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吉列營銷模式

吉列營銷模式

發布時間:2021-12-14 21:59:04

❶ 保齡球式營銷

大眾抄解釋是 將瓶子視為若乾的細分市場 企業先擊中一個 確保擊倒 然後引發其他的瓶子倒掉 經常用於高科技新產品 面臨引導\替代或改變消費的難題 有點類似於 根據地營銷模式

高科技新產品研發成本高 教育市場成本也高 所以一般進入市場採用溢脂的價格策略 同時顧客的試用成本大大提高 使用壁壘難以克服

事實上 我個人理解 將瓶子看作市場是不對的 我認為應該將產品/服務視做瓶子,將自己的產品收益,分解為若干瓶子,你的目標是讓顧客接受第一個瓶子,由於使用進而引發選擇其他的瓶子,按這么說,在商業模式上好象類似餌與鉤模式

那麼,餌與鉤模式,網路一下案例有不好,最早的吉列,目前的軟體行業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不過,我對市場營銷領域日漸出現的名詞和概念 是越來越深惡痛絕 但我也沒能免俗 我也給它起了個名字----知識污染!

❷ 免費經濟的吉列開創免費模式

1903年,滿腦子烏托邦式幻想的軟木瓶塞推銷員金·吉列(King Gillette)已年近50,卻渴望成為一個發明家。他花四年時間發明的可更換刀片式剃須刀,在最初銷售的一整年裡,只賣出了51副刀架和168枚刀片。
但隨後,吉列所做的事情卻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他不惜血本地將數百萬剃須刀低價賣給軍隊,以期士兵們在戰時養成的剃須習慣能夠延續到戰後。他將刀架賣給銀行,後者將其作為禮物派送給新儲戶。他的剃須刀無所不在,幾乎和所有商品都捆綁在了一起——從綠箭口香糖到咖啡、紅茶包,不一而足。這樣,僅僅過了一年,他就已經售出了9萬副刀架和1240萬枚刀片。
吉列開創的營銷模式給後世的商業留下了一個重要的遺產:提供免費(或者至少是廉價得近乎免費)的平台產品,然後通過耗材或者補給或者服務來獲得真正肥厚的利潤和收入。如今,這個被經濟學家稱為「交叉補貼」的定價策略幾乎在所有產業都已司空見慣:比如,電信公司會免費送你一部手機,當然條件是之後兩年你每個月都要花很多錢打電話;咖啡供應商會免費送一台咖啡機放在你辦公室里,不用說,他的收入主要是靠出售咖啡包給你;惠普的列印機便宜的才300元人民幣,但列印墨盒正是這家年營收逾千億美元的IT公司的重要利潤。因此,你也知道了,為什麼Play Station 3游戲機剛出來時600美元的售價是個大笑話——游戲機廠商的利潤主要來自於從第三方游戲軟體中的分成,索尼卻執著地要把主機賣個大價錢。

❸ 吉列的公司歷史

1980年以後,吉列經歷的2次較明顯的低迷都與營銷效力相關,而重新回升也都與營銷力度的加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2005年1月,美國寶潔公司宣布並購吉列公司,整個交易金額預計高達570億美元。兩家公司合並後將組成世界最大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2005年7月12日,寶潔正式收購吉列公司,交易金額570億美元,作為吉列公司子公司的南孚電池被正式並入寶潔。
在其100多年的歷史中,吉列開創許許多多的行業第一:剃須刀架(1946年)、雙刀剃須刀(1971年)、旋轉頭剃須刀(1977年)、彈簧剃須刀(1990年)以及「鋒速3」剃須刀。2004年12月,吉列公布其最新的剃刀——女用Venus Vibrance剃刀。吉列今天的非凡成就並非從天而降,而是與其獨特的經營之道密不可分的。

❹ 坎普·吉列的吉列公司

吉列(Gillette)公司簡介總部設於波士頓的吉列(Gillette)公司成立於1901年,目前有雇員3萬人,主要生產剃須產品、電池和口腔清潔衛生產品。提到「吉列」,人們就會想到世界上最好的剃具。「掌握全世界男人的鬍子」的吉列剃刀產品,在美國市場佔有率高達90%,全球市場的份額竟達到70%以上。據估計,如今在北美每3個男性中就有1個使用吉列速鋒Ⅲ剃須刀。
2005年在《商業周刊》評出的世界品牌100強中位列第15位,品牌價值175.3億美元。 由此,吉列公司獲得戰後的巨大發展。1939年,吉列獲得世界職業棒球大賽獨家廣播贊助權,並一直保持到 1950年。在以後的年代,吉列的名字頻頻在賽馬、拳擊、橄欖球等體育比賽中出現。1962年,公司連續第四次破紀錄,銷售額達到2.76億美元,凈利潤為4500萬美元,利潤率達16.4%。在《幸福》雜志美國500家最大工業公司的利潤率中,吉列公司排在第四位,投資回收率高居首位,達40%。 1968年,吉列剃須刀創下了銷售1110億枚「天文數字」的歷史紀錄。
1980年以後,吉列經歷的2次較明顯的低迷都與營銷小力相關,而重新回升也都與營銷力度的加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2005年1月,美國寶潔公司宣布並購吉列公司,整個交易金額預計高達570億美元。兩家公司合並後將組成世界最大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
在其100多年的歷史中,吉列開創許許多多的行業第一:剃須刀架(1946年)、雙刀剃須刀(1971年)、旋轉頭剃須刀(1977年)、彈簧剃須刀 (1990年)以及「鋒速3」剃須刀。2004年12月,吉列公布其最新的剃刀——女用Venus Vibrance剃刀。

❺ 吉列的經營實踐啟迪

吉列公司的現代歷史,是一部多角經營的歷史。1958年,公司現任董事長靳克勒出任總經理。他在第一次重要職員與董事聯席會議上提出:「以剃刀為中心的經營時代已走到終點,本公司的業務不應再以刀片為唯一事業。」他的話使董事們大為驚訝,難以理解。其實,對公司利益的98%都來自刀片這一點,靳克勒早有疑問和不安,因此,他一上任就大膽改革,想以實行多角經營來維持生存,求得發展和力保王座。而他選中的目標,就是兼營「化妝品」事業,以構成企業的經營多角化,然後推出噴射式罐裝的剃須用面霜,擴大宣傳和推銷。
他指示有關人員,一面進行市場調查,一面收集顧客對本公司的反映,以便決策的客觀准確。結果發現大部分顧客本來就以為吉列是剃須刀兼營化妝品的廠商。實事證實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在轉變經營方向時,在繼續積極研究剃刀技術,維持公司在市場上的固有佔有率的同時,大膽投資積極研究開發化妝品及其它產品。先後推出了口紅、泡沫剃須膏、婦女用除臭劑、Adorn噴發劑,以及Thorexin止咳糖漿等,以慎重、穩進來佔領市場。靳克勒的這一戰略與步驟成功了。
1966年,吉列公司化妝品部的營業額高達6000萬美元,是1962年度的6倍,占總營業額的18%,可以說初戰告捷。以後,在靳克勒這位組織多謀的企業家指揮下,吉列公司又先後開發出各種洗發精、燙發機、吹風機、打火機、原子筆,甚至高級香水、醫葯品等繁多種類的產品,並成立了相應的研製開發機構。從此,吉列不再是單靠剃刀生存的專業廠商,而是製造以男性用化妝品為主的多角化生產經營的廠家。這一點,就連當初不理解和支持靳克勒經營方針的人也承認是正確而妥當的。為了佔領更大市場,吉列公司在戰前已有海外市場的基礎上,同樣以「多角化經營」為戰略重整海外的專業機構。
1966年,它在美國以外成立了兩個國際事業部:一個是東半球事業部,負責包括歐洲、非洲、中東等地;另一個是西半球事業部,包括加拿大、中南美、太平洋地區。這兩個事業部管理32個公司,其中有11個公司在製造吉列產品。吉列公司在這些分公司中掌握有100%的股份。
吉列公司採用全額自行投資的作法,建立海外市場據點,也是它稱霸世界市場的另一大特色。它的海外事業,雖然仍以剃須刀和刀片為主,但靳克勒已認識到這點,他說:「海外有極大的化妝品市場,等待我們去開發「。自1964年,便向海外推出化妝品,而到1966年底,海外化妝品的營業額,已達到1000萬美元,到1980年,剃須刀和刀片的銷售額在公司23億美元總營業額中所佔比例還不到35%。難怪他野心勃勃地欲向海外擴發了。吉列公司雖然建立了世界性的剃須刀王國,但它在激烈的競爭中,及時調整戰略,改變單一的經營為多角化經營,使剃須刀王國屹立不搖。這正是它成功的關鍵所在。
世界資源的配置和使用中,吉列公司在市場經營運作中充分顯示出活力與競爭優勢,集中構想新產品和服務,積極創造需求,努力發展生產製造與經銷新模式。可得如下幾點啟迪: 吉列國外分支機構固定成員基本由本地城鎮居民和第三國籍人員組成,公司在跨國經營中所獲取成功的經驗表明:加強海外各企業及各管理組織機構管理,企業必須使國外市場本地化,而不不僅僅作為設置在國外的跨國經營企業。
逐步擴張的經營戰略。公司在發展國家主要銷售各種書寫用筆、各類修飾用器具、各種牙刷以及其他類似產品,在對第三世界國家修訂預算和測試中發現需要對刀片進行重新包裝,基本以一次銷售為主,並將引導未修面者享受面部光滑的樂趣作為吉列公司增長戰略的重要策劃思路。在發達國家中各種刀片市場是穩定的,而在第三世界國家,15歲以下者占總人口很高的比例,這些人在短時期內將進入剃須者行列。參與第三世界競爭中,幾乎沒有一家跨國企業像吉列公司那樣花費那麼多精力進行詳盡的調查研究,因此公司60%多的收入來自於海外經營。
自從企業1969年將發展中國家作為目標市場以來,來自拉丁美洲、亞洲、非洲和中東的銷售比例翻一翻,利潤額已經上升八倍。此外,公司幾乎每年分別在中國、埃及、泰國、印度等國家建立工廠。公司總是在工廠開工初期生產雙面刀片,如果經營得比較好,再將其轉換成生產各種書寫筆、除臭劑、香波、牙膏等,這種方式已基本獲得成功。
此外,吉列採用不同包或不同的規格型號銷售相同的產品。由於在拉丁美洲國家提供七盎司一瓶的潤發香波不受市場歡迎,吉列公司便及時調整用半盎司塑料瓶裝潤發香波投放市場。取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可,使銷售額大增;同樣在巴西,吉列銷售使用塑料瓶裝除臭劑以代替原先的金屬容器也取得了成功。 吉列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及時調整戰略逐步擴張,使剃須王國屹立不搖,難怪有人開玩笑說:「吉列公司確實完全掌握了全世界男人的鬍子」。

❻ 吉列刮毛刀的成功給了營銷管理怎樣的啟示

1974 年,以生產安全刀片而著稱於世的美國吉列公司推出面向女性的雛菊牌專用「刮毛專刀」,結果一炮打屬響,暢銷全美國,銷售額已達20 億美元的吉列公司又發了一筆橫財。

吉列公司雛菊牌刮毛刀的成功完全是建立在精心周密的市場調查基礎上的標新立異。

❼ 吉利公司的經營模式是怎樣的他的企業戰略分析

他們的模式還不錯的

❽ 求:吉列公司簡介,以及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吉列(Gillette)公司簡介總部設於波士頓的吉列(Gillette)公司成立於1901年,目前有雇員3萬人,主要生產剃須產品、電池和口腔清潔衛生產品。提到「吉列」,人們就會想到世界上最好的剃具。「掌握全世界男人的鬍子」的吉列剃刀產品,在美國市場佔有率高達90%,全球市場的份額竟達到70%以上。據估計,如今在北美每3個男性中就有1個使用吉列速鋒Ⅲ剃須刀。2005年在《商業周刊》評出的世界品牌100強中位列第15位,品牌價值175.3億美元。

吉列公司的創始人金克·吉列(King C. Gillette)是巴爾的摩瓶蓋公司的一名推銷員。1895年,吉列萌生了開發一種新刮鬍刃的設想。經過幾年的敲打,吉列發明了用後丟棄的剃須刀片,很快進入生產階段。第一個剃刀(附有20片新刀片)於1903年做廣告,該年一共售出51副。但直到1913年,吉列僅賣出168片刀片和51把刀架。一戰給吉列刀片帶來了機會,戰爭使吉列刀片成了「軍需品」,使那些從未聽說過自己動手、天天剃鬍須的美國士兵,接受了吉列刀片。戰後,士兵又帶著它回到了各自的家鄉。1917年,吉列刀片創造出1.2億片銷量的市場,市場佔有率80%,有44家海外分公司。到1920年,大約有2000萬人都在使用吉列的剃刀和刀片。第二次世界大戰,吉列公司仍以「勞軍」的名義,把數量巨大的剃須刀作為軍用品供應美軍,使世界上數百萬上千萬男人進入了這一市場。金克·吉列終於實現了成為巨富的理想。

由此,吉列公司獲得戰後的巨大發展。1939年,吉列獲得世界職業棒球大賽獨家廣播贊助權,並一直保持到1950年。在以後的年代,吉列的名字頻頻在賽馬、拳擊、橄欖球等體育比賽中出現。1962年,公司連續第四次破紀錄,銷售額達到2.76億美元,凈利潤為4500萬美元,利潤率達16.4%。在《幸福》雜志美國500家最大工業公司的利潤率中,吉列公司排在第四位,投資回收率高居首位,達40%。1968年,吉列剃須刀創下了銷售1110億枚「天文數字」的歷史紀錄。

1980年以後,吉列經歷的2次較明顯的低迷都與營銷小力相關,而重新回升也都與營銷力度的加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2005年1月,美國寶潔公司宣布並購吉列公司,整個交易金額預計高達570億美元。兩家公司合並後將組成世界最大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

在其100多年的歷史中,吉列開創許許多多的行業第一:剃須刀架(1946年)、雙刀剃須刀(1971年)、旋轉頭剃須刀(1977年)、彈簧剃須刀(1990年)以及「鋒速3」剃須刀。2004年12月,吉列公布其最新的剃刀——女用Venus Vibrance剃刀。

吉列今天的非凡成就並非從天而降,而是與其獨特的經營之道密不可分的。

❾ 簡述市場營銷的三條基本原理

一、以市場實際狀況作為開展市場營銷的依據;

二、按照企業實際目標需要開展有效工作;

三、著眼於解決企業面對的市場問題開展營銷工作。

市場營銷的第一目的是創造顧客,獲取和維持顧客;要從長遠的觀點來考慮如何有效地戰勝競爭對手,立於不敗之地;

注重市場調研,收集並分析大量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在環境和市場的變化有很大不確實性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變化中進行決策,要求其決策者要有很強的能力,要有像企業家一樣的洞察力、識別力和決斷力。

(9)吉列營銷模式擴展閱讀:

市場營銷的營銷原則

1、誠實守信的原則

誠實守信又是基本層的道德要求的最基礎部分,它是企業經商道德的最重要的品德標准,是其它標準的基礎。在我國傳統經商實踐中,它被奉為至上的律條。

2、義利兼顧的原則

義利兼顧是指企業獲利,要同時考慮是否符合消費者的利益,是否符合社會整體和長遠的利益。利是目標,義是要遵守達到這一目標的合理規則。二者應該同時加以重視,達到兼顧的目標。義利兼顧的思想是處理好利己和利他的關系的基本原則。

3、互惠互利原則

互惠互利是進一步針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的性質,提出的交易中的基本信條。 互惠互利原則要求在市場營銷行為中,正確地分析、評價自身的利益,評價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對自己有利而對利益相關者不利的活動,由於不能得到對方的響應,而無法進行下去。

而對他人有利,對自己無利的,又使經濟活動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4、理性和諧的原則

理性和諧的原則是企業道德化活動達到的理想目標模式。

在市場營銷中,理性就是運用知識手段,科學分析市場環境,准確預測未來市場發展變化狀況,不好大喜功,單純追求市場佔有率,而損失利潤;或像營銷界一直抨擊的秦池一樣,不問自身的生產條件,只為"標王"而付出高昂的代價,最終只能自食惡果。

❿ 吉列公司簡介

吉列(Gillette)公司簡介總部設於波士頓的吉列(Gillette)公司成立於1901年,目前有雇員3萬人,主要生產剃須產品、電池和口腔清潔衛生產品。提到「吉列」,人們就會想到世界上最好的剃具。「掌握全世界男人的鬍子」的吉列剃刀產品,在美國市場佔有率高達90%,全球市場的份額竟達到70%以上。據估計,如今在北美每3個男性中就有1個使用吉列速鋒Ⅲ剃須刀。2005年在《商業周刊》評出的世界品牌100強中位列第15位,品牌價值175.3億美元。

吉列公司的創始人金克·吉列(King C. Gillette)是巴爾的摩瓶蓋公司的一名推銷員。1895年,吉列萌生了開發一種新刮鬍刃的設想。經過幾年的敲打,吉列發明了用後丟棄的剃須刀片,很快進入生產階段。第一個剃刀(附有20片新刀片)於1903年做廣告,該年一共售出51副。但直到1913年,吉列僅賣出168片刀片和51把刀架。一戰給吉列刀片帶來了機會,戰爭使吉列刀片成了「軍需品」,使那些從未聽說過自己動手、天天剃鬍須的美國士兵,接受了吉列刀片。戰後,士兵又帶著它回到了各自的家鄉。1917年,吉列刀片創造出1.2億片銷量的市場,市場佔有率80%,有44家海外分公司。到1920年,大約有2000萬人都在使用吉列的剃刀和刀片。第二次世界大戰,吉列公司仍以「勞軍」的名義,把數量巨大的剃須刀作為軍用品供應美軍,使世界上數百萬上千萬男人進入了這一市場。金克·吉列終於實現了成為巨富的理想。

由此,吉列公司獲得戰後的巨大發展。1939年,吉列獲得世界職業棒球大賽獨家廣播贊助權,並一直保持到1950年。在以後的年代,吉列的名字頻頻在賽馬、拳擊、橄欖球等體育比賽中出現。1962年,公司連續第四次破紀錄,銷售額達到2.76億美元,凈利潤為4500萬美元,利潤率達16.4%。在《幸福》雜志美國500家最大工業公司的利潤率中,吉列公司排在第四位,投資回收率高居首位,達40%。1968年,吉列剃須刀創下了銷售1110億枚「天文數字」的歷史紀錄。

1980年以後,吉列經歷的2次較明顯的低迷都與營銷小力相關,而重新回升也都與營銷力度的加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2005年1月,美國寶潔公司宣布並購吉列公司,整個交易金額預計高達570億美元。兩家公司合並後將組成世界最大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

在其100多年的歷史中,吉列開創許許多多的行業第一:剃須刀架(1946年)、雙刀剃須刀(1971年)、旋轉頭剃須刀(1977年)、彈簧剃須刀(1990年)以及「鋒速3」剃須刀。2004年12月,吉列公布其最新的剃刀——女用Venus Vibrance剃刀。

吉列今天的非凡成就並非從天而降,而是與其獨特的經營之道密不可分的。

閱讀全文

與吉列營銷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少兒藝術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3
市場營銷的考題 瀏覽:471
幼兒園中班元旦策劃方案 瀏覽:578
鄉鎮扶貧產業培訓方案 瀏覽:818
山西愛夢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8
網路銷售跟網路營銷 瀏覽:265
市場營銷環境及其特徵 瀏覽:462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
紅包裂變推廣方案 瀏覽:967
城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7
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方案表 瀏覽:23
南昌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71
天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市場定位 瀏覽:363
線下營銷與網路營銷的關系 瀏覽:827
網頁的網路營銷價值 瀏覽:597
精準扶貧政策培訓宣講實施方案 瀏覽:641
消防培訓演練方案 瀏覽:351