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突破25億元在即,《美人魚》成為中國電影票房新冠軍,"平庸"如它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說起《美人魚》的冠軍之路,還是略有蹊蹺的。說內容,星爺真愛粉認為《美人魚》的笑料都是炒冷飯、吃老本;說營銷,「每個人都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的情懷梗太老了;講演員,主角不是葛大爺這種喜劇票房保障,而是連續塞給我們《惡棍天使》、《分手大師》兩部可怕作品的鄧超,但這樣一部看似滿是「漏洞」的電影剛剛成為了你國的票房第一。
那麼題型來了,豆瓣評分7.3,電影口碑兩邊倒的「平庸」電影,是如何成為了冠軍?#注意,這不是一篇表揚文,此現象略奇特,我們嘗試找找原因#
一、內容不夠,周星馳湊
周星馳的電影天生就會吸引關注,強烈的個人無厘頭風格讓周星馳電影自成一派、自成IP,具有票房號召力。有周星馳以往電影的質量做背書,因此《美人魚》在上映前就被人認定會成功,就像每個富二代一樣,成功是應該的、更容易的,失敗才奇怪。也因此,在《美人魚》發行前,和和影業、光線傳媒和龍騰藝都(北京)影視傳媒 便三家聯合與周星馳簽訂了16億-18億的票房保底協議。周星馳在《美人魚》的成功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與其說是《美人魚》拿了冠軍,不如說是周星馳拿了冠軍。
很多批評這部周星馳新作的人說《美人魚》在「吃老梗」,但成功的藝術家難道不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重復自己的藝術表現形式。對於《美人魚》的批評,更多的人是出於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和單純嫌棄一部爛片的感情有區別。所以,《美人魚》的爛,是相比於周星馳頂峰水平的爛,及格分的周星馳也會好過滿分的爛片導演,也會在電影院里收獲觀眾們發自內心的笑聲。
在主演的選擇上,即使鄧超用兩部電影刷爆了觀眾對他的電影好感度,但承受這些負面的更多是鄧超的導演身份。從他出道時的《少年天子》到去年的《烈日灼心》,鄧超的演技水平是被認可的,他是具有一定票房號召力的演技派演員。而從鄧超早期的《翠花,上酸菜》開始,鄧超就開始積極地展示他喜劇的一面,直到《奔跑吧,兄弟》與鄧超微博賬號的聯合作用下,他成功在觀眾心中又打上了「諧星」的標簽,這與《美人魚》對主演的要求的一致的。
此外,《美人魚》的電影時長耍了個小心機。《美人魚》時長93分鍾,比同檔130分鍾的《澳門風雲3》、120分鍾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都要短接近半小時。而美人魚》短出的這半個小時,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的排片空間,在有限的24小時內,《美人魚》有更多的播放次數。
二、尚未成熟的春節檔,有利於「拔大個」
關於檔期,《美人魚》佔到了兩個優勢,一是連續兩個票房高峰,二是同期競爭者太弱。
周星馳早在《西遊降魔篇》時就學會了把握春節檔的檔期優勢。《西遊降魔篇》於2013年2月10日大年初一上映,以5.3億的票房成績打敗了同期的《101次求婚》、《雲圖》,該片當年的戰況與今年春節檔十分相似:也是三部電影主要承擔票房壓力,其中一部獨大。此外,《美人魚》也經歷了《西遊降魔篇》一樣的二次票房峰值,情人節檔也嵌入到了春節檔之中,《美人魚》在情人節的當天表現甚至超過了自身的首映日票房。
不僅在春節檔、情人節檔期間,到現在為止,影院中仍沒有出現可以與《美人魚》相競爭的電影,即使老IP《卧虎藏龍》也不是對手。據影院工作人員透露,由於同期競爭匱乏,《美人魚》的排片一直高居不下,但隨著《葉問3》將在3月4日上映,院線自然會逐步減少《美人魚》的排片直至下檔,預計下檔前《美人魚》的票房將達到30億。
賀歲檔每年11月20日左右開始,一直被有野心的電影人視為必爭之地,所以大片扎堆的現象愈演愈烈。而相反,在賀歲檔後期的春節檔反而沒有過多的關注。回憶去年的春節檔,《天將雄獅》、《澳門風雲2》、《鍾馗伏魔:雪妖魔靈》、《爸爸去哪兒2》、《沖上雲霄》等片子上映,從一個正常的觀眾角度來說,這些都不是頂級電影,甚至是爛片。但即使這樣的片子,也能收獲數億票房成績,可以說是爛片最好的歸宿。
因此,優良的《美人魚》更有可能在爛片扎堆的檔期中脫穎而出,更何況今年連「扎堆」都未實現。同檔4.3分的《澳門風雲3》、5.7分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雖然不及《美人魚》表現優異,但票房也不差,為何爛電影會看中春節檔並優雅取勝?
我認為這大概是由於春節檔的電影廝殺氛圍尚未成氣候,大批的優秀電影早搶在賀歲檔上映,並消耗掉了全部票房潛力。因此結果就是賀歲檔好片扎堆,新年檔電影供應不足。這種結果主要是電影發展仍未跟上觀眾的觀影行為的轉變。
據《中國電影報》報道,中國電影春節檔變熱是從2013年左右開始的,這其中有院線發展的功勞,也有國人過年習俗由「打麻將」向現代娛樂消費過渡的功勞。從2013年至今,春節檔的電影中,口碑與票房雙收的電影寥寥,《西遊降魔篇》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在這樣一個前提下,《美人魚》的「周星馳」、「豆瓣評分7.3」在春節檔中顯得難能可貴,與同期電影比也是鶴立雞群。《西遊降魔篇》和《美人魚》的兩次春節檔成功,很有可能讓周星馳成為春節檔的招牌,就像當年同樣拍喜劇的馮小剛一樣,在賀歲檔創出了一片天。
三、再弱的營銷也好過沒有
《美人魚》為數不多的營銷事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家欠星爺一張電影票」,但這種營銷方式容易讓大眾陷入對星爺過去經典的回憶中,與新電影的聯系不大,缺少製造觀眾與新電影本身的互動。
而其他諸如「愛情是可以沖破所有界限的」、「環保」的營銷點就更難以讓人參與進來,畢竟跨物種「人魚戀」沒人經歷過,人與美人魚的愛情、環保糾葛都很難套用到現實的跨性別、跨年齡的愛情或者環保行為中來,難以令人產生共鳴。
但影響微弱也好過沒有。《美人魚》雖然沒有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營銷的成功,但起碼有營銷痕跡。而同期可以一拼的《澳門風雲3》和《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就更談不上營銷了,雖然年前《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有嫌疑製造了「六小齡童春晚被斃」的熱門事件,但這場事件的收益者是六小齡童或者是集體陷入回憶的網民,「三打」除了蒙受罵名哪還談得上促進票房。
四、選對了合作對象就成功了一半
電影拍好之後,宣發也是關鍵,據新浪娛樂報道,本次《美人魚》的發行方是成立於2013年的天津聯瑞影業有限公司,憑借成功發行《捉妖記》、《重返20歲》、《我的少女時代》成名;營銷團隊則是曾成功為《金陵十三釵》、《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時代》系列、《心花路放》、《道士下山》等電影做過營銷的北京麥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而和和影業則作為影片的出品及保底方為宣發活動提供資源管理與對接服務。
據和和影業董事長楊巍介紹:「周星馳先生及其星輝海外有限公司是此次宣發的總指揮及決策方,麥特文化作為營銷負責方,制定整體營銷策略,獲得星輝通過後,全程統籌並保障規劃執行;而電影全部發行工作,均由聯瑞影業規劃執行,和和影業負責宣發成本的支持管理以及各項資源渠道的服務對接,和和參股公司黑螞蟻影業負責商務渠道資源的合作對接以及衍生產品開發。」
在發行工作上,聯瑞影業負責全部發行工作的整體策略、規劃、計劃制定、調整及執行。中影、光線丶星美和四海聯盟作為聯合發行方,在項目整體發行上作為資源方協同開展相關發行工作。
《美人魚》的成功,對於成就它的每個環節上的元素都意義非常。
去年對於電影產業來說意義重大,全年總票房440億,華語電影開始進入專業化製作的時代。2016年票房被給予了600億的希望,任何作品的成功都對之後的電影人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就《美人魚》來說,即使不是全部正確,但在某些細節上,具有榜樣作用。
『貳』 《瘋狂動物城》都採取了哪些營銷手段
以觀眾角度,這片子出現在我眼前的方式是網路預告片,電影院映前廣告。上映後,第一周靠第一批觀眾的自來水,媒體宣傳,以及北美票房成績。然後慢慢勢頭越來越強勁,各種專業分析文出現,影視工業網的劇作分析的動畫技術分析。影片內的彩蛋、致敬分析等等。但是說到底其實也還是屬於觀眾們對於片子的認可,製作團隊腳踏實地的完成製作。不然要是向中國電影,管他好不好的片子,宣傳先做。結果只能是上映頭兩天票房爆炸,然後越來越弱。再加上故事中這對CP。好片子真的到處都是宣傳點。而且不用刻意把點單個提出來宣傳,宣傳點互相影響。
『叄』 美人魚這部影片主要講了什麼意思
影片主要通過黑色幽默的手法,宣揚愛護和平,維護環境;是一部環保題材的科幻劇。《美人魚》成限制級,多家外媒給出好評。2月22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在內地上映以來票房已經突破27.35億元,該片也已經於上周在美國、愛爾蘭、紐西蘭等國家上映。《美人魚》在北美市場被定為R級,排片並不多,但各大外媒基本都給予這部影片較好的評價。
目前《美人魚》在Metacritic網站上的評分為71分,六家打分的外媒中有五家給出了好評,一家給出中評,《美人魚》在爛番茄影評網上的新鮮度則為81%。
《紐約時報》影評人為《美人魚》打出了90分的高分,這位影評人表示:事後去猜測電影公司的市場策略並不是影評人的分內事,但現在看來,這部誇張、古怪、仁慈、喧鬧的科幻喜劇和生態寓言沒有獲得發行公司更廣泛的宣傳支持,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
《環球銀幕》打出了70分的評分,在影評中稱贊了女主角林允的表現,表示她在影片中的表演古怪而又有趣。
《綜藝》雜志稱周星馳公然把美人魚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形象拋開,將瘋狂的幽默、令人難以忍受的殘酷和毫不掩飾的甜蜜融合在一起,最終拍出了這么一部電影。《綜藝》還評價本片的CGI水準和場景搭建頗有點艾德-伍德的風范。
《娛樂周刊》的影評人是一位老司機,看過周星馳之前的作品,他表示:和《功夫》、《少林足球》等周星馳過去的作品一樣,《美人魚》也是一部荒誕、滑稽、沒有拘束的喜劇。
『肆』 美人魚前十分鍾,道盡多少地產真相
美人魚毋庸置疑是現在的熱點,這是周星馳三年磨一劍的電影,毋庸置疑獲得市場的認可。
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我們熱愛周星馳的電影,因為他的每一部電影都盡最大可能的追求完美,追求真相。
其他電影,我沒有很多發言權,但是美人魚這一部電影,因為是以房地產的模式作為開始背景,在開始的10分鍾時間內,都以房地產為起因作為闡述,而因為這是我所從事的行業,那短短的幾分鍾時間,星爺從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道出了很多房地產里的真相。
有輕微劇透,各位慎點。
真實一:參與土地競拍的開發商不代表他對這塊地感興趣
電影開頭的細節就是鄧超和張雨綺兩個人在搶青羅灣這塊土地,兩家人都在瘋狂的舉牌,土地價格好像都已經超過了常規外界認知,後來鄧超因為財大氣粗,不理會理智沖動的搶下了這一塊土地,故事也因此來開展。
後來鄧超舉辦慶功儀式,把張雨綺和其他一些地產朋友叫到家中,後來其中一個頭上禿頭的朋友鄭總嘲笑鄧超說:你以為張雨綺去競拍是真的想要這塊地啊,無非是希望把土地價格弄高,邊上的房子可以快點賣出去。這筆生意你會虧200億,而張雨綺會賺300億。
我看到這個細節的時候我驚呆了,這個場景如果是同行和我說我一點都不意外,但是來自星爺我還是滿詫異的。
這其實是我們土地現場的一個通病,就是什麼問題呢,就是土地市場里,ZF希望能夠高房價可以支撐土地,而周邊在售項目更希望當下可以拍出一塊高昂的土地來刺激下樓市。所以行業內都會有一個潛規則就是:只要周邊有土地出讓,不管拿不拿地的開發商都參與下,大家都舉下牌子,大家一起把價值烘托上去,反正真正想要的開發商會接盤的,這么做百利無一害。
身處在這個行業里的每一個角色都希望樓市越來越好,所以大家都把寶壓在土地市場也就是未來的樓市,只要土地越來越貴,那麼當下的房子的價格也就顯得相對合理,這一個潛規則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地產的泡沫。
真實二:老闆評價土地是否值得的直觀標準是比對手貴了多少
鄧超為什麼會開這個慶功會,鄧超扮演的角色自己也在說:對於我來說,做生意就兩個原則。第一所有對手的報價我都跟進,第二我每次報價都比對手貴100萬,要知道只比對手100萬就可以談成這筆生意,100萬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不就一次應酬的花銷么。
對於鄧超來說,他的邏輯是對方的價格只要對方肯出就說明這個價格就是合理的,而我多花100萬就當我多做了一次應酬,所以我的這個價格也是合理的。所以我永遠都能拿到項目,而且是合理的價格。
這個邏輯很土豪,但是這其實是不少土豪老闆拿地當下的判斷因素,我看過太多的開發商,在得瑟自己拿下這塊地的時候第一句話會說:我只比誰誰誰多花了多少就拿下了這塊地。
而拿地時候懷揣著這個策略的開發商如果有兩家以上,那麼土地市場上的不理性部分就會產生蝴蝶效應,很多時候土地市場上那些不合理的成交,就有一部分這個因素夾雜其中。
競拍市場,永遠不會只有理性,有攀比就會有非理性,有非理性就會有失控,而鄧超則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類老闆。
真實三:填海技術可以獲得異常豐厚的收益
當所有人都在吐槽鄧超土地拿的太貴的時候,鄧超默默的從助手那裡拿到一個通文說:如果清羅灣可以填海,那麼這樣的投入還貴么看
結果在場的所有人都馬上換了一張臉過來舔菊,希望能夠和鄧超合作。
是的,沒有看錯,淺灘填海是可以讓項目快速獲得收益的一種方式,這個策略在不少項目上已經得到了驗證。恆x是這個策略玩的最溜的,啟東項目和海南項目都是在這樣背景下拿到手的。
大概查了下數據,第一填海所獲得的土地是沒有土地費的,只需要繳納少量的配套費用。第二填海的成本是20萬一畝,摺合一平米土地只有300元,這是非常低廉的代價,可以徹底的拜託樓板價的束縛。恆X為什麼那兩個項目營銷可以砸這么多錢,簡單的說土地不要錢項目幾乎就沒多少錢,營銷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所以當青羅灣說可以填海的時候,對這個項目就是顛覆性的調整,馬上從過去的虧本可轉換到大把的利潤。
真實四:拿不到土地,用入股的方式依然可以分一杯羹
當張雨綺沒拿到這塊地然後又知道這個項目可以填海之後,馬上做了一個決定,用300億的資金的方式入股這個項目45%的股份,從此鄧超和張雨綺開始合作開發的過程。
其實這個策略已經成為不少的小開發商生存的重要策略。
毋庸置疑現在土地市場越來越是大鱷的市場,動則上十億的代價讓小企業在土地市場已經沒有競拍的權利了,那麼這些小企業怎麼生存。
很多時候採用的策略就是用入股的方式,這些企業能夠生存到現在肯定有一些核心競爭力,比如精裝修做的特別好啊,比如和ZF關系特別好啊,比如設計能力特別強……這些技能已經不能讓這些企業去土地市場上拿地,但是卻非常容易幫助他和土地獲得者合作。他作為一個環節可以解決項目開發產業鏈上的重要要素,那些土地擁有者當然沒有理由拒絕,那麼根據作用的大小不同程度的入股就是一條重要的方式。
當然了,某一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某一類開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真實五:地產開發商在什麼程度上會忽略利潤這個元素
當鄧超拿下這塊地的時候,所有記者都來采訪說:成本這么貴,為什麼企業還要拿這個項目。
當時的新聞發言人說:這個項目將會是企業所有最高端產品線的集合,已經不是利潤所可以考慮的。
這其實也是當下房地產市場下的一個真實,就是在現在,很多時候開發是一種無奈,做這個生意可能沒有足夠的利潤可以獲得,但是又必須要做。
比如一些國企,為什麼會集中在第四季度拿地,不是認為當下的土地好,而是年終指標必須完成掉。
比如一些企業會莫名奇妙的拿一些土地,不是因為他們想要,而是別人因為抵債各種塞給他們的,換句話來說他們自己也是莫名奇妙的進入房地產的。
比如說一些所謂野蠻人拿錢不當錢隨便花,那是因為他們的錢都不是自己的,是別人給的。
再比如就像美人魚電影里一樣,為了實現企業轉型往高端走,特意拿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地塊,甚至願意背負一定的代價。
這就是當下的房地產里的各種真實,這些除了業內之外幾乎別人不曾知道也不會關心的真實,在美人魚電影里的前十分鍾就這么淋漓精緻的展現。
我看電影的時候,說實話有點被震撼到,
我好奇周星馳為什麼會知道這些細節...
好奇周星馳為什麼會如此自然的展露這些細節...
好奇周星馳為什麼可以把細節藏的如此不動聲色但卻如此到位貼切...
我想這就是星爺的魅力吧,他在每一個地方都追求完美,哪怕這個不是他擅長的地方,哪怕這個地方不是那麼重要。他的電影在搞笑的大背景下包含了太多的元素,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鏡子和影子。
這樣的周星馳,大家是不是很懷念呢,這個表情像極了過去dvd里的各種片段。而作為導演他沒有親自出面,選擇了把自己的所有表演技巧傳達給演員,周星馳用盡一切來搞笑,我覺得他會希望作為觀眾的我們可以看到搞笑背後藏著什麼。
今天我作為一個地產人看到了這些,如果我作為一個普通人,還看到了什麼呢看所有人都說電影是假的,但是周星馳卻用生命來營造這93分鍾的真實
真實,是這個世道最珍貴的品質。
感謝周星馳,我永遠的偶像。
『伍』 周星馳的美人魚,道盡多少地產真相
美人魚毋庸置疑是現在的熱點,這是周星馳三年磨一劍的電影,毋庸置疑獲得市場的認可。
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我們熱愛周星馳的電影,因為他的每一部電影都盡最大可能的追求完美,追求真相。
其他電影,我沒有很多發言權,但是美人魚這一部電影,因為是以房地產的模式作為開始背景,在開始的10分鍾時間內,都以房地產為起因作為闡述,而因為這是我所從事的行業,那短短的幾分鍾時間,星爺從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道出了很多房地產里的真相。
有輕微劇透,各位慎點。
真實一:參與土地競拍的開發商不代表他對這塊地感興趣
電影開頭的細節就是鄧超和張雨綺兩個人在搶青羅灣這塊土地,兩家人都在瘋狂的舉牌,土地價格好像都已經超過了常規外界認知,後來鄧超因為財大氣粗,不理會理智沖動的搶下了這一塊土地,故事也因此來開展。
後來鄧超舉辦慶功儀式,把張雨綺和其他一些地產朋友叫到家中,後來其中一個頭上禿頭的朋友鄭總嘲笑鄧超說:你以為張雨綺去競拍是真的想要這塊地啊,無非是希望把土地價格弄高,邊上的房子可以快點賣出去。這筆生意你會虧200億,而張雨綺會賺300億。
我看到這個細節的時候我驚呆了,這個場景如果是同行和我說我一點都不意外,但是來自星爺我還是滿詫異的。
這其實是我們土地現場的一個通病,就是什麼問題呢,就是土地市場里,ZF希望能夠高房價可以支撐土地,而周邊在售項目更希望當下可以拍出一塊高昂的土地來刺激下樓市。所以行業內都會有一個潛規則就是:只要周邊有土地出讓,不管拿不拿地的開發商都參與下,大家都舉下牌子,大家一起把價值烘托上去,反正真正想要的開發商會接盤的,這么做百利無一害。
身處在這個行業里的每一個角色都希望樓市越來越好,所以大家都把寶壓在土地市場也就是未來的樓市,只要土地越來越貴,那麼當下的房子的價格也就顯得相對合理,這一個潛規則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地產的泡沫。
真實二:老闆評價土地是否值得的直觀標準是比對手貴了多少
鄧超為什麼會開這個慶功會,鄧超扮演的角色自己也在說:對於我來說,做生意就兩個原則。第一所有對手的報價我都跟進,第二我每次報價都比對手貴100萬,要知道只比對手100萬就可以談成這筆生意,100萬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不就一次應酬的花銷么。
對於鄧超來說,他的邏輯是對方的價格只要對方肯出就說明這個價格就是合理的,而我多花100萬就當我多做了一次應酬,所以我的這個價格也是合理的。所以我永遠都能拿到項目,而且是合理的價格。
這個邏輯很土豪,但是這其實是不少土豪老闆拿地當下的判斷因素,我看過太多的開發商,在得瑟自己拿下這塊地的時候第一句話會說:我只比誰誰誰多花了多少就拿下了這塊地。
而拿地時候懷揣著這個策略的開發商如果有兩家以上,那麼土地市場上的不理性部分就會產生蝴蝶效應,很多時候土地市場上那些不合理的成交,就有一部分這個因素夾雜其中。
競拍市場,永遠不會只有理性,有攀比就會有非理性,有非理性就會有失控,而鄧超則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類老闆。
真實三:填海技術可以獲得異常豐厚的收益
當所有人都在吐槽鄧超土地拿的太貴的時候,鄧超默默的從助手那裡拿到一個通文說:如果清羅灣可以填海,那麼這樣的投入還貴么?
結果在場的所有人都馬上換了一張臉過來舔菊,希望能夠和鄧超合作。
是的,沒有看錯,淺灘填海是可以讓項目快速獲得收益的一種方式,這個策略在不少項目上已經得到了驗證。恆x是這個策略玩的最溜的,啟東項目和海南項目都是在這樣背景下拿到手的。
大概查了下數據,第一填海所獲得的土地是沒有土地費的,只需要繳納少量的配套費用。第二填海的成本是20萬一畝,摺合一平米土地只有300元,這是非常低廉的代價,可以徹底的拜託樓板價的束縛。恆X為什麼那兩個項目營銷可以砸這么多錢,簡單的說土地不要錢項目幾乎就沒多少錢,營銷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所以當青羅灣說可以填海的時候,對這個項目就是顛覆性的調整,馬上從過去的虧本可轉換到大把的利潤。
真實四:拿不到土地,用入股的方式依然可以分一杯羹
當張雨綺沒拿到這塊地然後又知道這個項目可以填海之後,馬上做了一個決定,用300億的資金的方式入股這個項目45%的股份,從此鄧超和張雨綺開始合作開發的過程。
其實這個策略已經成為不少的小開發商生存的重要策略。
毋庸置疑現在土地市場越來越是大鱷的市場,動則上十億的代價讓小企業在土地市場已經沒有競拍的權利了,那麼這些小企業怎麼生存。
很多時候採用的策略就是用入股的方式,這些企業能夠生存到現在肯定有一些核心競爭力,比如精裝修做的特別好啊,比如和ZF關系特別好啊,比如設計能力特別強……這些技能已經不能讓這些企業去土地市場上拿地,但是卻非常容易幫助他和土地獲得者合作。他作為一個環節可以解決項目開發產業鏈上的重要要素,那些土地擁有者當然沒有理由拒絕,那麼根據作用的大小不同程度的入股就是一條重要的方式。
當然了,某一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某一類開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真實五:地產開發商在什麼程度上會忽略利潤這個元素
當鄧超拿下這塊地的時候,所有記者都來采訪說:成本這么貴,為什麼企業還要拿這個項目。
當時的新聞發言人說:這個項目將會是企業所有最高端產品線的集合,已經不是利潤所可以考慮的。
這其實也是當下房地產市場下的一個真實,就是在現在,很多時候開發是一種無奈,做這個生意可能沒有足夠的利潤可以獲得,但是又必須要做。
比如一些國企,為什麼會集中在第四季度拿地,不是認為當下的土地好,而是年終指標必須完成掉。
比如一些企業會莫名奇妙的拿一些土地,不是因為他們想要,而是別人因為抵債各種塞給他們的,換句話來說他們自己也是莫名奇妙的進入房地產的。
比如說一些所謂野蠻人拿錢不當錢隨便花,那是因為他們的錢都不是自己的,是別人給的。
再比如就像美人魚電影里一樣,為了實現企業轉型往高端走,特意拿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地塊,甚至願意背負一定的代價。
這就是當下的房地產里的各種真實,這些除了業內之外幾乎別人不曾知道也不會關心的真實,在美人魚電影里的前十分鍾就這么淋漓精緻的展現。
我看電影的時候,說實話有點被震撼到,
我好奇周星馳為什麼會知道這些細節...
好奇周星馳為什麼會如此自然的展露這些細節...
好奇周星馳為什麼可以把細節藏的如此不動聲色但卻如此到位貼切...
我想這就是星爺的魅力吧,他在每一個地方都追求完美,哪怕這個不是他擅長的地方,哪怕這個地方不是那麼重要。他的電影在搞笑的大背景下包含了太多的元素,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鏡子和影子。
這樣的周星馳,大家是不是很懷念呢,這個表情像極了過去dvd里的各種片段。而作為導演他沒有親自出面,選擇了把自己的所有表演技巧傳達給演員,周星馳用盡一切來搞笑,我覺得他會希望作為觀眾的我們可以看到搞笑背後藏著什麼。
今天我作為一個地產人看到了這些,如果我作為一個普通人,還看到了什麼呢?所有人都說電影是假的,但是周星馳卻用生命來營造這93分鍾的真實
真實,是這個世道最珍貴的品質。
感謝周星馳,我永遠的偶像。
『陸』 《美人魚》票房24.5億成功登頂 成功因素有哪些
《美人魚》目前以24.5億成功登頂,成為國內電影單片票房排行榜第一名,周星馳在影片內外說到的「無敵最寂寞」竟一語成讖。《捉妖記》《泰囧》片方發來祝福海報,在夢想中想成為武林高手的周星馳,終於憑借《美人魚》成為了票房意義上「高手中的高手」。
《美人魚》的票房成功因素有許多,市場熱情+檔期紅利是推高這部影片票房的關鍵。今年春節檔誰都預知到了票房將會有爆發式增長,春節看電影儼然已成為新民俗。大家只是不知道春節的票房紅包雨會落在哪一部電影身上,但在《美人魚》公映第一天就見分曉了,它的強勁表現多少還是讓人有點意外。
周星馳的品牌號召力是支撐《美人魚》的第二股力量。上溯周星馳的作品,少有令人失望的,多是話題之作,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星爺出品,必屬佳作」,這已烙進觀眾的潛意識里。只要周星馳發揮正常水平,他的電影就會大賣。
周星馳的品牌號召力來自於他對電影的打磨態度。商業片導演中「蘿卜好賣不洗泥」的很多,認真揣摩選題、多方徵求意見、盡心盡力做好電影的不多,周星馳恰好是其中一個。在電影業需要拼人品的時候,周星馳也完全有實力刷一次「好人卡」,借著天時地利人和的檔期沖擊一下榜首。
公映前的懸念營銷成為《美人魚》的又一制勝法寶。沒有任何媒體看片與影評人看片活動,也沒有超前公映和點映,使得觀影好奇心在第一天就得到了充分釋放。《美人魚》沒有映前口碑這一說,全線公映後輿論一片熱鬧,有多角度解讀為影片賦予深刻內涵的,有情懷被喚醒動員其他人一起進影院支持的,當然也有批評影片拍得很糟糕的,但少數差評已經淹沒在又一輪的「周星馳現象」里,無法影響更大的觀眾群走進影院消費周星馳。
相對於《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美人魚》確實在新鮮感方面要勝出不少。西方經典童話形象與周氏無厘頭相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故事,僅憑這一點就可吸引足夠多的觀眾買票。這一次《美人魚》的高票房可以總結為選材立意的成功、檔期選擇的成功以及營銷的成功。
能夠超越另外兩部電影許多,表明在春節這個充滿喜慶氣氛的節日,喜劇還是觀影首選。《美人魚》盡管是個嚴肅故事,說的也是有關環保的現實題材,但它有著足夠的喜劇表現形式。在形式與內容結合方面,雖然結合得不夠好,但就節日娛樂消費而言,已經能夠滿足觀眾,尤其是在缺乏更有質量作品競爭的情況下,《美人魚》成了首選。
《美人魚》的高票房會給業內帶來一些啟示,賀歲檔、春節檔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故事?源自網路的IP作品無法俘獲所有觀眾的心,但具有悠久歷史的神話傳說可以拿來當傳統大IP使用,在創作者帶有創意性的再創作下煥發巨大的觀賞效果。簡而言之,讓傳統IP具備科幻性或是下一步高票房電影的創作走向。
已經有心急的人開始揣測能夠超越《美人魚》票房的影片會是什麼題材,大概能在什麼時候出現。別人不好說,只要周星馳能夠保持平穩心態,別一年一部趕場子賺錢,他以後的電影即便不能夠打破自己創造的紀錄,在大賣的幾率方面也會高於其他導演。
『柒』 為什麼《美人魚》火上天了
《美人魚》算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所謂好看,是因為恰當的日子,一個平常主題的不一樣的演繹,環保電影用魔幻手法打造的美人魚愛上高富帥的故事,裡面有仇恨到愛情、有屌絲逆襲、有土豪的善念、有情敵之戰、有金錢之爭、有對大自然的傷害與保護,看似平常的元素在周星馳的電影語言裡面就變得有趣,甚至笑著笑著就哭了。
星爺的電影很多人都非常喜愛,大家都說欠星爺一個電影票,回家過年不方面看的那些人還沒走進電影院呢?想想《美人魚》真正票房爆發的時候還沒有到。為什麼《美人魚》如此受人矚目,為何這么火?
1、周星馳的粉絲經濟
不管周星馳拍什麼電影,都有千萬粉絲蜂擁而至,那些年我們是倒背如流著星爺的台詞長大的,三年磨一劍,自當舉家去影院捧場。星爺的電影都有著他的標簽化形象,雖然《美人魚》非他主演,但是在台詞對白與人物設置上星爺的感覺依舊在。
從看周星馳「演」到看他「導演」,粉絲在成長、在壯大,粉絲的消費能力也在擴大。
2、《美人魚》移動售票渠道整合能力
這部電影在上映時,我們會看到名單中的製片單位中有貓眼、格瓦拉等等,單純講講這兩個就很厲害了。目前主流城市觀影人群到影院買票的越來越少,通過售票客戶端購票人群已經占據了絕大部分,這種人群是消費主力,從預售開始,就能賣出很多票,在上映前關聯相關電影進行推送、超級粉絲的活動、線下電影院的配合,比如我就在保利影院領了格瓦拉送的新年美人魚版的紅包,每個紅包裡面都是看美人魚的優惠券,這種轉化太直接了。
移動售票渠道已經不是單純的影院合作,從電影製作開始就深入合作,甚至成為電影的製作單位之一,享受分賬紅利,相應的推廣資源自然傾向於這部影片。
3、話題明星助力
鄧超一直是很受關注,這幾年在跑男上火爆表現更是讓他人氣飆升。
另外一位女演員張雨綺更是帶著話題來的,最近網路上各種版本,比如《美成這樣老公還去嫖娼,身為星女郎的她越來越驚艷》這種花邊兒消息也是極具殺傷力,吸引了批用戶去影院看看她有多性感。
張雨綺
鄧超宣傳推廣照
鄧超與星爺在拍戲
4、星女郎林允
星女郎一直都受到媒體的關注,每次星爺的片子都有一個新人出現,之後各種話題充斥在報端,星女郎林允自然也是其中一個。不過這次從選拔開始就已經為《美人魚》做了很好的預熱,各大媒體建立了活動專題、進行了賽事的報道。
活動頁面
活動報道截圖
海報
5、春節檔期的選擇
上映檔期也是很關鍵的,這也是一個學問。2016年的春節賀歲檔電影除了《美人魚》外,是《澳門風雲3》、《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卧虎藏龍之青冥寶劍》、《過年好》、《高跟鞋先生》等。在喜劇類的競爭里,顯然《澳門風雲3》與《過年好》是不能比的,另外的「西遊」或者「卧虎藏龍」,這種片子放在哪個時間段都會有一定觀影人群。
春節時間,除了走親訪友,娛樂項目實在不多,好在各大影院都開門營業,看電影成了重要消遣方式,我是大年初二去看的電影,影院是最熱鬧的地方。
另外,春季時間看個開心點的喜劇電影自然是首選,《美人魚》剛好符合。
6、整合營銷
在可以看得見的地方,都有《美人魚》的身影,這一點上來講,營銷真的是很棒的!
大年初二我去商場找個吃飯的地方,恰好很多店面還開著,路過新辣道,門口就是一個《美人魚》的海報,吃飯送影票的活動,這也是不錯的營銷,想想新辣道門口正對著萬達影院,這次贊助是雙贏。
大年初三去趕飛機,在機場大屏幕上有全是《美人魚》的宣傳。
機場廣告
打開微博、貼吧、電視節目、視頻網站等,電影的廣告、新聞直接推送。
除了線下的場景營銷、戶外硬廣、社會化媒體廣告、話題之外,在廣大自媒體的營銷上也下足了功夫,其中重要一股是那些懂得借勢的自媒體,娛樂八卦的談張雨綺和星女郎、時尚服飾的談電影里的服裝、營銷的談《美人魚》是怎麼火的?(比如說魏家東的自媒體),還有一些是純屬「自來水」,就是看了電影要抒發一下感情,這一點還真是一部作品重要口碑源,就如同大眾點評上的吃貨評價、淘寶網的好評,它真實更具參考價值,所以引發不斷的人群參與進去。
《美人魚》講述了一個屌絲逆襲成高富帥後的人性回歸、講述了一個追求真愛的真善美,盡管裡面有惡有丑,那些都是導演故意設定進去的人物與情節,從而更加生動的對立主人公劉軒的人性蛻變。
這部電影,我給打80分,在一個正能量的主題下帶著幽默感,又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包袱也不是硬塞給觀眾的,在春節里看這樣的一個電影,還是不錯的。
我從營銷的角度做了分析,此部電影如同竄天猴一般票房飛天的原因:
第一、粉絲運營:
粉絲經營是一些產品很重要的手段,盡管周星馳有別於其他產品,本身就具有粉絲效應,就好比雷軍做小米,之前自身就有影響力,不過小米也成就了雷軍。
在各個社會化平台建立粉絲陣地,進行粉絲運營,及時推送電影的進展、海報、花絮、爆料、首映、明星見面會等等。
第二、產品運營:
好產品很重要,電影也是一個產品,那麼要打造這個產品,演員是產品的核心,有好的演員加入,產品競爭力就會提升,再就是布景、後期製作,人魚的動畫效果做的還是很棒的,這點是真金白銀砸下去的技術實力象徵。
第三、渠道運營:
院線排片很重要,這是電影產品的重要出口,在這之前就是售票渠道,此次貓眼、微票兒、格瓦拉等成了重要的通路。在我們做其他產品時,比如你做快消品,要銷售出去,除了天貓、京東這樣的電商渠道外,垂直的渠道也可以合作,線下通路也需要打通,如何把利益共享,這一點也可以學習人家電影的玩法。
第四、話題運營:
一個產品在售賣期,沒有熱門的話題助推,就少了關注力,話題性是媒體的興趣所在,有各種媒體推薦,才有用戶看到,類似這個電影就有各種話題,從明星身上找爆點,張雨綺的話題,比如她與王全安;鄧超的話題,比如自扮美人魚等。
在微博中官方可以管理重要的話題,並組織活動,邀請用戶參與。
在實際營銷中,經營自己的產品,話題運營必不可少,從八卦的外圍到專業的解密,這是人們接受話題的一個過程。
一個產品的成功有多種因素,天時地利人和都是極其重要的,但凡我們在一些成功產品的背後都可以發現其重要因素,快速學習並補足自己的短板,看個電影也可以漲知識,娛樂的背後就是一場營銷。
電影里有首歌:「無敵是多麼寂寞、無敵是多麼空虛……」,無敵的是星爺嗎?無敵的是《美人魚》嗎?很多人都想無敵,但卻沒有戰勝自己,營銷的路上你會無敵嗎?
最後,用東哥的一首營銷打油詩結束:
星爺大片必有趣,
新春賀歲美人魚。
無敵之人多寂寞,
票房飆升不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