牙黃、蟮魚黃、粉黃等。綠色的如:翠綠、孔雀綠、金星綠、哥綠等;黑色的如:烏金、鐵銹花、無光黑。其他還有結晶釉、窯變花釉、茶葉末、鈦花釉、裂紋釉、唐三彩、龍泉釉、 蠟光釉、金砂釉、變色釉、 "三樣開泰"、霽藍釉等。 另外還有低溫顏色釉如:西洋紅、胭脂紅、孩兒面、粉紅、辣椒紅;鸚哥綠、蘋果綠、淺綠、魚子綠、瓜皮綠、爐均翠苦綠、澆綠;正黃、澆黃、淡黃、魚子古銅、黑地澆紫等。 第五類琺琅彩瓷 一、概述 琺琅彩瓷的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琅」。是國外傳入的一種裝飾技法,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琅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制的新瓷器品種。琺琅彩盛於雍正、乾隆時,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琺琅彩瓷創燒於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清代後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初期琺琅彩是在胎體未上釉處先作地色,後畫花卉,有花無鳥是一特徵。康熙朝琺琅彩瓷器多以藍、黃、紫紅、松石綠等色為地,以各色琺琅料描繪各種花卉紋,其色彩、繪畫、款式皆同於當時的銅胎畫琺琅器。 二、特點 琺琅彩瓷器沒有大的器物造型,絕大多數是盤、碗、杯、瓶、盒、壺,其中碗、盤最多,只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另外還有一個品種是宜興紫砂陶胎外繪琺琅料彩,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琺琅彩瓷器在胎質的製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在如此的胎質上又施釉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盪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贊譽。琺琅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艷靚麗,畫工精緻。製作琺琅彩瓷極度費工,乾隆以後就銷聲匿跡了。康熙的琺琅彩瓷大多作規矩寫生的西番蓮和纏枝牡丹,有花無鳥,顯得單調。而雍正以花卉圖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當時尤為突出的是畫面上配以相呼應的題詩。雍正時這些題詩的書法極佳,並於題詩的引首、句後配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紅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與畫面及題詩內容相配合,如畫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畫山水的用「山高」、「水長」章;畫梅花的用「先春章等。琺琅彩瓷器可以說秉承了歷史上中國陶瓷發展以來的各種優點,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制的技術上幾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時期出現了很多極其優秀的陶瓷作品,但琺琅彩在製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眾多品種無法比擬的。畫工也不是一般的窯工,而是皇宮裡面頂尖的專業畫師,所以這些器物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 第六類變色釉瓷 亦稱「異光變彩釉」。釉色隨光源不同而變化。以高級細瓷的白釉釉料作基釉,以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及鈰、鐠、鐿等混合稀土氧化物為著色元素,經一定工藝處理,製成釉漿,施於坯體表面,在適當的燒成溫度下,產生物理與化學變化,生成一種新的固溶體。能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改變顏色,如在太陽光下呈淡紫色,在日光燈下顯天青色,在水銀燈下是深綠色,在高壓鈉燈下呈橙紅色等。 第七類古彩瓷 古彩:又名硬彩,為別於清代粉彩,一般稱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為古彩。五彩,是以紅、黃、綠、藍、紫等各種帶玻璃質的彩料,按圖案紋飾需要施於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釩紅勾線,用單線平塗的方法,再在「彩爐」(在800-900 度之間燒成)二次焙燒而成的一種古彩。由於它紅綠分明,層次較少,彩色鮮明透徹,故稱硬彩。古彩的色彩明凈晶瑩,色調對比強烈,形象概括誇張,線條剛勁有力,具有濃厚的民族藝術風格。古彩所描繪的對象甚多常見的有人物、山水、龍鳳、鴛鴦、松柏、靈芝、花草等。古彩瓷在歷次世界性的博覽會上,受到廣泛的稱贊。是景德鎮陶瓷技術的優秀傳統之一。就年代說,包括大明彩和康熙彩;就色彩說,有三彩、五彩和紅綠彩。其技法特點是單線條平面,線條剛勁有力,筆畫簡練生動,色彩對比強烈,形象概括誇張,民間風格濃厚,裝飾性強。 第八類新彩瓷 瓷器釉上彩的一種。舊稱洋彩,出現於清末,是從國外引入的一種陶瓷裝飾方法。因當時採用進口彩料,畫面具西洋風格,故又名「洋彩」。先用五彩顏料在白瓷表層繪以各式畫面或圖案,再入彩爐烘烤,這種瓷器,稱新彩瓷。新彩瓷,系清末民初逐步發展起來的一個新品種。建國後,幾經改進,使新彩裝飾技法得以豐富和發展,並與現代工藝技術相結合,成為廣泛採用的裝飾形式。景德鎮現時流行的新彩中除頗有中國寫意畫風格的扁筆新彩外,還有鮮艷明快的刷花、噴彩,規整秀麗的平印、絲印貼花等。經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裝飾格調已形成了景德鎮陶瓷藝術的地方特色。新彩包括貼花、繪畫、刷花、噴花、印花、薄膜移花、描金加彩、套色印金、腐蝕金彩和各色電光彩等。其特色是色彩豐富,裝飾多樣,毛坯造型秀麗,花紋生動,格調新穎。1984年宇宙瓷廠生產的「高領牌」45頭新彩西餐具獲國家銀質獎。 第九類雕塑瓷 雕塑瓷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雕塑而燒製成立體陶瓷的藝術品,簡稱瓷雕。它的製作需經模印、鋃嵌和鏤、堆、塑、雕刻等多道手工工藝操作自經高溫燒煉才能完成。由於操作的方法不同,可分為圓雕、堆雕、鏤雕、浮雕、雕鑲、雕刻等種類。每類雕塑都有自己的特色,從陳列美術品到日用生活器皿以及玩具等都可通過雕塑使之具有誘人的藝術魅力。 景德鎮的陶瓷雕塑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據史書記載,隋代就有獅、象大獸進獻皇宮。兩宋時期吸收陶、陶馬、石刻、泥塑等雕塑藝術提高技藝。明代出現許多精雕細刻的瓷佛像,頗負盛名。清代的鏤空轉心瓶,公道杯等都是著名的瓷雕產品。新中國成立後,瓷雕更飛快發展,當代的景德鎮,瓷雕工藝精湛,工藝種類齊全,有園雕、捏雕、鏤雕、浮雕等;產品多樣,有佛像尊神、花草魚蟲、亭台樓閣、動物玩具等;造型優美、形神兼備、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裝飾豐富,有高溫色釉、釉下五彩等;藝術表現力強,有的莊重渾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麗堂煌,鮮艷奪目。雕塑瓷廠生產的「散花牌」瓷雕產品獲全國優秀新產品獎。「觀音」、「關公」、「牡丹仙子」、「天女散花」、「八仙」、「三星」、「水滸」一0八將」等都是廣受歡迎的名品。
Ⅸ 如何進行陶瓷銷售
我的意見是,在做陶瓷的在策劃促銷活動之前,先要尋找整個活動的亮點和產品的賣點,預計活動會達到怎樣的一個效果,給店鋪銷售帶來多大收益(有形和無形),然後再經過科學的評估,減少活動的盲目性。
最好,要與整個執行環節,特別是終端一線業務人員的後續溝通非常重要。不要活動結束就跟著結束。只有這樣,聽一線銷售員的總體評價,整個活動才能慢慢清楚自己的促銷服務活動存在的優點和缺點,才能不斷提高和進步。
我作為一位無錫聖凡爾賽陶瓷的經營者,進入陶瓷行業有三年多了,總結以下幾點我的工作經歷給您做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首先:新品在淡季切入,為新產品在旺季夯實市場基礎。
淡季是新產品切入的最佳時機,如果四月份把新產品的市場基礎工作做好,五一期間,再對新產品進行促銷宣傳拉動,市場就能很快啟動。再經過七、八月份推廣,九、十月的旺季拉動,聖凡爾賽的新產品在無錫市場就能全面啟動。
其次:新產品推廣要「推拉結合」
只有將產品擺到終端,消費者才有機會進行購買。所以,鋪市是聖凡爾賽新產品推廣的重要工作之一。這涉及到聖凡爾賽新產品的樣板發放是否到位,需要針對業務員和經銷商建立嚴格系統的考核制度,加強巡查,新產品只有真正下放到終端才有拉動作用。產品擺到終端後,只有形成首次購買,並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才會有消費者的二次購買,並形成持續的購買。因此,如何拉動消費者達成首次購買,是我們新產品推廣過程中「拉」要解決的問題。
按「鋪市」與「拉動」的先後次序可分為以下幾種操作方式:
1、先推廣,後拉動。
首先進行鋪市,目標市場鋪貨率達到60%以上時,開始做一些大型的促銷活動或廣告宣傳活動,刺激拉動消費者購買產品。這樣做的優點是:拉動效果能得到直接體現。由於有前期的鋪貨,經過促銷宣傳拉動後,消費者能在終端立即購買到此類產品,進而形成銷售拉動。缺點是由於新產品知名度低,前期鋪貨難度大,速度相對較慢。如果促銷宣傳活動不是很有效的話,易造成部分產品積壓。
2、先拉動,後推廣。
這種方法是先做促銷宣傳活動,進而刺激消費者購買和渠道成員進貨,無錫紅星美凱龍每在重大的節日都支持這樣的促銷,無錫聖凡爾賽陶瓷(仿古磚)一次都沒落下。優點是由於有新產品的前期促銷宣傳造勢,新品鋪市較易。缺點是新產品經過促銷宣傳後,補貨如果跟不上,消費者在終端可能購買不到產品,影響促銷宣傳的效果。
3、推、拉同步進行。
一邊做促銷宣傳拉動,一邊進行鋪貨,兩者相結合。優點是避免了前兩種方法的缺點。缺點是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整體推進速度較慢。建議鼓動客戶的積極性,共同進行宣傳、促銷等活動。另外,根據我的經歷,無錫聖凡爾賽(仿古磚)推廣、拉動循環至少要進行三輪,才能見到效果。
以上幾點拙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