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此,國內或再無皇冠
4月28日,最後一輛十四代豐田皇冠從一汽豐田的工廠下線,國產皇冠正式停產。
第十五代皇冠已在日本上市,也有小道消息說未來皇冠會以進口車的身份重回中國市場,但也是像雷克薩斯要國產一樣虛無縹緲的小道消息。
所以,或許從此以後國內再無皇冠了。
我們對皇冠的印象好像還停留在十多年前,當年皇冠能和官車光環加身的奧迪A6拼個你死我活,現在依然是二手情懷車市場的香餑餑。
一邊是快一年兩審的老車拍出30萬元天價,一邊是新車無人問津最終黯然停產,皇冠的行情可謂「冰火兩重天」,從巔峰到落魄,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國產之前就是領導和老闆最愛
在國產之前,皇冠早就以進口的方式進入國內。最早是在1964年,全年進口了60輛第二代皇冠(專為大企業客戶打造的皇冠8車型,空間更大配置更高),主要用於接待貴賓和機關單位用車。
1974年,周總理親自與日本談判,引進了200台第四代皇冠用作每年廣交會的接待工作,平時交由廣州一家計程車公司管理用作高端計程車,當時的廣州人民有福了。
皇冠正式進口至中國是改革開放後的1984年,第七代皇冠迅速佔領了國內的公務車和計程車市場,1985年就進口了超過1.7萬輛,比十四代皇冠2019年的銷量還多了不少。
第七、八代皇冠通過各種渠道大量進口至國內而且型號復雜,小編小時候還時有見到,現在只能躺在情懷車玩家的車庫里了。
對於80、90後來說印象最深的一定是皇冠133,它的來歷有點復雜:進口時間和第九代皇冠的上市時間一樣,但它是用八代的底盤套上九代修改而來的外殼,人稱「八代半」。
不管怎樣,政府單位和私人老闆都對這款外觀圓潤大氣的豪華轎車寵愛有加,3.0L直六發動機動力充沛,90年代日本進口車盛行,皇冠133大量進口至國內。
第十代皇冠,也叫皇冠155,外觀和「偽九代」皇冠133十分相似,繼續採用3.0L直六發動機,依然受老闆們追捧。
此外,常見於香港街頭的「的士」就是豐田基於第十代皇冠、專為計程車市場製造的皇冠Comfort。
第十代也是最後一款正式進口國內的皇冠,接棒的第十一代並沒有在國內發售,接下來就是第十二代皇冠國產。
2005年,由一汽豐田國產的第十二代皇冠正式上市,開啟了悲喜交集的國產歷程。
十二代之後再無皇
國產版以皇冠Royal系列為原型,共有3.0L和2.5L兩款V6發動機,售價區間30-50萬元,而且是已經「減配」了:發動機取消直噴技術、不提供四驅系統、取消主動轉向大燈和夜視系統,發動機蓋也從鋁合金換成不銹鋼。
但這依然是最成功的一代皇冠。寬大的車身、成熟又豪華的內飾、V6發動機、後驅、十分舒服的底盤調校確實有與BBA叫板的資本。
情懷車節目最喜歡說那個會像家用空調一樣左右掃風的中央出風口,到現在也沒多少車能做到。
皇冠的定位是中大型豪華轎車,直接對手是奧迪A6L、寶馬5系和賓士E級。
十二代皇冠出道即巔峰,上市兩個月訂單突破1萬輛,2006年底累計銷量突破6萬輛,高級車市場佔有率接近三分之一,2007年銷量超過5.3萬輛,這可是十多年前哦。
當時也是奧迪A6L最高調的時候,官車光環加身銷量同樣不可小覷,皇冠在某些月份銷量還能超過A6L,而5系、E級暫時被甩在了後面。
不過皇冠的衰落的勢頭從十二代就已經開始,2008年下滑勢頭初現,年銷量下滑至4.5萬輛,2009年換代前繼續下跌。
2009年底,國產的十三代換新歸來,外觀內飾基本與比Royal系列更高端一點的海外版Majesta車型一致(減配還是有的),但我總感覺和前代的區別沒有很大。
為了提升皇冠的形象,豐田還推出了搭載4.3L V8發動機的超級旗艦車型,售價高達90萬,有錢人並不傻,實際上沒賣出多少輛。
十三代皇冠顯得保守而平庸,漸漸沒有了老皇冠的味道,銷量也一直平平,大幅被BBA對手超越,人們也經常說「十二代之後再無皇冠」。
2015年國產上市的十四代皇冠換以更年輕運動的形象,內飾中還出現了雙觸屏,動力中首次引入了2.0T渦輪增壓發動機。
即使自降身價至20-30多萬元的區間,將對手降格為A4L、3系和C級等中型車,皇冠的銷量依然未有起色,有時月銷量只有幾百輛。
像前面所說,2019年的銷量還不如80年代的時候,加上中大型車的位置上還有銷量不錯的亞洲龍,換代車型在海外又早已上市,停產是很正確的做法,只不過這次是徹底停產了。
實際上皇冠連國六車型都沒有推出,對大多數一二線城市來說,皇冠在去年就已停產了。
皇冠為何在國內每況愈下?
畢竟是專門製造豪華車的品牌,BBA更懂這個市場的品味,技術、設計和配置都不斷推陳出新,走在潮流的前端,而皇冠則顯得保守、老派了許多。
再通過成功的營銷策略使中國人心目中豪華品牌「三座大山」的觀念不斷固化,其他品牌(尤其是早已被打上買菜車烙印的平民品牌)想要涉足BBA的地盤變得越來越難,何況它們也擅長價格戰。
哪怕在十多年後擁有德國車無法比擬的保值率,又有什麼用呢?
現在已經有亞洲龍接替皇冠中大型轎車的位置,並且很安分地守在30萬以下的市場,還有省油可靠的混合動力,再往上就交給雷克薩斯。
至此,銳志、普拉多、皇冠等豐田曾風光一時的車型都因各種原因告別中國市場。很多人說期待十五代皇冠以進口的方式回歸,只能看緣分了,就算進口了又能賣多少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會展市場營銷題目,誰幫幫我
樓上有些答案是錯的哦
1-5 ACDBC 6-10 ABACD 11-15 ACCBC 16-20 CABCC
㈢ 網路營銷案例
網路就有啊版:權http://ke..com/view/2802615.htm
㈣ 廣交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在會展經濟風起雲涌的今天,廣交會仍是一張最能吸引世界各地客商眼球的中國會展「名片」。自1957年起至1978年,廣交會是我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窗口,至今仍是我國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直接促進了我國出口持續穩定發展,在我國對外開放戰略中發揮了令人矚目的積極作用,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晴雨表。另外,每年兩屆廣交會可為廣州帶來60多億元的收益。廣交會之所以始終充滿活力,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在不斷優化管理、完善服務、提高水平、改善環境,始終站在中國經濟體制和外貿體制改革的前端,鞏固自身優勢,樹立良好形象。廣交會的組團方式、商品結構、布展格局、參展時間等,多年來都在不斷調整、改革、創新。特別是,近年來幾次重大改革,直接推動了廣交會前進的步伐。
世界通過這個窗口挖掘商機;中國通過這個窗口走向世界。廣交會在我國經濟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說,綜合性是廣交會的長處,也是其短處。國際會展業逐漸向專業化發展,如服裝博覽會、玩具博覽會等,采購指向非常明確,而廣交會則不是。為此,廣交會結合綜合性的優勢和專業化的指向,找到一條折衷的新路。經廣泛的市場調查,最後選擇了改變展覽形式———將廣交會一分為二,每屆分兩期舉辦。第91屆廣交會開始實施分期舉辦,即借鑒國際展覽業專題分類經驗,按照國際慣例調整產品分類和展區設置,一屆會展兩期舉辦。這種方式,既符合國情、具有中國特色,又符合國際慣例和會展潮流。另外,還通過空間換時間,解決了廣交會展位不足的難題,滿足了越來越多企業的參展需求,獲得了大多數參展企業、采購商的認可。
㈤ 如何在展會上吸引客戶
在展會上我們參加的目的一般至少是兩個:第一個是要抬升企業形象,再一個就是訂單。在展會當中首先我們要了解市場需求情況,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需求,包括這個產品它的外觀哪些方面的要求和功能,比如說價格水平要限制在哪個范圍之內,我們利用這個展會獲得這方面的信息。另外,要了解我們同行的發展情況,包括競爭對手他的規模怎麼樣,他的產品研發方向,他的價位、他的品質,他的市場定位。因為廣交會上同一個行業當中不可能一個人參展,有很多同行都去參展,我們參加廣交會不是說光是接單這樣的狹小的目標,我們還要做很多其他的工作,我們要了解市場情況、了解客戶、了解競爭對手的發展情況。 其實每一家參展企業都會這樣做的,因為即使不參加廣交會,參加廣交會對一個企業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舉動,這么大的動向應該告訴客戶,企業的發展、產品的研發,每一個研發方向,新產品等,有哪些商業企業都要讓自己的客戶來了解這些舉動。另外一方面你參加展會就像一個表演者,要有足夠的觀眾來捧場,在廣交會上你的熟客肯定要進一步來探討,更深層次的合作。 首先我們對產品要有一個精心的安排,讓客戶如何在成千上萬的產品中看中你的產品,要做到這一點非常的困難,我們准備樣品時要非常的慎重、要精心挑選,一般選擇代表性強的產品,比如風扇生產商,風扇有很多的款式,你要挑選有代表的產品來廣交會上進行展示。另外要注重產品的外觀,因為廣交會上最重要的做法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來賓他們的眼球,如果說外觀沒有什麼特點的話,你要保持外觀的整潔、光澤度。 參展短時間內可以接觸很多的客戶,並且很直觀,這一點網站是無法比擬的。網站上的周期很長,在網站上宣傳可能一次性做一個設計,然後是一年的時間。網站是永不落幕的廣交會,它有自己的特點,可以天天通過網站跟網友接觸。 在郵件回復中研究透徹客戶詢盤的詢問內容,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回答和報價,要包含一些信息。有的故意遺漏一些信息,看客戶會不會過來向你詢問更多的信息,你報完了之後要跟進這個情況,偶然給他一個電話聯系,或者再發封郵件,發郵件的內容要變換,而且要適當的電話聯系,這樣才能引起客戶的注意,因為客戶在網上搜尋詢盤不是一家。
㈥ 求一篇會展營銷的論文
二、會展營銷
美國一家展覽調查公司根據對美國公司參展情
況的統計指出,參展是一種高效的營銷方式,因為參
J畏能「低成本接觸合作客戶」。依照這家展覽調查公
司的研究,參展商在展銷會上接觸到每一個參觀者
的平均成本為177美元,而通過電話接觸一個客戶
的平均成本為295美元。參展「工作量少,質量高」。
展覽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展會上接觸到一個合格
的客戶後,平均只需給對方打0.8個電話就可以做
J
成買賣。相比之下,平時的典型業務銷售方式卻需
要3.7個電話才能完成。特別是調查顯示,展會具有
「手把手教客戶試用產品」的便利條件,更符合商品
營銷的特殊需要。
很多商品都需要通過向用戶和經銷商進行現場
操作來展示新產品的性能和技術,展覽會正是參展
商為潛在客戶測試產品的好地方,這也是製造業參
展比例及在展覽會上的投人往往高於其它行業的原
因所在。展覽會特別成為新興企業和品牌開拓市場
的有效手段。比如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近年來展
商數量和展出面積激增,其中占相當比例的就是新
參展企業,約占參展商總數的!7.39%。通過展會多
年的培育,使很多縫制設備企業從以前的名不見經
傳逐步發展為行業中的名牌企業。
會展雲集買家和賣家,會展營銷是企業拓展銷
售渠道和促進銷售的重要途徑。正如美國某企業的
業務聯系代表說:「我們在中國的采購量非常大,正
急切尋找更多的供應商,但國內很多生產企業並不
知道通過何種渠道聯絡我們,廣交會為我們提供了
極好的平台。」這是會展日漸興隆的一個直接原因。
在現代營銷中,展覽會所特有的企業形象整體
宣傳、新產品營銷、專業信息收集等重要功能,已越
來越得到企業管理與經營者的認同。因此,會展營
銷是重要的促銷方法之一。與廣告相比,它比報紙、
雜志、廣播及電視更能全方位展示產品。會展中既
可以運用聲、色、立體展示等多種方法,也可以運用
模特表演、產品使用演示、廠家接受記者采訪、與參
展群眾談話等現場活動,以及贈送禮品、樣品等給予
定貨優惠的方法,以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
會展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受制因素很
多。從制定計劃、市場調研、展位選擇、展品徵集、報
關運輸、客戶邀請、展場布置、廣告宣傳、組織成交,
直至展品回運,形成了一個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有
機整體,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直接影響展覽活
動的效果。
從時間順序上分析,企業的會展營銷首先要明
確參展目的。每個企業由於各自情況不同,其參展
的目的也就不同,在決定參展之前,企業必須設定參
展目標。企業的參展目的一般有展示實力、樹立品
牌形象、宣傳產品、達成交易、物色代理商或批發商
或合資夥伴、研究當地市場、開發新產品等。其次是
選擇會展。在眾多的展會中,企業必須有選擇地參
加某個會展,選擇會展時主要考慮如下一些因素:會
展的目標市場、會展的規模、會展組織者的能力、會
展的歷史和影響、參展的費用、會展所在城市和展覽
館。第三是安排參展的具體活動。會前活動包括公
關活動,以及提前辯識可能的客戶並給其發送特別
邀請。可以利用會展的會刊、展前快訊、展前的媒體
宣傳等手段來擴大企業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目標
客戶。會中活動主要包括展位的選擇、展台的布置、
展品的選擇及其方式、展台的人員配備、洽談環境以
及展會期間的相關活動等。參展企業還可以在展會
期間進行新產品發布會、經銷商年會、產品演示等配
套活動,這是在穩定老客戶的基礎上發展新客戶的
有效手段。此外,營造輕松、愉快的洽談環境對提高
商務成功率也大有幫助。企業還要重視會後活動及營銷策略效果的評估。企業可根據這些統計信息並
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參展的效果進行評估,並就下
次是否參加該會展做出初步決策。此外,還需提及
的是,應重視網上展覽的作用和發展前景。網上展
覽已成為會展業的一道新風景線,被稱為永不落幕
的展覽會。網上展覽目前只是實物展覽的補充和配
角,但隨著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網上
展覽有望後來居上,成為現代會展業的主體。與實
物展覽相比,網上展覽具有下面一些優點:一是成本
更低、速度更快、成功可能性更大;二是機會平等,無
論企業強弱,只要產品合適就有可能找到合適的買
家;三是可減少中間商的盤剝,越來越多的買家都在
想方設法直接向生產廠家購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