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恆源祥是什麼
恆源祥
一個悠久的品牌,創始於1927年,價值6億。
恆羅百貨,源發千祥
1927年,恆源祥創始人沈萊舟老先生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字里找到了恆源祥,也找到了恆源祥要走的路——恆古長青(恆),源遠流長(源),吉祥如意(祥)的意境,都無疑是恆源祥興旺發達與蒸蒸日上的象徵。
如今的「恆源祥」不再只是舊上海眾多老字型大小故事中的一個,更是今天市場經濟下品牌經營的代名詞。12年來憑借其獨特的經營模式,不僅成為全球最大的絨線製造商,並已發展為涉及家紡、針織、服飾三大產業板快,下轄上百家聯盟體工廠、4000多家經銷網點,擁有2000多個規格品種,品牌知曉率高達90% 左右的紡織類綜合性集團公司。
它以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聲譽,用無形資產調動有形資產。一次又一次的成為行內的典範。1999年時「恆源祥」品牌的無形資產僅約5000萬元,而目前的評估價值已激增到6個億。
目前,中國服裝業已步入了「品牌爭霸」的時代,競爭已從產品的品質競爭演變成品牌的較量。成立於1998年的恆源祥服飾公司經過6年的發展,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實力與獨特的營銷策略終於贏得了市場。目前,公司主要經營男裝、女裝和童裝以及服飾配件四大類項目。一直以其良好的企業形象和文化內涵、深受消費者關注與青睞。
積水成流,聚沙成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恆源祥服飾公司已經擁有十幾家生產工廠,先進的服飾生產 流水線設備,科學完善的管理模式,專業的服裝設計師,結合東西文化的碰撞,都是恆源祥服飾精心營造的服飾理念。
恆源祥12生肖廣告遭炮轟 觀眾稱無法忍受
重慶商報2月15日報道 2月6日(除夕)夜開始,一則著名毛紡品牌「恆源祥」的電視廣告在全國多家電視台的黃金時段播出,1分鍾的時間里,廣告背景音從「鼠鼠鼠」一直叫到「豬豬豬」,把十二生肖叫了個遍,其單調的創意和高密度的播出,遭到許多觀眾炮轟。
十二生肖說個遍 惡俗廣告招反感
這則名為「十二生肖」的廣告製作其實很簡單,也可以算是該品牌「羊羊羊」系列的延伸。在長達1分鍾的時間內,由北京奧運會會徽和恆源祥商標組成的畫面一直靜止不動,廣告語則由原來的「恆源祥,羊羊羊」,變成了由童聲念出的「恆源祥,北京奧運會贊助商,鼠鼠鼠」(以下依次將十二生肖叫了個遍,直至豬豬豬)」。
2. 品牌推廣的策略都有哪些
品牌推廣選推廣目標很重要,而且目標的選擇必須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說目標是自身產品的最主要消費者。推廣主要還是做網路搜索關鍵詞為主,這個關鍵詞就比較重點了,看你是想做搜索品牌詞,還是搜索行業詞、長尾詞什麼的。我們找的推一手,因為不太懂哪些詞比較重要,也沒有渠道能大量獲取,他們就給我們免費的用工具挖掘下載的,然後還幫我們挑選。這個是針對關鍵詞來給我定製推廣方案的模式,精準度很高,價格也不貴。
3. 恆源祥是什麼企業
賣羊毛製品的,相信大家都被這個十二生肖的廣告折磨壞了吧!
4. 你怎麼看待恆源祥的廣告
電視作為傳統媒體之一,有巨大的宣傳效應。
作為企業來說,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知名度,用一些非常規的方法來達到提高自己知名度的目的,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應積極引導企業的廣告行為,規范廣告行業作風,引導整個廣告行業走向高水平,深內涵。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表率。
隨便寫了點,不是很好
5. 劉瑞旗的劉瑞旗
出生日期:1958年
出生地:上海
學歷:MBA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職位:現任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1976年4月至1984年11月上海長風鋼精搪瓷商店營業員、副經理、經理 。
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任上海華東日用電器皮件商店經理 。
1985年1月至1985年7月任上海美達公司副經理 。
1985年7月至1986年12月任上海黃浦區百貨公司批發部經理 。
1987年1月至1997年12月任上海恆源祥絨線公司總經理 。
1998年1月至2000年10月任上海萬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2000年11月至2001年2月任上海萬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2001年3月至今任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
2006年4月至今,任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 恆源祥,創立於1927年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
1927年,恆源祥創始人沈萊舟先生成立了一家經營人造絲和毛絨線的商店,從清代著名書法家趙之謙的一幅對聯中取「恆羅百貨、源發千祥」之意,為店取名——「恆源祥」,解放前已發展成為聞名海上的「絨線大王」。1956年,公私合營後,恆源祥成為國有企業。1987年,恆源祥絨線店從金陵路搬至南京路;同年,劉瑞旗進入恆源祥擔任經理,時年29歲。2001年2月,恆源祥成功地以MBO方式實現了企業轉制,為公司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2002年6月,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確立了「中國第一 世界一流」的品牌戰略目標 。 1987年元旦,劉瑞旗走進恆源祥的時候,恆源祥只是上海南京路上一家佔地100多平方米的毛線商店。經過多年發展,尤其是2001年的MBO,如今,恆源祥已經變成一家集服飾、家紡、絨線、羊絨、制衣、襪業、日化等產業為一體的集團企業。劉瑞旗也從一個小店經理,成長為一家品牌企業的「掌門人」 。
1987年,年僅29歲的劉瑞旗進「恆源祥」當總經理。一個不足180平方米的小商店,生意清淡,正處於絨線行業滑坡之際。劉瑞旗苦思冥想:路在何方?經過對店史的潛心研究,他發現當時有著60年歷史的「恆源祥」不就是蘊藏著巨大財富的「金礦」嗎?——「咱們可不能捧著金飯碗討飯啊!」劉瑞旗豁然開朗,毅然決定用企業的金字招牌注冊,自己生產「恆源祥」、「小囡」牌絨線。1988年劉瑞旗花200元注冊了 「恆源祥」商標,通過定牌加工和品牌打造兩大策略,重新打響了恆源祥品牌 。
1991年3月,第一斤「恆源祥」品牌毛線誕生,當年生產絨線75萬噸,僅用了6年,到1996年,恆源祥絨線產銷量突破一萬噸,增長130多倍,一舉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絨線產銷聯合體。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
1993年,恆源祥絨線公司並入萬象集團。 1994年,萬象集團上市。在劉瑞旗的經營下,恆源祥逐漸成為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劉瑞旗其後升任上市公司總經理 。
從1991年到1996年短短5年時間,恆源祥因為持續推出一個內容極其簡單的廣告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劉瑞旗說,他們深深知道品牌對於一個企業的作用。品牌的投入,持續的時間越長越有效果,如果間斷一下,那前期的投入全都會浪費。恆源祥有個說法,一要做「創造第一」的工作,因為人們不太容易記住第二;二是堅持,哪怕你的事情不是第一,但是堅持的時間變成第一,那你也能變成第一。因為信息很發達,做什麼事很容易被模仿,但唯有一個是不可以被復制的,就是歷史。「羊羊羊」這則簡單的廣告並連播三遍的營銷方式,開創了中國五秒廣告的先河,被譽為廣告界的「恆源祥現象」。「恆源祥羊羊羊」的廣告延續至今,劉瑞旗認為這是對消費者記憶的一種塑造,同時遵循了「第一」的法則 。
1997年,劉瑞旗認識到絨線產業產出的利潤無法支撐品牌的發展,決定向服飾、家紡等產業延展。恆源祥成為中國進入市場經濟後最早實施品牌運營的企業(1991年),又是中國最早進行特許經營的企業(1999年)。
2000年8月,上海世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從萬象股份第一大股東黃浦區國資局購買26.43%的股權,成為萬象股份的第一大股東。「世茂投資」一入主,就聘任了新的上市公司總經理,劉瑞旗被降職為副總經理。世茂集團是一家主營房地產開發的公司,劉瑞旗為了恆源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決定實施MBO。
2001年劉瑞旗對恆源祥產業成功實施MBO,新的恆源祥集團誕生。在劉瑞旗的帶領下,恆源祥集團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單一的毛線產業發展到擁有毛線、針織、服飾、家紡、羊絨、制衣、襪業、日化等幾大產業系列,數百個品種,數千種產品的產業集團。截止2014年,恆源祥擁有106家品牌授權工廠,575家加盟經銷商、分銷商以及6961個加盟銷售網點;中國省級市場銷售網點覆蓋率為100%,地、市級市場網點覆蓋率為90.79%,縣級市場網點覆蓋率為55.67% 。
在加速品牌發展的進程中,劉瑞旗帶領恆源祥集團開拓進取,組織、參與一系列國內、國際大型活動,加快實現恆源祥品牌成為歷史一部分的崇高使命。2005年12月22日,恆源祥集團正式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這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家非運動紡織服裝類企業贊助商;2008年11月30日,恆源祥又成為中國奧委會的首家合作夥伴;2010年,恆源祥成為上海世博會特許生產、零售商;2012年11月20日,恆源祥與中國奧委會簽約,繼續成為2013-2016中國奧委會贊助商 。
2014年6月9日,恆源祥正式宣布成為世界勞倫斯體育獎主辦方,這是勞倫斯歷史上首家由企業主辦的勞倫斯頒獎盛典。2015年4月15日,舉世矚目的「體壇奧斯卡」——2015年勞倫斯世界體育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隆重舉行 。
世界營銷大師彌爾頓·科特勒先生(Milton Kotler),國際品牌聯盟副主席、可口可樂首席顧問、素有「品牌金手指」之稱的弗朗西斯·麥奎爾(Francis X.Maguire)先生給予了恆源祥品牌經營高度的評價,並稱贊恆源祥是中國的「可口可樂」 。
這些成績的取得源於劉瑞旗清晰的品牌經營戰略。「恆源祥的產業定位是做紡織大類中羊和羊毛相關聯的終端產品。業務定位是一家擁有市場消費品牌的戰略、咨詢、管理顧問公司。」劉瑞旗說,「一個企業未來的獲利空間不在於價值鏈有多長,而在於他是否能聚焦於一個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然後將之做到頂極。恆源祥集團矢志不渝地專注於核心專長——品牌這一無形資產的經營。 」
在「恆源祥」這塊金字招牌的周圍,全國共有超過4萬的人員構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恆源祥聯合體」。 控制了恆源祥的劉瑞旗,又反過來將目光對准了重新上市。2002年,即有媒體披露了恆源祥的上市計劃,即買到一個上市公司的殼,將恆源祥集團公司的恆源祥品牌注入上市公司,再在加盟企業中選擇質優而管理水平較高者受讓上市公司股權,使加盟企業在產權上直接享有恆源祥品牌 。
「作為骨幹企業,與恆源祥將互相持股,這樣使雙方的利益成為一個共同體,這將為恆源祥的系統管理提供基礎。但是,雙方如何持股,這些有關的細節還沒有確定。」劉瑞旗說 。
劉瑞旗當時表示,恆源祥上市後,將會在恆源祥的品牌旗幟下,吸納更多的優質資產進入恆源祥,使恆源祥的產品進一步得到充實與擴展。其後,恆源祥再利用上市公司這個殼,並購重組一些相關的企業,使恆源祥實現從單一品牌向多品牌發展的戰略。到那時,恆源祥將不僅是一個恆源祥,也不僅只有一個劉瑞旗 。
幾年過去,8月底,市場再度傳出恆源祥將借殼開開實業上市的消息,在弱市行情下,僅兩周時間,開開實業的股價就幾乎翻了一番。雖然開開實業公告稱沒有重組之事,恆源祥方面亦對借殼之事諱莫如深,但恆源祥借殼,應該是早晚的事情 。
6. 恆源祥是賣什麼的
羊毛的,但以後該賣腦袋長毛的了
7. 恆源祥是如何加盟的
恆源祥家紡加盟1927年,沈萊舟在上海創立了恆源祥。「恆源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絨線製造商,2009年,恆源祥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絨線製造商。涉及家紡、針織、服飾三大產業板快,有上百家聯盟體工廠、4000多家經銷網點,擁有2000多個規格品種的紡織類綜合性集團公司。1999年時「恆源祥」品牌的無形資產約5000萬元,目前的評估價值約6個億。旗下成立於1998年的恆源祥服飾公司經過6年的發展,目前,公司主要經營男裝、女裝和童裝以及服飾配件四大類項目。擁有十幾家生產工廠,及服飾生產流水線設備。 家紡加盟它以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聲譽,用無形資產調動有形資產。一次又一次的成為行內的典範。1999年時「恆源祥」品牌的無形資產僅約5000萬元,而目前的評估價值已激增到6個億加盟網。 目前,中國服裝業已步入了「品牌爭霸」的時代,競爭已從產品的品質競爭演變成品牌的較量。成立於1998年的恆源祥服飾公司經過6年的發展,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實力與獨特的營銷策略終於贏得了市場。目前,公司主要經營男裝、女裝和童裝以及服飾配件四大類項目。一直以其良好的企業形象和文化內涵、深受消費者關注與青睞。 家紡加盟積水成流,聚沙成塔。
8. 腦白金、恆源祥和王老吉電視廣告的差距在哪裡
剩餘的2%由戶外廣告、海報廣告、大眾刊物廣告和互聯網廣告瓜分。
這也證明了歐洲的知名媒體投放公司——實力集團管理經理喬納森·巴納德的那句話,「在那兒(發展中國家),電視廣告是最短的時間里將品牌傳達至盡可能多受眾的最好途徑。」
在中國,眾多營銷人員和廣告專業人士更願意研究的是:「電視廣告衰落之後的機會」 。
不懂得今天的人肯定不會有未來!我現在保守估計中國的電視廣告中,有80%以上都是無效的,因為沒有多少專業人員用心思考電視廣告了。很多廣告片打下去一點水花都沒濺起來,而有些地毯式廣告有了一些銷售就高興的祝賀成功,所以就連撕破臉皮叫喊的腦白金和歇斯底里的恆源祥,都被中國的很多所謂營銷專家奉為經典廣告。
把消費者都當成文盲的廣告
腦白金、恆源祥的電視廣告基本就是廣告文盲。
雖然腦白金有很多營銷套路,但廣告片是徹底的失敗。如果不是,為什麼史總會把腦白金轉手,又忙著進「征途」 等領域?他的企業命運也只能是個動盪的征途,因為他的電視廣告沒有人喜歡,哪怕問問村裡的人都說煩。恆源祥那簡直是中國電視廣告的恥辱,你腦子不夠用不怪你,因為沒有專業人士幫你,但還出來總結腦癱經驗就讓人氣憤。
1984年,當中國電視廣告還是「嬰兒」的時候,蘋果憑借一條成功與受眾「心智鏈接」的廣告片,將電腦霸主IBM挑落馬下。
在電視廣告片中,王老吉基本把握了電視廣告的本質,雖然沒有搞奇搞怪,卻也默默托起了一個銷量百億的品牌,甚至超過了可樂在中國的銷量。可能很多人都了解他的市場策略,但了解它電視片秘密的少之又少。因為現在王老吉的市場地位已經比較穩固了,這個秘密就可一和大家講一下。
2003年,王老吉電視廣告《怕上火》篇,第一次與受眾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心智連接」,讓消費者體驗到「刺激帶來的快樂」。2007年,王老吉電視廣告的「強化」,讓受眾對「刺激帶來的快樂」更加渴望。
在這里,我們不講營銷其他環節的成功,就單講電視廣告。
其實廣告片講的重點是「刺激」,廣告溝通策略把握了「刺激帶來的快樂」。用「刺激帶來的快樂」內容和王老吉功能鏈接起來與年輕人溝通,這樣產品被廣告反復提示,通過「條件反射理論下的品牌忠誠」就被移情接受了。
說到這里,可能有經驗的營銷人員就明白了。再想想其它競爭品牌廣告片,都是一般正經的講類似「預防上火更健康」等。軟飲料歷來是年輕人的天下,電視廣告溝通有個現象,對年輕人直接講健康,而採取購買行動的年輕人不會超過10%,所以你就是投了一樣的廣告費,也最多隻能做到王老吉的10%,所以不會運用電視廣告溝通的競品都死定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哄小孩子吃葯,你為他好但他不吃,你和他講道理是沒用的,你如果暴打他一頓,他哭著也會吐出來的,但你給點他喜歡的糖水再誇獎一翻,效果就大不一樣。在電視廣告溝通中,這些簡單的道理還很多,但這也是一門很深的學科,因為要讀心。
現在中國的電視廣告佔了80%廣告市場,但多數的廣告公司都在研究360度或混媒體等非常復雜的傳播工程,就好象不高大全就不能服務好品牌了。
在很多廣告公司,多數用不到20%的時間思考電視廣告,80%的時間都用在對品牌作用很小的雜事上了。所以,就像聰明過人的葉茂中,做出來的作品也很難看到聰明的影子,老葉很有趣,任何產品找個明星一綁,往中央台一砸就基本了事,可能是策劃雜事太多了。葉茂中其實算很好的了,很多廣告公司的人一年也不一定輪到一次電視廣告,見了企業的人還要裝專業。另外有些企業的人也有誤解,覺得電視廣告大概和拍電影電視劇是一個專業,所以就請影視大腕來操刀,簡單來講,拍慣了一兩個小時的去拍十五秒廣告,就像耍大刀的改用手術刀,結果就是割雙眼皮都會把腦袋個割下來。
和其他歐美國家不同,中國的電視廣告的影響力,不會象多數學者預測那樣迅速衰退,那樣的預測是太不了解中國人,並透露出他們在電視廣告的效果上,缺乏有效的方法。
我們很多成功廣告片都是找到了顧客的本質慾望。也許你會問,難道你們比可口可樂這樣的全球公司還明白?可能。但其實我們的老師也是全球公司里的廣告溝通高手。大家知道誰是最早在電視廣告里注重與「顧客溝通」而非「銷售說辭」成功的嗎?它就是「耐克」。
1986年,NIKE借用甲殼蟲樂隊的歌曲《革命》,NIKE系列電視廣告—「誰都可以成為小羅」,無不用廣 告片極致宣揚美國年輕人的「叛逆」天性 體現了「運動的叛逆精神」
「耐克」在從一個只有千萬美元營業額的小運動品牌,成長成為幾十億的全球第一運動品牌也僅僅用了幾年。而他們也就是在那時找到了他們廣告的成功秘籍。他們在七十年代末一直致力於專業的運動產品,而他們也通過專利「氣墊」籃球鞋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但他們還很小,一直成長艱難。真正的突破是1986年的一則宣傳耐克充氣鞋墊的廣告。
在廣告片中耐克公司不是採用一味宣傳產品技術性能和優勢的慣常手法,而是採用一個嶄新的創意:由代表和象徵嬉皮士的著名甲殼蟲樂隊演奏的著名歌曲《革命》,在反叛圖新的節奏、旋律中,一群穿戴耐克產品的美國人正如痴如醉地進行健身鍛煉……這則廣告准確地迎合了剛剛出現的健身運動的變革之風和時代新潮,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耐克公司原先一直採用雜志作為主要廣告媒體,向競技選手們傳遞產品的信息,但自此以後,電視廣告成為耐克的主要「發言人」,這一舉措使得耐克廣告更能適應其產品市場的新發展。
小羅從未「長大」,NIKE依然「叛逆」
耐克公司的廣告變法為其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但更重要的是耐克公司在變革中,逐漸掌握了廣告溝通藝術,形成自己獨特的廣告思想和策略,那就是必須致力於溝通,而不是銷售訴求。這一策略與大多數美國公司的廣告策略是根本不同的,但正是這一獨特的策略和作法,使得耐克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成功,迅速成長。耐克公司的廣告變法是相當成功的,這首先體現在公司市場份額的迅速增長:一舉超過銳步公司成為美國運動鞋市場的新霸主。
其實耐克的產品精神是「激發運動潛能」 ,倡導的運動精神是「誰都可能成為冠軍」,而溝通策略重點是抓住了年輕人喜歡的「叛逆」。當「誰都可能成為冠軍」這么專業的運動精神變成了「叛逆」,那你可以用常識判斷一下,他在年輕人里會有多大的市場。
在今天,很多國內營銷人員拍廣告片時還在爭論,是應該做品牌廣告還是產品廣告,是做功能訴求還是做情感訴求,拜託,這就像是要生孩子,問你是生個有思想沒有肉體的孩子,還是只有肉體沒有思想的孩子一樣。所以在中國的電視廣告里,我們看到很多沒思想的孩子在橫沖直撞,其結果很顯然,品牌早衰。
沒有體現產品精神,更沒有觸動消費者的慾望神經,因此根本沒有品牌忠誠度。
9. 程士安的熱點評論
「恆源祥」賀歲廣告:在現代市場競爭環境中,作為一個有品牌競爭力、有底氣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大企業、大品牌,需要一種更大氣、更有文化內涵的營銷策略。中國消費者的鑒賞力、評判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恆源祥低估了大眾對於更高層次文化的嚮往和追求。盡管企業聲稱所有市場反應均在預期之中,盡管企業認為這是自己一次成功的品牌策劃傳播活動,但這說不上是高明的營銷手段,也不值得其他企業效仿。 電子公交牌:強大的互聯網技術優勢可以使得『新主流傳媒』在實現高覆蓋率的同時還能達到『分眾』的目的,通過將媒體終端延伸到特定的接觸點,『新主流傳媒』便可能有針對性地將特定的信息傳達至該聚集在接觸點上的同類受眾。
明星代言:明星做廣告代言者,並非一定能成功,首先要看這個產品的特點、市場定位和目標消費人群,是否符合明星的個性特點。如果選擇明星沒有體現出產品的特點,就會讓明星代言的作用大打折扣。如果明星選擇得不好,還會招惹到部分消費群,甚至失去一部分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